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micro-element contents in western Erdos soil and in Tetraena mongolica plant

西鄂尔多斯地区土壤与四合木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全 文 :西鄂尔多斯地区土壤与四合木微量元素
含量特征分析 3
智颖飙1  杨 持1 3 3  姚一萍2  高天云2  黄 洁2
(1 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呼和浩特 010021 ;2 内蒙古农业科学院 ,呼和浩特 010031)
【摘要】 从西鄂尔多斯地区生境适宜性特征的角度 ,研究四合木 ( Tet raena mongolia) 的生态适应性 ,探讨
迁地保护不易成活的原因. 对不同生境条件下四合木分布区土壤和植株微量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 ,四
合木分布区土壤中 Cu、Fe、Mn、Zn、B、Mo、Se、Co、CI 9 种微量元素中 ,除 B 的含量明显高于国内土壤平均
含量水平和荒漠区土壤平均含量水平 ;其它元素都低于国内土壤的平均含量 ;迁地实验区土壤中除 Cu 的
有效量略低于荒漠区土壤和四合木分布区土壤的含量外 , Fe、Mn、Zn、B、Mo 的有效量均略高于荒漠区土
壤和四合木分布区土壤. 四合木植株中 Fe、Cu、Zn、B、Se、Co 的含量远高于各种类型草原植物 ,而 Mo 含量
高于植物体含量均值 ,但低于荒漠草原植物 ,仅为荒漠草原植物的 50 %. 四合木分布区土壤与四合木成
株、幼苗 9 种微量元素相关性不显著 ,而且植物体中 9 种元素含量远远大于土壤中的有效量. 从四合木植
株中各元素含量与各类型草原植物 (包括荒漠草原植物) 和土壤中含量比较表明 ,四合木在生长过程中对
各种元素呈富集特征 ,可见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不是四合木迁地种植的制约因子.
关键词  西鄂尔多斯地区  土壤  四合木  微量元素含量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4) 03 - 0396 - 05  中图分类号  Q948. 113  文献标识码  A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micro2element contents in western Erdos soil and in Tetraena mongolica plant. ZHI
Yingbiao1 , YAN G Chi1 , YAO Yiping2 , GAO Tianyun2 , HUAN G Jie2 ( 1 Depart ment of Ecology and Envi ron2
ment Science , Inner Mongolica U niversity , Huhehaote 010021 , China ;2 Inner Mongolica Academy of A gricul2
t ural Science , Huhehaote 010031 , China)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4 ,15 (3) :396~400.
This paper studied why the ex2situ conservation of Tet raena mongolica isn’t successful. Through measuring and
analyzing the micro2element contents in the soil where Tet raena mongolica is naturally distributed and where
Tet raena mongolica is introduced in western Erdo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mong the areas where Tet raena
mongolica is native to and the ex situ protection area ,the average contents of 9 micro2elements ,except B ,are not
only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values in China’s soil , but also higher than the values in desert areas. The
contents of all micro2elements ,except Cu ,in the ex situ protection area are higher than desert and the natural dis2
tribution areas of Tet raena mongolica. Among the contents of the micro2elements in Tet raena mongolica plant ,
Fe ,Cu ,Zn ,B ,Se and Co are quite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plant species on steppes ,and Mo is higher than that
in other plant species but is only 50 % to the desert plants.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for the contents of micro2
elements between soil and plants (including adults and seedlings) are not significant and the contents in Tet raena
mongolica plant are much higher than available contents of the counterparts in soil. By comparing the contents of
micro2elements in Tet raena mongolica ,grassland plants on steppe and desert and the contents in soil ,it can be
seen that every micro2element was enriched by Tet raena mongolica during its growth. The results do not support
the suggestion that the contents of micro2elements in soil is the factor restricting the growth of Tet raena mon2
golica in the ex situ protection area.
Key words  Western Erdos , Soil , Tet raena mongolica , Micro2elements contents.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160020) .3 3 通讯联系人. E2mail : Yangchi @mail. imu. edu. cn
2003 - 05 - 21 收稿 ,2003 - 09 - 22 接受.
