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林业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 4期
山牡荆(Vitex quinataWilliams)为马鞭草科(Verbenaceae)
牡荆属(Vitex)常绿乡土阔叶乔木,别名薄姜木、乌甜仔(闽
南)、莺歌、山埔姜、山布荆等,是一种珍贵用材兼具名贵药
材(枝叶、根)和景观绿化的多用途树种,既可作为高级用材
树种栽培,也宜作园景树木、行道树、乡村美化以及药用经
济植物栽培 [1]。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至华南、西南的广东、广
西、云南、海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台湾、香港等各省
区 [2-3]。原生地多分布在海拔 200~1 500 m 的混交林中 [4],但目
前资源几乎处于濒危状况,具有较高的研发利用价值。厦门
同安发现有少量的山牡荆小片天然次生林和房前屋后零星
的山牡荆古树,树形美观、枝叶浓密、四季常绿、花色艳丽。
山牡荆资源少,采种繁殖较为困难,项目针对当前林业
生产实际需求和趋势,为保存种质资源以及为人工繁殖应
用提供材料,开展山牡荆移植试验,由于大型山牡荆天然林
木根深蒂固,移栽很困难,成活率低、管护难度大,需要花费
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而且这样的大树自然资源是相当有限
的,国家明确禁止移植珍贵、濒危大树。为此,移植主要是针
对天然林中胸径小于 5 cm 的下层木,这些树木处于下层,
往往冠幅小、个体不大,一方面通过移植改善其原来的生
存环境,促进其生长、繁殖,保护种质基因资源;同时有利
于其开花结果便于人工采集种子繁殖利用 ;另一方面这
些不大不小的树木移植成本低、成活的可能性大,管护也
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景观大树 ,为园林绿化和风景
林建设提供珍贵特色树木。目前国内均未见有关山牡荆移
植或栽培方面的文献报道,项目通过不同季节移植试验,
总结移植技术,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山牡荆这一珍稀资源提
供参考。
1 移植场地选择
人工种植条件下与山野中自然生长的环境不同,除树
木本身各方面条件外,还应注意树木生长的立地环境条件,
对多数树种来说,最好选择土壤状况良好、道路通畅、作业
条件可行、地势相对平坦、周围适当开阔的地带。根据这个
要求,试验移植的地点选择在厦门同安区城郊西柯镇西浦
村根腾苗圃(北纬 24°48′~24°51′,东经 118°01′~118°07′),年
均气温为 18.0 ℃,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38 ℃,最低气温为
1 ℃,年均降水量 1 589.8 mm,>15 ℃的日数为 245~260 d,空
气湿度 85%,移植地属低海拔田地,土壤为砂质土。
2 材料选择
遵循“乡土化,适地适树”的原则,移植目标树的选择除
满足培育前途需求外,更需满足树木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要
求,以适应当地自然环境条件和管理能力。移植试验的山牡
荆树木为当地五显镇天然次生林中胸径小于 5 cm 的下层
木,要求其再生能力强、抗逆性好、无病虫害、生长健壮。
3 移植时间
2014—2015年,分别在春、夏、秋、冬 4 个季节开展移植
试验,每个季节移植 3 批,每批数量 10~15 株。从表 1 可知,
全年均可移植,成活率高达 78%以上,新梢 6 个月可长 60~
74 cm、新梢粗 0.5~0.7 cm。但以春季(3—5 月)移植最佳,成
活率高达 94.5%,新梢 6 个月长 74.1 cm、粗 0.72 cm,发枝数
每株平均 22.6 条;其次为冬季(12 月至次年 2 月),成活率
