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Nematodes as bioindicator of soil health: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方法及应用



全 文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方法及应用 3
李玉娟 吴纪华 3 3  陈慧丽 陈家宽
(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 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433)
【摘要】 简述了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优势 ,归纳了常用指数和分析方法 ,对成熟指数及基于营养
类群的一些指数和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与其他指数相比 ,成熟指数更能敏感地反映土壤环境的受胁
迫程度 ,基于营养类群的指数和分析方法可以在生态系统功能水平上更好地揭示土壤环境的健康状态. 概
述了以上指数和方法在农业、森林、草原及其他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结合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提出以
下建议 :加强对土壤线虫生活史和食性等特性的认识 ;进一步完善现有指数 ,将多种指数和分析方法结合
使用 ;加强土壤线虫在多种生态系统及大尺度地域空间内的应用.
关键词  土壤线虫  指示生物  成熟指数  营养类群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5) 08 - 1541 - 06  中图分类号  Q968  文献标识码  A
Nematodes as bioindicator of soil health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L I Yujuan ,WU Jihua ,CHEN Huili ,CHEN
Jiakuan ( Key L aboratory f or Biodiversity Scienc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 Minist ry of Education , Institute
of Biodiversity Science , Fudan U niversity , S hanghai 200433 , China) . 2Chin. J . A ppl . Ecol . , 2005 ,16 (8) :
1541~1546.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nematodes as soil health bioindicator. A review of commonly used
indices and analyzing methods by means of nematodes was presented ,with emphases on Maturity Index ,as well
as the indices and analyzing methods based on their trophic groups. Compared with other indices ,Maturity Index
can reflect the stressed degree of soil more sensitively , and the indices and analyzing methods based on their
trophic groups can well reveal the state of soil health based on ecosystem functioning. The applications of nema2
todes as bioindicator in agriculture ,forest ,grassland ,and other ecosystems were also outlined. In view of some
practical limitations in the methods ,prospective researches and applications were suggested ,i. e. ,intensify the e2
cological studies to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nematodes ,such as their life histories
and feeding habits , consummate the indication system by integrating various nematode indices and analyzing
methods ,and extend the applications of soil nematodes in different ecosystems and in different regions at large
scales.
Key words  Soil nematode , Bioindicator , Maturity Index , Trophic group.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000020 ,30370285) .3 3 通讯联系人.
2004 - 07 - 19 收稿 ,2004 - 10 - 02 接受.
1  引   言
土壤健康通常定义为土壤生态系统维持生物生产力、改
善环境质量和促进动植物健康机能的能力 [13 ,24 ,42 ,63 ] ,它深
刻地影响植物、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并决定着农业的可持续
性发展和未来的环境质量 [14 ,65 ] . 近年来 ,土壤作为一种有限
资源开始受到重视. 同时 ,人们也发现土壤污染或退化之后
极难恢复 ,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9 ,50 ] . 评价土壤健
康通常使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指标 ,而土壤生物作为土壤中
最具生命力的部分 ,能有效地评价土壤的活力和健康状
况[15 ,29 ] .土壤动物中的主要类群 ,如原生动物、线虫、弹尾
虫、蚯蚓等 ,在土壤有机质分解、养分循环、改善土壤结构、影
响植物生产力和演替中具有重要作用 ,并经常被作为指示生
物进行研究[23 ,27 ,30 ] . 线虫作为全球最丰富的后生动物 ,广泛
存在于各种生境 ,营养类群多样 ,是土壤指示生物中的典型
代表[7 ,44 ] . 目前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研究已成为
国际土壤生态学领域的热点和前沿课题 [14 ,16 ,42 ] . 本文对土
壤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研究方法及应用加以综述 ,
旨在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2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优势
与其它土壤生物比较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 ,有
以下几方面优势 : 1) 线虫是土壤生物的优势类群 ,在每平方
米土壤中可达数百万条 ,且无论健康还是污染土壤中都有线
虫分布 ,可以反映土壤环境的细微变化 [56 ,57 ] ;2) 从土壤中将
线虫分离出来较容易 ,其定量分离方法已十分成熟 ,分离效
率可达到 97 %~99 %[41 ] ;3)其科、属鉴定相对其它土壤动物
来讲较为简单 ,且其科、属水平的群落结构分析已经可以用
于土壤健康评估 [44 ] ;4)线虫生活于土壤间隙水中 ,与环境直
接接触 ,移动速度缓慢 ,可反映小尺度土壤微生境的变化 [7 ] ;
5)线虫世代周期较短 ,一般为数天或几个月 ,可在短时间内
对环境变化作出响应 [6 ] ;6) 线虫食性多样 ,在土壤食物网中
扮演重要角色 ,其营养类群结构的变化与土壤生态系统过程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5 年 8 月  第 16 卷  第 8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 Aug. 2005 ,16 (8)∶1541~1546
联系紧密[6 ] . 因此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受到广泛重
视 ,并在多种生态系统中得到应用.
