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1 99 8年第 l期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总第 87 期
甜龙竹生物学特性初探
谭宏超 谭汝学 唐建明
(云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 昆明 6 50 0 9 2)
摘要 19 97 年 7 月 10 日至 10 月 0 3日 , 我们对位于玉溪地区新平县城郊的省级甜龙竹样板基地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
在基地的上 、 中 、 下三个坡位 (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基地竹林生长状况 ) , 分别选择出包括相邻 4 丛竹子的 2 2 块样地
进行调查 。 初步总结出 : 甜龙竹的发笋数 t 与母竹株数的结构关系 、 竹笋的高生长规律 、 技条生长规律以及竹笋的退
笋率等生物学特性 。
关锐词 甜龙竹 , 生长规律 , 生物学特性
甜龙竹 ( eD n d~ la m
“ : s p p . )俗称甜竹 , 为
禾本科竹亚科牡竹属大型丛 生竹类 , 包括勃氏
甜龙竹 ( D . B ar n d is i i ) 、 版纳甜龙竹 ( D . h a m i l -
ot in l) 和马来甜龙竹 ( D . a咖 ; )3 种 。 一般秆高
1 2一 18m , 最高达 2 5m ;胸径一般为 8一 1 5 e m , 最
粗达 2 0 c m ;梢头长 , 下垂 ;节间长 30 一 5 c0 m , 幼
时被灰白色条状排列之绒毛 ;主枝发达 , 有时不
发育 , 一般侧枝先发育 , 但也有主 枝先发育的 ,
主枝较为粗壮 , 侧枝纤细 ;秆捧长 4 0 一 52 cm , 宽
3 0一 4 5 e m ;叶长 2 5 一 4 0crn , 宽 4 一 7 cm , 叶色深
绿 ;颖果 , 种子较罕见 , 笋期 6 一 10 月 。
甜龙竹是云南省优质特产笋材两用竹 , 坚
韧而牢固 , 在工 、农业及建筑业诸方面均有较广
泛的应用 。 其笋体大 , 质脆 , 香甜可口 , 营养丰
富 , 乃为席上佳肴。 据分析 , 甜龙竹笋含糖量为
4
.
0 5 %
, 含蛋白质 2 . 78 % , 谷氨酸含量达 3 . 7 %
(干重 比 ) , 比一般竹笋高 53 % , 因而食之有鲜
味 。
甜龙竹主产于云南 , 属热性竹种 , 在中亚热
带地区 (要求无重霜 )也可正常生长 , 分布于海
拔 5 0 0 一 2 0 0 0 m , 在海拔 1 0 0 0 一 18 0 0 m 生长最
好 。
1Z 0 km
, 距玉溪 120 km , 是距大中城市最近 、 适
合甜龙竹生长的最佳地点。 其交通 、通讯便利 ,
示范作用大 , 产品运输方便 。
地形为 中山 浅切割 , 缓坡 ; 海拔 160 一
17 0 0m ;山地红壤 , 砂壤土一轻粘土 ; 土层厚度
6 0 一 15 o e m , p H 值为 6 . 5 一 7 . 0 ; 土壤肥 力综合
评定为中上 ;年平均气温 17 . 5℃ , ) 10 ℃有效积
温 5 7 9 3℃ ;年降水量 10 0 0一 1 1 50 m m 。
基地 于 1995 年 3 月 建立 , 面积 3 . 3 h扩
( 5 0 0 亩 ) , 至今已基本郁闭成林 。
2 调查方法
分别在坡的上 、 中 、 下三个坡位选择 6 一 9
块样地 , 共计、2 块 ; 每块样地包括相邻的四丛
竹子 , 并 用竹片标记样 地号 : 上 ; 、 上 : … , 中 ; 、
中 2 、 一 , 下 ; 、 下 2… , 竹笋以刚出土时即列为调查
对象 , 每天早晚间隔 12 个小时即上下午的 6一 7
点进行调查 , 得到竹笋的昼 、 夜生长量 、 日生长
量和生长曲线 。 枝条选择正处于生长初期的幼
嫩枝条 , 与竹笋的高生长规律进行 同步调查 , 可
得到枝条生长的昼生长量 、夜生长量 、 日生长量
和生长曲线及展叶规律 。
1 基地概况
基地 位于 玉溪地 区 新平县 城郊 , 距 昆 明 3 。 1
结果分析
发笋数量与母竹株数的关系
