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黑草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全 文 :昆虫知识 Kv淞即 N G zH Is比4 2( 4 )
毫米。
据 , 个母坑道中 , 170条子坑道 , l拓 个蛹
室的统计 , 每个母坑道内幼虫的平均化蛹率为
夕2 . 7( 75. 0一 100 )肠。
4
. 蛹 始见于 5 月 1 4 日。 弓月 2 7 日为化
蛹盛期。 化蛹初期 ,体黄白色 ,腹部末端常附着
末龄幼虫脱下的皮。 近羽化时 ,透过蛹皮 ,可见
鲜红色的复眼和灰蓝色的翅。
四、 天 敌
全小蜂 iD 。 碗c沼 : p , 隶属于金小蜂科
( P t
e r om al id` )。 单寄生。 3 月2 6 日发现该蜂
幼虫, 取回室内饲养。 3 月 31 日始见蛹, 4月
16 日始见成虫。 成虫黑褐色 , 具金属光泽。 野
外成虫羽化后 ,啮破杉皮钻出,在杉株上 , 不断
跳跃 ,转动触角 ,频频地用后足整理双翅 , 显得
非常活泼。
据斗月 24 日调查长 2。厘米、 直径 12 . 1厘
米的 7个杉段 , 该蜂的平均寄生率为 12 . 7外。
据 28 头成虫的观察 , 平均寿命为 生 1 ( 3一 10)
天。 在自然界中 , 该蜂对于罗汉肤小蠢的发生
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珠抱白任菌 B。。 。。 ; i 云a : sI’ `。 。 ( B a ls ) v u U!
4 月 2 日野外发现球抱白僵菌寄生罗汉肤小蠢
的成虫 , 寄生后 , 全身发白, 僵死于母坑道内 ,
携回室内 ,将 1头带菌成虫投人指形管内(内径
16 毫米 , 长 8 匣米) ,并另设对照投人 7头健康
成虫。 两管底部均用棉球醛水保湿。 4 月 1。
日检查 ,前管内 7头成虫全部感染死亡 ,对照管
内 7 头成虫存活。 4 月 1 日 ,将 ,头感染成虫
和 3 0头健康成虫置于上述指形管内 ,另一管内
投入 25 头健康成虫 ,以作对照。 两管管底均放
置一块小杉片和酿加卜棉球。 斗月 18 日检查 ,
前管内 3 0头成虫全部感染死亡。 后管仅 1头
死亡 ,虫体不发白, 余皆存活 ,并蛀人小杉片中,
管底见较多的蛀屑。
五 、 防 治
消灭虫派 3月中旬成虫筑卵室 ,产卵前 ,
应把林中虫害木、衰弱木等清除出林地 ,侵人水
中或剥去树皮 , 将树皮集中焚毁 , 防止该虫蔓
延。
药剂防治 林中当杉株针叶发黄, 干部侵
人孔下方或砍伐不久的原木出现黄褐色新鲜蛀
屑时 ,应于 3月中旬前 , 用 80 并敌敌畏或知蛤
杀螟松各 12 00 倍液喷洒。 经试验 ,前者防治效
果达 89 2肠 , 后者为“ `肠。
保护天敌 4 月中旬至 5 月中旬是林中金
小蜂成虫出现期 ,此时 ,应禁止用药 , 以利该蜂
成虫交配、寻找寄主等活动。
黑草蚁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杨秀芝 刘莲霞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师范学院生物系)
黑草蚁 L耐 , f诚梦。 s沁 aL ct il 。 对草原
有严重的破坏性 , 近几年来我们对此蚁的生物
学特性进行了探讨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一 、 形 态 特 征