3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常用的指数和方法
20 世纪 90 年代以前 ,分析土壤线虫群落主要运用多种
生物多样性指数 ,如多度 ( richness) 、丰度 (abundance) 、均匀
度 (evenness) 、优势度 (dominance) 、香农2威纳指数 ( Shannon2
Weiner Index)和辛普森指数 (Simpson Index)等[54 ] .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 ,根据线虫的生活史特征 ,一类以
线虫群落特征评价土壤环境受干扰程度的指数被提出 ,即成
熟指数 (Maturity Index) . 同时 ,根据线虫营养类群的划分 ,
提出了以线虫群落评价土壤食物网和土壤生态系统能流途
径的指数 ,如结构指数 ( Structure Index ,SI) 、富集指数 ( En2
richment Index ,EI) 和线虫通路比值 (Nematode Channel Ra2
tio ,NCR) . 此外 ,其他群落生态学分析方法也被广泛应用 ,如
根据相似性系数进行的聚类分析 (cluster analysis) 和非度量
多维标度分析 (nonmetric multi2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等
应用于线虫群落结构的比较 ;多元回归分析 (multiple regres2
sion analysis) 、主成分分析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和典
范相关分析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等应用于研究线虫
群落与土壤环境因子间的联系. 这些指数和方法与以前的研
究方法相结合 ,推动了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研究.
311  成熟指数
Bongers[5 ]于 1990 年提出成熟指数 ,其主要原理是线虫
具有不同的生活史特征 ,因此不同类群对环境压力的敏感度
不同 ,可以通过线虫群落所处的不同演替阶段来判断环境干
扰的大小. 成熟指数主要依据生活史对策将各科线虫划分为
不同的 c2p (colonizer2persister) 类群 ,对线虫群落的 c2p 值进
行统计 ,计算成熟指数 ,通过其值的高低反映土壤生态系统
的稳定性及受干扰程度. 它将线虫划分为 r2对策者向 k2对策
者过渡的 5 个类群 :c2p 1 ,世代时间很短 ,卵量巨大 ,在食物
充足条件下种群爆发 ,代谢快 ,极耐污染和环境压力 ,是典型
的机会主义者 (opportunist) ;c2p 2 ,世代时间短 ,卵量大 ,较耐
污染和环境压力 ,也是机会主义者 ;c2p 3 ,世代时间较长 ,对
环境压力较敏感 ;c2p 4 ,世代时间长 ,对环境压力敏感 ;c2p 5 ,
世代时间很长 ,卵量小 ,对污染和环境压力极为敏感. 成熟指
数的计算公式为 :
Maturity Index = 6 v ( i) ·f ( i)
式中 , v ( i)为第 i 种线虫的 c2p 值 , f ( i) 为第 i 种线虫的个体
数占总个体数的比例. 成熟指数值低 ,则线虫群落处于演替
阶段早期 ,表明土壤环境受到干扰 ;值较高 ,则线虫群落处于
演替阶段后期 ,表明土壤环境处于较稳定状态.
自 1990 年被首次提出以来 ,成熟指数已发展了多种不
同的指数形式 (表 1) . 这些指数应用同一计算公式 ,但其研
究对象及应用意义不尽相同. 由于植物寄生性线虫的生活史
对策与自由生活线虫不相同 ,Bongers[5 ]提出了自由生活线
虫成熟指数 ( M I) 和植物寄生线虫成熟指数 ( Plant Parasite
Index , PPI) . 1994 年 , Yeates[55 ]提出了包括所有线虫 (自由
生活和植物寄生类型)的总成熟指数 ( ∑M I) . 自由生活线虫
的成熟指数 ( M I)和总成熟指数 ( ∑M I) 反映土壤环境的受
干扰程度 ,主要用于天然和半天然土壤生态系统. 植物寄生
线虫成熟指数 ( PPI)只针对植物寄生性线虫 ,该指数与土壤
肥力及作物产量密切相关 ,常用于农业生态系统 [6 ,8 ,26 ] . 此
外 ,由于在土壤营养物增加的情况下线虫典型机会主义类群
(c2p 1)的种群密度会迅速增长 ,它们在反映土壤生态系统长
期变化过程时会产生一些干扰信息 , Popovici[43 ]提出 M I25
这个成熟指数 ,它只包括 c2p 值在 2 到 5 之间的自由生活线
虫 ,能更好地指示土壤状况的较长期变化. Neher 等 [37 ]则提
出了一种 c2p 值在 2~5 之间所有线虫 (自由生活和植物寄
生)的总成熟指数 ( ∑M I25) . 研究者在具体工作中根据各自
的研究目的 ,或有选择地运用不同形式的成熟指数 ,或兼而
用之.
