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生境条件对小蓬竹生长的影响



全 文 :第 33 卷第 4 期
2014 年 11 月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Vol. 33 No. 4
Nov. 2014
* 收稿日期:2014 —11 —20 修回日期:2014 —12 —10
基金项目:贵州省林业厅重大项目“喀斯特地区特色经济林树种培育与示范”(黔林科合 [2010] 重大 04 号)。
作者简介:金祺 (1974 —),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调查工作。
不同生境条件对小蓬竹生长的影响
金 祺1,刘济明2
(1.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阳 550001;2. 贵州大学林学院,贵阳 550025)
摘 要:小蓬竹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且为濒危竹种,但繁殖成活率很低,引种栽培长势也
较原生境差。为探索上述原由,在野外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利用 SPSS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小蓬竹
在不同生境条件下的生长状况,为小蓬竹的经营、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①小蓬竹生长
受坡向影响很大;②坡位对小蓬竹生长的影响并不大;③小蓬竹在不同坡度均能够生长,坡度 30°以下
较利于小蓬竹生长;④海拔对小蓬竹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小蓬竹;生境因子;相关性;生长指标
中图分类号:S 795.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6075(2014)04 —0052 —05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Habitats for the Growth of
Drepanostachyum luodianense
JIN Qi1,LIU Jiming2
(1. Guizhou Forestry Survey Institute,Guiyang 550001,Guizhou ,China;
2. College of Foresty,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 550025,Guizhou ,China)
Abstract:Drepanostachyum luodianense has high economic,social and ecological value,which is endanger
bamboo species,but the propagation survival rate was very low and introduction cultivation growth vigor were
much more poorer than the original habitats. In this paper,to explore the reasons of the above circumstances,
based on field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and using of SPSS software for correlation analysis,to study on the
growth of D. luodianense in different habitats,in order to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of D. luodianense for the
management,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①D. luodianense growth was highly effected
by the slope direction;②Effection of Slope position to the growth of D. luodianense was not obvious;③
D. luodianense could grow on different slope,slope below 30° was more beneficial to D. luodianense growth;④
Elevation ha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growth of D. luodianense.
Key words:Drepanostachyum luodianense(Yi et R. S Wang)Keng f. ;habitat factors;correlation;growth in-
dex
小蓬竹 (Drepanostachyum luodianense (Yi et
R. S. Wang)Keng f. )属竹亚科镰序竹属,为我国特
产一次性开花结实的合轴丛生型竹种[1]。据调查小蓬
竹仅分布在贵州省罗甸县、平塘县、紫云县和长顺县
城关镇喀斯特山地,在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和
《IUCN红色名录》中都被列为极危种。常成小片生
长于海拔 600 ~ 1 000 m 的石灰岩裸露石山上,是喀
斯特石山地区的适生性竹种。小蓬竹竹杆被大量用作
·25·
2014 年第 4 期 金祺,等:不同生境条件对小蓬竹生长的影响 第 33 卷
