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1999 , 16(3):238 ~ 241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文章编号:1000-5692(1999)03-0238-04
收稿日期:1998-09-21;修回日期:1998-11-20
作者简介:金爱武(1969-), 男 , 浙江遂昌人 , 助理研究员 , 从事竹子生理生态研究。
水竹的生物学特性
金爱武1 , 邵小根2 , 邱永华2 , 张发根2
(1.浙江林学院科研处 , 浙江临安 311300;2.浙江省遂昌县林业局 , 浙江遂昌 323300)
摘要:水竹是一种具有良好开发前景的笋用竹种 。对浙江省遂昌县白马山林场水竹
生长特性的研究表明 , 水竹笋期为 4月中下旬至 6月中旬 , 其中 5月 3日至 5月 30
日为出笋高峰期 , 是竹笋单产形成的重要阶段。末期延续时间较长 , 此期应加强肥
水管理 , 以提高竹笋单株产量 。为保证竹林的更新复壮 , 根据秆形生长和枝叶生长
特性 , 应在出笋盛期做好留笋养竹工作 , 留养新竹0.4 ~ 0.5万株·hm-2·a-1 , 使竹
林密度保持在 2.0万株·hm-2 。参 2
关键词:水竹;生物学特性;竹笋
中图分类号:S795.901;Q948.118 文献标识码:A
水竹(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在我国南方各省分布极广 , 资源丰富 , 目前基本处于野生
状态 。野生水竹笋不受污染 , 且笋味鲜美 , 营养丰富[ 1] , 清心爽口 , 风味独特 , 对改善人们
膳食结构 , 发展山区经济有重要意义。进行水竹生物学特性研究 , 探讨生长发育规律 , 可为
合理经营竹林 , 开发优良笋用竹种和提高竹笋品质与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1 概况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浙江省遂昌县白马山林场 , 位于 28°36′43″N , 119°7′13″E , 海拔高度为 1 250
m ,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 年平均气温 12.8 ℃, 年降水量 1 500 mm , 昼夜温差大 , 日照短 。
林地平坦 , 淤积泥(山地型泥灰土), 土层深厚 , 腐殖质含量高 。
1.2 试验方法[ 2]
1.2.1 样地设置 按立竹度和是否加客土等经营管理情况设置 6个样地。样地大小为 8 m×
8 m 。对样地进行竹林结构调查 。
1.2.2 笋期调查 在出笋期间 , 定期(2 d)挖出幼笋 , 计数称量 , 分析出笋规律。
1.2.3 竹秆高生长测量 从 5月开始分 4期选留母竹 , 间隔 5 d·期-1 , 各选出出笋时间相
近的幼笋 5株 , 以地面为基点 , 上午 8:00测量幼竹生长量 。
1.2.4 枝叶生长观察 在样地内选取生长良好的水竹 5株 , 观察枝叶生长发育规律和形态
结构特征 。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竹的形态特征
野生水竹秆高 1.0 ~ 1.5 m , 直径 3 ~ 8 mm , 人工栽培秆高可达 4 ~ 8 m , 直径 2 ~ 6 cm 。
秆绿色无毛 , 节下具白粉 , 秆环隆起 , 箨环厚 , 无毛 。箨鞘青绿色 , 边缘带绿紫色 , 光滑无
毛 , 无斑点;箨耳微弱发育 , 具燧毛 , 箨舌较弱 , 高 1 mm左右 , 先段近截平 , 边缘具极稀
疏毛;箨片三角形 , 紧贴秆而直立 , 绿色 , 不皱或微皱 , 略内卷 , 边缘有稀疏毛;叶鞘具不
明显的叶耳;叶舌甚短;叶片披针形 , 长 7 ~ 16 cm , 宽 10 ~ 16 mm , 无毛或近无毛。
2.2 水竹出土生长规律
2.2.1 出笋阶段的划分 据 1997 ~ 1998年的观察 , 竹笋自 4月下旬开始出土至 6月中旬停
止 , 笋期前后历时 45 d。以观察单元发笋数占笋期发笋总数 P =5%为界限 , 根据 1998年观
测数据统计 , 将整个笋期划分为 3个时期 。初期 , 4月28日至 5月 2日 , P<5%, 历时5 d ,
