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八角金盘”原植物考证



全 文 :第31卷第1期
2 0 1 6年3月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HEBEI JOURNAL OF FORESTRY AND ORCHARD RESEARCH
Vol.31No.1
Mar.2 0 1 6
   
文章编号:1007-4961(2016)01-0104 -05 DOI:10.13320/j.cnki.hjfor.2016.0021
“八角金盘”原植物考证
祁振声
(河北农业大学 期刊社,河北 保定071001)
摘要:“八角金盘”是我国民间的一种中草药,清《本草从新》收录时误与“八角枫”混淆,即存在“同名异物”;清
《植物名实图考》却认为“八角金盘”与“八角枫”为“同物异名”,殊欠详考;近代以来,将日本产而中国无的五加
科植物Fatsia japonica(Thunb.)Decne.et Planch.考订为“八角金盘”,则更加谬误。经反复考证确认,今小檗
科我国特有植物六角莲Dysosma pleiantha(Hance)Woodson应是八角金盘的正品,同属植物八角莲D.ver-
sipellis(Hance)M.Cheng ex Ying和川八角莲D.veitchii(Hemsl.et Wils.)Fu ex Ying,在古代和民间,亦作
“八角金盘”入药,也是其原植物之一;它们至今均有八角金盘之称,亦可佐证。
关键词:叶片形态;得名依据;毒性;药效
中图分类号:Q 941 文献标志码:A
Textual criticism of the original plant of“Ba Jiao Jin Pan”
QI Zhensheng
(Journal Publishing Depatment,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Hebei,Baoding071001,China)
Abstract:“Ba Jiao Jin Pan”has been a name for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al herb sin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The book Ben Cao Cong Xin in Qing Dynasty included“Ba Jiao
Jin Pan”,and confused it with Alangium chinense erroneously,namely that there existed a
“homonym”.Textual Research on Reality and Titles of Plants in Qing Dynasty considered
“Ba Jiao Jin Pan”and Alangium chinense as“synonyms”,which particularly lacked detailed
textual research.In modern times,our country’s indigenous plant– “Ba Jiao Jin Pan”has
been taken as Fatsia japonica (Thunb.)Decne.et Planch.which originated in Japan and
was not a natural plant of China.This finding was even more falacious.Textual research
confirmed that“Ba Jiao Jin Pan”belongs to genus Dysosma Woodson,Berberidaceae,which
is unique to China.Among the genus of Dysosma Woodson,Dysosma pleiantha (Hance)
Woodson is the genuine“Ba Jiao Jin Pan”.The plants–D.versipellis(Hance)M.Cheng
ex Ying and D.veitchii(Hemsl.et Wils.)Fu ex Ying belonging to the same genus as“Ba
Jiao Jin Pan”,were also considered as the same thing in feudal times and among the people.
