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基金项目]广西莪术中姜黄素提取工艺及其衍生物合成的研究(编号:200103YB032);海洋药物研发中心—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教育厅)
(桂教科研【2013】8号-4);西南特色民族药物开发工程研究中心—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教育厅)(编号:桂教科研【2013】8号-5) [作
者简介]黄兴振,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药剂学。电话:0771-5358272,E-mail:huangxingzhen@163.com [通讯作者]林华,男,本
科,助理研究员,电话:13978099257,E-mail:13622588@qq.com
响应面法优化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广西莪术中姜黄素
黄兴振1,朱丹1,蒋伟哲1,巫玲玲1,林华2 (1.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530021;2.柳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广西 柳州
545000)
[摘要] 目的:确定广西莪术中姜黄素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的方法并优选最佳提取条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
响应面法优化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姜黄素的条件,研究提取温度、固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3个因素对姜黄素得率的影响。结
果:近似最佳提取条件是提取温度81℃,液固比5.8,乙醇体积分数为81%,姜黄素得率为0.878 mg·g-1。结论:响应面法优
化出的广西莪术姜黄素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工艺,方法简单,可预测性强。
[关键词] 莪术;姜黄素;响应面法;表面活性剂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13(2014)22-1885-05 DOI: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4.22.02
Optimization of surfactant-assisted extraction condition of curcumin from Curcuma using re-
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HUANG Xing-zhen1,ZHU Dan1,JIANG Wei-zhe1,WU Ling-ling1,LIN Hua2(1.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xi Nanning 530021,China;2.Liuzhou Institute for Food and Drug Control,Guangxi Liuzhou 54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optimize surfactant-assisted extraction condition of curcumin fromCurcumausing response sur-
face methodology and to obtain optimal conditions.METHODS On the basis of single-factor experiments,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was used to optimize the surfactant-assisted extraction condition of curcumin fromCurcuma.Extracting tempera-
ture,liquid-solid ratio,ethanol concentration were considered as the variables in three-levels.RESULTS The optimal extraction
parameters were as folows:extracting temperature 81℃,liquid-solid ratio 5.8 and ethanol concentration 81%,the yield of
curcumin was 0.878 mg·g-1.CONCLUSION This extraction processing for curcumin is sample and good predictability.
KEY WORDS:Curcuma;curcumi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surfactant
广西莪术是(Curuma kwangsiensis S.G.Leeet
C.F.Liang)的干燥块茎,又名毛莪术、桂莪术,是广
西道地药材,产量大。其有效成分在体内的代谢物
通过调节不同的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生长因子、激
酶等[1-2],具有抗肿瘤[3-4]、降脂、利胆[5]、抗炎和抗氧
化[6]多种生物活性。广西莪术中含有两大成分:挥
发油和姜黄素类。其中的姜黄素具有抗炎、抗肿瘤、
降血脂、抗氧化、消除自由基等作用,且毒性低[7-8]。
姜黄素是自然界具有二酮的色素,不溶于水,溶于乙
醇及冰醋酸。姜黄素可从姜黄、莪术中被提取出来,
传统姜黄素的提取方法已报道很多,陈雁虹[9]等对
比了5种提取姜黄素的方法,结果以乙醇温浸提取
姜黄素所得的含量最高。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在辅助
中药提取技术等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本研究将
在表面活性剂的协助下,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
用响应面法对广西莪术中姜黄素进行提取工艺的优
化,为广西莪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
日本岛津LC-2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
公司);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型号:AUW120D,厂
家:Shimadzu Corporation Japan);旋转蒸发仪、恒
温水浴锅均为郑州长城科工贸有限公司产品。
原料:广西莪术,购于广西灵山,经广西医科大
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与生药学教研室朱丹博士鉴
定为姜科植物广西莪术Curcuma kwangsiensis S.
