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六个北美豆梨品种的生态适应性评价



全 文 :48 林业科技开发 2015 年第 29 卷第 6 期
doi:10. 13360 / j. issn. 1000-8101. 2015. 06. 011 中图分类号:S688
六个北美豆梨品种的生态适应性评价
邱玉宾1,郭东环2,杨志莹1,李田1,赵庆柱1
(1 山东省潍坊市农业科学院,山东 潍坊 261041;2 宁阳县园林绿化管理局)
摘 要:为丰富我国园林观赏植物种质的多样性,自北美引进了 6 个观赏豆梨品种,从生长量、耐寒性、耐热性和
抗病虫害能力强弱 4 个方面,对各品种进行适应性研究并做了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6 个品种均能适应潍坊地
区的环境条件,生长发育正常,其中以‘新布拉德福’豆梨生态适应性最好,‘贵族’和‘首都’两品种次之。为我国
北方地区豆梨的引种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生长量;耐寒性;耐热性;抗病虫害能力
An evaluation on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six North America Pyrus calleryana cultivars∥QIU Yubin,GUO
Donghuan,YANG Zhiying,LI Tian,ZHAO Qingzhu
Abstract:In order to enrich germplasm diversity of garden ornamental plants,we investigated the ecological adaptation of six
Pyrus calleryana cultivars in Weifang from the growth,cold resistance,heat resistance and the ability to resist pests and di-
sea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troduced cultivars could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of Weifang and grow normally,but
the growth and the ability to resist pests and diseases of‘New Bradford’was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varieties.‘Aris-
tocrat’and‘capital’took second place.
Key words:growth;cold resistance;heat resistance;ability to resist pests and diseases
First author’s address:Weif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Institute,Weifang 261041,Shandong,China
收稿日期:2015-04-02 修回日期:2015-06-24
基金项目:潍坊市科技攻关项目(2010 - 1001)。
作者简介:邱玉宾(1980 -) ,男,农艺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新品种选
育研究及推广工作。E-mail:binyuqiu1980@ 126. com
随着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园林
植物要求越来越高,观赏价值高、抗逆性强的园林树
种使用越来越广泛。但国内园林植物生产方式及产
业信息落后,多为农民自发生产,种植树种较为雷同;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观赏价值高、栽培质量较高的景
观树种较为匮乏,不能满足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苗木向
高端、精品方向换代提升的需求,严重制约了园林植
物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1]。因此,引进国外观赏价
值较高的园林树种,进行适应性研究,筛选出抗逆性
强、适应中国北方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树种并广泛
推广,对丰富我国园林观赏植物种质的多样性,促进
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优化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彩叶
植物以其鲜艳丰富的叶色、稳定持久的观赏期、富有
