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全 文 :书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王 霞
1
铁 军
2,3*
李燕芬
1
刘泽宇
1
(1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临汾 041004;2 长治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山西长治 046011;3 太行山生态与环境
研究所,山西长治 046011)
摘 要 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山西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资源提供依据,本文利用 χ2检验、
Pearson相关系数和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等数量分析方法对山西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
区南方红豆杉群落 25个优势种,300个种对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并采用 DCA排序法对
优势种进行了生态种组划分。结果表明:负关联的种对数大于正关联的种对数,说明陵川
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较弱,群落的成熟程度较低,群落结
构稳定性较差,仍处于群落演替的初期或中期阶段;在南方红豆杉群落 25 个优势种 300 个
种对中,大多数种对的关联性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这可能与生境异
质性、物种间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需求有关;根据南方红豆杉群落中 25 个优势种群对
环境的适应方式和主导生态因素辅助以 DCA排序,可将它们划分为 3个生态种组。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优势种;种间关联;生态种组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of dominant species in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community of
Lingchuan in Shanxi. WANG Xia1,TIE Jun2,3* ,LI Yan-fen1,LIU Ze-yu1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hanxi Normal University,Linfen 041004,Shanxi,China;2 Depart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s and Technology,Changzhi College,Changzhi 046011,Shanxi,China;3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Taihang Mountain,Changzhi 046011,Shanxi,China).
Abstract:To provide basis for effective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of endangered plant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resources in Shanxi,this paper studied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s among 300
species pairs of 25 dominant species in T. chinensis var. mairei community by using χ2 test,Pear-
son correlation and Spearman rank analysis in Lingchuan Nature Reserve in Shanxi. Moreover,
the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was used to carry out the division of ecological species
groups of dominant spec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mber of negatively correlated pairs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positively correlated pairs for the dominant species of T. chinensis var.
mairei community,indicating that dominant species in T. chinensis var. mairei community in
Lingchuan Nature Reserve did not correlate with each other significantly. The community maturity
was lower and structure stability was poorer. Thus,the community was still at the early or middle
stage of succession. The correlation among most species in T. chinensis var. mairei community did
