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中国野生毛葡萄病原菌诱导响应VqCOI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全 文 :果 树 学 报 2012,29(6): 990~996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中国野生毛葡萄病原菌诱导响应 VqCOI1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牛 姣 1,2,周存田 1,2,王西平 1,2*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农业部西北地区园艺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开放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2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摘 要: 【目的】为了验证 COI1 基因在葡萄抗病防御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在前期通过抑制消减杂交技术(SSH)获得
中国野生葡萄毛葡萄株系‘商-24’ COI1 基因 EST 序列的基础上,采用 RT-PCR 从毛葡萄‘商-24’中分离到 COI1 基
因 cDNA 序列, 并通过实时定量 PCR 和半定量 PCR 分析了 COI1 基因的表达特异性,以期验证其在葡萄抗病防御机
制中的作用。 【结果】序列分析表明,VqCOI1 基因长 2 455 bp,编码 598 个氨基酸残基,相对分子量为 67.87 ku,等电
点为 5.85。 同源性分析表明,它与已克隆的大豆(Glycine max)COI1 基因(GenBank 登录号: AAZ66745.1)相似性最高
为 79%。实时定量 PCR 技术用来检测 VqCOI1 基因在受到病原菌侵染和激素处理时在抗病品种‘商-24’中的表达情
况,结果表明,在白粉菌诱导初期,抗病的毛葡萄株系‘商-24’ VqCOI1 基因表达量升高,这可能是因为它参与了病原
菌诱导的 JA 信号调节途径。 水杨酸(SA)、茉莉酸甲酯(MeJA)、乙烯(Eth)处理表明 VqCOI1 基因表达受激素分子调
节,这些信号分子可能交叉调节这一基因的表达。 在嫩叶、嫩茎、花、果皮、卷须等不同葡萄组织中的表达表明 Vq-
COI1 基因的表达具有空间差异性。 【结论】这些结果暗示着 VqCOI1 的表达响应病原菌侵染并受生物胁迫相关激素
的调控,很有可能在葡萄防御病原菌侵染的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中国野生葡萄; VqCOI1 基因; 克隆; 表达分析
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9980(2012)06-990-07
Cloning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 pathogen-responsive VqCOI1 gene in
Chinese wild Vitis quinquangularis
NIU Jiao1,2,ZHOU Cun-tian1,2,WANNG Xi-ping1,2*
(1College of Horticulture,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Horticultural Plant Biology and Germplasm Innov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2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rop Stress Biology in Arid Areas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ling, Shaanxi 712100 China)
Abstrat: 【Objective】 The objective of the study is to verify the role of COI1 gene in grape disease resis-
tance. 【Method】Based on a EST sequence of COI1 gene in the subtractive suppression hybridization (SSH)
cDNA library from young leaves of Chinese wild Vitis quinquangularis clone ‘shang-24’ inoculated with
Uncinula necator (Schw.) Burr, we isolated the cDNA sequence of that COI1 gene using the RT-PCR
technology, which was designated as VqCOI1. Then we studied its expression patterns by Semi-Quantita-
tive RT-PCR and Quantitative RT-PCR, on the purpose of verifying its roles in grape disease resistance.
【Result】The seque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length of VqCOI1 was 2 455 bp, which encodes 598
amino acids, with a predicted molecular weight of 67.87 ku and the isoelectric point of 5.85. Multiple
Alignment of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showed that it has the highest sequence similarity, approxi-
mately 79% similarity with other COI1 in Glycine max (GenBank acc.no: AAZ66745.1).The qRT-PCR
showed that the expression of VqCOI1 was induced and increased in the early stages when inoculated with
U. nector in the resistant line ‘Shang-24’, which suggested that VqCOI1 might be involved in pathogen-
收稿日期: 2012-04-27 接受日期: 2012-08-1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701, 31071782)
作者简介: 牛姣,女,在读硕士生,研究方向为果树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 Tel: 029-87080307, E-mail:niujiao.2009@163.com
觹 通讯作者 Author for correspondence. Tel: 029-87082429, E-mail: wangxiping@nwsuaf.edu.cn
DOI:10.13925/j.cnki.gsxb.2012.06.012
induced JA signal regulatory pathways. VqCOI1 was also regulated by Ethylene (Eth), Methyl jasmonate
(MeJA) and Salicylic acid (SA), and these signaling molecules may cross-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this
gene. VqCOI1 was also expressed differentially in leaves, stems, flowers, pericarps and tendrils. 【Con-
clusion】 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VqCOI1 was a pathogen-responsive gene and it was regulated by cer-
tain biotic stress-related hormones, indicating it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rape pathogen resistance.