Until now,they both share the name of“Ba Jiao Jin Pan”,which corroborates the authors
findings.
Key words:leaf morphology;basis of naming;toxicity;efficacy
  在编纂《中华大典·生物学典·植物分典》的
“待考植物总部·放杖木部”时发现,《植物名实图
考》将《本草从新》中的“八角金盘”与《简易草药》中
的“八角枫”考订为“同物异名”不妥。认为《本草从
           
收稿日期:2013-08-10;修改稿收期:2015-09-26
作者简介:祁振声(1940-),男,河北三河人,副编审,主要从事编辑学、写作学、古籍记载植物考证及本草(植物)考据方法论的
研究。
第1期 祁振声:“八角金盘”原植物考证 105    
新》的“八角金盘”条存在“同名异物”,指出其形态
描述,主要指八角枫,而八角金盘另有其物[1]。本文
对八角金盘的原植物进行了深入考证,以供编典同
仁参考,并为将来修订《中国植物志》时提供考据
支持。
1  “同名异物”的排除
由于古代和民间对植物(中药)的分类很粗放,
古本草学家对中药的原植物缺乏深入了解,故常将
治症相同或相近、名称相若的植物混在一起,造成
“同名异物”的混淆。
清吴仪洛(1757)《本草从新》木部卷九载:“八
角金盘(泻,破瘀):苦、辛、温、毒烈。治麻痹风毒,
打扑瘀血停积(其气猛悍,能开通壅塞,痛淋立止。
虚人慎之)。植高二三尺,叶如臭梧桐而八角,秋开
白花细簇。取近根皮用。”[1]
据此可以认定,“八角金盘”是明、清时期民间
出现的一种中草药名称,是我国固有植物(中药)。
根据古本草以记载药用功效和主治为主的传
统,可以确认,其药性、功能和主治的记载,当系民
间用药经验的实录,较为可信。从《植物名实图考》
将《简易本草》中的“八角枫”与《本草从新》中的“八
角金盘”视为“同物异名”判断,《本草从新》木部中
“八角金盘”条的“叶如臭梧桐而八角,秋开白花细
簇。取近根皮用”的描述,应是“八角枫”而不是“八
角金盘”,即该条存在“同名异物”。鉴于我国八角
枫属AlangiumLam.植物中最矮者亦达1~4m,
故可确认“植高二三尺”者,当指“八角金盘”。
这表明,尽管《本草从新》最早收录了“八角金
盘”这一民间中草药,但因其对原植物缺乏了解,故
将八角枫的形态和药用部位混入其中,造成了“同
名异物”的混乱。经排除“八角枫”后,“八角金盘”
的形态描述仅“植高二三尺”较可信了。
清赵学敏(1864)《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有
“木八角”附“草八角”条[2]。谓:“木八角(草八角):
本高二三尺,叶如木芙蓉,八角有芒,其叶近蒂处有
红色者佳。秋开白花细簇。取近根皮用”;“苦、辛、
温、有毒。治麻痹风毒,打扑瘀血停积。其气猛悍,
能开通壅塞,痛麻立止。虚人慎用。”显然,“木八
角”除叶的类比稍有差异,其他描述均与《本草从
新》中的“八角金盘”雷同。因此可知,这种“木八
角”,其实仍指“八角枫”,但“本高二三尺”的形态及
药性、主治等,应仍是八角金盘,新增“其叶近蒂处
有红色者佳”的形态,也可能与八角金盘有关。
在上述两段之间,插有:“唐王周《金盘草》诗
注:金盘草生宁江、巫山、南陵林中。其根一年生一
节,人采而服,可解毒也。其诗云:今春从南陵,得
草名金盘。金盘有仁性,生在林木端。根节岁一
节,食之甘而酸。风俗竞采掇,俾人防急难。巴中
蛇虺毒,解之如走丸。巨叶展六出,软干分长竿。
摇摇绿玉活,袅袅香荷寒。世云酷暑月,郁有神物
看。天之产于此,意欲生民安。云云。味诗意,则
似今之草八角,其性又能解蛇毒也。”
赵氏在“木八角”条中,插入《金盘草》诗注,最
后方知“金盘草”似今之“草八角”,可见其对“木八
角”与“草八角”的原植物形态亦不甚了然。其所附
“草八角”条载:“《药鉴》:出于潜、昌、化深山中。叶
角仰上,色黄。独茎一叶,五六月开花,双朵成对,
粉红色,下垂。根圆而不长。俗名孩儿撑伞。《百
草镜》云:草八角高尺许,根生疙瘩,独茎一叶,入秋
开花,只有两朵相对,粉红色。又名红孩儿。结子
红色成对,如孩儿也。其根可以消毒,入药,得草本
者良。根治痈毒,余功同木八角。《葛祖方》:性温,
治骨内之风。”最后,赵氏谓:“按八角金盘有草、木
二种。木本者,其叶尖角仰起,如盘之状,叶背色
黄,故曰金盘;草本者,叶尖角不仰,叶背不黄。微
有分别。”[3]
这表明,赵学敏已认定:“八角金盘”包括“木八
角”和“草八角”两种。这在对其原植物的认知上,
已比吴仪洛前进了一步。不过,他仍脱离不了吴氏
的窠臼,以为木本者为正宗,故仍归为“木部”。他
虽引《药鉴》草八角“叶角仰上,色黄”之句,却又误
认为“木本者,其叶尖角仰起……草本者,叶尖角不
仰,叶背不黄。”这种区分方法,与其引证典籍相悖,
