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云南蓝果树的种群状况及生态习性



全 文 :书第 39 卷 第 9 期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ol. 39 No. 9
2011 年 9 月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Sep. 2011
1)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与繁育项目(201003005)、云南省森林
植物培育与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009KF10)、云南省创新
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009CI98)。
第一作者简介:陈伟,男,1982 年 7 月生,国家林业局云南珍稀濒
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实验室(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研究实习员。
通信作者:杨文忠,国家林业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
育实验室(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副研究员。E - mail:wzyang2004@
126. com。
收稿日期:2011 年 3 月 15 日。
责任编辑:任 俐。
云南蓝果树的种群状况及生态习性1)
陈 伟 史富强 杨文忠 周 云 陈宏伟
(国家林业局云南珍稀濒特森林植物保护和繁育实验室(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昆明,650204)
摘 要 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 W. C. Yin)为中国特有极度濒危一级保护植物。为深入研究云南蓝
果树濒危机理并开展种群的有效保护,详细调查了云南蓝果树种群状况并初步分析了其生态学习性。结果显示:
云南蓝果树目前仅存 2 个天然种群,共计 8 株,物种濒临灭绝;云南蓝果树分布区狭窄、对生境要求高,是其种群规
模极小而呈现濒危状态的生物生态学原因,而生境破坏和片段化是导致云南蓝果树濒临灭绝的人为因素。基于调
查分析结果,提出了开展云南蓝果树保护的建议。
关键词 云南蓝果树;极度濒危种;种群状况;生态习性
分类号 Q948. 118
Population Status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yssa yunnanensis /Chen Wei,Shi Fuqiang,Yang Wenzhong,
Zhou Yun,Chen Hongwei(Key Laboratory of Rare and Endangered Forest Plants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Yunnan A-
cademy of Forestry),Kunming 650204,P. R. China)/ / Journal of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2011,39(9). -17 ~19,61
A survey on population status and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Nyssa yunnanensis,a 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 of
China,was conducted in Yunnan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causes of endangerment and make effective protection. Results
show that N. yunnanensis is at risk of becoming extinct because there are only two natural populations and 8 individuals.
Narrow distributions in both latitude and altitude and high dependence on specific habitats are considered as the ecological
causes of N. yunnanensis endangerment,while habitat damage and habitat fragmentation are human factors causing N.
yunnanensis extinction. Relevant protective measures aiming to conserve and increase N. yunnanensis populations we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population status and causes of endangerment.
