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24卷第5期
2010年10月
水土保持学报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Vol.24No.5
Oct.,2010
泥石流源区新银合欢林地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
*
郭灵辉1,2,3,王道杰1,2,张云红1,4,陈 东1,2,3
(1.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成都610041;3.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4.山东师范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学院,济南250014)
摘要:采用统计分析手段研究了泥石流源区新银合欢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
果表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增加趋势,0-40cm土层尤其明显;大粒径微团聚体
(>0.02mm)构成土壤微结构的主体;0.02mm粒径可作为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的临界值,大于这一粒径的微
团聚体含量越多,土壤微团聚体分维值越小,反之,分维值越大。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
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能够客观地表征本区新银合欢林土壤肥
力状况,从而为抑灾林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泥石流源区;新银合欢;微团聚体;分形特征
中图分类号:S1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242(2010)05-0243-05
Fractal Features of Soil Micro-aggregates under Leucaena leucocephala
Forest in Debris Flow Source Area
GUO Ling-hui 1,2,3,WANG Dao-jie1,2,ZHANG Yun-hong1,4,CHEN Dong1,2,3
(1.Key Laboratory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arth Surface Process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610041;
2.Chengdu Institute of Mountain Hazards and Environment,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engdu610041;3.Graduate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100049;
4.College of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Jinan250014)
Abstract:In the study,the fractal features of soil micro-aggregat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and
soil nutrients under Leucaena leucocephalaforest in debris flow source area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statis-
tical method.The result showed that fractal dimensions of soil micro-aggregates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soil depths,especialy in the surface layer(0-40cm).Lager micro-aggregates(>0.02mm)constituted the
main body of soil microstructure.0.02mm diameter can be regarded as the critical size for the fractal fea-
tures of soil micro-aggregates.That is,the larger the content of the micro-aggregates(>0.02mm),the
smaler the fractal dimension.There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s between fractal dimensions of
soil micro-aggregates and contents of soil organic matter,total-N,alkali-hydrolyzable-N,total-P,available-
P,available-K,which described that fractal dimensions of soil micro-aggregates could be able to indicate soil
fertility states.And then,this can provide some bas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inhibiting debris flow forest.
Key words:debris flow source area;Leucaena leucocephala;micro-aggregate;fractal feature
分形作为一种几何工具,能够有效地描述自然界普遍存在的、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现象,在土壤肥力评价
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刘金福和龚伟等研究认为土壤团聚体的分形维数能够客观地表述团聚体的组成及
比例,为土壤肥力特征描述提供新尺度、新方法[1,2]。贾晓红、苏永中、赵来和张世熔等认为土壤颗粒分形维数
能很好地表征环境中土壤结构和养分状况,客观地反映土壤肥力特征,在作为土壤肥力诊断指标等方面具有很
好的应用潜力[3,4,5,6]。土壤微团聚体是构成土壤结构的颗粒单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土壤的质量特征,其含量
