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突脉青冈栽培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全 文 :福建林学院学报 1 9 94, 一4 ( 2 ) : 1 6 3~ 1 6 9
Jo u nr
a l o f F u j i
a n
C
o
l l
e g e o f F o r e s t即
突脉青冈栽培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刘金顺 盖新敏
( 福建省宁德地区林 业局 , 3 5 2 10 0 )
郑松昭 钟群妹 沈 明泉
( 福建省国营屏南县古峰林场 , 3 5 2 3 0 0) ( 福建省宁德地区林业 局 , 35 21 0 0)
摘要 室内发芽和场 圃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 ,突脉静冈 宜于 12 月中旬采种 . 育苗
试验结果表明 , 播种时间对苗高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 切根处理对苗高生长 、 主根数 、 侧
根数及其鲜重均有显著或一定水平 的影响 , 月平均气温和月积温是苗高生长 的主导
因子 . 造林试验结果表 明 , 苗木不同处理对造林成活率 、 幼树高生长 、 地径 生长 、冠幅
生长 、 主根分布深度及侧根数均有较显著或显著或极 显著的影响 ,其 中均以带宿土苗
木造林 的为最大 ; 幼树高径生长均属全期生长型 , 一年有两次生长高峰 ,月平均气温 、
月降雨量和月积温是幼树 生长的主导气象因子 , 2 月上旬平均 气温升到 8 ℃ 以上树液
就开始流动 , 1 2 月上旬平均气温 降到 8 ℃以下树液就停止流动 .
关键词 突脉青冈 ; 苗木 ; 栽培技术 ; 生物学特性
中图分类号 5 7 9 2 · 1 8 9 · 0 1
突脉青冈 ( q cl o ba al n oP is el ve at ico s tat a) 是珍贵用材树种之一 , 落叶量大易于腐烂 ,是理
想的维持地 力树种 . 但其栽培生物学的研究 尚未多见 ,探讨其苗木年生长规律 、 育苗技术和造
林技术 ,为突脉静冈的推广应用科学营造提供科学依据 ,便是本课题研究的 目的和意义 .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东径 1 1 9 0 0 1` 、 北纬 2 6 “ 2 8`的屏南 县古峰林场 ,海拔高度 9 2 0 ~ 1 1 0 0m ,年均温
14
.
4℃ , 7 月均温 24 . 1℃ , 1 月均温 5 . 3 ` C ,极端 高温 3 2 . 7 ℃ 、 极端最低温一 7 . 5 ℃ , 年降水量
收稿日期 1 99 2一 0 4一 6 6 ,收修改稿 1 9 9卜 0 1一 2 2
DOI : 10. 13324 /j . cnki . jfcf . 1994. 02. 015
16 4福 建 林 学 院 学 报 4 1卷
9 14 4
.
4m m
,年 日照时数 1 4 7 1 . s h ,无霜期 2 3 5 天 . 苗圃地面积 0 . o 2 3h m : , 前茬为水稻 ;造林地
为杉 松混交林采伐迹地 ,坡向西北 ,坡位 中下部 . 坡度 2 50 ,植被主要五节芒 、 胡枝子 、 黄瑞木 、
芒箕 、 盖度 0 . 8 ,高度 0 . 3 ~ 1 . Zm ,土壤有机质 2 . 8 5%一 5 . 5 5% 、 水解性氮 8 9 . 9 7一 1 3 0 . 4 2 p p m 、
速效钾 9 7 . 5 0 ~ 1 4 9 . 0 7 p p m 、 速效磷 3 . 2一 6 . 7 p p m 、 含 水率 4 . 5 6% ~ 1 0 . 4 2 p p m 、 p H S . 0 7 ~
5
.
1 2
.
2
.
1
材料与方法
种子采集
供试种子采自宁德市霍童镇支提山 ,海拔 I O 0 0m 的天然阔叶林中树干通直 、生长旺盛 、无
病害 、约 30 年生的突脉青冈母树 , 种子干粒重 2 . 2 k5 g ,净种湿沙贮藏 . 用常规方法测定种子
发芽率 .
