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海滨藜在粤东的详实记录



全 文 :(下转第 185页)
海滨藜在粤东的详实记录
曾宪锋
(韩山师范学院生物系, 广东 潮州 521041)
摘 要:报道了藜科滨藜属海滨藜(Atriplex maximwicziana Makino)在粤东的分布,经过实地考察、文献考证,认为粤东沿海地区
滨藜属植物有 1 种,即海滨藜;滨藜(A.patens)和匍匐滨藜(A. repens)在粤东没有分布。 标本存放于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树木学标本
室 (CANT)。
关键词:海滨藜; 藜科; 粤东; 详实记录
中图分类号:Q9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74X(2013)06-0156-01
Atriplex maximwicziana was recorded accurately in East Guangdong
ZENG Xian-feng
(Department of Biology, Hanshan Normal University, Chaozhou 521041, China)
Abstract: Atriplex maximwicziana Makino was recorded in East Guangdong accurately. On the basis of field survey and referring to
the related literatures, Atriplex maximwicziana was considered as the only one species of Atriplex, and there were not A. patens and A.
repens in East Guangdong. the voucher specimen were deposited in Dendrological Herbarium of Forestry Colleg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ANT).
Key words: Atriplex maximwicziana; Chenopodiaceae; East Guangdong; accurate record
粤东海区包括汕头市区、南澳、饶平、澄海、潮阳和惠
来等县沿海海域,位于 116°13′18″~117°18′45″E,共有岛屿
和明礁、干出礁 126个,总面积约 239 km2[1]。
经过实地采集、拍照,反复鉴定,摸清了粤东沿海地
区的滨藜属植物情况,详实记录滨藜属在粤东的分布,为
今后的研究提供基本资料。
1 文献综述
部分文献认为粤东沿海地区没有滨藜属植物,如《中
国植物志》第二十五卷第二分册 [2]以及《Flora of China Vol.
5》[3],海滨藜只分布在福建,匍匐滨藜只分布在海南岛;如
《广东植物志》第三卷 [4]记载,匍匐滨藜在广东只分布在湛
江市海康县,粤东没有任何滨藜属植物记录;如《广东植
物多样性编目 》 [5] 记载 , 广东分布有海滨藜 Atriplex
maximwicziana Makino 和匍匐滨藜 A. repens Roth., 但分
布地区中没有粤东地区,也就是说粤东没有滨藜属植物。
部分文献记载粤东沿海地区分布有滨藜属植物,据《广东
省汕头海区海岛环境、自然资源和开发利用》[1]记载,只有
1 种:滨藜 A. repens Roth.,这个种的中文名和拉丁文不匹
配,“滨藜” 很可能是匍匐滨藜之误, 拉丁学名是匍匐滨
藜;据《海南及广东沿海岛屿植物名录》[6]记载,南澳岛分
布有匍匐滨藜 A. repens Roth.; 据 《粤东植物多样性编
目》[7]记载,南澳岛分布有海滨藜,没有匍匐滨藜。 粤东沿
海地区到底有没有滨藜属植物? 其种类及数量情况值得
我们研究。
2 海滨藜在粤东的分布
Atriplex maximwicziana Makino in Bot. Mag. (Tokyo).
10: 2, 1896;Fl. Fuk. 1: 551; Fl. Reip. Pop. Sin. 25 (2): 42.
1979; Fl. of China 5: 365. 2003。
广东: 汕头市澄海区莱芜融榕大酒店南海边沙地,
2012 年 12 月 2 日,曾宪锋 13102(CANT),生于海拔 3 m
的海边已固定的盐碱沙地;汕头市南澳岛环岛公路西北段
路旁,2012 年 12 月 3 日,曾宪锋 13104(CANT),生于海拔
4 m 左右的盐碱沙地; 与 13104 同地点,2006 年 3 月 18
日,曾宪锋 1629(CANT)。
分布:福建[2-3,8]、香港和广东(珠江口岛屿)[5]。琉球群岛
有分布[2-3]。 在夏威夷群岛归化[3]。 粤东首次详实记录。
3 海滨藜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多年生平卧或攀援状草本,茎基部坚硬,木
质性明显,茎长 30~140 cm。 茎圆柱形,多分枝; 下部枝近
对生,具微条棱,黄白色,有密粉。 叶片菱状卵形至卵状矩
圆形,通常长 2~3 cm,宽 1~2 cm,先端急尖或钝,并有短尖
头,基部宽楔形至楔形并下延入短柄,两面都有密粉,上面
灰绿色,下面灰白色,主脉在下面浮凸,边缘通常略为 3 浅
裂,侧裂片位于中部稍下,钝,全缘,中裂片微波状或全缘。
团伞花序腋生,并于枝的先端集成紧缩的小型穗状圆锥花
序;雄花花被 5 深裂,雄蕊 5;雌花的苞片果时菱状宽卵形
至三角状卵形,具长 1 mm 左右的短柄,果苞片的边缘仅
在基部合生,靠基部的中心部在果实成熟时大多木栓化臌
胀,无附属物,缘部灰绿色,边缘具三角形锯齿。胞果扁平,
圆形,或双凸镜形;果皮膜质,淡黄色,与种子贴伏。种子红
收稿日期:2012-12-04
基金项目:上海市绿化管理局专项科研基金项目(G1024011)
作者简介:曾宪锋(1962-) ,男,博士,教授,E-mail : zengxianfeng
0325@163.com
广东农业科学 2013 年第 6 期156
C M Y K
DOI:10.16768/j.issn.1004-874x.2013.06.048
(上接第 156页)
褐色,直径约 2 mm,胚乳块状,白色。 花果期秋冬季。
本种与匍匐滨藜相近,但本种叶片菱状卵形,边缘有
裂(图1 C,封三),果期苞片无刺状突起(图 1 D,封三)明显
区别于匍匐滨藜,后者的叶片卵形,全缘,果期苞片中线
两侧各有 1个刺状突起[2-3],容易区别。
4 结语
经过实地考察、文献考证,目前可以认为:粤东沿海
地区滨藜属植物有 1种,即海滨藜。 滨藜 A.patens 和匍匐
滨藜在粤东没有分布。
参考文献:
[1] 马应良.广东省汕头海区海岛环境、自然资源和开发利用[M].北
京:科学出版社,1992:247.
