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129走进非洲传统医药学宝库Ⅲ:给疟疾患者带来希望的非洲草药血红白叶藤



全 文 :国外医药 · 植物药分册 20 0 5 年第 0 2卷第 3期 1 1 3
蒋前茱截
1 9 2走进非洲传统医药学宝库 Iu : 给疟疾患者
带来希望的非洲草药血红白叶藤
血 红 白叶藤 c 勺户 to leP i a n s sgu i n o ze n ta
( Lin d l
.
) S e hl e e te r (英 文 俗名 C r y p to l e p i s)
是非洲传统草药 , 非洲中部 、 东部和西部均有
发现 ,虽为野生 ,但可栽培 。 该植物在西非传
统医药 中占有重要地位 , 如几 内亚 比绍 民间
医生用其水提取物治疗黄疽和肝炎 ;在扎伊
尔和塞 内加 尔的 C as a m an ce 地 区 用该植物
根的浸液治疗 胃肠疾病 ; 在加纳用该植物根
的浸液治疗各种原因的发热 , 如疟疾 、 尿道与
上呼吸道感染 、 风湿病和性病引起的发热 ;在
刚果用该植物根皮浸液治疗阿米巴痢疾 。 现
代科学研究表明 ,从该植物根 中分离出来的
多种化合物具各种生理药理作用 ,如抗菌 、 抗
高血糖 、 抗炎 、 抗真菌 、 抗病毒和抗高血压等 。
自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 ,该植物的抗疟活性又
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 1 9 8 9 年 ,韩国 B oy e
等曾用该植物根的沸水提取物进行过初步抗
疟临床试验并取得阳性结果 。 十几年来已有
大量关于该植物提取物或分离的化合物抗疟
活性研究文献发表 。 近年来 ,加纳 P h y t。 一 iR k -
e r 制药公 司植物药 分公 司开发了一种该植
物 的抗疟袋泡茶 P h yt o 一 lar ia ⑧ , 并根据加纳食
品与药品管理局的规定于注册前进行 了临床
验证 。 该袋泡茶与已上市的奎宁和青篙素或
其半合成衍生物不同 ,前者为含天然成分并
具传统剂型的真正草药 ,与分别产生奎宁和
青篙素的金鸡纳树和黄花篙非 常相似 ; 而后
者 是纯化学 品 。 全 世界每年死于疟疾者有
1 0 多万 ,大多为 5 岁以下的儿童 。 由于高耐
药性 , 一些典型的抗疟药物正在失去原有的
功效 。 疟疾在不能及时供应新抗疟药的发展
中国家极为流行 。
. 植物形态
血红 白叶藤为细茎攀缘灌木 。 叶有柄无
毛 ,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 长 7 。 m ,宽 3 c m ,
有急尖和对称的基底 。 花序侧生 , 聚伞状 ,很
少开花 , 花冠黄色 ,花瓣长 5 m m 。 果实对生 ,
为长条形普荚 ,呈角状排列 。 种子长椭圆形 ,
很小 ,平均长 7 . 4 m m ,腰宽 1 . 8 m m ,呈浅粉
色 ,并被包埋在丝状茸毛中 。干燥的该植物有
香甜气味 。 根长 0 . 4 ~ 6 . 6 e m 不等 ,粗 0 . 3 1一
1
.
