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普洱茶茶褐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陈 婷 1 彭春秀 2 龚加顺 1* 王秋萍 1 周红杰 3
(1云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昆明 650201
2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 昆明 650201 3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 昆明 650201)
摘要 为探讨普洱茶茶褐素对高脂 SD 大鼠的降血脂作用,采用生化试剂盒分析普洱茶茶褐素对实验大鼠血清
中 TC、TG、LDL-C、HDL-C 的动态影响。 结果显示:饲喂高脂饲料 4 周后,模型组大鼠血清 TC、LDL-C 极显著升
高(P﹤0.01),TG 显著升高(P﹤0.05),说明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建立成功。与高脂模型组相比,饲喂茶褐素的降脂
组高脂血症大鼠血清 TC、LDL-C 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TG 显著降低(P﹤0.05),而 HDL-C 水平明显升高;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说明普洱茶茶褐素具有降血脂作用。 预防组高脂饮食大鼠因同时饲喂茶褐
素,故其血清中 TC、TG、LDL-C 水平升高以及 HDL-C 水平降低均受到抑制,与正常对照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说明茶褐素能减少肝脏脂肪沉积,具有预防实验大鼠脂肪肝形成的作用。正常试物组(饲喂基础饲料和
茶褐素)大鼠虽然被饲喂茶褐素,但其血清 TC、TG、HDL-C、LDL-C 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
说明茶褐素对正常大鼠血脂代谢影响不大。
关键词 普洱茶; 茶褐素; 高脂血症; 降血脂; 大鼠
文章编号 1009-7848(2011)01-0020-08
普洱茶是以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内的云南大叶
种晒青茶为原料, 采用特定的加工工艺制成的茶
叶。按其加工工艺及品质特征,可将普洱茶分为生
茶和熟茶两种。熟成后的普洱茶外观呈褐红色,汤
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 [1]。
我国古代许多著作中记述了普洱茶的药理保健功
效。 例如清朝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云:“普洱茶
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更佳;消食化痰,清胃
生津。 普洱茶,蒸之成团,西蕃市之,最能化物。 普
洱茶味苦性刻,解油腻牛羊毒,苦涩,逐痰下气,利
肠通泄。” 。清朝王昶《滇行日录》云:“普洱茶味沉
刻,可疗疾”等[1]。
王旭华等对云南沱茶做降低血清中血脂的动
物试验。 每鼠灌喂 2 mL 沱茶煎剂(40%),结果表
明灌喂 20~40 h,大鼠血清血脂(胆固醇、磷脂质和
甘油三酯)明显降低[2]。 何国藩等人的研究结果表
明,普洱茶可以降低高脂模型兔的胆固醇、甘油三
酯等指标[3]。 此外,何国藩等对大白鼠离体肠段的
试验表明,普洱茶有消滞、开胃、去腻、减肥等作
用[4]。用云南普洱沱茶医治高脂血症 55例,与降脂
药物安妥明(治疗 31 例)相比,其疗效高于安妥
明; 云南普洱沱茶降低胆固醇的效果与安妥明相
似,且长期饮用无副作用[3]。 萧明熙等以普洱茶水
萃出物(PET)为试验材料,探讨其在体外试验中对
胆固醇生物合成的影响以及在活体动物中是否具
有降血脂作用, 结果发现 PET可于人类肝癌细胞
(HepG2) 模式系统中减少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且
其抑制作用在甲羟戊酸产生之前。在动物试验,亦
证实普洱茶有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作用。此外,还可
以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 三酸甘油酯及游离脂肪
酸,增加粪便中胆固醇的排出[5]。 吴文华等人通过
动物试验比较晒青毛茶、普洱茶的降血脂功能,结