G.Leeet C.F.Liang的根茎;试剂:氢化蓖麻油表面
活性剂(PEE-30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醇酯
80,无水乙醇,冰醋酸为分析纯;甲醇,乙腈为色谱
纯;水为注射用水。姜黄素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
定研究院,HPLC≥98%,供含量测定用,批号
110823-201004)。
2 方法
2.1 不同表面活性剂协助提取广西莪术中姜黄素
称取广西莪术干燥后的原药材10.0g粉碎,过40目
·5881·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年11月第34卷第22期Chin Hosp Pharm J,Nov 2014,Vol 34,No.22
筛,分别置于圆底烧瓶中,分别加入不同量的氢化蓖
麻油表面活性剂(PEE-300)、十二烷基硫酸钠、聚山
梨醇酯80等3种表面活性剂,加入60 ml 80%的乙
醇,加热至80℃[9],保温温浸提取3次,每次2 h。
2.2 回归方程的建立
2.2.1 色谱条件 回归方程的建立 本试验采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姜黄素的含量,采用YWG-C18
(150 mm×4.6 mm,i.d)为色谱柱;乙腈-水(含5%
冰醋酸)(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
温30℃;检测波长为420 nm。
2.2.2 标准曲线的制备 取姜黄素对照品约5
mg,精密称定,置于50 ml量瓶中,加入甲醇溶解并
定溶至刻度,做为对照品溶液。精密吸取姜黄素对
照品溶液1,2,4,8,10 ml于10 ml量瓶中,加甲醇
至刻度,摇匀。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别进样,每次
10μl,测定峰面积值,以峰面积和浓度进行回归处
理,得回归方程为:Y=55 256 X-129 009,R=
0.999 8,表明姜黄素在10.24~102.4μg·ml
-1范围
内线性关系良好。
2.3 广西莪术中姜黄素的测定 合并“2.1”项提取
液,趁热抽滤,记录滤液体积,按照“2.2.1”色谱方法
测定并计算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计算
姜黄素的浓度,并根据滤液体积计算姜黄素的含量
及提取得率。
2.4 单因素试验提取姜黄素
2.4.1 温度对广西莪术中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准
确称取已过40目筛的广西莪术干燥药材粉末10 g,
加入氢化蓖麻油表面活性剂PEE-300 4 g,加入60
ml 80%的乙醇,分别加热至60,70,80,90℃,保温
温浸提取3次,每次2 h,并按“2.3”法测定姜黄素的
含量。
2.4.2 液固比对广西莪术中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已过40目筛的广西莪术干燥药材粉末10
g,加入氢化蓖麻油表面活性剂PEE-300 4 g,加入
80%的乙醇,液固比分别为10,8,6,4,加热至80
℃,保温温浸提取3次,每次2 h,并按“2.3”法测定
姜黄素的含量。
2.4.3 乙醇浓度对广西莪术中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准确称取已过40目筛的广西莪术干燥药材粉末10
g,加入氢化蓖麻油表面活性剂PEE-300 4 g,加入
60 ml的乙醇,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60%,70%,
80%,90%,加热至80℃,保温温浸提取3次,每次
2 h,并按“2.3”法测定姜黄素的含量。
2.5 响应面试验提取姜黄素 根据响应面试验设
计原理[10-12],结合单因素试验的结果,选取影响姜黄
素得率的主要因素提取温度(X1)、液固比(X2)、乙
醇浓度(X3)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设计,以姜黄素的得
率为响应值,并通过Design Exper 7.0软件进行回
归分析,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试验因素与水平的
取值见表1。各因素水平编码变换公式如下:
提取温度=(X1-80)/10
固液比=(X2-6)/2
乙醇体积分数=(X3-80)/10
表1 响应面试验因素及水平
Tab 1 Factors and levels of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水平
因素
X1提取温度/℃ X2液固比 X3乙醇体积分数/%
-1 70 4 70
0 80 6 80
1 90 8 90
3 结果与讨论
3.1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广西莪术姜黄素提取率的
影响 通过表2~4可以看出:从广西莪术中提取姜
黄素,加入氢化蓖麻油表面活性剂(PEE-300)、十二
