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31 卷 10 期
Vol. 31,No. 10
草 业 科 学
PRATACULTURAL SCIENCE
2003 - 2008
10 /2014
DOI:
櫧櫧櫧
櫧
櫧櫧
櫧
櫧
毥
毥
毥
毥
10. 11829 \ j. issn. 1001-0629. 2014-0269
基层
园地 旱地莜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肥料效应
段禳全1,刘广才2,王凤山1
(1. 甘肃省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通渭 743300;2. 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旱地莜麦(Avena nuda)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肥料效应,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
技术能提高莜麦肥料利用率和肥料利用效率。全膜覆土穴播莜麦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 36. 0%、20. 0%和
31. 8%,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了 8. 2、5. 7 和 6. 4 百分点;利用效率分别为 12. 0、20. 0 和 11. 0 kg·kg -1,较露地条
播分别增长了 29. 0%、39. 9%和 25. 0%。全膜覆土穴播莜麦缺氮、缺磷、缺钾区相对产量分别为 65. 4%、59. 6%
和90. 5%,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了 11. 6、9. 6 和 4. 2 百分点;氮、磷、钾施肥依从度分别为 34. 6%、40. 4%和 9. 5%,
较露地条播分别降低了 25. 1%、19. 2%和 27. 6%。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能增强莜麦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力,
提高缺素区莜麦的相对产量,从而降低氮、磷、钾施肥的依从度。
关键词:旱地莜麦;全膜覆土;穴播;肥料效应
中图分类号:S512. 604.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629(2014)10-2003-06*
The fertilizer effects of full plastic-film mulching overlying soil and
bunch planting of dryland hulless oat
DUAN Rang-quan1,LIU Guang-cai2,WANG Feng-shan1
(1. Tongwei Agro-technical Extension Center,Tongwei 74100,China;
2. Gansu Agro-technical Extension Station,Lanzhou 730020,China)
Abstract:Field plot experiments were employed to investigate fertilizer effects of whole plastic-film mulching overly-
ing soil and bunch planting of dry-land hulless oat(Avena nuda). Compared with no-mulching cultivation(CK),
whole plastic-film mulching overlying soil and bunch planting(WFM)increased fertilizer use rate remarkably which
lead N,P,K fertilizer use rate to 36. 0%,20. 0% and 31. 8% ,respectively,and increased by 8. 2%,5. 7%
and 6. 4% compared with CK. The techniques of WFM also increased hulless oat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remark-
ably which lead N,P,K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to 12. 0,20. 0 and 11. 0 kg·kg -1 ,respectively,and increased
by 29. 0%,39. 9% and 25. 0% compared with CK. The techniques of WFM also increased the relative-yield of N,
P,K nutritional deficiency zone remarkably which lead the relative-yield of N,P,K nutritional deficiency zone to
65. 4%,59. 6% and 90. 5%,respectively,and increased by 11. 6%,9. 6% and 4. 2 % compared with CK. The
techniques of WFM decreased N,P,K fertilizer adherence remarkably which lead N,P,K fertilizer adherence to 34.
6%,40. 4% and 9. 5%,respectively,and decreased by 25. 1%,19. 2% and 27. 6% compared with CK. Therefore,
this technique made a key breakthrough for highly efficient fertilizer utilizing techniques in dryland hulless oat.
