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加工用日本栗“大国”良种选育研究



全 文 :辽宁是我国日本栗主要栽培区,有资源 13
万 hm2,年产栗果8.16万 t左右,产值4.72亿元以上,
是生产加工用日本栗的大省,其栽培面积占全国日
本栗总面积的90%以上。日本栗具有果个大,加工
出米率高、子叶不破碎、褐变轻、口感软等优良加工
品质,很受外商欢迎。目前,辽宁栗果年出口量达
万吨以上,已成为辽宁省出口创汇拳头产品。随着
栗树产业的发展,一些果个小、产量低、加工品质差
的良种相继被淘汰,生产上良种少的不利局面依然
存在。辽宁省是我国栗树栽培北界,良种抗寒性能
显得尤为重要,虽然选育出一些栗树良种,但是能
在辽东山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并不多,目前还是以
大峰、金华、辽栗10号为主。因此,培育丰产、抗寒、
果个大、加工品质优良的栗树新品种仍是辽宁省栗
树科研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本项目在引、选、育种基础上,利用新选品种
(优株),经扩繁初选,建立无性系复选,再开展品种
比较、区域试验决选,选出丰产、抗虫、适应性强、加
工品质优的新品种。
1 试验地概况
初选、复选、品种比较及区试园选建在金州新
区寨子沟村、岫岩县新甸镇三合村、凤城市边门镇
仁和村、红旗镇黄旗村、宽甸县古楼子乡大古岭村、
庄河市塔岭镇棒槌沟村。栽培地海拔高度70~400
m,年平均气温8~10 ℃,年积温3 200~3 700 ℃,年
日照时数为 2 400~2 800 h,年降水量 500~1
000 mm,年蒸发量1 090~1 553 mm,生长季节平均
大气湿度66%~75%,无霜期144~180 d。该区域地
处长白山山脉,属暖温果树气候带至温凉果树气候
带,土壤为棕色森林土,土层厚度40~100 cm,有机
质含量10~20 mg·kg-1,pH值5.5~6.5。
2 材料与方法
2016年
第 3期
2016
№3
辽 宁 林 业 科 技
Journal of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Technology
收稿日期:2016-02-29
基金项目:林木遗传资源保护及良种选育(2008207001)。
加工用日本栗“大国”良种选育研究
贾志元
(庄河市林业技术工作总站,辽宁 庄河 116400)
摘 要:在前期引、选、育种基础上通过品种比较和区域试验进行良种筛选,选育出适宜丹东地区
生产的加工用日本栗新品种大国。该品种具有丰产、稳产、加工品质优良、抗栗瘿蜂、果个大的特
点,嫁接5~7年生大国平均株产9.92 kg,为当地良种大峰平均产量的1.34倍。大国在辽宁丹东地
区9月中旬果实成熟,平均单果重23.09 g,高于大峰16.50%,果肉淡黄色,粉质,味甜,加工品质优良。
关键词:加工用日本栗;新品种;良种选育
中图分类号:S664.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714(2016)03-0015-04
Studies on variety selection of“Daguo”,a Japanese chestnut for processing
JIA Zhiyuan
(Forestry technical station of Zhuanghe,Zhuanghe 116400,China)
Abstract:Based on variety introduction,selection and breeding,“Daguo”,a new variety of Japanese chestnut which wa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Dandong area was selected.This variety was high and stable in yield,had good processing quality and big fruit,and
showed resistance to chestnut gall wasp.The average yield of a single plant was 9.92kg,which was 1.34 times of“Dafeng”,a variety
dominantly planted in local place nowadays.The fruit of“Daguo”was matured in middle September,and average weight of single
fruit was 23.09g,which was16.50% higher than that of“Dafeng”.Fruit flesh was faint yellow,sweet,and had good processing quality.