2
.
1 育苗方法
于 1 9 8 7年 n 月下旬和 12 月中旬两次取同一母树的种子进行试验 ,以确定种子成熟期 .
并分别于 1 9 8 8 年 1 月 12 日 (冬播 )与 3 月 10 日 (春播 )播种育苗 ,冬播分复盖普通农用塑料薄
膜与不复膜 (对照 )两种 , 于 5 月中旬又用刀具于 1c2 m 深处切根并设不切根对照试验设计 .
种子用 0 . 2 %福尔马林消毒 3 o m m , 条状点播 , 株行距 sc m x 2 c0 m , 盖黄心土 2 . 0。 m 左右并复
盖稻草约 5 . oc m ,常规管理 ,定期观察记录种子发芽 、 苗木生长等项 , 同时收集同期气象资料 .
2
.
2 造林方法
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 ,设带宿土 (起苗即带土置小塑料袋 ) 、 切根 (切 除主根 1 3/ 并沾黄泥
浆 ) 、截干 (截除主干上端 留两盘枝叶 ) 、 对照 (裸根苗沾黄泥浆 )4 种处理 , 3 次重复 ,共 12 个小
区 , 每小区四周栽 2 行杉木保护行 . 穴状 整地 7 c0 m x 7 c0 m x 7 c0 m , 植距 1 . sm 又 1 . s m . 于
1 9 8 9 年 2 月 25 日造林 ,造林苗木均被修去 2 3/ 叶片 . 常规抚育管理 , 调查成活率 , 每月定期
观测记录幼树生长和物候 , 于 1 月底调查幼树根系和冠幅 , 同时收集气象资料 .
3
.
1
结果与分析
种子成熟期
n 月下旬和 12 月中旬采集两批种子常规室内发芽试验结果表明 , 12 月采集的种批的平
均室 内发芽率为 78 . 0 % 、 发芽势 62 . 0 % 、 分别 比 n 月采的提高 了 13 4 . 2%和 8 6 . 2% ,发芽速
为 15 . 4 天 , 比 n 月采集的低了 9 . 4% ; 将百分率和天数进行反正弦和对数变换后再进行 t 检
验结果表明 , 12 月中旬采种的种批室 内发芽率和发芽势极显著高于 n 月采的 ,而两者的发芽
速不存在显著差 异 .
2期 刘金顺等 :突脉青冈栽培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两批种子场圃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明 , 2] 月采种的场圃发芽率为 56 % . 比 n 月采的提高
1
.
0 倍 , 拼检验结果表明两者间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 12 月采种的苗高生长 15 . k m ,较 n 月
采的高了 ” · 5 % , 拜 检验结果说 明两者间存在一定水平的差异 .
3
.
2 播种期和切根试验
冬播筱膜 、 冬播不覆膜和春播 3 种处理的育苗试验结果是 , 3种处理平均苗高生长分别为
1 5
.
I c m

14
.
sc m 和 1 3 . c6 m , 经 拌 检验结果表明它们间皆不存在显著差异 ( 19 8 9 年 1 月调查 ) .
说明播种期对苗高生长没有显著影响 ,覆与不覆薄膜也不会显著地影响苗高生长 .
1 9 8 9 年 1 月调查苗木切根 处理对 比试验 , 切根处理的苗高和 地径分别为 13 . cZ m 和
。 . 3 2 c m ,分别比对照的低 20 %和 6% , t 检验结果表明苗高有显著差异 , 地径差异不明显 ; 切根
处理的侧根数 12 . 25 条 、 主根数 2 . 5 条 , 分别 比对照的多 58 %和 10 0 % , t 检验表明 ,侧根数和
主根数切根与对照间存在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 切根处理的主根鲜重 3 . 35 9 、 侧根鲜重 1 . 鲍 ,分
别 比对照的重 18 %和 4 0 % , t 检验结果表明 ,侧根鲜重具有显著差异 ,主根鲜重差异不显著 ;
切根处理的叶片鲜重 2 . 5 59 、茎鲜重 1 . 4 8 9 , 分别 比对照的轻了 19 %和 28 % , t 检验结果是叶茎
鲜重均与对照 间无显著差异 ; 切根处理地下部分鲜重与地上部分鲜重之 比值为 1 . 05 , 比对照
的低 2 . 8写 , t 检验说明差异不显著 . 苗木 切根处理对 比试验结果表明 ,切根明显抑制苗木地
上部分生长 、 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 、 特别是侧根明显发达 ,使苗木地上地下比例更趋合理 ,改变
苗木根系结构 ,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 .
