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新疆百合负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全 文 :新疆百合负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段咸珍 ,郑秀菊
(新疆裕民县贝母试验站 ,新疆裕民 834800)
摘 要:在新疆百合负泥虫(Lilioceris lilii(Scopoli))是贝母生长中的一个极重要的害虫和发现的负泥虫亚科新纪
录种。每年发生 1代 , 成虫多在近溪流的岩石缝隙里越冬。越冬成虫从 4 ~ 6 月底相继出现 , 幼虫出现于 5 ~ 6
月底 ,卵 、幼虫和成虫在田间重叠明显。产卵于叶背面 ,孵出的幼虫立即啮食寄主嫩叶。为躲避早春冰冻 , 1 ~ 2
龄幼虫钻入地下鳞茎内部蛀食造成多数孔道。成熟幼虫在地下 10 cm 处化蛹。5 ~ 6 月是虫口发生的两个明显
高峰。不同地点诱捕试验证明:早春的砂贝母(Fritillaria karelinii(Fisch)Baker)和秋天的木山茄(Solanum depila-
tum kitag)和大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tosum(willd)kitam),对百合负泥虫是强效的诱虫植物。试验表明 ,栽培 1%
的诱虫植物 ,远比为防除成虫 、幼虫和卵 ,在整个贝母田间喷洒杀虫剂或沸水的效果好得多。从而避免了残余
杀虫剂对药用鳞茎和花枝的污染。
  关键词:百合负泥虫;生物学特性;防治;新疆
  中图分类号:Q969.498.8:S4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30(2004)04-0219-04
Studies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tic and Control of the
Lilioceris Lilii(Scopoli)in Xinjiang
DUAN Xian-zhen ,ZHENG Xui-ju
(Yumin County Fritillaries Experiment Station ,Yumin ,Xinjiang 834800 , China)
  Abstract:The Lilioceris lilii (Scopoli)is the most important insect pest in Fritillary growing and is a new
record species of Criocerinae districts in Xinjiang of China.It has one generation per year and lives through the win-
ter as an adult in the rock crack near brook.The emergence of overwintering adult extends from the beginning of
April to the end of June.The larvae generation occur at the end of May and Julg.With overlapping generations of
eggs and larvae and adult clearly occur in the field.Eggs are deposited on the back of the leaf.Newly hatched larvae
immediately attacked the tender leaves of the host.1 ~ 2 instar bored into the underground bulb , feeding themselves
inside and making many holes in it to avoid early spring freezing.The mature larvae pupate in the depths of 10 cm.
under ground.Two peaks of population growth always occur in May and July.Trapping tests in different regions
proved that a Fritillaria karelinii(Fisch.)Baker in early spring and a Solanum depilatum Kitag and a Cephalanop-
los setosum (Willd.)Kitam.in autumn was very strong trap plant for Lilioceris lilii (Scopoli).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ost effective of trap plant should contain 1 %cultured trap plant and the trapping effect was much better than
that the conventional spraying pesticide or boiling water(ZL96213030.3)to kill the adults and the larvae and the
eggs on all field Fritillaries thus stoped pesticide residues pollution for medical bulbus and flower pidicel.