Key words: Vitis quinquangularis; Clone; VqCOI1 gene; Gxpression analysis
牛 姣等: 中国野生毛葡萄病原菌诱导响应 VqCOI1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植物在自然条件下, 长期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常
常受到周围环境中各种因子的刺激, 例如干旱、水
淹、高盐、低温、病毒、细菌和真菌等, 当植物受到病
原菌侵染时,随着植物与病原菌的长期互作,协同作
用, 已经进化出了许多防御抗性机制来抵抗病原微
生物的侵袭。 这种防御机制包括植物自身的一些生
理作用或化学障碍物以及病原物侵染植物后诱导植
物一系列防卫反应的发生。 许多植物的代谢过程都
是受到多种酶的合成与降解的平衡作用调控的,其
中, 植物通过泛素化途径对许多蛋白的降解过程在
植物的抗病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许多研究表明,
E3 泛素连接酶和相关蛋白的降解在植物信号转导
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 并最终导致植物抗病性的发
生[1-2]。
病虫害的侵染会刺激植物体内的合成 JA 和
Eth,启动植物内源信号分子的调节,进而激活一些
病程相关蛋白的表达,各种途径相互交叉,使得植物
形成对病原菌的应激反应。 研究表明,JA 信号途径
在植物抗性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3]。 COI1 基因是是
目前所发现的拟南芥茉莉酸信号传导途径中最重要
的调控基因。 它与植物的育性和抗性两类完全不同
的性状有关。 COI1 蛋白包含有一个 F-BOX 结构域
和不完整的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LRR),它是一
个新的 F-BOX蛋白[4]。 它可以与 ASK1/ASK2、CUL1
和 RBX1 结合,形成 SCFCOI1 E3连接酶复合体[5],这个
SCFCOI1 E3 复合物可以特异识别茉莉素信号转导途
径的一些调控因子, 使其泛素化而由 26s 蛋白体降
解, 从而开启下游基因的表达和下游茉莉素信号传
导,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抗逆性。 在拟南芥 coil1
突变体发现后的十年中,一直没有找到 SCFCOI1的靶
蛋白。 直到 2007 年,3 个课题组分别利用不同的方
法同时发现了拟南芥中茉莉酸信号途径的重要调控
因子-JAZ蛋白[6]。 Thines等[6]利用了 JAZ1-GUS融合
蛋白证明了 JAZ 蛋白为 SCFCOI1的底物。 Yan 等 [7]采
用生物芯片技术进一步证明了这种蛋白质是茉莉酸
响应基因的负调控因子。 由于它特有的 jas 保守结
构域, 它可以通过 COI1 介导的植物泛素化途径调
节植物早期抗性反应和诱导植物抗病性 。 目前,
COI1 在葡萄等单子叶植物中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由于葡萄白粉病[Uncinula necator (Schw.) Burr]在世
界范围内的严重危害性, 为了深入了解葡萄抗白粉
病分子机理, 项目组在前期构建了接种与未接种白
粉菌的高抗白粉病的中国野生葡萄毛葡萄株系‘商-