云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
通过对 2 个样地的竹丛结构进行调查 , 统
计整理得表 1 、表 2 。
农 1 发笋橄 t 与母竹株橄的关系
样地号 上 3 止` 中。 中 , 下 , 下` T , T Z T -
毋竹欲全
发笋欲 t
10 1 2 13 1 4 2 7 3 0 3 1 3 8 6 1
5 1 0 12 1 4 1 9 2 5 3 1 2 9 2 7
农 2 不同坡位的发笋数 t 与母竹株教的关系
坡 位 上 中 下
毋竹总数 1 0 5 8 8 20 3
笋恶欲 6 5 乃 15 1
笋 l幸竹 0 . 6 1 0 . 8 5 0 . 74
从表 1 可知 , 在一定范围内 , 立竹度 (即单
位面积上存活的竹子总数 )与发笋数成正相关
关系 , 即母竹株数多 , 则发笋数也多 。 原因是母
竹的基部一般有 6一 10 个笋眼 , 这些笋眼在竹
林密度适中时 , 由于有充足的 (一般应 》 30 % )
阳光照射到竹丛内土壤表面 , 提高了土温 , 加之 、
适宜的竹林密度通风透气良好 , 此时 , 若有充足
的水分 、营养物质供应 , 就有利于竹子的细胞分
裂 ,促进根系生长 , 合成生长物质 , 使得笋眼 ( ,
般 2一 3个 )能很快地发育成为竹笋 , 从而提高
了出笋率 。 若竹林密度超过一定值 , 阳光多被
叶片遮挡住 , 不能或很少能照射到竹丛内土壤
表面 , 土温不能得到提高 , 细胞分裂减慢 , 笋眼
发育成竹笋的量减少 , 加之竹林密度过大 , 竹株
分化严重 , 通风透气性差 , 病虫害易发生 , 导致
退笋率增加 。 从而降低了发笋率 。
从表 2 可看出上 、 中 、 下三个坡位的发笋数
与母竹株数之 比值有较大差异 , 这与土壤肥力
状况有很大的关系 ,坡的下部土层深厚 , 土壤肥
力状况良好 , 竹子能吸收较多的养份 , 但由于下
部竹林密度过大 , 阳光不能或很少能照射到竹
丛内土壤表面 , 地温低 、 养分不足 , 竹子细胞分
裂不快 , 笋眼发育成笋的比例少 ;加之竹林密度
大 ,通风透气性能差 , 一部分笋由于受病虫害为
害而退笋 。 中部土壤肥力状况相对下部稍差一
些 , 但竹林密度小 , 而导致发笋数与母竹株数比
值大。 上部土壤肥力状况较差 , 竹子没有充足
的营养物质 , 从而发笋数与母竹数之比最低 。
在坡的中、 上部 , 有许多石块 , 阻碍竹子根系及
地下茎的生长 , 这也是中 、 上部总体生长状况不
如下部的原因之一 。
3
.
2 竹笋高生长规律
植物的生长状况总是表现出“ 慢一快一慢 ”
的规律 ,竹笋的生长也表现 出这一规律 。 甜龙
竹从笋长至停止生长高度 , 约需 4 0 天 , 其中夜
间生长量 明显大于昼生长量 、 这是由于 白天光
对竹笋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 光使自由 IA A 转变
为无活性的结合态 I A A ;并能提高 I A A 氧化酶
活性 , I A A 含量下降 ; 由于 IA A 对细胞的作用
主要是促进细胞伸长 , 当白天光照时 , I A A 转变
为无活性的结合态或在 IA A 氧化酶作用下分解
而含量下降 , 从而使细胞的伸长相对减慢或是
伸长的细胞数相对减少 , 而导致昼生长量小于
夜生长量。 红光能增加细胞质的 此十 浓度 、 活
化 ca M , 分泌嵘十 到细胞壁 , 细胞延长减慢 ;红
光也可能是白天生长量 比夜间生长量小的一个
影响因素。 但总之 , 由于白天光的影响 , 使昼生
长速率比夜生长速率慢了 30 %左右 。
竹笋的日生长量 、昼生长量 、 夜生长量都随
笋的逐渐长高而加快 , 这与我们观察到 的笋生
长时期是相符的 。
3
.
3 竹笋的生长及退笋状况
表 3 竹笋的生长状况表
日生长圣 所占比例
1 0 e耐 天 6 1 . 9%
5一 1 0 e ln/ 天
`
19
.
0 %
2一 s e yn/ 天 4 . 8%
< Z e tn/ 天 14
.
3 %
通过表 3 可以看出 , 在基地内 , 平均日生长
量在 10 e m 以上的占 6 1 . 9 % , 在 5 一 1 0 e m 的占
19
.
0%
, 在 2一 s c m 的占 4 . 8 % , < Zmr /天的占
谭宏超等 : 甜龙竹生物学特性初探
14
.