Key words:Lilioceris lilii;biological characteritic;control;Xinjiang
贝母不仅是重要的中草药 ,同时也是国际上方兴未艾的新兴花卉 。新疆现有栽培面积近 333.3
收稿日期:2004-05-31;修回日期:2004-06-30
作者简介:段咸珍(1938-), 男 ,辽宁人 ,研究员 ,研究方向是植物生态育种;本文承周尧 、谭娟杰 、郑乐怡 、虞佩玉 、华立中等教授 、研究员
帮助。并承虞佩玉老师鉴定命名 ,特此致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贝母资源保护与家种贝母药效价值研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 、新疆药用贝母资源调查及野生
贝母引种驯化栽培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4 ,41(4):219 ~ 222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hm2 ,加上采挖的野生贝母 ,干鳞茎产量约 600 t ,年产值 1.2×108元 ,已成为新疆一大优势自然资源 。
观察发现 ,鞘翅目叶甲总科负泥虫科负泥虫亚科分爪负泥虫属[ 1]的百合负泥虫 ,不仅成虫和幼虫为
害贝母茎上叶;在早春为躲避频繁夜间冰冻 ,其 1 ~ 2龄幼虫潜入地下鳞茎内蛀食 ,严重时产量减少
70%,花枝显著变矮;勉强可用的干鳞茎呈油黑褐色 ,为药材收购站拒受或划归等外 。从 1969 ~ 2004年
对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进行了观察和研究 ,结果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成虫 、卵 、幼虫 、土茧和蛹一半采自虫害观察圃 ,一半来自室内饲养 。生活史和生活习性的研究 ,用
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饲养观察均在广口瓶和养虫箱中 。
诱集试验 ,以 12种贝母和木山茄及大刺儿菜 ,在温室内和田间诱虫圃 。
2 形态特征
2.1 成 虫
前胸背板和鞘翅鲜红色 ,具光泽;头 、触角 、小盾片 、足和体腹面黑色 ,具光泽 。体背光洁。头部毛色
银白 ,分布于额唇基基部两侧和复眼内缘;触角端前 7节密布银白色毛 ,色幽暗;腹面毛色银白 ,后胸腹
板两侧被毛稀疏 ,后胸前侧片内 ,外缘被毛较密 ,外侧明显较内侧密 ,中部一般光洁 ,具稀少带毛的刻点;
腹部 1 ~ 4节毛极为稀疏 ,内侧各有一块无毛区 ,沿腹中线毛极稀少。头部“ ×”形沟与眼后沟极深 ,头颈
前横凹清楚;额唇基刻点较多 ,仅前缘无刻点;头颈刻点稀疏 ,但基部较密 。触角细长 ,长为体长的 1/2 ,
1 ~ 4节念珠状 ,刻点稀疏 , 5 ~ 11节刻点稠密 ,筒形 ,5 ~ 10节近等长 ,长大于宽 1.5倍 ,11节长为宽 2倍 ,
端前收狭 ,前侧角钝 ,前胸背板长大于宽 ,前缘微拱出 ,内侧在中部收狭;背面微隆 ,基部较平坦 ,横凹不
显;刻点稀少 ,多位于前缘两侧 ,侧凹面上亦有少数 ,前部中央 1纵刻点行伸达基部 1/3。小盾片呈三角
形 ,光洁无刻点 。鞘翅基部于小盾片后隆起 ,后横凹不显著;有刻点 10行 ,整齐 ,行距均匀;小盾片刻点
行有刻点 5 ~ 7个 ,其内侧有一行细刻点 。
体长:6 ~ 6.5 mm ,体宽:3.8 ~ 4 mm ,稍短于 JI.H 、S.B Livingston的记载[ 2 ,3] 。
2.2 卵
椭圆形 ,长 1 mm ,单粒散生 ,每处少则1粒 ,多则 2 ~ 4粒 。初产时鲜红色 ,孵化中逐渐变成褐色 。
2.3 幼 虫
成幼虫体长 7 mm 。1 ~ 4龄幼虫黄白色 ,背负虫粪便成绿色或黑色;老熟幼虫橙红色 ,体背光洁无
粪;头黑色 ,腹部肥大 ,隆起 ,各节有黑色毛疣 ,腹面各有吸盘 1对 ,以使虫体紧贴叶面;肛门向上开口 。
2.4 土茧
长8 mm 。
2.5 蛹
体长 5 ~ 6 mm ,圆筒形 ,橙红色。
3 寄主植物
春夏为贝母属(Fritillaria )各种植物 。秋季为大刺儿菜(Cephlanoplos setosum(Willd)kitam.)和木山
茄(Solanum depilatum kitag)。
4 分布和危害
该虫广泛分布于欧洲[ 2 ,3]和亚洲的蒙古[ 4 ,5] ;S.B Livingston.1996年称此虫通过百合科植物的引种
已传播到加拿大和美国波士顿地区[ 3] 。1935年刘淦之报道 ,我国吉林有此虫分布[ 4] 。
通过多年调查发现:塔城地区的巴尔鲁克山 、塔尔巴哈台山 、萨吾尔山 、乌日可下亦山 、扎依尔山均
有该虫分布为害 ,海拔越高为害越烈。一般年份被害株率在 33%以上;严重年份达 65%。成虫幼虫均
为害虫 ,被害株嫩叶边缘形成大的缺刻或叶面成孔洞 ,严重的全叶被吃光;老叶只剩一层白色叶膜;有时
·220·                 新疆农业科学                41卷
蒴果被啮食残缺不全;地下鳞茎被蛀食后不仅减产 30%~ 70%还易腐烂 ,干鳞茎呈油亮黑褐色 。
图 1 百合负泥虫
Fig.1 Lilioceris lilii
1.成虫;2.幼虫;3.土茧;4.裸茧;5.蛹
1.adult;2.larva;3.soi l cocoom;4.naked cocoom;5.pupa
5 生活史
百合负泥虫在新疆塔城地区 ,年发生 1代 。而越冬成虫于 4月中旬开始产卵 ,产卵盛期在 5月上
旬;幼虫在 5月上旬出现 ,化蛹在 6月上旬;成虫于 6月中旬开始羽化 ,羽化盛期是 6月下旬 。田间羽化
率一般在 50%~ 55%;室内羽化率为 100%。当年羽化成虫并不产卵。越冬成虫 、卵 、幼虫 、蛹和当年成