变化的景观效果弥补了传统绿化树种色彩单一、形式
单调的缺点[2],其中豆梨(Pyrus calleryana)春季观
花、夏季观果、秋季观叶,是观赏价值极高的优良景观
树种。为实现园林绿化向“高端、精品”转变,潍坊市
农业科学院近年来自北美引进、驯化了 6 个观赏豆梨
品种,通过对 6 个品种的生长量、耐热性、耐寒性以及
抗病虫害能力的观测评价,研究其在鲁西地区的适应
性,旨在为其栽培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苗圃地位于潍坊青州,地处北温带季风区,
背陆面海,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为冬
冷夏热,四季分明。春季风多雨少,易发生春旱;夏季
炎热多雨,高温高湿;秋季天高气爽,晚秋多干旱;冬
季干冷,寒风频吹。年平均气温 12. 3 ℃,年平均降水
量在 650 mm左右,年日照总时长 2 500 ~ 2 800 h,无
霜期 185 ~ 211 d。土壤为褐土,试验地地势平坦,排
水良好。
1. 2 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由北美引进的‘贵族’、‘新布拉德
福’、‘首都’、‘克利夫兰’、‘红塔’、‘蒂克利尔’6 个
豆梨品种。
1. 3 栽培管理措施
引进苗木每年春季 3 月花前追肥 1 次,以利于恢
复树势和积累贮藏养分,施肥后灌 1 次透水,追肥以
速效性氮肥为主。夏季高温季节,注意浇水防止干
旱,冬季修剪徒长枝、病虫枝、不合理枝。病虫害防治
是观赏梨栽培的关键,豆梨常见病虫害有木蠹蛾、梨
森林资源培育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林业科技开发 2015 年第 29 卷第 6 期 49
食心虫、红脊长蝽、腐烂病、锈病等[3],病害发生后,
除及时清除病原,加强栽培管理外,还需喷药防治;发
现虫害及时喷药防治。
1. 4 调查测定方法
通过对北美豆梨的耐寒性、耐热性、生长量以及
受有害生物侵害状况方面的研究,分析对引进 6 个北
美豆梨品种在潍坊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综合评价,筛
选出抗逆性强、表现较好的优良品种。年生长量观测
选取 2006 年引进的植株,各品种选取株高一致、米径
为 10 cm 的植株作为调查对象。耐寒性、耐热性、抗
病虫性观测选取引进的 1 年生嫁接苗,各品种选取株
高一致的植株作为调查对象。
1. 4. 1 年生长量的观测内容及方法
年生长量观测:对试验材料每个品种随机选择
20 株,测定每年 3—11 月间的生长量。测定内容为:
50 cm高处茎粗增加、最大分枝茎粗增加、当年生枝
最大枝长、株高增加、冠幅增加。株高、冠幅、枝长采
用塔尺和钢卷尺测量,茎粗采用游标卡尺测量。对测
量数据详细记录并算平均值,保留 2 位小数。本试验
观测时间为 2010—2012 年。
1. 4. 2 耐寒性的观察内容及方法
观测时间为 2012 年,每个品种选择生长健壮的
植株 20 株作为观测材料,观测记录生长恢复及枝干
组织变化情况。第 1 次耐寒性观测于冬季极端气温
出现后 3 ~ 5 d时进行,即本年度 1 月中旬;第 2 次观
测在苗木萌芽之后,倒春寒出现后 3 ~ 5 d 时进行,即
本年度 3 月中旬[4]。参照引进树种耐寒性标准[5-6],
结合大田调查及各引进苗木的情况,制定适宜引进豆
梨的抗寒性评价标准,见表 1。
表 1 耐寒性评价标准
等级 评价 特征描述
Ⅰ 最强 植株枝干完全无冻害,芽受害率 < 10%
Ⅱ 强 植株主干无冻害
,枝条受害率 <5%,芽受害率≥10% ~
20%
Ⅲ 一般 植株主干冻害率
< 5%,枝条受害率 5% ~ 10%,芽受
害率≥20% ~30%
Ⅳ 弱 植株主干冻害率≥
5% ~ 15%,枝条受害率 10% ~
20%,芽受害率≥30% ~50%
Ⅴ 不抗寒 植株主干冻害率
15%以上,枝条受害率 20%以上,芽
受害率 50%以上
按照表 1 中各等级对应的特征指标,调查统计各
等级受害植株数量,计算豆梨耐寒性评价指数,耐寒
性评价指数 =(1A + 2B + 3C + 4D + 5E)/Y。公式中
的 l,2,3,4,5 代表不同的等级,A ~ E 代表对应 1 ~ 5
级的各等级受害株数,Y代表调查总株数。北美豆梨
耐寒性评价指数及等级见表 2。
表 2 评价指数及等级
评价
指数
1. 00 ~ 1. 50 1. 51 ~ 2. 50 2. 51 ~ 3. 50 3. 51 ~ 4. 51 4. 51 ~ 5. 00
等级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1. 4. 3 耐热性的观察内容及方法
于 2013 年夏季进行观测,每品种随机抽取 20 株
进行调查,每间隔 7 ~ 10 d 调查 1 次;出现高温极端
天气后每 2 ~ 3 d要观察记录 1 次,发现受害症状时,
对植株做普遍调查并详细记录,时间观测至 9 月上
旬。根据调查记录情况制定豆梨的耐热性评价标
准[7],见表 3。耐热性评价指数及等级同表 2。
表 3 耐热性评价标准
等级 评价 特征描述
Ⅰ级 最强 植株完全不受害,枝叶生长发育正常,叶片无卷缩现象