架秆、编织等,是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整株植
株可用作立体绿化,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影响小蓬竹林平均株高和地径的因素有很多,例
如:阳光、水分、温度、湿度、土壤中各元素的含
量、土壤的理化性质、年龄组成等,使得确定主要影
响因素工作难以进行。经过实地考察,本研究主要在
大尺度生境条件下研究小蓬竹生长发育状况,其中包
括坡向、坡位、坡度和海拔这四个生境因子对小蓬竹
生长的影响。
1 研究区概况
1.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地设在贵州省罗甸县和平塘县,其中罗甸县
为主要研究区,平塘县为辅助研究区。罗甸县位于贵
州省南部边缘,北接黔南州惠水、长顺县,西邻黔西
南州望漠县和安顺市紫云县,东与平塘县接壤,南与
广西南丹、天峨、乐业县隔红水河相望。平塘县位于
贵州南缘中部,东临独山县,南与广西南山县毗邻,
西与惠水县、罗甸县相连,北与贵定县、都匀市
接壤。
1. 2 试验地基本情况
实验样地所在区域海拔集中于 600 ~ 1 010 m。为
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境内以峰从山地为
主,丘陵、盆地相间分布。山地占总面积的 85. 8%,
丘陵占 9. 7%,盆地占 4. 6%。河流在境内穿插、切
割,更使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属南亚热带季风气
候,其特点是:春暖早、秋凉迟、夏长冬短、四季不
甚分明,无霜期长,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多,降雨量
充沛,但时空分布不均,干湿季节明显,气候地区差
异大。
小蓬竹分布的具体地段皆为石灰土,其它土壤类
型上无小蓬竹分布。试验研究地段各样地内小蓬竹均
占绝对优势,其盖度在 65% ~ 75%,位于群落的中
上层,植株上部基本生长在灌木之上。在群落中,小
蓬竹与一些乔木树种、灌木树种和少量草本植物混生
在一起。乔木层种类少,盖度小,树种主要有:苦枥
木 (Fraxinus inusznsularis Hemsl. )、樟叶械 (Acer cin-
namomifolium Hayata)、山核桃 (Carya cathayensiss
Sarg )盖度约 15%;灌木层植物种类丰富,盖度大,
树种除了小蓬竹外主要 有:檵 木 (LoroPetaum
chinense (R. Br)Oliv. )、皱叶雀梅藤 (Sageretia rugo-
sa Hance)、密蒙花 (Buddleja officinalis Maxim. )等,
盖度约 85%;草本层主要物种有:茜草 (Rubia
cordifolia L. )、大籽篙 (Artemisia sic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 )、艾篙 (Artemisina arayi Levl. et M. ),盖度约
为 25%。
2 研究方法
本实验的野外调查时间为 2013 年 8 月份,采用
临时样地调查法,在小篷竹集中分布区 (罗甸、平
塘)选取树种组成、群落结构等方面具有代表性典
型地段,按照坡位、坡向设置临时样地,对小蓬竹种
群进行调查。样地面积 10 m × 5 m,样地内小蓬竹丛
数控制在 12 丛左右,共设置样地 30 个,记录每个样
地的坡位、坡向、海拔、坡度等生境因子,利用地形
图确定海拔,罗盘仪测定坡度。竹株大小可用高度和
地径表示,地径和株高的测量很方便,调查样地内小
蓬竹的株数、地径、株高。小蓬竹地径的取值方法是
选取标准样地中每株小蓬竹地径的平均值,单位取
cm。小蓬竹株高的取值方法是选取标准样地中每株
小蓬竹株高的平均值,单位取 m。主要对喀斯特濒危
物小蓬竹生境的坡向、坡位、坡度、海拔等进行
研究。
3 结果与分析
3. 1 生境因子等级的划分
本研究调查和测定小蓬竹生境因子范围为:海拔
716 ~ 1 005 m,坡度 21 ~ 47°,根据调查数据和测定
数据实际情况,并参考贵州省森林立地条件类型的划
分方法[2],将不同生境因子划分为不同等级,依次探
讨不同生境因子对小蓬竹生长状况的影响,生境因子
等级划分详见表 1。
根据各个样地小蓬竹生长因子和生境因子的具体
情况,利用 Excel 和 SPSS 软件对生境因子和小蓬竹
生长因子进行数据处理和 Pearson 相关分析 (参数方
法)分析,分析结果见表 2。
3. 2 不同生境条件下小蓬竹的生长状况分析
3. 2. 1 坡向对小蓬竹生长的影响
不同坡向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变化一
致,即坡向对小蓬竹生长状况的影响情况相同,阳坡
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均大于阴坡 (图 1)。
由表 2 可知,阳坡小蓬竹的平均地径为 0. 741 cm,阴
坡为 0. 543 cm;阳坡小蓬竹的平均株高为 9. 52 m,
阴坡为 6. 78 m;无论是平均地径还是平均株高,阴
·35·
2014 年第 4 期 中南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第 33 卷
表 1 小蓬竹的生境因子等级及数量化
生境因子 因子等级 数量化
坡向 A
A1 阴坡:北、东北、西北和东面 0
A2 阳坡:南、西南、东南和西面 1
B1 坡下部 1
坡位 B B2 坡中部 0
B3 坡上部 - 1
C1 缓坡(< 20°)
坡度 C C2 斜坡(20 ~ 30°)
C3 陡坡(> 30°)
D1 海拔 < 800 m
海拔 D D2 海拔 800 ~ 900 m
D”3 海拔 > 900 m
坡与阳坡的差距均较大,这说明小蓬竹为喜光植物,
而阳坡光照条件要好于阴坡。因此,小蓬竹在阳坡具
有较好的生长状况,属于喜阳植物。
图 1 不同坡向小蓬竹生长情况变化
3. 2. 2 坡位对小蓬竹生长的影响
不同坡位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变化不尽