表 1  成熟指数的不同形式
Table 1 Maturity Index variations
不同生活类型的线虫类群
Nematode groups with
different life styles
不同 c2p 值的线虫类群
Nematode groups with
different c2p values 文献Citations
M I 自由生活线虫Free2living nematode c2p = 1~5 [5 ]
PPI 植物寄生线虫Plant2parasitic nematode c2p = 1~5 [5 ]6 M I 所有线虫 ,包括自由生活和植物寄生线虫Free2living and plant2
parasitic nematodes
c2p = 1~5 [55 ]
M I25 自由生活线虫Free2living nematode c2p = 2~5 [43 ]6 M I25 所有线虫 ,包括自由生活和植物寄生线虫Free2living and plant2
parasitic nematodes
c2p = 2~5 [37 ]
  为了更形象地表示线虫的群落演替动态 , de Goede
等[11 ]提出了表现线虫 c2p 类群结构变化的图示方法 c2p 三
角 (c2p triangle) . 它主要是根据 c2p 值将线虫分为 3 大类 ,即
典型的机会主义者 (c2p 1) 、机会主义者 (c2p 2) 和定居者
(persisters) (c2p 325) ,用等边三角形指示 3 大类群的百分比.
根据 c2p 三角图示的 3 大类线虫比例的变化趋势 ,直观地反
映土壤健康状况的改变.
成熟指数是依据生活史对策 ,包括体型、寿命、存活率、
繁殖力、发育速度等特征来划分线虫种群并加以计算. 这些
特征与线虫指示环境变化的敏感性直接相关. 因此 ,相对其
它指数 ,成熟指数能更直接地反映线虫群落的演替状态 ,从
而更敏感地反映土壤环境的受胁迫程度. 相应的 c2p 类群划
分方法还被应用到其它动物的研究中 ,如螨虫 [45 ] 、原生动
物[52 ]等. 近年来 ,成熟指数受到欧美土壤学界和环境保护部
门的广泛关注 ,如荷兰最大的国家公众健康和环境组织
( The National Insitute of Public Health and the Environment ,
RIVM)应用成熟指数作为管理土壤污染的监测指标 [7 ] ,美
国也将成熟指数应用于评估大尺度区域水平的农业土壤生
态系统的健康[37 ] .
312  基于营养类群的研究方法
土壤线虫具有多种食性 ,据其食性特征可将线虫划分为
245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6 卷
不同的营养类群. 线虫群落的营养结构、特定营养类群的比
例 ,甚至一个单独的营养类群都可用来指示土壤生态系统的
变化. 1993 年 , Yeates 等[58 ]将 334 个属的土壤线虫划分为 8
个营养类群 :植食者 (plant feeding) 、食真菌者 (fungal feed2
ing) 、食细菌者 (bacterial feeding) 、沉积食性者 ( substrate in2
gesting) 、肉食者 (carnivorous) 、食单细胞真核生物者 (unicel2
lular eucaryote feeding) 、动物寄生者生活史中营自由生活的
阶段 (dispersal or infective stages of animal parasites)和杂食者
(omnivorous) . 此后 ,众多土壤线虫学工作都基本参照该方法
对线虫进行体系划分.
由于线虫的营养类群结构与土壤碎屑食物网密切相关 ,
取食细菌和取食真菌的土壤线虫的数量常被用于探测土壤
有机质的分解途径 ,如应用线虫通路比值 ( Nem atode Chan2
nel Ratio ,NCR) ,计算公式为 : N CR = B/ ( B + F) ,其中 B 和
F 分别代表取食细菌和取食真菌的线虫数量. N CR 值为 0 ,
代表土壤有机质分解是依靠完全的真菌分解途径 ;若 N CR
值为 1 ,则表示完全的细菌分解途径 [56 ] .
Ferris 等[18 ]在营养类群水平上结合线虫的生活史特征
将线虫分为若干个类群 :Bax、Fux、Cax 和 Omx (x = 1~5 ,代表
线虫的 c2p 值 ;Ba、Fu、Ca 和 Om 各自代表食细菌、食真菌、肉
食和杂食性线虫) ,发展了一系列指数 ,如富集指数 ( Enrich2
ment index , EI)和结构指数 (Structure index , S I) . EI 主要用
于评估食物网对可利用资源的响应 , S I 可以指示在干扰或
恢复过程中土壤食物网结构的变化. 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 EI
= 100 ×( e/ ( e + b) ) , S I = 100 ×( s/ ( s + b) ) ; b (basal) 代表
食物网中的基础成分 ,主要指 Ba2 和 Fu2 这两个类群 ; e (en2
richment)代表食物网中的富集成分 ,主要指 Ba1 和 Fu2 这两
个类群 ; s ( structure) 代表食物网中的结构成分 ,包括 Ba32
Ba5 、Fu32Fu5 、Om32Om5 、Ca22Ca5 类群. b、e 和 s 值的计算方
式分别为 ∑kbnb、∑kene 和 ∑ks ns ,其中 kb、ke 和 ks 为各类群
所对应的加权数 (其值在 018~510 之间[18 ]) , nb、ne 和 ns 则
为各类群的丰度. EI 和 S I 的值在 0~100 之间变化 ,结合分
析可以较好地指示干扰程度和食物网的变化. 当 EI 和 S I 都
小于 50 时 ,干扰程度最高 ,已对环境造成胁迫 ,食物网退化 ;
EI 大于 50 , S I 小于 50 ,干扰程度较高 ,食物网受到一定程
度的干扰 ; EI 和 S I 都大于 50 ,干扰程度一般 ,食物网稳定成
熟 ; EI 小于 50 , S I 大于 50 ,无干扰 ,食物网正在形成中. 根
据线虫不同营养类群的划分及各类相关指数可直接反映有
机质的分解途径和食物网结构的变化 ,指示土壤生态系统中
物质和能量的流通情况 ,从而在生态系统功能水平上揭示土
壤环境的健康状态.