尤显自相矛盾。
实际上,赵氏对“八角金盘”的得名,已有一定
认知,即:“其叶尖角仰起,如盘之状,叶背色黄,故
曰金盘。”从其所引《药鉴》和《金盘草》诗中的“巨叶
展六出……袅袅香荷寒”之句,已完全可以确认,惟
有“草八角”,才有“其叶尖角仰起”,整个叶片“如盘
之状”的形态特征,即叶柄盾状着生,似荷叶,但叶
边缘有约8个裂片,边角上仰,如盘之状。而臭梧桐
Clerodendrum trichotomum Thunb.或木芙蓉 Hi-
biscus mutabilis L.的叶柄,均着生在叶片基底边
缘,其边角不可能“仰起如盘之状”。可见,木本的
“八角金盘”,与其得名不符,故知其非真正的“八角
106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第31卷   
金盘”。经对“同名异物”的疏分和排除,便仅剩“草
八角”才能称之为“八角金盘”了。
2  “同物异名”的判定
“八角金盘”以叶形似荷的盾状叶片而叶边缘
具8枚左右的尖角,“其叶尖角仰起,似盘之状,叶背
色黄”而得名。吴其浚因未悟出其得名真谛,仅从
“八角”二字相同而忽略了“金盘”,才导致判断失
误。实际上,他见过“八角金盘”之类的植物。
尽管古本草对植物(中药)毒性的认识往往有
误,却也可以作为考证的线索。《本草从新》谓:八
角金盘“毒烈”,便可从“毒草类”加以考证。
《植物名实图考》卷二十四毒草类中,有“鬼臼”
条,谓:“鬼臼,《本经》下品。江西、湖南山中多有,
人家亦种之。通呼为独脚莲。其叶有角不圆,或曰
八角莲。高至四五尺,就茎开花,红紫娇嫩,下垂成
簇。外科蓄之。郑渔仲谓:‘叶如荷叶,形似鸟掌。
年长一茎,茎枯则为一臼,亦名八角盘。’其形容极
确”;“下死胎,治射工中人,其力猛峻可知。”[4]吴氏
在途中偶见之,便急忙绘图(见图1)。
图1 《植物名实图考》鬼臼附图
Fig.1 Attached drawing of Guijiu in
Facts and 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Plants
  这表明,吴其浚确认他在江西、湖南所见“独脚
莲”、“八角莲”,与《本经》中的“鬼臼”、宋代郑樵(字
渔仲)《通志》中的“八角盘”为“同物异名”,并认为
入药“其力猛峻”。笔者则据其毒性与植株高度等,
判定它与“植高二三尺”、“其力猛悍”的八角金盘、
草八角、金盘草为同物或同属植物。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五草部下,还有“八
角连”条。谓:“《涌幢小品》:绥宁产之。可以伏蛇。
谚云:识得八角连,可与蛇共眠。治一切毒蛇伤。
濒湖《纲目》有鬼臼,亦治毒蛇伤。郑樵《通志》云:
八角盘即鬼臼。今人所谓独脚连是也。或粤语类
举其名,呼为八角连,未可知,附存俟考。汪连仕
《草药方》:八角盘起金星,名金星八角,婴儿取为独
脚连,俗呼独叶一枝花。根如赤术,多眼如马目,今
人呼马目夺公。消一切毒,力能软坚透脓。”[2]
显然,“八角连”与《图考》“鬼臼”条的“八角莲”
当为同物。而赵氏认为“八角连”与“八角盘”、“金
星八角”、“独脚连”、“独叶一枝花”、“马目夺(按:应
为“毒”)公”等为同物,殊不知该书卷六中的“草八
角”,亦当属同种或同类植物。这充分表明,古本草
学家多善于引用其他文献中的植物名称,甚至连错
别字也照录不误,而对中草药原植物,则往往缺乏
实际了解。其“同物异名”的认定,也就不一定十分
准确了。所以,在本草考证中,尚需详加鉴别和
疏分。
3 近代以来的考订谬误
前已述及,“八角金盘”原是明、清时期出现的
一种民间中草药名称,是我国固有植物。文献考证
表明,它与古代称“鬼臼”的植物(中药),应是同种
或同属植物。
然而,日本松村任三(1921)《植物名汇》(前编·
汉名之部),却将日本特有而中国不产的五加科植
物“Fatsia japonica Decne.et Planch.”的汉名考订
为《本草从新》中的“八角金盘”[4]。对此荒谬的考
订,我国植物学界和中药学界,却均予以认同和
遵从。
《中国植物志》第54卷五加科有八角金盘属Fat-
sia Decne.et Planch.,在属的描述中谓:“本属有2
种,一种分布于日本,另一种系我国台湾特产”,“本属
的模式种: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 (Thunb.)Dec-
ne.et Planch.产于日本。”该书仅载台湾特产的“多
室八角金盘Fatsia polycarpaHay.”是乔木或大灌
第1期 祁振声:“八角金盘”原植物考证 107    
木,子房10室,“可供观赏用”,还谓:“我国华北、华
东庭园栽培的八角金盘Fatsia japonica (Thunb.)
