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新造林地五节芒防治试验



全 文 :第 34 卷 第 5 期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Vol. 34 No.5
2 0 1 4 年 9 月 JOUR. OF ZHEJIANG FOR. SCI. & TECH. Sep., 2 0 1 4
文章编号:1001-3776(2014)05-0053-04

新造林地五节芒防治试验

周俊宏1,毛 斌2,舒 骏3,成向荣3*,虞木奎3
(1. 浙江省开化县林业局,浙江 开化 324300;2. 浙江省开化县池淮镇林业站,浙江 开化 324300;
3.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 富阳 311400)

摘要:在浙江省开化县新造林地进行了化学除草剂类型、施药量、打药次数、打药时间对控制五节芒效果试验。
结果表明:化学除草剂可以有效控制五节芒,但其效果受施药量、打药时间和打药次数的影响。当五节芒新生茎
叶高度达 40 cm左右,喷施草甘膦 2 ~ 3 次,喷施量 11.25 L/hm2,或喷洒 1 ~ 2 次森泰,喷洒量 12 L/hm2,均可以
有效控制五节芒;采用化学除草剂比纯人工治除五节芒成本降低 12% ~ 28%。
关键词:五节芒;杂草防治;除草剂
中图分类号:S765 文献标识码:B

Experiment on Control of Miscanthus floridulus in New Plantation

ZHOU Jun-hong1,MAO Bin2,SHU Jun3,CHENG Xiang-rong3*,YU Mu-kui3
(1. Kaihua Forestry Bureau of Zhejiang, Kaihua 324300, China; 2. Kaihua Chihuai Forestry Station of Zhejiang, Kaihua 324300, China; 3.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uyang 311400, China)

Abstract: Orthogon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on control Miscanthus floridulus in new plantation (different tree species and density) with
different herbicides, dosages, frequencies, spraying times in 2013 in Kaihua, Zhejiang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erbicides could effectively
control M. floridulus, but was affected by the dosage, frequencies, spraying time. The experiment resulted that it had good effect of spraying 2-3 times
of 11.25 L/hm2 glyphosate, or 1-2 times of 12 L /hm2 hexazinone on M. floridulus with height of 40cm. The cost of chemical control to M. floridulus
reduced 12-28% compared with that of labor.
Key words: Miscanthus floridulus; weed control; herbicide

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我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
海南、广西等省区[1~3]。五节芒作为先锋植物,可迅速占领撂荒地形成绝对优势种并抑制其它植物生长[4]。它具
有根茎萌发能力强、生长快、水肥争夺能力强等特点,排挤林木幼苗和林下草本植物生长[5]。由于防治五节芒
的成本高、难度大,在五节芒危害严重地区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屡见不鲜,成为幼林抚育环节的棘手问题[6]。
近年来,一些地区为快速清除五节芒而大剂量喷洒草甘膦(高达 37 L/hm2)等除草剂,过量喷洒化学农药往往
对环境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对浙江省开化地区五节芒治理后林地 0 ~ 20 cm土壤中草甘膦残留量的分析发现,治
理 1、2 和 3 a后草甘膦残留量分别为 2.64、0.81 和 0.68 mg/kg。尽管人工挖除五节芒防治效果较好,但费时费
力,投入成本较高,而且对土壤的扰动极易造成坡地水土流失。因而,科学使用化学除草剂,探索新的五节芒
防治技术,是当前林业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收稿日期:2014-03-10;修回日期:2014-07-21
基金项目:浙江省省院合作林业科技项目“葛藤和五节芒防治机理研究”(2012SY04)
作者简介:周俊宏(1964-),男,浙江开化人,高级工程师,从事造林研究与管理;*通讯作者。