not reach a significant level and the independence of species was relatively strong,which may be
related to habitat heterogeneity,and the different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needs of
the different species. According to the adapting ways of the dominant populations in T. chinensis
var. mairei community and the leading ecological factors in the help of DCA ordination,the 25
dominant species in the T. chinensis var. mairei community could be classified into three ecologi-
cal species groups.
Key words: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dominant species;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ecological
species group.
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011034-6和 2010011041-2)、山西省重点扶持学科项目和长治学院博士启动基金项目资助。
收稿日期:2016-01-12 接受日期:2016-07-18
* 通讯作者 E-mail:tiejun74@ 163.com
生态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 2016,35(10) :2575-2582 DOI:10.13292 / j.1000-4890.201610.034
种间关联是群落生态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指不
同物种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联性,通常是由于不
同的群落生境对物种分布的影响而引起。物种之间
的关系十分微妙,对环境的需求以及种间种内的竞
争等因素都会影响种间关联性(王伯荪等,1985;
Kershaw et al.,1985)。种间关联性对于研究群落结
构、演化以及分类都有一定的意义,从而对物种的种
间关系以及对生境的适应性做出描述,并能为植被
的经营管理、自然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
理论依据,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了未来群落的演
替趋势和演替进程(张金屯,2004;茹文明等,
2010)。正关联体现了它们具有相似的生态学特性
以及生物学特性;负关联体现了不同物种对环境以
及资源的利用不同。正负关联比是所有种对正关联
数与负关联数的比值,其值越高,种间正关联性越
强,反之亦然(杨兆静等,2013)。目前对于种间关
联性的研究报道很多(白玉宏等,2012;杨兆静等,
2013;白玉芳等,2014;曹静等,2015)。
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隶属红
豆杉科(Taxaceae)、红豆杉属(Taxus) ,为国家一级
重点保护植物,是集观赏、药用及材用为一身的重要
资源植物,其植物体中含有的紫杉醇(taxol)是世界
上最好的抗癌药物之一(Wani et al.,1971;刘天慰
等,1992;茹文明等,2012;刘佳庆等,2014)。该物种
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台湾、江西、广东北部、广西北
部及东北部、河南、湖北及湖南西部、甘肃西部、四
川、贵州、云南东北部及山西东南部等地,山西为南
方红豆杉在我国自然分布的最北界(茹文明等,
2006;茹文明等,2012;Ru et al.,2012)。在山西主要
分布于中条山区沁水县下川乡东峡沟,阳城县桑林
乡蟒河,陵川县横水乡磨河及横水河、夺火乡、马圪
当乡、六泉乡,壶关县小梯河等地的阳坡或半阳坡半
阴坡,所处地势多为“U”型深谷的低部或缓地,海拔
约在 500 ~ 1300 m(刘天慰等,1992;茹文明等,
2012)。
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对南方红豆杉的研究报
道较多,主要集中在紫杉醇含量测定(杨逢建等,
2010)、扦插繁殖(高银祥等,2009)、种子休眠机理
(史忠礼等,1991;熊耀康等,2009)、年轮特征(华振
铃等,2010)、群落结构(廖文波等,2002;茹文明等,
2010;刘佳庆等,2014)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以山西
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为研究对
象,探讨群落优势种的种间关联性,以揭示种间相互
作用的实质,了解群落的组成、分布格局及其动态,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
资源提供依据。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 1 研究区概况
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陵川
县东南部的夺火乡、马圪当乡和古郊乡境内
(35°34.796 N—35° 49. 228 N,113° 21. 401 E—
113°29.401 E) ,于 2002 年 6 月被山西省政府批准
为省级自然保护区。该保护区离县城 30 ~ 70 km。
该地区山体陡峭,气候温和,水源充足,森林茂盛,海
拔 628~ 1469 m,相对高差 841 m,属暖温带半湿润
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5~11 ℃,年最高温度