4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应用
411  农业生态系统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 ,影响土壤健康状况的主要干扰形式
有耕作方式的改变、施用农药、矿质肥及有机肥、秸秆燃烧和
烟熏土壤以及重金属污染等.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生物指示
者 ,被广泛用于指示这些干扰情况.
耕作方式的改变包括多种形式 ,比较未耕地和已耕地的
线虫群落结构的研究较多. 未耕地以植食线虫为优势种 ,
M I 和 PPI 值较高 ,土壤作物产量较低 ;已耕地尤其是春耕和
秋耕地的植食性线虫种群密度较低 ,优势种为食细菌线虫 ,
M I 和 PPI 值较低 ,土壤作物产量较高 [25 ] . M I 和 PPI 尤其适
用于指示不同耕作方式下短期内土壤生态系统的变化 ,如多
年生作物替代 1 年生作物后 ,土壤线虫群落的 M I 和 PPI 值
都升高[21 ,36 ] ;有机氮肥[12 ,19 ,34 ,39 ] 、无机肥[26 ,28 ,34 ] 的施入均
使土壤线虫群落的 M I值降低 , PPI值升高 ;烟熏土壤的情况
下 ,土壤线虫群落的 M I、PPI 和 ∑M I 值都降低[17 ] .
除草剂或杀虫剂的施用使土壤线虫群落的 M I25 值降
低[39 ] . 在施入以有机物为基质的大豆胞囊线虫生防菌颗粒
剂的土壤中 ,非植物寄生线虫出现频率明显升高 ,表明这种
颗粒剂对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64 ] .
Nagy 等[33 ]在石灰质的农田黑钙土壤中 ,研究了 7 年来
镉、铬、铜、硒和锌污染对土壤线虫的影响. 当重金属污染物
浓度达到 90 和 270 mg·kg - 1时 ,线虫密度显著减少. 此外 ,
硒还会使线虫在属水平上的多样性降低. M I25 , S I 的值随
土壤中重金属浓度的升高而降低 ,其中对锌最敏感 ,铬和硒
次之 ,镉最低. 在铬和硒处理中 ,最敏感的杂食和捕食动物类
群比例明显降低 ,锌处理中有轻微程度的降低 ,但镉处理中
却升高. 研究还指出 ,成熟指数和结构指数的同步使用是应
用线虫群落指示土壤污染的值得推广的方法.
412  森林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的干扰形式主要有采伐、火灾、清理和农
事操作等. 在受到干扰的状况下 ,土壤线虫的丰度会普遍降
低 ,营养结构和成熟指数也有所变化 ,但这种趋势只在刀耕
火种的农事耕作或完全的机械清理等极端情况下才表现明
显[4 ] .森林火灾和清理大大减少了生态系统中的碎屑等有机
质 ,土壤食物网也随之出现较大波动 ,对线虫各营养类群有
较大影响[31 ] . 森林被采伐后 ,食细菌线虫比例增加 ,食真菌
线虫比例下降 ,且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恢复 [47 ] ,但 M I 等指
数没有明显变化 [48 ] .
作为腐生真菌和细菌的主要捕食者 ,土壤线虫在高等植
物获得矿物质营养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
着人们对森林土壤退化的关注度的增高 ,线虫作为森林土壤
健康指示者日益受到重视.
413  草地生态系统
草地生态系统的干扰形式主要有放牧、燃烧和农事操作
等.放牧草地土壤线虫数量明显减少 ,且线虫的群落结构也
受到一定影响[2 ,61 ] . 此外 ,在草地耕作方式由单种种植改为
多种混种的情况下 ,土壤线虫群落的 M I 值升高 ,土壤环境
趋于稳定[51 ] .
线虫在草地生态系统中往往被看作是主要的消费者 ,世
界上许多地区的研究均表明土壤线虫与草地生产力密切相
关[10 ] ,草地的人为干扰可以对土壤线虫产生深远影响 ,因
此 ,土壤线虫是反映草地土壤质量变化的很好的指示生
物[59 ] .
34518 期              李玉娟等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方法及应用            
414  其它陆地生态系统
除以上 3 类生态系统外 ,利用线虫作为生物指示者在其
它生态系统中的应用也有报道. 线虫的成熟指数、营养类群
指数和多种多样性指数被应用于湿地[32 ,53 ] 、沙漠[1 ] 、极
地[22 ]等生态系统中指示土壤质量的变化. 例如 ,在受工业废
水污染的湿地中 ,线虫的均匀度、丰富度、优势度都明显升
高 ,而且这种指示结果与理化指标 (如 p H 值) 反映的土壤质
量变化一致[32 ] . 土壤线虫在这些生态系统中的应用相对较
少 ,但 Freckman 等[22 ]指出 ,线虫在这些环境中尤其是一些
极端生境中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土壤健康指示生物.
