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江苏2个种源长筒石蒜种子的品质检验



全 文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12,18(02) 81
江苏2个种源长筒石蒜种子的品质检验
徐万泰1 郭伟红2
(1徐州市苗圃,江苏徐州221000;2徐州市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站)
摘 要:从千粒重、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和生活力等方面对江苏2个种源的长筒石蒜种子进行了品质鉴定。结果
表明,长筒石蒜种子为中粒型,种子含水量较高,为不耐贮藏种子或顽拗种子,种子生活力较高,但发芽势和发芽
率较低,发芽持续时间较长,剩余新鲜粒较多,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
关键词:长筒石蒜;种子;品质检验;江苏
中图分类号 S6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2)02-081-004
长筒石蒜(Lycoris longituba)为石蒜科石蒜属多年生鳞
茎类球根花卉,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早春出叶,叶
片较宽,花大而形似百合,花色艳丽,有黄色、白色或白色
具浅红色条纹,花梗粗壮挺拔,花期7 ~ 8月,果期10月,是
理想的园林地被植物和切花材料[1 ~ 4]。果实为蒴果,通常具
三棱,种子近球形,黑色。
花卉繁殖是繁衍后代、保存种质资源的重要手段,也是
园林应用、花卉选种和育种的前提。自然状态下石蒜属植
物以分球繁殖为主,但自身的分球能力较低,每个种球每
年大约分生1 ~ 2个小球[5],这种繁殖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园
林应用的需求。
种子品质检验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对植物种子的质量
进行细致的检验、分析,鉴定其优劣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是
进行种子繁殖的前提和必要条件。通过种子检验,可以评
定出种子质量的好坏,正确确定播种量,做到合理利用种
子,减免损失和浪费,也可防止危险性病虫害的传播与蔓
延[6]。因此,本试验对2个不同种源地的长筒石蒜种子进行
了初步的品质检验,检验内容包括种子重量测定、种子含
水率测定、种子生活力测定和种子发芽能力测定。试验目
的是检验白长筒种子的发芽能力及潜在发芽能力,为确定
石蒜类种子的安全含水量和适宜的贮藏环境以及选择适
宜的打破休眠的方法提供依据,也为更好地利用石蒜属植
物的种子提供可靠的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试验用长筒石蒜种子为2001年10月分别从南京中山植
物园和盱眙铁山寺森林公园林下采得。
1.2 试验方法
净种后的种子,依据《林木种苗手册》[7]、《林木种子处
理指南》[8]和《种子检验的原理和技术》[9]中对种子品质检
验的步骤和要求一一进行检验。由于种子数量不大,试验
以每一种源地采集到的所有净种后的种子为一个样本进
行。
种子重量以千粒重表示,千粒重采用百粒法测定,设8
个重复,每一重复100粒。
种子含水率测定采用红外线快速烘干法[10],用相对含
水率表示。将待测种子放入干燥后的铝盒内,称重后放入
红外线烘箱内烘干,3h后取出干燥冷却,第1次称量。然后
再烘干3h,1h重复上述步骤测定1次,至恒重后试验结束。
试验设2个重复,每一重复取样约30g。种子含水率计算公
式为[11]:
Q0-Q1
H(%)= ×100
Q0
式中:H——种子含水率(%);
Qo——干燥前供检种子重量(g);
Ql——干燥后供检种子重量(g)。
种 子 生 活 力 测 定 采 用 四 唑 染 色 法。种 子 在 清
水 中 浸 泡24h后,取 出 剥 取 种 胚,将 种 胚 投 入 以
KH2PO4:Na2HPO4·2H2O=2:3为缓冲液的0.5%的四唑溶液
中,然后置于25℃的恒温箱中,5h后取出观测种胚的染色
情况。设4个重复,每一重复30粒。
种子发芽测定采用常规发芽方法。种子用25℃的温水
浸泡24h后,放入25℃的培养箱中培养。发芽容器采用中号