Key words:dryland hulless oat;whole plastic-film mulching overlying soil;bunch planting;fertilizer effects
Corresponding author:LIU Guang-cai E-mail:lgc633@ 163. com
* 收稿日期:2014-06-03 接受日期:2014-09-04
基金项目:“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免耕多茬种植集成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项目(2011GB2G100005、1105NCNA096)
第一作者:段禳全(1963-),男,甘肃通渭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twxdrq630@ 163. com
通信作者:刘广才(1966-),男,甘肃镇原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旱作农业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lgc633@ 163. com
PRATACULTURAL SCIENCE(Vol. 31,No. 10) 10 /2014
莜麦(Avena nuda)是禾本科燕麦属的一个亚
种,籽粒不带颖壳即裸燕麦。由于其具有喜冷凉、
耐瘠、抗旱的特性,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北部、西
北和西南的高纬度、高海拔、高寒干旱半干旱地
区,是产区主要的传统粮食作物和饲料、饲草作
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需
求,莜麦以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深得人
们的喜爱[1]。莜麦在甘肃主要分布在中部半干旱
地区,由于该区域年降水只有 300 ~ 400 mm,加之
春夏干旱,导致亩产一直徘徊在 100 kg 左右,产量
低而不稳[2]。全膜覆土穴播技术集成覆盖抑蒸、
膜面播种穴集雨、留膜免耕多茬种植等技术于一
体,能够有效解决莜麦等密植作物生育期缺水和
产量低而不稳的问题[2-5]。同时,全膜覆盖强化了
地膜的增温功能,能够促进莜麦生长发育;膜上覆
土还对地膜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一次覆膜可
以留膜免耕连续种植多茬,实现节本增效[1-2]。为
了探讨甘肃中部半干旱区土壤水、热条件改善情
况下全膜覆土穴播莜麦的肥料效益,于 2011 ―
2013 年连续 3 年开展试验研究与探索,以期为莜
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体系提供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区概况及供试土壤
试验于 2011 ― 2013 年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区具
有代表性的通渭县马营镇黑燕村进行。试验地海拔
2 150 m,无霜期 136 d,年平均气温 6. 9 ℃,日照时数
2 925 h,≥10 ℃的有效积温为 2 514 ℃·d,年太阳辐
射总量 138 kJ·cm -2。年降水量 400 mm,而年蒸发
量为 1 957 mm,是降水量的 4. 5 倍。供试土壤为黑垆
土,地类为山地梯田,前茬为莜麦,耕层土壤有机质含
量 14. 9 g·kg -1,全氮含量 1. 1 g·kg -1,碱解氮含量
89. 5 mg·kg -1,全磷含量 1. 6 g·kg -1,速效磷含量
17. 5 mg·kg -1,全钾含量 18. 3 g·kg -1,速效钾含量
148. 4 mg·kg -1。
1. 2 试验设计
采用栽培模式与施肥水平二因素随机区组设
计,共设两种栽培方式:即全膜覆土穴播、露地条播,
5 个施肥水平,共 10 个处理(表 1)。小区面积为 4.
8 m ×8 m,4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
表 1 不同区域不同栽培模式莜麦肥料效应试验处理
Table 1 Treatments of fertilizer effect applied to hulless oats cultivation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s in different experiment spots
处理号
Code of treatment
栽培方式
Cultivation mode
施肥水平 Fertilizing level /kg·hm -2
N P2O5 K2O
1 全膜覆土穴播 Full plastic-film mulching overlyingsoil and bunch planting 0 0 0
2 全膜覆土穴播 Full plastic-film mulching overlyingsoil and bunch planting 0 84 36
3 全膜覆土穴播 Full plastic-film mulching overlyingsoil and bunch planting 120 0 36
4 全膜覆土穴播 Full plastic-film mulching overlyingsoil and bunch planting 120 84 0
5 全膜覆土穴播 Full plastic-film mulching overlyingsoil and bunch planting 120 84 36
6 露地条播 No mulching 0 0 0
