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



全 文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一九八八年第四
.期
、 、 _` .
“ `玉米和番薯传入中国路线新探
曹树基
玉米 (z e“ 。 “s y )和番薯 (I P“mo eab “t “t “s )原 产于关洲 , 十六世纪 . 辗转传 入申
国 一 _关于玉米番薯在中国传播帅史实 , 史家一直议论纷纭 . 笔者就所涉资料 , 略 抒 一 孔 之
见 、
史学界认为 , 玉米传入中国的路线不外 以下三条途径 : 一是由西班牙传入麦加 , 再由麦
加经中亚传入我国西北地 区 ; 一 ,是由欧洲传入印度 、 缅甸 , 再从缅甸传入我国西南地 区 , 一
是由欧洲传至菲律宾 , .再从菲律宾传入我国沿海地区 . 最初西方学者推测玉米 由中亚传入中,
国西北 ; 1 9 0 6年 , 洛佛提出玉米 由西南陆路传入中国的新观点 。 以后 _ ,何炳棣先生提出玉米
西南陆路及东南海路传入中国说 ; .万国鼎则力主玉米东南海路传入说 。 八十年代 , 陈树平提 二
.出玉米 分别 由东南海路 , 西南陆路及西北陆路分别传入中国的新 观点 , 遂为史学界所接受 。
关于番薯传 入中国的路线 , 史斜 ] 认为有二 . , 一是由西南陆路传入电国 , ` .一是由东南沿海传入中国 . 万国 鼎先生等人主张番薯的东南海路传入谗,何炳棣先生及陈树平则主张番薯 西南
东南二路分别传入说 . 何 、 陈二位的观点亦为多数史家所认可 ` 然而 , 笔者认为 , 何炳棣 、、 .
陈树平的观点是 错误的 , 原 因在于他们 对于史料的误解① 。
何 、 陈等人均将明清文献 中的 “玉麦 ” 竺御麦 ” 一律视如玉米 , 主要根据是明万历间际 -
江杭 州人田艺衡在 《 留青日札 》 中的记叙 “ 御麦出于西番 , 旧 名番麦 , 花开放 顶 , 实 结 :放 -
节 , 真异谷 也 ” 。 何先生认为 “ 御 ” 字很早就被同音的 “玉 , 字所代 , 故明代方志中的 “ 玉
麦 . 即 田氏所称 “ 御麦 ” , 亦即今之玉米 。 这种观点是大可商榷的 。
明代 ·玉麦 , 。御麦 , 之记载见于全国许多地 区 , 然均非主米 。 以西北的记载为例 . 嘉
峭 39 年 《 平凉府志 》 卷 13 记载 : “ 玉麦 , 似春麦粒而大且白 ” ② . 蜀泰属的玉米决 不 可 能
“ 似春麦 ” , 因为玉米的生物学性状与小麦比较存在很 大的差异 . 此回 “ 玉麦” 应为小麦的
一个品种 , 与 “ 春麦 ” 比较 , 子 “ 大且白 ” 而已 。 该志卷 4 、又记载了 “ 番麦 ” 几 即玉米 , “ 一
曰西天麦 , 苗叶女q葛林 而肥短 , 末有穗如稻 , 而非实 : 实如塔 , 如桐子大 , 生节 间 , 花垂红 -
绒在塔末 , 长五六寸 , 三月种 , 八月 收 ” . 万历 4 年 《肃镇志 》 卷 2 则称 : ` 回何 大麦 , 肃州
昔无 , 近年西夷带种 , 方树之 , 亦不多 , 形大而圆 , 白色而黄 , 茎穗异放他麦 , 又 名 西 天
麦 ” . 此即今 之玉米 , 并与田艺衡记载相吻合 . 是为玉米由西北传入之确凿记载 , 亦证 明嘉
① 万国鼎 《五谷史话 》 中华书局 , 均 61 年 , 何炳棣 《关洲作物的引进 , 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 产的、
影响 》 1 0 6 2年 , 转引自《历史论丛 》第五辑 . 齐鲁书社 , 1 9 8 6年 . 陈树平 《玉米和番薯在中国传
播情况研究 》 《中国社会科学 》 1 8 8 0年第 3 期 .