烷基硫酸钠、聚山梨醇酯80等3种表面活性剂后,
与没有加表面活性剂相比能明显提高姜黄素的得
率,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用量的增加,得率也会增
加。其中氢化蓖麻油表面活性剂(PEE-300)的作用
最为明显,当用量为药材量的0.4%时,姜黄素的得
率得到最高值,比不加表面活性剂增加了77%。当
氢化蓖麻油表面活性剂(PEE-300)用量继续增加,
姜黄素得率反而会下降,可能与表面活性剂形成胶
束降低提取率有关。
表2 表面活性剂氢化蓖麻油表面活性剂(PEE-300)对广西
莪术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Tab 2 Effect of PEE-300 on yield of curcumin fromCurcu-
ma
编号 用量(相当于药材量)/% 姜黄素得率/mg·g-1
1 0 0.45
2 0.2 0.57
3 0.4 0.86
4 0.6 0.84
5 0.8 0.79
6 1.0 0.77
表3 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广西莪术姜黄素得率
的影响
Tab3 Effect of sodium dodecyl sulfate on yield of curcumin
fromCurcuma
编号 用量(相当于药材量)/% 姜黄素得率/mg·g-1
1 0 0.43
2 0.3 0.66
3 0.4 0.72
4 0.5 0.75
5 0.6 0.74
6 0.7 0.70
3.2 单因素试验结果 在单因素试验中各个条件
·6881·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年11月第34卷第22期Chin Hosp Pharm J,Nov 2014,Vol 34,No.22
进行了3次重复试验,各数据取这3次的平均值。
表4 表面活性剂聚山梨醇酯80对广西莪术姜黄素得率的
影响
Tab 4 Effect of Tween-80 on yield of curcumin fromCur-
cuma
编号 用量(相当于药材量)/% 姜黄素得率/mg·g-1
1 0 0.42
2 0.4 0.52
3 0.8 0.61
4 1.2 0.76
5 1.6 0.83
6 2.0 0.79
3.2.1 温度对广西莪术中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从
图1可以看出,提取温度从60℃到90℃,广西莪术
中姜黄素的得率先升高,80℃的时候达到最高值,
随后得率降低。可见最佳提取温度为80℃,温度太
高可造成溶剂的挥发,使溶剂的体积和极性发生改
变,同时也与姜黄素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有关,造成姜
黄素得率降低。
图1 温度对广西莪术中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Fig 1 Effects of temperature on yield of curcumin fromCurcuma
3.2.2 液固比对广西莪术中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随着液固比的增加,姜黄素的得率
逐渐升高,这与溶剂的量越多,溶质与溶剂的接触越
充分,易造成较大的浓度差,姜黄素易于从药材中溶
解出来。但当液固比增加到6的时候,姜黄素得率
的增加已十分不明显,综合考虑成本,因此选择液固
比为6为最佳比例。
图2 液固比对广西莪术中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Fig 2 Effects of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on yield of curcumin from
Curcuma
3.2.3 乙醇浓度对广西莪术中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从图3中可以看出,乙醇浓度的升高,姜黄素的得
率先升高后降低,使用80%的乙醇时姜黄素的得率
最高,根据相似相容的原则,80%的乙醇是最佳提取
浓度。随着浓度的升高,不仅会造成溶液的挥发,同
时也会把姜黄素以外的脂溶性的物质溶解出来,对
后续的分离纯化造成不便。
图3 乙醇浓度对广西莪术中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Fig 3 Effects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s on yield of curcumin from
Curcuma
3.3 响应面试验结果
3.3.1 回归试验方案及结果 通过对单因素影响
因素试验的研究,确定了因素试验水平,根据Box-
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原理进行三因素三水平
设计,以姜黄素得率为响应值,响应分析试验方案及
结果见表5。
表5 响应面分析试验方案及结果
Tab 5 Results and experimental program of response sur-
