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种植年限白沙蒿对根际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



全 文 :224-231
02/2014
草 业 科 学
PRATACULTURAL SCIENCE
31卷02期
Vol.31,No.02
DOI:10.11829\j.issn.1001-0629.2013-0104
不同种植年限白沙蒿对根际
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
马月婷1,张丽静1,杜明新1,周志宇1,牛得草1,张宝林2
(1.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730020;2.内蒙古阿拉善盟草原工作站,内蒙古 阿拉善750306)
摘要:分别选取建植5、10、15和20年的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研究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营养元
素含量及土壤pH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随建植年限的增加,白沙蒿根际土壤有效 N、P含量增加,铵态氮和有
效磷的最大富集率分别为91.15%和127.30%;2)有效Cu表现为负富集,其在根际的含量随建植年限的增加而
降低,其它有效微量元素均表现出根际含量大于非根际,其中有效 Mn随年份增加有明显积累,在20年株龄富集
率达到最高值,85.24%;3)5、10年株龄沙蒿根际pH无明显变化,15、20年株龄白沙蒿根际土壤表现出明显的酸
化作用;4)土壤有效元素间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根际效应。
关键词:白沙蒿;土壤;根际;营养元素
中图分类号:S543+.906;Q949.78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4)02-0224-08

Effects of different ages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on the content of
nutrient elements in rhizosphere soil
MA Yue-ting1,ZHANG Li-jing1,DU Ming-xin1,ZHOU Zhi-yu1,
NIU De-cao1,ZHANG Bao-lin2
(1.School of Pastoral Agricul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Lanzhou University,Lanzhou 730020,China;
2.Work Station of Grassland of Alax,Alax 750306,China)
Abstract:The variation of nutrient elements contents and pH value between rhizosphere and non-rhizo-
sphere soils of 5,10,15,and 20-year-old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revealed the
folowing conclusions:1)With the extension of growing period,N and P in rhizosphere soil increased,the
highest enrichment rate of ammonium and P were 91.15%and 127.30%,respectively.2)Cu had negative
enrichment,which decreas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growing period.The contents of other micronutrients
were higher in rhizosphere than that in bulk soils.For example,Mn accumulated significantly in rhizo-
sphere with the extension of growing period,and the highest enrichment rate 85.24% which appeared in
20year-old A.sphaerocephala growing soil.3)There were obvious acidification in rhizosphere of 15and
20year-old A.sphaerocephala,however,there was no obvious change in rhizosphere of 5and 10year-old
A.sphaerocephala.4)There was rhizosphere effects correlated with different nutrient elements in soil.
Key words:Artemisia sphaerocephala;soil;rhizosphere;nutrient elements
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Li-jing E-mail:Lijingzhang@lzu.edu.cn
*收稿日期:2013-03-05  接受日期:2013-03-26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973”(2014CB1387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0801、31201849);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