3
.
3 不同处理的造林试验
3
.
3
.
1 造林成活率 突脉青冈造林苗木不同处理对比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带宿土造林的成率
最高 ,达 1 0 % ,截干造林的成活最低 , 仅 76 % , 带宿土的造林成活率 比切根和裸根的分别提高
了 2 5 . 5%和 13 . 3% , 比截干的高 31 . 6 % . 经 。 cr is n 了万数据变换后下检验结果表 明 ,不同处
理的造林成活率差异显性 ; 方差分析表 明 , 带宿土的造林成 活率显著高于切根 、截干和裸根
的 , 其他 3 种处理的成活率差异均不显
著 .
3
.
3
.
2 树高生长 对不同处理 的对 比造 表 l 不同处理的树高生长方差分析
林试验的树高生长的调查结果表明 , 造林 T A B L E 1 v a it a n c e a n a ly s is O f h e i : h , g or w , h
后第 l 年 l( 1 月中下旬调查 ) ,带宿土的平 变差来探 自由度 离差平方和 均方差 F
均树高 2 2 . s e m , 分别比切根的 、 截干的和 处理 ( A ) 3 2。。 1 . 9 6 16 6 0 7 . 3 2 0 5 2 5 . 3 2二
裸 根的高 5 2 · 9 % 、 9 0 · 7%和 6 9 · 2% ; 第 2 年份 ( B ) , 7 5 7 5 . 7 0 6。 7 5 75 . 7 0 0 6 25 3 . 3 5二
年带宿土 的平均树高 7 4 · 6 c m , 分别 比切 重复 2 2 3 5 . 6 25 5 1 17 . 5 1 2 9 3 · 。4 ·
根 、 截 干 和 裸 根 的 高 8 2 . 4 % 、 8 3 . 3%和
6 6
·
l %
·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不同处理 的 A x B 3 5 6 0 · 。 “ 3“ 8 6 · 6 8 7 8 “ · 2` · `苗木造林后树高生长差异极显著 , 时间和 误差 “ ` 18 · 58 09 2 .9 89 86
处理间还存在强烈的交互作用 ,时间会极 总和 23 10 8 L 93 83
显著地扩大处理 间树高生长的差异 (表 1) .
1 6 6福 建 林 学 院 学 报 1 4卷
3
.
3
.
3 地径生长 突脉青冈苗木带宿土造林 表 2不同处理幼树地径生长方差分析
的幼 树地径生 长 最快 .造林后 第 1 年地径 A T BLE 2 v r ai n acn a e el ys i s “ f di a me, e r a , g r o u “ d l e v e l
0
.
6I c m (l 1 月 中下旬测 ) , 比切根 、 截干和裸根 变差来 裸 自由度 离差平方和 均方差 F
的均大 2 7% ;造林第 2 年地径 1 . 1 6e m ,分别比 处理 ( A ) s 。 . 2 7 35 。 . 。 9 1 1 5 . 5 1二
切 根 、 截 干 和 裸 根 的 大 4 3 . 2 % 、 5 4 . 7%和 年份 ( B ) 1 0 . 5 3 6 2 。 . 5 3 0 2 7 5一 s , ,
41
.
5写 , 随着时间的推移 ,不同处理带来的地径 盆复 2 。 . 。 27 1 。 . 。 13 5 1 . 2 6 ·
生长差异有着增大的趋势 .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A x B 3 。 . 。 70 3 。 . 。23 4 2 . 19 二
不同处理造林的幼树地径生长存在极显著的差 误差 14 0 . 1 4 96 。 . 。 107
异 , 但是这种差异随时间推移而加大的趋势并 总的 23 1 . 3 42 。
不显著 (表 2) .
