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d在续断菊(Sonchus asper L.Hill)中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



全 文 :云 南 农 业 科 技
Yunnan Nongye Keji2012年增刊
摘 要: 通过水培方式,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和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研究了 Cd在续断菊(Sonchus asper
L. Hill)叶片和根中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结果表明,续断菊体内大部分的 Cd分布在细胞壁中,
占 40%,且随着 Cd 浓度的升高,细胞壁中的 Cd 含量增大,在 20 mg/LCd处理下,无论是叶片还是
根中,细胞壁中的 Cd 含量都达到 47%,说明续断菊体内的 Cd主要贮存在细胞壁中,减少了代谢活
跃的细胞器以及膜系统上的 Cd 含量,从而使续断菊能够耐受高 Cd 胁迫。Cd处理水平的变化对续断
菊 Cd的化学形态也有明显的影响,续断菊叶片中的 Cd以盐酸提取态和 NaCl提取态为主,根系中
NaCl提取态的 Cd 含量较高,说明续断菊中的 Cd与果胶酸、蛋白质结合,从而也缓解了 Cd的危害。
关键词: 续断菊;镉(Cd);亚细胞分布;化学形态
秦 丽,李 元,祖艳群 *,孙会仙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 昆明 650201)
Cd 在续断菊 (Sonchus asper L. Hill)中的
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研究
收稿日期: 2012-08-07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0560034), 云南省教育
厅基金 (2010Y340)。
作者简介: 秦丽 (1979-), 女 , 讲师 , 硕士研究生 , 主
要 从 事 土 壤 重 金 属 污 染 与 修 复 生 态 学 研 究 , E -mail:
qinli29752001@yahoo.com.cn。
*为通讯作者, E-mail: zuyanqun@yahoo.com.cn。
Cd是一种难于控制的污染物, 其毒性大、 潜伏期
长, 且能沿食物链富集, 是人们优先考虑去除的污染
物 [1~3]。 Cd 的积累能力和生物毒性, 不仅与其总量有
关, 而且与其形态密切相关, 不同的形态产生不同的
环境效应。 Cd存在形态的研究, 有利于理解其迁移转
化机理, 阐明其生理作用特征, 因此, 确定 Cd 的活
性形态及其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的重点。
植物类型不同对 Cd 的解毒机理可能存在很大差
异, 液泡被认为是多数植物体中贮存 Cd 的主要器
官 [4], 而 Cd 超富集植物东南景天吸收的绝大部分 Cd
贮存在细胞壁中, 可溶态以及细胞器中所含的 Cd 较
少 [5], 金属与有机酸、 蛋白质间的络合也被认为是很
多植物减少金属对植物毒性的重要途径 [6 ] 。 李德
明 [7]、 周小勇 [8] 采用差速离心技术分别研究了 Cd 在
小白菜、 Zn 对长柔毛委陵菜 (Potentilla griffithii var.
velutina) 体内 Cd 的亚细胞分布的影响, 都得出 2 种
作物中 Cd主要分布在细胞壁和可溶组分中。
续断菊 (Sonchus asper L. Hill) 是新近发现的一
种 Cd 的超积累植物 [7,8], 对 Cd 具有很强的富集能
力。 续断菊的发现为 Cd 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提供了
一种新材料, 而对于续断菊超积累及耐性机理的研究
则是此项技术走向实用化的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及培养
试验材料采用云南省会泽县铅锌矿野生植物续断
菊的种子。 种子用烤烟专用腐殖土育苗, 育苗 2 个月
(长出比较茂盛的根系), 选择长势良好且生长一致的