7 露地条播 No mulching 0 84 36
8 露地条播 No mulching 120 0 36
9 露地条播 No mulching 120 84 0
10 露地条播 No mulching 120 84 36
全膜覆土穴播,首先用 1. 2 m 的地膜全地面平
铺,地膜(不开沟压膜,下一幅膜与前一幅膜紧靠对
接,膜与膜之间不留空隙、不重叠),上面均匀撒一
层0. 5 ~ 1. 0 cm 的土(用铁锹在膜侧就地取土,取土
4002
10 /2014 草 业 科 学 (第 31 卷 10 期)
时不要挖坑,边取边利用耙耱器整平),然后用手推
莜麦穴播机播种,播种深度 3 ~ 5 cm,行距 16 cm,穴
距 12 cm,每穴 11 粒,播种量为 570 万粒·hm -2。
露地条播(CK),行距 16 cm,播量同大田,播种量为
600 万粒·hm -2。供试莜麦品种为适宜当地栽培的
抗旱抗倒伏品种燕科 1 号。露地条播、全膜覆土穴
播莜麦均按当地适宜期,于 3 月 25 ~ 30 日播种。肥
料品种为过磷酸钙、二铵及尿素。全部磷肥、钾肥及
氮肥按小区称量于播前混合均匀撒在地表,一次深
耕翻入地下做底肥。
1. 3 测定项目及数据分析
1. 3. 1 肥料利用率与缺肥区相对产量计算公式
肥料利用率(%)=(完全施肥区作物吸收养分量 -
缺素区作物吸收养分量)/肥料施用量 × 100% =
[(完全施肥区产量 -缺素区产量)× 100 kg 产量所
需养分量]/肥料施用量 × 100%。N、P、K 缺素区产
量分别为 N0P1K1、N1P0K1、N1P1K0 处理的产量,完
全施肥区产量为 N1P1K1 处理的产量。每收获 100
kg 莜麦籽粒,植株需吸收氮(N)、磷(P2O5)、钾
(K2O)的量按 3. 0、1. 0、2. 9 kg
[6]计算。按露地条
播、全膜覆土穴播分别计算 N、P、K 肥料利用率。
缺素区相对产量(%)=缺素区产量 /完全施肥
区产量 × 100%。
施肥依从度(%)=100% -缺素区相对产量(%)。
1. 3. 2 肥料利用效率 肥料利用效率(kg·kg -1)=
(完全施肥区产量 - 缺素区产量)/施肥量,即农学
效率。
1. 3. 3 产量测定 按小区收获,单收单打,测定生
物产量和籽粒产量。
1. 3. 4 考种 成熟期每小区取 10 株考种。测定株
高、分蘖数、单株有效分蘖数、单株穗粒数、单株粒
重、经济系数、千粒重、容重;计算穗数。
1. 3. 5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程序对肥料施用量试
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对肥料利用率试验数据进行
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两种栽培方式莜麦的籽粒产量
将 2011 - 2013 年收获的籽粒产量平均后发现,
不管是全施肥区还是缺素区,籽粒产量均以全膜覆
土穴播为高。全施肥区、缺氮区、缺磷区、缺钾区分
别高出露地条播 1 747. 2、1 419. 8、1 271. 8 和
1 668. 5 kg·hm -2。两种栽培方式下以全施肥区籽
粒产量最高,缺钾区次之,缺磷区最低(表 2)。
2. 2 两种栽培方式莜麦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
全膜覆土穴播莜麦氮肥利用率为 36. 0%,较露
地条播增加 8. 2 百分点,增长了 29. 5%;磷肥利用
率为 20. 0%,较露地条播增加 5. 7 百分点,增长了
39. 9%;钾肥利用率为 31. 8%,较露地条播增加 6. 4
百分点,增长了 25. 2%(表 2)。全膜覆土穴播技术
较露地条播能明显提高莜麦氮、磷、钾肥料利用率。
莜麦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均增长 20%以上,特别是
磷肥利用率增幅最高。
2. 3 两种栽培方式莜麦的氮、磷、钾肥料利用效率
全膜覆土穴播莜麦氮肥利用效率为 12. 0
kg·kg -1,较露地条播增加 2. 7 kg·kg -1,增长了
29. 0%;磷肥利用效率为 20. 0 kg·kg -1,较露地条
播增加 5. 7 kg·kg -1,增长了 39. 9%;钾肥利用效率
为 11. 0 kg·kg -1,较露地条播增加 2. 2 kg·kg -1,增
长了 25. 0%(表 2)。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能明显提
表 2 不同区域不同栽培模式莜麦肥料利用率
Table 2 Fertilizer use rate of hulless oats under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s in different experiment spots
栽培方式
Cultivation mode
籽粒产量
Grain yield /kg·hm -2
N1P1K1 N0P1K1 N1P0K1 N1P1K0
肥料利用率
Fertilizer use rate /%
N P K
肥料利用效率
Fertilizer use efficiency /kg·kg -1
N P K
全膜覆土穴播
Full mulching
with soil layer
4 157. 1 2 717. 3 2 477. 2 3 762. 5 36. 0 20. 0 31. 8 12. 0 20. 0 11. 0
露地条播
No mulching 2 409. 9 1 297. 5 1 205. 4 2 094. 0 27. 8 14. 3 25. 4 9. 3 14. 3 8. 8
注:表中产量为 2011 ― 2013 年籽粒产量的平均值,下表同。
Note:Grain yield were means of every treatment in 2011 ― 2013. The same below.