专项资金(lzujbky-2010-3)
第一作者:马月婷(1988-),女,甘肃兰州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草地营养学研究。E-mail:myt_5252@sina.com
通信作者:张丽静(1977-),女,河北赵县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草地营养学研究。E-mail:Lijingzhang@lzu.edu.cn
02/2014 草 业 科 学 (第31卷02期)
  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是菊科蒿
属沙生植物,广泛分布于温带荒漠、半荒漠地区,生
于丘间低地或迎风坡下部[1],是荒漠植物群落的建
群种,在毛乌素沙漠地区广泛分布。因其具有抗高
温、抗风蚀、耐低温霜冻、耐干旱、耐土壤瘠薄和适应
性极强等特性[2],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栽植固沙和设
置防风沙障。
研究表明,植物的不可移动性决定其必须具备
一定的主动调节能力[3-5],从而提高其生态适应性,
这主要表现为植物对生境微环境的改造。刘树林
等[6]研究发现,引起土壤风蚀的原因是造成沙漠化
土壤过程的主要动力因素,引起土壤质量下降和土
壤养分发生空间重新分配,从而改变土壤的稳定与
土壤细物质和养分的迁移。植物对土壤的影响范围
有限,通常根与土界面不足1到几毫米范围的土壤
微区被称为根际[7]。这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开始于
20世纪80年代初,重点集中在对农作物及树木的
簇根、毒害离子、根际养分和根际分泌物等方
面[8-11]。尽管詹媛媛等[12]已对干旱荒漠区霸王
(Zygophyllum xanthoxylum)、红砂 (Reaumuria
soongorica)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等
根际与非根际氮元素含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但
目前对荒漠植物根际生态机理的研究,以及有关干
旱荒漠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各种元素有效含
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甚少。
白沙蒿对于荒漠地区固定流动沙地具有重要的
意义。目前国内外对于白沙蒿繁殖特性、种子萌发
及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已有相关报道[1,13-14],然而
关于其对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可利用有效养分的影响
研究还鲜见报道。本研究以白沙蒿为对象,分别采
集建植5、10、15和20年白沙蒿的根际和非根际土
壤,检测不同种植年限白沙蒿根际营养元素积累状
况,分析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各养分性状间存在的复
杂相关性,以期为有效治理流动沙地和保护生态环
境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研究地位于腾格里沙漠东缘,内蒙古阿拉善左
旗巴彦浩特镇西南部30km处,地理坐标为105°31′
E,39°07′N,平均海拔1 400m,属于荒漠化治理的
飞播建设区。气候类型属于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
以风沙大、干旱少雨、日照充足和蒸发强烈为主要特
点。年均温度8.1℃,≥10℃年积温3 000~3 400
℃·d。年降水量60~150mm,70%以上集中在7-9
月,年蒸发量2 300~2 800mm。土壤为风沙土。
1.2 取样方法
选取1992(20年株龄)、1997(15年株龄)、2002
(10年株龄)和2007(5年株龄)年飞播建植白沙蒿
的植被区域作为研究样地,同一建植年限各选取3
个重复,共计12个样地,每个样地为100m×100
m。样地内随机选择5株中等大小的样株(表1),根
际土壤(标记为R)与非根际土壤(标记为B)的采集
方法参照Riley和Barber[15-16]。土壤样品置于通风
干燥的室内使其自然风干,随后拣去动植物残体及
石块等杂质,按微量元素测定国际通用标准过0.5
mm孔径筛后,装袋储藏备用。
1.3 土壤样品的分析
土壤铵态氮、硝态氮测定:2mol·L-1 KCl浸
提后,使用FIAstar 5000全自动流动注射仪进行测
定[12];有效磷测定:Olsen法,NaHCO3(pH 8.5)浸
提后,使用钼锑抗比色法进行测定[17];Fe、Mn、Cu
和Zn的有效量测定:DTPA 法振荡浸提后,使用
AAS法测定[18-19]。
表1 不同株龄白沙蒿的形态特征与生长状况
Table 1 Morphological traits and growing status of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株龄
Plant age/a
高度
Height/cm
冠幅
Crown diameter/cm
茎数
Number of shoots
生长状况
Growing status
5  21±2.18d 17±2.39d 12±0.48b 旺盛Luxuriance
10  59±5.25c 68±4.43c 17±0.28ab 旺盛Luxuriance
15  78±5.49b 91±3.49b 21±0.31ab 旺盛Luxuriance
20  103±5.29a 171±3.79a 26±0.82a 旺盛Luxuriance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
Note:Different lower case letters with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0.05level.