Keywords Nyssa yunnanensis;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Population status;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云南蓝果树(Nyssa yunnanensis W. C. Yin)又名毛叶紫
树,为蓝果树科(Nyssaceae)蓝果树属(Nyssa Gronov ex Linn.)
落叶大乔木。云南蓝果树是我国特有种[1],为《国家重点保
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所列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是国际
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评价标准体系下的极度濒
危种(Critically Endangered Species)[2 - 3]。本种于 1977 年在
《云南植物志:第 1 卷》[4]上发表为新种,迄今为止,其相关研
究报道较少,仅见于系统分类、形态修订及种子萌发特性研
究[5 - 6]。基础性资料的欠缺严重影响了对极度濒危植物云南
蓝果树的保护,鉴于此,于 2010 年开展了云南蓝果树资源调
查,以期了解云南蓝果树资源分布状况及生态习性,为云南蓝
果树的有效保护提供基础资料和科学依据。
1 研究方法
在收集云南蓝果树相关文献资料、查阅云南蓝果树标本
信息(表 1)基础上,根据各种记载所显示的云南蓝果树植物
学特性及生境,划定云南蓝果树可能的分布范围,携带相关图
片资料及云南蓝果树新鲜枝条,深入目的地,开展社区访谈,
汇总各种信息最终确定调查地点实地调查。云南蓝果树植株
分布点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测量植株的胸径、树高、
冠幅,记录海拔、坡度、坡向、植株健康状况、结实情况、林下幼
苗生长情况,调查云南蓝果树群落特征及自然生态条件。
2 云南蓝果树的资源分布
2. 1 云南蓝果树的理论天然分布范围
经查询,国内主要标本馆目前藏有云南蓝果树标本共 9
份,均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从馆藏标本的记
录信息看,各标本均采自 1957 年,从不同的采集者推测,云南
蓝果树在 1957 年普遍分布于景洪普文,其云南蓝果树新种的
花模式即出自普文标本,据云南植物志记载,其果模式来自于
景洪市勐罕镇标本,可确定勐罕镇为另一个确切的云南蓝果
树天然分布地。通过整理标本信息,结合《云南植物志》《西
双版纳植物名录》《云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及附近保护
区本底资料[7 - 10],并分析邻近地区的气象资料,得出云南蓝
果树理论的天然分布范围(图 1)。
2. 2 云南蓝果树的资源现状
对云南蓝果树分布区展开野外实地调查,共调查 2 个州
市 3 个县份共计 10 个乡镇,仅于普文镇发现 3 个云南蓝果树
种群,其中 2 个为云南蓝果树天然种群,1 个为云南蓝果树人
工种群。2 个天然种群中共有云南蓝果树 8 株(表 2) ,种群 I
海拔 865 m,有云南蓝果树 5 株,胸径大于 40 cm 的植株有 3
株,其中最大 1 株胸径达 48 cm,径级在 8 ~ 10 cm 的植株有 2
株,最小 1 株胸径 9. 1 cm。从植株生长情况看,种群 I的 5 株
云南蓝果树生长良好,根据树下散落种子判断,其中 3 株已进
入生殖生长阶段开始结实,但林下皆未发现云南蓝果树幼苗。
天然种群 II有云南蓝果树 3 株,沿同一溪流分布,且有部分
根露于溪流中,植株 6 与植株 7 相距 150 m左右,植株 7 与植
株 8 相距 100 m左右,种群 II 植株 7 胸径达 90. 4 cm,为此次
调查中发现的最大 1 株云南蓝果树,植株底部具有明显的板
DOI:10.13759/j.cnki.dlxb.2011.09.004
根,植株 8 胸径达 85. 0 cm,健康状况良好,为此次调查中唯一 发现树下具有幼苗的植株。
表 1 云南蓝果树标本信息
标本 标本状态 采集人 采集日期 采集地 生境 海拔 /m
IBSC 578232 无花有果 中苏队 1957 - 04 - 20 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文昆洛公路 627 km 阴处,沟底,斜坡,密林中 1 100
KUN 590360 有花无果 邱炳云 1957 中国云南省景洪市普文 — —
KUN 590364 有果无花 中苏联合云南考察团 1957 - 04 - 20 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文昆洛公路 627 km 沟底,斜坡密林 1 100
KUN 590363 有果无花 中苏联合云南考察团 1957 - 04 - 21 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文昆洛公路 628 km 沟底,斜坡密林 1 100
KUN 590357 有花无果 邱炳云 1957 中国云南省景洪市普文 — —
KUN 590356 有花无果 蔡希陶 1957 - 03 - 28 中国云南省景洪市普文 密林中 850
KUN 590365 有花无果 中苏联合云南考察团 1957 - 03 - 29 中国云南省景洪市普文 — —
IBK 137802 有花无果 中苏队 1957 - 03 - 27 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普文龙山 阳处、路旁、潮湿地、山坡、密林边 —
