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黑土滩”中华羊茅栽培草地生产力动态



全 文 :200-204
01/2014
草 业 科 学
PRATACULTURAL SCIENCE
31卷01期
Vol.31,No.01
DOI:10.11829\j
櫧櫧櫧櫧


櫧櫧櫧櫧



毥毥

.issn.10010629.20130509
基层
园地 “黑土滩”中华羊茅栽培草地生产力动态   
贺有龙1,汪海波1,祁 彪2
(1.青海省果洛州草原管理站,青海 玛沁814000;2.青海省环境科学研究设计院,青海 西宁810007)
摘要:为了给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治理提供更多技术支持,分析了单播[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和混
播[(中华羊茅+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方式改建“黑土滩”后,5年内草地
植物群落高度及地上、地下生物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栽培草地建植后,在适当的管理条件下单播、混播的草地
都能够维持较高的生物量。单播栽培草地生物量低于混播栽培草地,同时混播栽培草地能够积累大量根系,这是
地上植被稳定的重要基础。建议中华羊茅最好以混播方式播种作为改良“黑土滩”的栽培草地牧草之一。同时,
应该提高当地牧民对栽培草地的认可,在此基础上推广种植栽培草地,才能实现栽培草地治理“黑土滩”模式的可
持续性。
关键词:高寒草地;黑土滩;中华羊茅;栽培草地;生物量
中图分类号:S812;S54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4)01-0200-05*
Productivity dynamic of Festuca sinensis pasture built on‘bare soil land’
degraded meadow during 5years on Tibetan plateau
HE You-long1,WANG Hai-bo1,QI Biao2
(1.The Grassland Management Station of Guoluo Prefecture in Qinghai Province,Maqin 814000,China;
2.Qinghai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Xining 810007,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provide more technology support for restoring the degraded‘bare soil land’meadow
on Qinghai-Tibetan plateau,the present study analyzed the aboveground biomass,underground biomass,
height of community of monoculture Festuca sinensis pasture and mixture pasture of F.sinensis+Poa cry-
mophila+Elymus nutans which built on‘bare soil land’degraded meadow.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of these two kinds of pasture presented good productivity under appropriate management.However,the
mixture pasture presented higher productivity and better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than monoculture
F.sinensis pasture.The mixture pasture could accumulate more root biomass to support aboveground veg-
etation.These results revealed that F.sinensis was the best forage for restoring the degraded‘bare soil
land’if mixcultured with other grasses.At the same time,the recognition of local herders to establish
pasture should be improved because it was critical to develop pasture establishing technology on Qinghai-
Tibetan plateau,especialy for restoring the‘bare soil land’degraded meadow.
Key words:alpine meadow;bare soil land;Festuca sinensis;pasture;biomass
Corresponding author:HE You-long E-mail:heylmaqin@163.com
* 收稿日期:2013-08-31  接受日期:2013-10-2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417);“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12BAC01B02-3)
通信作者:贺有龙(1977-),男(藏族),青海玛沁人,畜牧师,本科,主要从事高寒草地研究与管理工作。E-mail:heylmaqin@163.com
01/2014 草 业 科 学 (第31卷01期)
  青藏高原高寒牧区生态建设依赖于高寒草地生
态系统“三生”功能(生态、生产、生活)的共同提高,
其中改善牧民生计不仅是生产问题,更是生态建设
的保障[1-2]。高寒栽培草地建植不仅是解决青藏高
原高寒牧区冷季饲草缺乏问题的重要技术支撑,也
是极度退化高寒草地(如“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恢
复的一个重要措施[3-5]。近些年来围绕着“黑土滩”
改建高寒栽培草地的建植方法,适宜牧草的选育,群
落配置,后期管理、利用等技术开展了广泛研究,给