及组成具有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和影响土壤生物学活性的功能,与土壤肥力关系密切[7]。然而,对土壤微团聚体
* 收稿日期:2010-03-1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40771025);中国科学院知识工程重要方向课题 KZCX2-YW-33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2008BAD98B06-3)
作者简介:郭灵辉(1983-),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学习研究。E-mail:2277410@163.com
通讯作者:王道杰(1968-),男,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等研究工作。E-mail:wangdj@imde.ac.cn
DOI:10.13870/j.cnki.stbcxb.2010.05.002
分形维数与土壤肥力情况研究较少[8]。蒋家沟流域泥石流灾害活动强烈,每年雨季暴发泥石流15~20次,最
多年达28次,大规模的泥石流活动不但破坏沿途生产生活设施,而且导致区域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植物措施
是防治泥石流的重要措施,但对于生境恶劣的蒋家沟泥石流区,抑灾林后期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且目前研究较
少。本文采用杨培岭分形计算方法对泥石流源区新银合欢林地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进行研究,同时探讨微
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结构的变化特征以及与土壤性质之
间的关系,以期为评价、管理新银合欢人工恢复林土壤环境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站所在的蒋家沟流域(103°06′-103°13′E,26°13′-26°17′N),属
于半干旱气候区[9]。区内多年平均气温20.2℃,极端最高气温40.9℃,极端最低气温-6.2℃,干湿季分明,
88%的降雨集中在湿季(8-10月),年均降雨量691.3mm,年均蒸发量3 752.17mm,蒸发量是降雨量的五倍
多,相对湿度54%。由于老构造错综复杂,新构造活动强烈,在加上人为不合理利用,使该流域泥石流广为发
育。为有效防治泥石流,改善区域生态环境,1988年在该流域荒坡上种植大量新银合欢(Leucaena leucoceph-
ala)人工恢复林,种植后封育禁伐。目前整个群落以新银合欢为主,并伴随有少量赤桉(Eucalyptus camaldu-
lensis)、马桑(Coriaria sinnica)等。
2 研究方法
土样获取与养分测定:2008年7-9月进行样地调查,在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站附近新银合欢人工
林区设置实验随机选取五个取样点(i、i、ii、iv、v)。每个取样点开挖180cm×100cm土壤剖面,用10cm×10
cm×10cm的取样器分层(20cm)获取土样,每层两次重复,共90个样,然后带回实验室同土层两样混合,筛分
并测定。土壤养分与土壤微团聚体测定参照王道杰等人研究[10]。
土壤养分表聚系数:土壤养分表聚现象可以用表聚系数来表示[11],以0-180cm土层养分总含量为参照,
若0-20cm土层某种养分与该种养分总含量之比大于该种养分在180cm土层中的平均值与180cm土层中
养分总含量之比(0.11),则说明该种土壤养分具有表聚现象,数值越大则表聚现象越明显。公式如下:
Ci=N20i/N180i (1)
式中:Ci———第i种土壤养分表聚系数;N20i———表示0-20cm土层中第i种土壤养分含量;N180i———表示0-
180cm土层中第i种土壤养分总含量。
土壤分形维数模型[12]。具有相似结构的多孔介质土壤由大于某一粒径di(di>di+1,i=1,2…)的土粒构
成的体积V(δ>di),可由公式表示:V(δ>di)=A[1-(di/k)3-D] (2)
式中:δ———尺码;A,k———描述性状、尺度的常数;D———颗粒大小分布的分形维数。
通常粒径分析资料是由一定粒径重量分布表示的。以di表示两筛分粒径di与di+1间的粒径平均值,忽略
各粒径间土粒比重的差异,即ρi=ρ(=1,2…),则
W(δ>di)=V(δ>di)ρ=ρA[1-(di/k)
3-D] (3)
式中:W(δ>di)为大于di的累积土粒重量。以W0 为土壤各粒径颗粒重量之和,定义lim
i→∞
di=0,则由(3)式可得
W0=lim
i→∞
W(δ>di)=ρA (4)
由(3)式和(4)式可导出:W(δ>di)/W0=1-(di/k)3-D (5)
设珚dmax为最大粒径土粒的平均直径,W(δ>珚dmax)=0,代入(5)式有k=珚dmax。由此得出土壤颗粒的重量分
布与平均粒径的分形关系式:
W(δ>di)/W0=1-(di/珚dmax)3-D 或(di/珚dmax)3-D=W(δ<di)/W0 (6)
图1 不同深度土壤微团聚体的平均分维特征
式中:W(δ<di)———粒径小于di的颗粒累积重量。分别以
lg(di/珚dmax)和lgW(δ<di)/W0 为横纵坐标,而3-D 则为
其斜率,由此可以通过回归方法得到分形维数D。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工新银合欢林土壤微团聚体分维特征
由图1可知,泥石流源区人工新银合欢林地土壤微团
聚体分形维数随深度增加呈波动增大的趋势,0-20cm土
442 水土保持学报 第24卷
层微团聚体分形维数最小(计算过程中所有决定系数均大于0.90,线性相关显著p<0.05)。从整个取样剖面
来看,从表层0-20cm至深层160-180cm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由2.496增加到2.581,80cm土层出现分
维值波动异常,可能与本层砾石较多有关。样本t检验显示,0-20cm土层与20-40cm,80-100cm,140-
160cm,160-180cm土层微团聚体分维值差异显著,其他各层间除60-80cm与140-160cm土层外,微团
聚体分形维无显著差异,这说明植被恢复过程中表层土壤微结构变化比较明显。
表1 不同深度土壤微团聚体的平均组成
土层/
cm
不同粒径(mm)微团聚体含量百分比/%
0.25~0.05 0.05~0.02 0.02~0.002 <0.002
0-20 0.512a 0.129 0.279a 0.079a
20-40 0.458b 0.110 0.325 0.108b
40-60 0.370 0.184 0.325 0.121
60-80 0.472abc 0.102 0.318 0.108abc
80-100 0.454b 0.104 0.327b 0.115b
100-120 0.440 0.100 0.341abc 0.119
120-140 0.463 0.095 0.324abce 0.118
140-160 0.479bd 0.100 0.304abd 0.116abd
