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江苏地区黑麦草冠柄锈病的发生和病原鉴定



全 文 :江苏地区黑麦草冠柄锈病的发生和病原鉴定
赵桂华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句容 212400)
摘要 [目的 ]对江苏句容地区黑麦草锈病进行病原菌鉴定和发病规律研究。 [方法]分别对 2008年和 2009年 5月中旬至 10月在江苏
省句容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科技示范园和校园的草坪绿化带发生的黑麦草锈病进行随机调查和发病规律观察。 [结果 ]在江苏句
容地区 ,黑麦草锈病每年 6月份发生最严重 ,当年播种的幼嫩黑麦草比 2年生成丛黑麦草更易感病;确定冠柄锈菌(Pucciniacoronata
var.coronataCorda)为句容地区的黑麦草锈病病原菌;25℃左右最适合锈病发生 ,当气温超过 35℃时 ,病害减轻或停止。 [结论]黑麦草
锈病在江苏省为初次报道。
关键词 草坪草;冠柄锈菌;锈病
中图分类号 S436.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0)23-12700-03
OccurrenceandPathogenicIdentificationofPucciniacoronatavar.coronataonLoliumperenneinJiangsuArea
ZHAOGui-hua  (JiangsuPolytechnicColegeofAgricultureandForestry, Jurong, Jiangsu212400)
Abstract [ Objective] ThepurposewastostudythepathogenicidentificationanddiseaseoccurencelawofLoliumperennerustinJurongAr-
eaofJiangsu.[ Method] TheL.perennerustoccurringingreenbeltofturfgrassinscience-technologydemonstrationparkandcampusofJiang-
suPolytechnicColegeofAgricultureandForestryinJurongCityofJiangsuProvincefrommiddleMaytoOct.in2008and2009wasinvestiga-
tedrandomlyanditsdiseaseoccurencelawwasobserved.[ Result] InJurongAreaofJiangsu, theoccurenceofL.perennerustinJuneof
eachyearwasseverest, theyoungandtenderL.perenneseedlingsgrownfromannual-sowedseedswasmoresensitivetothediseasethan2-
yearoldclusteredL.perenne.Pucciniacoronatavar.coronataCordawasconfirmedasthepathogenofL.perennerustinJurongArea.Itsmost
suitableoccurrencetemperaturewasabout25℃.Whentheairtemperatureexceeded35℃, thediseasewasrelievedorstopped.[ Conclu-
sion] ItwasthefirsttimetoreportL.perennerustinJiangsuProvince.
Keywords Turfgrass;Pucciniacoronatavar.coronataCorda;Rust
基金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BK2008243);国家林业局 “ 948”
项目(2006-4-79)。
作者简介 赵桂华(1952-), 男 , 山东费县人 , 教授 , 从事植物病害
研究。
收稿日期  2010-04-19
  柄锈菌属(PuciniaPersoon)是锈菌目中最大的属 ,分布
在世界各地。我国已知约有 218种 ,主要为害菊科 、禾本科 、
莎草科和百合科植物。冠柄锈菌(Pucciniacoronatavar.coro-
nataCorda)是一个具有经济重要性的变种 ,可为害 59种植
物 [ 1] ,其中有 10多种草坪草植物 [ 1-2] ,包括黑麦草(L.perenne
L.),多花黑麦草(L.multiflorumLam.)[ 1, 3] 、早熟禾(Poaan-
nuaL.)[ 3] 、剪股颖(AgrostismutsumuraeHack.)[ 4] 、雀麦(Bro-
musjaponicusThunb.)、拂子茅 [ Calamagrostisepigejos(L.)