4 c m
, 味苦 , 表面呈浅到 中棕色 , 质地坚硬
而易碎 , 纵 向刚硬并偶 有裂缝 和条纹 , 无支
根 ,根切开后断面呈亮黄色 。
. 化学成分
白叶藤碱 ( c r y p t o l e p i n e )是该植物 根 中
的主要生物碱 , 于 1 9 2 9 年首次在加纳发现 。
令人惊奇的是这种生物碱在被发现 的 23 年
前 , 即 1 9 0 6 年就被 F i e h t e r 等合成出来 了 。 从
该植物根中还分离出了另外几个与 白叶藤碱
相关 的次要生物碱 , 如 1 1一经基 白叶藤碱 、 异
白叶藤碱 、 新白叶藤碱 、 喳叨琳 、 白叶藤碱二
聚 物 、 e r y p t o h e p t i n e 、 e r y p t o q u i n d o l i n e 和
e r y p t o s p i r o l e p i n e
。 此 外 还 发 现 c r y p t o s a n -
g u i n o le n t i n e
、 e r y p t o t a k i e n i n e 和 e r y p t o m i s -
ir en 二聚物的活性低于它们的单体 。 白叶藤
碱并不是唯一具抗疟原虫 活性的生物碱 , 几
乎所有次要生物碱均具抗疟原虫活性 。 根据
它们对镰状疟原虫耐氯唆株 的抑制试验 , 次
要生物碱的活性均低于白叶藤碱 。 鉴于不同
植物样品中白叶藤碱含量不 同 , 以及次要生
物碱也有药理活性 的事实 ,用总生物碱含量
标示 ,或 以带有光密度检测器 的高效薄层色
谱法为用 于标化 的分析方法才是最好 的办
1 1 4 国外医药 · 植物药分册 2 0 0 5 年第 2 0 卷第 3 期
法 ,单用白叶藤碱标化样品是不可靠的 。
. 药理研究
近十几年来 , 已有多篇涉及 白叶藤碱抑
制 疟 原 虫 进 入 红 细 胞 的 研 究论文 发 表 。
C im a n g a 等 ( 1 9 9 7 )用标准抗疟原虫试验 , 即
用 3H 标记的 6一经基嗓岭与被镰状疟原虫感
染的红细胞结合试验测试了该植物根水提取
物 、 醇提取物 、 总生物碱及分离的几种生物碱
对镰状疟原虫氯唆敏感株 D 6 和耐氯喳株 K -
1

W

2 的抑制活性 。 结果显示 ,上述各组分
对 3 种试验株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 其中 ,
总生物碱最强 , 对 3 种试验株 的平均 IC S。分
别为 4 7 、 4 2 和 5 4 拼m o l / L , 氯哇分别为 2 . 3 、
72 和 68 拼m ol / L 。 水提取物活性较弱 。 在分
离的化合物中 , 白叶藤碱活性最强 ,对 3 种试
验株 的 I C S。分别 为 2 7 、 3 3 和 4 1 拼m o l / L ; 经
基 白叶藤 碱 次 之 , IC S。分 别 为 3 1 、 4 5 和 59
拼m ol / L ,再次之是新 白叶藤碱 。 哇叨琳亦称
去甲白叶藤碱 , 活性最弱 , 提示甲基至少部分
地提供了抗疟活性 。 W ir g ht 等 ( 1 9 9 6) 用乳酸
脱氢酶活性检测法测试了该植物衍生物对镰
状疟原虫多药耐药株 K 一 1 生长的抑制作用 。
结果显示 , 众多生物碱 中只有 白叶藤碱具抗
疟活性 ,且与氯唆相当 。 经对量效曲线 的线性
回归分析 , 其 I C S。为 0 . 1 1 4 拜m o l / L , 与二磷
酸氯唆 ( xC S。为 0 . 2 林m o l / L )接近 。 W r i g h t 等
( 20 01 )的另一项研究 , 用 各高铁血红素在无
细胞系统中的生成抑制试验测试了白叶藤碱
及其类似物 的抗疟原虫活性 , 以 卜高铁血红