1  引   言
西鄂尔多斯地区是我国西部草原化荒漠区的一
个特殊区域 ,因集中分布着数种珍稀濒危植物如四合
木 ( Tetraena mongolica) 、沙冬青 ( A m mopiptanthus
mongolicus) 、绵刺 ( Potaninia mongolica) 、半 日 花
( Helianthemum soongaricum) 、长叶红砂 ( Reanm uria
trigyna) 、革苞菊 ( Tugarinovia mongolica) 、蒙古扁桃
( Prunus mongolica) 和梭梭 ( Haloxylon am modendron)
等而备受关注. 其中四合木的分布极为局限 ,只在亚
洲中部荒漠区有少量分布 ,主要分布在鄂尔多斯高原
西北部 ,库布齐沙漠以南 ,乌兰布和沙漠以东 ,亚玛雷
克沙漠以北的桌子山 (阿拉巴素山)的山麓地带 ,少量
延伸到相邻的乌达低山残丘区 (106°35′~107°25′E ,
39°2′~40°15′N) [14 ] . 对四合木的研究工作已有 10 多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4 年 3 月  第 15 卷  第 3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Mar. 2004 ,15 (3)∶396~400
年的时间 ,从分布区的自然地理与气候、生物学特性、
生理生态适应性、传粉昆虫和景观破碎化过程到群
落、种群、个体、细胞和遗传结构等不同层次 ,进行了
较系统的研究[8 ,19~21 ] .
随着鄂尔多斯高原地理环境的历史变迁、气候
变化、区域土地退化以及荒漠化、资源开发和城市化
建设 ,四合木分布区景观破碎化过程加剧 ,分布区缩
小和数量减少的趋势发展迅速[19 ] . 四合木作为古地
中海孑遗植物 ,种群面临着绝灭的危险 ,如何加强其
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已有的研究证实了就地保护的可能性[15 ] ,但对
于迁地保护虽进行过多次和数地的异地种植 ,都没
有获得成功 ,原因何在 ? 一直是困扰生态学工作者
的一个难题. 由于西鄂尔多斯地区的植被组成相对
简单 ,制约植物生长的环境要素也相对简单 ,四合木
分布区与其周边地区 ,多年来的降水和有效积温差
别不大 ,可能在土壤的昼夜温差、空气的昼夜湿度差
和土壤营养元素 (主要是微量元素) 上有其特殊性.
四合木是一类富含化学元素的植物 ,反映了古地中
海起源的生境特点[12 ] . 本文从西鄂尔多斯地区生境
适宜性特征角度考虑 ,研究土壤和四合木植株的微
量元素 Fe、Mn、B、Cu、Zn、Co、CI、Se 和 Mo 含量特
征以及土壤与植株微量元素的相关性 ,从地球化学
循环的角度分析生境的适宜性 ,分析四合木的生态
适应性以及探讨迁地保护不易成活的原因 ,为四合
木迁地保护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指导.
2  研究方法
211  野外取样
土壤样品采自内蒙古乌海市的千里山敖包、四合木核心
区和鄂尔多斯市的乌家庙、棋盘井及塔垃壕 (其中鄂尔多斯
市东胜区的塔垃壕为四合木迁地保护试验区) . 采样深度为
0~10、10~20、20~30、30~40 和 40~50 cm. 植物样品于
2002 年采自内蒙古乌海市的千里山敖包、四合木核心区和
鄂尔多斯市的乌家庙、棋盘井 ,分别采 8~10 年生四合木成
株和当年生幼苗 (其中在棋盘井未采到幼苗) .
212  室内测定
仪器采用 WFX21F2B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F2610A
原子荧光光谱仪、UV IKON810 紫外2可见分光光度计和
J P303 极谱仪[7 ] .