Roth] 、披碱草(ElymusdahuricusTurcz.)、棒头草(Polypogon
fugaxNeesexSteud.)[ 5] ,燕麦(AvenasativeLinn.)和李氏禾
[ Lersiahexandra(Linn.)Awartz.]感病较重 [ 6-7] 。黑麦草是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重要的草坪草 ,近年来 ,随着草坪种
植面积的扩大 ,由冠柄锈菌引起的锈病发生增多 ,日趋严重 ,
给草坪生产带来严重影响 。感病黑麦草轻则生长不良 ,重则
成片枯萎死亡 ,严重影响其观赏价值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草坪草病害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目前对一些病害都进
行了深入的研究 ,也有关于不同病害种类和病原菌的研究报
道。我国记载的禾本科草坪草和牧草的病原真菌就有 391
种 [ 8] 。在加拿大 , Pucciniacoronata引起燕麦冠锈病 ,转主寄
主为药鼠李(RhamunuscatharticaLinn.)[ 9-10] ,但是野燕麦
(Avenasterilis)抗 Puciniacoronata[ 11] 。Mendgen等于 1983年
成功地在 1%蔗糖上对燕麦(AvenasativaLinn.)上的冠柄锈
菌(P.coranata)进行了人工培养 ,并对该锈菌遗传抗病性进
行了研究 [ 12] 。该研究主要对近几年在江苏句容地区发生的
黑麦草锈病进行病原菌鉴定及发病规律观察。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情调查 分别对 2008和 2009年 5月中旬至 10月在
江苏省句容市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科技示范园和校园的
草坪绿化带发生的黑麦草锈病进行随机调查和发病规律
观察。
1.2 病原鉴定 用灭菌挑针挑去锈菌孢子少许做成临时玻
片 ,在德国蔡氏(ZEISSImager.A1)光学显微镜(LM)下观察
形态并拍照 ,测量孢子大小(n=30),根据文献记载进行鉴
定 [ 1] 。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病症状 调查表明 ,黑麦草冠柄锈病病叶发生呈斑
块状 ,随着病害发展 ,病斑逐渐扩展 ,面积 0.1 ~2.0 m2不等 ,
有的甚至可达 4.0 ~ 5.0 m2 ,大病斑一般都是由人工割草造
成的 ,危害性较大。
该病害主要为害黑麦草的叶片 、叶鞘和茎秆。病害发生
从叶片下部开始 ,逐渐向上扩展蔓延(图 1a),在叶片上初期
为小的 、褪色淡黄色病斑 ,后逐渐扩大 ,病斑呈菱形 、梭形 、椭
圆形 、不规则形(图 1c),病斑中的夏孢子堆呈纵向条状排
列 ,发病严重时 ,排列不规则 ,散生 ,多个病斑汇合 ,连接成大
斑 ,条状夏孢子堆纵向排列可达 2 cm以上(图 1b~ c);夏孢
子堆初期为淡橘黄色 ,随着病害的发生 ,渐变为黄色至淡黄
褐色突起(图 1b~c),成熟的夏孢子堆破裂 ,散生橘黄色粉
末状夏孢子此时用手抚摸 ,手上粘附黄色粉末 。在夏孢子堆
产生的叶片相反位置出现褪色的淡黄色斑。
2.2 病原和形态特征 病原:冠柄锈菌(Puciniacoronata
var.coronataCorda)[ 1, 13-14]病原隶属担子菌亚门 、冬孢菌纲 、
锈菌目 、柄锈菌科 、柄锈菌属。夏孢子堆生于叶片两面 ,以上
面为主 ,较小 ,椭圆形 ,散生 ,橘黄色 ,粉状;侧丝无色 ,棒状 ,
大小(24.55 ~ 44.36)μm×(3.60 ~ 7.11)μm,平均 31.76 μm
×4.31 μm;夏孢子梗 (8.12 ~ 24.55)μm×3.43 μm,平均
责任编辑 张彩丽 责任校对 傅真治安徽农业科学 , JournalofAnhuiAgri.Sci.2010, 38(23):12700-12702
15.93μm×4.28 μm,夏孢子球形 ,近球形 ,椭圆形或宽椭圆
形 ,极少数为梨形 ,中间细胞质黄色 , (18.24 ~ 28.70)μm×
(16.23 ~ 24.91)μm,壁无色至淡色 ,未充分成熟的夏孢子比
成熟的夏孢子更小 ,壁更厚而明显 ,壁厚(1.09 ~ 2.36)μm,
平均 1.60μm;有细刺 ,无色 ,长(1.18 ~ 2.18)μm,平均 1.62
μm;未看到明显的芽孔 ,见图 2 ~3。在句容地区未见到该锈
注:a.病叶丛;b~c.夏孢子堆。
Note:a.Sickleavesbush;b-c.Urediospores.