Key Words:Japanese chestnut for processing;new variety;variety selection
—— 15
2.1 试材来源
本项研究主要采用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选育
的 9211等 3个优良单株;1996-2010年先后从日本
次城等地引进紫峰、神锅、秋峰、极早生大丹波、高
见甘早生、大福R、ぱろだ等 8个品种,从韩国国立
山林科学院引进广银、州玉、银山等 6个品种,从朝
鲜国家山林科学院引进于 60等 12个品种;从山东
日照、蓬莱等引进的大国早生、筑波、银寄等 16个
品种。
2.2 建立无性系进行初选、复选
将上述45个品种(优株),分别在凤城市的边门
镇,岫岩县的新甸镇,大连金州新区寨子沟村嫁接
建立无性系进行了初选、复选。
2.3 品种比较与区域试验
利用初选、复选选出的品种(无性系)2006年在
金州新区寨子沟村建立了品种比较试验园。参试
品种有丹泽、大国、金华、紫峰、黄丰、明安、国见、烧
锅 8号;进入 2010年品种比较试验的品种有大国、
紫峰、高见甘早生、秋峰、黄丰、合睦实生、9211、于
60、极早生大丹波。各品种比较试验园都是以新鉴
定的良种大峰为对照,田间试验设计为:6株小区,
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2010年先后在凤城市红
旗镇烧锅村、宽甸县古楼子乡大古岭村、庄河市塔
岭镇棒槌沟村建立3处区域试验园。参试品种有大
国、高见甘、黄丰、金华、紫峰、于60、大丹波、合睦实
生。3处区域试验园也是以良种大峰为对照。试验
园地安排及基础情况见表1。
表2 大连金州新区寨子沟村栗品比园(2006年建)嫁接5~7年生产量
表1 试园基本情况
园 址
金州新区寨子沟村2006年品比园
金州新区寨子沟村2010年品比园
凤城市烧锅村区试园
凤城市边门镇仁和村初、复选园
凤城市红旗镇黄旗村区试园
宽甸县古楼子乡大古岭村区试园
庄河市塔岭镇棒槌沟村区试园
岫岩新甸镇三合村初、复选园
纬 度
39°0456N
39°0456N
40°0932N
40°1706N
40°0728N
40°1837N
40°0309N
40°0312N
年均气温
/℃
10
10
7.8
7.7
7.9
8.7
7.5
7.5
砧木
种类
丹东栗
丹东栗
丹东栗
丹东栗
丹东栗
丹东栗
丹东栗
丹东栗
年龄/a
4
4
5
5
5
5
8
6
参试品种
/个
7
10
8
35
6
6
7
12
栽植密度
/m
3×3
3×3
3×3
4×4
4×4
3×4
3×4
4 ×4
面积
/hm2
5.0
3.0
3.0
28.0
3.5
2.5
2.0
5.0
土壤
肥力








2.4 数据调查与分析
在各品种比较、区域试验园中,连续3 a以上对
产量因素进行了调查,使用EXCEL数据软件对各
产量指标进行整理与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新品种选育
对 2006年所建的大连金州新区湾里街道寨子
沟村栗品比园,自2007年开始,连续6 a进行了产量
因素调查(表 2)。由表 2可以看出,大国平均单株
产量最高,且与大峰差异极显著,高于大峰34.27%;
大国的冠影产量显著优于明安、黄丰,与对照大峰
差异不显著,嫁接 5~7年生大国平均冠影产量为
1.78 kg·m-2,高于大峰19.46%。
2011-2013年,连续3 a对2008年建成的凤城市
红旗镇黄旗村区试园,2010年建成的宽甸县古楼子
乡大古岭村区试园与庄河市塔岭镇棒槌沟村区试
园进行了产量因素调查(表3)。
从表 3可以看出:大国嫁接第 2年平均单株产
量略低于大峰,且与大峰差异不大,但随着树龄增
品种
大国
黄丰
明安
紫峰
大峰
单株产量/kg
嫁接5年生
6.29
4.21
4.68
6.12
4.32
嫁接6年生
11.18
5.04
8.90
7.49
8.65
嫁接7年生
12.51
7.60
8.85
9.28
9.34
平均
9.99Aa
5.61Cc
7.48Bb
7.63Bb
7.44Bb
冠影产量/kg·m-2
嫁接5年生
1.27
0.89
0.79
1.24
1.08
嫁接6年生
1.90
1.00
1.06
1.06
1.49
嫁接7年生
2.17
1.41
1.00
1.10
1.90
平均
1.78Aa
1.10Bb
0.95Bb
1.13Bb
1.49Aa
注:表中差异显著栏里大写字母表示0.01显著水平,小写字母表示0.05显著水平。
辽 宁 林 业 科 技第 3期 2016年
—— 16
贾志元:加工用日本栗“大国”良种选育研究第 3期 2016年
加,大国平均单株产量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大峰。
综上所述:大国盛果期(嫁接 5~7年生)平均单
株产量 9.92 kg,按照株行距 3 m×4 m计算,产量可
达 8 260 kg·hm-2,高于当前主栽品种大峰 33.94%;
冠影产量为1.78 kg·m-2,高于大峰19.46%。
3.2 果实养分指标
从表 4可以看出,大国栗果中水溶性糖总含量
为 28.46%,比大峰高 64.99%;大国栗果中蛋白质含