54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34 卷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浙江省开化县池淮镇。试验地属浙西中山丘陵地带,土壤类型以红黄壤为主,pH4.1 ~ 4.9。气
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6.4℃,年平均降水量 1 814 mm,无霜期 252 d,年日照总时数 1 334.1 h。
试验区宜林荒山或撂荒地基本以五节芒为优势群落,覆盖度 90%以上。
1.2 试验设计
2013 年 3 月先刈割试验区五节芒地上部分,然后进行火烧清理试验地。通过化学除草和生态控制(造林技
术)来防治五节芒。采用正交设计L18(37),设置 6 因素 3 水平试验。试验因素包括农药类型、农药量、打药
次数、打药时间、树种和造林密度。每个试验小区面积 15 m×20 m,共 18 种处理,3 次重复。另外,以传统的
挖根清除五节芒为对照,设置 6 个五节芒挖根处理小区,即将试验小区内的五节芒采用人工挖除根系的方法彻
底清除;其中 3 个小区进行 3 次除草抚育,其余 3 个小区挖根处理后不进行任何抚育管理措施。具体化学除草
结合生态控制的试验设计见表 1。
表 1 正交试验设计
Table 1 Orthogonal experimental design
试验号 清理方式 农药类型 施药量
/L·hm-2
施药阶段
(丛株平均高)/cm
打药次数
/次
树种 造林密度
/m×m
1 刈割后火烧 不打药 木荷 1.0×2.0
2 刈割后火烧 不打药 光皮桦 1.5×2.0
3 刈割后火烧 不打药 榉树 1.0×1.5
4 刈割后火烧 不打药 木荷 1.0×1.5
5 刈割后火烧 不打药 光皮桦 1.0×2.0
6 刈割后火烧 不打药 榉树 1.5×2.0
7 刈割后火烧 森泰 6.00 20±5 2 榉树 1.5×2.0
8 刈割后火烧 森泰 9.00 40±5 3 木荷 1.0×1.5
9 刈割后火烧 森泰 12.00 60±5 1 光皮桦 1.0×2.0
10 刈割后火烧 森泰 6.00 40±5 3 光皮桦 1.5×2.0
11 刈割后火烧 森泰 9.00 60±5 1 榉树 1.0×1.5
12 刈割后火烧 森泰 12.00 20±5 2 木荷 1.0×2.0
13 刈割后火烧 草甘膦 7.50 20±5 1 光皮桦 1.0×1.5
14 刈割后火烧 草甘膦 11.25 40±5 2 榉树 1.0×2.0
15 刈割后火烧 草甘膦 15.00 60±5 3 木荷 1.5×2.0
16 刈割后火烧 草甘膦 7.50 60±5 3 榉树 1.0×2.0
17 刈割后火烧 草甘膦 11.25 20±5 1 木荷 1.5×2.0
18 刈割后火烧 草甘膦 15.00 40±5 2 光皮桦 1.0×1.5
19 挖根 光皮桦 1.0×2.0
20 挖根* 榉树 1.0×2.0
注:*挖根后进行林地抚育管理。
农药类型:3 种处理,41%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农达,美国孟山都公司出品),25%森泰水剂(江苏新沂
农药有限公司出品)和不打药。
施药量:41%草甘膦水剂 3 种施药量分别为 7.50、11.25、15.00 L/hm2,稀释 100 倍后喷施;25%森泰水剂 3
种施药量分别为 6.00、9.00、12.00 L/hm2,稀释 100 倍后喷施。
施药阶段:在刈割后的五节芒地块,根据五节芒不同发育阶段,在第二年春季平均丛高 20±5、40±5 和
60±5 cm 时分别进行第 1 次打药。
打药次数:3 个处理,分别为打药 1 次、2 次和 3 次。在第 1 次打药后,未死亡丛株新生茎叶平均高达 40
±5 cm 时进行第 2 次打药,然后再对残留新萌生的丛株平均高达 40±5 cm 时进行第 3 次打药。
造林树种:分别为 1 年生榉树、光皮桦和木荷。
造林密度:分别为 1.0 m×1.5 m,1.0 m×2.0 m 和 2.0 m×1.5 m。
1.3 数据采集与处理
分别于 8 月(2 次喷洒除草剂后)与 11 月(3 次喷洒除草剂后)调查五节芒枯死率(实验小区内完全死亡
的丛株与原有株数的比值)和苗木的成活率。
所有数据用 Excel 2003 和 SPSS17.0 进行分析处理。