果表明晒青毛茶、 普洱茶均能有效抑制高脂饮食
小鼠血脂中 TG、TC、LDL-C 的升高, 并能使血清
中的 TG、TC、LDL-C 水平降至正常范围, 同时使
HDL-C水平显著升高[6]。
究竟是何物质在普洱茶中发挥如此好的降血
收稿日期: 2010-02-2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760152,
30960241);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07B
AD58B00)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 陈婷,女,1981 年出生, 硕士生
通讯作者: 龚加顺
Vol. 11 No. 1
Feb. 2 0 1 1Journal of Chinese Institut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 国 食 品 学 报第 11 卷 第 1 期
2 0 1 1 年 2 月
第 11 卷 第 1 期
脂功效,至今未明确。 普洱茶在渥堆过程中,大量
的多酚类、儿茶素、黄酮类物质、茶红素和水溶性
寡糖大幅度下降,其中,多酚类物质下降约 60%,
儿茶素类下降 80%,黄酮类下降 55%,茶红素下降
90%,水溶性寡糖下降 65%,水浸出物下降 25%,
而茶褐素类物质增加了 4.5 倍[7],说明茶褐素是普
洱茶较为独特的成分, 可能与普洱茶的品质特征
及功能特性密切相关。 茶褐素是一类可溶于水而
不溶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褐色色素, 其组成十
分复杂,除含有多酚类的氧化聚合产物外,还含有
氨基酸、糖类等结合物,化学组成及结构还有待探
明[8]。本文主要探讨普洱茶茶褐素对大鼠脂质代谢
的影响, 以期明确茶褐素是否为普洱茶的主要降
血脂成分。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大益牌大益普洱茶(熟茶),中国云南西双版
纳勐海茶厂。 唛号 7572,批次 803,生产日期 2007
年 4月 28日。
1.2 主要试剂
无水乙醇、无水乙醚、碳酸氢钠,天津市化学
试剂三厂;肝素钠,上海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胆固
醇测定试剂盒、甘油三酯测定试剂盒、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测定试剂盒、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测定
试剂盒,烟台奥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电子天平 (0.0001 g), 沈阳龙腾电子有限公
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55B),上海菁华科技
仪器有限公司;全自动生化仪(东芝 TBA-40FR),
东芝三广医疗株式会社水浴锅(HH-60),常州市
普达教学仪器有限公司; 恒温电热干燥箱 (101-
3ABS), 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 旋转蒸发仪
(RE-52A),上海亚荣仪器厂。
1.4 试验方法
1.4.1 茶褐素的提取流程
茶样→85℃热水浸泡→茶汤→乙醇浸泡→茶
渣→热水溶解→滤液→浓缩液→氯仿萃取→水层
→乙酸乙酯萃取→水层→正丁醇萃取→水层→无
水乙醇→沉淀→热水溶解→溶液→浓缩、 干燥
40%乙醇溶解→供试样。
1.4.2 试验动物的分组与饲喂管理
1.4.2.1 试验动物的选择 试验动物由昆明医学
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动物许可证:SCXK(滇
2005-0008)。 选择健康成年雄性 SD 大鼠, 体重
180~200 g,外观符合健康标准,即外观发育正常,
无畸形,无外伤及皮肤无染物。 体形丰满,头部端
正,胸廓和背部良好、宽阔,臀部浑圆而匀称,四肢
正常。眼部无分泌物,鼻无粘液流出,口腔无出血,
耳无外伤。营养良好,饮食和两便正常,行动迅速,
反应灵敏[9-10]。
1.4.2.2 饲养方法及管理 在空调动物饲养室中
同室群笼饲养大鼠,自由采食,自由饮水。 每天更
换一次垫料、鼠笼,清洗饮水瓶,测量摄食量、饮水
量和体重。每天定时通风,记录动物饲养室温度和
湿度,要求室温 20℃±2℃,湿度 45%~60%。
基础饲料配方:玉米 350 g/kg、麦麸 250g/kg、
豆粕 250 g/kg、鱼粉 80 g/kg、酵母 20 g/kg、骨粉 20