24’ SSH 文库,获得了 COI1 基因的 EST 序列(Gen-
Bank number: JK266496)。我们就是在此基础上,采用
RT-PCR技术克隆了中国野生葡萄 COI1 基因,并进
行表达分析, 为进一步深入了解 COI1 基因的生物
学功能奠定基础。
1 材料和方法
1.1 葡萄材料与处理
高抗葡萄白粉病的中国野生毛葡萄(Vitis quin-
quangularis)‘商-24’取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种
质资源圃 。 选取感染白粉病的欧洲葡萄佳利酿
(Carignan)叶片,用压片法接种该病原菌于正常生长
的抗病材料‘商-24’,分别于接种后 0 h、6 h、12 h、24
h、48 h、72 h和 120 h取样, 每个取样点上同时取未
接种商-24 幼叶为实验对照组, 叶片采后迅速置于
液氮罐带回实验室-80℃冻存。
以抗葡萄白粉病的中国野生毛葡萄 ‘商-24’为
材料,将 SA (100 μmol·L-1)、Eth(50 μmol·L-1)、Me-
JA(0.5 g·L-1)3 种激素溶液分别用喷壶均匀喷洒于
叶片表面,同时喷蒸馏水作为对照,选取 0 h、 0.5 h、
1 h、3 h、6 h、12 h、24 h 及 48 h 8 个时间段分别采
样,将采集的叶片迅速放入液氮中冷冻,并将其带回
实验室于-80℃保存。
采集毛葡萄‘商-24’嫩叶、嫩茎、花、果皮、卷须
不同组织,迅速置于液氮罐带回实验室-80℃冻存。
1.2 总 RNA提取与 cDNA第 1链合成
葡萄叶片总 RNA的提取参照张今今等[8]改进的
SDS 酚法, 葡萄叶片总 RNA 的纯化参照王西平 [9]的
方法进行。 取 RNA 1 μL(浓度为 1 g·L-1),1.0%琼脂
糖凝胶电泳检测总 RNA的完整性。 其中,用于 RT-
PCR 和 Real-time PCR 技术的第 1 链 cDNA 的合成
6 期 991
果 树 学 报 29 卷
按照 TaKaRa公司反转录试剂盒进行。
1.3 中国野生毛葡萄 COI1基因克隆
以目的 EST 序列为探针对 NCBI GenBank 数据
库的欧洲葡萄(Vitis vinifera)的 dbEST 数据库进行
Blast 分析, 获得与信息探针一致的基因序列。 用
Primer 5.0 软件根据该序列的开放阅读框设计引物
(COI1 -F1:5’ -ATAGGATCCATGATCCGCGCCTG -
3’, COI1 -R1:5’ CGCGGTACCCTACAACGTAAG
AAA AG -3’), 以 U. necator 诱导后 72 h 的毛葡萄
叶片 cDNA第 1链为模板进行 PCR。回收目的片段,
克隆测序。PCR扩增体系:模板 1 μL,2.5 μL 10×Taq
Reaction Buffer,1.5 μL 10 mmol·L-1 dNTPs,1 μL 10
μmol·L-1上下游引物,0.3 μL Taq Polymerase, 无菌
水补足至 25 μL。 扩增程序: 94 ℃ 3 min;94 ℃ 30 s,
58 ℃ 30 s,72 ℃ 60 s,25 个循环;72 ℃ 5 min,4 ℃保
存。 PCR产物在 1%琼脂糖凝胶中电泳检测,凝胶成
像分析系统进行拍照及分析。 采用 Omega公司的琼
脂糖凝胶回收试剂盒纯化目的片段, 然后将纯化的
片段连接到 pGEM-T Easy载体进行克隆测序。
1.4 VqCOI1基因序列分析
将获得的序列用 Blastp(http://blast.ncbi.nlm.nih.