培养皿,隔天观察1次,并将发芽种子移入珍珠岩基质中继
续培养。设4个重复,每一重复75粒。发芽率、发芽势、平均
发芽时间计算公式为:
L1
F(%) = ×100
L0
式中:F——种子发芽率(%);
Lo——供检种子总数;
Ll——供检种子发芽粒数。
作者简介:徐万泰(1974-),男,本科,园林工程师,从事园林植物育种、应用及绿化养护等工作。 收稿日期:2011-11-17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12,18(02)82
LsFs(%) = ×100 L0
式中:Fs——种子发芽势(%);
Lo——供检种子总数;
Ls——种子发芽达到最高峰时种子发芽粒数。
式中:D——种子置床以后的天数,以置床之日为0;
M——相应各日的正常发芽粒数;
n——终止天数,i=0,1,2⋯n。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重量
由表1可知,长筒石蒜种子南京种源千粒重为446.1g,
盱眙种源千粒重为382.6g,属于中粒型种子。
2.2 种子含水量
表2表明,长筒石蒜新鲜种子内含大量淀粉,水分含量
较高。南京种源种子含水量为54.0%,盱眙种源种子含水量
为59.2%,均大于50.0%。
2.3 种子生活力
2种源种子均在成熟后期采集,采集后立即进行测定,
第18卷02期 83
故种子生活力丧失较小。由表3可知,2种源种子生活力都
较高,南京种源87.5%,盱眙种源86.7%,说明长筒石蒜种子
潜在的发芽能力较高。
2.4 种子发芽测定
试验结束后,剩余种子经剖切检验均为新鲜粒。
由表4及图1、2可知,长筒石蒜2个种源种子发芽持续时
间较长、发芽极不整齐、平均发芽率和平均发芽势很低、剩
余种子新鲜粒较多,而表3又表明该种子生活力较高。由此
可说明,长筒石蒜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或者说明试验
所选发芽条件不是最适条件。
3 结论与讨论
3.1 种子重量
种子重量是反映种子的大小和饱满程度的指标,也是
确定播种量的依据之一[6,7]。同一植物种子千粒重越大,种
粒越大。长筒石蒜2种源种子千粒重虽有一定的差别,但相
差较小,这可能与2种源林分有关。石蒜属植物虽具有一定
的耐阴性,但营养物质的积累需要一定的光照。盱眙种源
林分为落叶阔叶林,长筒石蒜生长初期有充足的光照,而
南京种源林分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冬季虽有部分树木
落叶,但仍有许多常绿树种,致使营养物质的积累较少,从
而影响了种子的质量。建议在以后的生产和试验中,采集
种子以林缘地或稀疏林分地为主。
3.2 种子含水量
种子含水量是指种子中所含水分的重量与种子重量的
百分比。种子含水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种子的寿命。长筒石
蒜新鲜种子含水量较高,气干状态下很快抽缩、变硬,失去
发芽能力。台湾吕美丽的研究也表明忽地笑种子在5℃下
贮藏90d后,种子发芽率即快速下降。可见石蒜类种子为不
耐贮藏种子或顽拗种子[8]。这类种子必须在高含水量状态
下贮藏,一般贮藏含水量大于30%,如栎属的坚果在含水量
35% ~ 45%,贮藏温度为-1 ~ 3℃,贮藏容器为透气型的
条件下可贮藏3年而不致完全失去生活力。
顽拗种子贮藏时不但要考虑安全含水量,还要考虑贮
藏温度以及贮藏容器。贮藏容器以透气防潮型为好,否则
种子会吸收或失去水分以求与周围的湿度达到平衡。贮藏
温度以-1 ~ 4℃为好。低于-1℃,种子会因受冻结冰而丧
失生活力;高于4℃,又会促进种子的新陈代谢和萌发速
度。安全含水量是指在种子贮藏时,为维持种子生命力所
必需的含水量。高于安全含水量,种子新陈代谢作用旺盛,
不利于长期保存;低于安全含水量,种子又因生命活动无
法维持而死亡。石蒜种子即为该类型种子,贮藏时需要较
高的含水量,安全含水量的确定就显得尤为重要。希望在
以后的研究中能进一步确定其安全含水量、贮藏温度及贮
藏时间,为良种选育及广泛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3.3 种子生活力
种子生活力是一个操作方法简便、快速高效地测定种
子生活力的指标。在条件有限不能进行发芽试验,或种子
由于深休眠发芽所需时间较长时,它可以反映种子的发芽
能力。长筒石蒜2种源种子平均生活力都较高,说明长筒石
蒜种子潜在的发芽能力很高。
3.4 种子发芽能力
种子发芽能力是指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并长出