g/kg、乳清粉 10 g/kg、盐 5 g/kg、菜油 5 g/kg、矿物添
加剂 1 g/kg、复合维生素 0.3 g/kg、蛋氨酸 1.3 g/kg、
赖氨酸 0.7 g/kg和鱼肝油 0.5 g/kg, 由昆明医学院
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高脂饲料配方: 基础饲料
78.8%,猪油 10.0%,蛋黄粉 10.0%,胆盐 0.2%,按
照卫生部 2003 年 2 月颁布的《保健食品检验与评
价技术规范》[11]。
1.4.2.3 试验动物组别设计 所有大鼠全部饲喂
基础饲料,自由采食、饮水,喂养 1 周,以适应环境
和饲喂方式。 1 周后根据 TC 基础值水平,随机分
为 5 组,每组 10 只大鼠,具体分组见表 1。 7 d 适
应期结束后进入模型期, 除正常对照组和正常试
物组(饲喂基础饲料和茶褐素)外,其它组别均饲
喂高脂饲料。其中,预防组按照设计剂量每日经口
灌喂茶褐素,其它组别均灌喂相同剂量的蒸馏水。
本试验模型期为 28 d。 在确认高脂模型建立成功
后,进入干预期。 本试验干预期为 30 d。 在干预过
程中, 正常对照组和正常试物组继续饲喂基础饲
料,高脂模型组和降脂组继续饲喂高脂饲料,其中
预防组和正常试物组灌喂茶褐素, 其它组别灌喂
等量的蒸馏水。
普洱茶茶褐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21
中 国 食 品 学 报 2011 年第 1 期
编组 适应期 (7d) 模型期(28d) 干预期(30d)
正常对照组 基础饲料+蒸馏水 基础饲料+蒸馏水 基础饲料+蒸馏水
正常试物组 基础饲料+蒸馏水 基础饲料+蒸馏水 基础饲料+茶褐素
高脂模型组 基础饲料+蒸馏水 高脂饲料+蒸馏水 高脂饲料+蒸馏水
降 脂 组 基础饲料+蒸馏水 高脂饲料+蒸馏水 高脂饲料+茶褐素
预 防 组 基础饲料+蒸馏水 高脂饲料+茶褐素 高脂饲料+茶褐素
表 1 试验分组
Table 1 Group of experiment
1.4.2.4 灌喂剂量 龚加顺等人研究表明, 受试
物的 LD50﹥10 g/kg 体重(95%可信限),属实际无
毒级物质[12]。 各种动物实验设计的剂量组应相当
于人体推荐剂量 (折算为每公斤体重的剂量)的
5~30 倍[13]。 敬明武等人报道茶色素的人体推荐量
为 2.7 g/60 kg BW[14]。因此本试验中选择人体推荐
量的 15 倍,即灌喂剂量 675 mg/kg BW。
按照每只大鼠的体重,称取一定量的受试物,
溶于 3 mL 蒸馏水中,每日经口一次性灌喂,正常
对照组和高脂模型组灌喂等量蒸馏水。
1.4.3 血清、肝脏组织的制备
1.4.3.1 血清制备 采血前禁食 12 h,乙醚麻醉,
眼眶采血。 收集血样, 室温放置 1 h, 在 2 000~
2 500 r/min 低速离心 15 min, 用移液器吸取上层
血清 0.5 mL于离心管中,待测。
1.4.3.2 肝脏组织的制备 试验结束时眼眶采
血,脱颈椎处死实验大鼠,解剖,摘取大鼠的肝脏。
1.4.4 各项指标的测定
1.4.4.1 生长指标的检测 每日观察大鼠活动情
况,皮毛状况,每周称量体质量和测量体长。 记录
采食量和饮水量。
1.4.4.2 大鼠血清中脂质含量的测定
①血清 TC 测定:根据胆固醇(CHOL)测定试
剂盒,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
②血清 TG 的测定:根据甘油三酯(TC)测定
试剂盒,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
③血清 HDL-C的测定:根据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HDL-C)测定试剂盒,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
定。
④血清 LDL-C 的测定:根据低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LDL-C)测定试剂盒,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
定。
1.4.4.3 肝脏指数的测定 将摘取的肝脏用滤纸
吸去表面组织液,在电子天平上称其湿重,观察肝
脏表面有无病变,计算肝脏与体重的比值。
1.5 统计分析
所有试验数据采用 SPASS 13.0 软件进行统
计。
2 结果与讨论
2.1 茶褐素对大鼠生长发育的影响
2.1.1 茶褐素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随着饲养时间
的延长, 各组大鼠的体重均有所增加, 其中高脂
模型组大鼠的体重较其它组增长快,见表 2。