5002
PRATACULTURAL SCIENCE(Vol. 31,No. 10) 10 /2014
高莜麦氮、磷、钾肥料利用效率,氮、磷、钾肥料利用
效率增长率均在 20%以上,特别是磷肥利用效率增
幅最高。
2. 4 两种栽培方式莜麦缺素区相对产量分析
缺素区相对产量是反映土壤本身养分供给能力
大小的重要指标。研究得出,全膜覆土穴播莜麦缺
氮区相对产量为 65. 4%,较露地条播增加 11. 6 个
百分点,增长了 21. 6%;缺磷区相对产量为 59. 6%,
较露地条播增加 9. 6 个百分点,增长了 19. 2%;缺
钾区相对产量为 90. 5%,较露地条播增加 3. 6 个百
分点,增长了 4. 1%(表 3)。全膜覆土穴播莜麦氮、
磷、钾缺素区相对产量明显高于露地条播莜麦。这
是由于莜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水热条件好,土壤水分
含量高、增温效果明显,促进了莜麦生长发育,使得莜
麦地下部根系发达,提高了土壤养分的吸收利用能
力,明显增加了氮、磷、钾缺素区莜麦的相对产量。
全膜覆土穴播、露地条播莜麦均表现为缺磷区
相对产量 <缺氮区相对产量 < 缺钾区相对产量,特
别是缺钾区相对产量无论全膜覆土穴播莜麦还是露
地条播均在 85%以上。这可能是试验区土壤缺磷、
少氮、钾较富裕,磷、氮养分是限制莜麦生产的最主
要因子。
2. 5 两种栽培方式莜麦施肥依从度分析
施肥依从度是指相对于缺素区的施肥区相对产
量,反映了作物对某种肥料的依赖程度,是衡量施肥
对产量贡献大小的重要指标。全膜覆土穴播莜麦氮
肥依从度为 34. 6%,较露地条播减少 11. 6 百分点,
降低了 25. 1%;磷肥依从度为 40. 4%,较露地条播
减少 9. 6 百分点,降低了 19. 2%;钾肥依从度为 9.
5%,较露地条播减少 3. 6 百分点,降低了 27. 5%(表
3)。全膜覆土穴播莜麦氮、磷、钾施肥依从度明显低于
露地条播。这是由于莜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水热条件
好,水肥耦合效应促进了莜麦对土壤本身养分的吸收
利用,相对减少了莜麦对施肥的依赖程度。
全膜覆土穴播、露地条播莜麦的施肥依从度均
表现为钾肥 <氮肥 <磷肥。这表明,莜麦对磷肥、氮
肥的依赖程度高,生产上应把重施或施足磷肥和氮
肥作为提高莜麦产量的重要措施。
2. 6 两种栽培方式的经济效益分析
按照 2014 年初的市场价格,对全膜覆土穴播、
表 3 不同栽培模式莜麦缺素区相对产量及施肥依从度分析
Table 3 Analysis of relative yield and fertilization adherence of hulless oats on nutrient
deficient plots with different cultivation plots
栽培模式
Cultivation mode
相对产量 Relative yield /%
N0P1K1 N1P0K1 N1P1K0
施肥依从度 Fertilization adherence /%
N P K
全膜覆土穴播
Full mulching with soil layer 65. 4 59. 6 90. 5 34. 6 40. 4 9. 5
露地条播
No mulching 53. 8 50. 0 86. 9 46. 2 50. 0 13. 1
表 4 不同栽培模式莜麦经济效益分析
Table 4 Economic benefit analysi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mode of hulless oats
栽培模式
Cultivation mode
籽粒产量
Grain yield /
kg·hm -2
秸秆产量
Straw yield /
kg·hm -2
产值
Output value /
CNY·hm -2
投入
Input /
CNY·hm -2
纯收入
Net income /
CNY·hm -2
产投比
Ratio of
output to input
全膜覆土穴播
Full mulching with soil layer 4 157. 1 4 988. 5 14 632. 98 6 336. 00 8 296. 98 2. 31
露地条播
No mulching 2 409. 9 2 891. 9 8 482. 86 5 862. 00 2 620. 86 1. 45
注:莜麦籽粒 2. 80 元·kg -1,秸秆 0. 60 元·kg -1,地膜 13. 33 元·kg -1,纯氮 4. 51 元·kg -1,P2O5 6. 25 元·kg -1,K2O 6. 97 元·kg -1,莜麦
种子 3. 20 元·kg -1,农药 20. 00 元·kg -1,人工 50. 0 元·天 - 1。
Note:Wheat grain,2. 80 CNY·kg -1;straw,0. 60 CNY·kg -1;plastic film,13. 33 CNY·kg -1;N,4. 51 CNY·kg -1;P2O5,6. 25 CNY·kg -1;K2O,
6. 97 CNY·kg -1;hulless oats seed,3. 20 CNY·kg -1;pesticide,20. 00 CNY·kg -1;labor,50. 0 CNY·d -1 .