② 原版书中似春两字漫穗不清 . 此据康熙二年 《隆德县志 》卷上物产补之 .
靖 《 平凉府志 》 卷 13 所记 之 “ 玉麦 ” 显然不是玉米 。
其挽地区韵资瑕提哄了更为有为钓证据 ` 嘉彰 7年 《 真定府志 》 卷犯记云 :“小麦 自黄
皮之外 , 白 麦 、 御麦为最佳 , 其他日光头 、 日练儿 、 曰红桦 、 日铁捍之类 , 不可悉举 ” ;
胳靖幻年 《尉氏县志 》卷这亦称 “ 小麦 ( 扫错子 、 :曰黄皮 、 日柏户日密 … … 曰玉麦 ) ” . 可
见此举 `御麦 ’ “ 玉麦 一 均为小麦的一个品种 、 ① 另据嘉靖卫江年策殃西通志 》 卷 35 记 载 : -
“ 小麦 ( 校关中 · 毛二有色白而粒甚肥大者为御麦 , 可为饼及兼食 , 早熟者为三月黄 , . 皆小麦
也 ) ’二创代的 ` 裕麦 ” 与 ` 玉麦 ” “ 御麦 ” 不同 。 嘉靖均年河 ’南 《 许州志 》 卷 3 记 云 . : “ 大麦 、 小麦 、 裕麦 ( 浪p不广麦 ) 、 荞麦 , 、 清代钓资料可佐 证之 , 恢西 康熙三十三 年 《 山阳 县志 》 卷 3 记毅 . 犷麦 , · ·… 大麦犷 , 以大麦 , 粒少肥 ; 小麦犷 , 似小麦 , 拉亦 肥 , 俗 呼 裕麦 , 显然 , : ` 裕麦 ’ 即扩麦、 扩麦是大麦的一种 , 即裸粒大麦 .一 所以 , 明代长江 以北普遍种植的小麦品种 ` 玉麦 ” 、 “ 御麦 ” 、 和 犷麦 “裕 麦 “ 均 非玉米 , 而玉米则记如 “ 番麦 ” , “ 西天麦 ” , “ 回回 大麦 ” 。 各类作物 在明 代方志中惰晰可分 , 从椒淆 .明代长江以南见于记载的 . 玉麦 ’ 仅出现于云南 . 嘉靖42 年 《 大理府志 》 卷 2 载 : “ 来
教之属五 : 大麦 、 小麦 、 , 玉麦 、 燕库 、 秃麦 ” 憧庆 七年 《 云南通志 》 记载亦如是 . ` 玉麦 ”
与大麦 , 小麦并列 , 据此难判新 一 、“ 玉麦 ” 的种属 , 然根据长江 以北各省的情祝看 , 似应 为小
麦品种之一 康熙 遨1年 《 永 昌府志 》 卷 10 记云 : “谷属 : 麦 ( 有四种 : 大麦 、 小麦 、 燕麦 、
玉麦 ) ; ~ … 玉麦 ( 江浙呼为玉粟 ) . ” 麦类的 “ 玉麦 , ’ 与 “ 江浙呼为玉粟 ” 的 “ 玉麦 ” 不
是一回乳 前者为麦 , 后者即今玉米 . 而麦类的 “ 玉麦 ’ 显然与明代方志中属 于 ` 来 教 之
属 ” 的 “ 玉麦 ’ 为词 一物 , 故明代 . 玉麦 ” 亦不是今之玉米 .
康熙3 7年 《蒙化府志 》卷 l 载之 “ 麦 ( 小麦 , 有红 白二种 · ·一 ) , 大麦 、 御麦 ( 穗长而
粒大 , 面徽黄 ) 、 红须麦 ( 有五色 , 须长 , 花开放顶 , 子结岭千 , 五六月 方 熟 ) 二 此 处
“ 御麦 ’ 长穗 , 而玉米则有须无穗 , 故此 “ 御麦 ” 仍属 麦类 , 而红须麦则 为玉米 , 二者亦丝
毫不混淆 二 ② 从 “ 御麦 ” 的生物学性状看 , 云南 “ 御麦 ’ 亦应是 与长 江 以 北 ’ 玉 麦 ” “ 御
麦 ” 相同的小麦品种 .