3
.
3
.
4 冠幅生长 突脉青冈苗木带宿土造林的幼树树冠冠幅最大 . 第 1年平均达 19 . 3 c8 m ,
分别比切根 、截干和裸根的大 51 . 9% 、 63 . 4%和 60 . 3% ;第 2 年为 35 . 4 c5 m ,分别 比切根 、截干
和裸根的大 59 % 、 70 . 7%和 50 . 0 % .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 苗木不同处理后造林的幼树冠幅生
长存在极显著的差异 ,但是这种差异随时间推移而变化并不存在显著差异 .
3
.
3
.
5 侧根数 t 苗木带宿土造林的幼树的侧根数量最多 ,平均达到 17 . 5 条 , 分别比切根 、
截干和裸根的多 40 % 、 1 69 . 2%和 5 9 . 1% ,方差分析得不同处理间的侧根数差异达显著水平 , q
检验表明 , 带宿土的幼树的侧根显著地 比截干的多 , 与切根 、 裸根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
3
.
3
.
6 主根数 t 苗木切根和截干处理后造林幼树的主根数较多些 ,带宿土和裸根的少些 .
带宿土的为 3 条 , 与裸根的一样 , 比切根和截干的少 25 % .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 同处理间幼
树主根数量差异不显著 .
3
.
3
.
7 根幅生长 突脉青冈苗木经不同处理后造林的幼树根冠生长 , 第 1 年差异不大 ,第二
年差异增大 , 其中以带宿土 的根幅最大为 67 . sc m , 分别较切根 、截干和裸根的大 5 写 、 1 08 %
和 57 % ;方差分析表明 ,不同处理间幼树根幅生长差异不显著 .
3
.
3
.
8 主根分布深度 造林后 2 年 ,不同处理对幼树主根分布深度有所影响 ,其 中带宿土造
林的幼树主根分布最深为 58 . oc m ,较切根 、截干和裸根的分别深 45 % 、 1 0 %和 41 . 5% . 方差
方析结果表明 , 不同处理间幼树第 2 年主根分布深度存在较显著的差异 . 时间对这种差异具
有显著的影响 , 即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显著增大各处理间的这种差异 .
3
.
4 苗木生长规律观测
突脉青冈从 1 月份播种至成苗出圃历经出苗期 、 生长初期 、 生长盛期 、 生长后期和休 眠
期 . 播种后 4 9一 10 0 天幼苗出土 ,再过 7一 15 天出现真 叶 ; 3 月至 5 月为生长初期 , 地下部分生
长较快 ,根系初步形成 ,根长达 10 ~ 1 c4 m ,地上部分生长较慢 ,其长度仅为地下部分的一半 , 要
加强管理 , 防治病虫害 ; 6~ 10 月为生长盛期 , 苗木生长的两次高峰期分别在 7 月和 9 月 ,苗高
迅速生长 , 其生长量占全年的 51 % , 苗高可达 8一 10 c m , 并出现侧枝 ,地下生长转慢 ,苗木开始
分化 ,应水肥间苗管理 ; 10 ~ n 月间为生长后期 ,苗高生长明显下降 ,后期出现 了顶芽 ,基本上
定型了 ,应防止徒长 , 停止水肥 , 促进其木质化 ,提高抗逆能力 ;休眠期顶芽形成 、地上基本停止
生长 ,但根系仍在活动 .
苗木生长与生态环境条件特别是水热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 . 运用一元线性模型苗木逐月
2 期 刘金顺等 : 突脉育冈栽培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高生长与逐月收集的气象因子进行回归分析 (y一 a +b ) x.突脉青冈一年生苗高生长与月平均
气温 、 月积温存在极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而与月降水量 、 月相对湿度 、 月蒸发量均无显著相关 ,
如表 3 所示 . 说 明影响苗高生长的主导因子是月均气温和月积温 .
3
.