gov/Blast. cgi) 程序在 NCBI网站通过同源性比对验
证基因的完整性。用 ProtParam程序预测克隆得到基
因所编码产物的蛋白质一级结构、分子量和等电点。
利用 CLUSTALW(http: //align. genome. jp/clustalw/)在
线分析软件对不同物种的 COI1 基因进行进化树分
析。
1.5 VqCOI1基因表达分析
根据 VqCOI1的 cDNA序列设计定量 PCR引物
(COI1-F2:5’-AGATGAGGGGCTGTTGCTTC-3’,和
COI1-R2:5’- TCTATACCCTTGCACCCACAAA -3)。
分别取不同处理时间点的叶片组织总 RNA 各 1 μg
为模板, 反转录成 cDNA,cDNA 的合成按照 Prime-
ScriptTM RT Reagent Kit(Perfect Real Time)的说明
书操作。 利用荧光染料法进行荧光定量 PCR 反应,
以葡萄 Actin 基因 (GenBank 登录号:AY680701)作
为内参, 其引物为 Actin-F:5’-GAT TCT GGT GAT
GGT GTG AGT-3’ 和 Actin -R:5’ GAC AAT TTC
CCG TTC AGC AGT -3’,采用 20 μL PCR 体系,包括
10 μL 2 ×SYBR Green Mix,1 μL cDNA,0.8 μL 10
μmol·L-1上、下游引物,补水至总体积 20 μL。 PCR
反应程序为 94 ℃ 3 min; 94 ℃ 30 s,60 ℃ 30 s,72 ℃
60 s,40 个循环;72 ℃ 5 min,4 ℃保存。 操作步骤参
照 SYBRPremixExTaqTM(PerfectReal Time)(TaKaRa
公司)的操作说明书进行,每个样品设 3 次重复。 通
过 ABI 7500 Fast Real-Time PCR System 的SDSShell.
exe分析系统分析 VqCOI1的相对表达量。
1.6 VqCOI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
以 1.5 的引物为条件,取嫩叶、嫩茎、花、果皮、
卷须等不同组织总 RNA 各 1 μg 为模板, 反转录成
cDNA,cDNA 的合成按照 PrimeScriptTM RT Reagent
Kit (Perfect Real Time) 的说明书操作。 采用 20 μL
PCR 体系,包括 9.8 μL PCR Mix,1 μL cDNA,0.8 μL
10 μmol·L-1上、 下游引物, 补水至总体积 20 μL。
PCR 反应程序为 94 ℃ 3 min;94 ℃ 30 s,58 ℃ 30 s,
72℃ 1 min,25个循环;72℃ 5 min,4℃保存。
2 结果与分析
2.1 中国野生毛葡萄 VqCOI1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
分析
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中国野生葡萄毛葡萄
COI1 基因 EST 序列 (GenBank number: JK266496),
在 NCBI葡萄 EST数据库进行 BLAST比对分析, 选
择与该 EST 序列一致的欧洲葡萄黑比诺 COI1 基因
序列,设计特异 PCR 引物,以白粉菌接种 72 h 后的
中国野生毛葡萄叶片 cDNA 为模板, 采用 RT-PCR
技术获得一条约 2 500 bp 的 cDNA 片段。 测序结果
表明,该序列长为 2 455 bp。序列分析表明,该 cDNA
开放阅读框编码区从第 659 个核苷酸到第 2 454 个
核苷酸,编码 598 个氨基酸残基(图 1),相对分子量
为 67.87 ku,等电点为 5.85,命名为 VqCOI1。 多重比
对分析显示它与其他植物中报道的 COI1 相似性集
中在 63% ~79% (图 2,3),其中与大豆(Glycine max)
COI1 基因(GenBank 登录号: AAZ66745.1)相似性最
高为 79%,与水稻(Oryza sativa Japonica Group)COI1
基因(GenBank登录号: AAO38719.1)最低为 63%。
图 2 不同植物中 COI1 基因氨基酸序列同源进化树分析
Fig. 2 Phyolgenetic tree of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COI1 from different plants
73%
93%
82%
75%
78%
84%
80%
67%89%
59%
VqCOI1
HBCOI1
RcCOI1
GmCOI1
PsCOI1