[2] 孔宪武,朱格麟.滨藜属[A]孔宪武 ,简焯坡.中国植物志 25(2)[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42.
[3] Wu Z Y, Raven P H,Hong D Y, et al. Flora of China. Vol. 5 [M].
Beijing: Science Press, St. Louis: Missouri Botanical Garden
Press,2003:365.
[4] 吴德邻.广东植物志(3)[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5:69.
[5] 叶华谷,彭少麟.广东植物多样性编目[M].广州 : 世界图书出版
公司,2006:113.
[6] 吴德邻 .海南及广东沿海岛屿植物名录 [M].北京 :科学出版社 ,
1994:34.
[7] 曾宪锋 .粤东植物多样性编目 [M].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2008:60.
[8] 《福建植物志》编写组.福建植物志(1)[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2:551-552.
台风有发生次数增多、强度增大的趋势 [7],给农业生产带
来巨大影响。
4 广东气候资源与气象灾害的关系
上述分析表明,广东气候资源具有相对丰富且气象灾
害频繁发生的双重特点,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特别
是全球变暖所导致的大气环流异常将彻底改变广东气候
资源现状,并同时影响常见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与强度。
4.1 气候变暖与干旱、高温天气的关系
根据近 10年以来气温监测资料分析, 广东气温整体
呈上升趋势。 高温胁迫的热害已限制了广东玉米、大豆等
作物的种植,并导致减产,水稻生育也受到了强烈抑制。
由于广东近 10年以轻度干旱为主,因此,减少旱灾损失关
键在于降水预报的准确性和旱灾预警的及时性。 如利用
已有旱灾资料,找出旱灾发生规律与特征以提高旱灾中、
长期预测技术,建立高效节水型农业生产结构,种植抗灾
能力强、耗水量低的耐旱品种等。
4.2 气温变化与低温冷害的关系
低温冷害与温度密切相关,前文分析发现,寒露风与
低温阴雨并未随广东平均温度的上升而出现频率降低的
现象。 因此两者之间不具备正相关。 应对低温冷害,主要
是在做好天气预测、提高预报能力的同时,加强田间管理,
事先做好保温防冻措施和通风降湿工作, 对于灾害较为
严重的地区,不仅要提高保温防冻能力,还应及时改种其
他耐寒作物[8]。
4.3 厄尔尼诺与洪涝及台风的关系
洪涝与台风等气象灾害往往与大气环流的异常有关,
因此大气环流异常是影响广东洪涝灾害的主要因素 。
1998 年特大洪灾,长江流域、两湖盆地及其以南地区出现
3次持续大范围的降雨过程,其直接原因是厄尔尼诺和拉
尼娜现象。 现有研究认为,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发生会
导致大气环流的异常,进而影响洪涝、台风等灾害发生的
频率和程度。 因此,需加强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对
我国(主要是沿海地区)洪涝和台风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规
律研究,提出应对和防范措施,以减轻其灾害影响程度。
5 结语
本研究表明, 广东气候具有资源性和灾害性两重特
点。 在农业气候资源中,虽然日照资源较少,但日照主要
集中在作物生长期,对作物的影响较少;热量资源丰富,但
春秋季节气温会有所波动出现低温冷害;降水资源丰富,
但地域分布和季节分布具有差异, 在少雨年份易出现干
旱,多雨年份易出现洪涝。 农业气象灾害中,韶关、清远、
河源、梅州、茂名、湛江等地旱灾发生均较严重,近年以轻
度旱灾为主;汕头、肇庆、湛江洪涝较为严重,洪涝灾害主
要出现在 4~9 月,寒害主要出现在春秋两季,地理分布大
致呈由北向南递减趋势;广东的台风灾害居全国之首,主
要集中在 6~7 月。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深远,因此,农业生
产过程中,应合理利用农业气象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生
产,同时应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防御、减灾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春乙, 娄秀荣, 王建林. 中国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的影
响[J].自然灾害学报,2007,16(5):37-43.
[2] 黄荣辉, 周连童. 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特征、 形成机理和预测研
究[J].自然灾害学报,2002,11(1): 1-9.
[3] 蒋菊芳,魏育国,刘明春,等.石羊河流域气候与主要农业气象灾
害变化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0(8):12567-12569,12576.
[4] 韩海涛 ,胡文超 ,陈学君 ,等 .三种气象干旱指标的应用比较研
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9(1):237-241.
[5] 广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广东省志·自然灾害志[M].广州:广
东人民出版社,2011:56-87.
[6] 薛建军,李佳英,张立生,等.我国台风灾害特征及风险防范策略
[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35(1):59-64.
[7] 刘春霞.广东省登陆热带气旋活动异常成因分析[J].热带气象学
报,2004,14(1):54-59.
[8] 余学知,易建佑,廖炎平,等.洞庭湖区低温、阴雨对直播早稻育秧
的气象风险分析与决策[J].湖南农业科学,2006(6):42-44.
!!!!!!!!!!!!!!!!!!!!!!!!!!!!!!!!!!!!!!!!!!!!!!!
185
C M Y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