图 1 黑麦草锈病菌症状
Fig.1 SymptomsofrustonLoliumperenne
图 2 冠柄锈菌的侧丝(a)和未成熟的夏孢子(b)
Fig.2 Paraphysis(a)andimmatureurediospore(b)ofPuccinia
coronatavar.coronata
病的转主寄主 、锈孢子 、性孢子和冬孢子 。
  对冠柄锈菌的研究较多 ,为害草坪草的锈菌有冠柄锈菌
(Puciniacoronatavar.loliErikss)、杆锈病菌 (P.graminis
Pers.)、叶锈病菌(P.reconditaRob.etDesm.)和条锈病菌
(P.strirformisWest.)[ 15];根据用锈孢子和夏孢子交互接种的
结果将冠柄锈菌划分为 10个变种 [ 14] 。
2.3 发病规律 在江苏句容地区 ,黑麦草冠柄锈病 5月中
旬开始发病 , 6月为发病最严重的时期 ,病菌发生的较适宜温
度约为 25 ℃,较高的温 、湿度有利于锈病发生和流行。气温
超过 35 ℃病害减轻或停止 。
据资料记载 ,冠锈病菌的转主寄主为鼠李属(Rhamnus
注:a.未充分成熟的夏孢子表面的小刺 ,壁厚;b.成熟的夏孢子。
Note:a.Immatureurediospore, thickcelwal;b.Maturerediospore.
图 3 冠柄锈菌的夏孢子
Fig.3 UrediosporeofP.coronatavar.coronata
Linn.)植物 [ 1] ,但在病害发生地周围没有见到该属的植物 ,
在没有转主寄主存在的情况下 ,该锈菌仍能以夏孢子方式 ,
或以菌丝体在病残组织 ,或生长中的植株上越冬 ,次年夏孢
子萌发侵染黑麦草 。在前一年发病地点 ,次年 5月仍能看到
锈病发生。
该锈病发生除了季节性温 、湿度和气流因素外 ,还与机
械剪草 、喷灌和人们的活动有关 ,机械修剪草坪是该病害重
要的传播方式 ,每次割草后 ,病害发生的面积都明显增加 ,有
时会造成成片死亡。在雨量充沛 、多雾 、少日照的环境条件
下 ,温度是影响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 ,再次侵染明显。管理
人员或游人在生病草坪上活动可使锈菌较长距离地传播到
其他地方。
2.4 防治方法 在病害防治上 ,最主要的是选用抗病品种 ,
1270138卷 23期                赵桂华 江苏地区黑麦草冠柄锈病的发生和病原鉴定
平时加强栽培管理 ,在病害发生处禁止割草机的使用 ,减少
割草次数和喷灌次数等综合措施。在病害发生严重的地区
可使用 20%三唑酮乳油 、12.5%特谱唑可湿性粉剂 1 000 ~
2 000倍液 、25%敌力脱乳油 2 000倍液喷雾 [ 5] ,对病害有一
定的控制作用 。
3 讨论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加快 ,草坪草需求量越来越大 ,病害
频繁发生 ,已成为影响草坪景观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笔者
的不完全调查 ,十几年来我国不断从国外引进各种草种 ,由
于检疫不严格 ,国外的一些草坪病害随种子传入我国 ,草坪
种籽原产地所发生的病害在国内不同的地区都能看到 ,如丝
核菌褐斑病 、腐霉枯萎病 、镰刀菌枯萎病 、锈病 、离蠕孢叶枯
病 、弯孢菌叶枯病 、粘菌病等 ,只不过是发生的严重程度不同
而已 。
国内外对草坪草病害的研究较多 ,对病原菌的鉴定 ,已
从传统的通过形态学 ,发展到目前的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
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病原 ,更能反映种间的亲缘关系和鉴定
的准确性。对大多数草坪真菌病害的研究还处于对病害种
类调查 、发生期和区域分布 、症状描述和病原菌的常规鉴定 ,
以及药剂防治 [ 3]等阶段。
因此 ,控制草坪病害的关键在于选育抗病性 、抗旱 、抗盐
碱的草坪品种 ,配合草坪管理技术 ,化学和生物防治措施 ,综
合解决草坪病害防治技术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在江苏句容地区 ,黑麦草锈病每年 6月份发生最严重 ,
当年播种的幼嫩黑麦草比 2年生成丛黑麦草更易感病 ,导致
草坪的成片死亡 ,斑秃现象明显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根据
对病原菌夏孢子形态学测量 、比较 ,确定冠柄锈菌(Puccinia
coronatavar.coronataCorda)为句容地区的黑麦草锈病病原
菌。研究表明 25℃左右最适合锈病发生 ,而当气温超过 35
℃时 ,病害减轻或停止。
参考文献
[ 1] 王云章 ,庄剑云.中国真菌志(第十卷)锈菌目(一)[ M].北京:科学出
版社, 1998:61-64.
