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收稿日期:2010-02-01
作者简介:蒋家雄(1974--),男,福建连城人,工程师,本科,从事森林培育研究。
糙花少穗竹生物学特性观察
蒋家雄
(福建省同安祥溪国有林场,福建 厦门 361000)
摘 要:糙花少穗竹是福建优良乡土竹种,笋材两用,其竹鞭、竹笋、幼竹生长节律与单轴散生竹毛竹相似。
竹鞭垂直分布多数在土层 20 cm 范围,4~15 m 长的鞭系占 78.1%, 发笋期较集中在 3 月中下旬,单个笋重为
盛期笋>初期笋>末期笋。从笋出土到幼竹高生长停止,可分为初期、上升期、盛期和末期。但竹鞭垂直分
布比毛竹浅,出笋期比毛竹早,且出笋没有明显的大小年,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在自然分布区可根据
其生物学特性、竹鞭生长与发笋成竹规律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垦复改造荒芜野生竹林,2~3 年即可郁闭成林。
关键词:糙花少穗竹;生物学特性;竹鞭生长;发笋成竹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10.02.011
中图分类号:S7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10)02-0038-04
Observation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ligostachyum scabriflorum
JIANG Jia-xiong
(Xiangxi State Forest Farm in Tong’an District, Xiamen City, Xiamen 361000, Fujian China)
Abstract: Oligostachyum scabriflorum is an excellent native bamboo species in Fujian, which is
dual-use in both shoots and materials. Also, its rhizome, bamboo shoots and the growth rhythm of
young bamboo is similar to single-axis scattered bamboo.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bamboo
rhizome mostly comes within 20cm in the soil range, and the rhizome system which keeps the length
between 4 to 15 meters accounts for 78.1%. Shooting period relatively concentrates in the middle ten
days and the last ten days of March, and the weights of single shoot are as follows: peak > initial >
late. The process from young bamboo shoots unearthed to growth stopped in height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stages including initial stage, rising stage, peak and late. Oligostachyum scabriflorum is
shallower than bamboo in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bamboo rhizome, while earlier in shooting period.
Moreover, there is not obvious major or minor year in bamboo shooting. In sum, Oligostachyum
scabriflorum kept high value in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According to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amboo rhizome growth and law of bamboo shooting and growing, the appropriate
technical measures can be took on reforming barren wild bamboo grove in the natural distribution
area to bamboo forest. And the bamboo forest would be grand just only 2-3 years later.
Key words: Oligostachyum scabriflorum;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amboo rhizome growth;
bamboo shooting and growing
糙花少穗竹(Oligostachyum scabriflorum)又称福建少穗竹、白眼竹,地下茎复轴散生型,属禾本
科竹亚科少穗竹属。是闽中、闽西南优良乡土竹种,鲜笋产量高、笋质脆嫩爽口,笋味略苦,口味独
特,具有增强食欲、清热解毒之功效,是一种天然的保健食品,已成为市场热销的优质竹笋。该种竹
秆通直、节间长、用途广,是制作笛、箫、笙管等民族乐器以及文房四宝的笔管、风铃等工艺品的上
2010,39(2):38-41.