160-180 0.472b 0.105 0.304 0.118b
注:同列如有相同字母表示无显著差异,无字母间及其与有字母者间无显
著差异(P<0.05)。
3.2 人工新银合欢林土壤微团聚体组成分布
由表1可知,新银合欢林土壤微结构中较大
粒径微团聚体占明显优势。不同土层深度中,粒
径为0.25~0.05mm的微团聚体含量占总微团
聚含量的37%~51.2%,含量优势明显,尤其在0
-20cm层(51%)。将各土层0.25~0.05mm与
0.05~0.02mm 粒径微团聚体统一合并分析发
现,其含量均大于54%,构成了土壤微结构的主
体;小粒径微团聚体(<0.02mm)中,0.02~
0.002mm粒径含量有较大优势,各层含量都大于
小粒径微团聚体(<0.02mm)总量的70%。
差异显著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微团聚体
结构差异规律主要表现在土壤表层0-20cm,其中又以0.25~0.05mm和<0.002mm粒径变化显著。从整
个土壤剖面来看,0-20cm土层中,粒径为0.25~0.05mm的微团聚体含量显著高于20-40cm,80-100cm
和160-180cm土层,而粒径<0.002mm的微团聚体含量显著低于20-40cm,80-100cm和160-180cm
土层,呈相反变化;这表明随着林地的自然恢复,土壤中0.25~0.05mm和<0.002mm团粒演化明显,尤其在
土壤表层0-20cm。
图2 土壤养分平均表聚特征
3.3 人工新银合欢林土壤养分分布
新银合欢林各类土壤养分除全钾外,都随深度增加呈
现波动的减少趋势,表层聚集现象明显(表2,图2)。土壤
有机质、速效钾、碱解氮、全氮、速效磷及全磷表聚明显,表
聚系数分别为0.23,0.22,0.21,0.18,0.15和0.14。在自
然生态系统中,表土枯枝落叶和细根的周转是有机质输入
的主要途径,由于表土中有机质输入量大,土壤有机质含
量一般随深度增加而降低,有机质的增加也带来其他有效
养分的增多。而全钾表聚系数仅为0.11,相对来说分布比较均匀,更呈现出母质性质的特性[10]。
表2 不同深度土壤养分平均分布特征
土层/
cm
有机质/
(g·kg-1)
全氮/
(g·kg-1)
碱解氮/
(g·kg-1)
全磷/
(g·kg-1)
速效磷/
(mg·kg-1)
全钾/
(mg·kg-1)
速效钾/
(mg·kg-1)
0-20 41.88 2.40 111.16 0.75 6.88 33.75 137.33
20-40 20.82 1.46 57.04 0.64 4.96 33.46 82.20
40-60 17.13 1.34 55.45 0.52 4.52 33.53 64.73
60-80 17.04 1.32 49.78 0.57 3.98 34.67 58.55
80-100 20.47 1.46 60.77 0.59 3.93 31.37 61.28
100-120 15.24 1.23 53.32 0.51 4.75 35.36 55.02
120-140 14.73 1.18 38.87 0.50 4.87 32.36 53.17
140-160 14.95 1.21 45.67 0.54 5.28 32.55 59.82
160-180 15.35 1.31 50.36 0.56 4.47 31.68 65.80
3.4 人工新银合欢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的关系
新银合欢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及土壤养分相关分析表明(表3),0.02~0.002
mm和<0.002mm微团聚体含量与土壤微结构分形维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9和0.97,
而0.25~0.05mm和0.05~0.02mm粒径含量与分形维数呈负相关,且关系不大,相关系数都小于0.5。因
542第5期 郭灵辉等:泥石流源区新银合欢林地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
此,将微团聚体粒级分为两类(0.25~0.02mm和<0.02mm),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
0.25~0.02mm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81,而与<0.02mm粒径微结构体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
系,相关系数为0.81。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关系数为-0.70,-0.70,-0.58,-0.67,-0.53,-0.61;与全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仅为0.36,相关关系
不大。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与0.25~0.05mm土壤微团聚体含量正相关关系密
切,而与<0.02mm微团聚体呈负相关关系,这可能是土壤养分导致较大颗粒土壤微团聚体的形成,大颗粒土
壤微团聚体又导致土壤微结构分维降低。
表3 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性状相关系数
土壤性状 分维数 有机质 全氮 碱解氮 全磷 速效磷 全钾 速效钾
0.25~
0.05mm
0.05~
0.02mm
0.02~
0.002
<0.002
0.25~
0.02
有机质 -0.70**
全氮 -0.70**0.99**
碱解氮 -0.58**0.91** 0.92**
全磷 -0.67**0.77** 0.76** 0.73**
速效磷 -0.53**0.58** 0.61** 0.64** 0.48**
全钾 0.36* -0.42* -0.42* -0.26*-0.46** -0.13
速效钾 -0.61**0.73** 0.76** 0.85** 0.72** 0.64* -0.16
0.25~0.05mm -0.33* 0.22 0.18 0.20 0.22 -0.03 -0.14 0.18
0.05~0.02mm -0.22 0.14 0.16 0.05 0.19 0.20 -0.09 0.12 -0.78**
0.02~0.002mm 0.59** -0.41* -0.38* -0.28*-0.49** -0.06 0.32* -0.32*-0.53** -0.08
<0.002mm 0.97** -0.57**-0.57**-0.47**-0.62**-0.43* 0.30* -0.54**-0.47** -0.07 0.61**
0.25~0.02mm-0.81**0.53** 0.50** 0.39* 0.59** 0.22 -0.34*0.45** 0.56** 0.09 -0.94**-0.84**
<0.02mm 0.81**-0.53**-0.50**-0.39*-0.59** -0.22 0.34* -0.45**-0.56** -0.09 0.94** 0.84**-1.00**
注:**表示p<0.001,*表示p<0.05,n=45。
4 讨 论