Ⅱ级 强 植株部分叶片卷缩,10% ~15%叶片边缘焦黄
Ⅲ级 一般 植株
50%叶片卷缩,15% ~30%叶片边缘焦黄,10%以
下新梢干枯,有叶脱落
Ⅳ级 弱 植株
50 以上叶片卷缩,15%以上叶片焦黄脱落,10%
以上新梢干枯
Ⅴ级 不耐热 植株地上枝干死亡,但根茎处能重新萌发生长
1. 4. 4 受病虫侵害情况观测内容及方法
在植物整个生长季节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每品种调查 20 株,每间隔 7 ~ 10 d 调查 1 次,发现病
虫害时对植株进行普遍调查。参照针叶树种的适应
性评价标准[8],结合引进豆梨的基本情况,制定适合
豆梨的抗病虫害能力评价标准,见表 4。抗病虫害评
价指数及等级同表 2。
表 4 抗病虫害能力评价标准
等级 评价 特征描述
Ⅰ级 最强 植株无病虫害发生
,枝叶生长发育良好,果期花期无
病虫害
Ⅱ级 强 植株受病虫危害轻,不影响生长及观赏价值
Ⅲ级 一般 植株受病虫害程度
< 20%,生长及观赏价值受影响,
果期有虫害发生
Ⅳ级 弱 植株受病虫害程度
20%以上,致使生长发育不良,影
响开花结果,观赏价值差
Ⅴ级 最弱 植株受病虫害严重致部分植株死亡
1. 5 数据处理
采用 Excel 软件进行数据整理,用 SPSS 17. 0 软
件进行相关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生长量观测结果
年生长量大小是评价所引进树种适应性高低的
重要指标,从 3 年的生长量结果(表 5)来看,各观测
指标每年呈递增趋势,原因在于根系随树龄变大而增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森林资源培育
50 林业科技开发 2015 年第 29 卷第 6 期
多,养分供应充足,树木每年生长也随之加大。以
2011 年对引进的 6 个豆梨品种年生长量调查来看,
年生长量最大的为‘新布拉德福’豆梨,其株高、冠幅
高、50 cm高茎粗、最大分枝茎粗等指标增加量及当
年生最大枝长分别为 44. 7,33. 3,1. 45,0. 53 和 78. 3
cm,年生长量最小的为‘蒂克利尔’豆梨。
表 5 各品种 2010—2012 年生长量观测结果 /cm
试验品种 年份 株高增加 冠幅增加 50 cm茎粗增加 最大分枝茎粗增加 当年生枝最大枝长
2010 39. 3 ± 0. 58 b 22. 0 ± 2. 00 bc 1. 11 ± 0. 03 b 0. 34 ± 0. 05 a 69. 3 ± 2. 52 ab
‘首都’ 2011 44. 0 ± 2. 00 a 30. 7 ± 3. 06 ab 1. 35 ± 0. 12 ab 0. 48 ± 0. 16 ab 74. 3 ± 2. 52 b
2012 47. 0 ± 2. 65 a 35. 0 ± 3. 00 a 1. 53 ± 0. 10 a 0. 62 ± 0. 11 a 76. 3 ± 1. 53 b
2010 41. 7 ± 0. 47 a 25. 0 ± 1. 73 a 1. 33 ± 0. 06 a 0. 39 ± 0. 03 a 71. 7 ± 2. 44 a
‘新布拉德福’ 2011 44. 7 ± 3. 51 a 33. 3 ± 2. 52 a 1. 45 ± 0. 19 a 0. 53 ± 0. 10 a 78. 3 ± 3. 06 a
2012 47. 3 ± 2. 08 a 34. 7 ± 1. 15 a 1. 54 ± 0. 11 a 0. 66 ± 0. 10 a 81. 3 ± 2. 08 a
2010 36. 0 ± 1. 00 c 25. 7 ± 0. 58 a 1. 14 ± 0. 07 b 0. 37 ± 0. 01 a 66. 3 ± 1. 53 b
‘贵族’ 2011 40. 3 ± 1. 53 ab 30. 3 ± 2. 50 ab 1. 22 ± 0. 17 abc 0. 46 ± 0. 05 abc 70. 3 ± 1. 53 c
2012 44. 7 ± 3. 06 ab 33. 7 ± 2. 08 a 1. 48 ± 0. 09 a 0. 64 ± 0. 02 a 74. 0 ± 3. 00 b
2010 27. 3 ± 0. 52 f 21. 0 ± 1. 00 c 0. 87 ± 0. 03 cd 0. 21 ± 0. 01 b 57. 0 ± 3. 00 c
‘蒂克利尔’ 2011 34. 3 ± 1. 53 c 24. 8 ± 0. 58 c 1. 03 ± 0. 07 c 0. 28 ± 0. 09 c 64. 7 ± 3. 06 d
2012 40. 3 ± 1. 53 c 30. 0 ± 1. 00 b 1. 19 ± 0. 17 b 0. 44 ± 0. 06 b 67. 7 ± 1. 53 c
2010 29. 0 ± 0. 03 e 21. 3 ± 0. 58 c 0. 85 ± 0. 05 d 0. 22 ± 0. 03 b 58. 7 ± 1. 48 c
‘红塔’ 2011 35. 7 ± 3. 51 c 24. 7 ± 1. 53 c 1. 09 ± 0. 12 bc 0. 32 ± 0. 08 bc 65. 7 ± 0. 58 d