组别 适应期/g 模型期/g 干预期/g
正常对照组 240.58±18.97 A 272.88±25.99 A 325.01±32.05 A
正常试物组 240.46±11.67 A 267.46±18.90 A 329.81±29.55 A
高脂模型组 247.50±12.38 A 332.29±34.41 B 398.31±25.33 B
降脂组 253.89±21.76 A 335.88±21.97 B 342.21±29.74 A
预防组 237.94±11.93 A 268.01±20.58 A -
表 2 茶褐素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Table 2 Effect of TB on the body weight of rats
注:同列间大写字母肩标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22
第 11 卷 第 1 期
由表 2 可以看出,7 d 适应期结束时, 各试验
组大鼠体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 28 d 的
模型期结束时, 正常对照组与高脂模型组和降脂
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与正常试物组和
预防组差异不显著(P>0.05)。 与高脂模型组相比,
正常试物组和预防组差异显著(P<0.05)。30d的干
预期结束时, 正常对照组与高脂模型组有显著性
差异(P<0.05),但与正常试物组和降脂组无显著
性差异(P>0.05)。 本试验表明茶褐素可抑制高脂
饮食大鼠体重的增长速度。
2.1.2 茶褐素对大鼠体长的影响 在试验过程
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阶段大鼠体长无显著性
差异,表明茶褐素对大鼠体长的增长影响不大,见
表 3。
组别 适应期/cm 模型期/cm 干预期/cm
正常对照组 36.63±2.00 A 38.80±1.15 A 41.80±1.87 A
正常试物组 35.90±1.28 A 39.23±0.53 A 41.89±1.14 A
高脂模型组 35.40±2.21 A 39.20±1.40 A 41.54±0.93 A
降脂组 36.05±0.76 A 39.75±0.71 A 42.20±0.82 A
预防组 36.00±1.53 A 39.13±0.35 A -
表 3 茶褐素对大鼠体长的影响
Table 3 Effect of TB on the body length of rats
注:同列间大写字母肩标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组别 适应期/g 模型期/g 干预期/g
正常对照组 23.77±4.23 A 28.56±4.58 A 32.88±4.07 A
正常试物组 25.19±4.07 A 29.73±5.18 A 33.26±6.25 A
高脂模型组 25.03±3.11 A 27.50±4.16 A 33.80±3.90 A
降脂组 24.48±2.75 A 26.81±3.47 A 35.27±1.08 A
预防组 21.43±3.54 A 29.29±6.59 A -
2.1.3 茶褐素对大鼠采食量的影响 随着大鼠体
重的增加,采食量呈上升趋势。 同期,正常对照组
与其它各组大鼠采食量无显著性差异, 表明茶褐
素不影响大鼠的正常食欲,见表 4。
表 4 茶褐素对大鼠采食量的影响
Table 4 Effect of TB on feed intake of rats
注:同列间大写字母肩标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2.1.4 茶褐素对大鼠饮水量的影响 与正常对照
组相比,各阶段大鼠饮水量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茶
褐素不影响大鼠正常饮水,见表 5。
组别 适应期/mL 模型期/mL 干预期/mL
正常对照组 28.73±3.47 A 29.13±4.48 A 31.90±3.46 A
正常试物组 30.23±3.65 A 26.76±6.24 A 29.02±2.87 A
高脂模型组 27.92±12.04 A 26.30±7.68 A 26.38±4.41 A
降脂组 32.19±4.25 A 32.05±1.74 A 31.09±5.96 A
预防组 31.00±4.74 A 29.98±5.15 A -
表 5 茶褐素对大鼠饮水量的影响
Table 5 Effect of TB on total drinking of rats