量为 9.86%,比大峰高 26.74%。但栗果中的淀粉、
Vc含量略低于对照品种大峰。
3.3 新品种抗寒性、抗虫性
在金州新区寨子沟村,新品种大国嫁接 9年来
均无冻害现象发生;在凤城中部地区,宽甸中、南部
地区,极端低温年份,嫁接在低洼地上的大国1年生
枝外皮层易发生轻微冻害而变黑,但不影响生育,
大峰等品种冻害程度较严重,特别是穗砧不亲和的
植株,嫁接当年,接口处易产生冻害,严重时会造成
整株死亡(表5)。
多年观测结果表明,大国抗寒性明显优于对照
品种大峰。地势较高、通风透光好的栗园冻害轻;
对接口处易产生冻害的品种,嫁接当年要采取防寒
措施;嫁接 2年生以上栗树抗寒增强,无冻害现象
发生。
引种日本栗抗虫性比丹东栗好,一般不感虫。
大国、大峰等品种引进我国最早的已达 10 a以上,
目前还没发现栗瘿蜂危害。
3.4 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适应范围
大国早生(Castanea crenata),别名大国。日本
神奈川县小田原市国府津猪原造尔实生选优品
种。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1997年引进,分布在辽宁
省的凤城、宽甸、东港、岫岩、大连等地。
植物学特征:树体高度中等,树姿较开张,树冠
圆头形;1年生枝条皮色红褐,皮孔小而密;每母枝
平均着生刺苞 2.5个,次年抽生结果新梢 2.5个;叶
片浓绿色,披针形,叶姿平展,锯齿较小;刺苞椭圆
形,鲜绿色,成熟时“一”字形或“十”字形开裂,出实
率47.9%,每苞平均含坚果2.6粒;刺束细长且硬;坚
果椭圆形,红褐色,有光泽,底座中等偏大,整齐度
高,平均单粒重 23.1 g;果肉淡黄色,粉质,味甜,加
工品质较好,可溶性糖 28.5%,淀粉 49.3%,蛋白质
9.9%,每100 g含Vc 11.1 mg。
表3 嫁接2~7年生大国、大峰单株产量比较 kg
园 址
大连金州新区湾里街道寨子沟村
凤城市红旗镇黄旗村
宽甸县古楼子乡大古岭村
庄河市塔岭镇棒槌沟村
平均
品 种
大国
大峰(ck)
增长率
大国
大峰(ck)
增长率
大国
大峰(ck)
增长率
大国
大峰(ck)
增长率
大国
大峰(ck)
增长率
嫁接树龄
2年生
2.47
3.65
-32.33%
0.96
0.92
4.35%
2.29
1.39
64.16%
1.91
1.99
-4.03%
3年生
5.29
4.05
30.62%
2.05
1.48
38.51%
5.72
3.96
44.44%
4.98
3.72
33.92%
4.51
3.30
36.56%
4年生
8.34
8.68
-3.92%
3.02
2.93
3.07%
7.08
5.78
22.49%
8.77
7.68
14.12%
6.80
6.27
8.54%
5年生
6.29
4.32
45.60%
5.83
4.46
30.72%
6.06
4.39
38.04%
6年生
11.18
8.65
29.25%
11.18
8.65
29.25%
7年生
12.51
9.34
33.94%
12.51
9.34
33.94%
表4 栗果品质分析测定结果 %
品 种
大国
大峰(ck)
水溶性糖总量
28.46
17.25
淀粉
49.36
54.18
Vc
11.14
25.69
蛋白质
9.86
7.78
表5 宽甸古楼子栗园冻害指数
树 种
大国
大峰(ck)
调查
株数
46
71
各级株数
0
35
42
1
11
22
2
0
2
3
0
0
4
0
5
冻害指数
/%
5.98
16.20
注:0级:不受冻;1级:新梢外皮层受冻;2级:新梢抽干;
3级:大枝抽干;4级:整株冻死
—— 17
生物学特性:在辽宁丹东地区 9月中旬果实成
熟。结果早,产量高,嫁接7年生平均株产12.52 kg,
最高株产达20.74 kg,平均冠影产量2.14 kg·m-2,丰
产、稳产性强,无大小年现象。耐瘠薄,适应性强,
抗病虫害能力和抗寒性较强。
综合评价:树体高度中等,树姿较开张;结果
早,产量高,丰产、稳产性强,果个大,加工品质较
好;耐瘠薄,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和抗寒性较
强,适宜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地区栽培。
4 结 论
4.1 大国嫁接5~7年生平均单株产量9.92 kg,按照
株行距3 m×4 m计算,每公顷产量可达8 260 kg,高
于当前主栽品种大峰33.94%;冠影产量为1.78 kg·m-2,
高于大峰19.46%。株产指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4.2 大国在辽宁丹东地区9月中旬果实成熟,平均
单果重 23.09 g,高于大峰 16.50%,果肉淡黄色,粉
质,味甜,加工品质优良。大国抗栗瘿蜂,耐瘠薄,
抗寒性较强,可在年平均气温 8 ℃以上的凤城、宽
甸、东港、庄河、金州地区栽培。
参考文献:
[1] 彭士琪,温陟良.干果研究进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社,1999.