云南明代方志中之 “ 玉麦 ” 既非今之玉米 , 那么 , 缅甸一一云南为玉米传入路线之一的
论点就不能成立了 .
实际上 , 有清一代 , ` 玉麦 ” 与今之玉米仍未完全混淆 一不少方志仍将 ’ 玉麦 ” 作为小
麦品种夹记载 . 还有许多方志则将 “ 玉麦 ” J御麦一裕麦 ” 与 · 玉蜀黍 ” · 玉米” “ (西 )
① 河南巩县的例子提供了一个反面例证 、 嘉靖 3 4年 《 巩县志 》卷三有 “玉麦 ” 条 , 不少专家 认定此
即玉米无疑 . 然民国26 年 《 巩县志 》 卷 7 称 , `如玉蜀黍 , 现为民食要品… …此皆向 着所无 . ,
说明该县玉米实为民国时传入 .
② 郭松又认为此处 “ 御麦 ” 与 ’ 红须麦 ’ 是同物异名 , 均为玉米 , 欠妥 . 是郭氏不理解 .穗 . 的含
义所致 . 见郭松义 《古籍所载有关玉米别称的几点辨证 ) , 《 中国农史 ) 1 0 8 6年第二期 .
·
6 3
.
番麦 ” 同时并列为不同之物种① ., 一
. ` . 直至 民国 . 不少地方仍然将 “ 玉 ( yu )麦 ” 与玉米区别为二种不伺 的农作物 , 尽 1管此时许
多地区 . “ 玉 ( 丫“ )麦 ” 已和玉米完全混为一,误 · · 一 ` , - , 一
“ 玉 (四 )麦 ” 与玉米混淆始 放田艺衡 . 同期或稍前的明代方志均未混之 , 一其原 _因是因为
浙江麦中 , 没有称为 “ 玉麦 ” 或 “ 御麦 ` 的品种 , 田氏称玉米为御麦无同名异物 之虑 . 且 田
氏云 ` 旧 名番麦 ” , 表明 ` 御麦 ” 是 “ 番麦 ” 一称的别名 . 玉米传入以 一 “番麦 ’ 为某初名 .
康熙 2 年江苏 《 如皋县志 》 仍以 “ 御麦 ” 注释玉米 . 而上引云南 《永 昌府志 》 始 用 玉 米 注
释 “ 玉麦 ” , 虽然该志中麦类之 ` 玉麦 ” 与玉米之 “ 玉麦” 仍可分别 , . 但已见二者混淆 之端
倪 . 乾隆间 , “ 玉麦 ” 、 玉米互释的情况多了起来 , 到清后期 , 更比比皆是 。 这就给今日学
者造成了 “ _到 yu )麦 ” .即玉米的假象 . 河南混淆的情况罕见 , 笔者仅见道 光 4年 《 泌 阳 县
志 》 卷 3 出现互释现象 . 乾隆 27 年 《扶沟县志 》 卷 6 指出 J “ 玉蜀林 ( 吴越谓之观音粟 , 一
名芋麦 , 以淡小儿 ) ” . 再根据明清以来的史料分折 , “ 玉 ( 丫。 )麦 ’ , 与玉米的混淆主要是
从江浙开始而扩展到全国许 多地区的 、
中国古籍中 “ 同名异物 ” 和 “ 异名同物 ” 的现象非常突出 . 在云南大姚 , 玉米 称 为 . 包
谷 , 搜则称为玉米② ; 而墨江 , 黍呼为玉米国 . 广西 桂 林 府得州府 , _ 玉米为水 稻 品 种 ,
因其 “ 白如 ·雪 , 圆如珠 ’ 而得名④ ; 而桂平县别以旱禾称作玉米矛 . 至于把惹该呼作玉米或
.玉米与其他作物混称之例 , 更是举不胜举乡. 因此 , 对于古籍中农作物名实之辨 , 不可不懊
重对待 。一将缅甸一一云南作为玉米传 入中国的路线之一的论者 , 就是在这里疏忽了 . `
. 玉米由海路传入东南沿海的论点也是值 得商榷的 . 从万历元年浙汀田 艺 衡 的记载看 ,
_浙江的玉米是由西部传入的 . 田芝衡称 “ 御麦出于西番 , 旧名番麦 ” 与 嘉 靖 《平凉府志 》 的
记载相吻合 . 崇祯 15 年 《 吴县志 》卷 29 记载 : “ 西番麦 , 形似视而枝叶大 , 结子累累 , L 如芡
实 ” ,一 亦与 《 平凉府志 》 记载相合 , 明清之际 , 江苏六合也有记载。 产顺 治 3 年 《 六 合 县
志 》 卷 7载 : “ 玉蜀黍 , 种出西土 , 苗心别出一苞 , 如橡鱼 . 久则苞折子 出 , 点茶 「 香 ,美 异
常 。 ” 此记载不见于明代各志 , 是为明末引种 , 亦言明 “ 种出西土 ’卜 . 徐光启称 拐lJ有一种玉
米 , 或称玉麦 , 或称玉蜀林 , 盖亦从他方得种 ” ① , 联系上述记载 , “ 他方 ” 当指 “ 西土 .