2012 39. 3 ± 1. 15 c 30. 3 ± 0. 58 b 1. 23 ± 0. 10 b 0. 45 ± 0. 05 b 68. 3 ± 1. 00 c
2010 31. 0 ± 1. 32 d 23. 7 ± 0. 58 ab 0. 99 ± 0. 12 c 0. 22 ± 0. 02 b 61. 0 ± 3. 00 c
‘克利夫兰’ 2011 37. 7 ± 0. 58 bc 27. 6 ± 0. 54 bc 1. 11 ± 0. 11 bc 0. 36 ± 0. 06 abc 67. 0 ± 1. 00 cd
2012 42. 0 ± 1. 00 bc 32. 3 ± 0. 58 ab 1. 24 ± 0. 08 b 0. 44 ± 0. 03 b 69. 0 ± 3. 61 c
注:小写字母表示 P < 0. 05 水平上差异显著。
2. 2 耐寒性观测结果
根据气象记录显示:2012 年潍坊青州 12 月以晴
到多云天气为主,月最高低温 2 ℃,最低气温 - 9 ℃,
平均低温 - 4 ℃;2013 年 1 月最高低温 0 ℃,最低气
温(1 月 3 日)- 17. 2 ℃,平均低温 - 7. 8 ℃;2 月以
多云天气为主,最高低温 2 ℃,最低气温 - 13 ℃,平
均低温 - 3. 9 ℃。低温集中出现在 2012 年 12 月 23
日至 2013 年 1 月 7 日之间,均为 - 10 ℃以下,长达
15 d。按照抗寒性评价标准分别观察芽、枝条和主干
冻害率,对 6 个豆梨品种的抗寒性进行评价。6 个豆
梨品种抗寒性都比较强,调查植株的主干、枝条和芽
都无冻害,说明在抗寒方面几个豆梨品种都适宜潍坊
地区栽植。
2. 3 耐热性观测结果
根据气象记录显示:2013 年潍坊青州 6 月最高
气温为 36 ℃,最低高温为 21 ℃,高温平均值为
30. 8 ℃;7 月以多云和阴雨天为主,最高气温为
36 ℃,最低高温为 26 ℃,高温平均值为 31. 5 ℃;8 月
以多云和雷阵雨天气为主,最高气温为(8 月 16 日)
38 ℃,最低高温为 25 ℃,高温平均值为 33. 4 ℃。持
续高温天气出现在 8 月 4 日到 8 月 17 日之间,日高
温在 35 ~ 38 ℃之间徘徊,持续时间较长,为 13 d。通
过调查发现 6 个品种耐热能力均较强,完全不受高温
危害,植株没有叶片卷缩、叶片边缘干枯甚至脱落现
象,生长发育正常,说明在耐热性方面几个豆梨品种
都适宜潍坊地区栽植。
2. 4 受病虫侵害观测结果
根据连续多年的观测记录,引进豆梨发生的病虫
害主要有梨食心虫、木蠹蛾、蚜虫、红脊长蝽、腐烂病、
锈病等常见病虫害,各品种抗病虫害差异见表 6。
表 6 各品种抗病虫调查结果与评价


品种名称
受害株数与级别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耐病虫
评价指数
总体耐病
虫性评价
1 ‘首都’ 18 2 0 0 0 1. 10 Ⅰ级
2 ‘新布拉德福’ 19 1 0 0 0 1. 05 Ⅰ级
3 ‘贵族’ 19 1 0 0 0 1. 05 Ⅰ级
4 ‘蒂克利尔’ 18 2 0 0 0 1. 10 Ⅰ级
5 ‘红塔’ 17 3 0 0 0 1. 15 Ⅰ级
6 ‘克利夫兰’ 17 3 0 0 0 1. 15 Ⅰ级
豆梨的不同品种间对病虫害的抗性有差异,调查
结果显示,6 个品种抗病虫能力都较强,均为Ⅰ级。
‘红塔’和‘克利夫兰’豆梨达到 2 级危害的有 3 株,
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是梨食心虫、红脊长蝽、腐烂病等,
‘克利夫兰’豆梨还有木蠹蛾虫害现象;‘新布拉德
福’和‘贵族’豆梨达到 2 级危害的有 1 株,受害最
轻;6 个品种都不同程度发生蚜虫和锈病危害,但受
森林资源培育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林业科技开发 2015 年第 29 卷第 6 期 51
害较轻,对生长及观赏性状影响不大。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物候期、生长量、耐寒性、耐热性以及耐病
虫性等几个方面的调查与评价,综合分析认为:在山
东潍坊地区,6 个豆梨品种在耐寒性、耐热性方面都
很强。其中‘新布拉德福’豆梨的年生长量、耐病虫
性等指标最优,适应性更强,‘贵族’和‘首都’次之。
本试验观测的材料均为从美国引进,在潍坊地区
的生长时间及观测调查时间还比较短,调查不够详实
全面,为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今后还应对各品种进
行连续多年观测,总结其生长及发病规律,为今后的
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试验仅从几个方面对各品
种的生态适应性进行了评价,相应的生理生化指标、
耐盐碱等方面的试验未做深入研究,今后工作可从以
上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参考文献
[1]宁明世,邵文亮,张继刚,等. 国内外树种引种试验研究[J]. 安徽
农业科学,2008,36(18) :7667-7669,7807.