5 营养生长期物候观测
3 年生突脉青 冈营养生长 6 个 表 3 苗高生长与气象因子的回归分析
物候期观测结果如下 . 树液流动期 T A BL E “ R e g r e ` s i o n a n a ly s i s o f h e ig h , g or wt h a , d
于 平均 气温 8℃以 上 、 积 温 高 达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竺竺二三竺竺竺兰二竺坐几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94 ℃ 以上的 2 月上旬开始 , 此时韧 竺一立型竺止一一止生一卫一一里一一二二皮部有树液流 出 ; 芽膨胀期始于 2 1 月均沮 ( X , ) y 一 o · ’ 6 7 3 x 】一 l · 9 8 0 5 0 · 8 , 8 2 5 · 2 00二
月上旬 、 盛行 2 月中旬 、结束于 2 月 2 月降水 ( X , ) y 一 “ · ” o 12 X : + 0 · 8 8 8 0 0 · 3 2 2 0 · 6 9 5
下旬 ,平均气温和积温分别为 9℃ ” 月湿度 ( X , ) y 一 ” · “ 4` I X , 一 2 · 2 9 8 3 0 · 3 7 8 1 · 0 0 0
和 1 0 0 ℃以上 , 顶芽和侧芽基本同 4 月积温 ( X 4 ) y 一 o · ” o` 2 x 4一 1 · 1 79 7 0 · 8 6 1 1 7· 1 8 9二
步 ; 芽展开期始于 2 月中旬 、 盛期 2 巨 月壑叁竺些 翌二竺些竺竺二些竺竺 些丝些 圣竺旦
月 下旬 、 末期 3月上旬 , 气温升到 说明 ” 为菌离生长 .t “ 为相关 东知用 ` 一 1 月 “ 组 , , , 归 ·
10 ℃ 以上 , 积温 1 90 ℃以上 ,顶芽和侧芽基本 同时展叶 ; 新梢生长期从 3 月上旬直到 n 月下
旬 , 其中第 1 次生长出现在 3 月上旬至 6 月中旬 , 第 2 次生长于 6 月下旬到 8 月中旬 ,第 3次
生长在 8 月下旬到 n 月下旬 ,主梢和侧梢也基本同步 , 但主梢生长量较大 ,新梢生长平均气温
必须在 n ℃以上 、 积温达 2 28 ℃以上 ; 1 月下旬始为封顶期 , 形成和出现顶芽和侧芽 ,这时气
温降到 12 ℃以下 ; 12 月上旬平均气温降到 8℃以下 , 进入树液停止流动期 .
3
.
6 幼树高径生长规律观测
突脉青冈幼树树高生长全年约 1 68 天 ,从 3 月上旬至 n 月下旬为其全期生长型 , 其中 5
~ 9 月是生长盛期 ,占全年总生长量的 86 . 2写 ,第一次生长高峰出现在 5 月~ 7 月 ,第 2 次在 8
~ 9 月 ,第 1 次的生长量大于第 2 次的 . 地径生长开始时间与树高生长几乎同步 , 但生长结束
的时间则较迟些 , 3 月上旬至 1 月下旬属于全期生长型 ,约需 2 70 天 ,生长盛期在 5一 10 月 ,
占全年总生长量的 8 7 . 7% , 第一高峰出现于 5~ 7 月 , 第 2 次是 8~ 10 月 , 两次生长量基本相
同 .
表 4 幼树生长与气象因紊的回归分析
T A B L E 4 R e g r e s s i o n a n a ly s is o f t r e e g r o w t h a n d
m e teo or l o g i c a l f a e t o r
序号 地径生长模型 R F 树高生长模型 R F
y = 6 9
.
2 7 1 1一 2 . 49 0 2 x -
y = 0
.
0 24 8 e 0
·
0 0 4城 :
0
.
7 2 7 7
.
8 5 2 二
0
.
6 8 3 6
.
1 2 2
“ .
y 一 0 . 5 0 7 2 x一 5 . 2 4 25
y = 0
.
0 1 8 4 x 2 + 0
.
7 7 20
0

8 0 9
0
.
