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合江方竹在退化杉木林改造中的应用



全 文 :合江方竹在退化杉木林改造中的应用
马光良1 王光剑1 李朝德2 胡 立3 胡建明1 李呈翔1
(1 四川省泸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2 叙永县林业局 3 古蔺县林业局)
摘 要:杉木林退化为中山地带的普遍现象 ,为恢复中山地带的生态环境 , 发挥林地的生产作用 , 将退化杉木林改
造为合江方竹林。根据合江方竹在退化杉木林改造中的实际应用 ,总结出了合江方竹的营造和经营管理技术措
施 ,分析了改造后合江方竹林的平均经济收益每 667 m2 为 962.50 元/a , 是杉木林的 4.01 倍。用合江方竹改造退化
杉木林 ,对改善生态环境和减少水土流失 ,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有良好的效益。山区发展合江方竹能有效地解决
贫困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 , 同时为农民的生存和就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关键词:合江方竹;退化;杉木林;改造
收稿日期:2004-09-09    修回日期:2004-11-10
作者简介:马光良(1966-),男 ,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培育 、竹类研
究等林业科学研究工作。
  合江方竹(Chimonobambusa hejiangensis C.D.Chu
et C.S.Chao)俗称大竹 、箐竹 ,系 1981 年南京林学院
朱政德教授等人在四川泸州合江县天堂坝乡发现的
新种 ,为四川省泸州市特有竹种 ,以其干笋肉厚肥嫩 、
香脆可口 、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 ,色泽美观 、耐
储存而远销上海 、宁波 、北京及国外等地 ,且供不应
求 ,经济效益极为显著。以主产合江方竹笋的叙永县
水尾镇 、古蔺县桂花乡 、黄荆乡等地农民广泛推广造
林 ,截至 2003年底 ,四川泸州已新造合江方竹林面积
333.3 hm2 ,包括自然分布面积已近1 333.3 hm2 。农
民的经济效益大幅度增加 ,由此特产而带动了一方经
济 ,作为优良的绿色超市食品 ,在进一步的流通环节
中更是增值不少 。
在20 世纪 80 ~ 90年代 ,由于“世行贷款造林项
目” 、“部省联营项目”以及“速生丰产林项目”的大量造
林 ,泸州市共造杉木纯林在 13.3万 hm2 以上 。随着时
间的推移 ,一些营造在中山地带(海拔1 000 m以上)的
杉木纯林出现生长缓慢 、长势极差 、自然枯死 、病虫危
害严重 、雪压雪折 、冰雹等现象 ,致使杉木林生长退化 、
郁闭度减低 、产量下降 ,其中二代杉木纯林更是如此。
退化杉木林的改造问题已成为杉木产区的重大技术难
题 ,而该地区更是农民经济收入极差的贫困山区。为
使退化的杉木纯林重新获得经济效益 ,我们根据合江
方竹原产地区的叙永县水尾镇和古蔺黄荆乡林区竹农
利用合江方竹进行改造的经验整理如下。
1 合江方竹的分布及其习性
合江方竹自然分布于海拔 380 ~ 1 300 m 的丹霞
地貌区 ,灌木状 ,秆高 6 ~ 7 m ,直径 4 cm ,自然分布于
四川合江的天堂坝乡 、叙永县的水尾镇 、古蔺的桂花
乡 、黄荆乡等乡镇 、贵州省赤水县 、息峰县等[ 1] ,生于
海拔 380 ~ 1 300 m ,野生或栽培[ 2] ;较耐隐蔽 ,常与杉
科 、壳斗科 、樟科 、山茶科等植物混生 ,喜温凉湿润气