相同 (图 2),随着坡度的增大,小蓬竹的平均地径
和平均株高在逐渐减少。由表 2 可知,坡下部小蓬竹
的平均地径和株高最大,分别为 0. 641 cm和 8. 06 m;
表 2 不同生境条件下小蓬竹各生长指标平均值
生境因子
生长指标
平均地径 /cm 平均株高 /m
坡向 A
A1 0. 543 6. 78
A2 0. 741 9. 52
B1 0. 641 8. 06
坡位 B B2 0. 633 8. 03
B3 0. 580 7. 29
C1 0. 614 8. 2
坡度 C C2 0. 673 9. 34
C3 0. 657 10. 13
D1 0. 767 9. 92
海拔 D D2 0. 709 9. 03
D3 0. 477 5. 05
其次是坡中部,其大小分别为 0. 633 cm 和 8. 03 m;
坡上部最小,其值分别为 0. 580 cm 和 7. 29 m,即在
不同坡位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均表现为,但
是在不同坡位,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和株高变化范围不
大,说明小蓬竹能在不同坡位生长,其中下坡较利于
其生长。
图 2 不同坡位小蓬竹生长情况变化
3. 2. 3 坡度对小蓬竹生长的影响
由图 3 可知,不同坡度小蓬竹生长指标变化不一
·45·
2014 年第 4 期 金祺,等:不同生境条件对小蓬竹生长的影响 第 33 卷
致,小蓬竹的平均地径随坡度的增大先上升后下降。
由表 2 知,斜坡 (20 ~ 30°)小蓬竹平均地径最大,
为 0. 673 cm;其次是陡坡 (> 30°),其值为 0. 657
cm;缓坡 (< 20°)小蓬竹的平均地径最小,值为
0. 614 cm。小蓬竹的平均株高随坡度的增加逐渐增
大,有上升趋势,陡坡 (> 30°)小蓬竹平均株高的
值最大,为 10. 13 m;斜坡 (20 ~ 30°)次之,为 9. 34
m;缓坡 (< 20°)最小,为 8. 20 m。小蓬竹在不同
坡位,其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变化幅度不大,并且其
值均较大,平均地径均大于 0. 5 cm,平均株高均大
于 6 m,即说明小蓬竹在不同坡位均能够生长,且生
长良好。但是坡度对小蓬竹地径的影响不明显,而对
平株高影响较明显。这表明,斜坡 (20 ~ 30°)小蓬
竹生长良好。
图 3 不同坡度小蓬竹生长情况变化
3. 2. 4 海拔对小蓬竹生长的影响
由图 4 可以看出,不同海拔高度小蓬竹平均地径
和平均株高的变化一致,随着海拔的逐渐增大,小蓬
竹的各项生长指标均逐渐降低。由表 2 知,当海拔 <
800 m 时,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的值最大,
其大小分别为 0. 767 cm和 9. 92 m;海拔 800 ~ 900 m
次之,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分别为 0. 709
cm和 9. 03 m;当海拔 > 900 m 时,小蓬竹的平均地
径和平均株高最小,其大小分别为 0. 477 cm 和 5. 05
m。海拔 < 900 m 时,小蓬竹的各生长指标均较大且
各指标的值相差变化不大,而海拔 > 900 m时,小蓬
竹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的值急剧下降,表明低海拔
较适宜小蓬竹的生长。
图 4 不同海拔小蓬竹生长情况变化
3. 3 生境因子与小蓬竹的相关性分析
3. 3. 1 生境因子数量化
坡向和坡位为描述性指标,在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时需将其数量化[5],数量化结果见表 1。数据分析采
用 SPSS软件处理。
3. 3. 2 各生境因子与小蓬竹生长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表 3 是 Pearson 相关分析 (参数方法)的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坡向与坡位的相关系数 r = 0. 331,
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即调查样地中,阳坡坡度
大于阴坡;坡向与坡度的相关系数 r = - 0. 316,两
者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关系不显著,即坡位对
应的数值增大,坡度在变小,即越往下坡坡度越大;
坡位与海拔相关系数 r = - 0. 1,两者之间存在负相
关关系,相关关系不显著,即随着调查样地海拔的增
大,坡位逐渐上升;坡度与海拔的相关系数 r =
0. 179,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不显著,即随
着海拔的增大,坡度逐渐增大。
小蓬竹的平均地径与坡向的相关系数 r = 0. 473,
P < 0. 01,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小
·55·
2014 年第 4 期 中南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第 33 卷
表 3 各生境因子与小蓬竹生长指标的相关性
生境因子
相关系数
平均地径 /cm 平均株高 /m 坡向 坡位 坡度 海拔
坡向 0. 473** 0. 225 1 0. 331 - 0. 316 - 0. 307
坡位 0. 135 0. 014 1 - 0. 086 - 0. 1
坡度 - 0. 385* - 0. 234 1 0. 252
海拔 - 0. 916** - 0. 926** 1
注:**表示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 P < 0. 01(双尾检验),* 表示相关系数显著性水平 0. 01 < P < 0. 05(双尾检验)。