5  常用指数和方法的不足之处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各类指数及研究方法随
着大量的应用而日趋成熟 ,但它们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各种多样性指数因其较易计算而被广泛使用 ,但它们对
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并不敏感. 例如 ,一个群落中的所有物种
均被替代 ,而多样性指数有可能不发生变化 [35 ] . 此外 ,多样
性指数将所有物种等同看待 ,并不区分它们在生态功能上的
差异. 所以 ,在反映土壤生态系统健康状态时 ,不能很好地从
功能角度评价其变化.
群落相似性分析方法 ,如依据 Jaccard 相似性系数、Bray2
Curtis 相似性系数等计算获得相似性矩阵而进行的相似性
分析 ,可以很好地反映物种组成上的变化. 但和多样性指数
一样 ,群落相似性分析不能反映土壤生态系统在功能上的改
变.
成熟指数在近 10 多年来日益受到重视 ,并有广泛应用.
但是 ,仍存在一些不明确的问题 ,主要有 :1)目前通常在科水
平上划分线虫的 c2p 类群 ,但事实上 ,同科线虫各属种间的
c2p 值并不一定相同 ,因此需要在科以下水平对线虫的 c2p
值进一步细化[11 ,20 ,55 ] ;2)由于有关土壤线虫生活史 (如寿命
等)的实验性证据还很少 ,目前 c2p 值的确定主要依据线虫
的体型大小和雌体的卵量等解剖学特征 ;3)由于一些种类的
线虫在不同生境的生活史对策会有所差别 ,其相应的 c2p 值
也会有所变化[9 ,51 ] ,所以原有 c2p 值的划分也就缺乏足够的
说服力 ,需要进一步校正 [6 ,58 ] . 以上问题的解决均有待更多
的有关土壤线虫生活史的实验性证据.
成熟指数在具体应用中还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 各种成
熟指数在各个生态系统和地区间的运用并不一致 ,受到很多
因素的影响. 因此 ,在应用于不同干扰水平和生态系统类
型[35 ]以及不同地区间 [38 ]时必须加以校正. 在草原生态系统
中 ,土壤线虫群落的 M I 值没有明显变化[40 ] ;但在农田生态
系统中 , M I 值却显著下降[25 ] . 在烟熏影响下 , Silverstream
地区的草地线虫群落 M I 值升高 ,而 Kaitoke 草地则降
低[60 ] .如何使成熟指数适用于大尺度的地理范围及多种生
态系统的横向比较 ,有待进一步研究.
同样 ,基于营养类群水平上的指数和方法也存在类似问
题.目前在划分各营养类群时主要根据线虫的口腔、食道等
形态特征 ,而不依据其确切的取食偏好等实验性证据 ,其划
分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验证 [3 ,55 ,58 ] . 此外 ,同一种线虫在不
同条件下可以有多种食性. 例如 ,中矛线虫 ( Mesodorylaim us
sp1)在一般情况下营捕食性生活 ,但也能通过取食细菌来进
行生长和繁殖[46 ] . 而一些被划分为某种营养类型的线虫 ,在
生长或繁殖时期却属于另一种营养类型 ,如许多植物寄生线
虫幼体阶段常营自由生活 ,而并不取食植物体.
因为存在以上问题 ,所以需要继续充实线虫生物学基本
资料 ,并完善现有的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指数和研
究方法 ,使其更有效地指示土壤生态系统的变化情况.
6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应用前景
线虫作为一种非常具有潜力的土壤健康指示生物 ,已经
在理论指标和实践应用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基础. 当然也还
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需要进一步去解决和完善. 首先 ,需
要加强对土壤线虫的生活史和食性等特性的认识 ,这不仅为
以上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各种指数和方法提供可
靠的应用依据 ,而且有利于了解土壤生态系统过程与线虫间
的关系. 其次 ,在进一步完善现有指数的基础上 ,将多种指数
与方法结合使用 ,能更好地指示土壤健康状况. 第三 ,尽管土
壤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在农田、森林和草地等生态系
统中已有大量研究 ,但是还需加强土壤线虫在其他生态系统
以及大尺度地域空间内的应用研究 ,促进对整个土壤生态系
统健康评价水平的提高.
目前 ,欧美国家正致力于土壤质量总体评价试验研究 ,
我国也将土壤质量演变中的生物指标列入有关重大科技研
究项目中[62 ] . 因此 ,进一步开展线虫的指示生物作用研究 ,
对探明土壤生态系统过程和机制及保持土壤健康状况具有
重要意义 ,并可指导农业生产及环境变化研究 ,促进我国社
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致谢  感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梁彦龄研究员、复旦
大学生物多样性科学研究所傅萃长博士、陈中义博士对本文
提出的宝贵意见.