face methodology
试验号
编码水平
X1 X2 X3
Y
1 -1 0 -1 0.793
2 -1 -1 0 0.823
3 0 0 0 0.885
4 -1 1 0 0.816
5 0 -1 -1 0.810
6 0 0 0 0.872
7 0 -1 1 0.819
8 1 -1 0 0.841
9 0 1 -1 0.793
10 0 0 0 0.883
11 0 1 1 0.825
12 1 1 0 0.826
13 0 0 0 0.874
14 -1 0 1 0.787
15 1 0 1 0.812
16 1 0 -1 0.781
17 0 0 0 0.866
3.3.2 模型建立及方差分析 利用Design Expert
软件程序对表5的试验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回归拟
合,建立回归方程模型,其方程如下:
Y(姜黄素得率)=0.88+5.125×10-3 X1-
4.125×10-3 X2+8.25×10-3 X3-2×10-3 X1X2
+9.25×10-3 X1X3+5.75×10-3 X2X3-0.003 4
X21-0.016 X22-0.049 X23
对回归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见表6。结果
表明模型高度显著(P<0.01),统计学上有意义,失
拟项不显著(P>0.05),该模型与试验的拟合度良
好。R2=0.982 9,校正决定系数R2Adj=0.961 0,说
明该模型与实际值拟合度良好,可以用该模型来分
析和预测试验结果。回归方程的显著性表明,因素
X21、X22、X23对试验结果高度显著(P<0.01),X3、X1
·7881·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年11月第34卷第22期Chin Hosp Pharm J,Nov 2014,Vol 34,No.22
X3对结果影响显著(P<0.05),其余各项对结果影
响不显著(P>0.05)。此外,从方程中可以看出各
因子对姜黄素得率的大小影响顺序为:X3(乙醇体
积分数)>X1(提取温度)>X2(液固比)。
表6 回归方程方差分析表
Tab 6 Variance analysis of mathematical regression model
方差来源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和 F值 P值
模型 0.019 9 2.083×10-3 44.82 <0.000 1
X1 2.101×10-4 1 2.101×10-4 4.52 0.071 0
X2 1.361×10-4 1 1.361×10-4 2.93 0.130 7
X3 5.445×10-4 1 5.445×10-4 11.72 0.011 1
X1X2 1.600×10-5 1 1.600×10-5 0.34 0.578 5
X1X3 3.423×10-4 1 3.423×10-4 7.37 0.030 0
X2X3 1.323×10-4 1 1.323×10-4 2.85 0.135 4
X12 4.867×10-3 1 4.867×10-3 104.76 <0.000 1
X22 1.012×10-3 1 1.012×10-3 21.77 0.002 3
X32 0.010 1 0.010 215.36 <0.000 1
残差 3.253×10-4 7 4.646×10-5
失拟项 7.525×10-5 3 2.508×10-5 0.40 0.760 4
误差 2.500×10-4 4 6.250×10-3
总离差 0.019 16
注:模型的R2=0.982 9,R2Adj=0.961 0,P>0.05表示影响不显著;
P<0.05表示影响显著;P<0.01表示影响高度显著
3.3.3 响应面各因素交互作用分析 通过Design
Expert软件对三因素两两进行分析,对姜黄素得率
的影响二维等高线和三位响应曲面的结果见图4~
6。
从图4~6中可以看出:乙醇体积分数(X3)对
姜黄素提取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曲线相较于固液比
和提取温度较为陡峭;当乙醇体积分数固定时,提取
温度的曲线比固液比的要陡峭,相对而言提取温度
的影响比固液比的大。
图4 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对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Fig 4 Effects of ethanol concentration and extracted temperature on
yield of curcumin fromCurcuma
图5 固液比和提取温度对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Fig5 Effects of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 and extracted temperature on
yield of curcumin fromCurcuma
图6 乙醇体积分数和固液比对姜黄素得率的影响