土壤中有效 Cu、Fe、Mn、Zn 测定 :采用 DTPA 浸提 ,原子
吸收分光光度法 ;有效 B 测定 :采用沸水浸提2姜黄素比色法
(N Y/ T14921990) ;有效 Mo 测定 :采用草酸2草酸铵浸提 ,极
谱法 ;Se 的测定 :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 ;Co 测定 :采用原子吸
收分光光度法 ( GB/ T13884292) ;CI - 1测定 :采用硝酸银滴定
法. 分别测定了不同生境下 4 个四合木分布区和一个迁地实
验区 5 个层次土壤的 9 种微量元素含量[7 ] ;植物样品 Cu、
Fe、Mn、Zn 测定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B 测定 :采用姜
黄素比色法 ;Mo 测定 :采用极谱法 ; Se 测定 :采用原子荧光
光谱法 ; Co 测定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 GB/ T138842
92) [8 ] . 分别测定了不同生境下四合木的成株和幼苗根、茎、
叶的 9 种微量元素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1  土壤的微量元素特征
从四合木分布区土壤 9 种微量元素含量与世界
和我国正常土壤平均含量[1 ,16 ,17 ]以及不同类型区
(黄土高原、草甸草原、荒漠区)土壤微量元素的平均
含量的比较可见 (表 1) ,四合木分布区土壤中 Cu、
Mn、Zn 和 Mo 的有效含量远小于我国土壤微量元
素有效含量的平均值 ,其中 Cu 为全国土壤的 48 % ,
Mn 为 17. 6 % ,Zn 为 76 % ,Mo 为 64. 2 % ,且 Zn 的
有效含量几乎接近临界值 ;B 的有效含量高于全国
土壤、黄土高原土壤[13 ,18 ] ,却低于荒漠区土壤 ;而
Fe 的有效含量仅为全国土壤平均含量的 16. 1 %、荒
漠区土壤的 66. 8 % ,略高于有效含量临界值 ; Se 的
全量占全国的 41. 4 %、荒漠区土壤的 121. 2 %、草甸
草原土壤的 51. 7 % ; Co 的全量高于国内外土壤和
我国黄土高原土壤以及草甸草原土壤的平均含量水
平. Cu、Fe、Mn、Zn、Mo 的全量小于世界土壤、全国
土壤、黄土高原土壤、荒漠区土壤和草甸草原土壤 ,
但B 的全量远远大于各类区土壤 ,分别为世界和全
国土壤的 6. 6 倍、黄土高原土壤的 2. 2 倍、荒漠区土
壤的 3. 95 倍和草甸草原土壤的 2. 46 倍. 从四合木
分布区土壤 9 种微量元素含量与迁地实验区土壤的
比较可见 ,迁地实验区土壤中的 Fe、Mn、Zn、Mo、Se
的有效含量均略高于四合木分布区 ,但 Co、CI 的全
量却小于四合木分布区 ,Cu 的有效含量与四合木分
布区有效含量基本一致 ;不同生境下四合木 4 个分
布区土壤 Mo 的有效含量低于土壤微量元素有效含
量临界值[9 ] .
由表 2 结果可见 ,四合木分布区和迁地实验区
土壤 9 种微量元素中 ,核心区土壤中 Cu 的含量与
乌家庙、千里山和塔拉壕呈明显差异 ;塔拉壕土壤中
Zn 的含量与棋盘井、乌家庙、千里呈有明显差异 ;乌
家庙土壤中 Co 的含量与棋盘井、千里山、塔拉壕和
核心区呈明显差异 ;棋盘井土壤中 CI - 1的含量与棋
盘井、乌家庙、千里山、塔拉壕和核心区有明显差异.