522
PRATACULTURAL SCIENCE(Vol.31,No.02) 02/2014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不同
建植年限白沙蒿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元素之间用配对
样本T-检验进行差异性分析;根际及非根际土壤各
营养元素的性状之间分别作相关性分析;用“富集
率”E(Enrichment Ratio)[20]表示根际对土壤营养元
素的富集程度,反映根际效应的强与弱:E=[(根际
之含量-非根际之含量)/非根际之含量]×100%。
采用Sigmaplot 10.0软件进行制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株龄白沙蒿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效N、P
的含量特征
随白沙蒿株龄的增加,土壤营养元素N、P含量
在根际与非根际均发生变化(表2)。根际有效N、P
含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20年株龄根际土壤有效
N、P含量均显著大于5年株龄,有效P含量年份间差
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非根际土壤中,硝态氮
与有效P含量呈上升趋势,而铵态氮含量逐渐下降,
且20年株龄与5年株龄间的差异显著(P<0.05)。
同一株龄下,比较白沙蒿土壤根际与非根际间
有效N、P含量差异,除10年株龄和15年株龄硝态
氮含量外,其他均表现为根际大于非根际(表2)。
其中铵态氮含量15年、20年达到显著水平(P<
0.05);硝态氮含量在5年株龄和20年株龄达到显
著水平(P<0.05);有效磷在4个年份中均显著差
异(P<0.05)。铵态氮含量随建植年限的增加富集
率升高,20年株龄时富集率最高,达到91.15%;硝
态氮、有效磷含量随种植年限增加呈降低趋势,5年
株龄时富集率最高,分别为115%、127.3%。
2.2 不同株龄白沙蒿根际、非根际土壤微量元素
Fe、Mn、Cu、Zn有效含量特征
随白沙蒿建植年限的增加,根际与非根际土壤
微量元素Fe、Mn、Cu、Zn含量发生改变(表3)。根
际Fe、Cu、Zn含量逐渐减少,且20年株龄和5年株
龄含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之相反,
根际 有 效 Mn 含 量 在 20 年 株 龄 达 到 1.19
mg·kg-1,显著高于其它各年份的含量 (P<
0.05);非根际土壤中,20年株龄白沙蒿非根际有效
Zn含量显著小于其它各年份(P<0.05),而有效
Fe、Mn、Cu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分析同一株龄白沙蒿根际与非根际间微量元素
有效含量的差异(表3)。根际有效Fe、Mn和Zn含
量均不同程度大于非根际,有效Fe含量在20年株
龄根际土壤均显著大于非根际(P<0.05),有效 Mn
含量在15年和20年株龄根际显著高于非根际
(P<0.05),而有效Zn含量在年份间均达到显著水
平(P<0.05);有效Cu含量为负富集,其根际含量
小于非根际,除5年株龄白沙蒿无明显变化外(P>
0.05),其它各年份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表2 不同株龄白沙蒿根际与非根际土壤N、P含量及其富集率
Table 2 Content of N,P in rhizosphere and bulk soil and enrichment ratios at different ages of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指标
Parameter
部位    
Position    
株龄Plant age/a
5  10  15  20
氮态氮
NH4+ -N
根际Rhizosphere/mg·kg-1  3.13±0.29bA  3.31±0.06abA  3.94±0.18abA  4.05±0.22aA
非根际Bulk soil/mg·kg-1  2.99±0.24aA  2.85±0.09abA  2.25±0.01abB  2.12±0.03bB
富集率E/% 4.60d 16.04c 74.97b 91.15a
硝态氮
NO3- -N
根际Rhizosphere/mg·kg-1  1.3±0.19bA  1.15±0.19bA  1.65±0.12bA  3.07±0.51aA
非根际Bulk soil/mg·kg-1  0.60±0.23cB  1.41±0.18bA  1.93±0.31abA  2.24±0.24aB
富集率E/% 115a -18.11c -14.51c 36.99b
有效磷
Olsen-P
根际Rhizosphere/mg·kg-1  7.13±0.38dA  9.55±0.29cA  13.11±0.93bA  18.67±1.03aA
非根际Bulk soil/mg·kg-1  3.14±0.37cB  4.99±0.38cB  7.41±0.51bB  10.12±1.11aB
富集率E/% 127.30a 91.43b 76.92b 84.50b
注:同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同一指标不同部位土壤差异显著(P<0.05);同行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年限同一指标差异显著(P<0.05)。下表同。
Note:Different captical letters within the same column for the same parameter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rhizosphere and bulk soil at
0.05level;Different lower case letters within the same row for the same parameter indicat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t different ages at 0.05lev-
el.The same below.