总之 , 明代 万历至明代末年 , 江浙一带 , 已有较广泛的玉米分布 . 而且 , . 是从西部地区引入
的 .
明代福建地方志中未留下玉米种植的一点蛛丝 马迹 . 唯一的记载是天主教士厄拉 达的追
以河南为例 , 前者见于顺治 1 5年《 记水县志 》 卷 4 、 顺治 16 年 《 郡陵县志 》 卷 3 、 乾隆 12 年人 《原
武县志 ` 》卷 2 、 道光多年 t 太索县志 》 卷 3 过后者见于康熙3 年 《 鲁山县志 》 、 乾隆51 年 《新安县
志 》 卷 6 、 道光 8 年 《太衷县志 》 卷 3 , 道光 18 年 《许州志 》卷 1 , 同 洽 元年 之宜 阳 县 志 》卷
3
、 同治 9 年 ( 禹州志 》 卷 9 、光绪 s0 年 《 南阳县户口土地物产畜枚表图说 》 等 .
道光二十五年 《大姚县志净卷六 , 民国三十六年 《姚安县志 》 卷四十三 . ’ -
民国二十七年 , `易江县志 ’ 物产 . ’ : 一 ’
雍正十一年 《广西通志 》卷三十一 ⑥ 乾隆三十弃年 《 桂平县资治图志 L 》卷四 ,
笋见郭松义 《 古籍中有 关玉米别称的几点辨正 》 ( 中国农史 》 ` 986 年第二期 ·
徐光启 《农政全书 》 卷二一 l一七 .
②④⑧QO
忆 .’ 厄拉达瞥于 15 5 7 年随中国访非官员匆匆访闽 ,途经潭州 、 东州和福州 。 据厄拉达 , 当时中
国政府每年所征的玉蜀黍实物租税已超过两干万 h a n eg s ( 每一 h a n e g略等于 l
耳 ) ① . 学者们认为这个巨大的不米税额显然是荒谬的
3

石英国的蒲式
, 也就是说 , 万历间福建大面积种植
玉米是虚诞的 . 否则 , 我们很难理解 为何福建地方志为何对此保持缄默 , 而同期甘薯的引入
和栽培却见于崇祯 《 闽小记 》 、 《 }阂书 》 、 《 汀州府志 》 等地方志书 ; 也很难理解 田艺衡 ,
李时珍 , 徐光启等人在论述玉米时 , 竞无一提及福建 ; 更难 理解江浙从西北引种玉米而不从
福建 。 反过来 , 我们可 以这样认为 , 如果厄拉达对玉米的观察是正确的斌 那么福建玉来的
引种和江浙一样 , 亦可能引自西北 , 而最大的可能则是引自与福建经济联系十分密 切 的 浙
江 . ` ’ . -
万国鼎 , 陈树平认为万历 7 年广 东 《 龙川县志 》 记有玉米 。 该志卷 2 载 : “ 粟 ( 鱼春 、
牛尾 、 老鸦胆 、 大米 、 珍珠 、 小黄 )’ ’ 。 清代康熙及嘉庆 《 龙川县志 》 “ 福 ” 的记载 与万历
志不同 , ` 粟 ” 却基本照录 . 从县志的连续记载看 , 此处 “珍珠粟 ” 不可能是一种新引进 的
农 作物 , 而是粟的品种之一 , 犹如正德 6 年安徽 《颖州志 》 所 记 “ 珍珠袜.’ 。 明代地方志没
有留下对 “珍珠粟 ( 袜 ) ” 任何性状描绘 , 本身也说明它的土 生身份 . 清代康熙以后 , 玉米
在许多地区获得了 “ 珍珠粟 ’ 的别名 , 每每使后世学者对明代文献的记载产生误解 。
有论者认为广西明代 已见玉米记载 ,根据是明嘉靖 10 年 《 广西通志 》 卷 2 1的记载 : “ 麦 ,
有大小二种 . 包裕麦黄歌 : 大麦黄 , 小麦黄 , 家家男妇登麦场… … ” 。 “ 麦黄歌 ” 为包裕所作
( 包裕 , 广西桂 林人 , 成化间进士 ) , 该歌 又见 套粤西诗载 》 卷 7 . 万国鼎先生误断为 “ 包
裕麦 ” , 以为玉米 . 陈树平转引资料时没核对原文 , 亦随之错 。 可见 , 广西作为玉米传入中
国最早地区一说没有根据 .