注:同列间大写字母肩标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普洱茶茶褐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23
中 国 食 品 学 报 2011 年第 1 期
2.2 大鼠血清中脂质含量的变化情况
2.2.1 茶褐素对大鼠血清胆固醇含量(TC)的影响
茶褐素对大鼠血清 TC代谢影响见表 6。
组别 适应期/mmol·L-1 模型期/mmol·L-1 干预期/mmol·L-1
正常对照组 1.12±0.27A 1.14±0.24 a 1.13±0.23 a
正常试物组 1.10±0.25 A 1.06±0.23 a 1.04±0.31 a
高脂模型组 1.13±0.32A 1.56±0.31 b 1.59±0.24 b
降脂组 1.05±0.20A 1.55±0.33 b 1.09±0.41 a
预防组 1.10±0.25 A 1.14±0.27 a -
表 6 茶褐素对大鼠血清 TC 含量的影响
Table 6 Effect of TB on the TC content of serum in rats
注:同列间大写字母肩标不同者,差异显著(P<0.05);同列间小写字母肩标不同者,差异极显著(P<0.01)。
由表 6可以看出,7d适应期结束时,各试验组
大鼠血清中的 TC 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8d 的模型期结束后, 高脂模型组与降脂组大鼠
(尚未饲喂茶褐素) 血清中的 TC 含量与正常对照
组、 正常试物组以及预防组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
(P<0.01), 表明高脂饲料能成功诱发大鼠高脂血
症,可建立良好的大鼠高脂血症模型。 预防组大鼠
因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饲喂了茶褐素,故其 TC
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
摄入高脂饲料及茶褐素的大鼠可有效预防血清中
TC水平的升高。30d的干预试验后,高脂模型组与
正常对照组、 正常试物组以及降脂组 (饲喂茶褐
素)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而正常对照
组、正常试物组以及降脂组(饲喂茶褐素)之间无
显著性差异, 表明茶褐素具有降低高脂血症大鼠
血清中 TC水平的作用。
2.2.2 茶褐素对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的影响
茶褐素对大鼠血清 TG代谢的影响见表 7。
组别 适应期/mmol·L-1 模型期/mmol·L-1 干预期/mmol·L-1
正常对照组 0.43±0.18 A 0.49±0.16 A 0.49±0.24 A
正常试物组 0.43±0.22 A 0.46±0.15 A 0.45±0.26 A
高脂模型组 0.45±0.25 A 0.76±0.31 B 0.79±0.14 B
降脂组 0.45±0.24 A 0.78±0.17 B 0.49±0.27 A
预防组 0.49±0.27 A 0.51±0.27 A -
表 7 茶褐素对大鼠血清 TG 含量的影响
Table 7 The effect of TB on the TG content of serum in rats
注:同列间大写字母肩标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P<0.05)。
由表 7 可以看出,7d 适应期结束时, 各试验
组大鼠血清中的 TG 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
28d 的模型期结束后, 高脂模型组与降脂组大鼠
(尚未饲喂茶褐素)血清中的 TG 含量与正常对照
组、正常试物组以及预防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
0.05)。 预防组大鼠由于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饲喂
了茶褐素, 其 TG 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
异(P>0.05),说明大鼠在摄入高脂饲料及茶褐素
后,能有效预防血清中 TG水平的升高。 30 d的干
预试验后,高脂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正常试物组
以及降脂组(饲喂茶褐素)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