6 8 1
13
.
2 2 2二
6
.
0 70

y = 0
.
0 0 3 7 x s 一 0 . 24 7 8 0 . 2 4 2 0 . 4 3 7 ’
y = 0
.
1 7 6 5l o g x 。一 0 . 4 14 9 0 . 6 8 0 6 . 0 1 8 .
y = 0
.
0 0 0 l x s+ 0
.
0 5 3 2 0
.
0 9 6 0
.
0 6 5
y = 0
.
1 9 5 6 x 3一 1 2 . 46 6 7
y = 0
.
0 1 3 8 x一 3 . 4 6 24
y 一 0 . 0 2 9 5 x s 一 0 . 9 8 3 6
0
.
1 6 6 0
.
1 9 7
0

7 7 6 1 0
.
6 16 二
0
.
3 6 6 1
.
0 8 0
说明 : 用 3~ 1 月 , 组 教据进行回归 . 1 宜义同表 `
幼树生长与气象因素的关系较密切 . 运用一元线性或非线性 回归分析模型 ,对 3 年生树高地
福 建 林 学 院 学 报 1 4卷
径逐月生长量及逐月平均气温 、 降水量 、 相对湿度 、 积温 、 蒸发量等进行 回归分析 (表 ) 4 .幼树
地径生长与月均温度 、 月降雨量 、 月积温有着显著的非线性正相关 ,而与月相对湿度 、月蒸发量
相关性不显著 ;高生长与月均温度 、 月积温存在有极显著的线性相关 , 与月降水量存在显著的
线性正相关 ,与月相对湿度 ,月蒸发量相关不显著 .
4 结论
室内发芽和场圃播种育苗试验结果表 明 , 突脉青冈 12 月 中旬采集的种子品质优于 n 月
下旬采的 , 两者间的种子发芽率差异显著 ,说 明其采种期应不得早于 12 月中旬 .
育苗试验结果表明 ,播种时间 (冬播和春播 )对苗高生长无显著影响 ,但冬播苗木木质化较
充分 、抗逆性更强些 ; 育苗是否覆盖塑料薄膜对苗高生长也无显著差异 , 不覆膜可降低成本 ; 切
根处理对苗木高生长 、 主根数 、 侧根数 、侧根鲜重都有一定水平或显著的影响 , 改变苗木根系形
态结构 . 使苗木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之比更加合理 .
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苗木间的造林成活率差异显著 , 其中以苗木带宿土造林的成
活率最高 ;幼树高生长 、 地径生长和冠幅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 ,其中均以带宿土的生长量最大 ;
主根分布深度和侧根数差异达到显著或较显著水平 ,其 中均以带宿土的最深最多 ;根幅 、 主根
数差异不显著 . 苗木带宿土造林是最好的方法 , 利于幼树生长 .
苗木生长规律观测分析结果表 明 , 影响突脉青冈苗木高生长的主导气象因子是月平均气
温和 月积温 . 宜早播使根入土深 、 木质化早 、 提高抗性 , 于生长初期注意抗旱防涝和防止病虫
害 , 生长盛期应及时间苗 、 松土 ,加强水肥管理 , 后期要停止水肥促进苗木木质化 .
幼树高径生长规律及其气象因素的观测分析结果表明 ,突脉青冈幼树高径年生长规律属
于全期生长型 , 5一 7 月和 8一 10 月为其两次生长高峰期 . 高径年生长量与月气象因子间的回
归分析结果表明 ,高生长与月均气温 、 月积温 、月降水量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线性正相关 ;地径生
长与月均温 、 月降水量 、 月积温存在显著的非线性正相关 . 说明气温 、雨量和积温是影响幼树
生长的主导因子 .
对 3 年生幼树 6 个营养生长期的物候观测结果表 明 , 突脉青冈 2 月上旬气温升到 8 ℃以
上树液开始流动 ,顶芽和侧芽也开始膨胀 , 2 月中旬顶芽和侧芽同时开始展开 ,这时气温需升
到 10 ℃以上 , 3 月上旬出现了新梢第一次生长 ,第 2 次在 6 月下旬 ,第 3 次在 8 月下旬至 n 月
下旬 ,主侧梢基本同步 , n 月下旬顶芽和侧芽出现和形成了 ,气温降到 12 ℃以下了 , 12 月上旬
气温 降到 8 ℃以下 ,树液就停止流动了 .