34.5 ℃,极端最低温度-23.7 ℃,1 月均温-7 ~ -3.8
℃,7月均温 0. 7 ~ 24. 0 ℃,≥10 ℃的积温 2753 ~
3671 ℃,无霜期 165 ~ 200 d,年降水量 503 ~ 673
mm。地层结构较为复杂,主要由石灰岩和砂石岩、
结晶岩和变质岩及煤系地层组成。地带土类为褐
土,土壤类型有山地褐土、山地淋溶褐土、山地棕壤
等(华振铃等,2010)。景区内植被类型丰富、山幽
水清,风光优美,是一处以山、水、崖、洞、林为特色的
避暑休闲生态度假旅游区。
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乔木层植物种类较少,
主要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鹅耳枥(Carpinus turczani-
nowii)和朴树(Celtis sinensis)等;灌木层植物物种丰
富度较大,主要有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美丽胡
枝子(Lespedza formosa)、陕西荚蒾(Viburnum schens-
ianum)、鞘柄菝葜(Smilax stans)和葱皮忍冬(Loni-
cera ferdinandii)等;草本层植物种类仅次于灌木层,
主要有苔草(Carex spp.)、荩草(Arthraxon hispidus)、
球果堇菜(Viola collina)、淫羊藿(Epimedium brevi-
cornu)、一叶兰(Aspidistra elatior)和唐松草(Thalic-
trum aquilegiifolium var. sibiricum)等。
1. 2 研究方法
2015年 5—7月,在山西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
区取样调查,在海拔 850 ~ 1200 m 研究区内南方红
豆杉群落具有代表性的地段依据海拔、坡度、坡向等
条件选取了 30个面积为 10 m×10 m 的南方红豆杉
群落样方进行植被调查;并采用对角线法在每个大
样方内设置 2个 5 m×5 m的灌木样方和 2个 1 m×1
m的草本样方;乔、灌、草样方分别为 30 个、60 个和
60 个。在调查样方内,记录乔木高度、枝下高、胸
6752 生态学杂志 第 35卷 第 10期
径、冠幅和盖度等;记录灌木和草本植物的丛数、盖
度和高度等;用 GPS 测量海拔和经纬度,同时记录
坡度、坡向、坡位、枯枝落叶层厚度、土壤类型及人为
干扰状况等环境因子(李燕芬等,2014)。
1. 3 数据统计与分析
1. 3. 1 重要值计算 重要值是用来衡量某个种在
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综合数量指标,是应用最广
泛的特征值。由于样方内的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种
类较多,共记录了 100多个物种,依据各物种的重要
值大小,并综合其在样方中的盖度、高度及出现的频
率(剔除频度<10%) ,得到 25 个优势种(表 1)。乔
木、灌木、草本植物的重要值计算依据茹文明等
(2006)和白玉芳等(2014)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
式为:
乔木重要值=(相对多度+相对高度+相对优势
度)/3
灌木和草本重要值=(相对盖度+相对高度)/2
1. 3. 2 种间总体关联性的测定 根据物种是否在
样方内出现做出样方二元数据矩阵作为原始数据,
采用方差比率法,通过计算物种间关联性指数(VR)
来测定整个群落的总体关联性,用 W检验关联的显
著性。种间总体关联性的测定依据谢湉等(2010)
和白玉宏等(2012)的计算方法。
1. 3. 3 种间关联性的测定 种间关联性一般采用
χ2检验进行定性研究,根据 2×2 列联表的 χ2统计量
测定成对种间的关联性(Dice,1945)。种间关联性
的测定依据张金屯(2004)和白玉宏等(2012)的计
算方法。
1. 3. 4 种间相关性的测定 采用物种重要值构成
的二元数据矩阵,进行 Pearson 相关系数和
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种间相关性。种间相关
性的计算依据张金屯(2004)、白玉宏等(2012)和房
飞等(2012)的计算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 1 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组成
经实地调查,在频度>10%的 25 个优势种植物
中,木本植物 15种,隶属 12科 15属(乔木 2科 2属
2种,灌木 10科 13属 13种) ;草本植物 10 种,隶属
8科 10属(表 1)。
在山西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森林
乔木层中,南方红豆杉、鹅耳枥为乔木层的优势树
种;在灌木层中,连翘、葱皮忍冬、灰栒子(Cotoneaster
acutifolius)、陕西荚蒾、溲疏(Deutzia scabra)、美丽胡
枝子、鞘柄菝葜、臭梧桐 (Clerodendrum trichoto-
mum)、双花六道木(Abelia biflora)、粘须菝契(Smi-
lax scobinicaulis)、土庄绣线菊(Spiraea pubescens)、叶
底珠(Flueggea suffruticosa)和狭叶紫竹(Callicarpa
jaonica var. angu)为该层的优势物种;在草本层中,
苔草(Carex spp.)、荩草、球果堇菜、糙苏(Phlomis
umbrosa)、淫羊藿、鸡腿堇菜(Viola acuminata)、玉竹
(Polygonatum odoratum)、一叶兰、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和唐松草为该层的优势种。此外还有香
茶菜(Isodon amethystoides)、西伯利亚乌头(Aconitum
barbatum var. hispidum)、茜草(Rubia cordifolia)和蒲