出笋 13 437株·hm-2 , 占全期发笋总数的10%, 平均发笋量为 2 695株·hm-2·d-1;盛期 , 5
月3日至 5月 21日 , P >5%, 历时 18 d , 出笋 77 656株·hm-2 , 占全期出笋总数的 64%,
平均发笋量为 4 296株·hm-2·d-1;末期 , 5月 22日至 6月 14日 , P <5%, 历时 24 d , 出笋
27 343株·hm-2 , 平均发笋 1 140株·hm-2·d-1 。由此可见 , 出笋量较集中地出现在 5月 3日
至5月 30日这 27 d内 , 这一时期是竹笋单产形成的重要阶段 , 在此期间除应留养足够的母
竹外 , 连同初 、 末期的竹笋均可挖掘食用。末期延续时间很长 , 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 , 以提
高竹笋单株产量 。
2.2.2 出笋数量随时间的分布 据统计 , 各观察单元发笋数很不一致 , 高的单元可达
18 125 株·hm-2 , 占全期出笋数的 14%, 低的单元仅 1 250株·hm-2 , 只占全期出笋数的 1%
左右。对发笋时间与发笋数量间进行相关分析 , 结果表明 , 累积出笋数量(y)和观察时序
(x)回归方程为 y =30.42+8.54 x -0.69 x2 , r=0.994**。出笋高峰出现在5月12日至 5月
19日这一观察单元。在高峰以前 , 各单元发笋数与时间序列呈正相关 , 以后呈负相关 , 出
笋数量随时间的分布为偏正态分布。在各观察单元中 , 出笋数量受气象因子影响而产生波
动。
2.3 水竹秆形生长节律
2.3.1 竹笋—幼竹的年生长 在留养母竹时期内 , 先后分 4次 , 间隔期 5 d·次-1 , 选取笋
体大小基本相同的竹笋各 4株 , 2次·d-1定时测量样竹高度。结果 , 5月 12日出土的竹笋高
生长历时 39 d , 总生长量4.5m , 平均生长量 11.8 cm·d-1;5月15日出土的竹笋高生长历时
41 d , 生长量为 4.2 m , 平均 10.3 cm·d-1;5月 20日出土的竹笋高生长历时 31 d , 生长量
4.3 m , 平均 13.9 cm·d-1;5月 25日出土的竹笋高生长历时 28 d , 生长量 3.7 m , 平均 13.2
cm·d-1 。按竹笋 —幼竹生长的速度 , 可将水竹秆形高生长过程分为 4个阶段:初期 、上升
期 、盛期和末期 。初期是竹笋出土以后 , 基部萌发根系 , 高生长非常缓慢 , 历时 4 ~ 11 d ,
239第 16卷第3 期 金爱武等:水竹的生物学特性
历时最长;随竹笋出土时间的推移 , 气温逐渐升高 , 竹笋细胞分裂加快 , 初期所需时间也逐
渐缩短。竹笋经初期生长 , 根系大量萌发 , 生理代谢活动逐渐活跃 , 生长速度逐渐加快 , 进
入竹笋生长的上升期 。各不同时间出土的竹笋出现上升期的时间大致相同 , 约在 5月 23日
左右 , 历时3 ~ 5 d , 生长量为 10 ~ 20 cm。盛期是竹笋生长量旺盛时期 , 根系继续伸长 , 基
部几个竹节的秆箨开始脱落 , 竹笋高生长呈快速上升趋势 , 到了生长高峰 , 一昼夜生长量可
达35 cm , 最大可达 50 cm 。高生长到一定时间 , 竹笋上部枝条开始伸展 , 高生长速度由快变
慢 , 但仍有较高的生长量 。盛期高生长历时 15 ~ 20 d , 平均生长量 20 ~ 30 cm·d-1 。各不同
时间出土的竹笋盛期生长基本一致 , 约从 5月 23日至 6月 9日为止 。自 6月 10日开始 , 各
个时间出土的竹笋生长相继进入末期 , 幼竹枝条迅速伸展 , 而高生长速度则显著下降 , 最后
停止 。笋箨全部脱落 , 幼竹顶部弯曲 , 直到竹叶长齐 , 竹叶几乎同时展开 , 形成新竹。末期
生长历时 7 ~ 9 d , 生长量5 ~ 10 cm·d-1 。6月22日以后 , 幼竹高生长基本停止 , 幼竹秆形生
长即趋完成。不同时间出土的竹笋长成的幼竹 , 其竹高和胸围存在一定的差异 。
2.3.2 竹笋—幼竹日生长节律与数学模型 水竹高生长曲线呈 “S” 形 , 选用 Logistic方程
建立高生长(H)和观察时序(t)的回归方程 , 模拟水竹的高生长进程 , 以探讨生长节律。5月
12日出土留养方程为:
H= 182.35
1+e(50.95-0.171 t), r=0.99**。