达 92.3%,新梢 6 个月达 67.3 cm,每株发枝数平均 18.5 条。
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季节间的成活率以及移植 6 个月的新
梢长度、粗度、发枝数量等指标均达极显著差异。说明不同
季节移植成活率及新梢发育生长相差较大,但春季与冬季
移植的成活率差异不大,均极显著高于夏、秋 2 个季节。
在南亚热带地区,春季的月均温在 15 ℃以上,又是雨
季,空气湿度大,几乎适合所有树木的生长发育。冬季虽然
温度低,但通常也在 10 ℃以上,此时树木基本停止生长或
进入生长缓慢期,树液流动慢,移植不宜脱水,加上很快进
入春节,气温回升,移植树木恢复生长、抽梢快。因此,这 2
个季节移植成活率高;秋季月均温在 25 ℃左右,气温较高、
气候干燥且树木仍在旺长季节,移植易脱水,而夏季高温、
多雨、台风频繁,移植树木容易脱水或根系腐烂导致成活率
低、发芽少。因此,夏、秋这 2个季节移植成活率相对低、发芽
慢、发枝少而且增加了管护的人力、物力。试验表明,移植季
节最好在春季(3—5月),其次为冬季(12 月至次年 2 月)。
4 移植
4.1 切根
移植树的根系长应保留树头直径的 3~4 倍,切口要平,
尽量带土球。
山牡荆人工移植技术
林 恩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林业局,福建厦门 361100)
摘要 总结山牡荆人工移植技术,包括移栽场地选择材料选择、移植时间、移植、移植后管理等方面内容,以为保护和开发利用山牡荆
珍贵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 山牡荆;移植技术;人工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4-0172-02
基金项目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专项(闽科计〔2015〕44 号,项目编号
2016R1013-1)。
作者简介 林恩(1967-),男,福建厦门人,工程师,从事营造林工作。
收稿日期 2016-01-22
移植季节
平均成活率
%
平均梢长
cm
平均梢粗
cm
平均发枝数
条
春季 94.5 aA 74.1 aA 0.72 aA 22.6 aA
夏季 78.5 cC 60.4 cC 0.53 cB 13.7 cC
秋季 86.7 bB 65.4 bB 0.61 bAB 16.4 bBC
冬季 92.3 aA 67.3 bB 0.64 bAB 18.5 bB
表 1 不同季节移植成活率(移植 2 个月)及生长量
(移植 6 个月)
注:同列小写字母表示 5%的差异水平,大写字母表示 1%的差异水平。
172
!!!!!!!!!!!!!!!!!!!!!!!!!!!!!!!!!!!!!!!!!!!!!!!
(上接第 171页)
明显主根,须根发达,起苗时要保持根系完整,适当带土球,
随起随栽,当天栽植余下的苗木放置在背阴处用防风篷布
包围好。栽植时在整理好的栽植穴内挖小穴,保证根系舒
展,封实做树盘浇足水,栽植深度以高出苗木在苗圃地地面
生长深度 1 cm 为宜[4]。
2.3 管理
栽植后及时查看土壤墒情,干旱时浇水,及时进行人工
除草,保持树盘内无杂草,栽植第 1 年秋季增施磷钾肥,促
其壮苗生长,防止冬季冻梢。为充分利用林地资源,在香果
树未郁闭之前可进行林下种药、林下养禽等项目建设。
3 参考文献
[1] 孟庆发,王民庚,高红莉,等.河南桐柏山香果树资源分布与群落结构
研究[J].河南科学,2009(1):51-54.
[2] 方元平,项俊,胡扬,等.鄂东大别山区香果树资源现状及其保护 [J].
安徽农业科学,2007(6):1756-1757.
[3] 邵红琼,樊春华,杨子慧.香果树种质资源保存库建设要点[J].黑龙江
农业科学,2013(1):160-161.
[4] 张华丽,乔明,付自召,等.泌阳县香果树种质资源的分布现状及保护
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24):165.