622
02/2014 草 业 科 学 (第31卷02期)
表3 不同株龄白沙蒿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富集率
Table 3 Content of soil micronutrients in rhizosphere and bulk soil and enrichment ratios at
different ages of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指标
Parameter
部位    
Position    
株龄Plant age/a
5  10  15  20
有效Fe
Available Fe
根际Rhizosphere/mg·kg-1  1.304±0.026aA 1.046±0.115abA 0.959±0.035bA 0.921±0.005bA
非根际Bulk soil/mg·kg-1  1.167±0.057aA 0.916±0.027aA 0.954±0.024aA 0.849±0.009aB
富集率E/% 11.72a 14.18a 0.50b 8.43a
有效 Mn
Available Mn
根际Rhizosphere/mg·kg-1  0.858±0.046bA 0.785±0.020bA 0.876±0.044bA 1.190±0.028aA
非根际Bulk soil/mg·kg-1  0.735±0.109aA 0.735±0.061aA 0.608±0.052aB 0.643±0.025aB
富集率E/% 16.76c 6.80d 43.91b 85.24a
有效Cu
Available Cu
根际Rhizosphere/mg·kg-1  0.038±0.005aA 0.028±0.001bB 0.024±0.001bB 0.014±0.001cB
非根际Bulk soil/mg·kg-1  0.046±0.001aA 0.040±0.002aA 0.041±0.002aA 0.050±0.008aA
富集率E/% -18.31d -28.27c -42.02b -72.58a
有效Zn
Available Zn
根际Rhizosphere/mg·kg-1  0.543±0.020aA 0.330±0.015bA 0.161±0.010cA 0.122±0.004cA
非根际Bulk soil/mg·kg-1  0.137±0.019aB 0.130±0.025aB 0.081±0.013abB 0.057±0.007bB
富集率E/% 297.14a 153.97b 99.28d 112.83c
  随株龄的增加,有效Zn富集率逐渐减小,5年
株龄时达到最高,为297.14%;有效 Mn富集率逐
渐增大,20年株龄时达到最高,为85.24%;有效Cu
富集 率 逐 渐 减 小,20 年 株 龄 时 达 到 最 低,为
-72.58%。有效Fe含量在15年株龄白沙蒿根际
的富集率最低,为0.50%,其它年份间差异不显著
(表3)。
2.3 不同株龄白沙蒿土壤根际与非根际间的pH
值差异
白沙蒿对根际土壤的酸化效应在不同建植年限
间表现有所差异(图1)。5、10年株龄白沙蒿根际与
非根际土壤pH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种
植年份的增加,根际pH降幅逐渐增大,15、20年株
龄白沙蒿根际与非根际间差异显著(P<0.05),其
中15年株龄的白沙蒿根际pH最低,为8.38。
2.4 根际与非根际土壤各营养元素含量相关性分析
根际各元素有效量间存在复杂的相关性(表
4)。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效磷含量间的两两之间呈
极显著正相关(P<0.01);微量元素之间,Mn和Cu
分别与Fe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且Cu与Fe
间正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为0.892,而Cu与Zn呈
极显著负相关(P<0.01);有效磷与微量元素之间,
与 Mn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u和Fe呈极
显著负相关(P<0.01),且与Cu间的负相关系数最
大,为-0.883;有效氮与微量元素之间,硝态氮与
图1 不同株龄白沙蒿土壤根际与非根际间的pH值差异
Fig.1 Difference of pH value between rhizosphere and
bulk soil at different ages of Artemisia sphaerocephala
注:不同字母表示根际与非根际间差异显著(P<0.05)。
Note:Different lower case letters for rhizosphere or bulk soil indicat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four plant ages at 0.05level.
Mn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u和Fe呈
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 Zn呈显著正相关
(P<0.05),铵态氮与Cu和Fe呈显著负相关(P<
0.05),与Zn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
非根际土壤中元素之间同样存在一定的相关
性,但与根际土壤相比有所差异。有效磷与铵态氮
含量间正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42;微量元素
中,除 Mn与Fe呈显著正相关外(P<0.05),其它
元素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有效磷与Fe、Mn
722
PRATACULTURAL SCIENCE(Vol.31,No.02) 02/2014
表4 根际土壤各营养元素含量间相关性分析
Table 4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content of nutrient elements in rhizosphere soil
项目
Item
有效磷
Olsen-P
硝态氮
NO3- -N
氨态氮
NH4+ -N
有效Cu
Available Cu
有效Zn
Available Zn
有效 Mn
Available Mn
有效Fe
Available Fe
有效磷Olsen-P  1
硝态氮NO3- -N  0.790** 1
氨态氮NH4+ -N  0.758** 0.730** 1
有效Cu Available Cu -0.883** -0.734** -0.630* 1
有效Zn Available Zn  0.845** 0.586* 0.726** -0.768** 1
有效 Mn Available Mn -0.679* -0.686* -0.434  0.696* -0.356  1
有效Fe Available Fe -0.862** -0.814** -0.587* 0.892** -0.569  0.846** 1
注:**极显著相关(P<0.01);*显著相关(P<0.05)。下同。
Note:*and** mean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0.05and 0.01leval,respectively.The same below.