幼苗, 进行 Hoagland营养液培养实验。
1.2 试验设计
营养液组成为 Ca (NO3)2·4H2O 2.0 mmol/L+KH2PO4
0.10 mmol/L+MgSO4·7H2O 0.50 mmol/L+KCl 0.10 mmol/
L+K2SO4 0.70 mmol/L+H3BO4 10.00 mol/L+MnSO4·H2O 0.50
mol/L+ZnSO4·7H2O 0.50 mol/L+CuSO4·5H2O 0.20 mol/
L+(NH4)6Mo7O24 0.01 mol/L+Fe-EDTA 100 mol/L, Cd
处理设 3 个浓度 (0 mg/L、 5 mg/L、 20 mg/L), 以
CdC1·2.5H2O 加入, 3 个重复, 每重复 4 株, 以营养
液连续通气, 每 4 d 更换 1 次营养液, 并用 0.1 mmol/
L NaOH 调节 pH 至 5~6, 处理 40 d 后收获。 植株根
系先用自来水冲洗, 再用 20 mmol/L Na2EDTA 交换
20 min, 以去除根系表面吸附的 Cd, 最后用去离子
水洗净, 吸干表面水分, 置于-20 ℃冰箱内供分析
测定用。
197
2012年增刊
云 南 农 业 科 技
Yunnan Nongye Keji
1.3 试验方法
1.3.1 植物体内的亚细胞组分分离
按文献 [8,9] 的方法改进后进行, 即准确称取鲜样
0.5000 g加入 20 ml提取液 [0.25 mmol/L 蔗糖+50 mol/
L Tris-HC1缓冲液 (pH7.5)], 研磨匀浆, 用尼龙纱布
过滤, 滤渣为细胞壁部分; 滤液在 600 × g 下离心 10
min, 沉淀为细胞核部分; 上清液在 2 000 × g 下离心
15 min, 沉淀为叶绿体部分; 上清液在 10 000 × g下
离心 20 min, 沉淀为线粒体部分; 上清液为含核糖体
的可溶部分。 每组 2次离心, 全部操作在 4 ℃ 下进行。
1.3.2 Cd在植物体内的化学形态分析
采用化学试剂逐步提取法 [10], 具体操作如下: 准
确称取鲜样 0.5000 g, 加入 20 ml 提取液研磨匀浆后
转入 50 ml 的塑料离心管, 在 25℃ 恒温振荡 22 h 后,
5 000 r/min 离心 10 min。 倒出上清夜, 再加入 10 ml
提取液, 25℃恒温振荡 1 h, 5 000 r/min 离心 10 min,
倒出上清液。 合并 2 次上清液。 采用下列 5 种提取剂
依次逐步提取: 80% 乙醇, 主要提取醇溶性蛋白质、
氨基酸盐等为主的物质; 去离子水, 主要提取水溶性
有机酸盐; 1 mol/L 氯化钠溶液, 主要提取果胶酸盐、
与蛋白质结合态或吸附态的重金属等; 2% 醋酸, 主
要提取难溶于水的重金属磷酸盐; 0.6 mol/L 盐酸, 主
要提取草酸盐等。 剩下的为残留态。
2 结果与分析
2.1 Cd在续断菊亚细胞中的分布
在不同浓度 Cd 处理下, Cd 在续断菊亚细胞中的
分布及各部位所占比例如图 1 所示。 在 Cd 处理浓度
为 0 mg/L 时, 续断菊叶片中的 Cd 主要贮藏在细胞壁
和叶绿体中, 两者之和占总量的 52%, 在细胞核、 线
粒体和核糖体中分布较均匀, 均维持在 16%左右; Cd
在根系中的分布顺序为细胞壁>细胞核>线粒体>核糖
体>叶绿体, 细胞壁占总量的 39.6%, 细胞壁和细胞
核占总量的 61.3% (图 1A)。 在 Cd 浓度为 5 mg/L 时,
续断菊叶片中的 Cd 主要贮藏在细胞壁中, 占总量的
33.2%, 其次为叶绿体、 细胞核、 线粒体、 核糖体;
而根系中 Cd的分布顺序为细胞壁>细胞核>叶绿体>线
绿体>核糖体, 细胞壁占总量的 38.1% (图 1B)。 在
Cd 处理浓度为 20 mg/L 时, 叶片中的 Cd 主要集中在
细胞壁和细胞核中, 两者占总量的 79.5%, 核糖体中分布
较少, 仅有 1.8%; 根系中 Cd也是主要集中贮藏于细胞壁
和细胞核中, 两者占总量的 70.5%, 其余为线粒体、 叶
绿体、 核糖体, 和 Cd 浓度为 5 mg/L 时稍有不同, 而
且叶片和根系中 Cd在核糖体中的分布较少(图1C)。
图1不同Cd处理下Cd在续断菊亚细胞中的分布
2.2 Cd在续断菊中的化学形态
从表 2 和图 2 可以看出, 在 Cd 处理浓度为 0 mg/
L 时, 续断菊叶片中 Cd 的化学形态分布比较均匀,
根系中 NaCl 提取态的 Cd 含量较高, 达到 37.69 mg/
kg, 占总量的 34.2%。 在 Cd 处理浓度为 5 mg/L、 20
