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棘托竹荪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全 文 :第 7卷第 l期
1 92 9年6 月
长 沙 水 电 师 院 学 报
J OU RN A LO FC N H AG SH AN O RM AU LI N V ES RI T Y
O F WT A ER R ESOC N U S A R EDI C C P T R L E EO W R E
丫o `
J UI
N 7O
.
l
: 12 9 9
棘托竹荪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李建宗 胡 新文
( 湖南师大) ( 长沙水 电师院)
摘 、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温度 、 湿度 、p H值 、 光照 、 空气及培养基营养成分等因素与棘托竹荪的菌丝
和子实体生长的相互关系. 其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最适温度分别是2 一2 4℃和3 5 一3 9℃. 菌丝在培
养基含水量为6 0一6 5 %时能正常生长. 空气湿度5 8%以上时 子实体才能正常发育. 菌丝在黑暗条件
下生长 良好 , 子实体发育需要散射光 .空气中 C O : 含量 20 % 以下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 .菌丝和子
实体均喜弱酸性环境 , 且在整个生长过程中 , 营养条件广泛 本研究的结果为该种竹荪的人工栽培
提供了一些颇具价值的资料 .
主题词 : 棘托竹荪 ; 生物学特性 ; 菌 丝 ; 子 实体
中图法分类号 : Q 9 39 . 5
棘托竹荪 (D i c t y o p h o r a e e h i n o v o lv a t a z a n g , z h e n g e t H u )是近年于湖南会同发现的一个珍贵
食用菌新种 . 它的子实体略小于 长裙竹荪 ( D . in d us i a t a) , 菌托长有棘毛 ! ’ ] . 因该菌氨基酸含量丰
富2I] , 香气浓郁 , 味道鲜美 , 营养丰富 , 引起人们的重视 ,不少单位和菇农正引种栽培 . 然而经济
效益反映不一 , 并且不乏失败例证 . 曾德蓉先生 ( 19 8 8) 在发现本种不久 , 曾对其形态和生态习性撰
文作过介绍 3[] . 但通过实验研究其生物学特性 , 还不曾见有报道 .为 了使该种竹荪在推广应用中不
断提高产量 , 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 我们从 19 90 年春开始 , 通过环境因 不对其菌丝和子实体生 ’
长发育的影响 , 进行 了比较详细的研究 .初步结果表明 , 此菌不仅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 , 并且
在菌丝的光敏反应 , 耐旱能力等方面 , 与原来报道有较大差别 , 生产中值得注意 .
1 材料和方法
L l 材 料
供试菌种 : 最初母种由会同县科协提供 .
本文 19 列 年 . 2 月 27 口收到
* 本研究为湖南省科 委 “ 湖南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和开发应用研究 ” 课题 ”
本文由彭寅斌教授审校推荐 , 特此致谢 .
·7 6
· 长 沙 水 电 师 院 学 报 ’ 19 9 2年 6 月
b
. 培养基
1
. 基础培养基 : 改 良马铃薯培养基 、 蔡氏培养基 .
2
. 碳营养试验培养基 : 在改良马铃薯培养基 中分别用纤维二糖 、 麦芽糖 、 山梨醇 、 糊精 、
淀粉 、 木糖 、 棉子糖 、 鼠李糖 、 甘油 、 果糖 、 乙醇 、 半乳糖和乳糖代替葡萄糖 , 以改良马铃薯培
养基 (含葡萄糖或蔗糖 )作对照 .
3
. 氮营养试验培养基 : 在蔡氏培养基中分别用豆饼粉 、 谷氨酸 、 丙氨酸 、 甘氨酸 、 尿素 、
蛋白陈 、 酵母膏代替硝酸钠 , 以蔡氏培养基 (含硝酸钠 )和无氮培养基作对照 .
以上 的培养基斜面制备标准为 : 试管长 20 c m , 口径 2 c m , 灌人培养基 10 m L , 摆成 的斜
面长 8 cm
.
4
. 原种培养基和栽培基质主料 : 竹枝 、 竹片 、 竹屑 、 阔叶树树枝 、 木屑 、 废棉渣 、 米糠 .