NtCOI1
NaCOI1
S1COI1
AtCOI1
BrCOI1
OsCOI1
100% 90% 80% 70% 60% 50%
992
6 期
图 1 中国野生毛葡萄‘商-24’ VqCOI1 基因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
Fig. 1 The ORF of VqCOI1 and the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牛 姣等: 中国野生毛葡萄病原菌诱导响应 VqCOI1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993
果 树 学 报 29 卷
图 3 不同植物 COI1 基因氨基酸序列的多重比较
Fig. 3 Multiple Alignment of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 of COI1 from different plants
994
6 期
图 5 VqCOI1 基因在抗病毛葡萄‘商-24’中
受到不同激素刺激后的表达分析
Fig. 5 Expression profiles of VqCOI1 gene induced by Eth、
SA、MeJA in PM-resistant clone ‘Shang-24’
图 4 VqCOI1 基因在抗病毛葡萄‘商-24’上接种白粉菌后
表达模式
Fig. 4 Expression analysis of VqCOI1 gene in resistant line in
response to Uncinula nector
2.2 白粉菌诱导后抗病葡萄‘商-24’中 VqCOI1 基
因表达分析
高抗葡萄白粉病的毛葡萄‘商-24’接种白粉菌
后不同时间点 VqCOI1 基因表达分析表明,VqCOI1
基因在感病初期持续上调表达,在接菌 72 h 表达量
达到最高,与 0 h 相比,增加了 5 倍多,随后表达量
又下调(图 4)。
2.3 不同激素处理后 VqCOI1 基因在在毛葡萄
‘商-24’中的表达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激素处理时 VqCOI1 基因均诱
导表达, SA 处理 12 h 后表达量最高, 是 0 h 的 7
倍, Eth处理 6 h 后, 诱导表达最高, 为 0 h 的 3 倍
多, 随着处理时间延长, 表达量下降。 同时, 作为
MeJA 的响应因子,VqCOI1 也诱导表达,启动 JA 信
号调节途径(图 5)。
2.4 VqCOI1 基因在毛葡萄‘商-24’不同组织中的
表达分析
半定量 PCR 在毛葡萄‘商-24’不同组织表达结
果表明,VqCOI1 基因相对内参 Actin1 基因,它在嫩
叶、嫩茎、花、果皮、卷须中虽然呈组成型表达,但在
各组织中的表达量普遍较低, 且在不同组织中的表
达量也不相同(图 6)。 不同组织的差异性表达体现
了 VqCOI1基因表达的空间差异性。
3 讨 论
在本课题组前期构建的白粉菌诱导下的中国野
生华东葡萄 ‘商-24’ cDNA文库中筛选获得的与衰
老相关蛋白基因相关的 EST 序列的基础上,克隆了
VqCOI1基因。 VqCOI1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转录表
达分析说明该基因的表达具有空间差异性。 病原菌
诱导后的实时定量结果表明,COI1 基因参与了植物
早期的抗病反应,通过病原菌的侵染,启动植物体内
源激素分子的调控途径, 参与泛素化途径的降解作
用, 激活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 外源施加水杨
酸、茉莉酸、乙烯这 3 种激素时,COI1 基因也诱导表
达,MeJA处理下,COI1 参与了 JA 信号转导途径,通
过选择性地结合 JA应答反应的抑制因子,介导该抑
制因子与泛素结合, 然后通过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
解途径使该抑制因子失活,由此开启 JA信号转导途
径,使植物产生 JA应答反应。
乙烯作为一种重要的气态激素分子, 也参与了
植物对病原菌等生物胁迫的应激反应[10]。 ERF 是乙
烯调控途径中重要的转录因子, 它可以参与植物防
卫反应的发生, 除了乙烯,ERF 也参与了茉莉酸和
水杨酸介导的信号途径, 从而调控植物下游抗病基
因的表达。有研究明确指出,乙烯参与了许多防卫反
应基因的表达,其中包括一些 PR 蛋白如几丁质酶,
PR-1,防卫素和植物抗毒素合成酶等[11]。定量结果表
明,乙烯处理可以诱导 COI1 基因的表达,由于 JA/