虫的田间重叠现象明显。全部以成虫在临近溪流的潮湿岩缝里越冬 。表 1
     表 1 百合负泥虫生活史         (1969~ 2004年 ,新疆裕民)
Table 1 Lifehistory of Lilioceris Lilii(Scopoli),(1969 ~ 2004 years , Yumin ,Xinjiang)
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旬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上中下
虫态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注:越冬成虫(+);卵… ;幼虫-;蛹■;当年成虫+
  Legend:overwintering adult(+);eggs…;larva---;pupa■;this year abult+
6 生活习性
6.1 成 虫
均在下午羽化。雌雄比接近 2∶1。成虫夜间静伏在贝母叶背面或在地表隙缝中 ,白天 10:00开始活
动 ,14:00交配和产卵 ,全部是越冬成虫交尾和产卵 。雌虫一生多次交尾 。越冬成虫产卵于贝母叶背
面 ,每次 1 ~ 4粒排列 ,产卵量平均 300粒。成虫寿命一般为 400 d ,成虫具有假死性。
6.2 幼 虫
均在 14:00 ~ 20:00时孵出 ,孵出率在田间仅达62%,室内高达100%。孵出时幼虫在卵粒上咬洞钻
·221·4期        段咸珍等:新疆百合负泥虫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出。孵化期长短受气温情况制约 ,温度高孵出快;温度低孵出慢 。一般需 15 d 。初孵幼虫当即食害嫩
叶。早春寒冷气候条件下 ,初孵幼虫立即顺茎秆或叶柄潜入地下鳞茎内啮食 ,3龄时顺茎秆或叶柄爬出
地面伏在叶背面为害 。气温转暖后 ,1 ~ 5龄幼虫均在叶面上为害 ,不再潜入地下。有时 ,老熟幼虫爬到
蒴果上啮食果表皮和宽翅 。老熟幼虫爬到叶端或蒴果上慢慢脱落地面上 ,爬走约 20cm 即钻入地下
10cm处 ,吐白丝粘结土粒结成土茧 ,化蛹其中 。
6.3 蛹
土茧中的老熟幼虫 ,约经 2 h ,脱去最后一次皮化成橙红色蛹。蛹在地下经12 ~ 17 d羽化为成虫 ,钻
出地表继续为害 。
7 环境条件与发生量的关系
7.1 冰 冻
早春低于-5℃冰冻的频繁出现 ,冻死孵化期的卵 ,能大大减少发生量。
7.2 暴雨冲刷
时间虽短 ,但冲刷力极强的暴雨 ,常常把在叶背上取食的1 ~ 5龄幼虫冲击掉地面裹在泥砂中淹死 。
7.3 积 水
连续大雨或洪水时积水 ,往往把潜藏在鳞茎中取食的 1 ~ 2龄幼虫和刚刚羽化尚未出土的成虫窒息
而死 。
7.4 天 敌
百合负泥虫的天敌不多 ,因其具特殊气味和鲜红的成虫体背 ,一般鸟类很少捕食;仅在卵期有时为
蚂蚁所搬食;蛹期有天敌昆虫寄生于蛹内并化蛹于其中 ,其种类正在鉴定中 。
8 诱捕实验
8.1 早春砂贝母的诱捕
在新疆准噶尔盆地砂贝母出苗最早 ,雪刚融化砂贝母已茎叶齐全 ,它具强烈气味 ,早春出现的越冬
成虫 ,齐聚到砂贝母叶上取食和产卵 。从巴尔鲁克山 、塔尔巴哈台山 、萨吾尔山 、乌日可下亦山 、扎依尔
山共 12个试验点的统计来看 ,667 m2 地里种 6.6 m2 地的砂贝母 ,每天能诱集百合负泥虫成虫 196只。
8.2 秋天木山茄诱捕
7月中旬以后 ,贝母地上茎叶干枯 ,此时尚存活的越冬成虫和刚羽化的成虫 ,陆续迁徙到木山茄叶
上取食。667 m2 地栽培 6.6 m2 地的木山茄 ,每天能诱捕百合负泥虫成虫512只。
9 检疫昆虫
S.B.Livingston 1996年报道:1945年北美洲从欧洲引进百合 、贝母等花卉植物 ,致使百合负泥虫传播
到加拿大和美国的波士顿地区迅速蔓延成灾 ,危害植物种类扩大到百合 、贝母 、黄精 、蜀羊泉 、马铃薯 、烟
草 、铃兰 、锦葵 、玉簪 、菝葜及其他植物[ 3] 。为了避免重蹈加拿大和美国的覆辙 ,建议将百合负泥虫列入
检疫昆虫 ,杜绝该虫传播 。
参考文献:
[ 1] 谭娟杰 ,虞佩玉 ,李鸿兴 ,等.中国经济昆虫志[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0:18:77~ 88.
[ 2] Л.Н.Мeдвев, Д.С.ШапиросемChrysomelidae-Листоеды-Вкн:ОпределительНасекомыхевропейскойчастиСССР[ M] .2.М ;Л.Наука
1965:419~ 420, 428.
[ 3] S.B.Livingston and R.A.Casagrand.Lily Leaf Beetle Li lioceris lilii(Scop.)1996.Department of Plant S ciences[M] .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 Kin-
ston RIO2881.
[ 4] G.Liu(刘淦之).Catalogue of the Phytophagous Beetles of China[ J] .Lingnan Science Journal ,1935 , 14(1):112~ 113.
[ 5] J.L.Gressitt and S Kimoto.The Chrysomelidae of China and Korea[M] .Pac Ins.Mon.Part.1.1961, 1963:42 , 52~ 53.
·222·                 新疆农业科学                4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