1 .2 方法
( 1) 不同温度对菌丝生长影响试验
将母种移接于改 良马铃薯培养基斜面 , ①分别置于 8一 10 ℃ , 12 一 巧℃ , 18 一 20 ℃ , 2 一
24 ℃ , 28 一 3 0 ℃ 温箱 中培养 , 每组 10 个重复 , 每隔 3 天测量一次菌丝长度 , 直至菌丝长满斜
面 ; ②供试斜面接种后都于 2 一 24 ℃温箱培养 3 天 ,萌发生长后挑选长势一致的分别移放一 8 ℃ ,
4 一 6 ℃ , 3 5 ℃ , 3 7 ℃和 4 0 ℃温箱或冰箱中 , 每组 巧 个重复 .两个极端温度下 的每隔二小时 ,
其余的每隔一夭 , 各取出一支放回 2 一 24 ℃条件下继续培养 , 观察菌丝忍受极端温度的能力 .
(2 ) 温度对子实体生长发育影响试验
分 2 组处理 , 每组 2 个重复 , 每个重复 0 . 5 m Z(箱栽 ) , 都于室内 10 一 24 ℃条件下培养 60 天
(4 月 15 日接种、 .菌丝充分长足后 , 6 月 巧 日将第一组搬至室外荫棚下培养 , 此时室外气温 已达
30 ℃ 以上 ; 第二组仍放空调控制的 20 一 24 ℃室内培养 .观察现蕾出菇情况 .
(3 ) 培养基湿度对菌丝生长影响试验
①母种培养基不 同含水量试验 : 每千毫升改 良马铃薯培养基中加人琼脂量分别为 : 15 克 .
18 克 、 20 克 、 25 克和 30 克 .每组 10 个重复 , 同置 2 一 24 ℃温箱中培养 , 测量菌丝生长速度和
长满斜面夭数 . ②配制含水量分别为 50 % , 5 % , 60 % , “ % , 70 % , 75 % 和 80 % 的 7 种原种培
养基 , 7 50 m L 玻璃瓶装料 , 每组 10 个重复 , 3 月 20 日接种 , 2 一 24 ℃培养室中培养 , 每隔 10
天测量一次菌丝伸长长度 , 观察满瓶时间和菌丝长势 .
(4 ) 空气相对湿度对子实体生长发育影响试验
实验设置于室外荫棚下 , 分二组处理 , 每组 1 . 5 m 2 . 当菌丝长足 (80 天 )后 , 处理 1 空气相对
湿度控制在 75 % 以下 ; 处理 2 保证相对湿度达到 85 % 以上 .观察现蕾和开伞情况 .
(5 ) 培养基酸碱度 ( pH )对菌丝生长影响试验
将改 良马铃薯斜面培养基 p H 值分别调节为 .4 5 , 5 . 5 , 6 , .6 5 , 7 和 8 , 共计 6 组 , 每组 or
个重复 .适温培养 , 测量菌丝生长速度 , 观察长满斜面天数和菌丝长势 .
(6 )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菌丝生长影响试验
试验容器选用 6 00 m L 磨 口玻璃培养缸 , 高温消毒 , 玻璃板加凡士林密封 .菌丝接种于直径
1 0 c m 培养皿的平板培养基 (改良马铃薯培养基 )中央 , 每个接种块基本控制在 0 . 5 c m Z , 培养 3 天
.挑选菌落大小 、 长势一致的培养平板置准备好的玻璃培养缸 中 .用反应法制造 C O : 气体 , 根据分
子 量 和反 应式 (N a ZC 0 3+ Z H CI ~ ZN a CI + H Z O + C O : 个) , 用 分析 天平准确称取经恒温干燥的
N a Z C 0 3
, 在培养缸中置一个直径 5 c m 的玻璃皿 , 将 N a Z C O 3置玻璃皿一侧 , 在无菌操作条件下
往玻璃皿中加人相应量 (为使反应彻底应稍过量 )的 0 . 1% H CI , 检查培养缸密封情况 , 使 H CI 接
第 7卷第 1期 李建宗等 棘托 竹荪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二 片
触 Na ZC O3, 立即发生反应释放 C O Z 气体 .实验处理按培养缸 内空气中 C O Z 含量为每隔 5% 为一
梯度 , 从 5 一 40 % , 共 8 组 , 每组 5 个重复 , 自然空气为对照 .然后将各组 置于适温 、 遮光条件
下培养 , 观察菌丝生长速度和质量 . 实验中 , 培养缸内 自然空气含有的 C O : 忽略未计 ; 处理后各
种梯度的 C O 。 含量用沉淀法 (氯化钡法 )测定 , 误差率均在 10 % 以下 ; 本实验重复二次基本一致 .