表5 非根际土壤各营养元素含量间相关性分析
Table 5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between the content of nutrient elements in bulk soil
项目
Item
有效磷
Olsen-P
硝态氮
NO3- -N
氨态氮
NH4+ -N
有效Cu
Available Cu
有效Zn
Available Zn
有效 Mn
Available Mn
有效Fe
Available Fe
有效磷Olsen-P  1
硝态氮NO3- -N -0.535  1
氨态氮NH4+ -N  0.742** -0.501  1
有效Cu Available Cu  0.397  0.027  0.006  1
有效Zn Available Zn  0.008 -0.440 -0.065  0.150  1
有效 Mn Available Mn -0.772** 0.672* -0.634* -0.041 -0.294  1
有效Fe Available Fe -0.806** 0.534 -0.591* -0.339 -0.012  0.630* 1
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硝态氮与有效 Mn
呈显著正相关(P<0.05),铵态氮与Fe、Mn呈显著
负相关(P<0.05)(表5)。
3 讨论
荒漠区土壤矿质元素含量的变化不仅直接调节
土壤生产力,同时也影响该区生态系统演替方向。
此外,土壤中矿质元素能够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全
过程,因此,研究土壤有效微量元素的变化对了解植
物的生长及生态环境的变化十分必要[21]。
随株龄的增加,白沙蒿非根际有效磷和硝态氮
含量呈上升趋势,铵态氮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
于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根系不断地分泌各种代谢产
物,包括糖类、氨基酸、有机酸、甾醇、生长素、核苷
酸、黄酮、酶类以及其他化合物,为微生物提供营养;
地上部分枯落物不断向周围环境释放,从而改良周
围土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丰富了土壤有机质,提高
了元素在土壤中的含量[22]。铵态氮含量降低可能
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固持作用,土壤微生物对硝态
氮固持非常微弱,其对铵态氮具有选择性吸收[23]。
由于株龄的不同,荒漠植物地下根系对有效养分的
吸收总量及效率也不同,从而导致不同建植年限植
物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存在差异。
土壤中,植物可以直接吸收和利用的无机氮主要有
铵态氮和硝态氮两种形态,它们的营养特点因所带
电荷不同而有所差异[24]。不同株龄的白沙蒿根际
土壤铵态氮含量均大于非根际,表明根际出现一定
程度的铵态氮富集,这与詹媛媛等[12]关于荒漠区其
他植物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进一步发现富集率
高低取决于生长年限,20年株龄白沙蒿根际铵态氮
富集率显著高于其它年限,说明随生长年限的延长,
白沙蒿根际富集的铵态氮含量逐渐增加。各个年限
中,根际与非根际铵态氮含量一般均高于硝态氮含
量,这主要是因为硝态氮主要由铵态氮氧化而来,同
时又可以在反硝化细菌作用下形成N2 或N2O释放
到大气中[25]。磷在土壤中易被固定,利用率较低,
822
02/2014 草 业 科 学 (第31卷02期)
土壤中可利用磷元素在根际易出现亏损[26]。但本
研究中,根际有效磷含量均显著大于非根际,表现出
很大程度的富集现象,说明根际磷活化作用占主导
地位[27-28]。有效磷在根际土壤中的富集及活化过程
受众多因素影响,如根际磷酸酶、根系分泌物、菌根
以及根际微生物的活动都可能导致磷元素有效性的
提高[29]。白沙蒿根际土壤在不同株龄下均表现出
一定程度的酸化作用。这很可能是由于根系吸收产
生的CO2 或者根系主动分泌质子和有机酸所致,也
有可能是根际微生物活动作用的结果[30]。这与
Kopittke和 Menzies[31]、Ma等[32]以及黄刚等[33]学
者的研究结果相一致。本研究发现,种植年限越长,
有效磷含量越高。有效磷含量提高的趋势与根际酸
化趋势一致,说明植物代谢产生的根际酸化能显著