参考文献
1  Alon A ,Steinberger Y. 1999. Effect of nitrogen amendments on mi2
crobial biomass ,above2ground biomass and nematode population in
the Negev Desert soil. J A rid Envi ron ,41 (4) :429~441
2  Bardgett RD ,Leemans D K ,Cook R , et al . 1997. Seasonality of the
soil biota of grazed and ungrazed hill grasslands. Soil Biol Biochem ,
29 (8) :1285~1294
3 Berney MF , Bird GW. 2001. Analysis of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abstract) . J Nematol ,33 :251
4  Bloemers GF , Hodda M ,Lambshead PJD , et al . 1997. The effects
of forest disturbance on diversity of tropical soil nematodes. Oecolo2
gia ,111 (4) :575~582
5  Bongers T. 1990. The maturity index :An ecological measure of en2
vironmental disturbance based on nematode species composition.
Oecologia ,83 (1) :14~19
6  Bongers T ,Bonger M. 1998. Functional diversity of nematodes.
A ppl Soil Ecol ,10 (3) :239~251
7  Bongers T , Ferris H. 1999.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as a
bioindicator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Trends Ecol Evol , 14
(6) :224~228
445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6 卷
8  Bongers T ,van der Meulen H , Korthals G. 1997. Inverse relation2
ship between the nematode maturity index and plant parasite index
under enriched nutrient conditions. A ppl Soil Ecol ,6 :195~199
9  Bongers T , de Goede RGM , Korthals GW , et al . 1995. Proposed
changes of c2p classification for nematodes. R uss J Nematol ,3 :61~
62
10  Cook R , Yeates GW. 1993. Nematode pests of grassland and forage
crops. In : Evans K ,eds. Plant Parasitic Nematodes in Temperate A2
griculture. Wallingford :CAB International. 305~350
11  De Goede RGM ,Bongers T ,Ettema CH. 1993. Graphical presenta2
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c2p trian2
gles. Med Fac L andbouw w U niv Gent ,58 (2b) :743~750
12  De Goede RGM ,Dekker HH. 1993. Effects of liming and fertiliza2
tion on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coniferous forest soils. Pedobiolo2
gia ,37 (4) :193~209
13  Doran J W ,Parkin TB. 1994. Defining and assessing soil quality. In :
Doran J W , eds. Defining Soil Quality for a Sustainable Environ2
ment . SSSA S pec Publ ,35 :3~21
14  Doran J W , Sarrantonio M ,Liebig MA. 1996. Soil health and sus2
tainability. A dv A gron ,56 :2~55
15  Doran J W ,Zeiss MR. 2000. Soil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 :Managing
the biotic component of soil quality. A ppl Soil Ecol ,15 :3~11
16  Ekschmitt K ,Bakonyi G ,Bongers M , et al . 2001. Nematode com2
munity structure as indicator of soil functioning in European grass2
land soils. Eur J Soil Biol ,37 (4) :263~268
17  Ettma CH ,Bongers T. 1993. Characterization of nematode coloniza2
tion and succession in disturbed soil using the Maturity Index. Biol
Fert Soils ,16 (2) :79~85
18  Ferris H ,Bongers T ,de Goede RGM. 2001. A framework for soil
food web diagnostics : Extension of the nematode faunal analysis
concept . A ppl Soil Ecol ,18 :13~29
19  Ferris H ,Venette RC ,Lau SS. 1996. Dynamics of nematode com2
munities in tomatoes grown in conventional and organic farming
systems ,and their impact on soil fertility. A ppl Soil Ecol ,3 :161~
175
20  Fiscus DA ,Neher DA. 2002. Distinguishing sensitivity of free2living
soil nematode genera to physical and chemical disturbances. Ecol
A ppl ,12 (2) :565~575
21  Freckman DW ,Ettema CH. 1993. Assessing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agroecosystems of varying human intervention. A gric Ecosyst
Envi ron ,45 (324) :239~261
22  Freckman DW ,Virginia RA. 1997. Low2diversity Antarctic soil ne2
matode communities : Distribution and response to disturbance. E2
cology ,78 (2) :363~369
23  Gupta VVSR , Yeates GW. 1997. Soil microfauna as bioindicators of
soil health. In : Pankhurst CE , eds. Biological Indicators of Soil
Health. Wallingford :CAB International. 201~233
24  Karlen DL ,Ditzler CA , Andrews SS. 2003. Soil quality : why and
how ? Geoderma ,14 (3~4) :145~156
25  Lenz R ,Eisenbeis G. 2000. Short2term effects of different tillage in
a sustainable farming system on nematode community structure.
Biol Fert Soils ,31 (324) :237~244
26  Liang WJ ,Chen LJ ,Li Q , et al . 2002. Responses of nematode com2
munities to inorganic fertilizer disturbance in a farmland ecosystem.