褐色微毛。 头部、触角柄节、足及腹节混生有褐
色长毛。 头部、腹部为深褐色 ,触角、腿节、胫节
呈黄褐色。 头部卵形 ,唇基前缘圆 ,中部呈三角
形凹人。 唇基被有微毛 , 触角鞭节由基部向顶
端渐增大。 复眼椭圆形 ,突出表面 , 中等大小 ,
(~ ) 成虫
职蚁: 体长 3· 5一 4毫米 , 体灰褐色 , 密被 学名承浙江农业大学李参先生鉴定 ,谨致谢意。
2 97 9年 牛期 昆虫知识 U K比 H O cNZH IH s I
二 、 生物学特性
(一 )蚁群的组织结构 蚁群中分为有性
蚁和职蚁 , 有性蚁又分为有翅雌蚁、 无翅雌蚁 、
有翅雄蚁。 雌蚁专司产卵 , 每群中只有一头。
雄蚁专司交配。 职蚁司觅食、孵化虫卵、 饲育雌
蚁及幼蚁。
(二 ) 产卵情况 将产卵的雌蚁带回室内 ,
控制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测其日产卵量和年总
产卵量 ,将部分结果绘制成图 n。
m加咋`..几
年 170

思 15 0

几甘几U招l
黑色。 有 3个不明显的单眼。 前胸突出 , 前胸
和中胸相接处界限明显。 腹柄一节 ,鳞片状 ,近
四角形 ,上缘中部稍有凹人 ,基部加厚 , 前面凹
人后面突出。 腹节呈椭圆形 (图 :1 1 )。
有翅雌蚁: 是性未成熟的有性个体 , 体色
与职蚁相似。 复眼 1对 ,不突出于表面 , 单眼 3
个略突出。 上额强大有齿 8 枚 ,前一枚强大 ,以
后各齿大小相间排列。 膜翅 2 对 , 翅脉褐色。
前胸背部宽大前端圆 , 中胸狭小背部平。 后胸
小呈一斜坡状。 腹部椭圆形 , 泄殖孔周围有一
圈刚毛。 体长 8一 毫米(图几 2 )。
无翅雌蚁: 形态与有翅雌蚁相似 ,但无翅 ,
是有翅雌蚁交配后脱翅而成。
有翅雄蚁: 体深褐色 ,被淡黄色的微毛 ,单
眼 3个 , 大而突出。 上领无齿。 前胸背部宽大
夹出 ;中胸狭小 ,背部有一丘状突起;后胸狭小 ,
7
.
1 7
,
1亏 8 . 1 8. 15 9 . 扭 , . 15 ! 0 ,二
时 h1I ( 月 日
困1 燕草蚁产卯情况
日 I 瓜草狡各蚁形态
职蚁 2 . 有趣雌蚁 3 · 雄蚁
后缘略呈坡状。 腹部小 , 椭圆形末端具有外生
殖器。 雄蚁与雌蚁交配后不久便死亡。 休长
3一 4 毫米 (图 I: 3 ) o
(二 ) 卵 椭圆形 , 。, 2夕一 0 . 3一又 0 . 3 5一
O
·
4 5毫米 ,乳白色 ,壳薄而透明。
(三 ) 幼虫 乳白色 ,体被白毛 , 蛆状。 职
蚁幼虫 。. 6 4毫米左右 ,雄蚁认舫 毫米左右 , 雌
蚁 .1 69 毫米左右。
(四 ) 蛹 米黄色,椭圆形 ,职蚁 2.义 x l . 21
毫米 , 雄蚁 3. 2 5x l . 4 3 毫米 , 雌蚁 6. 58 x 3. 2 4
毫米。
从曲线可知 , 最高日产卵量为 20 1枚Z头 ,
5月中旬开始产卵至 9 月末。 如果按每日每头
平均产卵一65枚计算, 那么全年可产卵 22770
枚。
(三 ) 发育历期 在 20 一2 8℃ 和一定含水
量的条件下饲育 , 卵产出 2一3天后孵化为幼
虫 ,幼虫经 22一 34 天化蛹 ,蛹经 14 一 2 天羽化
为成虫。 经室外观寮, 虫态历期也有随着温度
翻草蚁发育历期农 (l 98 3年 )
旦份历期(天) 抚 山氏如 (于 、 蛹历期(天 ) 温度
(℃ )最 最 平 最 最 平 最 最 平
短 长 均 短 长 均 短 长 均
l弓0 2 3 2 . 5 2崎 3O 2 7 2乃 22 2 !