地增加无机磷的生物有效性。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对牧草生长至关重要,其分
布状况对家畜的生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种
微量元素中,除Cu外,其它元素根际含量均大于非
根际。碱性环境中,Fe易转换为磷酸铁、氢氧化铁
等沉淀物而被固定[34],因此,Fe含量在非根际(土
壤中)较低;Mn含量也随pH 的降低而升高,与
Hinsinger等[35]的研究结果一致;Zn含量在根际表
现出明显富集,但其与pH 值的相关性研究还不明
确,需要结合其它养分元素的利用情况进一步探讨;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微量元素Cu在白沙蒿根际出
现负富集,这有可能是荒漠地区碱性土壤中可供利
用的Cu较少,而白沙蒿从根际吸收有效Cu以满足
其自身的生长需求,造成根际 Cu含量下降;由于
Cu过量会造成植物中毒,因此也可能是白沙蒿在长
期生长适应中产生抗性机制,通过沉淀、络合及螯合
等不同作用降低根际土壤重金属元素的活性[36],使
得根际Cu含量低于非根际,这有待于通过试验进
一步验证。本研究同时表明,除 Mn外,其它微量元
素在5年株龄中的含量最高,可能是幼小白沙蒿代
谢活跃,需求量较多,吸收利用微量元素能力强,随
着生长年限的增长,白沙蒿老龄化代谢缓慢。
Li等[37]的研究证实,磷元素的吸收利用与微量
元素的含量息息相关;于建军等[38]的研究表明土壤
中的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协同或拮抗效应;
Chen等[39]研究也发现了氮源对微量元素吸收的影
响。此外,大量元素之间的吸收也存在相互利用和
影响。本研究相关性分析表明,根际各营养元素间
的相关性明显强于非根际。
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受包括茎数、冠幅、根系形态
等的植物生长特征、根系分泌物的组成、土壤pH
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根际微生物种类等多种因素
影响[40-41]。不同株龄白沙蒿对根际、非根际土壤营
养元素含量的影响可能以其中一种因素为主,也可
能是几种因素协同作用,具体影响机制有待于进一
步研究。对于不同建植年限的白沙蒿而言,造成土
壤中各营养元素含量不同程度的差异显著性是根系
对各元素吸收利用速率不同的结果。相比较农田生
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研究结果,干旱荒漠区土
壤养分含量较低,因此,在荒漠草地中灌木表现出较
强的根际效应。植物根系能选择吸收土壤中营养元
素,并储存于植物体内,同时这些养分元素又能随植
物残体分解重新释放至土壤中,从而实现养分元素
的可持续利用。随着白沙蒿的生长,为抵御外界环
境的胁迫,白沙蒿需要消耗更多的营养及能量用于
根系的生长,进而导致更多的根系沉淀,实现土壤养
分富集[42]。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建植年限
白沙蒿根际、非根际土壤营养元素含量及分布特征
的探讨,不仅为荒漠区草地恢复及重建提供了基础
数据,同时也为有效治理流动沙地和保护生态环境
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张昊,陈世璜,占布拉,曹亮晓,刘建民.白沙蒿繁殖特性的研究[J].内蒙古草业,2000(1):24-26.
[2] 时永杰,高万林.白沙蒿[J].中兽医医药杂志,2003(S1):137-139.
[3] 苏永中,赵哈林,张铜会.几种灌木、半灌木对沙地土壤肥力影响机制的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7):802-806.
[4] 王周琼,李述刚,程心俊.荒漠绿洲农田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 Su Y,Zhao H,Yu Li Y,Cui J.Influencing mechanisms of several shrubs on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in Semiarid Horqin
sandy land,China[J].Arid Land Research and Management,2004,18:251-263.