Subtropical Plant Science
第 2 期 蒋家雄:糙花少穗竹生物学特性观察 ﹒39﹒
好材料。小竹秆可做篱笆棚架等,较大的秆材可做撑杆、农具柄及晒衣杆,还可加工胶合板、装饰板
及竹浆造纸等,经济效益高,开发潜力大[1-3]。
福建糙花少穗竹天然资源较丰富,在永安、漳平均有集中连片分布[1],由于长期以来每年只采笋
而不加以抚育,竹林处于荒芜衰退状态。永安市洪田、小陶、罗坊、青水等乡镇连片面积超过 400 hm2,
多散生于海拔 400~800 m 的次生林中,其中以洪田镇磉溪村分布面积最大。上世纪 90 年代,永安市
大力开发糙花少穗竹天然资源,对野生或半野生糙花少穗竹林进行清杂垦复,变荒芜野生为人工培育
的笋材两用林,收到良好效果,经营较好的竹林年产竹笋 6~9 t/hm2,竹材 3 000 根/hm2 以上,产值高
于同等经营水平的毛竹林,是竹业开发的短平快项目[2,3]。为了更好地开发糙花少穗竹天然资源,探索
野生竹林的改造技术,有必要对糙花少穗竹的栽培生物学特性,包括竹鞭生长、发笋成竹规律等进行
深入的观察分析,为人工培育糙花少穗竹丰产林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位于永安市洪田镇,北纬 25º33′~26º12′,东经 117º03′~117º07′,属中亚热带东南季风气候。
年均温 18.8 ℃,绝对最低温-11℃、绝对最高温 40 ℃,无霜期 290 d 左右。年均降水量 2 000 mm,春
夏季节降水较多,上半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下半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全年>10 ℃的活动积温 4 500~
5 800 ℃,空气相对湿度 80%以上。
试验林设在洪田镇磉溪村,海拨 960 m,山地黄红壤,成土母岩为花岗岩,土壤 pH 4.5~5.8;土
层厚度 100 cm 以上,A+AB 层 10~40 cm,腐殖质含量较高,土壤湿润、疏松、肥沃,为Ⅱ立地级。
该片试验林起源于 1995 年的松杂林采伐迹地,第二年发现迹地上有零星分布的野生糙花少穗竹,因而
迹地未更新造林。糙花少穗竹经过 2~3 年蔓延生长,形成杂灌混生的荒芜竹林,竹秆很小,高 1~1.5
m,地径不到 1 cm,没有经济价值。1997 年对部分荒芜竹林进行劈杂抚育,到 2001 年形成生长旺盛的
糙花少穗竹林,立竹密度由原来的 200~300 株/hm2,增加刭 3 000~6 000 株/hm2,胸径增大到 2.5~
4.0 cm,竹高 5~8 m。
1.2 研究方法
1.2.1 发笋期观测 在春季发笋长竹期观测发笋日期、数量及挖笋称重。发笋初期每 5 d 观测一次,发
笋盛期 2 d 观测一次,同时在不同坡位(上、中、下坡和山凹)选定样竹,进行定株观测,观测新竹的
生长过程,分为初期、上升期、盛期和末期。初期、上升期每 3 d 观测一次,盛期每天观测一次,包括
笋壳脱落以及展叶的时间等[4,5]。在发笋期观测发笋与退笋,历时 45 d。
1.2.2 竹鞭生长观测 在 4 个样地内设置 8 块 2 m×1 m 的小样方,每样方用铁耙扒出土层厚 20 cm、
40 cm、60 cm 的土壤,分层调查记录竹鞭条数、长度、鞭龄、鞭芽个数、地上立竹数、胸径、竹龄、
新竹生长等生长性状。
2 生态学特性
研究糙花少穗竹生态学特性,目的在于掌握环境因子(气候、土壤、地形等)对糙花少穗竹分布、
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更新、竹林结构、竹林生态系统等产生的影响,找出糙花少穗竹生长与生态环境
之间的相互关系,为糙花少穗竹林的改造、丰产林培育、提高竹林生产力提供参考。
2.1 自然分布特点