Decne.et Planch.与本种的区别在于子房5室。”[5]
据笔者所知,我国近代从日本引进作观叶植物
栽培的F.japonica(Thunb.)Decne.et Planch.,
是高可达5m 的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与《本草从
新》中“植高二三尺”的八角金盘描述相悖。可见,
该植物与八角金盘风马牛不相及,它根本不可能是
明清时期我国民间的中草药。
然而,我国中药学界却也对日本学者张冠李戴
的错误考订予以认同,也许是据《本草从新》中“取
近根皮用”的记载,竟然使这种与古本草全不沾边
的植物成为中药材中的“皮类药材”了;甚至不惜工
本,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实乃缘木求鱼。因它根本
就不是“八角金盘”,所以,其“化学成分”中,也就不
可能找出“毒烈”或“有毒”的结果了。
以中药材品种考证毕其一生的谢宗万(2004)
所著《中药材正名词典》第3章“皮类药材”中,便有
“八角金盘根皮”一条,其原植物正是该种。并在
“药名考注”中谓:“本品《中国植物志》名八角金盘,
北京名手树。本书以八角金盘树(按:‘根’字之误)
皮为药材名,八角金盘为植物名。”[6]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9)主持编写的《中华本
草》[8],五加科亦有“八角金盘”条,名后注《现代实用
中药》,药材来源“为五加科植物八角金盘的叶或根
皮”,原植物亦为该种。
显然,这些中医药权威著作,均回避“八角金
盘”早在清代本草著作中便已出现,应是我国固有
植物的事实,疏于对其原植物的考证,而完全相信
日本学者的错误考订,将我国本草早有记载的植物
(中药)名称,轻易地“礼让”给日本了。由于五加科
植物Fatsia japonica (Thunb.)Decne.et Planch.
与“八角金盘”风马牛不相及,故该植物的“八角金
盘”一名不能成立,应予以废弃,而采用“手树”一名。
4  “八角金盘”学名的考订
经对古本草中八角金盘“同名异物”的排除和
“同物异名”的初步认定,特别是了解了其得名所
本,已完全可以确认,“八角金盘”应是今小檗科鬼
臼属Dysosma Woodson植物。后来偶然发现,吴征
镒先生所藏商务印书馆1954年出版的《本草纲目拾
遗》[2],在“木八角”条上眉批“Alangium”;而在“草
八角”条上眉批“Dyososma”。这与笔者的考证不谋
而合。表明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吴老便对该
书中“八角金盘有草木二种”的“木八角”和“草八
角”的学名进行了初步考订,确认“木八角”是今八
角枫科八角枫属植物,而“草八角”(即“八角金盘”
正品)为今小檗科鬼臼属植物。所惜植物学界对此
未予应有的重视,未能循此做深入考证,亦未对日
本人的明显错误考订提出质疑,以致谬误延续至今。
据应俊生和陈德昭(2001)所编《中国植物志》
第29卷载,小檗科鬼臼属Dysosma Woodson为中
国特有属,约7种。而该书所载7种植物中,与本草
中“八角金盘”、“草八角”最相符者,当属今之六角
莲Dysosma pleiantha(Hance)Woodson。
该种是多年生草本,植株高20~60cm,有时可
达80cm。与“高尺许”的草八角、“植高二三尺”的
八角金盘均相符。茎直立,单生,顶端生二叶,叶对
生,盾状,轮廓近圆形,直径16~33cm,5~9浅裂,
裂片宽三角状卵形,先端急尖,上面暗绿色,常有光
泽,背面淡黄绿色,两面无毛,边缘具细刺齿;叶柄
长10~28cm。叶形与荷叶相似,与《金盘草》诗“巨
叶展六出,软干分长竿。摇摇绿玉活,袅袅香荷寒”
的描述吻合,与“其叶尖角仰起,如盘之状,叶背色
黄”的描述亦吻合。花5~10朵排成伞形花序,生于
叶柄交叉处,花梗常下弯,花紫红色,下垂,与“红紫
娇嫩,下垂成簇”吻合,与“粉红色,下垂”相近。产
台湾、福建、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
西、四川、河南;生于海拔400~1600m的林下、山
谷溪旁或阴湿山谷草丛中。产地和生境亦与本草
记载相符。根状茎粗壮,横走,呈圆形结节,多须
根,入药有散瘀排毒功效,主治毒蛇咬伤,痈、疮、
疔、痨及跌打损伤等。与八角金盘“治麻痹风毒,打
扑瘀血停积”,“能开通壅塞,痛淋立止”,草八角“解
蛇毒”等均吻合。另据《中华本草》载,本种“根状茎
结节较少,结节圆球形,直径0.5~1cm,表面黄棕
色,上方具凹陷茎痕或突起芽痕”[7]。又表明与《药
鉴》草八角“根圆而不长”相符。这完全可以证明,
该种即清代本草书中的“八角金盘”、“金盘草”、“草
八角”的原植物。
但在分类粗放的古代,同属植物的形态相近
种,也可能被视为同种。今八角莲 D.versipellis
(Hance)M.Cheng ex Ying,即《植物名实图考》中
“鬼臼”条别名 “八角莲”者,以及川八角莲 D.