IBK 137801 无花有果 中苏队 1957 - 04 - 20 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普文昆洛公路 627 km 阴处、沟底、斜坡、密林中 —
注:“—”表示标本中未记录该项信息。
图 1 云南蓝果树资源分布图
表 2 云南蓝果树天然种群
编号 纬度 经度 海拔 /m 胸径 / cm 树高 /m 冠幅 /m 健康状况 树下幼苗 生境
种群 I 1 22°2740″N 101°0234″E 865 44. 7 23 15 × 13 健康 无 潮湿、塘边
2 22°2740″N 101°0234″E 865 48. 0 20 13 × 13 健康 无 潮湿、塘边
3 22°2740″N 101°0234″E 865 10. 1 8 4 × 4 健康 无 潮湿、塘边
4 22°2740″N 101°0234″E 865 9. 1 15 7 × 6 健康 无 潮湿、塘边
5 22°2740″N 101°0234″E 865 23. 3 +12. 6 +11. 2 14 5 × 6 健康 无 潮湿、塘边
种群 II 6 22°2836. 8″N 101°0710. 8″E 853 33. 3 24 10 × 8 健康 无 潮湿、沟边
7 22°2833. 4″N 101°0703. 3″E 859 90. 4 34 10 × 9 健康 无 潮湿、沟边
8 22°2832. 8″N 101°0724. 6″E 867 85. 0 30 11 × 8 健康 有 潮湿、沟边
注:23. 3 + 12. 6 + 11. 2 表示同一植株 1. 3 m处 3 个分枝的胸径数值。
81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9 卷
云南蓝果树人工种群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文镇,海
拔 865 m,共计 18 株(表 3) ,沿着沟边成一字形排列,株距 3 ~
5 m不等,该人工种群平均胸径 34. 5 cm,平均树高为 25. 5 m,
除 1 株枯顶外,其余生长良好,林下皆未见云南蓝果树幼苗,
具体种植年代不详,但根据访谈及胸径推算,树龄应该在 30 a
以上。另在普洱市思茅区于 2000 年移栽云南蓝果树植株 1
株,胸径 9. 0 cm,树高 6. 5 m,移栽时幼苗约 50 cm 高,来源于
普文天然云南蓝果树种群,而经实地调查,该天然种群目前已
被茶叶地取代。
表 3 云南蓝果树人工种群表
地点
植株
编号
海拔 /
m
胸径 /
cm
树高 /
m
冠幅 /
m
健康
状况
树下
幼苗
生境
西双版纳 1 865 25. 2 20. 0 7 × 9 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普文 2 865 21. 4 19. 0 4 × 6 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3 865 22. 4 18. 0 5 × 7 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4 865 23. 7 17. 0 5 × 4 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5 865 19. 2 14. 0 7 × 7 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6 865 32. 8 28. 0 6 × 9 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7 865 52. 2 30. 0 13 × 14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8 865 24. 3 30. 0 6 × 7 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9 865 38. 3 30. 0 12 × 12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10 865 39. 5 31. 0 11 × 13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11 865 60. 0 31. 0 15 × 13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12 865 22. 4 24. 0 6 × 6 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13 865 37. 2 32. 0 12 × 10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14 865 45. 4 29. 0 14 × 10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15 865 45. 6 30. 0 13 × 13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16 865 36. 0 28. 0 12 × 9 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17 865 27. 0 18. 0 枯顶 不健康 无 潮湿、沟边