[2]李霞,安雪,潘会堂.北京市园林彩叶植物种类及园林应用[J]. 中
国园林,2010(3) :62-68.
[3]邱玉宾,赵庆柱,杨志莹,等. 北美豆梨引种试验[J]. 林业科技开
发,2014,28(1) :91-94.
[4]王琳,杨喜田,朱红梅.常绿阔叶树种耐寒性选择研究[J].上海农
业学报,2006,22(1) :56-59.
[5]李晓储,黄利斌,季永华,等.南京引种邓恩桉、冈尼桉苗期试验初
报[J].江苏林业科技,2000,27(3) :7-10.
[6]方兴良.江西桉树引种冻害评级及抗寒适生类型选择研究[J].桉
树科技,1994(2) :20-29.
[7]丛磊.金链花与欧洲红花山楂引种及繁殖技术研究[D]. 北京:北
京林业大学,2004.
[8]周多俊.针叶树种观察记载方法和标准的商榷[J].植物引种驯化
集刊,1994(9) :131-141.
(责任编辑 吴祝华
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櫒
)
doi:10. 13360 / j. issn. 1000-8101. 2015. 06. 012 中图分类号:S723. 1
育苗方式对脱毒泡桐苗生长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苗作云1,厉月桥2* ,冯慧3,周新华1,汪泽军4,王勇5
(1.黄河科技学院,郑州 450002;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3.新余学院;
4.河南省林业技术推广站;5.河南省鹿邑县林业局)
摘 要:为确定北方平原区脱毒泡桐轻基质容器苗的最佳培育方式,以传统插根育苗为对照,对 3 种不同脱毒泡
桐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式(A.不覆膜 + 8 340 株 /hm2;B.覆膜 + 8 340 株 /hm2;C.覆膜 + 10 000 株 /hm2)的育苗质量
和育苗效益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与传统插根育苗相比,利用脱毒泡桐轻基质容器苗培育大苗,可避免苗期丛枝
病的发生;采用 A、B和 C脱毒轻基质泡桐苗繁育方式,苗木田间保存率分别比对照提高 1. 41,1. 33 和 1. 23 倍,合
格苗产出数量分别比对照提高 1. 52,1. 36 和 1. 20 倍,经济效益分别比对照提高了 1. 22,1. 86 和 1. 15 倍。因此,B
模式是最佳的脱毒泡桐轻基质网袋苗育苗模式。
关键词:泡桐;轻基质容器苗;育苗效益;育苗方式
收稿日期:2015-06-04 修回日期:2015-09-07
基金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CAF-
YBB2014MB007)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基金项目。
作者简介:苗作云(1976 -) ,女,讲师,主要从事林业信息研究与教学。
通信作者:厉月桥,男,工程师,博士。E-mail:575886548@ qq. com
Influences of different seedling culture mode on seedling qua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ontainer
seedling in light medium of detoxification Paulownia∥MIAO Zuoyun,LI Yueqiao,FENG Hui,ZHOU Xinhua,
WANG Zejun,WANG Yong
Abstract:To screen the optimum culture mode adapting to the detoxification paulownia light medium container seedling
(DPLMCS)in northern plains region in China,this paper compared and analyzed the influences of three different seedling
culture mode which were mode A (without covering + 8 340 plants /hm2) ,mode B (film covering + 8 340 plants / hm2) ,
mode C (film covering + 10 000 plants /hm2)on seedling qua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contrasted to traditional root cuttings
of paulownia,adopted the method of field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PLMCS avoided the paulownia witches
broom and the field preserving rate of the DPLMCS increased 1. 41,1. 33 and 1. 23 times,respectively than that of the con-
trol. The numbers of qualified seedling of the DPLMCS increased 1. 52,1. 36 and 1. 20 times respectively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The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DPLMCS were
increased by 1. 22,1. 86 and 1. 15 times than that of the
CK,respectively. Therefore,the mode B is the optimum ways
for detoxification paulownia light matrix container seedling.
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欗 森林资源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