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通泉草的生药学研究



全 文 :通泉草是一味民间药, 为玄参科植物通泉草 Mazus
japonicus(Thunb.)O. Kuntze 的干燥全草。 又名脓泡药、唐
湿草、猪胡椒、野田菜、鹅肠草等。 具有止痛、健胃、解毒的
功效,主治偏头痛、消化不良、疔疮、脓疱疮、烫伤 [1]。 其主
要化学成分为三萜烯皂苷等化学成分 [2]。 为了开发利用这
一民间药用资源,作者采用生药学方法对其进行研究,为
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1 实验材料
药材于 2009 年 5 月采自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经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周小江副教授鉴定为
植物通泉草 Mazus japonicus(Thunb.)O. Kuntze[M. rugo-
sus Lour.]的全草。
2 方法与结果
2.1 方法
按生药学常规方法对通泉草进行研究, 组织切片采
用徒手切片的方法, 按生药学研究常规方法进行各种制
片、观察和记述,组织、粉末图微描绘镜绘制。
2.2 结果
2.2.1 性状鉴定 常卷缩成团状。 主根长圆锥形,多弯曲
或扭曲,有须根,表面淡黄白色。 茎圆柱形,细长,略具四
棱,表面淡绿色或黄棕色,基部分枝多,全体被短柔毛。 叶
对生或互生,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倒卵形
〔收稿日期〕2009-12-25
〔基金项目〕湖南中医药大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药用植物学重点学科资助。
〔作者简介〕高 叶(1984-),女,陕西西安人,2007 级中药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控制、天然药物化学。
〔通讯作者〕* 周小江,男,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E-mail:gale9888@163.com。
通泉草的生药学研究
〔摘要〕 目的 为通泉草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常规生药学方法对通泉草进行性状和显微鉴定。 结果
找出了通泉草的主要鉴别特征。 结论 其鉴别特征可作为通泉草的的鉴定依据。
〔关键词〕 通泉草;性状鉴定;显微鉴定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dol:10.3969/j.issn.1674-070X.2010.05.010.033.02
Study of mazus rugosus on pharmacognosy
GAO Ye, LI Xue-song, XIE Xia, ZHOU Xiao-jiang
(Pharmaceutical College, TCM University of Hunan,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
〔Abstract〕 Objec tive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quality control of mazus.
Method The character and the microappraisal of mazus were identified with Pharmacognosti-
cal method. Results The main distinction character of mazus was discovered. Conclusion
The distinction character can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mazus.
〔Key words〕 mazus rugosus;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高 叶 1,2,李雪松 1,2,谢 霞 1,2,刘塔斯 1,2,周小江 1,2*
(1.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化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2.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与质量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208)
2010 年 5 月第 30 卷第 5 期
May. 2010 Vol. 30 No. 5
湖 南 中 医 药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TCM Univ. of Hunan 33
或匙形,长 2~6 cm,宽 0.8~1.5 cm,先端圆钝,基部楔形,
下延至柄呈翼状, 边缘具不规则粗钝锯齿。 常见花和果
实。 气微香,味苦。
2.2.2 显微鉴定 (1)组织鉴定:①根(中部 )横切面 表
皮细胞 1列,细胞呈长方形。皮层细胞 5~8列,有裂隙。韧
