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防火树种木荷和红木荷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全 文 :植物生理学通讯 第42卷 第2期,2006年4月 255
防火树种木荷和红木荷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徐位力* 苏开君 王伟平 王光 黄文英 陈小花 马红岩
广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广州510515
Tissue Culture and Plantlet Regeneration of Fireproof Trees 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 and Schima wallichii Choisy
XU Wei-Li*, SU Kai-Jun, WANG Wei-Ping, WANG Guang, HUANG Wen-Ying, CHEN Xiao-Hua, MA Hong-Yan
Guangzhou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收稿 2005-07-28修定   2005-11-04
资助  广州市林业局林业科技项目。
*E-mail: qzmfh@sohu.com, Tel: 020-37253421
1 植物名称 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 Champ),
又名荷树;红木荷(Schima wallichii Cho sy)又名
西南木荷。
2 材料类别 种子、二至十年生树木顶芽和嫩枝茎
段。
3 培养条件 (1)种子萌发培养基:1/2MS+活性炭
0.15%;(2)芽诱导培养基:MS+6-BA 1.5 mg·L-1
(单位下同)+NAA 0.5;(3)继代增殖培养基:MS+
6-BA 1.0+NAA 0.2;(4)生根培养基:1/2MS+IBA
0.5+ABT 1.0。以上培养基均添加30 g·L-1蔗糖和
6.5 g·L-1卡拉胶,pH 5.8。培养温度25~28℃,
光照时间8~10 h·d-1,光强40~50 mmol·m-2·s-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4.1 外植体处理 取木荷种子,先用35~40℃温水
浸泡24 h,然后用0.1%灭菌净水溶液摇荡消毒15
min,无菌水洗2次,75%酒精处理3 min,再
用0.1%升汞加几滴吐温-80消毒13 min,无菌水
冲洗6~8次,接种于培养基(1)上。分别取木荷、
红木荷顶梢和侧枝嫩梢,截成3~4 cm茎段,用
0.1%新洁尔灭溶液浸泡消毒15 min,用75%酒
精处理30 s,无菌水洗2次。采用升汞二次消毒
法:用0.1%升汞加吐温-80适量,灭菌8~10 min,
无菌水洗2次,再用0.1%升汞灭菌3 min,无菌
水洗6~8次。切成1.0~1.5 cm的小段,接种于
培养基(2)上。
4.2 芽的诱导 将种子播种于培养基(1)中,15 d后,
种壳开裂;30 d后种子开始萌发;50~55 d,长
成3~4 cm高、带2~3片叶的无菌苗。将无菌苗
的顶芽、带腋芽茎段和下胚轴接种于培养基(2)
中,20 d后,顶芽和腋芽开始萌动,萌发出1~2
个小芽,下胚轴两端形成致密的愈伤组织;45 d
后愈伤组织变绿,逐渐分化出芽点。将茎段接种
于培养基(2)中,15 d后,切口处形成白色致密
愈伤组织。1个月后,原有顶芽和茎段腋芽开始
有不同程度伸长,并从基部分化出1~3个小芽。2
个月后,茎段愈伤组织变绿,逐渐分化出芽点。
4.3 增殖培养 将诱导出的丛芽分割切段,转入培
养基(3)继代培养,木荷增殖系数为3.3倍,红木荷
增殖系数为3.1倍。继代增殖时,芽苗生长健壮。
4.4 生根培养 继代增殖培养1个月后,将高3 cm
以上、生长健壮的芽苗切下来,转到生根培养基
(4)上。15 d开始长根,30 d时每株苗长出8~10
条根,根白色、粗细均匀,生根率达100%。
4.5 移栽 移栽前,先在光照较强的地方炼苗7 d。
移栽时,将附着在根系上的培养基洗干净,用0.1%
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 min,然后栽植于河沙、珍
珠岩(8∶2)为基质的塑料筛中,用800倍多菌灵
喷洒,移栽后的前5 d盖塑料薄膜保湿。30 d后,
按常规育苗方法管理。成活率95%以上。
5 意义与进展 木荷和红木荷均属茶科木荷树属树
木,树冠浓密,终年常绿,叶革质,抗火性强,
粗灰分及含水量较高,为优良的生物防火树种,
是南方生物防火林带的当家树种。长期以来,木
荷和红木荷均以实生苗造林,但由于有性繁殖过
程中,后代容易性状分离,以致母树优良性状丢
失,后代分化严重,个体差异大。组织培养技
术可能能弥补上述缺憾。尤其是经过选育后的优
良单株,可采用组培快繁技术培育优质种苗,营
造高效防火林带。本文结果对防火树种木荷和红
木荷的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育苗、加快优质高效
防火林带的营造可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木荷和
红木荷的组织培养尚未见报道。
DOI:10.13592/j.cnki.ppj.2006.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