[ 2] MIRJANADS, MILIVOJESM, ACAIM, etal.Inherianceofspringoat
resistancetoPuciniacoronataavenae[J].KragujevacJSci, 2009, 31:75-
83.
[ 3] 何秋,刘建秀.草坪草真菌病害的研究进展 [ J].草叶科学, 2006, 23(4):
95-104.
[ 4]李崴 ,李秀文 ,栗振华,等.天津草坪病害诊断技术的研究 [ EB/OL].
(2005-12-23)htp://www.tjnj.gov.cn/DesktopModules/Infos11/Infos/
ThisInfo.aspx? c=1&ItemID=1175&mid=0.[ 5] 李雪艳 ,吴金亮 ,刘红刚,等.黑麦草冠锈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技
术研究 [ J].西北农业学报 , 2004, 13(2):56-59.
[ 6] 赵美琦 ,肖悦岩 ,陈合明,等.黑麦草冠锈病流行规律的初步研究 [ J].
草地学报, 1997, 5(3):175-180.
[ 7] CUMMINSGB, HIRATSUKAY.Ilustratedgeneraofrustfungi-ThirdE-
dition[ M].Minnesoda:TheAmericanPhytopathologicalSciety.St.Paul,
2003:1-219.
[ 8] 南志标.草坪草病害的综合防治(一)[J] .中花园艺, 2000(2):42-46.
[ 9] CHONGJ, SEAMANWL.DistributionandvirulenceofPucciniacoronata
inCanadain1989[ J].CanadianJournalofPlantPathology, 1990, 12:431-435.
[ 10] JINY, STEFENSONBJ.Pucciniacoronatahordeivar.nov.:Morphology
andPathoginicity[J] .Mycologia, 1999, 91(5):877-884.
[ 11] SIMONSMD.InfluenceofGenesforResistancetoPucciniacoronata
fromAvenasterilisonYieldandRustReactionofCultivatedOats[ J].
Phytopathology, 1979, 69:450-452.
[ 12] MENDGENK, DRESSLERELVIRA.CulturingPuciniacoronataona
CelMonolayeroftheAvenasativaColeoptile[ J].Phytopathologische
Zeitschrift, 1983, 108:226-234.[ 13] 邓叔群.中国的真菌[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64:341.
[ 14]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 [ 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79:317-330.
[ 15] 张志国,李德伟.现代草坪管理学 [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3:
190.
(上接第 12694页)
[ 4] 王长云, 邵长伦,傅秀梅 ,等.中国海洋药物资源及其药用研究调查
[ 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9(4):669-675.
[ 5] 李星群,文军.广西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现状与对策 [ J].林业
调查规划 , 2007, 32(6):59-62.[ 6] TAMURAK, DUDLEYJ, NEIM, etal.MEGA4:molecularevolutionaryge-
neticsanalysis(MEGA)softwareversion4.0.MolBiolEvol, 2007, 24:1596
-1599.
[ 7] 闫莉萍 ,洪葵,胡申才,等,海南近海 30株抗 BI6细胞活性放线苗的 16S
rDNA多样性分析[ J].微生物学报 , 2005, 45(2):185-190.
[ 8] 江晓路,梁晓婷,曹杰铭.深圳福田红树林生态中放线菌的筛选及其抗
菌活性测定[ 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 2006, 36(4):601-605.
[ 9] 陈华 ,洪葵,庄令 ,等.放线菌 0616167的生长特性及发酵条件优化 [ J] .
微生物学通报 , 2006, 33(2):16-20.
[ 10] 陈达森.探讨红树林在海区环境保护中的功能 [ J].江西农业学报,
2006, 18(3):150-154.
[ 11] PENGY, HUANGYC, CAIYM.ScreeningforStreptomyceshygroscopi-
cusstrainswithhighproductionofagriculturalantibioticsbystreptomycin
resistance[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gy, 2008, 9(1):146-149.
[ 12] 程金平,王亚宾,刘磊 ,等.应用 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猪源肠球菌[ J].江西农业学报, 2008, 20(11):1-4.
[ 13] JINLW, LIUWC, PANZY, etal.StudyonAFLPtechnicalprotocolfor
antagonisticstrainsofstreptomyces[ J].AgriculturalScience&Technolo-
gy, 2009, 10(3):58-62.
[ 14] 李德喜,李新生 ,杜向党 ,等.氨基糖苷类药物高水平耐药 16SrRNA甲
基化酶基因在动物源大肠杆菌中的检测 [ J].江西农业学报 , 2009, 21
(8):4-6.
12702           安徽农业科学                         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