素在 1 “ 3 和 1 21 0 c m 一 `处的特征峰的减小
或消失为有效 。结果表明白叶藤碱有效 ,而且
当将反应混合物与 白叶藤碱预培养时 , 特征
峰消失 ,提示 白叶藤碱的抗疟作用至少部分
依赖于奎宁式作用机理 。
除抗疟活性外 ,经药理试验确证 白叶藤
碱还显示很好的抗菌 、 抗真菌 、抗病毒 、抗炎 、
抗高血糖和降血压活性 ,本文不再一一叙述 。
. 临床研究
加纳大学 oB y e 等 ( 1 9 8 3 )采用 WH O 提
供的 7 天体内试验法进行了一项开放式 、 随
机 、 对照的初步临床试验 , 比较 了该植物根水
提取物与氯唆的疗效 。 2 名患者每 8 0 0 白
细胞中有 1 0 0 一 10 0 0 个镰状疟原虫 ,且尿
中氯哇和氨苯磺胺阴性 。 试验组 ( 12 人 ) 口服
该植物根水提取物 (该植物根粉末加水煮沸
制备 ) ,剂量按当地草药医生的处方规定 。 阳
性对照组 ( 10 人 ) 口 服处方剂量的氯喳 。 7 天
后 , 受试者每周检查 1 次 , 共 3 次 。 结果显示 ,
该植物根水提取物对所有受试者均 临床有
效 ,无性生殖的疟原虫于 7 日内被清除 , 随访
期间无复发 。 提取物组与氯哇组疟原虫平均
清除时间分别为 3 . 3 天和 2 . 3 天 ,平均退热
时间分别为 36 h 和 48 h ,表明它们的疗效相
当 。不同的是提取物组病人未要求服解热药 。
2 0 0 2 年 , B o y e 又用该植物根袋 泡茶 P h y t o -
la ir a ⑧ (每剂袋泡茶含该植物根粉 2 . 5 9 ,用前
将茶于 1 5 0 m L 沸水中浸泡 1 0一 1 5 m i n )进
行了一次开放式 、 无对照 、 治疗急性无并发症
疟疾 的临床试验 。 46 名经显微镜检查确诊的
成年患者服上述袋泡茶每 日 3 次 , 连服 5 日 。
结果 显示 , 疟 原虫平均 清除 时间 为 82 . 3 h
( 2 4一 1 4 4 h ) , 平均退热时间为 2 5 . 4 h ( 1 2一
96 h )
,疗效仍与氯喳相 当 。
. 安全性
安全性是评价任何药物的最重要 内容之
一 。在植物药研究与开发过程中 ,对毒性的评
价是非常严格的 。 由于白叶藤碱被认为能与
D N A 相互作用 , 因而它可能是有毒的 , oB n -
iea n 于 1 9 8 8 年就提供了这方面的证据 。 我们
知道 ,细胞核 中的 D N A 是双螺旋结构 , 就像
两条缠绕在一起的螺旋线 , 某些化合物可以
插人或嵌入两条螺旋线之间 ,从而干扰靠这
种独一无二 的双螺旋结构发挥作用 的 D N A
的功能 。功能之一就是细胞分裂 ,其过程是首
先复制组成细胞核的各种物质 ,然后 2 套 物
质分离 。 D N A 的复制是通过核酸的合成实现
的 , 而核酸的合成则是 以一条无螺旋 D N A
链为模板的 。 因此 , 这些对核物质复制至关重
要 的反应必定涉及到 D N A 链 的解螺旋和再
螺旋 , 这一过程必须在酶的催化之下才能实
国外医药 · 植物药分册 20 0 5 年第 20 卷第 3期 1 15
现 。我们熟知的一种解旋酶就是拓扑异构酶 ,
它可以使 D N A 的卷 曲与松弛相互转换 。 为
了使这种转换发生 , D N A 必须被切割 ,然后
再连接起来 。 拓扑异构酶 I 只能切割 D N A
双链中的一条 ,拓扑异构酶 亚则 2 条均能切
割 。 当这些拓扑异构酶被抑制时 , D N A 的复
制便停止了 。现已证实 , 白叶藤碱是拓扑异构
酶 l 的强大抑制剂 ,它 的作用就是阻止细胞
分裂 , 这可 能也是它抑制疟原虫等微生物 的
基础和成为有前途抗癌药的基础 。
动物试验 (包括小 鼠 、 大鼠和兔 )和临床