Fig 6 Response surfac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liqued to solid ra-
tions and ethanol concentration
从响应面图在地面的投影的等高线可以作为评
价因素见相互作用强弱的一项指标,由图4~6中可
见提取温度和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和固液比的等
高线均为偏椭圆形,说明在某一因素取最佳值时,其
他的另外两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相对较弱,差异
不显著(P>0.05),而乙醇体积分数和提取温度的
等高线为椭圆形,相关的交互作用较强,差异显著
(P<0.05)。
3.3.4 验证性试验 从相应曲面图中可以看出,开
口均朝下,说明该模型方程有极大值。为确定最佳
值,对回归方程去一阶偏导数且令其等于零,对方程
求解,可得到3个因素的最佳水平值为X1=80.91,
X2=5.75,X3=80.86。根据优化试验结果进行了
近似验证试验,即选择提取温度81℃,固液比5.8,
乙醇体积分数81%提取3次,共进行3次平行试
验,姜黄素的平均得率为0.878 mg·g-1,与理论预
测值0.881%的相对误差小于1%。预测值与试验
值之间良好的拟合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4 讨论
氢化蓖麻油表面活性剂(PEE-300)为非离子型
表明活性剂,其易溶于水、脂肪或其他有机溶剂,具
有优良的乳化性能,其药用级可作为增溶剂提高提
取效率。参考已发表的关于姜黄醇提工艺的文献,
陶璐等[13]报道用正交法优化姜黄中姜黄素的提取
工艺,其最佳工艺是固液比为20倍,75%的乙醇提
取2次,每次3 h;张玉领等[14]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探
讨乙醇回流法提取姜黄素的最佳条件,其最佳条件
为75%的乙醇75℃下提取2 h,固液比为8倍;潘
承锋等[15]采用正交法从郁金中提取姜黄素,其平均
提取率为0.406 mg·g-1。本试验应用氢化蓖麻油
表面活性剂协作提取姜黄素,发现该法在提高姜黄
素得率上具有很大的作用,是不加表面活性剂提取
得率的2倍,且固液比也有所降低,节约了成本。同
时发现氢化蓖麻油表面活性剂提取效果强于十二烷
基硫酸钠、聚山梨酯80。
·8881·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年11月第34卷第22期Chin Hosp Pharm J,Nov 2014,Vol 34,No.22
本研究通过响应面试验,建立了姜黄素得率与提
取温度、固液比和乙醇体积分数这三因素之间的二次
多项式模型,从结果中可看出,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拟
合出姜黄素的理论得率,并通过回归分析可得出提取
最佳参数为:提取温度80.91℃,固液比5.75,乙醇体
积分数80.86%。按该工艺的近似条件进行提取,姜
黄素得率可达0.878 mg·g-1,模型预测值基本相符。
参考文献:
[1] Sikora E,Scapagnini G,Barbagalo M.Curcumin,inflamma-
tion,ageing and agerelated diseases[J].Immun Ageing,2010,7
(1):1-4.
[2] Zhou H,Beevers CS,Huang S.The targets of curcumin[J].
Curr Drug Targets,2011,12(3):332-347.
[3] 刘立民,常喜,王伟华,等.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抗侵
袭作用的研究[J].中国试验诊断学,2006,10(9):1085-1087.
[4] 姚运红,余健华,熊晖,等.姜黄素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及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表达的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6,37(4):647-649.
[5] 许实波,唐孝礼.姜黄素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J].中草药,
1991,22(3):140-114.
[6] 李瑜娟,王涛,黄思仪,等.姜黄抗炎抗氧化作用在心脑血管病
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8,21(19):1516-1517.
[7] 王琰,王慕邹.姜黄属常见中药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
2001,36(2):80.
[8] 戚爱隶.HPLC法测定姜黄、郁金香、广西莪术中姜黄素的含量
[J].中草药,2002,33(6):510-511.
[9] 陈雁虹,秦波,张媛媛,等.姜黄素不同提取方法比较研究[J].