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等常见种;有草乌头
(Aconitum kusnezoffii)、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 peta-
loideum)、舞鹤草(Maianthemum bifolium)、二苞黄精
(Polygonatum involucratum)和早开堇菜(Viola prio-
nantha)等稀有种。
表 1 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 25个优势种重要值
Table 1 Importance value of 25 dominant species in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community of Lingchuan,Shanxi
序号 种名 重要值 序号 种名 重要值
1 鹅耳枥 Carpinus turczaninowii 53.165 14 美丽胡枝子 Lespedza formosa 4.629
2 南方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39.085 15 鞘柄菝葜 Smilax stans 4.526
3 苔草 Carex spp. 28.940 16 臭梧桐 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3.678
4 连翘 Forsythia suspensa 10.564 17 双花六道木 Abelia biflora 3.594
5 淫羊藿 Epimedium brevicornu 10.320 18 鸡腿堇菜 Viola acuminata 3.450
6 球果堇菜 Viola collina 6.534 19 玉竹 Polygonatum odoratum 3.213
7 荩草 Arthraxon hispidus 5.971 20 粘须菝契 Smilax scobinicaulis 3.191
8 葱皮忍冬 Lonicera ferdinandii 5.782 21 黄精 Polygonatum sibiricum 3.172
9 灰栒子 Cotoneaster acutifolius 5.718 22 唐松草 Thalictrum aquilegiifolium var. sibiricum 2.915
10 陕西荚蒾 Viburnum schensianum 5.304 23 土庄绣线菊 Spiraea pubescens 2.575
11 一叶兰 Aspidistra elatior 5.086 24 叶底珠 Flueggea suffruticosa 2.390
12 溲疏 Deutzia scabra 5.056 25 狭叶紫竹 Callicarpa jaonica var. angu 2.382
13 糙苏 Phlomis umbrosa 4.684
7752王 霞等: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表 2 25个优势种的总体关联性
Table 2 Overall association among 25 dominant species
方差比率
(VR)
检验统计量
W
χ2临界值
χ20.95
(N)
χ20.05
(N)
总体关联性
1.271 38.118 18.493 43.773 无关联
2. 2 南方红豆杉群落主要物种种间总体关联
根据 25个优势种的存在与否的二元矩阵,计算
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的总体关联
性(表 2)。
方差比率为 VR=St
2 /δt
2 = 1.271>1,说明南方红
豆杉群落 25个优势种之间表现出净的正关联,对以
上测定结果,采用统计量 W 检测 VR 值偏离 1 的显
著性。W=N×(VR)= 38.118,查表(杜荣骞,1999)得
到相应的 χ2值,χ20.95(N)= 18.493,χ
2
0.05(N)= 43.773,
W落在了 χ20.95(N)与 χ
2
0.05(N)之间,说明南方红豆杉
群落 25个优势种之间在总体上无关联,反映出陵川
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处在演替初期或
中期阶段,或外界干扰对群落产生了影响,群落中的
物种间还未能形成一种稳定、协调的搭配关系和对
环境资源的最佳利用状态,群落中植物种对间表现
出独立分布的格局。
2. 3 南方红豆杉群落主要物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根据 Yates公式校正后的 χ2检验结果显示(图
1) ,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森林群落 25
个优势种 300 个种对,其中,有 15 对呈现为不显著
正关联,占总对数的 5.00%,无极显著正关联和显著
正关联的种对;还有 279对呈现为负关联,占总对数
的 93.00%,其中极显著负关联有 78 对,显著负关联
有 59 对,二者占总对数的 45.67%,正负关联比为
0.05。另外有 6对呈现为无关联。陵川红豆杉自然
保护区南方红豆杉森林群落中负关联的种对数多于
图 1 25个优势种群间种间关联性的 χ2检验半矩阵图
Fig.1 Semi-matrix of χ2-test for interspecific association of 25 dominant species
8752 生态学杂志 第 35卷 第 10期
正关联的种对数,这说明组成群落的 25个优势物种
对环境以及资源的利用不同,它们的生物学以及生
态学特性相异,并且具有相互分离的生态位,对生境
的适应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由此可见,群落可能处
于演替的前期或中期阶段。
2. 4 南方红豆杉群落主要物种种间相关性分析
采用重要值矩阵作为 Pearson 相关系数和
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的原始数据。通过 Pear-