{
。 0 . 7%
l , O l
,
5 2 1
. 下 2 8 3 4 3O l 4 I 5 王飞. 5 Z4 滩%
l弓〕 1 . 5 2 1 . 7 2` 2 4 ] 8 2 0 1。 」2吕-
昆虫知识 K U N〔伯ON Z CI H SH】 2峪( 4 )
升高而缩短的趋势。 现将一段时间的观察情况
列人表。
( 四 )食性分析 9 18 2至 98 14年 , 经室内
外观察及解剖发现 ,其主要是以碱草 、若草璐毛
篙、茵藤篙、小蒙古篙等植物根系的液汁为主要
食物 ,其次还吃些其他植物根系的液汁。
(五) 居住及活动 经 10 余个点的调查和
室内实验 ,该种蚂蚁多居住在潮湿、有机质丰富
的沼泽地区 ,池塘边及岗地也有分布 ,但分布最
广的还是低洼的草原地带。 一般含水量在 2。外
为适宜。 经实验,最高含水量达 54外, 最低在
5外也能生存。
(六) 为害情况 蚁巢是蚂蚁活动的大本
营 ,黑草蚁除冬季人深层越冬以外 ,大部分时间
在土表 10 一20 厘米深处活动 ,由于它有强大的
繁殖力, 每年到繁殖季节都有大量的疏质土被
运到蚁巢表面上来。 该蚁每年约有 2万多头成
虫形成 ,这样居住面积就需不断地扩大 ,因此地
表面就渐渐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蚁丘。 另方面士
壤含水量增高时巢位就向上移 , 每年雨季巢位
上移的速度很快。 有的蚁丘底部直径达 ” 。一
15习厘米 , 高达 4 0一 69厘米。 这样将平坦的草
原就变成了蚁丘。 到 6 月末有性蚁的蛹化为成
虫 , 7月中旬带翅的性蚁大量飞出 ,氢刺人和牲
畜 , 使草原变成了废墟既不能放牧也不能割草
了。
兰 、 防 治
(~ ) 降低水位 ,排涝, 使土壤中水位保持
“ 定的低位 ,使土壤含水量低于弘如。
(二 ) 在形成大量蚁丘的草原 ,在不破坏牧
草根系的原则下进行浅翻 ,浅耙 ,铲平蚁丘达到
既松土又破坏蚁丘结构的目的。
(三 ) 用五氯酚钠 , 以水稀释到 5外或亚砷
酸钠稀释到 10 并左右 , 将蚁集中的巢位挖开 ,
喷洒于巢内,经 10一巧 分钟后 , 就有大量的妈
蚁死亡。 或者用灭蚁灵等粉剂埋人巢中即可。
主要今考文献
【1 1 黄盈 I , 6 , 红妈蚁生活习性的初步观察 昆虫知识
9( 2 ): 7 6一 7 8。
t Z ] B i
n gh a m 。 公 T . 190 3 T h e F犯。 a o f iBr 山 h I n di a
P
.
338一 341 p u b l i sh司 u n der 派 uA tho d t y o f t h e路
` er t a r y 01 s at 比 阮 I n d i Z i。 伪 u o c i l.
〔 3 ] W h曰巴 , w . M . 飞930一 19 31 川 lt 班 ht 。 K n哪 。
c h i。吹 A o ts v o l . , r · 53一 81 eP “ n g N a山 r al H卜
sotr 了 Bu l le山 ·
[ 4〕 。 11ng w耐 , c · A · 1979 T址 F Or , i d d二 o f扬哈
叙 . 们 d i盆 a n d de。也 a r k V O I` 8 认 , 2~ 10 1 凡叩 .
勘切即 。 1叼 “ S以。 由 n叻 aC . ’
豆小灰蝶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研究`
郑明山 赵桂芝 胡爱玲
(何南省民权县农业局)
豆小灰蝶 lP动好, , g附 L . 属鳞翅目、 灰
蝶科、 是豆科作物的主要害虫之一。 受害的主
要作极 沙打旺、大豆、 绿豆 、觅豆、 蔬菜等。 主
要以幼虫咬食叶片的下表皮及叶肉 , 剩下上表
皮 ,个别啃食叶片正面 ,剩余下表皮 , 重的将整
个吁片吃光 ,只剩主脉或叶柄 ,偶尔也能取食茎
的表皮和幼嫩的英角。
一 、 形态特征(图 l)
1
. 成虫 体长 9一 1 毫米 ,翅展 27一 3。毫
米。 触角鞭节为 20 节 ,每一节黑白相间 , 雄虫
前后翅均为紫蓝色 , 无斑点。 雌虫前后翅为黑
. 承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传隆先生鉴定学名。 内容
经河南农业大学丁文山副教授审阅 ,在此一并歌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