试验均表明 P h yt 。 一 l a ir a 它是安全的 , 上述动物
口 服该药 的 L D S 。为 2 0 0 0 m g / k g , 比治疗剂
量高出 2 个数量级 。 值得指 出的是 , L ao 等
( 1 9 9 8 )报道 ,该植物提取物用作滋补剂 ,每 日
服用 , 连服数年未见副作用和毒性发生 。
加纳大学生物化学教授 、 P h y t o 一 R ik e r 公
司植物药分公司研究顾问 A d d y 博士指 出 ,
从药用植物 中寻找新药 ,大多数制药公司往
往是这样 的途径 : 仰仗偶然 的发现 , 体外试
验 ,作用机理的推测和高通量筛选 ,在研究的
起始阶段尤其是这样 。 这种途径最终得到的
是纯化合物形式的药物或其衍生物 。 另一替
代途径则是 以民间医生的配方为基础 ,经认
真的生理和药理研究最终予以确定 。 P h yt o -
R ik e r 公司植物药分公司采取的就是后一种
途径 ,它们将 民间配方与毒理研究和临床验
证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 作为替代途径重要组
成部分的科学研究 (指毒理试验 、 生理和药理
试验及临床验证 )不仅把科学引人了民 间草
药 的治疗技艺 , 而且使这门技艺能更好地为
当地人和外地人服务 。 A d d y 还指出 ,既然研
究表明该植物根的乙醇提取物 比水提取物更
有效 , 那么对 乙醇提取物进行适 当的毒理研
究 ,以保证其与水提取物有相同的安全性 ,保
证其除提取出更多 、更安全 、 更有效的成分之
外不含对人体有毒的成分 , 将是一件很有意
义的工作 , 当这些工作完成之后 , 一个更好的
产品将会诞生 。 大量药理研究文献表明该植
物或其提取物具抗多种微生物活性 。 在植物
繁茂的西非 ,各种微生物感染十分猖撅 ,在某
些地区 ,疟疾甚至成了地方病 。寻找一种能使
大多数遭受疟疾和其他感染性疾病折磨的人
解除痛苦的植物药 , 是广大非洲地方卫生保
健医生的渴望和为之进行不懈科学研究的动
力 。 A d d y 强调 ,质量 、 安全和功效是 问题的
关键 ,对于一个植物药必须进行这 3 方面的
评价 , 以便生产标准化的植物药 。 同时也应降
低制造成本 , 以使大多数患者能负担得起 。
(希 雨 徐 莉 )
1 3 0 走进非洲传统医药学宝库 W :
与良性前列腺肥大 、 农民利益 、 品种灭绝 、 国际法规
和 巨大经济效益休戚相关的非洲李
很多 50 岁以上 的男性患有 良性前列腺
肥大症 ( B P H ) ,可通过不断增加的排尿频度 、
膀胧不能排空 、排尿疼痛和尿后滴沥等症状
自我诊断 。 尽管 B P H 与前列腺癌是 2 种不 同
的疾病 ( B P H 属前列腺非癌性肿大 ) ,但起因
却是一样的 ,罪魁祸首都是二氢攀酮 ,它是肇
酮在 s a 一还原酶催化之下形成的 。 泌尿学家
治疗 B P H 的法宝不外乎常规药物 、手术切除
和草药治疗 。 尽管常规药物非那雄胺 (f i n as -
t e r id e
,
P r o s e a r ⑧ , 一种 s a 一还原酶抑制剂 )有
恶心 、 疲劳等副作用 ,但仍然是治疗该病的一
线药物 。 手术切除乍听起来似乎可以根治此
病 , 但也有勃起功能障碍和尿失禁等严重不
良作用 。最古老 、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却是
植物治疗 。在欧洲植物疗法中 ,常用的天然药
物是大尊麻根 、 锯齿棕浆果和非洲李树皮 。这
3 种植物分属 3 个毫不相干的科 , 即尊麻科 、
槟榔科和蔷薇科 ; 分别生长在欧亚大陆 、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