mg/L 时, 续断菊叶片和根系中 Cd 的化学形态均有所
增加, 其中在叶片中均以 HCl 提取态的 Cd 含量增加
较为明显; 在根系中均以醋酸、 氯化钠提取态的 Cd
含量增加较为明显。 在 Cd 浓度为 5 mg/L 时, 叶片中
HCl 提取态的 Cd 含量较 Cd=0 增加了 9.06 mg/kg, 根
系中醋酸提取态的 Cd 含量较 Cd=0 增加了 13.75 mg/
kg; 在 Cd 浓度为 20 mg/L 时, 叶片中 HCl 提取态的
Cd 含量较 Cd =0 增加了 33.04 mg/kg, 占总量 的
33.2%, 根系中醋酸提取态的 Cd 含量较Cd=0 增加了
27.46 mg/kg, 氯化钠提取态的 Cd 含量较 Cd=0 增加了
图2 不同Cd处理下续断菊中 Cd的形态分配比例
叶 根
Cd 0 mg/L Cd 5 mg/L Cd 20 mg/L
198
云 南 农 业 科 技
Yunnan Nongye Keji2012年增刊
表2不同Cd处理下续断菊中 Cd的化学形态
注: 表中的结果为平均值±标准差。 同一列的不同字母表示用 Duncan 法测试时 5%水平上的差异性显著。
73.61 mg/kg, 占总量的 47.2%。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一般来说不同的金属在植株的不同部位贮藏量大不
相同, Cd 的分布因植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Davies[11]
对几种草本植物的研究结果发现, 65% ~90% 的 Cd
贮存在根部; Perronnet等 [12] 对目前公认的 Cd 超累积
植物遏蓝菜 (T.caerulescens) 的研究结果表明, 94%
的 Cd分布在地上部, 90%的 Zn分布在地上部。
对于超富集植物来说, 液泡被认为是植物体中贮
存 Cd 的主要器官 [4, 13], 细胞壁是重金属进入细胞内
部的第一道屏障 [13, 14]。 细胞壁属于细胞内的非原生质
部分, 细胞壁上的多糖分子 (包括纤维素、 半纤维
素、 木质素和粘胶等) 和蛋白质分子具有大量的羟
基、 羧基、 醛基、 氨基等亲金属离子的配位基团, 这
些金属配位体能与进入细胞的金属离子结合, 从而减
少金属离子的跨膜运输, 降低细胞原生质体内金属离
子的浓度, 维持植物细胞的正常生理代谢 [14, 16], 在超
积累植物体内, 有 85% ~90%的重金属离子是与这些
金属配位体结合形成螯合物 [17]。 因此, 重金属在植物
体内的分布和存在形态是与多种金属配位体综合反应
的结果。 有研究表明, 在 Berkheya coddii 叶片的上表
皮中贮存的 Ni 比其他任何地方都高 [18]。 Nishzono [19]
发现, Athyrium yokoscense 细胞壁中积累大量 Cd, 并
占整个细胞总量的 70%~90%。 Molone等 [20] 在电子显
微镜下证明了细胞壁有沉淀重金属的作用。 Ni 等 [5]
发现东南景天 (Sedum alfredii Hance) 吸收的绝大部
分 Cd 贮存在细胞壁中, 可溶态以及细胞器中所含的
Cd 较少。 Wu 等 [12] 对不同植物研究的结果表明, 植
物地上部分的 Cd 主要存在于细胞壁中。 本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 在 Cd 浓度为 0 mg/L 时, 续断菊叶片和根
系贮藏 Cd 的部位有所不同, 叶片的主要部位是叶绿
体, 根系的主要部位是细胞壁, 而 Cd 浓度为 5 mg/L、
20 mg/L 时, 续断菊叶片和根系均以细胞壁为贮藏 Cd
的重要部位, 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d 的含量相对较低,
这保证了续断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 在
根系中, 核糖体贮藏的 Cd 较少, 这与周小勇 [8] 等对
圆锥南芥 (Arabis paniculata Franch) 的研究结果相
反, 说明 Cd的分布因植株的种类不同而不同。
通过不同提取剂, 研究 Cd 在植物体内的存在状
态, 对植物富集重金属的机理有一定的揭示作用。 水
提取态主要是水溶性有机酸结合的 Cd, 乙醇主要提取
与醇溶性蛋白质、 氨基酸盐等结合的 Cd, NaCl 提取