18 865 47. 8 30. 0 14 × 11健 康 无 潮湿、沟边
普洱思茅 19 1 300 9. 0 6. 5 3 × 3 健 康 无 湖畔湿地边
3 云南蓝果树的生态习性
3. 1 气候因子
云南蓝果树为蓝果树属分布较南的树种,分布范围狭窄,
仅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洲景洪市,分布地属热带北缘季
风气候类型,一年之中受湿润的西南季风和干暖的西风南支
急流交替控制,半年为雨季,半年为旱季。通过分析云南蓝果
树分布点的气候因子(表 4) ,得出适于云南蓝果树生长的气
候条件,即年平均气温大于 20. 0 ℃,年降水量不低于 1 100. 0
mm,年平均相对湿度在 80%以上,极端最低温不低于 - 0. 7
℃,极端最高温不高于 42. 0 ℃,≥10 ℃积温不低于 7 450. 0
℃,干湿季节明显,且要求冬春多雾,以弥补旱季缺水。
表 4 云南蓝果树模式标本采集地气候因子
地点
年均气
温 /℃
年均降
水量 /mm
相对湿
度 /%
极端最高
气温 /℃
极端最低
气温 /℃
≥10℃积
温 /℃
勐罕* 22. 1 1 161. 9 82 41. 1 1. 9 8 100. 4
普文** 20. 1 1 655. 3 83 38. 3 - 0. 7 7 459. 0
注:* 西双版纳州气象局;**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3. 2 地形地貌因子
云南蓝果树主要分布于植被保存良好的沟谷雨林中低洼
潮湿处,通常沿着溪流或沟塘分布,分布地海拔为 500 ~ 900
m,标本所记录的普文昆洛公路 627 km和 628 km处的海拔 1 100
m有误,实地调查海拔仅为 870 m,人工栽培地点若选择适宜
可以在海拔 1 300 m正常生长,野生云南蓝果树分布于山间沟
底、四季潮湿的环境,多沿着山中溪流分布。人工种群栽培经
验显示,在云南蓝果树分布地恢复种群时,水分条件应是选择
恢复地点的关键因子,潮湿的环境有利于云南蓝果树生长,选
择地势相对平坦、临水的环境,并沿沟谷栽植可有效提高植株
的成活率。
3. 3 土壤因子
云南蓝果树分布地土壤为赤红壤[9],具体可分为 2 个亚
类(表 5) :紫色沙页岩赤红壤及紫色页岩赤红壤。生境地土
体厚度在低山坡面达 1 m 以上,在箐沟中较陡峭的局部坡面
上,为厚度为 0. 5 ~ 0. 8 m 的中层土壤,土壤呈酸性,pH 值为
4. 3 ~ 6. 3,有机质质量分数低,仅为 0. 56 ~ 2. 67 g·kg -1,缺
氮,尤其少磷,而钾较丰富。土壤具有典型的雨林土壤特征,
即土壤养分指标不高,湿热的条件致生物小循环旺盛,有利于
林木的生长。
表 5 云南蓝果树分布地土壤类型及营养状况
土壤类型 层次
土壤深度(h)/
cm
有机质质量分数 /
g·kg -1
全氮质量分数 /
g·kg -1
有效氮质量分数 /
mg·kg -1
有效磷质量分数 /
mg·kg -1
有效钾质量分数 /
mg·kg -1
紫色沙页 A 0≤h < 42 2. 43 1. 43 137. 8 6. 34 41. 42
岩赤红壤 AB 42≤h < 73 0. 67 0. 54 41. 6 1. 42 23. 49
B 73≤h < 105 0. 56 0. 65 35. 1 0. 91 24. 06
紫色页岩 A 0≤h < 12 2. 67 1. 60 157. 0 7. 78 83. 85
赤红壤 AB 12≤h < 80 1. 01 0. 79 79. 8 3. 93 15. 53
B 80≤h < 100 0. 83 0. 72 67. 0 3. 80 17. 81
注:A为表土层;AB为过渡层;B为淀积层。
3. 4 群落特征
群落结构复杂,大致可以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以
及由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构成的层间植物层。
乔木层可分为 3 层,乔木 I层高度大于 20 m,由高大乔木
组成,覆盖度约 30%,主要树种有云南蓝果树、千果榄仁(Ter-
minalia myriocarpa) ,植株呈稀疏分布,植株下部具有明显的
板根状结构;乔木Ⅱ层高 10 ~ 20 m,为群落的主林冠层,覆盖
度约 70%,物种以桑科榕属、木兰科及樟科为主,主要树种有
合果木(paramichelia baillonii)、大叶藤黄(Garcinia xanthochy-
mus)、肉桂(Cinnamomum cassia)、粗穗石栎(Lithocarpus gran-
difolius)、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laris)、西南木荷(Schima
wallichii)、木莲(Manglietia fordiana)、钝叶桂(Cinnamomum
bejolghota)及若干榕属植物;乔木Ⅲ层高 3 ~ 10 m,与灌木层
的分层界限不很明显,该层物种多,但大多数物种数量很少,
主要树种有木奶果(Baccaurea ramiflora)、四角蒲桃(Syzygium
tetragonum)、木莲 (Manglietia fordiana)、鱼尾葵 (Caryota
ochlandra)、大叶黑桫椤(Alsophila gigantea)、披针叶楠(Phoe-
be lanceolata)、云南红豆(Ormosia yunnanensis)、金毛榕(Ficus
chrysocarpa)等。
灌木层高度为 1 ~ 3 m,植物种类丰富,树种(下转 61 页)
91第 9 期 陈 伟等:云南蓝果树的种群状况及生态习性
教育出版社,2000.