因此 , 玉米的东南海路传入说与玉米西 南陆路传入说均不能成立 。 玉米是从 中亚传入我
国西北 , 再传 入内地的 .
明 代玉米在其它省区传播的具体史迹较唯觅得 . 清代前期 , 陕西南部山区出现 玉 米 记
载 。 康熙2 年 《 西乡县志 》卷 2 记有 “ 西番麦 ” , 康熙 3 年 《 山阳县志 》 称 : “ 玉蜀黍 , 一
名番麦 , 一名玉米 ’ , 极可能由毗邻之甘肃传 入 , 时间亦可能上溯至明朱 。 山西万历 4 。年 ,
《 极 山县志 》 卷 4 记有 “ 舜王谷 ” , 乾隆志曰 : “ 包谷 , 一名舜王谷 ” . 可见 , 山西玉米可
能由甘肃传 入 。 目前所见四川之最早记载为乾隆 13 年 《 什那县志 》 , 然据湖北等省的记载 ,
四川 玉米种植此前 当有较长的历史 . 乾隆 28 年湖北 《东湖县志 》卷 5 称 : “ 玉蜀黍… …土名
包谷 , 旧惟蜀中种此 , 自夷陵改府后 , 土人多开山种植 ’ ` 。 乾隆20 年江西 《 武宁县志 》 亦称 :
。 玉 芦种自蜀来 , 近有楚人沿山种获 ” , ’ 反映玉米 由四川向湖北 , 江西传绝 之历程 . 而四川
由于 明末 战乱 , 造成史籍之散缺 , 使我们难于查寻 直接 的史实来加以证明 。 唯有道先 4 年贵
州 《遵义府志 》卷比所录 《 `明绥阳知县母扬祖利 民条例 》 , 为我们保留了一段资料 . 如云 :
“ 县中平地居 _民只知种稻 , 山间民只种秋禾 、 玉米 、 梁 、 稗 、 孩豆 、 大麦等物 ” . 绥阳明代
属四川 。 该资料中的 “ 玉米 ” 如为今之玉米 , 而非粟黍等旱作物的云孰叫财玉米至 明代末年已
传 入今 之贵州地区 。
⑧ 转引自何炳棣 《关洲作物的引进 、 ` 传播及其对中国粮食生产的影响 》 .
` 令人困惑的是 , 清代云南地方志 巾多记有 . 西番麦 ” 、一 暇西方麦 .