蓬竹的平均地径受坡向的影响极大,越往阳坡小蓬竹
的平均地径越大;阳坡平均株高与坡向的相关系数 r
= 0. 225,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不
显著,即越往阳坡,小蓬竹的平均株高越大。说明阳
坡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受坡向影响较大,阳
坡小蓬竹生长指标较大。
小蓬竹的平均地径与坡位的相关系数 r =
- 0. 135,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并
不显著,即随着坡位的上升,小蓬竹的平均地径逐渐
增大;小蓬竹的平均株高与坡向的相关系数 r =
0. 014,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关系也
不显著,即小蓬竹的平均株高随坡位的上升有增大的
趋势。所以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都与坡位存
在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关系都不显著。但是越往上
坡,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越大。
小蓬竹的平均地径与坡度的相关系数 r =
- 0. 385,0. 01 < P < 0. 05,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
关关系,即坡度越大,小蓬竹的平均地径越小且坡度
对平均地径的影响极大;平均株高与坡度的相关系数
r = - 0. 234,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是相关
关系不显著,随着坡度的增大,小蓬竹的平均株高
越大。
小蓬竹的平均地径与海拔的相关系数 r =
- 0. 916,P < 0. 01,两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
系;平均株高与海拔的相关系数 r = - 0. 929,P <
0. 01,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海拔
的增大,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均增大,且海
拔对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和平均株高均有极大的影响。
4 结论
1)不同坡向对小蓬竹生长的影响情况相同,阳
坡小蓬竹的生长情况均好于阴坡,且小蓬竹的平均地
径与坡向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平均株高与坡
向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不显著;小蓬竹
各生长指标在阳坡与阴坡差异较大,阳坡均明显大于
阴坡,即小蓬竹生长受坡向影响显著,说明小蓬竹是
喜光植物。
2)不同坡位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平均株高变化
相同,坡下部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和株高最大,但是在
不同坡位,小蓬竹的平均地径和株高变化基本一致且
其值相差不大,说明小蓬竹能在不同坡位生长,下坡
较利于其生长。通过相关性分析可知,小蓬竹各生长
指标与坡位的相关关系并不显著,说明坡位对小蓬竹
生长的影响并不大。
3)不同坡度小蓬竹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不同坡度小蓬竹生长指标变化不一致,小蓬竹的平均
地径与坡度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平均株高与
坡度之间相关关系不显著。坡度对小蓬竹的生长影响
并不大,小蓬竹在不同坡度均能够生长,坡度 30°以
下较利于小蓬竹生长。
4)海拔对小蓬竹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小蓬竹
各项生长指标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且小蓬竹的生长与
海拔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海拔 < 900 m时,小
蓬竹生长良好;而 > 900 m 时,平均地径 < 0. 5 cm,
平均株高 < 5 m,生长较差,低海拔更利于小篷竹的
生长。
综上所述,影响小篷竹生长的主要因子为坡向和
海拔,小篷竹喜光、喜温,阳坡和较低海拔更利于小
篷竹的生长,海拔 < 900 m 时小篷竹生长良好。此
外,坡下部生境、坡度 30°以下较利于其生长,但影
响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为小蓬竹的经营提供理论
和现实依据,为小蓬竹经营过程中立地条件的选择提
供支撑,经营地区海拔应在 900 m以下,阳坡,坡度
30°以下,最好为坡下位生境。
参考文献:
[1]刘济明 . 贵州喀斯特地区小蓬竹生态特性研究 [D] . 北京:
(下转第 66 页)
·65·
2014 年第 4 期 中南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第 33 卷
馈到其生态行动上,提高生态保护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但新球,冯银,但维宇,等 . 湿地公园宣教与展示设计:系
统构架与技术措施 [J]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1 (3):36
- 40.