[7] Zonneveld I S. Land Ecology[M]. Amsterdam:SPB Academic
Publishing,1995.
[8] 陈康娟,王学雷.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四湖地区湿地景观格局分
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3) :219 - 223.
[9] 尹发能.四湖流域湿地景观空间格局研究[J]. 水生态学杂志,
2010,3(4) :23 - 27.
[10] 郭晋平,王石会,康日兰,等.管涔山青扦(Picea wilsoni)天然林
年龄结构及其动态的研究[J],生态学报,1997,17(2) :184 -
189.
[11] 车生泉,宋永昌.上海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分析[J].上海交
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2002,20(4) :322 - 327.
[12] Mc Garigal K,Marks B J. Fragstats:Spatial Pattern Analysis Pro-
gram for Quantifying Landscape Structure[R]. Portland:USDA,
Forest service,Pacific,Northwest Research Station,1995.
[13] 李秀珍,布仁仓,常禹,等.景观格局指标对不同景观格局的反
应[J].生态学报,2004,24(1) :123 - 178.
[14] 王宪礼,胡远满,布仁仓.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变化分析
[J].地理科学,1996,16(3) :260 - 265.
[15] 王宪礼,肖笃宁,布仁仓,等.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
[J].生态学报,1997,17(3) :317 - 323.
[16] 汪爱华,张树清,张柏. 三江平原沼泽湿地景观空间格局变化
[J].生态学报,2003,23(2) :237 - 243.
[17] 曾静,廖善刚.晋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社会驱动力分析[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4(4) :37 - 39.
[18] 胡远东,达良俊,许大为,等.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水质分
析及污染防治对策[J].国土与自然资源,2010(5) :53 - 54.
[19] 程荣进,张思聪,周晓聪,等.大庆城郊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
及聚类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 :240 - 245.
[20] 刘常富,孙冉,李小马,等.基于 RS 和 GIS 的沈阳城市森林景
观格局动态变化[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9,37(4) :13 -
15.
[21] 金姗姗,臧淑英. RS和 GIS技术在湿地资源研究中的应用:以
大庆市湿地为例[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08,31(1):23 -

28.
(上接 19 页)有粗叶榕(Ficus hirta)、紫珠(Callicarpa bodi-
nieri)、蒟子(Piper yunnanense)、包疮叶(Maesa indica)、鹅掌
柴(Schefflera octophylla)、干花豆(Fordia cauliflora)、称杆树
(Maesa ramentacea)、北酸脚杆(Medinilla septentrionalis)、罗伞
(Brassaiopsis glomerulata)、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等。
草本层以喜阴湿的竹芋科和姜科植物为主,覆盖度为
10% ~ 25%,在局部沟边可达 50% 以上,主要植物有柊叶
(Phrynium capitatum)、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心叶凹唇姜
(Boesenbergia fallax)、野蕉(Musa balbisiana)、七叶一枝花
(Paris polyphylla)、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水蕨(Ceratop-
teris thalictroides)、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粗穗蛇菰
(Balanophora dioica)等。
层间植物主要以木质藤本为主,且多缠绕在乔木树种上,
形成独特的景观。主要种类有麒麟叶(Epipremnum pinnat-
tum)、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a)、狮子尾(Rhaphidophora
hongkongensis)、藤黄檀(Dalbergia hancei)、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墨绿酸藤子(Embelia nigroviridis)等。
4 结论与讨论
经实地调查,云南蓝果树极度濒危,目前仅于普文镇天保
林中发现 2 个天然种群,共 8 株云南蓝果树,云南蓝果树天然
种群及个体数量都极少,已经低于稳定存活界限,濒临灭绝,