态则是与果胶酸、 蛋白质结合或吸附的 Cd。 本研究结
果表明, Cd 处理水平的变化对续断菊 Cd 的化学形态
有明显的影响, 随 Cd 浓度的升高, 续断菊叶片中 Cd
的化学形态分布变化很大, 主要的存在状态均有所不
同, 但在根系中的主要存在状态变化不大, 均以 Na-
Cl、 醋酸提取态为主。 Cd与有机酸结合形成的螯合物
可限制金属在体内的移动性, 减轻毒害 [21], 植物不
同, 有机酸的作用效果不同, 用 20 mg/L Cd 处理超富
集植物 T. caerulescens, 在根部有 13% 的 Cd 与有机
酸结合 [21]。 在 Cd 胁迫下, 植物诱导出特定的蛋白质
(多肽), 并与之结合, 从而减轻毒害。 植物螯合肽
(Phytochelatin) 便是富含半胱氨酸、 谷氨酸和甘氨酸
的多肽 [ 22] , 由 GSH 经酶促合成 [ 23] , 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ns, MT) 也是富含半胱氨酸的蛋白质
[24], 这些物质在续断菊对 Cd 的解毒过程中的作用尚
需进一步研究。
3.2 结论
(1) 在不同浓度 Cd 处理下, 续断菊叶片富集 Cd
的部位有所不同, 但主要贮存在细胞壁、 细胞核和叶
绿体中, 而根系富集 Cd 的的部位主要分布在细胞壁
Cd 处理
(mg/L)
部位
Cd 含量 (mg/kg)
乙醇 水 氯化钠 醋酸 盐酸 残渣态
0

16.85±0.28bB 15.79±0.31bC 14.70±0.36bD 14.50±0.30bD 13.59±0.31bE 17.61±0.56bA
5 17.13±0.09abB 16.50±0.45bB 15.85±1.22bB 15.55±0.97bB 22.75±3.79bA 18.2±0.48abB
20 17.43±0.20aC 17.53±0.30aC 37.28±2.96aB 21.24±1.70aC 55.79±7.49aA 18.94±0.46aC
5 12.88±1.84bE 16.70±0.17b 38.17±1.24bA 28.88±2.03bB 14.71±0.88aDE 18.36±0.35aC
20 17.60±0.20aC 18.18±0.94aC 111.78±6.54aA 56.34±7.36aB 15.00±1.63aC 18.73±0.54aC
0 11.10±0.72bD 14.38±0.17cC 37.69±1.13bA 15.13±0.96cC 13.91±0.16aC 18.00±0.27aB

199
2012年增刊
云 南 农 业 科 技
Yunnan Nongye Keji
和细胞核中。
(2) Cd 处理浓度的变化对续断菊 Cd 化学形态有
明显的影响, 随 Cd 浓度的升高, 续断菊叶片中 Cd 的
化学形态分布变化很大, 主要存在状态均有所不同;
但在根系中的主要存在状态变化不大, 均以 NaCl、 醋
酸提取态为主。
参考文献:
[1] N MILENKOVIC,M DAMJANOVIC,M RISTIIC.Study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in Sediments from the Iron Gate(Danube
River),Serbia and Montenegro[J].Polish Journal of Environ-
mental Studies,2005,14(6):781~787.
[2] K AUGUSTINE,DONKOR,J JEAN—CLAUDE,et a1.
Heavy Metals in Sediments of the Gold Mining Impacted
PraRiver Basin, Ghana, West Africa [J].Soil & Sediment
Contamination,2005,14:479~503.
[3] S L SHAH,AHMET.Alterations in the Immunological Param-
eters of Tench (Tinca tinca L.1758) After Acute and
Chronic Exposure To Lethal and Sublethal Treatments With
Mercury, Cadmium and Lead [J] Turk. J. Vet. Anim.Sci.,
2005,29:l163~ll68.