5 期 周俊宏,等:新造林地五节芒防治试验 5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防治方法效果比较
对不同防治技术措施 8 月(喷洒 2 次除草剂
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采用人工刈割结合生态控
制(造林技术)的方式(试验 1 ~ 6),只能暂时
抑制五节芒的生长,而且对苗木的生长造成较大
负面影响(图 1 和图 2)。采用不同除草剂防治
效果存在较大差异,森泰喷洒后短期内防治效果
较差(试验 7 ~ 12),最高的防治率仅为 39%;
而采用草甘膦(试验 13 ~ 18)防治率基本维持在
50%以上,最高防治率可达 84%,不同处理之间
差异较大。这表明草甘膦在短期内显示出良好的
防治
残留根系的生长 长季五节芒数
五节芒发展。
%、18.7%、21.7%,彼此间差异不显著(P > 0.05)。
A ia jec
效果。
对不同防治技术措施 11 月(喷洒 3 次除草剂
后)的调查结果表明,刈割处理区五节芒仅暂时
得到抑制,苗木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死亡率高达
70%左右。森泰对五节芒防治率达 50% ~ 100%,
其效果主要受农药使用量和打药次数的影响,打
药时间(五节芒新茎叶不同生长高度)对五节芒
防治没有显著影响(表 2)。尽管如此,选择适
宜的打药时间仍然是必要的,一方面可以减少用
药,另一方面便于喷药作业。综合来看,在五节芒丛高 40 cm左右时,喷洒 1 次森泰(12 L/hm2)就可以有效控
制五节芒,治除率达 82%。使用草甘膦对五节芒防治率达 30% ~ 98%,其效果同样受农药使用量、打药次数的
影响,在五节芒丛高 40 cm左右时,喷洒 2 次草甘膦(11.25 L/hm2)就可以有效控制五节芒发展。尽管刈割后
挖根处理将多年生五节芒全部移除,但五节芒种子萌发和
量恢复至 0.3 株/m
0
20
40
60
80
100
1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月 11月
试验号






/%

图 1 不同防治措施下五节芒枯死率
Figure 1 Death rate of M. floridulus treated by different control measures
0
20
40
60
80
100
1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8月 11月
试验号





/%

图 2 不同防治措施下苗木成活率
Figure 2 Survival rate of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control measures
速率较快,经过一个生
2以上。对挖根处理小区 3 次抚育后,
五节芒防治率可达 100%(试验 20)。这表明由于五节
芒的快速繁殖和生长,单一的挖根处理并不能彻底清除
五节芒,通常需要对造林后的林地进行及时抚育,才能
有效控制
表 2 正交试验方差 分析
Table 2

nalysis of var
I
nce between-sub ts effects
源 II 型平方和 df 均方 F Sig.
校正模型 27 208.160a 12 2 267.347 20.201 0.002
截距 42 748.880
1
1 42 748.880
0
3
2
3 1 1

2. 147
112.240

校正的总计 27 769.360 17
80.870
9
0.000
农药类型 410.493 2 1 705.247 5.378 0.000
农药浓度

276.493 2 638.247 4.596 0.008
打药时 322.510 2 161.255 1.437 0.304
打药次 994.243 2 497.122 4.291
2.483
0.058
178树种 557.410 2 278.705
323.505
0.
密度 647.010 2

