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蒙药灰栒子的显微鉴别及薄层鉴别



全 文 :北方药学 2015年第 12卷第 4期
蒙药灰栒子的显微鉴别及薄层鉴别△
张冬艳 薛培凤* 鞠爱华 乔俊缠(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 呼和浩特 010110)
摘要:目的:对灰栒子进行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研究。方法:采用组织横截面、粉末鉴别等方法对药材的显微鉴别进行研究;采用薄
层鉴别方法,以硅胶 G为吸附剂,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22∶5∶8)、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5∶2∶1)为展开剂,展开并观察。结果:对药
材的茎横截面和粉末的显微鉴别特征进行描述、绘图;药材在与对照品相同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灰栒子药材横截
面及粉末的显微图谱具有明显的特征性,薄层色谱方法操作简便、斑点明显、分离度和重现性好,可为该药材的鉴定和质量标准的
提高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蒙药 灰栒子 显微鉴别 薄层鉴别
中图分类号:R2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351(2015)04-0006-01
蒙药灰栒子系蔷薇科植物 Cotoneaster acutifolius Turcz 的
干燥成熟果实,其作为蒙药“牙日钙”载于《蒙古学百科全书·医
学卷》及《智慧之鉴》,《内蒙古植物药志》、《内蒙古植物志》对其
也有记载[1,2]。目前,蒙医临床和生产所用“牙日钙”均为灰栒子。
《内蒙古植物志》记载其有止血、收敛扩散毒及燥“希日乌素”作
用,主治鼻衄、吐血、月经过多、关节散毒症及关节“希日乌素”
症。另外,《内蒙古植物志》记载本品能燥“黄水”,主治关节积
“黄水”。但是其质量标准比较简陋,造成了灰栒子药材的质量
差异较大。本文通过对灰栒子药材进行显微及薄层鉴别研究,
确定其显微特征,并建立薄层鉴别方法,为灰栒子的品质鉴别和
质量标准提升提供一定的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仪器:Olympus BX51光学显微镜,ZF7三用紫外分析仪。
1.2试药与试剂:硅胶 G,羧甲基纤维素钠,50%硫酸乙醇溶液,
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超纯水。
2 方法与结果
2.1显微鉴别
2.1.1本品果实横切面显微特征:外果皮为薄壁细胞组成,细胞
多呈长方形或多边形,外常被单细胞的非腺毛。中果皮为十余
列薄壁细胞组成,细胞内含较多草酸钙方晶及少数簇晶,散有
小型外韧维管束。内果皮为石细胞群组成,石细胞呈长椭圆形
及类圆形等,壁强烈增厚,壁孔明显。灰栒子果实横切面见图 1。
2.1.2本品果实粉末显微特征:粉末棕褐色。石细胞众多,成群或
散在,椭圆形或类圆形等,壁强烈增厚,壁孔明显,长 26~
168μm,直径 15~69μm。非腺毛多见,由单细胞组成,壁木化或
非木化,长 420~769μm,直径 15~27μm。草酸钙方晶及簇晶,多
见于果皮细胞的碎断片中。灰栒子粉末图见图 2。
2.2薄层鉴别
2.2.1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粉末约 0.5g,加甲醇 20ml,加热
回流 3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无水乙醇∶三氯甲烷(3∶2)混
合溶液 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2.2.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熊果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 1ml含
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
2.2.3薄层鉴别: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 附录
VI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对照品溶液各 3~5μl,分别点于同
一 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制成的硅胶 G薄层板上,以环己
烷∶丙酮∶乙酸乙酯(5∶2∶1)作为展开剂,预饱和 30min,展开,取
出,晾干,喷以 50%硫酸乙
醇溶液,110℃加热至斑点显
色 清 晰 , 置 紫 外 光 灯
(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
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
的位置上,显相同的粉红色
斑点。见图 3。
3 小结与讨论
栒子木及其同属植物的研究基础非常薄弱,未检索到化学研
究报道,但栒子木为蔷薇科植物,现有的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科
植物中多含有三萜类成分,相当多的该科植物中含有熊果烷型
三萜,特别是熊果酸在该科植物中分布极为广泛[3],根据植物分类
学的原理,同科属亲缘关系越近的植物,在化学成分上的相似性越
大,栒子木中存在熊果酸的可能性极大。因此,选择熊果酸作为对照
品,建立本品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参考其他中蒙药材中熊果酸的
薄层鉴别方法[4,5],经过大量试验摸索,选用 5‰羧甲基纤维素钠
溶液制备的硅胶 G薄层板,比较了两个不同的展开系统:①环
己烷∶氯仿∶乙酸乙酯(22∶5∶8);②环己烷∶丙酮∶乙酸乙酯(5∶2∶1)。
结果以第二个溶剂系统作为展开剂,以50%浓硫酸乙醇溶液作
为显色剂,供试品色谱分离度好、斑点集中、显色清晰。
本试验对灰栒子药材进行果实横截面和粉末显微鉴别的研
究,建立了薄层鉴别方法,可为灰栒子药材的真伪鉴别和质量控
制提供科学依据,选用的药材来源于内蒙古小井沟、十八台、大
青山避暑山庄等地,研究主要是围绕内蒙古药材进行的,所以,
获得的数据对内蒙古地区灰栒子药材的质量控制更为适用。
参考文献
[1]朱亚民.内蒙古植物药志[M].第一卷,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
版社,2000:526-528.
[2]内蒙古植物志编辑委员会.内蒙古植物志[M].第二版,第三卷,
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75-76.
[3]郭启雷,杨峻山.蔷薇科植物中的三萜类化学成分[J].国外医
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26(5):271-276.
[4]程菁菁,谢晓梅,张圣龙,等.木瓜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等三萜酸
类薄层色谱分离鉴别[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12,31(1):68-70.
[5]宋飞.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保和丸中熊果酸的含量[J].实用中
医内科杂志,2012,26(8):16-17.
*通讯作者
△基金项目:内蒙政府蒙药现代化重大研究专项“蒙药材质量标准
化”(MX2005ZB012)。
图 2 灰栒子粉末图
a.非腺毛;b.石细胞;c.草酸钙晶体图 1 灰栒子果实横切面详图
图 3 灰栒子薄层色谱图
外果皮
中果皮
内果皮
a、
c、
b、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