son相关系数检验发现,在山西陵川红豆杉自然保
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 25个优势种的 300个种对中,
有 138 对呈现为正关联,占总对数的 46.00%,其中
极显著正关联有 18对,显著正关联有 27对,二者占
总对数的 15.00%。呈负关联有 162 对,占总对数的
54.00 %,其中极显著负关联有 11对,显著负关联有
33对,二者占总对数的 14.67 %,正负比为 0.85。
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检验发现,在山西陵川红
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 25 个优势种的
300个种对中,有 144对呈现为正关联,占总对数的
48.00%,其中极显著正关联的有 14 对,显著正关联
的有 21 对,二者占总对数的 11.67%。有 156 对呈
现为负关联,占 52.00%,其中呈极显著负关联的有
9对,呈显著负关联的有 27 对,二者占总对数的
12.00%,正负比为 0.92。
通过对 Pearson相关系数和 Spearman秩相关系
数检验的对比还发现,在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
方红豆杉群落 25个优势种的 300种对中,负关联种
对数大于正关联种对数,与 χ2检验结果趋势一致,
显著关联的种对数所占比例较小,说明种对间虽具
有一定的关联性,但仍存在独立的分布格局,种与种
之间的生态学习性和生物学特点差异较大,对资源
的利用能力及生境的适应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
图 2 25个优势种群间的 Pearson相关系数半矩阵图
Fig.2 Semi-matrix of Pearson’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25 dominant species
9752王 霞等: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图 3 25个优势种群间的 Spearman秩相关系数半矩阵图
Fig.3 Semi-matrix of Spearman’s rank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of 25 dominant species
2. 5 生态种组的划分
根据 Spearman 秩相关系数结果,采用 DCA 排
序法,将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 25
个优势种可划分为 3个生态种组(图 4)。第一生态
种组:由鹅耳枥(1)、南方红豆杉(2)、苔草(3)、连翘
(4)、球果堇菜(6)、灰栒子(9)、一叶兰(11)、溲疏
(12)、美丽胡枝子(14)、鞘柄菝葜(15)、臭梧桐
(16)、黄精(21)和叶底珠(24)13 种植物组成。该
生态种组含有群落的建群种南方红豆杉,与其伴生
种组成了第一生态种组,占主导地位。第二生态种
组:由葱皮忍冬(8)、陕西荚蒾(10)、糙苏(13)、鸡腿
堇菜(18)、玉竹(19)、土庄绣线菊(23)6 种植物组
成,该生态种组植物为喜阴耐寒,它们对光照的需求
不强,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荫性,在湿润荫蔽的环境下
植株生长良好,多数生长在林下、沟边灌丛中或山坡
阴湿处。第三生态种组:由淫羊藿(5)、荩草(7)、双
花六道木(17)、粘须菝契(20)、唐松草(22)、狭叶紫
竹(25)6种植物组成,该组植物多为阳生植物,喜温
暖干燥和光照充足的环境,且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多
图 4 25个优势种的 DCA二维排序图
Fig.4 Ordination of 25 dominant species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DCA
0852 生态学杂志 第 35卷 第 10期
分布在阳坡或半阳坡,土壤湿度相对较低,该生态种
组为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灌木层由于其上层乔木
层一般较为稀疏,群落内光照充足,可满足物种对光
照的需求。
3 讨 论
3. 1 南方红豆杉群落结构状态
植物群落内物种间的相互关系是群落的重要数
量和结构特征,种间关联性能反映群落演替所处的
阶段(谢湉等,2010;白玉宏等,2012;郭俊兵等,
2015)。本文对山西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
豆杉群落 25 个优势种的 300 个种对间进行种间关
系研究,揭示了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
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研究表明,χ2检验、Pearson
相关系数和 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检验的结果具有
一致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且 Spearman 秩相关
系数检验具有较高的灵敏度。χ2检验、Pearson 相关
系数和 Spearman 秩相关系数检验的正负种对间关
联比均小于 1,总体趋势较一致,但多数种对间的关
联程度未达到显著水平,这说明陵川红豆杉自然保
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较弱,种对
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群落的成熟程度较低,群落结
构不完善、稳定性较差,该群落仍具有明显的次生性
或正处于演替的初期和中期阶段,多数物种间关系
不紧密,未形成明显的总体关联性(Jonsson et al.,
1998;茹文明等,2010;郭俊兵等,2015)。此结果与
