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毛葡萄组培苗栽培技术



全 文 :毛葡萄组培苗栽培技术
邹 瑜 1 , 吴宗立 2 , 李小泉 1 , 李朝生 1 , 林贵美 1 ,
牟海飞 1 , 吴代东 2 , 李乃流 2 , 姚 宁 2
( 1. 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 南宁  530007;  2. 罗城县水果局 )
摘 要: 简要介绍毛葡萄组培苗的生长发育、结果特点 ;从种苗选择、种植方式、肥水管理、整形及病虫防治等方面
阐述了人工种植毛葡萄的技术措施 ,提出了防止落花落果 ,提高坐果率的相关事项。
关键词: 毛葡萄 ;组培苗 ;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3. 104+ . 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 8161( 2003) 03 0037 03
Techniques for cultivating seedlings of
hairy grape from tissue culture
ZHOU Yu1 , WU Zong li2 , LI Xiao quan1 , L I Chao sheng1 , L IN Gui mei1 ,
MOU Hai fei1 , W U Dai dong2 , L I Nai liu2 , YAO Ning2
( Guangxi Plant Tissue culture Co. L t. , Nanning 530007;  2. Luocheng County Fruit Bureau)
Abstract: Gr ow th, development and fruit habits o f hairy g r ape w ere int roduced briefly. Comprehensiv e techniques
w ere proposed fo r pr eventing dr opping blo ssoms and f ruits and fo r raising setting rate, w hich included plant selec-
tion, planting method, management o f fertilize r and w ate r, pruning , and contro l o f pests and disea ses.
Key words: hair y g rape; tissues cultur e seedling; cultur e techniques.
  毛葡萄 ( Vit is quinquangularis. Rehd. )俗称山
葡萄、野葡萄 ,以野生状态广泛存在于桂西、桂北的
丘陵、石山、森林地带。 随着野生葡萄酒市场及酿酒
加工业的发展 ,出现了原材料严重短缺问题 ,野生毛
葡萄人工栽培随之出现。了解毛葡萄的野生习性 ,并
进行科学的栽培管理 ,对获得高产极为重要。
1 种苗选择
采用扦插、嫁接、播种等办法繁殖的毛葡萄种
苗 ,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 ,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实
践证明 ,应用组培苗快繁技术目前是毛葡萄种苗最
有效的繁殖方法。组培苗具有以下特点:①有利于保
护宝贵的野生资源 ;②品种遗传性状比较稳定 ,产量
及品质均保持原株的优良单株特性 ;③根系比较发
达 ,定植成活率达 98% ;④脱毒苗病害少 ,属健康种
苗 ,定植后生长迅速。
2 种植方式