幼苗的能力,通常用发芽率、发芽势和平均发芽时间来表
示[11]。测定种子发芽能力对确定合理的播种量、改进种子
贮藏方法、划分种子等级以及确定合理的种子价格都具有
重要意义。种子发芽率是指正常发芽的种子数与供测种子
数的百分比,是种子生命力的反映。发芽率高的种子质量
好,播种后出苗率高。发芽势是指种子发芽数达到高峰时
的正常发芽种子总数与供测种子总数的百分比,是种子发
芽程度的指标。发芽势高的种子,播种后发芽整齐、出苗一
致。平均发芽时间是供测种子发芽所需的天数。平均发芽时
间短的种子生命力旺盛,播后出苗早而整齐。长筒石蒜种子
的生活力虽然很高,但平均发芽率、平均发芽势较低,平均
发芽时间较长。这可能与长筒石蒜为春出叶型石蒜,种子成
熟后即进入冬天,致使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有关,当然,
也可能与试验所选发芽条件有关,但笔者认为与前者的关
系更大。
种子休眠是指种子由于受内在因素或外界环境条件的
影响,使种子一时不能发芽或发芽困难的自然现象。长筒
石蒜为春出叶型,种子秋季成熟,成熟后即进入寒冷的冬
天,为保存和繁衍物种,致使种子具有一定的休眠性。但吕
美丽曾指出同属忽地笑的种子不具有休眠性,这可能与忽
地笑为冬出叶型有关。种子休眠虽可保存物种,但会给研
究和生产实践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应用时一定要选择合适
的方法来解除种子的休眠,这就是所谓的种子催芽。常用
的种子催芽方法较多,但哪种更适合石蒜属植物还有待于
今后进一步探索。
石蒜属植物种类较多,(下转96页)
徐万泰等 江苏2个种源长筒石蒜种子的品质检验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12,18(02)96
油茶喜温暖气候,要求年平均气温为14 ~ 21℃,无霜
期200 ~ 360d,≥10℃的有效积温为4 200 ~ 7 000℃。叶
芽吐露的最低温度为8℃,15℃时抽梢展叶,气温升至20℃
时生长最快;花期(10 ~ 12月或延至次年1 ~ 2月)最适宜
的平均温度为12 ~ 13℃,温度骤降或晚霜可造成落花落
果现象严重;果实膨大期为3月下旬至8月下旬,以7月初至
8月初果实体积增长迅速,期间果实生长与温度有着密切
关系,平均气温达到30℃时,果实生长最快,9月上旬果实
成熟。
连南年平均气温为19.5℃,无霜期长达299d,≥10℃的
有效积温6 750℃。热量充足,主要集中在6 ~ 9月,8、9月份
平均气温可达到30℃左右,十分符合油茶籽“7月长果、8月
长油”的特性,为油茶果生长膨大和油脂转化提供了充足
的热量条件,生产出的油茶籽结实饱满、含油量高。
2.2 水分条件
油茶性喜湿润,要求年降水量1 000mm以上,花期需晴
朗少雨天气,有利于花蕾开放和昆虫授粉,连阴雨不利于
授粉,影响坐果; 7 ~ 8月份果实体积迅速膨大期需水较
多,水分充足促进果实正常生长发育,遇高温干旱会出现
“7月干球、8月干油”现象,而出现大雨或暴雨天气,则易导
致落果和裂果。
连南县多年年平均降水量1 629.9mm,年均相对湿度
79%,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4 ~ 8月为雨季,占全年总降水
量的70%以上,有利于补充油茶果实膨大所需水分,可见,
连南县无论年降水量,还是油茶需水关键期的降水量,基
本能够满足油茶生长发育的需求。
2.3 光照条件
油茶为半阴半阳性树种,幼苗期喜阴,成林时喜阳,
其成树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光照。通常,阳坡茶树树势较
好,结实多,产量高,茶籽出油率高,要求年日照时数为
1 600 ~ 1 900h,在6 ~ 7月春梢花芽分化盛期,光照时数
日均达到11h时,有利于花芽分化。
连南县年均日照时数为1 549.9h,日照率为35%,全年
太阳辐射量101.5kCal/cm2,茶园多分布于丘陵阳坡,能充
分的利用光照条件。
3 气象灾害及其防御对策
3.1 气象灾害
3.1.1 干旱 连南县常有季节性的春旱、秋旱河冬-春连旱,
有时还会发生夏-秋连旱,干旱频率高,几乎年年都有。春
旱会加剧油茶落花落果;遇夏-秋连旱天气,高温缺水将影
响油茶果实增长和油脂转化,果实不饱满,造成减产降质。
3.1.2 风雹 连南县冰雹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以春季最