土壤结构体是由不同粒级的土壤颗粒在各种作用力下,通过不同机理组成的,体现着土壤颗粒的物化性
质,不同类型土壤其结构体的组成比例和粒径分布不同[13]。然而,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和利用年限的长短不
仅对土壤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组成、数量和质量有较大影响,而且对不同深度土壤结构影响不同[14]。使用化肥
或有机肥年限的长短以及使用量的多少、肥力水平的高低,可以影响土壤微团聚体的粘结能力,改变小粒级微
团聚体的团聚程度,进而影响具有稳定性的大粒级微团聚体形成[15,16]。当然,树种特性不同,特别是生态学特
性差异较大,对林地土壤结构的影响不同[17,18]。例如,杉木是针叶树种,其大量的凋落物累积和分解能使土壤
酸化,从而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影响土壤腐殖质化进程,进而影响土壤结构组成和分布[19]。因此,土壤团
聚体和微团聚体的变化不仅继承了母质的特征,也综合了环境变化的信息。本研究表明人工新银合欢林土壤
微团聚体分形维数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表层分维值最小。0.02~0.002mm和<0.002mm微团聚体含
量与土壤微结构分形维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0.25~0.05mm和0.05~0.02mm粒径含量与分形维
数呈负相关,且关系不大。若将微团聚体粒级分为两类(0.25~0.02mm和<0.02mm)进一步分析发现,土壤
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0.25~0.02mm粒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与<0.02mm粒径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
系。因此,0.02mm粒径可为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的临界值,大于这一粒径微团聚体含量增加,分维值越
小,反之,分维值增加。由此可知,表层分维值最小,是由林地表层0.25~0.05mm微团聚体含量高于土壤下
层、而<0.002mm微团聚体含量低于土壤下层所致。
土壤微团聚体对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其组成密切影响着土壤的保水、供水
性能,是土壤中养分和水分保储和释供的关键机制,与土壤肥力水平存在着明显的相关关系[20]。不同粒级土
壤微团聚体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同,土壤微团聚体中脲酶、中性磷酸酶活性随粒级增大而降低[21],铁还原程度
也有相似规律[22],有机培肥后各级微团聚体中有机质的腐殖质组成,胡敏酸光学性质和活化度响应也不尽相
同[23]。土壤肥力的高低,除受大小粒级微团聚体的自身影响外,它们的数量比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存在
适当比例的大小粒级微团聚体的情况下,持水和释水、保养和供养之间才能很好的协调,而特征微团聚体的组
成比例是一个有用的指标,它能比较好的综合反映土壤对水肥的保供性能[24,25]。分形维数方法从侧面也证明
了陈恩凤等提出的“特征微团聚体”组成比例是可以用来数量化地界定土壤肥力水平与培肥效果,同时,也说明
642 水土保持学报 第24卷
了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在评价土壤肥力方面也具有重要价值[8]。本研究对整个剖面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微团
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这也间接地表明了土壤微结
构体分形维数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反映程度,说明土壤微结构体分形维数能够客观地表征土壤养分状况。以表
层为例,新银合欢林地表层由于枯枝落叶和细根的周转土壤养分富集,根据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钾与
0.25~0.05mm土壤微团聚体含量正相关关系密切,而与<0.02mm微团聚体呈负相关关系,本区表层0.25
~0.05mm粒径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应较高和<0.002mm粒径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应较低,分形维数也应较低,
本文研究结果也反映了这种关系,从而进一步说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能够客观地表征土壤养分状况。
5 结 论
泥石流源区新银合欢林土壤微团聚体以较大颗粒为主,各土层0.25~0.02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均大于
54%,构成了土壤微结构的主体;小粒径微团聚体(<0.02mm)中,0.02~0.002mm粒径含量有较大优势,各
层含量都大于70%。微团聚体分形维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增加趋势,0-40cm土层尤为明显;大于0.02
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越多,分维值越小,大于0.02mm粒径微团聚体含量越少,分维值越大,0.02mm粒径
可成为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的临界值。整个剖面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与土壤有机质、全氮、
碱解氮、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这说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能够客观地表征土壤养分状况。表
层养分的富集,较大颗粒微团聚体含量较高,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维数较小,这种现象也进一步论证土壤微团聚
体在反映土壤微结构组成及土壤肥力方面的可靠性。
本论文野外实验和室内实验过程中,得到了洪勇站长、杨德伟博士及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全
体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
参考文献:
[1] 刘金福,洪伟.不同起源格氏栲林地的土壤分形特征[J].山地学报,2001,19(6):565-570.