2. 1 整地。 挖坑种植的 ,坑深 60~ 80cm,宽 80~
100cm,土壤条件较差的也要尽量把坑挖宽挖深 ;垒
石客土种植的 ,要求牢靠坚固 ,能保持水土 ;坡地或
收稿日期: 2002 12 17
基金项目: 广西区科技厅科技三项项目。
作者简介: 邹瑜 ,男 , 1965年生 ,广西容县人 ,副研究员 ,主要
从事植物组培研究开发工作。
平地 ,可沿等高线开挖壕沟种植 ,要求沟宽深各 60
~ 80cm ,用表土回填沟内。
2. 2 种植密度。在石山区 ,以天然的大面积石头或
小灌木为架材 ,每 hm2种 300~ 600株。 在坡地、平
地 ,人工搭架种植 ,每 hm2种 750~ 1200株。零星土
地 ,可因地制宜种植。
2. 3 种植架式。棚架引蔓 ,有利于缓和旺盛的树势 ,
使枝条生长较均衡 ,缺点是架材成本较高 ;利用篱架
(或小篱棚架 )成本相对低些 ,但植株易旺长徒长 ;石
山地区利用天然的大面积石头或小灌木为架材 ,投
资少 ,但用石面作棚架 ,高温天气易灼伤枝蔓 ;坡地
或平地可建设篱架 ,株行距为 2~ 4m× 4~ 5m,以钢
筋水泥作立柱 ,柱长 2. 3~ 2. 5m ,粗 10cm× 12cm,
埋土深 40~ 50cm,柱距 5~ 6m ,柱间拉 1~ 2道镀锌
铁线即可。棚架仍以水泥柱支撑 ,棚顶用竹木或铁丝
连成格子状。
3 基肥及定植
3. 1 基肥。基肥以沤制过的农家肥为好 ,将猪牛羊
粪、甘蔗渣、干杂草 ,按每 50kg拌入钙镁磷肥 2~
3kg、石灰 2~ 3kg混合拌匀后进行堆沤。定植时每
株放基肥 10~ 20kg ,如土壤酸度过大 ,可在表土上
均匀撒施生石灰 0. 5kg。
3. 2 定植。 3~ 5月份 ,有雨水、气温适中时定植 ,
成活率高。定植前把营养杯苗淋透。定植时 ,先放好
·37·广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 3期
基肥 ,再回土填平种植坑 (沟 ) ,然后在中间开一个
15~ 20cm深的小种植坑 ,双手紧握营养杯 ,不能让
土松散伤根 ,除去营养袋 ,把苗放到小坑中 ,回细土
轻轻压紧 ,再淋足定根水。 阳光过于强烈时 ,可盖些
杂草、树枝遮阳。 为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 ,可在定
植坑中撒施地虫灵 ,每株 3~ 5g。
4 日常管理
人工栽培条件下 ,毛葡萄组培苗容易出现营养
生长过旺现象 ,枝蔓一天伸长可达 7~ 12cm,节间长
7~ 12cm ,影响植株正常开花结果。因此必须适时控
制幼龄植株的营养生长 ,平衡营养与生殖生长 ,这是
人工栽培毛葡萄成功的关键。
4. 1 水、肥管理
开花及幼果期如雨水过多 ,容易发生霜霉病 ,会
造成严重的落果 ,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1~ 2年的幼龄树 ,主要是促进营养生长、培养
树形 ,应以氮肥为主 ,兼施磷钾肥。定植后第 2~ 3个
月 ,每株追施尿素 50g+ 复合肥 50~ 100g ,第 5~ 6
个月和第 7~ 8个月后分别再追施一次。如果管理得
当 ,第 1年藤蔓即可满架并初步成形。第 2年适当加
大施肥量 ,争取植株满架 ,培养丰产树形。
第 3、 4年开始 ,植株大量开花 ,最好少施或不施
肥 ,控制营养生长 ,开花前 10天和开花期间 ,各喷一
次 0. 2%~ 0. 3%的硼砂水溶液 ,促进坐果。 果实采
收后 ,每株追施一次 10~ 20kg农家肥或 250g复合
肥 ,离根部 50cm处开沟 ,或挖坑施入 ,沟或坑深
20cm以上。幼果期 ,视果园的结果负载量及植株生
长情况 ,喷施 1次 0. 3%的磷酸二氢钾和 0. 1%尿
素 ,但要严防枝叶徒长。
4. 2 整形
一年生的结果枝或营养枝冬芽 ,均可发育成结
