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白脉网纹草茎段培养中的红光效应



全 文 :还是叶柄 , 都可以产生两种类型的愈伤组织 ,
这表明与外植体的类型无关 , 导致这种差异的
原因 , 有待深入研究 .
在体细胞胚形成过程中 , 产生次级体细胞
胚 (封三图 5 个) 的现象是极普遍的 . 从封三图
6 可见 , 胚处于子叶期时 , 在胚轴和子叶上又
产生了次级的体细胞胚 , 更有甚者 , 可产生三
级胚或更多级的胚 . 因此 , 往往形成完整植株
的数量不多 , 见到的是众多的丛生芽或绿叶和
不定芽〔21 . 次级胚的形成是导 致 报道「l ’ 2 , 中
结论不同的原因 . 另外 , 从封三图 6 可见 , 体
细胞胚的子叶 、 胚轴和胚根都可 以产生肿胀状
的愈伤组织 , 使其畸型而不能成苗 . 采用调换
(在 M S 培养基上培养 10 天后 , 转入拓M )S 培养
基的方法 , 即可减少次级胚的形成和肿胀状愈
伤组织的产生 , 从而获得量多 、 健壮的植株 (封
三图 7) . 上述观察结果 , 为川芍实现工厂化生
产提供了新的参考资料 .
.ó..尸
:[ 1」王殿久等 ,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3( 19 8 3 )4
汇2 ] 贾勇炯等 , 一植物生理学通讯一 , 3 ( 1 9 53 ) 4 5
( 1 9 8 8年 2 月 1 日收到 )
江宁千山小蜕及其透明
骨骼标本的简要评述
马连第 马德坤 林景明
(鞍钢医学专科学校 )
辽宁各地山溪中均有有尾两栖动物小貌的
存活 , 而千山地区的小貌更为著名 .
近年我们在千山溪流中多次采集到相当数
量的成体小貌 、 幼体小蜕及卵囊管 , 并作孵化
饲养观察、 生物学和解剖学观察 、 骨骼标本观
察和染色体观察等 , 积有较为全面的标本和资
料 (封底图①~ ④ ) . 用透明骨骼标本对小蜕骨
骼作解剖形态方面的深入探讨迄今未见报道 .
本法能对骨骼细微形态特征作精密的鉴别 , 远
非一般观察所可企及 . 一般均认为小统头骨无
因门 , 由透明标本可见到大部分成体小貌头骨
4 乡 余咨 n 卷 6 期
均有狭长的额顶自门 , 部分大貌头骨还有前领
自门 . 一般均认为小貌头骨的锄骨齿配列呈 V
字形 . 但由透明骨骼标本可见基本呈 l\ 形 , 且
其后端并不完全相连 , 而是稍有间隙 . 一般均
知小统头颈部甚短 , 但不知共有几枚颈椎骨 .
由透明骨骼标本可见 它只有一枚颈椎 , 此点和
恐龙等爬行动物完全不同 . 由透明骨骼标本还
可看出小貌躯干部有 16 枚椎骨 , 而且均有横突
和肋骨 , 这和爬行类相似 . 小统尾部有较多尾
椎 , 数目在 17 ~ 3 2左右 . 这和爬行类相似而和
无尾两栖类截然不同 . 此外关于肩带 、 腰带和
肢骨等及骨骼骨化情况均可得到一 目了然的观
察效果 . 比 X 光透视更有立体感 . 在动物比较
解剖学和遗传学等方面均甚有参考价值 .
由于小统卵囊管透明无色 , 胚卵甚大 , 胚
胎发育过程均可透视无遗 , 是实验胚胎学的良
好标本 . 小统 、 大织和美西螺等均为有尾两栖
类 , 其幼体腮部 均有一对平衡枝 , 是其遗传特
征 . 童第周教授在世时曾多次寻访小貌 , 拟用
以替代美西螺 , 提取其 D N A 供实验之 需 . 此
外 , 尚有其他应用价值 .
封雇圈说明 :
①辽宁千山小蜕成体自然水域生态图 ,
②自然水域中辽宁千山小统卵囊管 ,
③辽宁千山小统雌雄成体背面观 ,
④辽宁千山小貌成体透明骨骼 .
( 1 9 57年一l月 14 日收到 )
白脉网纹草茎段培养中的
红光效应 ’