0.05),而正常对照组、正常试物组以及降脂组(饲
喂茶褐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茶褐素具有降
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 TG水平的作用。
2.2.3 茶褐素对大鼠血清 LDL-C 的影响 茶褐
素对大鼠血清 LDL-C代谢的影响见表 8。
24
第 11 卷 第 1 期
组别 适应期/mmol·L-1 模型期/mmol·L-1 干预期/mmol·L-1
正常对照组 0.35±0.06 A 0.35±0.08 a 0.33±0.08 a
正常试物(饲喂基础饲料和茶褐素)组 0.34±0.09 A 0.35±0.11 a 0.37±0.06 a
高脂模型组 0.37±0.14 A 0.51±0.10 b 0.51±0.11 b
降脂组 0.34±0.05 A 0.53±0.15 b 0.36±0.09 a
预防组 0.35±0.09 A 0.37±0.08 a
表 8 茶褐素对大鼠血清 LDL-C 含量的影响
Table 8 Effect of TB on the LDL-C content of serum in rats
注:同列间大写字母肩标不同者,差异显著(P<0.05);同列间小写字母肩标不同者,差异显著(P<0.01)。
由表 8 可以看出,7 d 适应期结束时, 各试验
组大鼠血清中的 LDL-C 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P>
0.05)。 28 d 的模型期结束后,高脂模型组与降脂
组大鼠(尚未饲喂茶褐素)血清中的 LDL-C 含量
与正常对照组、 正常试物组以及预防组之间有极
显著的差异(P<0.01),表明高脂饲料能成功诱发
大鼠高脂血症,可建立良好的大鼠高脂血症模型。
预防组大鼠因饲喂高脂饲料及茶褐素, 其 LDL-C
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
大鼠在摄入高脂饲料和茶褐素后, 能有效预防血
清中 LDL-C 水平的升高。 30 d 的干预试验后,高
脂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 正常试物组以及降脂组
(饲喂茶褐素)之间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而
正常对照组、 正常试物组以及降脂组 (饲喂茶褐
素)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明茶褐素具有降低高脂
血症大鼠血清中 LDL-C水平的作用。
2.2.4 茶褐素对大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的影响 茶褐素对大鼠血清 HDL-C 代
谢的影响见表 9。
组别 适应期/mmol·L-1 模型期/mmol·L-1 干预期/mmol·L-1
正常对照组 1.06±0.14 A 1.10±0.27 A 1.10±0.23 A
正常试物组 1.06±0.21 A 1.09±0.15 A 1.08±0.27 A
高脂模型组 1.06±0.24 A 0.88±0.17 A 0.76±0.26 A
降脂组 1.05±0.15 A 0.86±0.26 A 1.03±0.20 A
预防组 1.08±0.26 A 1.09±0.19 A -
表 9 茶褐素对大鼠血清 HDL-C 含量的影响
Table 9 Effect of TB on the HDL-C content of serum in rats
注:同列间大写字母肩标不同者,差异显著(P<0.05)。
由表 9 可以看出,7 d 的适应期、28 d 的模型
期以及 30 d 的干预期内, 各组大鼠血清 HDL-C
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 说明茶褐素对正常和高脂
饮食大鼠血清 HDL-C水平的影响不显著。
2.2.5 肝脏指数的变化 茶褐素对大鼠肝指数的
影响见表 10。
组别 适应期/% 模型期/% 干预期/%
正常对照组 3.56±0.43 A 3.58±0.21 A 3.57±0.19 A
正常试物组 3.60±0.35 A 3.64±0.49 A 3.66±0.37 A
高脂模型组 3.55±0.66 A 4.97±0.70 B 5.76±0.86 B
降脂组 3.52±0.42 A 4.99±0.56 B 4.95±0.92 B
预防组 3.51±0.27 A 3.93±0.17 A -
表 10 不同试验组大鼠肝指数结果
Table 10 Lever index results of rats in different groups