糙花少穗竹是我国竹类中分布范围较小的小径竹种,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广东、广西、
湖南南部和福建等省(区),即北纬 23º30′~30º20′,东经 104º30′~122º10′。福建省分布于福州、闽清、
永定、上杭、邵武、永安、漳平等地。在自然分布区常与常绿阔叶林混生,形成天然的竹木混交林。
第 39 卷 ﹒40﹒
垂直分布集中在海拨 400~1 000 m 的中低山、丘陵地带,在海拨 600~800 m 呈聚集分布。糙花
少穗竹的分布密度随经纬度和地形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总趋势是南方高、北方低,西部高,东部低,
群山相连的地区高,孤山地区分布密度低。
2.2 适生条件
稍耐寒,在自然分布区,年均温为 12.6~18.0 ℃,极端最低温度为-9 ℃,1 月平均气温 2~12 ℃,
7 月平均温度 25~30 ℃。冬天要有正常低温,以利于休眠。自然分布区内年降雨量为 900~2 000 mm,
相对湿度不低于 70%。在中心产区,降雨不低于 1 200~2 200 mm,相对湿度维持在 80%左右。土壤要
求为土层深厚,有机质和矿质营养较丰富的山地黄壤、黄红壤、红壤,pH 为 4.5~7.0,土壤物理性状
如孔隙度、透气度、持水能力良好;过于干燥的石砾地或低洼积水地生长不良。
3 糙花少穗竹的生长特性
3.1 竹鞭生长
3.1.1 鞭龄与形态特征 糙花少穗竹的竹鞭具有吸收、输导、贮存养分和繁衍的多重功能,鞭根系统生
活力的强弱对竹林的盛衰和生产力高低起着关键性作用,竹鞭随着年龄不断老化,形态特征也随之变
化,据此可作为判别鞭龄的依据[5,6]。通过对不同鞭龄竹鞭的观察,将其形态特征列于表 1。
表 1 不同年龄竹鞭的形态特征
鞭 龄 鞭箨与颜色 鞭 梢 节与节间
1 年生 鞭箨紧贴,鞭嫩黄,至鲜黄 被鞭箨包被紧实,呈黄色 被鞭箨包被,黄白色,质地脆软,有
少量根毛,嫩脆
2 年生 箨大部分解离,鞭鲜黄至黄棕色 小部分破梢腐烂,未破者呈
黄褐色
鞭箨大部分脱落,黄色,稍硬,根毛
较多且短
3 年生 箨仅存少量残片,残片棕黑色,鞭
色黄棕色至黄褐色
硬实,少数保存完好 大部分裸露,节间古铜色,硬度强,
根毛多且长,有大量发笋痕迹
3.1.2 竹鞭的垂直分布 根据样方调查,竹鞭分布在土层 0~20 cm 的鞭段数占 80%,鞭段长占总鞭长
的 88.7%,鞭段鲜重 4.09 kg,占 69.6%。20~60 cm 土层中的鞭段数、鞭段长和鞭鲜重分别占 20.0%、
11.3%、30.4%,表明竹鞭主要分布在 0~20 cm 的土层中。
3.1.3 鞭梢生长 鞭梢生长具有趋肥向暖的特性,立地条件好竹鞭生长快,在土壤板结,干燥贫瘠的地
方生长缓慢,起伏扭曲也大,经常出现短梢分叉,竹鞭畸形短缩,鞭芽瘦弱,抽笋长出的竹子矮小孱
弱。糙花少穗鞭梢没有自然断梢现象,冬天鞭梢暂时停止生长,等到翌年 6 月上旬新竹长成后,新鞭
从前一年的鞭梢继续向前生长。新鞭总是沿着母鞭方向呈波浪式向前推进,当遇到障碍时则绕行或断
鞭,重新抽新鞭从侧旁或上、下越过,保持原方向前进。8~9 月生长最旺,12 月下旬鞭梢停止生长。
3.1.4 鞭芽生长 竹鞭上的芽包括笋芽和鞭芽,鞭芽抽鞭,笋芽孕笋长竹。其生长由立地条件,竹林结
构和营养水平决定。除鞭柄节间无芽外,其余每节均有扁平芽伏贴竹鞭,交互排列,芽着生处有沟槽。
1 龄鞭被箨片,内具鞭芽,嫩黄色,鞭根微突;2 龄鞭不包箨,节间饱满,具 2 级鞭根;3 龄鞭节间饱
满,鞭根发育充分,黄褐色,无芽或有灰色的瘪芽。未发育的鞭芽色淡,呈黄白色,形扁,中部微凹,
紧贴鞭节,称为弱芽;发育的芽颜色较黄,形状圆满,末端上翘,比弱芽大,称为壮芽;壮芽继续增
大,黄色卵形,芽往上翘,芽鳞增多,称为笋芽。
3.1.5 鞭系结构 一个完整的鞭系包括在生理上彼此联系的所有竹鞭,鞭系内部是一个完整的能量和物
质交换系统,鞭系结构直接影响竹林生长。糙花少穗竹鞭系较小,其中 4~8 m 的鞭系占 52.4%,2~4