“黑土滩”改建栽培草地工程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
据[6-9]。
中华羊茅(Festuca sinensis)作为一种重要的建
植高寒栽培草地的牧草,在青藏高原地区得到了广
泛推广,但大多是作为混播栽培草地群落中的次优
势牧草,很少以单播或者优势种进行大范围的种
植[10-12]。本研究根据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建植的中
华羊茅单播和混播栽培草地为期5年的地上、地下
生物量监测数据,分析中华羊茅作为优势牧草种的
栽培草地适宜性,以期为“黑土滩”治理中该类型草
地的建植和管理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海拔3 750
m,地理位置34°27′N,100°13′E。该地区年均温度
为0℃,最冷月1月的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
月7月的平均气温低于10℃,牧草生长期为150d
左右,无绝对无霜期。年降水量500~600mm,多
集中在6-9月,年蒸发量2 400~2 500mm。土壤
为高山草甸土,主要植被类型为高寒草甸。2008-
2012年试验期间,研究地的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
如图1所示,数据来源于玛沁县气象站的监测数据。
图1 2008-2012年间试验地点年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动态变化
Fig.1 Dynamics of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from 2008to 2012
  试验地建植前为失去牧用价值的“黑土滩”退化
草地,植被总盖度在40%以下,原生草皮层比例在
10%以下。主要植被为毒杂草,优势种为铁棒棰
(Aconitum pendulum)、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
gaurea)、乳白香清(Anaphalis lacteal)、艹洽草(Koe-
leria cristata)、细裂叶莲蒿(Artemisia gmelimii)、
南山蒿(A.nanschanica)等。
1.2 试验草种
试验草种为当地选育的商业种子,来源于青海
省同德牧场。除了中华羊茅外,还有两种作为混播
的次优势草种,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青海
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其中中华羊茅和垂
穗披碱草为疏丛型上繁草,青海草地早熟禾为根
茎―疏丛型下繁草[13]。
1.3 种植方法
分别在试验地上划定单播和混播各1hm2 的样
地,在5月份翻耕后,清除杂草,整地耙平,翻耕深度
为 25~30cm。条 播,行 距 为 20cm,施 120
kg·hm-2磷酸二铵和70kg·hm-2尿素做底肥,中
华羊茅单播播量为30kg·hm-2种子;混播组合种
子质量比例为中华羊茅∶草地早熟禾∶垂穗披碱草
为3∶2∶1,播种量为30kg·hm-2。播种时间为
102
PRATACULTURAL SCIENCE(Vol.31,No.01) 01/2014
2008年8月20―25日。播种完后用2~3cm土
壤进行覆盖、镇压。具体方法参考施建军等[13]的方
法。
1.4 田间管理
种植前试验地及200m以内彻底灭鼠,采用网
围栏保护试验地,防止放牧干扰。播种后,每年4―
10月禁牧,每年6―7月除杂草一次,并在雨季来
临前,追施尿素一次,用量为150kg·hm-2。
1.5 调查方法
群落高度:在每年8月上旬,用卷尺测量群落平
均高度,每个处理30个重复。
地上生物量:在每年8月上旬选择均匀样方5
个,样方大小为50cm×50cm,平地面刈割所有地
上植株,装布袋,带回实验室烘干,在鼓风干燥箱内
70℃下烘48h,称量所得干物质为地上生物量,换
算成1hm2 的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取地上生物量的同时,采用根钻
(直径10cm)在每个样方内分别取3个土钻,深度
为20cm,土样经水洗后,获得根系。将根系样品放
到烘箱105℃杀青,70℃烘干48h,测干物质质量。
根据土钻直径计算每公顷的地下生物量。
植被调查方法参考文献[14]。
1.6 数据处理方法
每个处理(单播、混播)的群落高度,地上、地下
生物量计算平均值(Mean)和标准误(SE)。采用单
因素方差分析中LSD方法比较群落高度和地上、地
下生物量在2008-2012年5次取样间的差异显著
性。采用双尾t测验比较各个指标在相同年份单播
与混播之间的差异显著性。采用DPS 2005版数据
处理软件。
2 结果
2.1 植被高度变化
除第1年外,5年间,植被整体高度均在50cm
以上(图2)。建植第1年草地群落高度较低,随着
建植年限增加,植被高度逐渐增加,至第3年达最
高,第4年开始,植被高度又有所降低。从5年的植
被高度动态看,只有第1年显著低于其它年份(P<
0.05),其余各年份间差异不显著(P>0.05)。除第
1年外,其余年份植被高度均表现为单播高于混播,
差别在10cm左右,但只有第4、5年单播和混播间
差异显著,其余年份间差异不显著。
图2 2008-2012年中华羊茅单播和
混播草地植被高度动态变化
Fig.2 Dynamics of vegetation height in monoculture and
mixculture pasture of Festuca sinensis
from 2008to 2012
注: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同一处理不同年份间差异显著(P<0.05);不
同大写字母表示相同年份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Notes:Different lower case letters for the same treatment mean sig-
nificant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years at 0.05level,and different
capital letters for the same year mea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treatments at 0.05level.The same below.