[6] 刘树林,王涛,屈建军.浑善达克沙地土地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粒度与养分变化研究[J].中国沙漠,2008,28(4):611-616.
922
PRATACULTURAL SCIENCE(Vol.31,No.02) 02/2014
[7] 张学利,杨树军,张百习,袁春良.不同林龄樟子松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对比[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5,25(1):80-84.
[8] Ruan J,Ma L,Shi Y,Zhang F S.Effects of litter incorporation and nitrogen fertilization on the contents of extractable alu-
minium in the rhizosphere soil of tea plant(Camallia sinensis(L)O.Kuntze)[J].Plant and Soil,2004,263:283-296.
[9] Shi W,Wang X,Yan W.Distribution patterns of available P and K in rape rhizosphere in relation to genotypic difference
[J].Plant and Soil,2004,261:11-16.
[10] Little D A,Field J B.The rhizosphere,biology and the regolith[A].Roach I C.Advances in Regolith[M].Canberra:CRC
LEME,2003:271-274.
[11] Turpault M P,Utéranot C,Boudot J P,Ranger J.Influence of mature Douglas fir roots on the solid soil phase of the rhi-
zosphere and its solution chemistry[J].Plant and Soil,2005,275:327-336.
[12] 詹媛媛,薛梓瑜,任伟,周志宇.干旱荒漠区不同灌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氮素的含量特征[J].生态学报,2009,29(1):59-66.
[13] 喻文虎.白沙蒿耐盐性研究初报[J].草业科学,2005,22(6):49-51.
[14] 黄振英,Gutterman Y,胡正海,张新时.白沙蒿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I.粘液瘦果的结构和功能[J].植物生态学报,
2001,25(1):22-28.
[15] Riley D,Barber S A.Bicarbonate accumulation and pH changes at the soybean root soil interface[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Journal,1969,33:905-908.
[16] Riley D,Barber S A.Salt accumulation at the soybean root soil interface[J].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n Jourual,
1970,34:154-155.
[17] 劳家柽.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279-281.
[18] 喻华,冯艳红,杨剑虹.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量的提取测定方法比较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9,29(9):125-128.
[19] 任伟,周志宇,詹媛媛,薛梓瑜.阿拉善荒漠灌木根际中、微量元素含量特征[J].生态学报,2009,29(7):3760-3767.
[20] 马斌,周志宇,张彩萍,李雪瑞.超旱生灌木根际土壤磷的含量特征[J].草业学报,2005,14(3):106-110.
[21] 孔志明,许超.环境毒理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2] 胡江春,薛德林,马成新,王书锦.植物根际促生菌(PGPR)的研究与应用前景[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10):1963-1966.
[23] 胡希远,Kuehne R F.秸秆在土壤内分解初期氮素矿化与固持的模拟测定[J].应用生态学报,2005,16(2):243-248.
[24] 张建国,熊有强,罗红艳.N、P、NP营养对杉木苗木生长和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3,39(2):21-27.
[25] 梁坤伦,周志宇,姜文清,秦彧,李晓忠,田发益,颜淑云,邹丽娜.西藏草地开垦后土壤表层氮素及有机碳特征研究[J].
草业科学,2010,27(9):25-30.
[26] 高文星,张莉丽,任伟,马斌,周志宇.河西走廊盐渍土不同种植年限苜蓿根际磷含量变异特征[J].草业科学,2008,
25(7):54-58.
[27] 薛梓瑜,周志宇,詹媛媛,任伟.干旱荒漠区旱生灌木根际土壤磷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10,30(2):0341-0349.
[28] 姜培坤,徐秋芳,钱新标,张春桃.杉木檫树根际土壤磷素研究[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5,12(3):242-246.
[29] 秦红灵,全智,刘新亮,李明德,宗勇,吴金水,魏文学.长沙市郊不同种植年限菜地土壤磷状况及淋失风险分析[J].中国
农业科学,2010,43(9):1843-1851.
[30] Philipd A,Foxt C,Kingm D.Microbial products trigger amino acid exudation from plant roots[J].Plant Physiology,
2004,136:2887-2894.