生物学性状 , 也充二以其与玉米互释 。 由于各种方志均将其归于麦类 ,
之类 , 热无州撰绘其
这就使人很难将它与
玉来联系超来 . 光绪“ 年 《摇益州志 》 卷 考在麦类例 一 `西方麦一 , 又男 列’ 他 1谷二 民 国
` 西方麦 . 缘非今之
关干番薯传入中国的途径 , 史家亦有争论 。 研究表明 , 万历十年广东莞陈益从安南引入
番薯 , 是中国盯种番薯之始① · 万历二十一年 , 福建长乐陈振龙从吕刹 !种番薯 · 砚后 · 番
薯向各地传播 , 并开始 .大面积的种植 , 成为中国主要的杂粮之一
根据嘉靖 42 年云南 ( 大理府志 》 记载薯菠之属有五 : ` 山药 、 山 薯 、 紫 箱 、 白 孩 、 红
拍 ” 一 何炳棣先生据此认为 : “ 虽然大理志仅列紫 、 白 、 红截并无特别 注释 ` , 但 “ 遍检全
美省主要中文图’书馆 3 5 0 种以上中国方 _志之后 , 发现很多晚明 , 清代和民国的各省府州县厅志
电 红 氏 紫 , 黄籁 ( 芋 ) 、 舒 薯 ) 、 茗都是指甘薯 ( _即番薯补 而都不指土生的山药
( D io
s 。 。 er a )
” 因而 , 他认为 : “ 只要与山药 , 芋对列 , .红` 、 白 、 紫 、 黄莎 、 薯 , 茗都可
视为甘薯 ( 番薯 ) ’ . 然笔者细检 7 0 0。余种中国方志以后 , 发现何先生论据欠妥 . 实际上 ,
地方志中不乏薯即山药、的记载 , `在华南方志 中尤如是 。 嘉靖十四年 ( 广东通志 初 稿 》 卷 3 1
载 : “ 馨 、 有红薯 、 白薯 、 甜薯 ( 性冷生 山野中者 日山药 ) ” . 可见 , 山药为薯之一种 . 康
熙 3 2年广东丈海澄县志 》 卷 1 载 : “ 地瓜 , 一 日葛 , 食之醒酒 ; 一曰红薯 ; 一 日仙入掌 , 一
白山药 . 薯最者 曰番薯 , 种出外国 ” 此处红薯与山药均属地瓜 。 地瓜 亦可称为薯 , 实为薯叛
腐 ( D io s o or ea ) 中之不同种 . 乾隆 9 年广东 《 大埔县志 》 卷幼载 : “ 番薯 , 种 自 外 洋 移
来 ·…. 薯 ; , 即·山药之类 , 有山薯 、 园薯之别 , 又有红 、 白之别 ” . 雍正 1 年 《广西通志 》描绘红 薯的生物学 性状 为 “ 红薯 , 根如矗芋 , 皮紫 , 大者枚可数肋 , 四面有须 ” , 可知 “ 薯 ’
或 “ 山药 翻 均不是番薯 . ’ 杨宝霖同志所说广东土薯中称为红薯者 , 据调查实为甜 薯 , 亦 称
为甘薯 , 学名 D i o s o or e a es o ul e nt e , 为薯菠科薯裁属植物② . 薯菠属植 物种类繁多 , 其块茎
呈为圆往状者 , 中国古 籍中 多称 为 山药 ; 其块茎呈卵球 , 圆锥或其它不规则形状者 , 多称
为 “ 、薯 , . 因其块茎形状 与旋花科 番薯属之番薯 ( roP m oe a b at a at s L , ) 的块根 相 似 ,
故为部 J分明清人混淆 . 又正因为山药块茎与 “ 薯 ’ ` 块茎的差异 ` , 古 人常将其并列对称 、 遂使
不少当代学者陷干迷惘和混乱 .
嘉靖大理志记 载的 “ 紫萦` “ 白菠 ” “ 红菠 ` 疑即今 日云南尚有广泛分布 的 “ 云 南 薯
获 ” ( D r i o s c o r e a 犷u n n a en s i s ) 或 ’ 卷须状薯裁 ’ 一 ( ’ D f o s e o r e a t e n t a e u l i g e r a ) , 或 “ 板
砖薯拔 , ( D’i 。 s 。 。 r o a b a 。 z u a n o a ) . 上述三种均有红白各种颜色 , 亦均为决茎作物 , ③ 与番薯
( r p om
。 。 a b at a at 衬L, 股有亲缘关系 .何炳棣先生所谓番薯由云南传入的观点是不妥当的 .