veitchii(Hemsl.et Wils.)Fu ex Ying,也可能作“八
角金盘”入药。它们至今均有“八角金盘”之称,亦
108  河 北 林 果 研 究 第31卷   
是明证。
5 结论
经反复考证发现,“八角金盘”是明、清时期民
间出现的一种中草药名称,应是我国固有植物。但
清代《本草从新》始收录时,误与“八角枫”混淆,即
该条存在“同名异物”。而《植物名实图考》认为“八
角金盘”与“八角枫”属“同物异名”,殊欠详考;近现
代以来,日本学者始将“八角金盘”考订为日本产而
中国无的五加科植物 Fatsia japonica(Thunb.)
Decne.et Planch.,则更加荒谬。对此,我国不应承
认,否则便是承认日本学者的“错误考订”。所以,
宜将这种日本产的植物中名订正为“手树”,以便正
本清源,肃清有关学术误导和文化侵扰所造成的不
良影响,增强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
本考证确认,小壁科植物 Dysosma pleiantha
(Hance)Woodson应是“八角金盘”正品,同属植物
D.versipellis(Hance)M.Cheng ex Ying和 D.
veitchii(Hemsl.et Wils.)Fu ex Ying,在分类粗放
的古代,也许视为同种。它们都是我国特有植物,
而且至今仍有“八角金盘”之称,亦可佐证。
  致谢:在本文编写过程中,得到《中华大典·生
物学典》副主编、中科院昆明植物所吴征镒办公室
主任吕春朝先生大力支持,吴老秘书杨云珊和康珠
同志,提供许多文献资料,河北农业大学期刊社宗
淑萍、梁虹同志,也提供不少资料和帮助,英文部分
由中国林科院周冠武博士代译,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1]清·吴仪洛.本草从新[M]//清·续四库全书,上海:上海古籍
出版社,2002.
[2]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
240-241.
[4]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7:606.
[5](日)松村任三.植物名汇·前编·汉名之部[M].增补10版.东
京:丸善株式会社,1921:144.
[6]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54卷[M].北
京:科学出版社,1978:12-13.
[7]谢宗万.中药材正名词典[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426.
[8]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5014-5015,1908.
[9]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中国植物志:第29卷[M].北
京:科学出版社,2001:253-260.
(编辑 郭丽娟
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櫆

欢迎订阅《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是河北农业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农业学术性期刊,亦是我国农业科学核心期刊,主
要刊登研究论文、调查报告、综合评述、研究简报或快报。刊稿范围主要包括农学、园艺、林学、植保、资源与
环境、生命科学、畜牧兽医、食品科学、农田水利、土木建筑、机电与信息工程等学科。适合于农业科研人员、
农林院校师生以及从事农业推广人员及管理干部阅读和参考。
本刊为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大16开本,每期定价10.00元,全年定价60.00元。全国各地邮局均
可订阅,邮发代号18-43。如错过订阅时间,请直接与本刊编辑部联系。
联系电话:(0312)7521323,7521322
E-mail:xuebao@hebau.edu.cn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