皮部狭窄,由 2~3 层细胞组成。 形成层不明显。 木质部宽
广,约占整个切面的 1 / 3,细胞壁均木化;导管呈多角形、
圆形,径向排列,见图 1。 ②茎(中部)横切面 表皮细胞 1
列,呈横向延长的类椭圆形,外被角质层,可见表面具疣
状突起的多细胞非腺毛。 皮层宽,由 4~7 列较大的类圆形
薄壁细胞组成,内皮层细胞长方形。 韧皮部断续成环状,
外侧有韧皮纤维,形成层不明显。 维管束成环,维管束相
连处为木纤维。 木质部主要由导管及木纤维组成,少见木
薄壁细胞,导管径向单列或散在,髓较大,见图 2~3。 ③叶
(中部)横切面 上下表皮均为 1 列细胞,外被角质层,有
腺毛和具疣状突起的多细胞非腺毛; 细胞呈长方形或类
方形,排列紧密,垂周壁略弯曲。 栅栏组织在上表皮下方,
一列,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明显。 主脉维管束一个,
外韧型;木质部导管 4~5 列细胞径向排列,韧皮部外侧有
韧皮纤维,见图 4。(2)粉末特征:粉末呈黄绿色。叶表皮细
胞垂周壁波状弯曲, 可见直轴式气孔, 叶的表面可见腺
毛、非腺毛;非腺毛先端狭尖或平,由 1~4 个细胞组成,腺
毛由头部 2 个细胞柄 1 个细胞组成。 纤维多成束或单个
散在,纤维壁略厚,纤维先端多圆钝或平截,木质化,直径
6~29 μm。 导管多为螺纹和具缘纹孔导管 , 直径 5~30
μm。茎表皮细胞呈多角形或长方形,壁较平直,可见气孔。
木栓细胞呈不规则类长方形或类多角形,壁弯曲。 果皮表
皮细胞多呈不规则形,壁不均匀增厚呈波纹状,见图 5。
1.表皮;2.皮层;3.裂隙;4.韧皮部;5.形成层;6.木质部
图 1 通泉草根的横切面显微简图(40×10)
(下转第 37 页)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年第 30 卷
100 μm
34
3 结论
通过研究,本文找出了通泉草的鉴定特征,这为通泉
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显微鉴定中,我们发现:茎横切面维管束环列;维
管束相连处常为木纤维; 果皮表皮细胞壁不均匀增厚呈
波纹状。 这些特征较特殊,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M].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1996:494-495.
[2] E Yaguchi. Ingenta Connect Mazusaponins I -IV, Triterpene
saponins from Mazus[J]. Phytochemistry, 1995,39(1):185-189.
(上接第 34页)
(本文编辑 徐爱良)
于河南产栀子。湖南野生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石门﹥长沙﹥
浏阳﹥平江。湖南浏阳栽培栀子中栀子苷含量均高于本地
野生栀子,说明通过人工培育可以改变栀子品质;2007 年
采集的栀子中除湖南石门野生栀子栀子苷含量高外,其余
均低于 2008年采集的栀子, 提示放置时间过久可降低栀
子苷含量。湖南平江野生栀子和河南栽培的水栀子栀子苷
含量低,两者均未达到 200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
部)》规定的栀子苷含量标准。
综上所述,(1)不同年份产的湖南、河南栽培栀子栀
子苷含量均符合 2005 年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
部)》规定的栀子苷含量标准,说明其质量稳定,栽培品栀
子可以替代野生栀子, 为中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提
供了依据;(2)作为道地药材产地的湖南省境内野生栀子
栀子苷含量差别大, 说明野生栀子的质量参差不齐不便
控制,道地药材的产地应细化到县域;(3)湖南栽培品栀
子中栀子苷含量高于河南栽培品栀子, 说明药材质量与
产地有关联;(4)储存时间与栀子苷含量成反比,提示栀
子应属于“用药宜新”的范畴。
参考文献:
[1] 吕茂平,周 莉,阎 静,等.不同产地栀子生品中栀子苷含量的测
定[J]. 中国中药杂志,2002,27(10):785-786.
[2] 雷 鹏,刘 韶,李新中,等.对《中国药典》2005 年版栀子药材中
栀子苷含量测定方法的探讨[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7,18(3):
225-22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5:173.
[4] 王 谦,唐 畅,姚 健,等. 各栀子主产区栀子中栀子苷含量的
比较研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9,32(2):133-135.
[5] 段 起,庄义修,陈华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栀子中栀
子苷含量[J].亚太传统医药,2009,5(6):20-21.
(本文编辑 徐爱良)
!!!!!!!!!!!!!!!!!!!!!!!!!!!!!!!!!!!!!!!!!!!!!
吴红娟,等 不同来源栀子中栀子苷含量测定第 5 期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