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树头菜无性系扦插生根效果比较



全 文 :第 31 卷 第 4 期 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ol. 31 No. 4
2011 年 8 月 JOURNAL OF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Aug. 2011
收稿日期:2010 - 12 - 13
基金项目:西南林业大学重点基金(200906Z)项目资助;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资助。
第 1 作者:徐云鹏(1987—) ,男,硕士生。研究方向:森林资源管理。E-mail:beyond8720@ 163. com。
通信作者:董琼(1973—) ,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困难地段植被恢复,木本蔬菜定向培育。E-mail:swfcdq@ swfc. edu. cn。
doi:10. 3969 / j. issn. 2095 - 1914. 2011. 04. 012
树头菜无性系扦插生根效果比较
徐云鹏 何 祯 董 琼
(西南林业大学资源学院,西南山地森林资源保育与利用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用树头菜 11个无性系 1年生穗条进行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树头菜无性系扦插生根兼有皮孔生根
和愈伤组织生根 2种类型;树头菜无性系生根能力(根系效果指数 REI)与生根率成正相关关系,11个无
性系间扦插生根率差异显著,以 SP10最优,SP7 其次,SP6 最差;不同无性系生根苗间在不定根数量上存在
极显著差异,在不定根平均长度、叶片数上差异不显著;不定根数量与不定根平均长度间、不定根数量与
叶片数间均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筛选出 SP10为 11个树头菜无性系中的优良单株。
关键词:树头菜;无性系;扦插;生根率
中图分类号:S723. 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 - 1914(2011)04 - 0058 - 03
Comparative Study on Rooting Effect by Clonal Cuttings of
Crateva unilocularis
XU Yun-peng,HE Zhen,DONG Qiong
(Faculty of Resources,Key Laboratory for Forest 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he Southwest Mountainous Areas of
China,Ministry of Education,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Yunnan 650224,China)
Abstract:One year old cuttings of 11 Crateva unilocularis clones were applied to the cuttage experi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sted clones expressed both cortex rooting and callus rooting ability,although the former
was the major rooting type and the latter type occasionally occurred together with the former rooting type. The ex-
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rooting efficiency index (REI)of the 11 C. unilocularis clones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ooting rate.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ooting rate among the 11 clones,the rooting rate of the
clone SP10 was the highest,followed by clone SP7,while the clone SP6 had the lowest rooting rate. The average roo-
ting number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e clones,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verage
root length,nor in the leaf number on the shoots. Both the average root length and the leaf number were significant-