陈树平 以万历 4年 ’ (实为隆庆 6 年 ) 犷云南通志 》 中的 `红薯 ,. 为番薯、 , 因记载时间早
于广东福建番薯引种时间 , 从而认为 偿南瘾薯系 由缅甸传入是完全可能的二 上弓一!嘉靖
(下特第了4甫 )
① 杨宝霖 《 我国引入番薯的最早之人和引种番薯的最早之地 》农业考古 . 1 982 . 2
② 杨宝霖 《我国引入番薯的最早之人和引种番薯的最早之地 》 。
⑧ 《 中国植物志 》 第十六卷 , · 第一分服 , 科学出不井一 `98 碑
母6,
硷置之 .遂 ’改夫弟述钊为经纪 , 未几矢痊 ; 夫第述求有舔读 , .喜而从乏. 氏生四子一 ` · …月未弟述钊未出而卒 ,胳外 , ’均以五股均分 , 故以四男昆为嗣 ; 株寺门庭 ;
j ` “ `兹将所有产业生理 , 除提留像典养
二而失弟妞黄应分一份 , 协继男昆应一分汤份 . ,奇能与务象前的象威构有关 ; ’ `浪明显 , 黄、氏分家前的联合蒙庭 黄
氏采取这种分 家 方
实际 上提以一个第二代
置景家庭肠孩心丁而嘛 二一份的其拖家庭为附属成份 . 因此 , 在夯家之献 , 、 附属家庭也只式的耐降格 以求 , :瓦雨直系象庭的成员而参 与分配。 此类 一联合象庭钓 .分家方式 、 与直系 .家庭颇 为
类似 , 其演变趋势“ 般是分解 为若干小 家庭 。 · 、 …如王所述 , 联合家庭的演变趋 势 , 往往 一不是表现为大家庭与小家庭的周期性循环 , 而是表现 一为大家庭灼持续发展一 当然 , 在联合家庭解休之际 , .女操是以第三代为单位组织新的家
庭 , _ 川;就石可能完全娜川、 家庭 一 但 : 一般说来 , 这种分家方 .式比较少见 , 可能 与惯 例 不一符矿_ ’ 一 ’ ·
通过 考察明清福建的分家习俗 , 我们发现 , 传统家庭的 “ 成长极 限 , , 一般不是主干家
庭 , 而是直系家庭或联合家庭 ; 我们还发现 , 直系家庭和 联合象庭的演变趋势 , 河能不是完
全分解 为小家庭 , 而是导续大家庭的持续发展 · 由此似乎可 以得出如下推论 ` 在代代分家析
产的条件下 , 明清 福建家庭结构的总休格局 , 表现为大家庭与小家庭之间的动态平衡 ; 甚至
可以说 , ` 在家庭结 构 的 周 期 性 变化中 , 大家庭的发展机会可能超过小家庭 , 因而在某种
程度上 占居主导 地位 。 然而 , 并非在任何情况下 , ` 传统家庭都有可能发展 为直系家庭和联合
家庭 . 上文已经指 出 , 明初福建特殊的政治环境 , 曾经迫使人们提前分家析产 , 从而限制了
福建民间大家庭的发展 。 我们也注意到 , 有些大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而木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
过早地趋于分化和解体 . 除此 之外 , 还有不少家庭可能背离传统家庭的正常发展轨道 , 如绝
嗣宋庭 . 移民家庭 、 濒于破产的家庭 , 等等 。 因此 , 为了使上述推论更有意义 ` 、 还必须考察
传统家庭的各种不规则变化 , 充分估计这些不规则变化的影响 、 限于篇幅 , : 本文不可能对此
展开论述 , 只能 留待另文探讨 . ; “ 一 ` 、 卜 ’ 岁
( 作者郑振满 , 万 , 19 5 5年 9 月生 , 现为厦门大学历 史研究所助理研 究 员。
( 上接第 66页 ) 二 ` -
14 年 ( 广东通志初稿 》 所载 “ 红著 ” 时间 _匕远远早干 塔云南通志 》 , 以此作为番薯 , 与陈氏
推理相悖一吏何况宋代苏轼 就曾在海南冰唱过 “ 红薯与紫芋 , 远插墙 四周 ” 的诗句国 . 上已
论证 , ` 红薯实为薯预科植物 , 非旋花科 之番薯 , 陈 氏论点亦不能成立 . 卜 : ; : :
一 故认为玉米 、 番薯是十六世纪分别从西北及东南沿海传入中国的 . 从目前所见资料看 ,
不存在其它的传入途径 .
( 作者曹树基 , 男 , 19 转年 4 月生 , 现 为 复旦 大学历 史系博士研究生 . )
① 苏轼 《 和陶酬刘柴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