塔拉壕土壤中 Fe 、Mn和B的含量与棋盘井、乌家
7933 期             智颖飙等 :西鄂尔多斯地区土壤与四合木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表 1  土壤中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比较
Table 1 Normal contents of micro2element in soil ( mg·kg - 1)
元素
Elem2
ents
世界土壤
Soil of world
A
全国土壤
Soil in China
A B
黄土高原
Loess plateau
A B
草甸草原
Meadow prairie
A B
荒漠区土壤
Desert area
A B
有效含量
临界值
Critical
value
of effective
contents
四合木分布区
Distributive area of Tetraena mongolia
核心区
Core area
A B
棋盘井
Qipanjing
A B
千里山
Qianlishan
A B
乌家庙
Wujiamiao
A B
平均值
Average
A B
迁地实验区
Experimental area
塔拉壕
Talahao
A B
Cu 20. 0 22. 6 1. 61 22. 5 0. 66 26. 0 0. 98 20. 0 1. 13 0. 2
Fe 3 3. 8 2. 94 30. 0 5. 6 3. 4 2. 87 28. 4 6. 78 6. 71 4. 5
Mn 850 710 25. 77 537 5. 2 940 10. 9 580 9. 4 3. 0
Zn 58. 0 100 0. 76 69. 1 0. 45 87. 0 0. 73 57. 0 0. 62 0. 5
B 20. 0 20. 0 0. 61 60. 2 0. 29 54. 0 0. 62 33. 4 1. 11 0. 5
Mo 2. 0 1. 7 0. 14 0. 62 0. 08 2. 40 0. 16 0. 70 0. 13 0. 15
Se 0. 2 0. 29 0. 23 0. 10
Co 8. 0 12. 7 13. 5 11. 8
Cl 100
20. 4 1. 01 15. 1 0. 77 13. 8 0. 60 12. 0 0. 77 15. 3 0. 77 13. 3 0. 75
2. 12 6. 99 2. 27 4. 48 1. 78 3. 57 1. 94 4. 27 2. 03 4. 84 1. 96 13. 68
283. 1 5. 09 322. 6 5. 79 256. 6 3. 68 254. 6 3. 58 279. 2 4. 54 299. 1 8. 55
52. 9 0. 83 76. 2 0. 47 54. 1 0. 51 42. 9 0. 51 56. 52 0. 58 46. 2 0. 89
157. 3 0. 66 123. 8 0. 87 128. 9 0. 71 110. 9 0. 88 132. 7 0. 78 138. 5 1. 46
0. 38 0. 11 0. 39 0. 08 0. 56 0. 05 0. 35 0. 13 0. 42 0. 09 0. 34 0. 19
0. 16 0. 12 0. 07 0. 11 0. 12 0. 05
16. 3 16. 24 11. 84 13. 9 14. 57 13. 94
121. 0 572. 7 136. 8 69. 3 225. 0 72. 043 Fe 的全量为百分含量 The whole value of Fe is a percentage. A :全量 Whole value ;B :有效量 Available value.
表 2  四合木不同分布区土壤微量元素差异分析
Table 2 Variance analysis of the soil micro2elements in Tet raena mongolia distributive areas
地点 Place Fe Cu Mn Zn B Se Co Mo Cl
棋盘井 乌家庙 Wujiamiao 0. 930 0. 173 2. 112 - 0. 039 0. 162 0. 050 4. 400 3 0. 010 434. 620 3
Qipanjing 千里山 Qianlishan 0. 236 0. 005 2. 214 - 0. 037 - 0. 004 0. 013 2. 340 3 - 0. 058 502. 140 3
塔拉壕 Talahao - 9. 178 3 0. 226 - 2. 766 3 - 0. 418 3 - 0. 562 3 0. 063 2. 300 3 - 0. 112 3 499. 420 3
核心区 Core area - 2. 488
- 0. 240 3 0. 700 0. 036 3 0. 215 - 0. 035 - 0. 060 - 0. 034 450. 420 3
乌家庙 千里山 Qianlishan - 0. 694 - 0. 168 0. 102 0. 002 - 0. 167 - 0. 376
- 2. 060 3 - 0. 068 67. 520
Wujiamiao 塔拉壕 Talahao
- 10. 108 3 - 0. 151 - 4. 878 3 - 0. 379 3 - 0. 724 3 0. 013 - 2. 100 3 - 0. 122 3 64. 800
核心区 Core area - 3. 418 3 - 0. 413 3 - 1. 412 - 0. 317 0. 052 - 0. 085 - 4. 460 3 - 0. 044 15. 800
千里山 塔拉壕 Talahao
- 9. 178 3 0. 172 - 4. 980 3 - 0. 381 - 0. 557 3 0. 051 - 0. 040 - 0. 054 - 2. 720
Qianlishan 核心区 Core area - 2. 724
- 0. 254 3 - 1. 514 - 0. 319 0. 219 - 0. 048 - 2. 400 3 0. 024 - 51. 720
塔拉壕 Talahao 核心区 Core area 6. 690 3 - 0. 262 3 3. 466 3 0. 062 0. 776 3 - 0. 098 - 2. 360 3 0. 078 - 49. 0003 均数差异为 5 %的显著性水平 The mean difference is significant at the 0. 05 level.