蒋如敏 倪德祥
(复旦大学 )
白脉网纹草 ( lF’t t on l’a a r g y r o en u ar ) 为爵床
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 植株矮小 , 叶脉呈 白色 ,
给人以清晰 、 雅致感 , 是制作袖珍盆景和布置
* 上海市高等教育局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 试验材料
由北京市花木公司园林研究所所长段吉光提供 .
·
4 7 7
·
(表 1 光质效应统计表
数叶 片
室内外环境的重要观叶植物. 但是 , 目前自然
萦殖资振缺少 , 急需快速繁殖 . 虽然白脉网纹
草的快速萦殖已有报道 1[ , 但未见过光因子效
应的研究文献. 我们采用常规的植物组织培养
` 方法 , 并结合光质在组培过程中的调控效应〔幻
进行了研究 .
实验时切取白脉网纹草的无菌苗 (图 l )带
生物重量 } 侧 芽 数
白光
红光
黑暗
(W )
( R )
( D )
0
.
2 9 8士 0 . 4 2 } 10 . 6土 1 . 0 8
0
.
2 5 8士 0 . 0 6 】 9士 1
0
.
18 8士 0 . 0 5 1 6 . 2士 1 . 5 0
3 5
.
8 土 6 . 9 5
1 7
.
5 士 3 . 3 6
1
.
8士 1 . 0 8
4
目..,
图 1 无菌苗
节茎段 (约 0 . 6om )为外植体 , 接种于预先配制
好的 MS 固体培养基 (附加 N A A o
.
Z
mg l/
,
B A Z
功g I/ )上 , 每瓶接种 4 段 , 每种 处 理 至 少 重
复。 次 . 培养条件为 25 土 l ℃ , 每天光照 10 小
时 , 分别里于红光 ( R ) 、 白光 ( W )及黑暗 ( D )
中 . 其中 , 红光和白光的荧光灯管的形状和耗
电功率一样 , 红光的波长范围为 6 0 ~ 6 90 nm ,峰值为肠 ,创位 , 而白光的波长范围较宽 , 为 3 80
~ 7 80 mn
. 它们的辐照度相同 ,约为 3 . ZW /m气
经 6 0天培养后 , 对于 3种不同处理的结果 , 进行
了统计和拍摄记录 (见表 1 和图 2 ) . 从图 2 可
见 , 白光下的侧芽多而呈丛生 , 叶片大而色泽
深 , 红光下则侧芽少 , 叶片小 , 黑暗中苗明显
黄化 , 茎节短编 . 从 3 种处理所测得的生物重
盘 、 侧芽数和叶片数的统计结果看 , 都反映了
一致的趋势 , 即红光的诱导效应优于黑暗处理 ,
但不如白光下的作用 . 自1 9 20 年确立光周期反
】 应的概念以来 , 以这个反应作基础 , 很快搞清了
红光一远红光 ( R 一 F R )可逆系统与植物光 形 态
建成之间有着普遍的多样性的联系 [ 3 1 . 本实验
证明红光 (波长峰值 6 6 2mn ) 对于白脉网纹草
茎段的离体诱导培养有抑制作用 , 图 2 中明显
观察到红光下的试管苗 , 其茎节细长 , 叶片小 ,
与有关红光下紫茉莉生长发育特点的报道相一
致 lt . 但是 , 由于不同种类植物的 ` 临界光强 ,
相异 , 因而红光效应也可能出现正反绝然不同
的结果 .
试验结果是初步的 , 除红光以外的其他波
段的彩色光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 以便探明适合
于白脉网纹草离体诱导成苗培养的单色光源 .
【1 陈志红等 , 《植物生理学通讯 , ,科学出版社 , 3 ( 19盯 )
3 7
[ 2 〕 倪德祥 , `自然杂志 , , 9 ( 19 8 6 ) 193
【3」刘瑞征译 , 《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 ,科学出版社 ( 1981 )
〔 4」肖浦泽 , .光和植物的生长 , , 上海科学技术出 版社
( 1 96 3 )
( 19价年 12月 17日收到 )
(
棉酚对人精子乳酸脱氢酶 -
C
.影晌的同功酶电泳分析
图 2 50天处理后的诱导结果

4 7 8
-
刘 平 程 撅 陈喃梅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对棉酚抗生育作用机制的研究结果证明 ,
棉酚对动物及人生精细胞线粒体有特异的亲和
性及损伤作用 1[ ” ] , 同时使位于精子线粒体中
的乳酸脱氢酶一C . (功H一 C ` )活性下降 t二 ` ] . 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棉酚与 1刃-H C’ 特异性地结合
1 1卷 6 期 确盆 余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