(7 ) 通气条件对子实体生长发育影响试验
室外荫棚栽培 , 现蕾 5 天后分二组处理 : 处理 l , 塑料棚密闭不通风 , 但温度 、 湿度尽量保
持正常 ; 处理 2 , 塑料棚经常通风透气 , 保持空气新鲜 .主要观察菌蕾生长和开伞情况 .
(8) 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试验
菌种接种于 ! oc m 直径培养皿平板 中心 (改良马铃薯培养基 ) , 分二组 处理 , 第 一组用黑布遮
光 , 第 二组暴露在光下 , 为了防止水分蒸发 , 两组培养皿都置于玻璃缸 中 , 玻璃板覆盖 , 每天揭
开玻璃板通气一次 . 5 月上旬接种 , 两组处理同置于距南边窗台一米处 (没有太阳直射 ) , 培养 10
天 .测量菌丝生 长速度 , 观察菌丝长势及有否颜色变化 . 每组 10 个重复 .
(9 )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影响试验
用纤维二糖等 13 种营养物质代替葡萄糖和蔗糖配制改 良马铃薯培养基 , 连同葡萄糖和蔗糖
共 15 种标准斜面 , 每种 15 个重复 , 接种于斜 面正中 , 2 一 24 亡 下培养 . 测量菌丝生长速度和菌
丝质量 .
( 10 )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影响试验
用豆饼粉等 7 种物质分别代替硝酸钠配置蔡氏培养基 , 连 同硝酸钠和无氮培养基共 计 9 种 .
处理 、 重复 、 接种 、 培养及观察方法均与碳营养试验相同 .
( 1 1) 不同的原种培养基试验
处理 I 一竹屑 + 竹枝 ; 处理 且一树枝 + 木屑 ; 处理 1 一树枝 + 竹屑 ; 处理 R 一废棉渣 .每个处理都
用适量米糠和白糖为辅料 , 各设 10 个重复 4 月中旬接种 , 室内自然气温度下培养 .测量菌丝生长
速度 、 满瓶时间和菌丝 长势 .
2 试验结果
( l) 温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 棘托竹荪菌丝在 5 一 35 ℃条件 卜均可生 长 . 2 一 24 ℃ 是最适温度 .低 二J二或高于
2 一 2 4 ℃时 , 生 长速度依次的减慢 , 37 ℃时菌丝停 正生长 , 放 回 2 一 24 ℃条件 下又恢复 了生
机 , 一 8 ℃和 4 0 ℃情况下很快死亡 (表 l)
( 2) 温度对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第一组于 6 月中旬搬 出室外以 后 , 7 月 10 日开始现蕾 , 28 日开始开伞 . 此时温度高达 35 ℃
以上 .第二组仍在培养室内 , 温度没有超过 24 ℃ , 一直没有现蕾出菇 .
(3) 湿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结果见表 2 、 表 3 .