ly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rooting number. Clone SP10 was screened out as a superior individual.
Key words:Crateva unilocularis;clones;cuttage;rooting rate
树头菜(Crateva unilocularis Buch. -Ham. )是山
柑科鱼木属乔木,高 5 ~ 15 m 或更高,树皮灰褐色,
掌状复叶有 3 片小叶,在云南、广西、广东、海南有分
布,常生于平地或海拔 1 500 m 以下的湿润地区[1]。
其可食用的嫩茎嫩叶中水分含量较低,主要营养成
分比例高于其他常见蔬菜,特别是蛋白质不仅含量
高,且氨基酸种类齐全,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
量占其总氨基酸含量的 40%以上,具有清热解毒、
抗病强身的作用,很受消费者的青睐,是一种集绿
色营养、医疗保健于一身的野生蔬菜[2 - 3]。
目前,树头菜大多为野生,随着民众生活水平
的不断提高,对天然绿色食品的需求越来越大,树
头菜的市场前景十分看好,其人工驯化、扩大栽培
促生速长方兴未艾。国内学者从不同侧面对树头
菜进行了探讨,张林辉[4]介绍了树头菜树木分类特
征及食用方法;祁振声[1]对正名树头菜和民间俗名
树头菜作了区别;沙莎等[3]对野生树头菜的营养成
分进行了分析。而对其育苗及栽培技术的系统研
究尚有缺陷,为了扩大栽培,提升树头菜的资源量,
在现有扦插技术及设施条件下,开展了不同无性系
1 年生穗条的扦插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
试验插穗采自云南石屏县,均为 1 年生半木质
化插条,要求生长健壮、发育正常、无病虫害。穗条
剪取 10 ~ 15 cm,保留 3 ~ 5 个芽眼,上剪口位置在最
顶上芽 1. 0 cm处,下剪口在基部芽 0. 5 cm 处,不带
侧枝,穗条剪取后立即浸入清水中[5 - 6]。
1. 2 扦插方法
本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每处理 20 株,3
次重复。扦插所用基质为河沙混红壤,将基质装于
营养钵内,装袋之前,用多菌灵溶液(1 ∶ 1 000)混拌
杀菌消毒备用。于 2010 年 6 月 26 日傍晚将插条下
端切成马耳状,浸于配制好的 1∶ 600 ABT 溶液中 12
h,于 27 日上午,按 5 cm ×10 cm株行距扦插,1 个营
养钵内插 1 个穗条,深度为插穗长度的 1 /2 以上,外
露 1 个芽眼为宜。
1. 3 插后管理
插后管理主要是注意保温保湿,应在插后及时
浇透水,使插穗与土壤密接,插完及时覆上无色透
明薄膜,使苗床处于全封闭中。苗床温度控制在
20 ~ 25 ℃,湿度 75% ~ 90%。中午阳光强烈,棚内
温度湿度升高,应揭开薄膜通风透气,16:00—17:00
气温下降,覆盖薄膜以提高温度和湿度。经常查看
扦插土壤湿度,当土壤变干燥时,应揭膜喷水并及
时密封薄膜;其次是喷药防菌灭菌,防止霉变发生,
在扦插后覆膜前喷 1 次,以后视情况喷撒,多菌灵溶
液浓度为 1∶1 000[7]。
1. 4 测定指标
1)生根能力相关指标测定。扦插 90 d后调查插
穗生根率,并观测扦插苗生根类型、不定根平均长度、
不定根数量、叶片数等指标。其中不定根数量是指生
根苗根系中的一级根,须根不算在内[7]。
2)根系效果指数测定。各无性系插条生根性
能评价采用根系效果指数(REI)表示[8],公式如下:
根系效果指数(REI)=不定根平均长(cm)×不定根数量(条)×生根率(%)
生根插条数(条)
1. 5 数据处理
用 SPSS 13. 0 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检验和相关
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经观测,树头菜插条生根有皮孔生根和愈伤组
织生根 2 种类型,大多数无性系为愈伤组织生根,少
数同时包含 2 种生根类型。
2. 1 不同无性系穗条生根性能评价
11个参试无性系生根率和 ERI测定结果见图 1。
从图 1 可以看出,不同无性系间扦插生根率差
异显著,其中 SP4、SP7、SP10等 3 个无性系的生根率
达 50%以上,最高为无性系 SP10,为最低 SP6 的 3. 2
倍。根系效果指数也是 SP10最高,为 9. 6,最低为
SP6。对生根率与 ERI进行相关分析,生根率与 ERI
的相关系数 r = 0. 719,双侧 Pearson 检验值 Sig. =
0. 013 < 0. 05,可见树头菜无性系生根能力(根系效
果指数)与生根率成正相关关系。
2. 2 扦插成活苗生长指标差异分析
为验证 11 个不同无性系间扦插成活苗的不定
根平均长度、不定根数量、叶片数是否存在差异,进
行单因素方差分析[9]。从表 1 可看出,11 个不同无
性系间不定根数量差异极显著,而不定根平均长度
和叶片数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生根穗条最
先从根部开始分化,故不定根数量在不同无性系间
差异极显著,而不定根平均长度和叶片数差异不显
著,可能与穗条萌发的时间长短有关。
表 1 单因素方差分析
变异
来源
自由

不定根平均长度 不定根数量 叶片数
F Sig. F Sig. F Sig.