Pedosphere ,12 (3) :193~200
27  Liang W2J (梁文举) , Ge T2K (葛亭魁) , Duan Y2X (段玉玺) .
2001.Bioindication of soil fauna to soil health. J S henyang A gric
U niv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32 (1) :70~72 (in Chinese)
28  Liang WJ , Lavian I , Steinberger Y. 2001. Effect of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on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a Mediterranean agroe2
cosystem. J Nematol ,33 (4) :208~213
29  Liang W2J (梁文举) , Wen D2Z(闻大中) . 2001. Soil biota and its
role in soil ecology.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12 (1) :137
~140 (in Chinese)
30  Li Z2W (李忠武) , Zhang Y2M (张友梅) , Xing X2J (邢协加) .
2002. Effect of Cadmium on soil animal community structure.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11 (6) :931~934 (in Chinese)
31  Mcsorley R. 1993. Short2term effect of fire on the nematode com2
munity in a pine forest . Pedobiologia ,37 (1) :39~48
32  Murialdo SE ,Fuertes M G , Gonzalez J F , et al . 2002. Nematodes as
indicators of wetland pollution. J Envi ron Biol ,23 (4) :423~428
33  Nagy M ,Bakonyi G ,Bongers T , et al . 2004. Effects of microele2
ments on soil nematode assemblages seven years after contaminating
an agricultural field. Sci Total Envi ron ,320 (2~3) :131~143
34  Neher DA. 1999.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organically and conven2
tionally managed agricultural soils. J Nematol ,31 (2) :42~154
35  Neher DA. 2001. Role of nematodes in soil health and their use as
indicators. J Nematol ,33 (4) :161~168
36  Neher DA ,Campbell CL . 1994. Nematode communities and micro2
bial biomass in soils with annual and perennial crops. A ppl Soil
Ecol ,1 :17~28
37  Neher DA ,Campbell CL . 1996. Sampling for regional monitoring of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agricultural soils. J Nematol ,28 (2) :196
~208
38  Neher DA ,Easterling KN ,Fiscus D , et al . 1998. Comparison of ne2
matode communities in agricultural soils of North Carolina and Ne2
braska. Ecol A ppl ,8 (1) :213~223
39  Neher DA ,Olson RK. 1999. Nematode communities in soils of four
farming cropping management systems. Pedobiologia ,43 (5) : 430
~438
40  Nombela G ,Navas A ,Bello A. 1999. Nematodes as bioindicators of
dry pasture recovery after temporary rye cultivation. Soil Biol
Biochem ,31 (4) :535~541
41 δlafasson E , Elmgren R. 1997. Seasonal dynamics of sublittoral
meiobenthos in relation to phytoplankton sedimentation in the Blatic
Sea. Est uar Coast S helf Sci ,45 :149~164
42  Pankhurst CE , Hawke BG , McDonald HJ , et al . 1995. Evaluation
of soil biological properties as potential bioindicators of soil health.
A ust J Ex p A gric ,35 (7) :1015~1028
43  Popovici I. 1992. Nematodes as indicators of ecosystem disturbances
due to pollution. S t ud U niv Babes2Royal Biol ,37 (2) :15~27
44  Ritz K , Trudgill DL . 1999. Utility of nematode community analysis
as an integrated measure of functional state of soils : 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Plant Soil ,212 (1) :1~11
45  Ruf A. 1998. A maturity index for predatory soil mites ( Mesostig2
mata : Gamasina) as an indicator of environmental impacts of pollu2
tion on forest soils. A ppl Soil Ecol ,9 :447~452
46  Russell CC. 1986. The feeding habits of a species of Mesodory2
lai m us. J Nematol ,18 :641
47  Sohlenius B. 1996.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the nematode fauna
in pine forest soil under the influence of clear2cutting —Effects of
slash removal and field layer vegetation. Eur J Soil Biol ,32 (1) :1
~14
48  Sohlenius B. 1997. Fluctuations of nematode populations in pine for2
est soil influence by clear2cutting. Fundam A ppl Nematol ,20 (2) :
103~114
49 Wang X2C (王校常) , Cao Z2H (曹志洪) . 2002. Health quality
problems of paddy soil in the Taihu region.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
生态学报) ,13 (2) :199~203 (in Chinese)
50  Wardle DA ,Bardgett RD , Klironomos J N , et al . 2004. Ecological
linkages between aboveground and belowground biota. Science ,304
(5677) :1629~1633
51  Wasilewska L . 1995. Maturity and diversity of nematodes vs. long2
term succession after stress. Nematologica ,41 :353
52  Wodarz D ,Aescht E ,Foissner W. 1992. A weighted coenotic index
( W CI) :Description and application to soil animal assemblages. Bi2
ol Fert Soils ,14 (1) :5~13
53  Wu J H , Fu CZ ,Chen SS , et al . 2002. Soil faunal response to land
use : Effect of estuarine tideland reclamation on nematode communi2
ties. A ppl Soil Ecol ,21 :131~147
54  Yeates GW. 1984. Variation in soil nematode diversity under pas2
ture with soil and year. Soil Biol Biochem ,16 :95~102
55  Yeates GW. 1994. Modification and qualification of the nematode
maturity index. Pedobiologia ,38 (2) :97~101
56  Yeates GW. 2003. Nematodes as soil indicators : Functional and bio2
diversity aspects. Biol Fert Soils ,37 (4) :199~210
57  Yeates GW ,Bongers T. 1999. Nematode diversity in agroecosys2
tems. A gric Ecosyst Envi ron ,74 (1~3) :113~135
54518 期              李玉娟等 :线虫作为土壤健康指示生物的方法及应用            
58  Yeates GW ,Bonges T ,de Goede RGM , et al . 1993. Feeding habits
in soil nematode families and genera —An outline for soil ecologists.