4.2 截干
苗木挖起放倒后,应立即进行截干处理,截干高度一般
为整株树高的 1/2,一般保留 1.5~2.5 m,以减少水分蒸发,有
条件的可用湿地毯或麻布覆盖。
4.3 树冠控制
树冠的保留以整株树的冠型来确定大小,一般以主干
为中轴向四周保留 1.0~1.2 m 的冠幅。
4.4 装运
移植苗准备好后,当天移植。搬运装车时尽可能减少对
树皮的损伤,可在树干上钉几根木板条或竹条(特别是捆绑
吊绳的部位),以防脱皮。
4.5 定植
定植方法有 2 种:一种是直接定植于圃地,根据土球大
小,挖穴(穴的面宽、深度比树头大 20~30 cm),并放一些黄
心土,轻轻把树放入穴内,回表土压实;另一种是移植于美
植袋内,袋子的大小以口径大于土球的 20~30 cm 为宜。
种植土以黄心土为好,因黄心土保水通气性比较好,且
通常无病原菌,可防根系受病虫害危害或通气、保水不良而
影响成活率。此外,可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 0.1~0.2 kg/株,在
种植前和种植土搅拌均匀,以促进移植树生根。苗木定植前
可用 500 mg/kg 生根素溶液喷淋树头或在种植后浇灌。
定植后可用草绳、包装毡包裹树干。特别是夏、秋、冬季
移植水之后用农用地膜包扎(白色透明地膜为好),以防气
候干燥而脱水,影响成活率。如有需要(根据树冠大小、移植
树的自立稳定情况)可用木棍支撑,支撑高度以树高的 1/3~
1/2高为好。此外,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5 定植后管护
5.1 水分控制
根据季节和天气情况,一般定植后 1 周浇透水 1 次,此
后 1个月内每天对苗木主干及侧枝喷水 2~4 次,以防脱水。
5.2 除萌蘖
定植后 15~30 d 芽就会长出,长出后 15 d 应及时定芽,
抹去多余的芽。一般在主干高度 1.5 m 以下的芽全部抹除,
1.5 m 以上的芽根据芽的数量和培育目标而定。如果是培育
采种树则新梢生长过旺的要进行摘心控梢,促发分枝,以尽
快形成结果枝组,提早结果;如果是培育绿化树,则留 3~4
个芽,并根据抽梢长势及时修剪定型。
5.3 肥水管理
在闽南地区,春季、夏季、秋初都是树木生长旺期,这个
时期需要大肥大水。其中大田苗木,春初、秋初各施 1 次农
家肥,即在每株树苗周围开深 20 cm 的环沟,施农家肥 2~5
kg 后覆土(如是美植袋移植苗,因为容器袋的体积有限则无
法实施);春夏之交施氮肥 1 次,每株施尿素 100 g;夏初施 1
次复合肥 ,每株 100 g。此外 ,还可根据生长情况 ,配合施
入人畜粪肥和过磷钙等肥料。同时,结合施肥锄草、松土。夏
季气温超过 30℃时,每天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5.4 病虫害防控
山牡荆的病虫害很少 ,偶有发现虫害有小地老虎 、刺
蛾、介壳虫。小地老虎可用菊酯乳油地面喷防;刺蛾主要为
害叶片,可在初龄幼虫期喷 80%敌敌畏 1 000 倍液,或敌杀
死 300倍液,或 40%氧化乐果 1 000倍液防治;介壳虫,主要
为害树干及枝干,以防为主,勿栽植带虫苗木,加强肥水及
修剪等抚育管理,增加植株抗虫能力。如有发生虫害,可参
照其他树木的防治方法 ,即可用 50%马拉硫磷乳油 800~
1 000倍液,或 80%敌敌畏乳油 100倍液喷涂树干、枝干。
6 结语
(1)山牡荆的移植,只要掌握移植节点,在闽南地区移
植成活率可达 78%以上,特别是春季、冬季移植成活率较高,
可达 90%以上且发芽多、新梢生长快。
(2)移植,一方面可保存基因资源,另一方面可开发利
用。首先,作为绿化大树培育,可以根据需要培育出不同形
态、不同径粗的景观大树。实践说明通过修剪造型、肥水管
理、病虫害防控等措施完全能够在 10 年左右的时间内培育
出天然林(或天然次生)林中需要 30~50 年以上才能长成的
胸径 20 cm 以上的景观大树,这一方面保护了稀少天然林
免遭破坏,特别是自然界的古树名木不被人为破坏的目的,
保护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为园林绿化提供珍贵景观大树,
而且省时、省钱,有助于解决大型景观树的社会需求。其次,
为非规划林地造林、生态风景林建设提供特色树种 ,其生
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较大。最后,如果是培育采种母树,通过
修剪、矮化、肥水管理等技术促其分枝、促进开花结实,解决
种子采收困难、结实少、苗木少等问题。当然,有关种质材料
的选择、收集、测定等系列工作还有待研究。
7 参考文献
[1] 卢张伟,郑军,汪豪 .山牡荆树干心材的化学成分 [J].药学与临床研
究,2009,17(4):287-289.
[2] 程伟贤,陈鸿雁,张义平,等.山牡荆的化学成分研究[J].天然产物研
究与开发,2007(19):244-246.
[3] 竺勇,黄瑞松,李耀华.HPLC 测定山牡荆中蜕皮甾酮含量的方法研
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4,31(3):377-379.
[4] 代现军,班翠红,韩景田.正交设计研究山杜莉总黄酮提取工艺[J].安
徽农业科学,2014(23):7748-7749.
林 恩:山牡荆人工移植技术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