果枝。芽眼饱满、节间长 3~ 5cm、平伸的枝条萌芽率
和结果枝率分别超过 80% 。毛葡萄具有非常显著的
顶端优势 ,影响着萌芽率和枝条的生长发育 ,应根据
其结果及生长情况 ,做好整形工作。
4. 2. 1 冬剪。在落叶后至伤流前 ,即每年的 1~ 2
月份 ,按丰产树形要求进行冬剪。在石山上进行无架
栽培的 ,可采用“ X”形或扇形整形 ,培养 4~ 6条主
蔓 ,呈辐射状或扇形均匀分布 ,利用主蔓上的结果枝
或营养枝培养第二年的结果母枝或侧蔓 ,冬剪时留
5~ 8个成熟芽眼。棚架栽培也可参考此法冬剪。篱
架栽培的 ,采用双干双层或单干双层整形 ,利用水平
蔓上生长的结果枝或营养枝作为第二年的结果母
枝 ,冬剪时 ,相隔 50cm一枝 ,留 3~ 5个成熟芽眼 ,
剪短。 单干单层栽培 ,芽眼可留至 5~ 8个。
操作时 ,要紧贴主枝剪除淘汰枝 ,不留桩 ,否则
很容易萌生旺长的营养枝。冬剪时 ,以平展或垂落为
原则 ,对侧蔓或一年生枝条进行拉、引、绑辅助成形 ,
以提高萌芽率。剪下的枝条要及时清理 ,萌芽前全园
喷一次 1∶ 1∶ 200的波尔多液 ,同时防治霜霉病。
4. 2. 2 打顶摘心。 对新植苗 ,用小木条或绳子牵引
上架 ,对萌发的副梢及时摘心 ,长到一定的高度后 ,
根据株形需要 ,及时打顶 ,只留顶上的三个副梢继续
萌发 ,并使其中一个芽继续往上长 ,两个芽往两侧水
平生长。上长芽达一定高度后再打顶 ,留 2个芽往两
旁水平生长。只要肥水适宜 ,管理得当 ,当年即可养
成双层整形的成熟株形。 石面无架或棚架整形可参
照此法。只是打顶时须留 4~ 6个副梢按几个角度或
不同方向由其自然生长 ,长到一定长度和适合位置
时 ,再进行二次打顶 ,形成多级分枝。培养树形的第
一年 ,为保证快速成形 ,促进枝条芽眼饱满老熟 ,防
止枝叶过度荫蔽 ,还要不定期地对副梢摘心。留 1~
3片叶反复摘心 ,或结合使用生长延缓剂如多效唑
等抑制顶端生长。
不定期剪除结果枝的无效营养枝和徒长枝。 开
花前 5~ 10天 ,进行一次全园性的打顶摘心整形工
作 ,对结果枝 ,保证适宜负载量 ,一般留 2~ 3穗 ,疏
除其余果穗 ,在末穗后第 5~ 8片叶处打顶 ,有利集
中养分供给开花。
4. 3 病虫害防治
防止植株过于荫蔽 ,保证内膛的通透性 ,可减少
果园病虫害。
4. 3. 1 霜霉病是毛葡萄栽培发生最普遍也是危害
最重的病害 ,冬剪后萌芽前必须对全园树体喷布一
次 1∶ 1∶ 200的波尔多液。 发病初期 ,及时使用
58%宝大森 1000倍液 ,或 70%乙磷铝锰锌 800倍
液防治。叶片轮斑病亦会造成落叶 ,可参照霜霉病防
治方法。
高温多雨的季节 ,白腐病会引起穗柄腐烂和幼
果腐烂 ,除做好通风工作外 ,要及时喷布福美双 800
倍液防治。
4. 3. 2 害虫主要有天牛和叶蝉类 ,天牛危害根部和
枝条 ,使植株生长缓慢或将主干蛀成空心 ,致使整株
死亡。可用棉花浸泡敌敌畏高浓度液 ,塞入虫孔 ,用
黄泥密封熏杀 ,或每年冬季用石灰涂树干 ,或用辛硫
磷 1000倍液喷杀。叶蝉类害虫 ,为害叶片 ,导致萎
蔫 ,生长不正常 ,可用氧化乐果防治。
4. 4 防止落花落果
毛葡萄的坐果率极低 ,果粒稀疏、松散 ,平均穗
重不到 50g。主要原因是营养与生殖生长失衡 ,为提
高开花坐果率 ,应做好以下工作。
肥水控制。进入开花结果期后 ,建议不施用肥
料 ,整个生育期 ,也要合理少施肥料 ,以维持植株缓
慢生长为宜。做好排水工作 ,防止积水。
花前花后整枝摘心 ,增加果园通透性 ,有利于集
中养分供应花穗 ,控制营养生长。
·38· 邹瑜等:毛葡萄组培苗栽培技术
青干厚敛杨桃密植早结丰产栽培
张桂良 , 陈铭豪
(合浦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广西合浦  536100)