882 0.
误差
总计 70
561.200
518.240
5
18


8 月调查结果显示,草甘膦试验区树苗存活率显著
高于其他两组处理(P < 0.01),平均存活率达到 82.5%。
刈割处理和森泰处理试验区树苗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 >
0.05),分别为 35.8%和 23.8%。由于 2013 年夏季持续
高温干旱,11 月幼苗存活率大幅度下降,3 种农药类型
处理依次降低至 23.8
2.2 不同防治技术成本分析
对五节芒不同防治措施成本的分析表明,新造林地五节芒刈割、火烧后,不同防治措施成本区别主要在于
用工和农药成本。不进行任何防治措施,造林后第一年成本约 15 675 元/hm2,采用人工刈割来控制五节芒,成
本约 22 425 元/hm2。采用 25%的森泰防治五节芒的成本为 19 725 ~ 27 075 元/hm2,防治率达 95%以上的 3 种处


56 浙 江 林 业 科 技 34 卷
理成本分别为 22 575、20 325 和 24 975 元/hm2。采用 41%的草甘膦防治五节芒的成本为 18 075 ~ 22 575 元/hm2,
防治率达 92%以上的 2 种处理成本分别为 20 625 和 22 575 元/hm2。采用人工挖根处理,结合后期抚育管理,成
本为 28 425 元/hm2。在有效控制五节芒的前提下,采用化学除草剂比纯人工控制五节芒成本降低 12% ~ 28%。
3 结论与讨论
草甘膦作为广谱除草剂,已在田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草甘膦迅速通过气孔被植物吸收,24 ~ 28
h传导至根部、叶部,抑制植物体中酶的活性,多年生杂草在 7 ~ 10 d显示出受害症状[7~8]。试验表明,在五节芒
新生茎叶高度达 40 cm时,喷施草甘膦 2 ~ 3 次,施药量为 11.25 L/hm2,五节芒枯死率可在 92.5%以上。森泰除
草剂见效慢,但药物对植物影响时间长,植物茎叶吸收或根系吸收后传导至茎叶干扰植物光合作用[9~10]。在五
节芒新生茎叶高度达 40 cm左右时,喷洒 1 ~ 2 次森泰,施药量为 12 L/hm2同样可以有效控制五节芒。相对于传
统的人工挖根清除五节芒,采用化学除草剂可以降低成本 12% ~ 28%。这与其他一些除草剂防治杂草的研究结
果一致[11]。
综合来看,化学除草剂治除五节芒效果较好,但其效果受药剂浓度、打药时间和打药次数显著影响。人工
清除五节芒成本较高,而且易导致水土和养分流失。本研究生态控制技术防治五节芒的效果尚未体现,主要是
因为研究周期较短,苗木个体较小,尽管如此,根据以往造林经验,选择速生造林树种,增大造林密度,促使
林分尽早郁闭,这对快速抑制五节芒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今后将化学除草与其他措施综合应用,将是有
效防治五节芒,恢复森林植被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 程序. 能源牧草堪当未来生物能源之大任[J]. 草业学报,2008,17(3):1-5.
[2] 周婧,李巧云,肖亮,等. 芒和五节芒在中国的潜在分布[J]. 植物生态学报,2012,36(6):504-510
[3] 马金双,程用谦. 中国植物志[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4] 徐承远,张文驹,卢宝荣,等. 生物入侵机制研究进展[J]. 生物多样性,2001,9(4):430-438.
[5] 王朋,梁文举,孔垂华,等. 外来杂草入侵的化学机制[J]. 应用生态学报,2004,15(4):707-711.
[6] 程良绥. 杉木、马尾松幼林中以五节芒为主的杂草防除试验[J]. 防护林科技,2005(5):24-26.
[7] 卢信,赵炳梓,张佳宝,等. 除草剂草甘膦的性质及环境行为综述[J]. 土壤通报,2006,36(5):785-790.
[8] 苏少泉. 草甘膦述评[J]. 农药,2005,44(4):145-149.
[9] 李建荣. 化学除草剂在宜林荒山造林中的应用[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1(4):408-412.
[10] 杨胜利,彭佳龙,卢国耀,等. 森泰除草剂在毛竹林中除草试验初报[J]. 浙江林业科技,2003,23(5):22-25.
[11] 何云芳,高立旦,施玲玲,等. 化学除草剂在林业上的应用[J].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1,18(3):305-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