[31] Kopittke P M,Menzies N W.Effect of Mn deficiency and legume inoculation on rhizosphere pH in highly alkaline soils
[J].Plant and Soil,2004,262:13-21.
[32] Ma B,Zhou Z Y,Zhang C P,Zhang G,Hu Y J.Inorganic phosphorus fractions in the rhizosphere of xerophytic shrubs in
the Alxa Desert[J].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2009,73:55-61.
[33] 黄刚,赵学勇,张铜会,苏延桂.科尔沁沙地3种灌木根际土壤pH值及其养分状况[J].林业科学,2007,43(8):138-142.
[34] 陶晓慧,张丽静,张洪荣,刘雪云,周志宇,杜明新,卢鑫.玛曲高寒沙化草地不同灌木根际微量元素含量特征[J].草业科
学,2011,28(12):2102-2106.
[35] Hinsinger P,Plassard C,Tang C,Jailard B.Origins of rootmediated pH changes in the rhizosphere and their responses to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A review[J].Plant and Soil,2003,248:43-59.
[36] 史刚荣.植物根系分泌物的生态效应[J].生态学杂志,2004,23(1):97-101.
[37] Li L,Tang C,Rengel Z,Zhang F S.Calcium magnesium and microelement uptake as affected by phosphorus sources and
032
02/2014 草 业 科 学 (第31卷02期)
interspecific root interactions between wheat and chickpea[J].Plant and Soil,2004,261:29-37.
[38] 于建军,叶贤文,董高峰,刘挺,闫鼎,卫盼盼.土壤与烤烟中微量元素含量的相关性[J].生物学杂志,2010,29(6):1127-1134.
[39] Chen Y L,Han S J,Zou C J,Zhou Y M,Yu X.The pH change in rhizosphere of Pinus koraiens is seedlings as affected by differ-
ent nitrogen sources and its effect on phosphorus availability[J].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2,12(4):247-249.
[40] Hinsinger P.How do plant roots acquire mineral nutrients?Chemical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rhizosphere[J].Advances
in Agronomy,1998,24:225-265.
[41] Hinsinger P.Bio-availability of soil inorganic P in the rhizosphere as affected by root-induced chemical changes:A review
[J].Plant and Soil,2001,237:173-195.
[42] 曾曙才,苏志尧,陈北光,俞元春.植物根际营养研究进展[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7(6):79-83.
(责任编辑 武艳培
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櫌

《草业科学》2014年征订启事
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欢迎刊登广告
《草业科学》1984年创刊,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草学会和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主办,是
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科技期刊。本刊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被《中国核心期
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学期刊文献数据库、英国CABI、《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科
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文献数据库”收录为固定源期刊。近几年,《草业科学》相继
获得“全国畜牧兽医优秀期刊一等奖”、“全国优秀农业期刊贰等奖”和“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荣誉。据2013
年版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分别为2 327和0.849,在全
国畜牧、兽医科学类期刊中综合评价总分排名第2位。
《草业科学》主要刊载国内外草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如畜牧学、作物学、园艺学、生物学、林学、环境工程
与科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创新性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成果示范推广等方面的论文、综述、专论和学
科前沿动态等。本刊结合草业科学学科发展和科技期刊的定位,目前主要设有专论、前植物生产层、植物生
产层、动物生产层、后生物生产层、基层园地、业界信息等栏目,不仅为高校、科研单位的师生提供交流平台,
同时为基层科技人员的成果交流创造机会。另外,本刊广告服务项目范围为畜牧机械、草种、化学药剂、仪器
设备以及科研机构、重点实验室、高科技农业企业的形象广告等。
《草业科学》为月刊,大16开本,亚芬纸印刷,彩色封面覆膜,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54-51,每期定
价12元,全年144元。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与编辑部联系订阅。
标准刊号:ISSN 1001-0629   CN 62-1069/S     邮发代号:54-51
地址:兰州市城关区嘉峪关西路768号《草业科学》编辑部 邮编:730020
电话:0931-8912486 传真:0931-8912486
E-mail:cykx@lzu.edu.cn   网址:http://cykx.lzu.edu.cn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