表 3  不同类型草原植物与四合木植株微量元素平均含量比较
Table 3 Comparison of micro2element contents bet ween grassland plants and Tet raena mongolica plant( mg·kg - 1)
地点 Place Fe Cu Mn Zn B Se Co Mo CI
植物体均值 3 Mean value of plants 100 6 50 20 20 0. 05~2 0. 2 0. 1 100
草甸草原植物 Meadow plants 158 7. 65 37. 03 38. 56 14. 272 1. 360
典型草原植物 Typical grassland plants 249 7. 18 34. 9 42. 14 15. 008 0. 788
荒漠草原植物 Desert grassland plants 871. 68 11. 23 56. 50 16. 48 0. 17 0. 66
阿拉善荒漠植物 Desert plants in Alxa 707. 93 21. 22 67. 375 37. 23 0. 090 0. 365 0. 555
东胜地区牧草 Herbage in Dongsheng 405. 84 10. 32 39. 03 13. 79 0. 12 0. 39
四合木分布区千里山成株 Qianlishan 256. 667 19. 8 31. 833 20. 733 37. 333 0. 248 0. 613 0. 302 2. 590
Distributive 千里山幼苗 Qianlishan 502. 433 32. 867 40. 267 28. 567 43. 067 0. 242 0. 676 0. 665 3. 064
area 核心区成株 Core area plant 423. 667 24. 133 30. 1 34. 933 69. 167 0. 101 1. 373 0. 400 3. 766
核心区幼苗 Core area plant 239. 7 22. 167 24. 6 27. 5 44. 6 0. 045 1. 152 0. 359 1. 966
乌家庙成株 Wujiamiao plant 488. 767 32. 233 29. 067 25. 067 39. 167 0. 483 1. 136 0. 348 3. 181
乌家庙幼苗 Wujiamiao plant 500. 533 34. 9 25. 167 21. 467 39. 3 0. 753 1. 066 0. 523 4. 323
棋盘井成株 Qipanjing plant 349. 933 27. 567 24. 967 27. 033 30. 067 0. 086 1. 556 0. 352 2. 883
幼苗均值 Mean value 414. 222 29. 978 30. 011 25. 845 42. 322 0. 347 0. 965 0. 516 3. 118
成株均值 Mean value 379. 759 25. 933 28. 992 26. 942 43. 934 0. 230 1. 170 0. 351 3. 1053 多种植物的平均值 The mean value of varied plants.
庙、千里山和核心区有明显差异 ;而 4 个分布区、一
个实验区土壤中 Se 的含量无差异 ,反映了四合木分
布区土壤中 Zn、Co 和 CI 含量具有特殊性 ,同时也
说明迁地实验区土壤中 Fe、Mn、B 含量具有特殊性.
虽然四合木分布区之间的微量元素存在差异 ,但并
没有在四合木的生长与繁殖上造成差异.
