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61
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垂花百合在北京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Research on Introduc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ilium cernuum in Beijing
肖海燕 刘青林 *
Xiao Haiyan, Liu Qinglin*
垂花百合(Lilium cernuum)是百合科百合属多年生
球根花卉,是中国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也是长白山区野
生珍稀濒危植物(周繇,2006)。主要分布于吉林省临江
市、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市、辽宁省抚顺市清原县等地,在
朝鲜和俄罗斯也有分布(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
会,1980),生于山坡灌丛或草丛中。植株低矮,叶片狭长
条形,具平行脉,花淡紫红色下垂反卷,花冠下部有深紫
色斑点,花柱长于子房,且有香味,是百合属中少有的紫
色种类,十分美观。有望驯化为园艺植物,用于花坛、花
境,还可作为百合育种的种质资源,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但由于人为破坏比较严重,垂花百合野生群体和个体数量
都大大减少,很多原来有大量群体分布的地方现在已很难
摘 要:2012 年 5 月将吉林临江的垂花百合引种至北京,并进行栽培试验。经 2 年引种栽培的结果表明,在比原生地温度高、光
照时数长、降水量少的北京地区引种后,当年的成活率为 34.7%,开花率 11.2%,初花期 6 月 16 日,单朵花期 3~4d,群体花期
21d,植株形态学性状与原生地基本相似,但花期提前 15d、叶片变短。57.6% 的引种植株顺利越冬,次年开花率 44%,初花期 6
月 5 日,较前一年提前 10d,花后叶片逐渐枯黄,植株干枯。垂花百合适应性较强,可在北京露地引种栽培,遇温度升高花期会提前,
可适当推广应用。
关键词:垂花百合;引种;栽培
文章编号:1003-6997(2015)04-0261-05 中图分类号:S-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research and protection of wild lily resource, Lilium cernuum from Linjiang city, Jilin province
was introduced into Beijing, where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re different,such as higher temperature, longer illumination
hours and lower annual precipitation. According to the 2-year observation, the survival rate of introduced plants in the first year
was 34.7% with the flowering rate of 11.2%, and the first flower bloomed on June 16th. Individual flower bloomed for 3~4 days,
and the whole population bloomed for 21 days. Although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not changed much except 4cm
shorter in leaves, flowering was 15 days earlier than the original population. 57.6% plants overwintered successfully and survived
in the second year. Flowers bloomed since June 5th with the flowering rate of 44%, which was 10 days in advance than that of
the former year. The leaves turned yellow after flowering, and the whole plant was withered gradually. Lilium cernuum is suitable
for open cultivation in Beijing and high temperatures will cause an earlier florescence. Lilium cernuum has a strong adaptability
which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on.
Key words: Lilium cernuum; introduction; cultivation
作者简介
肖海燕/1991年生/女/中国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百合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
刘青林/(通讯作者)/1963年生/男/陕西洋县人/农学博士/现为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副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与
遗传育种
基金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花卉人工驯化繁殖及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编号 201203071
收稿日期 2015-03-10 修回日期 2015-03-10 接收日期 2015-03-10
中国农业大学观赏园艺与园林系,北京 100193
Department of Ornamental Horticulture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193
生产链:繁殖、栽培、采后
Production Chains: Propagation, Cultivation, Postharvest