属于极小种群物种和极度濒危物种,亟待优先进行保护。
云南蓝果树分布范围狭窄。仅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
州景洪市,南起勐罕镇,北到景洪市与普洱市交界地段,分布
地气候类型为热带北缘季风气候。从群落物种组成看,分布
地植物区系热带性质显著,分布地北端在地理上位于热带亚
洲植物区与东亚植物区的交汇地带,该区系中的许多热带植
物在此已接近其分布的北界,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北缘
性质[12];蓝果树属作为东亚和北美间断分布型[13],其分布区
已接近该分布型的最南端。因此,认为云南蓝果树狭窄的适
宜分布区是导致其种群规模极小的生物地理学原因。云南蓝
果树对生境的要求高,其生境为四季潮湿的沟谷雨林,海拔
500 ~ 900 m,多沿着中间沟底溪流分布,生长地土壤为赤红
壤,呈酸性。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等是限制云南蓝果树种群
向山地雨林扩散的主要生态因子。
生境破坏是导致云南蓝果树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人为原
因。热区农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导致当地包含云南蓝果树原
生境在内的大量天然林不断被橡胶、咖啡、茶叶等经济林所取
代。生境的破坏和片断化,改变了云南蓝果树适生地的小气
候,特别是水湿条件的改变严重威胁了云南蓝果树的生存和
繁衍,致使该极小种群物种随时濒临灭绝。
种群数量是评价保护成效最重要的指标[14]。可喜地看
到云南蓝果树已被列为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规划纲
要(2010—2020 年)保护物种,针对云南蓝果树种群现状及其
生态学习性,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加以保护:就地保护,2 个天
然种群由于不在自然保护区中,其生境随时有被破坏的可能,
当前首要任务是就地保护种群的生境不被破坏,为种群的恢
复提供种源;种质基因保存,鉴于野生云南蓝果树种群和数量
的极度濒危,建议依托“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子资源库”等单
位开展云南蓝果树种质基因保存工作;引种保护,构建人工种
群,云南蓝果树萌发试验证实,可通过人工增加植株数量的方
式逐步恢复和重建种群[6]。建议在当地植物园、公园进行引
种保护,在自然保护区等有保障的区域选择适宜的生境进行
人工种群的恢复。
致谢:张立德、付强、杨正彬和唐社云等多位同仁参加了
野外调查,在此一并感谢!
参 考 文 献
[1] 傅立国.中国珍稀濒危植物[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
[2] 汪松,谢炎.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第 1 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4.
[3] 李玉媛,司马永康,方波,等.云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
源的现状与评价[J].云南植物研究,2003,25(2) :181 - 191.
[4] 吴征镒.云南植物志:第 1 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5] 孙宝玲,张长芹.极度濒危植物云南蓝果树的形态修订[J]. 云
南植物研究,2007,29(2) :173 - 175.
[6] 孙宝玲,张长芹,周凤林,等.极度濒危植物:云南蓝果树的种子
形态和不同处理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J]. 云南植物研究,
2007,29(3) :351 - 354.
[7] 中国科学院云南热带植物研究所.西双版纳植物名录[M]. 昆
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4.
[8] 李玉媛.云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M].昆明:云南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5.
[9] 李玉媛.菜阳河自然保护区定位监测[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
社,2003.
[10] 云南省林业厅.糯扎度自然保护区[M]. 昆明:云南科学技术
出版社,2004.
[11] 王达明.西双版纳普文试验林场自然条件[C]/ /云南省林业科
学院.热区造林树种研究论文集.昆明:云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5 - 9.
[12] 朱华,赵崇奖,王洪,等. 思茅菜阳河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
究:兼论热带亚洲植物区系向东亚植物区系的过渡[J]. 植物
研究,2006,26(1) :38 - 51.
[13] 吴征镒.中国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J]. 云南植物研究,
1991(增刊Ⅳ) :1 - 139.
[14] 史军辉,黄忠良,蚁伟民,等.渐危植物格木群落动态及其保护
对策[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3) :65 - 69.
16第 9 期 胡远东等:基于 RS和 GIS对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