(4 )空气相对湿度对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处理 1(空气相对湿度 75 % 以下 ) , 出现有为数极 少的菌蕾 , 但长到直径不足 Ic m 就不再生
长 , 逐渐枯萎死亡 . 只有个别的 长到直径 2 c m 以上 , 但也没有开伞 .处理 2( 空气相对湿度 85 % 以
上 ) , 7 月 10 日 (栽后 85 天 )开始现蕾 .经过 18 天生长 , 最大的菌蕾达到 3 . 2 c m , 开始开伞撒裙 . 即
将开伞的菌蕾在前一夭下午开始出现异常 , 在圆蛋状菌蕾顶部有一不足 1 c m 的小丘状突起 , 此
处颜色略淡于其他部分 .这种菌蕾在第 二天上午 8 点开始 , 小丘状突起的外菌幕开始裂开 , 裂 口
,78
· 长 沙 水 电 师 院 学 报 19 9 2 年 6 月
逐渐向下扩张 , 露 出菌盖 , 然后菌柄速度不匀地伸长 . 在观察中看到 , 菌柄伸长过程中 ; 有时突
然向前伸了 Z cm 以上 , 有时半小时也不见动静 .这种突然的伸长 , 儿 n u ga w a ( 19 6 5) 观察的结
果表明 , “ 在未伸长的菌柄内 , 细胞是折叠起来的 , 但当菌柄伸长时 , 其体积相当于它原来的 12
倍 ” 4l[ . nI go dl ( 19 5 9) 通过对鬼笔 目其他种类的观察 , 认为这种菌柄突然伸长的现象与水分有关 5[] . 当
菌柄完全伸长后 , 菌柄才陆续向下撒放 . 撒裙所耗时间比菌柄伸长的时间要长 .从外菌幕开裂到子
实体完全张开 , 正常情况下 , 全过程在上午 1 时前结束 .因为 7 月下旬气温高 、 水沟灌水不及时
就容易引起空气 、 土壤湿度不够 .会延长撒裙时间或者菌裙撒放不彻底 .有的只局部张开 , ’ 裙不对
称 ; 有的只撒至半腰 , 菌柄下半部露在外面 .没有正常情况下菌裙拖地 , 亭亭玉立的娇美姿态 .
表 1 不同温度对棘托竹荪 菌丝生长的影响
温度 ( ℃ ) 一 8 4 一 6 12一 1 5 2 2一 2 4 2 8
萌发时间 (天 ) 16 小时死亡 不能测到 不萌发 一天 内死亡
生长速度
(m m / 天 ) 极慢l524260?ù047·一长满斜面天数
菌丝长势
稍有生长
+ 十+ + 刁州一十 +
注 : 菌丝长势标准 , 根据羽状分枝多少 , 菌丝束壮弱 , 浓密与稀疏分为 : + + + 十优 , + 十+ 良 , 料中 , + 差 , 一不生长 .下同 .
表 2 培养基琼脂含量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琼脂含量
(g / 1 0 0 0 m L )
萌发时 间(天 )
生长速度
(m m / 天 )
长满斜面天数
菌丝长势
2 3
l 6
+ + + +
1
.
8
2 l
+ + + +
表 3 培养墓不同含水量对原种菌丝生长 的影响 r 3一 5 月 室温 )
含水量 (% )
培养 2 0 天 少量生长
基本封面
4 C m
5 C m
超过半瓶
少量生长
基本封面
5 Cm
6
.
5 c m
接近半瓶
封 面
向下 s c m
9 Cm
接近瓶底
满瓶
封 面
5 Cm
9 Cm
接近瓶底
满瓶
封 面
3 0 天
4 0 天
5 0 天
6 0 天
4 C r n
8

m
基本封面
4 C m
8 e m
接近瓶底 超过半瓶
P H 值
表 4 酸碱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4
.
5 5
.
5 6 6
.
5
亡J
O
:
,ù2ù、ùōó
:
22弓é2
:
2萌发时间 (天 )
生长速度
(m m / 天 )
长满斜面天数
菌丝长势
极慢 不长
16 1 6
十斗 十斗 刁一十+ 斗
l 8
斗一卜卜
(5 )酸碱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结果见表 .4
(6 )光照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结果见表 5 .
第 7卷第 l期 李建宗等 : 棘托竹荪生物学 特性研究初报
表 5 光照对 菌丝 生 长的影 响
菌落 直径 ! }平均速 度
菌妙
仰芝色 菌丝 长势
自白0` n,、了0l黑暗条件
光照条件 愁言 健壮 厚密瘦弱稀疏
表 6 C O 。 浓度对菌丝生 长的影 响 厂单 位 二 m m / 天 )
C O
。 含量
15 20 2 5 3( )
(
`冷 )
菌丝生 长
速度 2
.
4 2 2 0 !
.只
表 7 不 同碳源对菌丝 生 长 的影 响

乳糖
日鼠 油李糖棉子糊 淀 木 糖山犁葡 醇萄糖蔗糖麦芽糖
碳 源 纂
住几长速度
m m
, 天
长满 斜面
天 数
菌好 长势
2 4 2
.