2.2 生物量变化
栽培草地建植后5年间,除第1年外,植被地上
生物量平均在5 000kg·hm-2以上,地下生物量变
化较大(图3)。混播处理地上、地下生物量都高于
单播处理。地上、地下生物量第1年显著低于其它
年份(P<0.05),其余年份间差异均不显著(P>
0.05);并于第3年达到生物量最高峰,以后逐渐降
低,并趋于稳定。处理地上生物量相同年份间混播
稍高于单播处理,但两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地下生
物量在第3、4、5年混播处理显著高于单播处理,
2008和2009年两个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2.3 根/冠值变化
根/冠值是体现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例
的指标。单播处理根/冠值先逐渐降低,第5年略有
上升;混播处理根/冠值先逐渐增大,在第5年开始
降低。混播处理第1年群落根/冠值与其它年份间
差异显著(P<0.05)。第3、4、5年,混播处理根/冠
值显著高于单播处理。单播中华羊茅地下生物量与
地上生物量比值一直低于0.4,并呈减小趋势,而混
202
01/2014 草 业 科 学 (第31卷01期)
图3 2008-2012年中华羊茅单播和混播草地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动态变化
Fig.3 Dynamics of aboveground and underground biomass of monoculture and mixculture pasture of
Festuca sinensis from 2008to 2012
图4 2008-2012年中华羊茅单播和
混播草地根/冠值动态变化
Fig.4 Dynamics of root/shoot of biomass in
monoculture and mixculture pasture of
Festuca sinensis from 2008to 2012
播草地则呈增加趋势,在高峰期超过0.5(图4)。
3 讨论与结论
大量研究表明,栽培草地在退化草地修复中有
重要作用,是草原地区生态、生产建设的重要部
分[4,15]。本研究表明,中华羊茅作为改建“黑土滩”
的牧草材料,可以在5年间保持较好的生产能力,并
使植被覆盖率达到较高水平,说明中华羊茅是高寒
牧区栽培草地牧草种植的优良材料[13]。良好的田
间管理是高寒牧区栽培草地稳定生产和获得良好生
态效益的前提[9]。
从试验地5年间气象因素来看,栽培草地生物
量与年降水量、年均气温没有变化上的趋同性,说明
了建植优良的短期(<5年)栽培草地主要依赖于良
好的种质、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但更长时间内的栽
培草地可能与气候因素相关性更大。因此,要建立
栽培草地与气候因素的模型,应该延长监测时间(>
5年)。由于高寒地区环境条件较差,因此更多的栽
培草地依赖于自然降水获得灌溉,所以栽培草地与
气候因素的关系模型的建立,将对栽培草地管理提
供重要帮助。
本研究表明,中华羊茅更适用于建植混播草地,
特别是与早熟禾等下繁草进行混播,能获得更高的
草地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是草地稳定的重要指标,
从根系生物量来看,混播草地应作为“黑土滩”建植
栽培草地的重要方式。此结论与其它“黑土滩”栽培
草地建植的研究结论一致[9,16-17]。随着年限增加混
播草地逐渐显示出其优势(图3、4),尤其是与早熟
禾混播的草地,其发达的根茎系统使得草地获得大
量的地下生物量,能够对草地土壤碳库固定和土壤
肥力培育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试验是典型的生态修复型栽培草地试验,因
此应该更多地分析生态效益,获得有效证据,证明栽
培草地的生态效益,而不是生产效益[13,17]。在传统
牧户管理条件下为治理“黑土滩”而建植的栽培草地
会迅速退化,仅出现3~4年短暂的生长高峰期[18],
这段时间是栽培草地能够可持续利用和发挥生态效
益的关键时期,因此,在栽培草地建植后的3~4年
时期内应给予很好的管理。从大量的研究结果来
302
PRATACULTURAL SCIENCE(Vol.31,No.01) 01/2014
看,栽培草地在恢复“黑土滩”过程中的5~10年内
会给草地带来更多的生产效益,同时因其打破了“黑
土滩”毒杂草群落结构和演替方向,也会使草地逐渐
向恢复性演替发展。
从长远来看,青藏高原地区采用栽培草地治理
“黑土滩”值得推广[4]。但是,栽培草地毕竟是草原
上高强度的农艺措施耕作活动,农艺活动的有效性
和可持续性最重要的保障就是管理。因此,在管理
技术、水平达不到要求的地方应该暂缓推行栽培草
地。当前,应逐渐对当地牧民进行培训,使其获得对
栽培草地更多的认知,从而提高对草地的管理水平,
促进当地居民主动参与栽培草地建植和管理,才能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治理“黑土滩”过程中,应
避免盲目、快速、大规模的建植栽培草地。
参考文献
[1] 龙瑞军.青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之服务功能[J].科技导报,2007,25(9):26-28.