中国医药信息杂志,2008,15(7):55-56.
[10]王梅英,陈慧斌,陈绍军.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岩茶总
黄酮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1,32(12):327-330.
[11]邓洁红,谭兴和,郭时印,等.响应面法优化刺葡萄皮色素提取
工艺参数[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6):
694-699.
[12]刘艳,胡刘秀,薛正莲,等.响应面法优化复合酶提取丹酚酸B
的工艺[J].中药材,2011,34(4):631-635.
[13]陶璐,喻运珍,刘义梅,等.正交试验法优选姜黄的醇提工艺
[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3-5.
[14]张玉领,陈培,王季茹,等.姜黄素提取条件的正交设计及硅胶
柱色谱纯化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16:241-242.
[15]潘承锋,潘爱娟.郁金中姜黄素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华中医
药杂志,2013,28(6):1887-1889.
[收稿日期]2013-11-01
[基金项目]贵州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黔科合G字[2012]7041号;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13]2039;贵州省科技厅联合基金黔科合
LG字[2011]018号;贵阳市科技局大学生创新课题:黔科合同2012[2] [作者简介]周雪,女,硕士,研究方向:药物制剂新剂型和新技术,电
话:15085970377,E-mail:hnhhzx@sina.com [通讯作者]沈祥春,男,教授,研究方向:心血管药理,电话:13511919069,E-mail:shenxiangchun
@126.com;陶玲,女,教授,研究方向:药物制剂新剂型和新技术,电话:15285581860,E-mail:649511230@qq.com
阿司匹林PEG -PLGA缓释微球的制备以及体外释药的考察
周雪1,2,薛雨晨1,2,贺智勇1,2,朱娅芳1,2,肖潮达1,2,沈祥春2,陶玲1,2 (贵阳医学院,1.中药药剂教研室,2.天然药
物优效利用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550004)
[摘要] 目的: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阿司匹林聚乙二醇-聚乙交酯丙交酯(PEG-PLGA)嵌段共聚物缓释微球,并对其体外
药物释放行为进行考察。方法:以PEG-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包封率、载药量以及收率综合加权评分为评
价指标,考察制备阿司匹林微球的主要影响因素,筛选出最佳处方,并进行体外释药性能的考察。结果:最佳处方制备的阿司
匹林PEG-PLGA微球表面光滑圆整,平均粒径为(90.21±2.3)μm,载药量为(10.67±1.78)%,包封率为(98.10±1.74)%,
体外累计释放95%需要168 h。结论:所制备的阿司匹林微球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和极高的包封率,且具有良好的缓释功能。
[关键词] PEG-PLGA;阿司匹林;微球;乳化溶剂挥发法;体外释放
[中图分类号]R9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213(2014)22-1889-05 DOI:10.13286/j.cnki.chinhosppharmacyj.2014.22.03
Study on the preparation and in vitro release characterization of aspirin PEG-PLGA sustained-
release microspheres
ZHOU Xue1,2,XUE Yu-chen1,2,HE Zhi-yong1,2,ZHU Ya-fang1,2,XIAO Chao-da1,2,SHEN Xiang-
chun1,2,TAO Ling1,2(1.Pharmaceutics of Chinese medicine,2.Key lab of optimal utilization of Natural Medicine resources,
Guiyang Medical University,Guizhou Guiyang 550004,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prepare aspirin polyethylene glycol-poly(lactic acid-glycolic acid)(PEG-PLGA)block copoly-
mer microspheres by emulsion-evaporation method and investigate the release characteristics in vitro.METHODS Aspirin mi-
crospheres were prepared from PEG-PLGA as a sustained release system using mixed solvent.The preparation process of mi-
crospheres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design,and the optimal formulation was evaluated by compositive weighted scores of
folowing indexes:the encapsulation efficiency,drug loading,and yield.And the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rug release were de-
·9881·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年11月第34卷第22期Chin Hosp Pharm J,Nov 2014,Vol 34,No.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