多,占冰雹总日数的83%,常伴随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出现。
大风、冰雹会造成严重的落花落果,还会砸落、打烂叶片,
刮折枝条,影响产量。
3.1.3 冻害 油茶冬季开花,春季幼果形成,若冬季至春初
季温度下降到0℃以下,会抑制油茶树开花授粉和幼果形
成,严重时植物体内易发生冰冻,致使叶、枝梢、主干和根
系受到伤害或死亡。连南县极端最低气温为-8.0℃,年均降
雪日为2.2d,历年终霜日出现在2月10日,在霜冻冰雪天气
过程中,要加强茶园肥水管理,以提高茶树抗寒能力。
3.2 防御对策
要做好连南县油茶花期冻害、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预
警预报工作,提高农业气象服务,积极开展人工消雹、增雨
等人影作业,为油茶产业的增产增收提供专业的气象服务
保障。遇 灾害年,加强林园管理,及时采取补救措施,降低
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李青建,王 勃,江声荣,等.平塘县种植油茶的气候条件及主要
气象灾害[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
[2]刘 梅,刘永裕.三江县油茶生产的气候适应性分析[J].气象研究
及应用,2007(S1):90-91,94. (张宏民编、校)
(上接83页)花后结实的种也非长筒石蒜一个,而人工授粉
则可以使很多因自身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不能结实的植
物正常结实,如忽地笑自然结实率仅为8.7%,人工授粉结
实率则高达100%[12]。笔者希望其对长筒石蒜种子品质的初
步研究能给研究石蒜属其它种类的种子提供最一般的基
础,也为石蒜属植物在园林上的应用以及良种选育和新品
种的培育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院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第十六卷第一分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18-27.
[2]江苏省科学研究所.江苏植物志·上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1977:380-383.
[3]北京林业大学园林系花卉教研组. 花卉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
版社,1996:359-361.
[4]胡一民,郭兴然.安徽野生石蒜资源以及开发利用[J].中国花卉盆
景,1996(11):34-35.
[5]森源治郎,坂西义洋.Studies on the growth and flowering of bulbous
plants of Amaryllidaceae.I.Growth and flowering of Lycoris plants
grown in the field[J],J.Japan. Soc. Hort. Sci, 1977,45:389-396.
[6]缪礼科,李玉梅.良种选育及种子经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7:120-141.
[7]孙时轩.林木种苗手册·上册[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5:101-
163.
[8]苏金乐.园林苗圃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53-57.
[9]颜启传.种子检验的原理和技术[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10]毕辛华.种子检验[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11]俞 玖.园林苗圃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8:26-29.
[12]林纯英,张建生(台).金花石蒜栽培技术专刊[M]. 台湾省花莲
区农业改良场,1999.
(张宏民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