312  四合木植株的微量元素特征
由表 3 可以看出 ,四合木植株中 Fe 的含量远高
于植物体含量均值 (为多种植物的平均值) [10 ] 、草甸
草原植物[6 ] ,却低于荒漠草原植物[3 ,5 ] ,其含量约为
荒漠草原植物的 50 %. Cu 的含量高于各种类型草
原植物 ,而 Mn 的含量低于各种类型草原植物 , Zn
的含量高于植物体均值和荒漠草原植物 ;B 含量远
高于植物体均值、草甸草原植物和典型草原植物 ;Se
和 Co 的含量远高于植物体均值和荒漠草原植物 ,Se
约为荒漠草原的 1. 5 倍 ,Co 为 3. 2 倍 ;而 Mo 的含
量高于植物体均值却低于荒漠草原植物 ,仅为荒漠
草原植物的50 % ;不同生境条件下四合木植株的微
893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5 卷
表 4  西鄂尔多斯地区土壤与四合木植株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3
Table 4 Correlation coeff icient of micro2element contents bet ween soil and Tet raena mongolica plant on the western Erdos
Fe Mn Zn Cu Co Mo B Se CI
成 株 Plant 相关系数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0. 080 - 0. 761 0. 857 - 0. 518 0. 200 - 0. 288 - 0. 804 - 0. 900 - 0. 205
显著性水平 Significant 0. 920 0. 239 0. 143 0. 482 0. 800 0. 712 0. 196 0. 100 0. 795
幼苗 Seedling 相关系数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 0. 980 - 0. 578 0. 369 - 0. 965 0. 213 0. 306 0. 995 - 0. 926 0. 262
显著性水平 Significant 0. 129 0. 608 0. 759 0. 170 0. 863 0. 802 0. 064 0. 247 0. 8313 P ≤0. 05.
量元素含量 ,除 Mn 低于植物生存的必须浓度 (50
mg·kg - 1) 外 , Fe、Zn 和 Cu 均高于植物生存的必须
浓度 (100 mg·kg - 1和 6 mg·kg - 1) ,且 Fe、Cu 的含量
高于陆生植物化学元素的平均含量 (200 mg·kg - 1
和 50 mg·kg - 1) ;幼苗 Fe、Cu、Mn、Se、Mo 和 CI 的
含量均高于成株 ,只有 Zn、B、Co 的含量低于成株.
四合木与相邻荒漠地带 (阿拉善左旗、鄂托克
旗)蒺藜科植物霸王 ( Zygophyllam x anthoxylon) 植
株的微量元素含量相比 ,微量元素 Cu、Zn 的含量很
高 ,分别为霸王的 4. 79 倍和 2. 81 倍 ;而元素 Fe、
Mn 的含量较低 ,为霸王的 73. 6 %和 79. 75 % ;元素
Mo、Se 的含量基本一致. 由表 4 可以看出 ,四合木分
布区土壤与成株、幼苗 9 种微量元素相关性不显著.
而且植物体中 9 种元素的含量都远远大于土壤中的
有效量. 无论从四合木植株中各元素含量与各类型
草原植物 (包括荒漠草原植物)还是与土壤中的含量
比较 ,都表现出四合木在生长过程中对各种元素的
富集特征.
4  讨   论
  在全球变化的大背景下 ,许多物种正在丧失在
野生环境中生存的能力. 迁地保护作为将濒危动植
物迁移到人工环境中或易地实施保护的有效措施 ,
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被广泛采用. 四合木分布区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 , 使得四合木的生存空间日趋缩
小 ,加之区域土地退化以及荒漠化、资源开发和城市
化建设以及自然界的干旱、沙化 ,使得四合木生境的
适宜性已明显下降 ,生境的破碎化程度日益严重 ,生
境保护成为非常迫切的任务. 如何加强孑遗植物四
合木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2 ,4 ,11 ] ,已成为亟待解
决的问题. 目前 ,四合木的就地保护在西鄂尔多斯自
然保护区内正积极地进行着 , 而且卓有成效 ,已证
实了就地保护的可能性[8 ] . 迁地保护的研究也在深
入探索之中. 如在距乌海市约 100 km 的巴彦淖尔
盟磴口治沙站、距乌海市约 700 km 的内蒙古林业
科学院林木园、呼和浩特市植物园均做过四合木的
移栽和种子播种 ,但都没有获得成功. 四合木作为古
地中海孑遗植物在西鄂尔多斯地区残存并成为建群
种可能是因为在遗传和适应性上具有特殊性. 同时 ,
四合木在组织培养中最适宜的 p H 值为 8. 0 ,在长期
特定生境中形成的适应性 ,在改变环境后 ,很可能成
为迁地保护中不适宜因素而不易成活的主要原因之
一 ,须深入探讨. 值得肯定 ,在野生状态下的物种即
将灭绝时 ,迁地保护无疑提供了终极保护方案. 目
前 ,四合木只有在维持野生种群的同时维持其人工
保护的迁地种群 ,才能保证物种不致灭绝.