参 考 文 献
刘金顺等 . 突脉青冈人工造林 . 福建林业科技 , 1 9 90 ; 1 7 ( 2) : 61 ~ 65
2期 刘金顺等 : 突脉育冈栽培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16 9
A Pr e im lir a ny St ud y o nC u lt ur e i Bo lo g y of
Cy
c lob a la nO P
s is e le vat i c o st at a
Li u Ji nsh u nC a iX i nm i nSh e nN i ng q u a n
(N i ngd e Pr
e
f ect ur aF lor e
sr口 Bur e a u )
h Ze ng S o ngz h a oh Zo ng Q
u nm e i
(St ar e一 r u nG uf e ngF or e st F a, o f P i n g n a n , F u ji a 。 )
A B S T R A C T T h e t r i a l r a i s e o f s e e d l i n g s b y i n t e r i o r g e r m i n a t i o n a n d b y b e i n g s o w n a n d n u r
-
t u r e d i n n u r s e r y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id e a l s e e d e o l le e t i n g t im e o f 伪 c l的a l a n oP s i s e lo a t i c os t a t a 15
i n eD
e e m b e r ; a n d s e e d li n g g r o w i n g e x p e r im e n t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e f f e e t s o f s o w i n g t im e o n
h e i g h t g r o w t h o f s e e d l in g s 15 n o t s ig n i f i e a n t
,
t h a t t h e t r e a tm e n t o f r o o t s e u t t i n g h a s s i g n if i
-
e a n t e f fe e t s o r e f f e e t s t o s o m e e x t e n t o n s e e d l i n g s h e i g h t
, n u m b e r o f t o P r o o t s
,
l a t e r a l r o o t s
a n d f r e s h w e i g h t o f l a t e r a l r o o t s
, a n d t h a t t h e m o n t h l y m e a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a n d a e e u m u l a t i v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h a v e a p o s it i v e e f f e e t o n t h e y e a r l y g r o w t h o f s e e d li n g s ; t h e s i lv ie u lt u r a l t r ia l s
s h o w e d t h a t t h e d if f e r e n t t r e a t m e n t s o f s e e d l i n g s h a v e s i g n i f i e a n t o r v e r y s ig n if i e a n t e f f e e t s
o r e f f e e t t o s o m e e x t e n t o n s u r v i v a l r a t e
,
h e i g h t g r o w t h o f y o n g t r e e s
,
g r o w t h o f r o o t e o l l a r
,
t
g r o w t h o f e r o w n b r e a d t h
,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a l d e P t h o f t o p r o o t s a n d n u m b e r o f la t e r a l r o o t s
,
w i t h
t h e o r i g i n a l一 5 0 11一 b e a r in g t r e a t m e n t b e i n g t h e b e s t a m o n g t h e m , t h a t t h e h e ig h t g r o w t h a n d
y e a r l y g r o w t h o f r o o t e o ll a r o f y o u n g t r e e a l l b e lo n g t o t h e w h o l e 一 g r o w i n g 一 s e a s o n
g r o w t h
’ 5 f o r m a n d e x h ib i t v i g o r o u s g r o w t h p e a k f o r t w o t im e s
, a n d t h a t t h e m o n t h l v m e a n
t e m P e r a t u r e
,
m o n t h l y r a i n f a l l a n d a e e u m u l a t iv e t e m P e r a t u r e h a v e a p o s i t iv e e f f e e t o n t h e
g r o w t h o f y o u n g t r e e s
.
K E Y W O R D S yC
c o
lba l
a n op s i: e l ve a t i c o s t a t a
, s e e d l i n g
, e u l t u r e t e e h n i q u e s
,
b i o l o g y 。 h a r a e t e r -
IS t 1C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