3 2 2

洲门料
+
76十,一l+
++ + + +
15 16
+ + + 十 + 一卜+ +
16 16
+ + + + + 十 + +
2 5
17
+ + +
一卜
17 18 18 一
+ 十 + + + + + + + + +
表 8 不 同 氮源对菌丝 生 长的影 响
无ù双尿素口氨酸丙氨酸硝酸钠谷氨酸一旦饼粉蛋醇 陈自母膏
氮 源
生长速 度
( n l n l / 天 )
长满料面
天 数
菌丝 长势
2 0 2 2
+ 十十十 十 + +
30 大
以 }
30 天 以 仁
+ + + + 十 + + 十 十
从表 5 可以看出 , 我们的实验结果与有关报道 “ 菌丝的正常生 长 · ·一需要一定散射光 ” 的结论
有较大差别 13] .在栽培试验中证明 , 出菇阶段需要一定的光照 (花花太阳 ) , 光照不足的室内栽培很
难出菇 .
(7 )空气中 C O : 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结果 见表 6 . 从表 6 可以看 出 , 菌丝生长环境 中 C O : 浓度从 5一 20 % 时 , 菌丝生长速度与
C O : 含量成正 比 .超过 20 % 时 , 则随着 C O : 的增加而使 菌丝生 长减慢 .
(8 )通气条件对子实体生长的影响
试验 中观察到 , 处理 1 因为密闭不通风 , 生长环境空气混浊 , C O , 含量高 , 菌蕾不再继续
生长 , 最后死亡 . 处理 2 保持通风透气 , 菌蕾正常生长 , 现蕾 18 天后开伞撒裙
(9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实验结果见表 7 .从表 7 表 明 , 供试 巧 种碳源 , 只有半乳糖和乳糖不能吸收利用 , 乙醇较差 ,
其他 12 种都能吸收利用 , 并且菌丝生长好 , 以纤维二糖和麦芽糖最好 , 其次是葡萄糖和蔗糖 .
(1 0)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结果见表 8 .供试氮源中 , 酵母膏效果最好 ,其次是蛋白陈和豆饼粉 ; 不能吸收利用丙氨酸 、
长 沙 水 电 师 院 学 报 1 9 92年 6月
表 9培养料对原 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处理
2 0十生 长速度 (m m /天 )
满瓶时间〔天 )
菌丝长势
于 o
65
十十+ 十
甘氨酸和尿素 ;对硝酸钠吸收较差 .
( 1 )不同培养基对原种菌丝生长的影响
结果见表 9. 以竹枝 、 竹屑为培养基主料效果最好 .废棉渣效果最差 .
3结 论
( l)营养特性 : 碳源 以纤维二糖 、 麦芽糖最好 , 其余依次是葡萄糖 、 蔗糖 、 山梨醇 、 糊精 、
木糖 、 棉子糖 、 淀粉 、 鼠李糖 , 以甘油和果糖较差 , 乙醇最差 , 对半乳糖和乳糖根本不能利用 .
氮源以酵母膏最好 , 其次是蛋白脉和豆粉 , 对硝酸钠较差 , 对丙氨酸 、 甘氨酸及尿素完全不能利
用 .原种和栽培料以竹枝 、 竹屑 、 阔叶树树枝 、 木屑最好 , 废棉渣最差 .
(2) 菌丝在 5一 35 ℃范围内均能生长 , 最适温度是 2 一 2 4 ℃ , 15 ℃以下和 28 ℃ 以上菌丝生
长减慢 , 37 ℃停止生长 .零下 8 ℃低温和 40 ℃ 的高温时一天 内死亡 . 子实体生长适应较高温度 .
自然气温 35 一 39 ℃时 , 生长正常 .
(3) 菌丝对水分的适应性较强 , 在含水量 50 一 80 % 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 , 以 60 一 65 %最好 .
母种培养基稍偏湿较好 , 过干时菌丝生长放慢 . 空气相对湿度对子实体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 , 不
足 75 % 时 , 菌蕾很少形成并难以发育 , 达到 85 % 以上才能正常发育和开伞 .
( 4) 喜弱酸性环境 .
( 5) 光照对菌丝生长影 响明显 , 菌丝生长需要黑暗条件 . 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需有适量散射
光 .