ET 信号途径与 SA 信号途径之间存着显著的交叉,
乙烯处理后如何参与 COI1 基因的表达仍需进一步
研究。
牛 姣等: 中国野生毛葡萄病原菌诱导响应 VqCOI1 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Re
la
tiv
e
ex
pr
es
sio
n
le
ve
l
处理时间 Time post-inoculation/h
接种时间 Time post-inoculation/h
处理 Treatment
对照 CK
茉莉酸甲酯 MeJA
水杨酸 SA
乙烯 Eth
图 6 半定量表达分析 VqCOI1 基因在毛葡萄‘商-24’
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
1. 嫩叶; 2. 嫩茎; 3. 花; 4. 果皮; 5.卷须
Fig. 6 Semi-quantitative PCR analysis of VqCOI1 in
different tissues from V. quinquangularis
1. Leaf; 2. Stem; 3. Flower; 4. Pericarp; 5. Tendril
VqCOI1
Actin 1






Re
la
tiv
e
ex
pr
es
sio
n
le
ve
l
995
SA介导的植物信号途径参与到 “基因对基因”
假说 [12]的抗性反应中,植物体内内源水杨酸信号分
子的积累会诱导多种病程相关蛋白的表达, 诱发植
物获得系统抗性。 研究表明,当病原菌侵染烟草,黄
瓜和拟南芥时,被侵染植物叶片内的水杨酸含量
迅速上升 , 最终诱发植物系统获得性抗性的发
生[13-14]。 此外,外源施加 SA 也能使诱导植物系统获
得抗性反应的发生,从而使植物抵抗病原菌的侵入。
SA刺激后 COI1基因的表达明显升高, 这可能是由
于水杨酸能够通过专一地抑制过氧化氢酶活性来
增加植物体内 H2O2的含量, 进而导致一些与 SAR
有关的防卫反应基因的表达,最终使植物获得抗病
性[15-17]。
目前 JA 信号转导途径在单子叶植物中的研究
很少,VqCOI1 基因的获得为研究葡萄中 JA 应答反
应机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这对于揭示葡萄抗逆机
理, 寻找有效的途径来提高葡萄抗病性有着非常重
要的意义。
4 结 论
对 VqCOI1 基因在受到病原菌侵染和不同信号
分子刺激时的表达研究初步证明了该基因响应葡萄
白粉病病原菌的侵染并受生物胁迫不同激素的调节
作用,而这些激素均是病原菌响应的信号分子,推测
VqCOI1基因可能参与植物的抗病调节过程,将 Vq-
COI1基因的表达与葡萄白粉病的抗病机制相结合
将为后续葡萄抗白粉病的转基因育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References:
[1] ZENG L R, VEGA-SANCHEZ M E, ZHU T, WANG G L. Ubiquiti-
nation-mediated protein degradation and modi cation: an emerging
theme in plant-microbe interactions[J]. Cell Res,2006,16: 413-426.
[2] DREHER K, CALLIS J. Ubiquitin, hormones and biotic stress in
plants[J]. Ann Bot, 2007, 99 (5): 787-822.
[3] BROWSE J, HOWE G A. New weapons and a rapid response against
insect attack[J]. Plant Physiol, 2008, 146: 832-838.
[4] XIE D X, FEYS B F, JAMES S, NIETO-ROSTRO M, TURNER J
G. COI1: an Arabidopsis gene required for jasmonate-regulated de-
fense and fertility[J]. Science, 1998, 280: 1091-1094.
[5] XU L, LIU F, LECHNER E, GENSCHIK P, CROSBY WL, MA H,
PENG W, HUANG D, XIE D. The SCFCOI1 ubiquitin-ligase com-
plexes are required for jasmonate response in Arabidopsis[J]. The Plant
Cell, 2002, 14: 1919-1935.