注:同列间大写字母肩标不同者,差异显著(P<0.05);小写字母不同者,有差异极显著(P<0.01)。
普洱茶茶褐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25
中 国 食 品 学 报 2011 年第 1 期
由表 10 可以看出,7 d 适应期结束时,各试验
组大鼠的肝指数值无显著性差异 (P>0.05)。 28 d
的模型期结束后,高脂模型组与降脂组大鼠(尚未
饲喂茶褐素)的肝指数值与正常对照组、正常试物
组以及预防组之间有显著的差异(P<0.05)。 预防
组大鼠因饲喂高脂饲料的同时饲喂了茶褐素,其
肝指数值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05),
说明大鼠在摄入高脂饲料和茶褐素后能有效预防
肝指数值水平的升高。 30 d的干预试验后,高脂模
型组、降脂组(饲喂茶褐素)与正常对照组、正常试
物组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而正常对照
组与正常试物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目前,普洱茶的降血脂作用已得到证实。日本
静冈县立大学富田勋等人用普洱茶做小鼠防治高
脂血症试验, 结果表明, 无论是贮存 2 年还是
20 年的普洱茶, 贮存 6~8 周后其有关指标显著
下降[15]。 国内刘勤晋通过动物试验研究普洱茶的
降血脂功能,结果表明,普洱茶对高脂饮食模型小
鼠的血清甘油三酯、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均
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作用; 高密度脂蛋白则呈上升
趋势[15],与本试验结果相似。 尽管有学者认为普洱
茶中的降血脂有效成分为他汀类化合物, 但其含
量极低[16]。 Deng-Jye Yang等人从普洱茶中检测到
的他汀类物质只有洛伐他汀, 其中乙酸乙酯萃取
方法最佳, 然而他汀类物质的最高含量仅 139.26
μg/kg dw[17],因此,降血脂作用十分有限。 普洱茶
发酵过程中,茶褐素类(Theabrownin,TB)含量大
幅度增加,达 12.45%[7]。 因此,通过本试验,可以认
为普洱茶中茶褐素类物质是普洱茶的主要降血脂
成分。
3 结论
1)普洱茶茶褐素动物试验表明,普洱茶茶褐
素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 TC、TG、LDL-
C 水平,升高 HDL-C 水平;有效预防高脂饮食大
鼠血清中 TC、TG、LDL-C 水平的升高和 HDL-C
水平的降低; 对正常大鼠血脂 TC、TG、LDL-C、
HDL-C代谢水平影响不显著。
2) 普洱茶茶褐素具有减少大鼠肝脏脂肪沉
积,预防脂肪肝形成的作用,其对正常大鼠血脂代
谢影响不大。 茶褐素可能是普洱茶降血脂的有效
成分之一。
参 考 文 献
[1] 周红杰,龚加顺,王星银, 等. 云南普洱茶[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121-122.
[2] 粱名志. 漫谈古今神气销普洱茶药效[J]. 云南茶叶,1996,(1/2):7-10.
[3] 赵龙飞,周红杰,安文杰. 云南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研究[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 26(2): 114-117.
[4] 何国藩,林月婵,徐福祥. 普洱茶对肠段的舒缩推进运动和胃蛋白酶分泌的影响[J]. 中国茶叶,1988,2:15-18.
[5] 萧明熙. 茶之降血脂与除口臭功效[C]//海峡两岸茶叶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杭州:中国茶叶学会,2000
[6] 吴文华. 晒青毛茶、普洱茶降血脂功能比较[J]. 福建茶叶,2004,4:30.
[7] 龚加顺,周红杰,张新富,等. 云南晒青绿毛茶的微生物固态发酵及成分变化研究[J]. 茶叶科学,2005,25(4):300-306.
[8] 安徽农学院主编. 茶叶生物化学[M]. 2 版. 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1994.
[9] 苗明三. 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术[M].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1997:170-173.