[2] 龚伟,胡庭兴,王景燕,等.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研究[J].土壤学报,2007,44(3):571-575.
[3] 贾晓红,李新荣,李元寿.干旱沙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J].地理研究,2007,26(3):518-525.
[4] 苏永中,赵哈林.科尔沁沙地农田沙漠化演变中土壤颗粒分形特征[J].生态学报,2004,24(1):71-74.
[5] 赵来,吕成文.土壤分形特征与土壤肥力关系研究:以皖南地区水稻土为例[J].土壤肥料,2005(6):7-11.
[6] 张世熔,邓良基,周倩,等.耕层土壤颗粒表面的分形维数及其与主要土壤特性的关系[J].土壤学报,2002,39(2):221-225.
[7] 陈恩凤.土壤肥力物质基础及其调控[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1:101-113.
[8] 龚伟,胡庭兴,王景燕,等.川南天然常绿阔叶林人工更新后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研究[J].土壤学报,2007,44(3):571-575.
[9] 崔鹏,王道杰,韦方强.干热河谷生态修复模式及其效应:以中国科学院东川泥石流观测研究站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
学,2005,3(3):60-64.
[10] 王道杰,崔鹏,朱波,等.云南蒋家沟泥石流滩地土壤肥力特性[J].水土保持通报,2003,23(6):7-11.
[11] 姜勇,郝伟,张玉革,等.潮棕壤不同利用方式营养元素随剖面深度的变化特征[J].水土保持学报,2006,20(3):93-96.
[12] 杨培岭,罗远培,石元春.用粒径的重量分布表征的土壤分形特征[J].科学通报,1993,38(20):1896-1899.
[13] 骆东奇,侯春霞,魏朝富,等.不同母质发育紫色土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1):130-133.
[14] 刘梦云,常庆瑞,安韶山,等.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及微团聚体的影响[J].土壤肥料科学,2005,21(11):247-250.
[15] 高明,魏朝福,陈世正.稻草还田对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1995,17(5):436-439.
[16] 关连珠,张伯泉,颜丽.不同肥力黑土棕壤微团聚体组成及其胶结物质的研究[J].土壤学报,1991,28(3):260-267.
[17] 何毓蓉,廖超林,张保华.长江上游人工林地与天然林土壤结构质量及保水抗蚀性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5,19(5):1-4.
[18] 刘爱琴,刘春华.香叶树和杉木人工林生态功能的比较[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25(6):47-51.
[19] 吴兴德.杉木马褂木不同混交比例土壤团粒结构的分形特征研究[J].福建林业科,2006,33(2):106-1.
[20] 沈慧,姜凤岐,杜晓军,等.水土保持林土壤肥力及其评价指标[J].水土保持学报,2000,14(2):60-65.
[21] 汪景宽,汤方栋,张继宏,等.不同肥力棕壤及其微团聚体中酶活性比较[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0,31(2):185-189.
[22] 孙丽蓉,曲东,王旭刚.土壤微团聚体中氧化铁的异化还原能力[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4,32(10):47-50.
[23] 窦森,张继宏,须湘成,等.棕壤不同粒级微团聚体中有机质特性的研究[J].土壤通报,1992,23(2):52-54.
[24] 陈恩凤,关连珠,汪景宽.土壤特征微团聚体的组成比例与肥力评价[J].土壤学报,2001,38(1):49-53.
[25] 陈恩凤,周礼恺,武冠云.微团聚体的保肥供肥性能及其组成比例在评断土壤肥力水平中的意义[J].土壤学报,1994,31
(1):18-25.
742第5期 郭灵辉等:泥石流源区新银合欢林地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