候 ,笋期9月下旬至11月中下旬 ,发笋期高海拔地区
早于低海拔地区 。
合江方竹自然分布的四川泸州市位于四川盆地
边缘 ,地处东经 105°09′~ 106°28′、北纬 27°39′~ 29°20′
之间 ,地势南高北低 ,为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过渡的
盆周山地区 ,兼有盆中丘陵和盆周山地的地貌类型 。
最低海拔 203 m ,最高海拔1 902 m ,相对高差1 699 m 。
年均温 17.5 ~ 18.2℃,极端高温 39.6 ~ 41.9℃,极端
低温-2.8 ~ -1.1℃,平均积温(≥10℃)5 616.8 ~
5 898.1℃,日照时数 119.4 ~ 1 434.2 h , 平均降雨量
748.4 ~ 1 184.2 mm 。全年无霜期302 ~ 357 d ,属亚热
带湿润气候区 ,水热条件在水平和立体空间的分布不
均 ,立体气候明显 。合江方竹自然分布区内的土壤均
为红色砂岩母岩上发育起来的山地黄壤 ,土层深厚 ,
疏松透气 ,土壤湿润 ,但矿质养分和有机质含量低。
2 改造技术措施
2.1 林分选择与清林
选择丹霞地貌区 ,海拔 500 ~ 1 500 m ,林分郁闭
度在 0.3以下的杉木纯林或混交林作为改造对象 。
为便于定植合江方竹 ,首先应对林地进行清理 ,清除
其中严重病虫害的病枯木 ,以及过小的竞争劣势木 、
小的杂树 、杂草等 ,每 667 m2 保留林木 30 ~ 50株 ,并
将清理物移出林地集中销毁或砍成小段横坡置于林
内 ,以保持林地卫生和便于操作。适当地保留林木 ,
既可以不破坏林相 ,保护生态环境 ,又对合江方竹具
有庇荫促进作用 。
 技术开发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 19 卷第 1 期 59 
2.2 整地与造林密度
由于杉木纯林多数在造林初期都进行了全垦整
地 ,整地时不再进行全垦或带状垦复 ,直接在林内空
地沿等高线打窝 ,穴大 100 cm×60 cm ×40 cm 槽状 ,
密度可按 2 m×3 m 的株行距进行打窝 ,造林株数视
林分状况而定 ,一般 80 ~ 120窝/667 m2 。
2.3 施基肥
每株施钙镁磷肥 0.5 kg 或过磷酸钙 0.25 kg ,有
条件的可施 25 kg/株有机肥最好。施底肥结合植穴
回填进行 ,表土回填成馒头状 ,回填后 10 ~ 15 d可栽
植母竹。
2.4 母竹选择
在造林前 1 ~ 2 d ,从造林地周围的合江方竹林分
中选择秆龄为 1 ~ 3 a 的生长健壮 、无病虫危害的合
江方竹 , 从地下挖取时 , 运输距离近的尽量 3 ~ 5
株/丛 ,距离较远的可选择单株母竹 。要求来鞭30 cm
以上 ,去鞭 50 cm 以上 ,保证竹鞭上的根系和笋芽完
好 ,将竹秆上部梢端截去 ,保留 2 ~ 3轮活枝[ 3] 。
2.5 造 林
造林时间选择在 3 ~ 4 月和 9 ~ 11 月 ,在高海拔
地区(1 300 m以上),水分充足的地区也可推迟到初
夏进行造林。造林时 ,挖开回填穴 ,将母竹植入穴内 ,
使其平展 ,深度 20 cm 左右 ,然后覆土踏实。特别注
意竹蔸底部不能有穴隙 ,有条件的地方应及时浇足定
根水 ,保证成活 。
2.6 抚育管理
合江方竹是复轴混生类竹种 ,并喜温凉湿润的环
境 ,故抚育时以扩窝松土 、去除杂灌 、保留好上层乔木
为主 。
(1)幼林抚育。改造后的合江方竹林 ,在造林当
年的主要抚育措施是保证成活 ,因此主要工作是抗旱
(在条件许可的地区)、除草(在 9月前)、补植(如果有
尚未成活的 ,在 11月即可进行补植)。
(2)成林抚育 。改造后的合江方竹林 ,一般在 4
~ 6 a即可成林 ,成林以后主要以伐除 5 a以上的老
竹为主 ,砍除的老竹必须及时移出林外集中堆放 ,以
便保持林内卫生和便于采笋作业 ,亦可预防森林火