[2]但维宇,曹虹,但新球,等 . 湿地公园宣教设计———标牌与
主题展示 [J]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2014 (3):63 - 68.
[3]陈静 . 基于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以北京
松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D] . 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8.
[4] 金鉴明 . 生态旅游环境教育 [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
[5]乌恩,成甲 . 中国自然公园环境解说与环境教育现状刍议
[J] . 中国园林,2011 (2):17 - 20.
[6] Palmer J. 21 世纪的环境教育:理论 . 实践 . 进展与前景
[M]. 田青,刘丰,译 .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
2002.
(上接第 37 页)
参考文献:
[1]林晓安 . 河南湿地 [M] .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1997.
[2]河南省林业厅 . 河南省湿地资源调查报告 [R] . 2013.
[3]邵文杰 . 河南省志 -植物志 [M]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3.
[4]甘雨,方保华,等 . 河南省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与保护 [M]
.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4 .
[5]邵文杰 . 河南省志 -动物志 [M] . 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2.
[6]新乡师范学院生物系鱼类编写组等 . 河南鱼类志 [M] . 郑
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7]吴淑辉 . 河南省两栖动物区系研究 [J] . 新乡师范学院学报,
1984,41 (1):89 - 92.
[8]戴泽贵 . 宿鸭湖水库鱼类调查报告[J] . 水利渔业,1990
(5):31 - 34.
[9]王新民 . 豫北黄河故道湿地鸟类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研究
[M] . 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
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
1995.
(上接第 56 页)
北京林业大学,2009.
[2]杨世逸,周政贤 . 山区立地分类的地质地貌方法 [J] . 贵州
农学院丛刊,1993,21 (1):1 - 13.
[3]崔鸿霞 . 不同立地条件对毛竹生长影响研究 [J] . 湖北林业
科技,2008 (01):8 - 11.
[4]邹效孟 . 农业物候学 [M] . 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83:106.
[5]张飞萍,蔡秋锦,卢风美,等 . 光照和温度对竹缺爪瞒的影响
[J] . 2001,18 (1):66 - 68.
[6]何奇江,叶华琳,李平荣,等 . 不通关照强度对盆栽观山竹生
长的影响 [J] . 浙江林业科技,2007,27 (2):51 - 53.
[7]顾大行,陈双林,郑炜曼,等 . 竹子生态适应性研究综述 [J]
. 竹子研究汇刊,2010,29 (1):17 - 23.
[8]王为义 . 高山植物结构特异性的研究 [C] . 高原生物学集刊,
1985 (4):19 - 34.
[9]陈洪 . 喀斯特植物小蓬竹无性系种群生态学研究 [D] . 贵阳:
贵州大学,2007.
[10]徐雪娇,刘济明,徐国瑞,等 . 不同小生境小蓬竹的含水率
及生物量分配规律 [J] . 贵州农业科技,2010,38 (10):
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櫧
163 - 166.
(上接第 60 页)
生态建设和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在满足人们不断增
长的户外游憩需求的同时,直接推动了林业产业结构
的合理调整和社会区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连秋生 . 马洋溪森林生态旅游规划探讨 [J] . 福建林业科技,
2004 (6):118 - 122.
[2]安徽省人民政府 . 安徽省森林旅游发展规划 [R] . 2011.
[3]刘志敏 . 创意大森林,运作绿资产 [N] . 中国旅游报,2014
- 04 - 18.
[4]安化县文化旅游局 . 安化县十二五旅游发展规划 [R] . 2010.
[5]安化县林业局 . 安化县十二五林业发展规划 [R] . 2012.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