3 %
。 说明在总体上竹笋的生长状况 良发 ,
大多数竹子有足够的营养物质供应 , 而 日生长
量在 2一 s cm 间的是由于无充足的营养 , 因为据
观察这些竹笋并未出现变色或被 虫咬 , 而仍是
以很慢的速度生长着 , 因此必须加强管理 , 而占
14
.
3% 的几株有两株已经死亡 , 其余的也不见
明显的生长 , 可能已经死亡 。
表 3 中所列的 < 2 0 e m /天的那一部分都应
视为退笋。 退笋是由于竹林密度过大 , 营养不
足 , 光照不够 , 土温过低以及病虫害危害等引起
的。 从调查结果来看 , 下部 (即坡位的下部 )退
笋相对多些 , 这与下部的竹林密度大 , 光照不
足 , 光线被叶片遮挡而不能照到竹丛 内土壤表
面 、土温低 , 加 之通风透气不好 , 造成病虫害的
擎生 , 以及 由于土温低 , 细胞分裂慢 , 竹笋生长
慢 , 最终导致死亡退笋 。
3
.
4 枝条生长规律
甜龙竹的枝条是甜龙竹笋生长到一定阶段
后长出的 。 一般情况下 , 侧芽发育得比较完善 ,
枝条生长时就是先生长侧枝 , 但也有主枝先生
长的 , 主枝有时并不发育。 枝条的生长一般有
两种 : 一是自下而上地长枝条 , 一种是 自上而下
地长枝条 。 前一种是当年 6 一 7 月份生长的笋 ,
由于有较高的气温 , 在竹笋生长到一定阶段 , 秆
挥脱落 , 此时脱落了秆捧的节芽 由于摆脱了秆
捧的束缚 , 并接受光照刺激 , 形成枝条 , 由于竹
笋仍在长高 , 挥未脱落完 , 所以先脱落了杆筹的
节就先长枝条 (侧枝一般自捧脱落后 6一 7 天即
开始出现明显的生长 ) , 形成了自下而上的生长
枝条状况 。 另外一种是 由于发笋在 8 月之后 ,
气温逐渐下降 , 由于温度的降低 , 即使秆捧脱落
枝芽也不再萌发 , 而是等到翌年气温上升到一
定阶段才抽枝展叶 。 此时秆捧已全部脱落 , 但
由于顶端优势的作用 , 下部的节上不能再先发
枝条 , 而是从上部升始 , 逐渐向下 。 芽萌发后 ,
逐渐生长 , 抽枝展叶 , 进行光合作用 。
枝条的生长状况也表现出 “ 慢一快一慢 ” 的
生长规律 , 根据所调查的第七盘 (距地面的 1 一
1
.
5m )的枝条日生长量 、 夜生 长量 、 昼生长量调
查 , 开始时枝条生长缓慢 , 在所调查的样地中 ,
最多的是生长量为 0 . 25 一 0 气 6 c5 耐 日 , 之后则
逐渐加快 , 进入高生长期 , 最多时可达 3 . 26 e m /
日。 由于调查时间的限制 , 我们未能得到完整
的资料 , 但枝条的生长也是遵循于先慢后快再
变慢的生长规律的。 据观察 , 甜龙竹的展 叶过
程在相邻节间枝条几乎同时展开 , 就单一枝条
而言 , 则枝条顶端的叶片先展开 , 其它遵循自下
而上的规律进行 , 下面侧枝的叶子已全部展开 ,
上面侧枝的叶子则还处于分化 、 伸长之中。
4 结论
1
. 在一定范围内 , 发笋数与母竹株数成正
相关 ;发笋数还与土壤 肥力 、 管理状况等有关 ,
即土壤肥 力好 、 管理跟得上 , 则发笋率会高一
些 。
2
. 竹笋的高生长规律遵循 “ 慢一快一慢” 的
生长大周期 ;竹笋的最大日生长量为 39 cm ;光
能抑制竹笋的高生长 , 这一现象使得昼生长量
平均比夜生长量少 30 % 。
3
. 竹林密度过大 , 光照差 、 土温不够 、 营养
不良 、病虫害等因素能造成退笋 ;退笋的竹笋仍
会消耗养料 , 应及早挖除 , 以促进竹丛形成合理
群体结构 。
4
. 竹林生长规律是坡下 > 坡中 > 坡上部 。
发笋状况是坡中 > 坡下 > 坡上部 。
公考文献
〔1〕谭宏超 . 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 云南林业调查
规划设计 , 19 9 5 ( 4 )
2[ 〕谭宏超 . 甜龙竹省级样板荃地的营建技术 . 林业科技
通讯 , 19 9 6 ( 4 )
〔3〕张遵强等 . 紫竹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 竹子研究汇刊 ,
1 6 卷 , 第 1 期
〔4〕潘瑞炽 , 董愚得 . 植物生理学 , 北京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19 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