J Nematol ,25 :315~331
59  Yeates GW , King KL . 1997. Soil nematodes as indicators of the ef2
fect of management on grasslands in the New England Tableland
(NSW) :Comparison of native and improved grasslands. Pedobiolo2
gia ,41 (6) :526~536
60  Yeates GW ,van der Meulen H. 1996. Recolonization of methyl2bro2
mide sterilized soils by plant and soil nematodes over 52 months.
Biol Fert Soils ,21 (122) :1~6
61  Yeates GW ,Waller PJ , King KL . 1997. Soil nematodes as indicators
of the effect of management on grasslands in the New England
Tablelands( NSW) : Effect of measures for control of parasites of
sheep . Pedobiologia ,41 (6) :537~548
62  Yin W2Y(尹文英) . 2001. Retrospectives and prospectives on the
studies of soil zoology. B ull Biol (生物学通报) , 36 (8) : 1~3 (in
Chinese)
63  Zhang T2L (张桃林) , Pan J2J (潘剑君) , Zhao Q2G (赵其国) .
1999. The advances and prospectives of soil quality research. Soil
(土壤) ,31 (1) :1~7 (in Chinese)
64  Zhang W2M (张万民) ,Duan Y2X(段玉玺) ,Chen L2J (陈立杰) ,et
al . 2002. Effect of agrochemicals and biocontrol productions on soil
nematode community dynamics.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学
报) ,13 (5) :638~640 (in Chinese)
65  Zheng Z2P(郑昭佩) ,Liu Z2X(刘作新) . 2003. Soil quality and its
evaluation.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14 (1) :131~134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李玉娟 ,女 ,1981 年生 ,硕士研究生. 主要从事线
虫生态学研究. E2mail :032023004 @fudan. edu. cn
全国第五届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由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主办 ,农业部昆虫生态、毒理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联合承
办的“全国第五届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于 2005 年 5 月 1012 日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 中国生态学会代表冯宗炜院士 ,珠海市
人民政府金展扬副市长 ,珠海市农业局罗新安局长到会祝贺.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
院和 23 所高等院校以及《生态学报》、《应用生态学报》、《生态学杂志》和《生态环境》学术刊物的 97 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杜家纬主任委员做了第四届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报告. 黄勇平和孔垂华两位中国科学院“百人计
划”入选者分别结合自己的科研进展和国际前沿动态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 ,娄永根、林文雄、戴华国、汪思龙和杜家纬等 31 位
代表也在会议上报告了各自的研究成果.
化学生态学是研究生物种间种内通过次生物质为媒介的化学作用关系. 我国自 20 世纪 60 年代就开展昆虫信息素的研
究 ,中国生态学会成立初期就设立了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 近年中国学者在昆虫信息素 ,植物和昆虫的化学关系和植物化
感作用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这次会议展示的报告表明 ,中国的化学生态学研究水平和队伍都上升到新的高度 ,许
多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尤其是由青年学者和博士生组成的研究团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这次会议总结了三年来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在中国生态学会的领导下所进行的工作 ,制订了今后的工作计划. 会议产
生了新一届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 ,杜家纬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 为主任委员 ;孔垂华 (中科院沈阳应
用生态所) 、黄勇平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所) ,原国辉 (河南农业大学)为副主任委员 ;陈宗懋 (中国农科院茶叶所) ,戴华国
(南京农业大学) 、钱培元 (香港科技大学) 、林军 (云南大学) 、娄永根 (浙江大学) 、张真 (中国林科院) 、韩桂彪 (河北农业大学) 、
张茂新 (华南农业大学) 、汪思龙 (中科院会同森林生态实验站) 、林文雄 (福建农林大学)和韩宝瑜 (中国农科院茶叶所)为委员.
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 73 篇 ,到会代表进行了热烈的学术讨论和交流 ,介绍了国内外动态和各自所从事的研究工作进展 ,
构通了信息. 这次会议虽然时间短促 ,由于受到中国生态学会的重视和支持 ,代表们的共同努力 ,会议开得非常成功 ,取得了
超出预期的结果. 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和与会代表衷心感谢为本次会议付出辛勤工作的承办单位和会务组
成员.
遗憾的是 ,上届 2002 年昆明会议的特邀代表庞雄飞院士已永远离开了我们. 庞雄飞院士病重期间仍念念不忘这次化学生
态学学术研讨会 ,嘱托一定办好这次会议. 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和全体代表深切怀念庞雄飞院士 ,并以浓厚
的学术气氛和空前的人数规模表达了对庞雄飞院士的敬意.
会议期间化学生态专业委员会还就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讨论和部署 :
11 第六届全国化学生态学学术研讨会将于 2007 年在杭州举行 ,由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联
合承办.
21 统一组织中国学者参加 2005 年 10 月由亚太地区化学生态学家协会和国际化学生态学会共同组办的第二十届国际化
学生态年会.
31 组织本次会议的部分优秀论文发表 ,编写出版《化学生态学》著作.
41 继续认真做好化学生态学科的科学普及工作.
中国生态学会化学生态专业委员会
2005 年 5 月 13 日
645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6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