灾。时期宜掌握在新竹展叶以后 2 ~ 3个月内 ,一般
在6月底以前或者在每年 11月采笋后应完成 。
(3)追肥 。有条件的地方应每年每 667 m2 结合
除草等作业追施有机肥2 000 kg 以上 ,也可施钙镁磷
肥50 kg 或者过磷酸钙 25 ~ 30 kg ,或者复合肥25 ~ 30
kg;沟施。
2.7 留养母竹与采笋
合江方竹从造林到成林投产 , 一般需要 4 ~ 6 a
的时间 ,因此对母竹的留养很关键 ,一般在造林的前
4 a中均不进行采笋 ,除非个别特别密的竹丛需要采
笋外 ,予以全部保留 ,使其林地具有一定的立竹度(2
~ 3株/m2),当立竹度达到要求时即开始逐步进入采
笋年龄 ,每年笋盛期(大约 10月中下旬)的竹笋应予
以适当保留作留养母竹。前期笋价格高且竹笋细小 ,
后期也因生长期短而应全部采去 。一般采笋高度为
30 ~ 60 cm ,根据笋体大小而定 ,这样经营的竹林是会
越来越好的 。采笋时注意不能将竹鞭翻起。
3 竹笋的加工经营
在叙永 、古蔺主产地区合江方竹的竹笋加工经营
主要有以下 3种形式。
3.1 带壳鲜笋销售
出笋前期和后期的竹笋主要以带壳鲜笋的形式
销售 ,当天上午采笋 ,下午或晚上销售。近2 ~ 3 a ,由
于上海 、浙江等地客商云集产区收购带壳鲜笋空运至
上海 、杭州等地超市销售 ,价格较高 ,产区最高价格 9
元/kg ,平均价格也在 5元/kg 左右 。特点是价格高 ,
效益好 。
3.2 去壳鲜笋
将鲜笋去壳后与适量的草木灰混煮至熟 ,此法生
产的竹笋俗称灰笋 ,加工的鲜笋主要在当地农贸市场
上销售 。缺点是保存期短 。
3.3 干 笋
将鲜笋去壳后放入清水中煮熟 ,然后用木柴或煤
炭烤干成笋干 ,俗称干笋。此种产品主要在川内和重
庆市场销售 ,特别以泸州和成都为最多。其工序流程
为:采笋※去壳※水煮杀青至熟※通节放水※穿秆上
架※熏烤※分级包装 。特点是易加工和保存。
4 改造效益
4.1 经济效益
根据对古蔺县黄荆乡楼阁村一社、黄荆乡官山和叙
永县水尾镇画稿溪的实地调查 ,改造后的合江方竹林平
均每667m2可产笋干25~ 30 kg(平均27.5 kg),以当地的
平均收购价30 ~ 40元/kg(平均35元/kg)计算 ,每年可获
产值750~ 1 200元(平均 962.5元)。如果以中山地区杉
木纯林30 a为1个轮伐期 ,按出材量20m3/667 m2、杉材
价格300元/m3计算 ,杉木林的产值为6 000元/667m2;而
改造后的合江方竹林在改造后第 6年完全投产 ,在杉木
1个轮伐期内的产值为24 062.5元/667 m2 ,其产值是杉木
林的4.01倍 ,相当于每年产 2.67m3/667 m2杉木木材的
技术开发 
60  林业科技开发 2005 年第 19 卷第1 期
产值 ,因此效益非常可观。
4.2 生态效益
由于合江方竹为混生型竹种 ,每年其竹鞭都在向
外扩展 ,过老的母竹在伐后又有新的母竹给予补充 ,
不致于造成林地因采笋后的裸露而引起水土流失的
现象发生。同时保留的杉木对合江方竹又有一定遮
荫和促进作用 ,可以形成“竹—杉”复合生态系统 ,因
此在发挥合江方竹的生态效益 、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具
有良好的效益。
4.3 社会效益
用合江方竹改造退化杉木林能够在不影响生态
效益的前提下 ,有效地提高当地农户的经济收益 ,解
决贫困山区农民的脱贫致富问题 ,同时为农民的生存
和就业开辟了新的道路 ,成为泸州市高寒贫困山区农
村经济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参考文献
[ 1] 朱石麟,马乃训 ,等.中国竹类植物图志[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
社 ,1994:159.