区组 10 0. 846 0. 587 7 3. 659** 0. 001 0. 874 0. 562
误差 22
总误差 32
注:**表示在 0. 01 水平上差异显著,* 表示在 0. 05 水平上差
异显著,F0. 05 = 1. 99,F0. 01 = 2. 63。
95第 4 期 徐云鹏等:树头菜无性系扦插生根效果比较
采用 Tukey 方法对 11 个无性系不定根数量进
行多重比较(表 2) ,在 0. 05 显著水平上,SP7 与
SP5、SP6 间差异显著;在 0. 01 显著水平上,SP7 与其
余 10 个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10]。
表 2 不定根数量 Tukey法多重比较
无性系 N
α = 0. 05 α = 0. 01
1 2 1
SP6 3 3. 00 3. 00
SP5 3 3. 25 3. 25
SP2 3 4. 00 4. 00 4. 00
SP3 3 4. 33 4. 33 4. 33
SP9 3 4. 60 4. 60 4. 60
SP1 3 4. 86 4. 86 4. 86
SP4 3 5. 14 5. 14 5. 14
SP10 3 5. 14 5. 14 5. 14
SP8 3 6. 25 6. 25 6. 25
SP11 3 6. 55 6. 55 6. 55
SP7 3 11. 00 11. 00
Sig. 0. 084 0. 055 0. 015
2. 3 扦插成活苗生长指标相关分析
从表 3 相关分析结果可看出,不定根平均长度
与不定根数量的 Pearson 相关系数 r = 0. 321,且双
侧 Pearson检验值 Sig. = 0. 006 < 0. 01,即在 0. 01 显
著性水平下,二者呈极显著相关关系[11]。不定根数
量与叶片数相关系数 r = 0. 538,Sig. = 0. 000,二者
也呈极显著相关关系。
表 3 不定根平均长度、不定根数量与叶片数的相关分析
不定根平均长度 不定根数量 叶片数
相关系数 显著值 相关系数 显著值 相关系数显著值
不定根平均长度 1. 000 0. 321** 0. 006 0. 121 0. 313
不定根数量 0. 321** 0. 006 1. 000 0. 538** 0. 000
叶片数 0. 121 0. 313 0. 538** 0. 000 1. 000
注:** 在 0. 01水平上相关性显著(2-tailed)。
分别将不定根平均长度与不定根数量、不定根
数量与叶片数进行回归拟合,见图 2 ~ 3。
图 2 ~ 3 显示:树头菜插穗的不定根平均长度 y
与不定根数量 x 的回归方程为 y = 0. 717 4 x +
14. 821 0(R2 = 0. 264 8) ;叶片数 z 与不定根数量 x
的回归方程为:z = 0. 365 7 x + 2. 343 8 (R2 =
0. 285 1)。随着不定根数量的增加,根长在不断增
长,叶片数也在增加。这可能与不定根数量有关,
不定根数量越多,插穗根的表面积越大,对水肥的
吸收能力越强,进而促进了根和叶片的生长。插穗
自母体脱离后,植物的全能性是插穗内形成层、次
生韧皮部等形成不定根原始体的根本原因。因此
不定根平均长度和不定根数量体现了插穗修复损
伤、形成层分裂、次生韧皮部生长等能力;叶片的生
长体现了插穗成活生根并向地上输送水分养分的
能力[12]。
3 小 结
不同无性系穗条扦插生根率有显著差异,在进
行无性系选育时,考虑其穗条扦插生根率,选择生
长性能优良,繁殖能力强的无性系应用于生产,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 个不同无性系间不定根数量差异极显著,而
不定根平均长度和叶片数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不
显著,采用 Tukey 法进行多重比较,SP7 与 SP5、SP6
间在 0. 05 水平上均存在显著差异;SP7 与其余 10
个无性系间在 0. 01 水平上差异不显著;不定根数量
与不定根平均长度间,不定根数量与叶片数间均存
在极显著正相关性,不定根数量越多,根长不断增
长,叶片数也不断增加。
树头菜 11 个无性系生根能力(根系效果指数
REI)与生根率成正相关关系,11 个无性系中,生根
率与 ERI最高的 2 个无性系依次为 SP10、SP7。综合
考虑 11 个无性系生长指标多重比较结果,SP10为其
中的最优单株,可对 SP10进行人工驯化,扩大栽培
种植。
(下转第 73 页)
06 西 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1 卷
32(6) :715 - 723.
[17] Huang X X,Zhou W,Ai H S. Mating behavior of Hoolock
Gibbon (Hoolock hoolock)in the field:A case study at
Mt. Gaoligong of Yunnan,China[J]. Journal of South-
west Forestry University,2010,30(2):52 -55.