2015,12(4):261-265.
262
生产链:繁殖、栽培、采后
见到垂花百合,亟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存和保护(徐莹
和雷家军,2011)。前人关于垂花百合的研究涉及了资源
调查、观察分类、杂交利用、组培快繁等方面。雷家军等
(2008) 对辽宁省的垂花百合进行过考察收集和适应性等方
面的鉴定;Li 等(2014)对中国主要分布地区的野生垂花
百合资源及其形态性状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研究;张丽娜
等(2006)曾对垂花百合的花粉进行过形态观察;王丹菲
等(2006)曾对垂花百合等几个种进行过种间杂交亲和性
的研究;刘芳等(2012)研究了垂花百合花器官的组织培
养。虽然针对垂花百合的研究已涉及到多个方面,但很少
引种驯化,迄今未见在北京引种栽培的报道。本试验通过
两年的引种驯化栽培观察,比较其与原生境地区植株生长
特性的变化情况,探究垂花百合引种到北京地区的可行性
及其影响因素。
1 材料与方法
2012 年 5 月 15 日将引种于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卧虎山
的 170 株垂花百合的鳞茎栽植于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吕各
庄村。引种的小鳞茎平均纵径 2.6cm,周径 5.02cm(直
径 1.6cm)。栽植时在土壤中混入以泥炭、珍珠岩、控
释肥为主要成分的营养土(市场购买,有机质≥ 30%,
pH5.5~8.5,总养分(N+P2O5+K2O)≥ 3%,微量元素总
含量≥ 0.2g/L)。第一年使用遮光率为 75%的遮阴网进行
遮阴处理;第二年取消遮阴,自然光照条件。浇水、除草
等常规田间管理,注意防涝。分别于 2013 年和 2014 年的
4~7 月进行田间物候期观测,统计其成活率和开花率;并
在花期随机选择 10 株进行形态性状的观测记录和生物学
统计。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种栽培后物候期的变化
根据 2013 年 5月的调查结果,引种栽培于北京市昌平
区百善镇吕各庄村的垂花百合 170 株,成活 59 株,成活率
34. 7%。引种植株 4月开始萌芽,6月中下旬到 7月初为其
花期,10月到次年 3月为枯萎期(图 1A)。开花 19株,开
花率 32.2%(图 2)。初花期 6月 16 日,单朵花期 3~4d,
群体花期 21d,花期较原产地提前约 25d。(北京地区 2013
年平均气温为 11.3℃(表 1),总降水量 508.4mm,日照时
数为 2360.5h。)
2014 年 5月份调查结果显示,引种第二年垂花百合存
活 34 株(田间操作损伤 6株),二次越冬成活率为 57.6%,
开花 13 株(田间操作损伤 2株),开花率 46.4% ,较去年
提高 14.2%(图 3)。初花期为 6月 5日,末花期为 6月 25
日,单朵花期和群体花期的长度与 2013 年一致,但提早了
10d,较引种地临江卧虎山提前约 35d(图 1B)。开花后地
上部分叶片陆续枯黄,继而茎干倒伏逐渐干枯。可见,随
着气温的提前升高,引种栽培的垂花百合萌芽期、开花期、
枯萎期都有所提前。(北京地区 2014 年平均气温为 15.3℃
(表 1)。)
2.2 引种栽培后植株和花朵性状的变化
根据生物学统计结果,2013 年花期植株的平均高
度为 52.00cm,茎上叶片数 48枚,叶长 8.00cm,叶宽
2.08mm,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花朵数少,花径小,花
瓣上斑点的数目及其大小都为中等,花丝绿色,花粉橙色
(表 2)。
2014 年花期植株的平均高度为 46.26cm,茎上叶片数
40枚,叶长 8.94cm,叶宽 2. 03mm,总状花序,花朵数
少,花径小,花瓣上斑点的数目及其大小都为中等,花丝
绿白色,花粉橙色(表 2;表 3)。花朵的形态性状除了花
瓣上斑点数变少、花丝颜色偏白以外,其他与 2013 年的驯
化栽培结果无明显差别(表 2)。
在北京驯化栽培后,植株高度有变矮的趋势(表 2),
叶片变短变宽,第一年的观察中还出现了伞形花序,与中
国植物志上的记载有一定差异(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
辑委员会,1980)。花朵数目及花朵形态特征无明显变化,
斑点数有变少的趋势。
3 讨论
引种垂花百合的原产地吉林省临江市为中温带半湿润
的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降水充足,降雨集中在夏季,1
月平均气温 -15.6℃,7月平均气温 22.4℃,年平均气温
2~4℃,全年降水量 750~1000mm。根据 Li 等(2014)对
吉林临江地区野生垂花百合的调查可知,其生境多样,生
长于林间空地、林下、路边灌丛、山脊,调查点平均海拔
734m,花期温度 24.9~31.8℃,空气相对湿度 53%~69%,
耐一定寒冷和干旱,多生长在酸性或微酸性较肥沃的森
林土上。北京市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
年 6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的 7、8月份,1月平均气温
为 -3.1℃,7月平均气温为 26.7℃,年平均气温 9~12℃,
全年降水量 470~660mm,平均海拔高度 43.5m,引种地
区的土壤是微碱性的褐土(表 4)。
与临江的山区相比,北京昌平的吕各庄为平原地区,
纬度和海拔均较低,温度则相对较高,引种后植株花期明
显提前。2014 年春季气温回升比 2013 年早,引种栽培的
263
生产链:繁殖、栽培、采后
A B
A B
图 1 2013(A)、2014(B)年垂花百合物
候示意图
Fig.1 Phenology of Lilium cernuum in 2013
(A), 2014(B)
图 2 2013 年垂花百合植株(A)及
花朵(B)
Fig.2 The plant (A) and flower (B) of
Lilium cernuum in 2013
A B
图 3 2014 年垂花百合植株(A)及
花朵(B)
Fig.3 The plant (A) and flower (B) of
Lilium cernuum in 2014
264
生产链:繁殖、栽培、采后
表 1 北京地区 2013 年和 2014 年的温度记载表
Tab. 1 The temperatures of Beijing in 2013 and 2014
年份 月 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均
2013 均温℃ -6.3 -2.9 4.8 11.2 20.7 22.6 25.9 25.6 19.0 11.9 4.5 -1.8 11.3