李先琨等(1999)报道的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的南方
红豆杉林主要树木种群在总体上无显著关联的结论
相一致。
3. 2 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
据报道,种间关联性与物种的生境条件和生物
学特性有关(黄彩霞等,2007)。种对间的正关联,
主要是由于它们的生物学特性相近、对生境具有相
似的生态适应性(闫美芳等,2006;汲文宪等,
2012)。本文中优势种鹅耳枥(1)与南方红豆杉
(2)、鞘柄菝契(15) ,球果堇菜(6)与溲疏(12)、粘
须菝葜(20)、唐松草(22) ,苔草(3)与连翘(4)、灰
栒子(9)、唐松草(22)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这些物种在群落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生态适应性
强,大多数在同一生态种组,同一生态种组的物种对
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资源利用能力均有一致性;
而种对间的负关联,主要是由于生物学特性不同,对
生境具有不同的生态适应性或相互竞争所致(尹林
克等,2005)。南方红豆杉群落多数物种生态习性
相异,生态位重叠较小,对生境的需求也不大相同,
如优势种淫羊藿(5)与玉竹(19)、狭叶紫竹(25) ,荩
草(7)与糙苏(13)、黄精(21) ,葱皮忍冬(8)与鸡腿
堇菜(18)、黄精(21)等呈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这些物种多数不在同一生态种组,对环境的适应能
力以及对资源利用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本研究还发现,山西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
方红豆杉群落种对间的关联程度较低,再次说明南
方红豆杉种群所在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处于不稳定
的阶段,仍处于发展演替之中,外界因素干扰对其影
响较大,群落中的优势种南方红豆杉与其他植物多
呈负关联,尤其与连翘、狭叶紫竹呈显著或极显著负
关联性,种间竞争非常激烈。这表明在南方红豆杉
的生长和更新的过程中,除了受到种内竞争的影响,
还受到种间竞争的影响(张金屯等,2003)。
3. 3 南方红豆杉群落的影响因素
物种对水分、温度、光照和土壤等环境因子的反
应千差万别,这些因子在决定种间关系上会发挥不
同的作用(Zhang et al.,1994;郭俊兵等,2015)。有
研究表明,在同一个生态种组的种,具有较大的关联
性,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资源利用能力,以及在群
落中所起的作用等均有一致性(郭俊兵等,2015)。
本文根据 25 个优势种的 Spearman 秩相关系数结
果,采用 DCA排序法,将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
方红豆杉群落 25个优势种划分为 3个生态种组,可
以更好地了解它们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相似程度。所
划分的 3个生态种组中,除了第一生态种组植物为
建群种和伴生种外,第二生态种组(喜阴耐寒植物)
和第三生态种组(阳生植物)植物特性均能反映其
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和资源的利用能力。由此可判
断,导致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生
态组群分化的主导因子可能为光照、水分等条件。
另外,陵川红豆杉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
种群之间总体上都有关联,但是由于不同物种在群
落中所占据的空间以及对资源的利用情况不同,所
以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关联。由于该群落的乔木层空
间覆盖度不大,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可以受到不同
程度的光照,由于光照不均,再加之水分、土壤、人为
干扰等因素,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它们就会选择适
合它们生长的地方生长,这样就会出现不同生境下
的灌木和草本种类各不相同,导致林下灌木层和草
本层无关联和独立的种对数较多(曹静等,2015)。
1852王 霞等:山西陵川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参考文献
白玉芳,毕润成,白玉宏,等. 2014. 山西太岳山稀有濒危植
物脱皮榆群落种间关联. 广西植物,34(1) :56-61.
白玉宏,毕润成,张钦弟. 2012.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辽
东栎群落木本植物种间数量关系. 生态学杂志,31(8) :
1942-1948.
曹 静,白玉宏,张钦弟,等. 2015. 山西太岳山接骨木群落
优势种种间关联性分析. 生态学杂志,34(5) :1313-
1319.
杜荣骞. 1999. 生物统计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房 飞,胡玉昆,张 伟,等. 2012. 高寒草原植物群落种间
关系的数量分析. 生态学报,32(6) :1898-1907.
高银祥,于景华,祖元刚,等. 2009. 不同激素处理对南方红
豆杉扦插苗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25(1) :93-96.
郭俊兵,狄晓艳,李素清. 2015. 山西大同矿区煤矸石山自
然定居植物群落优势种种间关系. 生态学杂志,34
(12) :3327-3332.