[18] Xue J R. Gaoligong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M]. Beijing:China Forestry Publishing House,1995.
[19] Fowler J,Cohen L,Jarvis P. Practical Statistics for Field
Biology[M]. West Sussex:Open University Press,1998.
[20] Wang W,Wei F W,Hu J C,et al. Habitat selection by
red panda in Mabian Defending Reserve[J]. Acta The-
riologica Sinica,1998,18:15 - 20.
[21] Zhao Z M,Guo Y Q.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Commu-
nity Ecology[M]. Beijing: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1990.
[22] Di Bitetti M S,Vidal E M L,Baldovino M C,et al.
Sleeping site preferences in tufted capuchin monkeys
(Cebus apella nigritus) [J]. American Journal of Pri-
matology,2000,50:257 - 274.
[23] Liu Z H,Zhao Q K. Sleeping sites of Rhinopithecus bie-
tiat Mt. Fuhe,Yunnan[J]. Primates,2004,45:241
- 248.
[24] Vanderploeg H A,Scavia D. Calculation and use of se-
lective feeding coefficients:zooplankton grazing [J].
Ecological Modelling,1979,7:135 - 150.
[25] Bakaloudis D E,Vlachos C,Papageorgiou N,et al.
Nest-site habitat selected by short-toed eagles Circaetus
gallicus in Dadia Forest (northeastern Greece) [J]. I-
bis,2001,143:391 - 401.
[26] Lahaye W S,Gutierrez R J. Nest sites and nesting habi-
tat of the northern spotted owl in north western California
[J]. The Condor,1999,101:324 - 330.
[27] Liu Z H,Tan C F. An analysis on habitat structure of
the Hainan gibbon[J]. Acta Theriologica Sinica,1990,
10(3) :163 - 169.
[28] Anderson J R. Ethnology and ecology of sleep in mon-
keys and apes[C]/ /Rosenblatt J S,Bee C,Busnel M
C,et al. Advances in the study of behavior. New York:
Academic Press,1984,14:165 - 229.
[29] Sheeran L K.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behavior and
socio-ecology of black gibbons (Hylobates concolor)in
Yunnan Provinc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
Ohio State University,1993.
(责任编辑 张 坤)
(上接第 60 页)
[参 考 文 献]
[1] 祁振声. 谈古论今树头菜[J]. 云南林业,2002,23
(2) :20.
[2] 赖自武.野生树头菜育苗及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技
术,2005(5) :18 - 19.
[3] 沙莎,王跃华,高超,等. 野生植物树头菜的营养成分
分析[J].西部林业科学,2008,37(1) :100 - 102.
[4] 张林辉. 云南野生蔬菜树头菜[J]. 中国热带农业,
2008(4) :59.
[5] 张应中,赵奋成,李福明,等. 湿加松 1 年生母树萌条
扦插效果分析[J].广东林业科技,2006,22(2) :1 - 5.
[6] 杨国荣,张伟,字全忠.美国山核桃以苗繁苗快速扩繁
技术研究[J].林业调查规划,2009,34(2) :125 - 126.
[7] 薛萍,伍雄辉.构树无性系嫩枝扦插育苗试验[J].湖
南林业科技,2006,33(3) :4 - 6.
[8] 廖德志,李志辉,吴际友,等. 台湾桤木无性系扦插繁
殖试验[J].湖南林业科技,2010,37(6) :48 - 51.
[9] 李春喜,姜丽娜,邵云,等. 生物统计学[M]. 北京:科
学出版社,2005:91 - 107.
[10] 刘伟,张先祥,周善森,等.圆头蚊母树扦插繁殖试验
[J].浙江林业科技,2009,29(6) :46 - 49.
[11] 刘大海,李宁,晁阳. SPSS15. 0 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
通[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51 - 158.
[12] 吴永朋,原雅玲,肖娅萍,等.不同扦插方法对菊花扦
插生根的影响[J].陕西林业科技,2009(4) :19 - 22.
(责任编辑 张 坤)
37第 4 期 白 冰等:中国高黎贡山赧亢东白眉长臂猿春秋季栖息地利用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