2014 均温℃ 0.15 -0.27 9.76 17.3 21.86 25.37 28.26 25.95 20.87 28.42 6.09 -0.5 15.27
表 2 垂花百合原生境生长与引种栽培的形态变异
Tab. 2 The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of L. cernuum in Beijing compared within Wohu Mt., Linjiang
吉林临江
Linjiang, Jilin
北京(2013)
Beijing(2013)
北京(2014)
Beijing(2014)
植株高度 cm 中(55.00) 中(52.00) 中(46.26)
茎上叶片数 多(44) 多(48) 多(40)
叶长 cm 中(12.00) 短(8.00) 短(8.94)
叶宽 mm 1.82 2.08 2.03
花朵数 少(1~3) 少(1~2) 少(1~2)
花序类型 总状花序 总状花序和伞形花序 总状花序
花径 cm 小(4.11) 小(4.09)
内瓣长度 cm 短(4.03) 短(3.61)
内瓣宽度 cm 窄(1.19) 窄(1.0.7)
花瓣斑点数 中(39) 少(25)
花瓣斑点大小 mm 中(0.52) 中(0.56)
花药长度 cm 短(0.96) 短(0.99)
花丝颜色 绿色 绿白色
花粉颜色 橙色 橙色
表 3 引种垂花百合花期各性状统计(2014 年)
Tab. 3 Floral traits of L. cernuum in 2014
性状
序号
植株高度
(cm)
茎上叶片
数
叶长
(cm)
花朵数
花径
(cm)
内瓣长度
(cm)
内瓣宽度
(mm)
花瓣斑
点数
花瓣斑点大
小(mm)
花药长度
(mm)
1 30.50 23 8.60 1 3.30 3.35 7.91
2 63.00 41 10.08 2 3.84 4.80 12.60 39 0.58 9.76
3 46.50 23 7.60 2 4.53 4.90 10.51 37 0.68 10.01
4 38.70 28 8.20 1 4.21 2.61 9.97 27 0.48 10.12
5 49.20 71 12.40 2 4.78 2.81 8.05 27 0.39 13.89
6 59.20 63 8.70 3 3.16 3.50 11.57 14 0.57 8.72
7 36.70 31 7.00 2 4.80 3.30 11.42 4 0.66 8.80
∑ 323.80 280 62.58 13 28.62 25.27 64.12 148.00 3.36 69.21
X
s
46.26
11.93
40
19.55
8.94
1.81
1.86
0.69
4.09
0.68
3.61
0.90
10.69
1.58
24.67
13.49
0.56
0.11
9.89
1.94
注 :X 代表算数平均值 ;s 代表标准差
Note : X represents Arithmetic Average ;s represents standard deviation
表 4 垂花百合原生地及引种地的地理气候信息
Tab. 4 Geographical and climatic information of Lilium cernuum in native area and introducing region
地点 平均海拔 土壤类型 气候类型 日照时数 年降水量 年平均气温 1 月平均气温 7 月平均气温
原生地(临江) 734.0 m 森林土(微酸性) 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280h 750~100mm 2-4℃ -15.6℃ 22.4℃
引种地(北京) 43.5 m 褐土(微碱性)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2780h 470~660mm 9-12℃ -3.1℃ 26.7℃
265
生产链:繁殖、栽培、采后
第二年花期明显比第一年提前,这在北京地区其他开花植
物上也能体现,可见温度是影响垂花百合花期的重要原因。
除温度差别外,引种地较原产地的光照时数稍长,年降水
量较少,且土壤肥力及特性需要靠人工添加营养土来补偿
和调节。野生垂花百合原生境的小环境有一定阴影,引种
后夏季遮阴与不遮阴处理虽然没有明显的影响植株正常生
长与开花,但植株高度有变矮的趋势,叶片变短变宽,花
瓣上斑点数变少,可能是由于光照变强的原因造成的,而
且植株提早进入枯萎期除了温度因素外,是否与光照有关
也需进一步探讨。
引种北京后的垂花百合能够成活、开花,并且顺利越
冬、越夏,在形态上存在一定变异,但在开花数和花朵形
态上跟野生垂花百合基本一致,观赏价值未见降低。温度
的升高会导致垂花百合的花期提前。引种后有无遮阴处理
对垂花百合的形态性状影响不大,说明其具有一定的耐热、
耐旱性,但忌涝。整体看来,垂花百合能够在北京进行人
工驯化栽培。
参考文献
[1] 周繇. 长白山区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评价体系的初步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26(3):599- 605.
[2]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缉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第14 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148.
[3] 徐莹,,雷家军. 垂花百合资源调查及种子繁殖研究[J].种子, 2011.30(8) :71-73.
[4] 雷家军,荣立苹,毕晓颖,郑洋,于殿成. 辽宁省野生百合资源的调查与分类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8,39( 2):161-164
[5] Li Y H, Xiao H Y, Liu Q L. 2014. Investigation and Cultivation of Lilium cernuum from Northeast China. Acta Hort. 1027:55-64
[5] 张丽娜,雷家军,韩凌,胡新颖. 百合属(Lilium)几种植物花粉形态的观察[J]. 西北农业学报, 2006,15( 6):174-178.
[6] 王丹菲, 赵珺, 雷家军. 百合种间杂交亲和性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6, 37(1): 26-30.
[7] 刘芳,王晓丽,张彦妮,杨青杰,周蕴薇. 垂花百合花器官离体培养[J]. 草业科学, 2012,29(12): 1894-1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