m 的鞭系占 17.6%,8~15 m 的中长鞭系占 25.7%,而大于 15 m 的长鞭系只占 4.3%。立竹数达 7~8
第 2 期 蒋家雄:糙花少穗竹生物学特性观察 ﹒41﹒
株的鞭系占 45.7%,大于 8 株的鞭系占 35.8%,小于 7 株的鞭系占 15.8%。调整鞭系结构,疏除小、弱、
老、长鞭系,控制立竹密度是提高竹林产量的重要措施。
3.2 竹笋—幼竹生长
3.2.1 笋的生长发育 糙花少穗竹发笋没有明显的大小年之分,且发笋期较集中,从 2 月底至 4 月中旬,
持续 45 d 左右。3 月 10 日前发笋数仅占 6.37%,为发笋初期;3 月 11 日至 3 月 31 日,发笋数占 86.81%,
为发笋盛期;4 月 1 日以后发笋数占 6.82%,为发笋末期。在不同的年份,由于旬均温度的差异,发笋
期会有所差异。糙花少穗竹平均单笋重为:盛期笋>初期笋>末期笋。早期出土的笋往往是浅鞭笋,
而盛期笋个体大,营养充分,至出笋末期竹林营养消耗大,笋个体也较小。挖笋时应多挖早期浅鞭笋
和末期笋,盛期笋除留足母竹数量以外,也应及时挖出作为商品笋,以提高竹笋产量和经济效益。
3.2.2 幼竹生长 从笋出土到幼竹高生长停止,经历 55~60 d,可分为初期、上升期、盛期和末期。初
期从笋未出土开始,生长缓慢,箨片紧实;上升期一般在笋出土后 5~8 d,高生长逐渐加快;盛期是
高生长最快的时期,每日抽高 15~24 cm,;末期幼竹长成,笋壳脱落,高生长停止后展枝、长叶[7]。
4 小结与讨论
糙花少穗竹是福建优良小径竹种,因形态特征与茶秆竹相似而易被混淆[8]。糙花少穗竹广泛分布
于闽中、闽西南,笋材两用,经济效益甚高,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9]。糙花少穗竹具有复轴散生型的
典型特征,竹鞭垂直分布多数在土层 20 cm 范围,4~15 m 长的鞭系占 78.1﹪, 发笋期多数在 3 月中下
旬,单个笋重为:盛期笋>初期笋>末期笋。从笋出土到幼竹高生长停止,可分为初期、上升期、盛
期和末期。竹鞭垂直分布比毛竹浅,但出笋期稍早于毛竹。其竹鞭、竹笋、幼竹生长节律与毛竹相似,
但出笋没有明显的大小年。在自然分布区可根据生物学特性、竹鞭生长与发笋成竹规律采取相应的技
术措施,垦复改造荒芜野生竹林,2~3 年即可郁闭成林。不同立地、不同年份、不同类型的糙花少穗
竹林,其物候期亦有一定差异。
参考文献:
[1] 黎茂彪. 福建永安发现糙花少穗竹野生群落[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0,20(1): 84-85.
[2] 黎茂彪,等. 野生糙花少穗竹低产林改造及造林技术[J]. 林业科技开发, 2003,17(6): 31-33.
[3] 吴锦华. 水安市天然糙花少穗竹林垦复改造初期效果研究[J]. 福建林业科技, 2003,30(4): 42-45.
[4] 郑郁善,等. 毛竹混交林鞭系结构特征的研究[J]. 竹子研究汇刊, 1999,18(4): 30-39.
[5] 廖光庐. 毛竹林鞭系结构调查分析[J]. 竹子研究汇刊, 1988,7(3): 35-43.
[6] 古定球. 广东茶秆竹[J]. 西南林学院学报, 1993,13(4): 256-259.
[7] 黄克福,等. 台湾桂竹笋——幼竹生长规律研究[J].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4,14(4): 291-294.
[8] 陈存及,等. 茶秆竹密度效应研究.[J]. 福建林学院报, 2001,21(2): 101-104.
[9] 黎茂彪,等. 糙花少穗竹笋产量与林分状况关系初探[J]. 福建林业科技, 2002,29(4):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