[2] 刘兴元,龙瑞军,尚占环.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互作机制[J].生态学报,2012,32(24):7688-7697.
[3] 马玉寿,郞百宁,李青云,施建军,董全民.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J].草业科学,2002,19(9):1-4.
[4] 尚占环,龙瑞军,马玉寿.江河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特征、危害及治理思路探讨[J].中国草地学报,2006,28(1):69-74.
[5] 施建军,邱正强,马玉寿.“黑土型”退化草地上建植人工草地的经济效益分析[J].草原与草坪,2007(1):60-64.
[6] 刘德梅,马玉寿,张德罡,施建军,王彦龙,李红梅,杨时海.封育对“黑土滩”垂穗披碱草栽培草地群落结构和特征的影响
[J].草业科学,2009,26(10):59-66.
[7] 施建军,洪绂曾,马玉寿,张德罡,王彦龙,李瑞江,杨时海.人工调控对禾草混播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J].草地学报,
2009,17(6):745-751.
[8] 王彦龙,马玉寿,施建军,董全民.黄河源区“黑土滩”混播草地牧草植物量及营养动态初探[J].草业科学,2010,27(5):
19-22.
[9] 杨慧茹,马玉寿,施建军,王彦龙.调控措施对“黑土滩”混播草地人工植被的影响[J].西北农学报,2011,20(6):191-198.
[10] 张金旭,马玉寿,施建军,王彦龙,汪海波,盛丽.刈割对江河源区混播草地牧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2010,
27(1):92-96.
[11] 马玉寿,施建军,董全民,王柳英,王彦龙,杨时海,李世雄,盛丽,孙小弟.适宜黑土滩栽培的牧草品种筛选研究[J].青海
畜牧兽医杂志,2011,41(4):1-4.
[12] 施建军,洪绂曾,马玉寿,张德罡,王彦龙,杨时海,董全民,李世雄.施肥和杂草防除对三江源区人工草地群落特征的影
响[J].草地学报,2011,19(5):724-728.
[13] 施建军,马玉寿,董全民,王彦龙,王柳英.“黑土型”退化草地优良牧草筛选试验[J].草地学报,2007,15(6):543-550.
[14] 任继周.草业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
[15] 牛书丽,蒋高明.人工草地在退化草地恢复中的作用及其研究现状[J].应用生态学报,2004,15(6):1662-1666.
[16] 马玉寿,张自和,董全民,施建军,王彦龙,盛丽.恢复生态学在“黑土型”退化草地植被改建中的应用[J].甘肃农业大学
学报,2007,42(2):91-97.
[17] 董全民,施建军,马玉寿,王彦龙,盛丽,杨时海,李世雄,王柳英.人工调控措施下黑土滩人工草地经济及生态效益分析
[J].草地学报,2011,19(2):195-201.
[18] 董全民,马玉寿,赵新全.江河源区“黑土型”退化人工草地管理技术研究[J].草业科学,2007,24(8):9-15.
(责任编辑 王芳)
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