[10] 施新猷. 动物实验方法[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18-119.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2003 年版) [M]. 北京: 清华同方电子出版社, 2003.
[12] 龚加顺,陈文品,周红杰,等. 云南普洱茶特征成分的功能与毒理学评价[J]. 茶叶科学,2007,27(3):201-210.
[13] 敬明武,葛宇杰,刘科亮. 茶色素胶囊对大鼠辅助调节血脂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5):18-19.
[14] 金宗濂. 功能食品评价原理及方法[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108-109.
[15] 刘勤晋. 中国普洱茶之科学读本[M]. 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5.
[16] 谢春生,谢知音. 普洱茶中降血脂的有效成分他汀类化合物的新发现[J]. 河北医学,2006,12(12):1326-1327.
[17] Deng-Jye Yang,Lucy Sun Hwang. Study on the conversion of three natural statins from lactone forms to their corre-
sponding hydroxy acid forms and their determination in Pu-Erh tea [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2006, 1119:
227-284.
26
第 11 卷 第 1 期
Effect of Theabrownin Extracted from Pu-erh Tea on the Metabolism of Blood Lipid
in Hyperlipidmia Rats
Chen Ting1 Peng Chunxiu2 Gong Jiashun1* Wang Qiuping1 Zhou Hongjie3
(1Faculty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2Faculty of Forestry and Horticulture,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3Faculty of Pu-erh Tea,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Abstract The effects of TB extracted from Pu-erh tea on the lowering blood lipid of hyperlipidmia rats were inves-
tigated in this study. The contents of TC, TG, LDL-C and HDL-C in rat serum were analyzed by using standard bio-
chemical kits.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of TC, LDL-C and TG in the blood serum of rats fed with high fat diet for
4 week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t suggested that the hyperlipidmia model was successfully establish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ntents of TC, LDL-C and TG in serum of rats fed with theabrownin were very lower (TC, LDL-C, P﹤0.01;
TG, P﹤0.05) than those of hyperlipidmia rats fed with high fat diet and without theabrownin, but the content of HDL-
C was obviously increased. This revealed that the theabrownin of Pu-erh tea had significant lowering lipid ability in rat
serum.
The contents of TC, LDL-C, HDL-C and TG in serum of precautionary group rats fed with higher fat diet and
theabrownin were restrained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ith normal control rats (P﹥0.05). It
was proved that the theabrownin had reduced the hyperlipidmia formation in rats. It was also discover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C, LDL-C, HDL-C and TG in normal rats fed with theabrownin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with blank
group rats. Therefore, Pu-erh tea theabrownin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lipid metabolism of normal rats.
Key words Pu-erh tea; theabrownin; hypolipidemic; lowering blood lipid; rat
西红柿可有效预防血管类疾病
据国外媒体报道,近日,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西红柿中含有一种营养成分,该成分可以有效
对抗心脑血管类疾病。
日本京都大学的 Teruo Kawada 博士领导的团队将研究的主要内容侧重在可以对抗血管类
疾病的物质上。 血管类疾病主要是由血液中的胆固醇以及脂肪等油脂丛生的。
Kawada博士称,通常状态下,血脂异常并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只会伴随一些动脉硬化以及肝
硬化等心血管类疾病。 因此,增加血液中油脂的含量对预防这类疾病是非常重要的。
众所周知,西红柿中含有丰富的对健康有益的合成物质。 在这项研究中,该团队对西红柿中
的 9-oxo-亚油酸进行了研究,以测试其是否可以对抗血管类疾病。
研究者发现,该合成物提高了血液中脂肪酸的含量,改善了肝脏脂质的新陈代谢能力。 这表
明,9-oxo-亚油酸具有对抗血脂异常的功效,因此,也可以有效预防血管类疾病。
研究者称,此项发现对于对抗肥胖症相关的疾病是一大进步,这意味着民众可以通过日常饮
食调节血脂异常。
(消息来源:国家标准频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普洱茶茶褐素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