为节约篇幅 , 其他时期出土留养方程从略 。各方程经 F 检验 , 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
平 , 表明可用回归方程推测实际值 。
2.4 水竹枝叶生长规律
当水竹秆生长高峰期过后 , 下部秆箨渐次脱落 , 枝条自下而上开始抽枝 , 并逐次展开 。
水竹枝条展开所需时间一般为 15 ~ 25 d , 生长遵循 “慢—快—慢” 的规律 , 全期生长量约为
65 ~ 134 cm , 平均生长量为 3 ~ 7 cm·d-1。展叶过程就全竹来说 , 上下枝条几乎同时展开 ,
而对某一枝条来说 , 遵循自下而上的规律。水竹展叶开始到结束需 15 ~ 21 d 。
3 结论
水竹笋期为 4月中下旬至 6月中旬 , 其中5月3日至5月30日为出笋高峰期 , 尤以 5月
10日至 5月 20日出土的竹笋个体为大 , 是竹笋单产形成的重要阶段。为保证竹林的更新复
壮 , 应在此期做好留笋养竹工作 , 留养新竹 0.4 ~ 0.5万株·hm-2·a-1 , 使竹林密度保持在
2.0万株·hm-2。在此期间除留养足够的母竹外 , 连同初 、 末期的竹笋均可挖掘食用 。末期
延续时间较长 , 此期应加强肥水管理 , 以提高竹笋单株产量。
水竹笋期为 4月底至 6月中旬 , 正是大部分散生竹食用笋已落市的鲜笋供应淡季 , 市场
前景良好 , 目前可通过对野生水竹林的改造进行开发利用 。
参考文献:
1 罐藏竹笋科研协作组.竹笋的营养成分[ J] .浙江林学院学报 , 1984 , 1(1):1~ 14.
2 胡超宗 , 张建明 , 胡明强.雷竹生物学特性研究[ J] .浙江林学院学报 , 1992 , 9(2):133~ 143.
240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1999 年 9 月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JIN Ai-wu1 , SHAO Xiao-gen2 , QIU Yong-hua2 , ZHANG Fa-gen2
(1.Management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 Linan 311300 , China;
2.Fores Enterprise of Suichang County , Suichang 323300 , Zhejiang , China)
Abstract:Two-year studies on growth characters of 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 in Baimashan Forest Farm
of Suichang , Zhejiang Province , suggest that bamboo shoots emerge from the second ten days of April to
the second ten days of June , falling mainly on 3 ~ 30May.In order to increase individual shoot weight ,
fertilizer and water management is necessary , especially in the later stage of shoot emergence.New
bamboo culture should be done in the peak stage of shoot emergence , with 4 000 ~ 5 000 new bamboos
per hectare.The density of twety-thousand bamboos per hectare are suitable for a high production grove.
Key words:Phyllostachys heteroclada;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bamboo shoots
241第 16卷第3 期 金爱武等:水竹的生物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