华振铃,刘 芳,王志雄,等. 2010. 山西陵川的南方红豆杉
(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年轮特征的初步研究.首都
师范大学学报,31(6) :44-49.
黄彩霞,邓贤兰,汪 维,等. 2007.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南方
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性研究. 江西林业科技,35
(3) :1-3.
汲文宪,陈丽华,郭 峰,等. 2012. 北沟林场天然次生林主
要乔木树种种间关系分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40(9) :
10-14.
李先琨,黄玉清,苏宗明. 1999. 南方红豆杉群落主要树木
种群间联结关系初步研究. 生态学杂志,18(3) :10-
14.
李燕芬,铁 军,张桂萍,等. 2014. 山西蟒河国家级自然保
护区人工油松林生态位特征. 生态学杂志,33(11) :
2905-2912.
廖文波,苏志尧,崔大方,等. 2002. 粤北南方红豆杉植物群
落的研究. 云南植物研究,24(3) :295-306.
刘佳庆,李 宁,熊天石,等. 2014.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不
同种群的结构和动态变化.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2
(5) :479-485.
刘天慰. 1992. 山西植物志(第一卷). 北京:中国科学技术
出版社.
茹文明,铁 军,张桂萍,等. 2010. 南方红豆杉群落种间关
系的数量分析.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3(4) :
609-614.
茹文明,铁 军. 2012. 南方红豆杉生态学研究. 北京:中国
林业出版社.
茹文明,张金屯,张 峰,等. 2006. 濒危植物南方红豆杉濒
危原因分析. 植物研究,26(5) :624-628.
史忠礼,周菊华,王子卿. 1991. 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的研
究. 浙江林业科技,11(5) :1-6.
王伯荪,彭少麟. 1985. 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种间联结测定
技术研究Ⅰ. 种间联结测式的探讨与修正. 植物生态学
与地植物学,9(4) :274-285.
谢 湉,巨天珍,师贺雄,等. 2010. 甘肃省小陇山濒危珍稀
植物白皮松群落种间关联. 生态学杂志,29(3) :448-
453.
熊耀康,谢志慧,张春椿,等. 2009. 破除南方红豆杉种子休
眠方法的研究.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33(5) :732-
737.
闫美芳,上官铁梁,张金屯,等. 2006. 五台山蓝花棘豆群落
优势种群的种间关系分析. 生态学杂志,25(4) :354-
358.
杨逢建,庞海河,祖元刚,等. 2010. 南方红豆杉生长发育及
其紫杉醇含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植物研究,30(6) :
742-746.
杨兆静,张钦弟,李 豪,等. 2013.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
暴马丁香群落木本植物种间联结性分析. 植物科学学
报,31(1) :42-48.
尹林克,李 涛. 2005. 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荒漠河岸林群
落种间关系分析. 植物生态学报,29(2) :226-234.
张金屯. 2004. 数量生态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张金屯,焦 蓉. 2003. 关帝山神尾沟森林群落木本植物种
间联结性与相关性研究. 植物研究,23(4) :458-463.
Dice LR. 1945. Measures of the amount of ecologic association
between species. Ecology,26:297-302.
Jonsson BG,Moen J. 1998. Patterns in species association in
plant communities:The importance of scale.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9:327-332.
Kershaw KA,Looney JH. 1985. Quantitative and dynamic plant
ecology (3rd ed.). London:Edward Arnold Limited:78-
94.
Ru WM,Zhang JT. 2012. Ecological study of forests dominated
by endangered species,Taxus chinensis var. mairei, in
Shanxi of China. Applied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Re-
search,10:457-470.
Wani MC,Taylor HL,Wall ME,et al. 1971. Plant antitumor
agents. VI. The isolation and structure of taxol,a novel an-
tileukemic and antitumor agent from Taxus brevifolia. Jour-
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93:2325-2327.
Zhang JT,Oxley R. 1994. A comparison of three methods of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upland grasslands in North Wales.
Journal of Vegetation Science,5:71-76.
作者简介 王 霞,1990年生,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植
物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研究。E-mail:572738849@ qq.com
责任编辑 张 敏
2852 生态学杂志 第 35卷 第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