[ 2] 杨钦周.四川树木分布[M] .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 1997:490.
[ 3] 秦继红.金佛山方竹母竹移栽成活率研究[ J] .贵州农业科技.
2000 , 28(4):46-47.
(通讯地址:646000 ,四川省泸州市)
乙醇提取银杏叶黄酮方法的研究
江德安 肖前青
(孝感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摘 要:探讨了乙醇提取银杏叶黄酮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乙醇浓度 、浸提温度 、浸提时间 、浸提次数 、固
液比等对银杏叶黄酮提取效果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其中浓度和温度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研究认为银杏叶黄酮
乙醇提取法的最佳条件为:用50倍(v/w)的 90%乙醇溶液于 70℃条件下提取 2次 , 每次 2 h。
关键词:银杏叶;黄酮;乙醇
收稿日期:2004-09-23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课题“叶用银杏种源无性系配合选择研究” 。
作者简介:江德安(1948-),男 , 教授。从事森林植物学科的教学科
研工作。
  银杏(Ginkgo biloba L.)为我国特有孑遗植物 ,又
名白果树 ,其资源占世界总量的 70%以上[ 1~ 3] 。银
杏的叶 、果 、树皮均可入药 ,尤以叶的药用价值最高。
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和测试手段对银
杏叶提取物(GBE)进行了大量研究[ 4~ 7] ,发现银杏叶
的多方面活性与其所含特定化学成分有关。银杏叶
的提取方法有有机溶剂萃取法 、水提取法 、碱性稀醇
或碱性水提取法 、超临界萃取法 、超声波提取法 、酶法
等[ 8] ,本文主要探讨采用乙醇从银杏叶中提取总黄酮
的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银杏叶4月下旬采摘于孝感学院校园 ,采摘后经
过分选 ,剔除树枝 、土石块等 ,用清水洗净 、沥干 ,放入
烘箱 60℃烘至恒重 ,干燥后捣碎机粉碎 , 20 目过筛 ,
然后密封保存备用。
芦丁:生化试剂 ,西安惠丰生化厂生产;95%医用
乙醇:武汉市雪环医用消毒用品有限公司生产;
NaOH:分析纯 ,湖北大学化工厂生产;Al(NO3)3:分析
纯 ,湖北大学化工厂生产;NaNO2:分析纯 ,武汉江北
化学试剂厂生产 。7230G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市精
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制造 。
1.2 试验方法
1.2.1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计算方法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率(%)=(提取液所含黄酮质
量(g)/银杏叶质量(g))×100。
1.2.2 影响银杏叶总黄酮提取的因素
(1)提取时间(h):1 、2 、3 、4;(2)乙醇浓度(%):
50 、60 、70 、80 、90;(3)浸提温度(℃):常温 、50 、60 、70;
(4)固液比(w/v):1∶30 、1∶40 、1∶50 、1∶60 、1∶70;(5)
提取次数(次):1 、2 、3 、4。
1.2.3 银杏叶总黄酮提取最佳条件选择
根据上述中影响银杏叶总黄酮提取各因素的单
因素试验结果 ,分别选取对提取效果影响程度显著的
乙醇浓度(%):70 、80 、90和浸提温度(℃):50 、60 、70
 技术开发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 19 卷第 1 期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