(6 ) 一定范围的 C O : 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 , 超过 20 % 时 , 菌丝生长开始受到抑制 .子实体
生长过程中必需保持通风透气 , C O : 含量过高影响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
4 讨 论
( l) 据室外栽培观察 , 现蕾后保证培养料中含水量和空气湿度很重要 .棘托竹荪一般在高温季
节出菇 . 由于气温高 , 菌蕾易因缺水而引起枯萎死亡 .
(2 ) 室内栽培没有出菇 , 除温度影响外 , 可能还与通气和见光不够有关 .
(3) 栽培实验中没有测算产量 , 今后还要继续研究 , 根据其生物学特性 , 摸索高产栽培方法 .
师大生物系 86 级沈爱武同学参加部分工作 , 特此致谢 .
第 7卷第 1 期 、 李建宗等 : 棘托竹荪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8 l
参 考 文 献
Za n g Mu e r a l An e w sp e e ie o s fthe i De ty o p ho r a r fo m C hi n a
.
My e o ta x o n
,
19 8 8
,
3 1(2 ) : 14 5一 14 8
周祟莲等 . 棘托竹荪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 食用菌杂志 , 19 91 , ( 5) : 8一 9
曾德蓉等 . 一种喜高温 的美味竹荪一棘托竹荪 , 中国食用菌杂志 , 19 8 8 , (4) : 5一 8
I n g o ld C T
.
J e l l y a s a W
a t e r R e s e r v e i n F u n g l
.
T r a n s
.
B r
.
m y e o l S o e
.
19 5 9
,
( 4 ) : 4 7 5一 4 78
K l n u g a w a K
.
o n th e G r o w t h o f D ie t y o p h o r a I n d u s ia t e 1
.
R e la t io n s b e t w e e n th e C h a n g e I n O sm o t l e V a lu e o f E x p r e s s e d
S a P a n d th e C o n v e r s i o n o f G ly e o g e n t o R e d u e in g s u g a r in T i s s u e s d u r i n g R e e e P t a e u l u m E l o n g a t i o n
.
B o t
.
M a g T o k y o
,
19 6 5
,
(7 8 )
: 17 1一 17 6
(本文责任编辑 谢松细 )
S T U D I E S O N B I O L O G I C A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D I C T Y O P H O R A E C H I N O V O L V A T A
L i J i a n z 口ng
( H u n a n N o r m a l U n iv e r s i t y )
H u X in w e n
C h a n g s h a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W
a t e r R e s o u r e e s a n d E l e e t r i e P o w e r
A B S T R A C T
T h i s P a P e r d i s e u s s e s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P b e tw e e n d t h e g r o w t h o f t h e h y P h a e a n d t h e fr u i t一b o d y
o f D ie t y o Ph o r a e e h i n o v o lv a t a a n d t h e fa
e t o r s o f t e m P e r a t u r e
,
m
o i s t u r e e a P a e i t y
.
P H
,
l i g h t
,
a i r
a n d t h e n u t r i e n t s o f t h e s u b s t r a t e
.
I t P r o v e s t h a t t h e if t t e s t t e m p
e r a t u r e s fo r t h e g r o w t h o f t h e
h y P h a e a n d t h e fr u i t一b o d y a r e 2 2 一 2 4 oC a n d 3 5一 3 9 oC . T h e h y Ph a e g r o w w e ll i n t h e d a r k w h e n
t h e m o i s t u er
e a p a e j t y o f t h e s u b s t r a t e 15 6 0一 6 5 % a n d t h e a m o u n t o f C O Zi n a i r 15 u n d e r 2 0 % ,
w h i l e t h e fr u i t一 b o d y u s u a l l y g r o w s i n a s t l g m a t i s m w h e n t h e m o i s t u r e e a P a c i t y o f a i r 15 8 5% . B o t h
t h e h y Ph a e a n d t h e fr u i t一b o d y P r e fe r w e a k a e i d e o n d i t i o n (P H = 5一 6 . 5 ) a n d t h e y e a n a b s o r b t h e
n u t r i e n t s fr o m a g o o d m
a n y k i n d s o f s u b s t r a t e s
.
S u砧ec t w o r d s : D ie t y o Ph o r a e e h in o v o l v a t a ; b i o l o g i e a l e h a r a e t e r i s t i e : h y P h a e ; fr u i t一b o d 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