[2] H.I福特,R.A杰恩斯.核桃、板栗育种进展[M].史云铎,陈
景新,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0.
[3] 郑瑞杰.中日杂交栗“高见甘”选育研究[J].辽宁林业科
技,2016,(2):12-14.
(责任编辑:韩素梅)
辽 宁 林 业 科 技第 3期 2016年
[6] 樊后保,袁颖红,王强,等.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
碳和全氮的影响[J].福建林学院学报,2007,27(1):1-6.
[7] Abril A,Barttfeld P,Bucher EH.The effect of fire and
overgrazing isturbances on soil carbon balance in the Dry
Chaco forest[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5,
206;399-405.
[8] 孙龙,赵俊,胡海清.中度火干扰对白桦落叶松混交林土
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1,02:103-110.
[9] 陶玉柱,邸雪颖.火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干扰作用及
其机制研究进展[J].林业科学,2013,11:146-157.
[10] Richard A,Shakesby,Célia P.M.Bento,et al.Impacts of
prescribed fire on soil loss and soil quality:An assessment
based on an experimentally-burned catchment in central
Portugal[J].CATENA,2015,5(128):278-293.
[11] Jonay Neris,Stefan H.Doerr,Marisa Tejedor,et al.Thermal
analysis as a predictor for hydrological parameters of fire-
affected soils[J].Geoderma,2014,10(235-236):240-249.
[12] Zbigniew Dzwonko,Stefania Loster,Stefan Gawroński,
et al.Impact of fire severity on soil properti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ree and shrub species in a Scots pine
moist forest site in southern Poland[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15,4(342):56-63.
[13] 楚旭,邸雪颖,杨光.林火对兴安落叶松根生物量及碳氮
养分浓度的影响[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3,(2):10-16.
[14] 王海淇,郭爱雪,邸雪颖.大兴安岭林火点烧对土壤有机
碳和微生物量碳的即时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1,(5):72-76.
[15] 谷会岩,金靖博,陈祥伟,等.不同火烧强度林火对大兴
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化学性质的长期影响[J].自
然资源学报,2010,(7):1114-1121.
[16] 张敏,胡海清.林火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东北林业大
学学报,2002,30(4):44-46.
[17] 赵彬,孙龙,胡海清,等.兴安落叶松林火后对土壤养分
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J].自然资源学报,2011,26
(3):450-459.
[18] Zhang H,Zhang G-L.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and total
organic carbonof soilsas affected by rubber cultivation[J].
Pedosphere,2003,13:353-357.
[19] 徐永刚,宇万太,马强,等.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潮棕壤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应用生
态学报,2010,21:2078-2085.
[20] MT Fontúrbel,A Barreiro,JA Vega,et al.Effects of an
experimental fire and post-fire sTable.ilization treatment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ies[J].Geoderma,2012,3:2-9.
[21] Boerner REJ,Brinkman JA.Fire frequency and soil enzyme
activity in southern Ohio oak-hickory forests[J].Applied
Soil Ecology,2003,23:137-146.
[22] 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
技出版社,1999,130-162.
[23] 陈立新.土壤实验实习教程[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
出版社,2005.
[24] BC Scharenbroch,B Nix,KA Jacobs M L,et al.Two
decades of low-severity prescribed fire increases soil utrient
availability in a Midwestern,USA oak(Quercus)forest[J].
Geoderma,2012,8(183-184):80-91.
[25] 谷会岩,金靖博,陈祥伟,等.不同火烧强度林火对大兴
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化学性质的长期影响[J].自
然资源学报,2010,(7):1114-1121.
[26] 王海淇.大兴安岭北部实验林火影响下土壤碳、氮、水的
时空变化[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11.
[27] 孙龙,赵俊,胡海清.中度火干扰对白桦落叶松混交林土
壤理化性质的影响[J].林业科学,2011,(2):103-110.
(责任编辑:董莉莉)
􀥣􀥣􀥣􀥣􀥣􀥣􀥣􀥣􀥣􀥣􀥣􀥣􀥣􀥣􀥣􀥣􀥣􀥣􀥣􀥣􀥣􀥣􀥣􀥣􀥣􀥣􀥣􀥣􀥣􀥣􀥣􀥣􀥣􀥣􀥣􀥣􀥣􀥣􀥣􀥣􀥣􀥣􀥣􀥣􀥣􀥣􀥣􀥣􀥣􀥣􀥣􀥣􀥣􀥣􀥣􀥣􀥣􀥣􀥣􀥣􀥣􀥣􀥣􀥣􀥣􀥣
(上接第4页)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