  对制约迁地保护的可能原因分析表明 ,西鄂尔
多斯地区的植被组成相对简单 ,制约植物生长的环
境要素也相对简单 ,四合木分布区与其周边地区 ,多
年来的降水和有效积温差别不大 ,可能有的差别是
土壤的昼夜温差、空气的昼夜湿度差和土壤营养元
素 (主要是微量元素) 的特殊性. 因此 ,土壤类型、昼
夜地温和昼夜空气湿度等特殊因子可能是制约迁地
保护的原因. 为此 ,于 2002 年在乌海市的千里山和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塔垃壕 (位于乌海市东约 500
km) 分别布置了小区实验 ,将千里山的土 ( 0~50
cm)搬运到塔垃壕 ,同时将塔垃壕的土 (0~50 cm)
搬运到千里山 ,分别在两地的两种土壤上播种四合
木种子 ,精心管理 ,到 2002 年 10 月观察 ,生长状况
良好. 同时还于 2001 年冬将千里山试区的 10 株带
有土坨的植株移植到塔垃壕 ,到 2002 年 10 月观察 ,
成活了 9 株. 仅一年的观察虽不能说明迁地的成活
与否 ,还需要再观察几年直至开花、结果 ,甚至更长
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 但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推断 ,
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不是四合木生长的制约因子.
参考文献
1  Aubert H ,Pinta M. 1977. Trace2elements in Soils. Amsterdam2Ox2
ford2New York : Elsevier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mpany. 6 ~ 67 ,
106~112
2  Aulay Mackenzie ,Andy SB ,Sonia RV. 1998. Instant Notes in Ecol2
ogy. Oxford U K:BIOS Scientific Publishers Limited. 265~282
3  Fu H(付 华) ,Zhou Z2Y(周志宇) ,Zhuang G2H(庄光辉) . 2000.
Study on characteristic of trace element content in desert grassland
of Alxa. J Desert Res ,20 (4) :426~429 (in Chinese)
4  Heywood VH. 1995. Global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140.
5  Hou X2Y(侯学煜) ,eds. 1959. Chemical Component and Analysis
Method 150 Plant in China. Beijing :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3~
29 (in Chinese)
6  Huang Y2T (黄友庭) , eds. 1996. Mineral Element of Natural
9933 期             智颖飙等 :西鄂尔多斯地区土壤与四合木微量元素含量特征分析            
Grassland in Inner Mongolia. Huhehaote : Inner Mongolia Universi2
ty Press. 57~185 (in Chinese) .
7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1979. Anal2
ysis Method of Trace Element in Soil and Plant . Beijing : Science
Press. 122~256 (in Chinese)
8  Li T2R (李天然) , Xu Y2Y(许月英) , Zheng R (征  荣) . 1998.
The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of the somatic embryogenersis of en2
dangered plant Tet raena mongolica Maxim. Acta U niv Nei mongol
(Sci Nat) (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9 (2) :245~249 (in
Chinese)
9  Liu Z(刘 铮) . 1991. Chemurgy of Trace2elements. Beijing :China
Agricultural Press. 48~97 (in Chinese)
10  Pan R2Z(潘瑞织) ,eds. 2001. Botanical Physiology. Beijing :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9~30 (in Chinese)
11  Schulze ED ,Mooney HA. 1993. Biodiversity and Ecosystem Func2
tion. Berlin :Springer2Verlay. 25~29
12  Sun W2G(孙卫国) , Yong S2P (雍世鹏) . 1995. Th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major2elements , trace2elements ,amino acid and calorific
value of Tet raena mongolica Maxim. Acta U niv Nei mongol ( Sci
Nat) (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6 (4) :462~465 (in Chi2
nese)
13  Team of Synthetic Research on Loess Plateau , The Chinese Acade2
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黄土高原综合考察队) ,eds. 1978.