摘 要: 引进台湾青干厚敛杨桃在合浦县栽培 ,植株表现良好 ,早结丰产 ,商品性状优越 ,发展前景好。栽培要点是:
适当密植 ,加强肥水管理 ,合理整形修剪 ,适时疏花疏果 ,注意套袋保护和病虫害防治 ,适时采收。
关键词: 青干厚敛杨桃 ;早结丰产 ;套袋栽培
中图分类号: S667. 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2 8161( 2003) 03 0039 02
  青干厚敛甜杨桃是早年从青鼻种杨桃的实生变
异选育而得 ,近年从台湾引进内地。 据观察 ,该品种
在合浦县栽培 ,表现为生长旺盛、适应性强、开花多、
结果早、丰产性好。果实纺锤形 ,敛较厚 ,成熟时果皮
金黄色 ,敛边带绿色 ,表面微皱 ,光滑鲜亮。 果肉软 ,
糖度高 , 鲜食品质在 2~ 3月较佳。 单果重 150~
350g ,最大果重达 550g ,可周年供果 ,经济效益好 ,
适合桂南地区栽培。
1  栽植技术
1. 1  园地选择
青干厚敛杨桃对土壤要求不严 ,喜高温湿润 ,但
不耐湿 ,忌干旱霜冻。宜选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排灌
方便、光照条件好的地块建园。 此外 ,青干厚敛甜杨
桃枝梢较细弱、柔软 ,果梗比较纤弱 ,结果后易受风
害造成大量落果 ,所以建园时注意选择风害较小的
地块 ,或在果园周围建立防护林带 ,以减轻风害及冬
季寒害。
1. 2 适时适度密植
青干厚敛甜杨桃一年四季均可栽植 ,但以春季
3~ 4月为宜。桂南沿海地区冬季较温暖 ,也可进行
秋植 ,或于新梢相对停止抽生时进行。
收稿日期: 2002 12 16
作者简介: 张桂良 ,男 , 1962年生 ,广西合浦县人 ,农艺师 ,主
要从事农作物引种及繁育研究。
  种植规格。杨桃较耐荫蔽 ,适当密植可取得早期
丰产和中后期高产 ,按 3m× 4m株行距挖种植坑 ,
长×宽×深= 80cm× 80cm× 80cm ,每 hm2种植 825
株 ,待树冠相交后再行间疏。
基肥施放。 每坑施腐熟堆肥 40~ 60kg或腐熟
猪牛粪 20~ 30kg、复合肥 0. 5kg、磷肥 0. 5kg作基
肥 ,用 0. 5kg石灰中和土壤酸性 ,加表层土均匀混
合再填上园土。 种苗种植树盘高出地面 10~ 15cm,
种植坑四周筑成环形土埂 ,以便灌水 ,再盖上稻草 ,
立支柱 ,以防根部松动。
2 肥水管理
2. 1  幼年树施肥
在幼苗定植成活并抽新梢后 ,每月施稀薄腐熟
人畜粪尿 2次 ,半年再提高浓度并改为每月施用 1
次 , 11月后停施 ,并喷施 0. 2%磷酸二氢钾过冬 ,结
合扩穴改土增施有机肥以及 1kg磷肥。以后每年按
此量成倍递增。
2. 2  成年树施肥
每年一般施 5次肥:①促梢壮梢催花肥 ,在 3~
4月份收果后结合修剪、清理果园 ,在树冠滴水线下
挖沟施重 (基 )肥 ,以有机肥为主 ,配合施尿素和复合
肥 ;②保果肥 ,在 6~ 7月果实拇指大并开始转蒂下
垂时施用 ,以复合肥、饼麸肥、钾肥较好 ,应避免施尿
素 ,以防枝叶徒长 ;③壮果促花肥。 7~ 8月 ,第一批
  喷施硼肥 ,在花前、花期喷 1~ 5次 0. 2%~
0. 3%的硼砂水溶液 ,提高开花授粉率和坐果率。
化控技术应用。科学合理用药 ,能明显地控制
树势 ,抑制营养生长 ,缩短节间 ,促进枝条芽眼成熟 ,
减少人工整枝整形工作量 ,提高坐果率 ,减少落花落
果。 可在花前和花期各使用一次 15%多效唑 300~
500倍液喷花。 初步试验表明 ,花期喷 15%多效唑
300倍液 ,能提高坐果率 5% ,果穗紧凑 ,叶色浓绿 ,
节间缩短 ,生长势明显减缓。
·39·广西农业科学  2003年第 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