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花菱草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全 文 :2015年第7期 现代园艺
1 生物学特性
1.1 形态特征
株高30~60cm,株型铺散或直立、多汁,全株被白粉呈粉
绿色,光滑无毛,茎基部分枝,丛生状,肉质根。单叶互生,似
基生,叶较大,3回羽状深裂或全裂,裂片线状。花单生,具长
梗,花瓣4枚,交叉对生,狭扇形,边缘细波状,鲜黄色或橙黄
色,基部深橙黄色,易脱落。萼片2枚,金黄色,随花瓣展开而
脱落,花朵晴天开放,阴天或傍晚闭合。花顶生梗端,花径
7~8cm,有乳白、橙黄、橙红、玫瑰红、橘黄等色及重瓣品种;雄
蕊多数,离生,成束的着生在各花瓣的基部。花丝短,雌蕊具
2~多数结合心皮,花柱短,子房上位,一室,花期5月。
1.2 生长习性
花菱草耐寒,喜日光充足,好干燥凉爽环境,不耐湿热,
炎热的夏季处于半休眠状态,常枯死,秋后可重新萌发。属肉
质直根系,不耐移植,尤其大苗移栽成活率极低。对土壤肥力
要求不严,即使在贫瘠的土壤中也能长势良好,宜疏松肥沃、
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沙质壤土。花菱草开花有其特性,花朵
在阳光下开放,光线强时花瓣平展,心花怒放,光线暗时则渐
呈半开半闭状,花期4月下旬~7月上旬,果熟期为7月,能
大量自播繁衍。
2 栽培技术
2.1 选地
符合植物生长标准的地块均可栽培花菱草,但首选沙质
中性、弱碱性壤土。
2.2 育苗与定植
花菱草为直根系,宜直播。冬季土壤不结冻的地区,如华
中、华南地区可行秋播、撒播或条播于畦内,行距20cm,翌年
春天即可发芽生长开花。我国北方地区可于早春在室内或设
有风障的苗床内育苗,在15~20℃条件下,7天即可发芽,于
真叶开展前及时起苗上盆,每2~3株移植于1个盆内,分苗
时应注意防止伤根,否则幼苗多不易成活。无霜后,约4月中
下旬即可脱盆带土定植,定植地宜用腐熟的堆肥作基肥,5月
末即可开花,也可在土地结冻前直播,加风障保护,幼苗翌春
出土,但生长及开花状况均不如初冬播种者。
2.3 肥水管理
间苗或定植后,应适当施肥,但施肥量宜少不宜多,一般
每隔半个月追施薄肥1次,直到3月份停止。花菱草幼苗时,
对强烈的阳光抵抗力较弱,下雨之后,根部容易腐烂,最好在
下雨之后进行遮荫,并经常注意株间的通风,可防治腐烂。在
花菱草的生长旺盛期及开花期,要适当灌溉,并施用1~2次
液肥,每隔10~15d施用腐熟堆肥1次。幼苗生长期应偏重氮
肥,而孕蕾及开花期要增施磷、钾肥,适当减少氮肥用量。花
菱草为肉质根系,不耐湿涝,春夏雨水过多季节,容易在根颈
部发黑霉烂,因此,3月中、下旬在花菱草根部撒些草木灰可
预防根部腐烂,此外,还应及时排涝,加强通风,否则,很容易
造成花菱草根基腐烂。盆栽的植株,在夏季应转移到通风敞
亮的环境养护,减少浇水量,保持盆土湿润即可。
2.4 中耕除草
1年中要中耕除草数次,特别是苗期除草,要尽量除尽杂
草,以利于根系的伸展。每年越冬前、早春返青前都要集中松
土、除草。
2.5 病虫害防治
花菱草较少发生病虫害,忌连作。在高温、高湿的条件
下,或施肥过多,都可以导致病虫害的发生。生长期间若遇到
白粉虱危害,可用万灵防治,发现病株时,可用普克菌防治。
除此以外,还要将病株拔除进行烧毁或深埋处理,同时注意
田间卫生。
2.6 采收种子
花菱草是蒴果,花后约30天即可成熟,种子球形或略呈
椭圆形,会自动开裂弹出种子。为防止种子飞散,可于果实显
出黄色时,在清晨湿度较大时进行采收。晒干后,脱去果壳,
贮藏备用。
2.7 越冬管理
露地栽培的花菱草不必进行防寒,因为其本身对寒冷的
抵抗力较强。但盆栽花菱草须在冬季连盆埋于泥土中过冬,
于翌年3月掘出,勿伤其主根。
3 花菱草发展现状
花菱草因株型小巧、茎叶嫩绿、开花繁茂,花姿独特优
美,花瓣有丝质光泽,舒展而轻盈,花色鲜艳,中午盛开时遍
地锦绣,耐干旱贫瘠,容易管理等特点。作为一种优良的春季
花卉,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和园林工作者的喜爱和关注,
如福州市花海公园、成都石象湖将花菱草引入大面积种植,
吸引游客驻足观赏。花菱草因其株型较为松散,花期较短,花
瓣宜脱落等,故不适宜作花坛应用。但可在庭院中作花丛及
带状栽植,也可与其它草花混栽作花境,或是用于草坪丛植
或坡地覆盖,亦或作切花或盆栽观赏。
参考文献
1 刘洪涛.家庭养花要诀[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2 赵崇武.园林花木小百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责任编辑 王曼)
花菱草的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
王霄飞 陈鑫峰 王小军
(河南森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安阳 455000)
摘 要:花菱草为罂粟科花菱草属草本植物,叶形优美,花色鲜艳夺目,耐寒又耐旱,是一种新兴的优质花卉。着重
介绍了花菱草的植物学特性和栽培管理技术,以期为花菱草的种植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花菱草;生物学特性;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49- -
DOI:10.14051/j.cnki.xdyy.2015.1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