The Soil Geography of Inner Mongolia and Western Region in East2
North Chi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186~194 (in Chinese)
14  Team of Synthetic Research on Inner Mongolia & Ningxia ,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
队) . 1986. Inner Mongolia Vegetation. Beijing : Science Press. 467
~816 (in Chinese)
15  Wang F(王 峰) , Yang C(杨 持) . 2003. A study on the natural
renewal and on2site conservation of Tet raena mongolica Maxim.
Acta U niv Nei mongol ( Sci Nat ) (内蒙古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
版) ) ,34 (2) :196~202 (in Chinese)
16  Wei F2S(魏复盛) . 1990. Background Number of the Soil Element
on China. Beijing : 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 Press. 87~249 (in
Chinese)
17  Xia Z2L (夏增禄) . 1987. Background Number of the Soil Element
and Research Method. Beijing : Meteorological Press. 289~308 (in
Chinese)
18  Xiong Y(熊 毅) ,Li Q2K(李庆逵) ,eds. 1987. Chinese Soil. Sec2
ond Edi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12~13 (in Chinese)
19  Yang C (杨  持) , Wang Y2C (王迎春) ,Liu Q (刘  强) , et al .
2002. Conservation Biology of Tet raena Mongolica . Beijing :Science
Press. 52~56 ,141~150 (in Chinese)
20  Zhang Y2F (张云飞) , Yang C (杨  持) , Chen J2K (陈家宽) .
2001. Spatial2temporal change of landscape structure in the distri2
bution region of Tet raena mongolica. J W uhan Bot Res (武汉植物
研究) ,19 (1) :25~30 (in Chinese)
21  Zhang Y2J (张颖娟) , Yang C (杨  持) . 2001. Population genetic
diversity and differentiation of endemic species Tet raena mongolica
on the Western Erdos. Acta Ecol S in (生态学报) ,21 (3) : 506~
511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智颖飙 ,男 ,1965 出生 ,博士 ,主要从事植物种群
生态学方面的研究 ,发表论文 4 篇. Tel : 047124990227 , E2
mail :zyb. china @163. com
欢迎订阅 2004 年《应用生态学报》
《应用生态学报》(1990 年创刊)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
物. 本刊宗旨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 ,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 ,报导生态科学诸领域在应用基础
研究方面具有创新的研究成果 ,交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最新信息 ,促进生态学研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
务.
  本刊专门登载有关应用生态学 (主要包括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草地牧业生态学、渔业生态学、自然
资源生态学、全球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生态工程学等)的综合性论文、创造性研究报告和研究简报等.
  本刊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生态学、地学、林学、农学和环境科学研究、教学、生产的科技工作者 ,有关专业
的大学生及经济管理和决策部门的工作者.
  本刊与数十家相关学报级期刊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 ,《中国科学引文索引》、《中国生物学文摘》、美国《生
物学文摘》(BA) 、美国《化学文摘》(CA) 、英国《生态学文摘》( EA) 、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 和俄罗
斯《文摘杂志》( P Ж)等十几种权威检索刊物均收录本刊的论文摘要 (中英文) ,并被认定为《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本刊的整体质量与水平已达到新的高度 ,1992 年荣获全
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和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 ,1996 年荣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三等奖. 2000 年荣
获中国科学院优秀期刊二等奖.
本刊为月刊 , A4 开本 ,176 页 ,每月 18 日出版 ,期定价 28. 00 元 ,全国各地邮政局 (所) 均可订阅 ,邮发代
号 8298. 错过订期也可直接向本刊编辑部邮购 ,个人订阅优惠 30 %. 地址 :110016  辽宁省沈阳市文化路 72
号《应用生态学报》编辑部. 电话 : (024) 83970393 ,E2mail :cjae @iae. ac. cn
004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5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