[6] THINES B, KATSIR L, MELOTTO M, NIU Y, MANDAOKAR A,
LIU G, NOMURA K, HE S Y, HOWE G A. JAZ repressor proteins
are targets of the SCFCOI1 complex during jasmonate signalling [J].
Nature, 2007, 448: 661-665.
[7] YAN Y, STOLZ S, CHETELAT A, REYMOND P, PAGNI M,
DUBUGNON L, FARMER E E. A downstream mediator in the
growth repression limb of the jasmonate pathway[J]. The Plant Cell,
2007, 19 (8): 2470-2483.
[8] ZHANG Jin -jin, WANG Yue -jin, WANG Xi -ping,YANG Ke -
qiang,YANG Jin-xiao. An improved method for rapidly extracting
total RNA from Vitis[J]. Journal of Fruit Science, 2003, 20 (3): 178
-181.
张今今, 王跃进, 王西平, 杨克强, 杨进孝. 葡萄总 RNA 提取方
法的研究[J]. 果树学报, 2003, 20 (3): 178-181.
[9] WANG Xi-ping. Cloning and analysing for the gene sequences of re-
sistance to Uncinula Necator in Chinese wild Vitis species[D]. Yan-
gling: Northwest A & F University, 2004.
王西平. 中国葡萄野生种抗白粉病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D]. 杨
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
[10] BROEKAERT W F, DELAUR魪 S L, DE BOLLE M F C, CAMMUE
B P A. The role of ethylene in host-pathogen interactions. Annu. Rev
[J]. Phytopathol, 2006, 44: 393-416.
[11] GE Bao-yu. Isolation and analysi of sequences and screening trans-
genic plants of ERF genes in grape (Vitis aestivalis)[D]. Liaoning: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2008.
葛宝宇. 野生夏葡萄 ERF 基因的分离克隆, 序列分析及转基因
植株的筛选 [D]. 辽宁:辽宁师范大学, 2008.
[12] FLOR H H. Current status of the gene-for-gene concept[J]. Ann Rev
Phytopathol, 1971, 9:275-296.
[13] ENYEDI A J, YALPANI N, SILVERMAN P, RASKIN I. Localiza-
tion, conjugation, and function of salicylic acid in tobacco during
the hypersensitive reaction to tobacco mosaic viru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992, 89(6): 2480-2484.
[14] WARD E R,UKNES S J,WILLIAMS S C,DINCHER S S, WIEDER-
HOLD D L,ALEXANDER D C,AHL -GOY P,M魪TRAUX J P,
RYALS J A. Coordinate gene activity in response to agents that in-
duce systemic acquired resistance[J]. The Plant Cell,1991,3: 1085-
1094.
[15] YUAN Yong -bing, CAO Zong -xun. The role of salicylic acid in
plants[J]. Chinese Bulletin of Botany, 1994, 11(3): 1-9.
原永兵, 曹宗巽 . 水杨酸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J]. 植物学通报 ,
1994, 11(3): 1-9.
[16] LIU Jian-liang, HUANG Xiao-dan, FU Zhi-dong, HE Song-lin.
Induced resistance effect of salicyl acid on anthracnose of mango
fruits (colletotrichum gloesporioides)[J]. Journal of Tropical and Sub-
tropical Botany, 1998,6(3): 245-248.
柳建良, 黄小丹, 傅炽栋, 何松林. 水杨酸对芒果炭疽病的诱导
抗性作用[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8, 6(3): 245-248.
[17] ZHANG Wei-li, GUO Zhen-fei, HE Hua-xuan. Stylosanthes guia-
nensis resistance to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es induced by sali-
cylic acid and qxalate[J]. Chinese Journal of Grassland,2006,28(4):
53-58.
张伟丽, 郭振飞, 何华玄. 水杨酸和草酸诱导柱花草对炭疽病的
抗性[J].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28 (4): 53-58.
果 树 学 报 29 卷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