[4] VOGELI L R,WAGNER G J.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cad-
mium and cadmium—binding peptides in tobacco leaves[J].
Plant Physiology,1990,92:1086~1093.
[5] NI T H,WEI Y Z.Subcellular distribution of cadmium in
mining ecotype Sedum alfredii [J].Acta. Botanica. Sinica.,
2003, 45(5):925~928.
[6] BAKER A J M.Metal tolerance[J].New Phytologist,1987,
106:93~111.
[7] 李德明,朱祝军. 镉在不同品种小白菜中的亚细胞分布[J].
科技通报,2004,20(4):278~282.
[8] 周小勇,仇荣亮,应蓉蓉,等. 锌对长柔毛委陵菜体内的镉
的亚细胞分布和化学形态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8,27(3):1066~1071.
[9] Zu Y Q ,Li Y, Schvartz C, et al. Accumulation of Pb、Cd、
Cu and Zn in plants and hyperaccumulator choice in Lanping
lead-zinc mine area, China [J].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04,30:567~576.
[10] Zu Y Q, Li Y. Heavy metal in soil-vegetable system and sus-
tainable management in Kunming, China[C].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ce elements and health-Trace elements in A-
groecsystems and Health[A], Hangzhou, 2004,35.
[11] 李元,方其仙,祖艳群,2种生态型续断菊对Cd的累积特
征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6):1150-1154。
[10] PERRONNET K,SCHWARTZ C,GERARD E,et a1.Dis-
tribution of cadmium and zinc in the hyperaccumulator Thlaspi
caerulescens grown on multicontaminated soil[J].Plant and
Soil,2003,249:19~25.
[11] DAVIES B E.Applied Soil Trace Elements[M].New York:
John Wiley& Sons,1980,482.
[12] WU F B,DONG J,QIAN Q Q,et al. Subcellular distilbution
and chemical form of Cd and Cd\Zn interaction in differentbar-
leygenotypes[J].Chemosphere,2005,60:1437~1446.
[13] 仇荣亮,汤叶涛,方晓航,等.Phytoremedi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soil and its mechanism[J].中山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43(6):144~149.
[14] ALLEN D L,JARRELL W M.Proton and copper adsorption
t maize and soybea ro t cell walls[J].Plant Physiology,
1989,89:823~832.
[15] RAUSER W E.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metal chelators pro-
duce by plants[J].Cell Biochem. and Biophys,1999,31:
19~48
[16] HAYENS R J.Ion exchange properties of roots and ionic in-
t ractions w thin the root POPLsm :Their role in ion accumu-
lation by plants[J].Botanical Review,1980,46:75~99.
[17] SALT D E,PRINCE R C,BAKER A J,et a1.Zinc legends
in the m al hyperaccumulator Thlaspi caerulescens as deter-
mined using X—ray absorption spectroscopy[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1999,33:713~717.
[18] ROBINSON B H,LOMBI E,ZHAO F J,et a1.Uptake and
distribution of nickel and other metals in the hyper-accumulator
Berkheyac ddii[J].NewPhytologist,2003,158:279~285.
19] NISHZONO H.The role of the root cell wall in the heavy met-
al tolerance of Athyrium yokoscense [J].Plant and Siol,
1987,101: 5~20.
[20] MOLONOC,KOEPPEDE,MILLERRJ.Localizationof lead
accumulation by Corn plants[J].Plant Physiology,1974,3:
388~394.
[21] BOOMINATHAN R,DORAN P M.Organic acid complexa-
tion.heavy metal distribution and the effect of AT.Pase in-
hibition in hairy roots of hyperaccumulator plant species[J].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2003,101:131~146.
[22] GRILLI E,WINNACKER E L,ZENK M H.Synthesis of
se en differe homologous phytochelatins in metal-ex-posed
Sohizosaccharomyces pombe cells [J].Federationof European
Biochemical Societies,1986,197 :115~120.
[23] LEUCHTER R,WOLF K,ZIMMERMANN M.Isolation of
an arabidopsis thaliana cDNA complementing a Schizosaccha-
romyces pombe mutant which is deficient in phytochelatin syn-
thesis[J].Plant Physiology,1998,l17:1526.
[24] KAGI J H R, SCHAFFER A.Biochemistry of metallo-
thionein[J].Biochemistry,1988,27:8509~8551.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