6002
10 /2014 草 业 科 学 (第 31 卷 10 期)
露地条播全肥处理(N1P1K1)莜麦进行经济效益分
析得出(表 4),全膜覆土穴播及露地条播莜麦产值
分别为 14 632. 98 和 8 482. 86 元·hm -2,纯收入分
别为8 296. 98和 2 620. 86 元·hm -2,产投比分别为
2. 31和 1. 45。虽然全膜覆土穴播莜麦较对照露地
条播生产费用增加了 474. 0 元·hm -2,但该技术使
莜麦增产了6 150. 1元·hm -2。全膜覆土穴播莜麦
经济效益明显,而露地条播莜麦产投比极低,经济效
益较少。
3 讨论
目前,关于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肥料效应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上。袁伟和薛
福元[6]研究了陇东旱塬区黑垆土全膜覆土穴播冬
小麦肥料效益,结果得出,氮、磷、钾肥料利用率随施
肥水平的提高而逐渐降低,其中氮肥利用率为
17. 6% ~33. 6%,磷肥利用率为 13. 6% ~ 30. 8%,
钾肥利用率为 11. 3% ~ 31. 3%。对定西市安定区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的研
究[7]结果显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最高产量施肥量
为 N 180. 0 kg·hm -2、P2O5 180. 0 kg·hm
-2、K2O
90. 0 kg·hm -2。许婷等[8]研究了不同肥料处理下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养分积累规律,结果发现,全膜
覆土穴播各施肥处理小麦产量与其 N、P、K 养分吸
收量分别高于露地种植;成熟期,全膜覆土穴播处理
小麦植株吸氮、磷、钾量比露地穴播小麦分别增加
48. 3%、39. 7%、53. 3%。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
技术的集雨保墒作用提高了莜麦土壤水分含量,从
而促进了氮、磷、钾肥料的吸收利用。
关于露地栽培莜麦土壤肥料效应已有研究。张
金瑞[9]在内蒙古农科院研究测定表明,每生产 100
kg 莜麦籽粒需从土壤中吸收 N 3. 01 kg,P2O5 0. 97
kg,K2O 2. 89 kg。还有研究
[10]表明,当莜麦基础产
量在 25 kg·667 m -2时,氮磷适宜比例为 1∶ 0. 85,
当莜麦基础产量在 50 kg·667 m -2时,氮磷适宜比
例为 1∶ 0. 63。在晋北淡栗钙土砂壤旱地上种植莜
麦,如果既要获得高产又要获得最大利润,则每 667
m2 施纯氮(N)以 4. 0 ~ 5. 0 kg 为宜[11]。在冀西
北[12],氮、磷肥配合施用是提高莜麦产量经济有效
的措施,莜麦田间施肥经济效益最好的 N、P 配比为
N∶ P = 120 ∶ 60(kg· hm -2)和 N ∶ P = 120 ∶ 90
(kg·hm -2)。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区研究[13]表明,
裸燕麦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
势,最高产量施氮量为 106 kg·hm -2、经济效益最
佳施氮量为 60. 5 kg·hm -2;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
的增加而下降,当施氮量在 50 ~ 75 kg·hm -2时,利
用率相对较高。本研究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区试验得
出,全膜覆土穴播莜麦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较
露地条播增长29. 5%、39. 9%、25. 2%,肥料利用效
率分别较露地条播增长了 29. 0%、39. 9%、25. 0%。
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较露地条播能明显提高莜麦氮、
磷、钾肥料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特别是磷肥利用率和
利用效率增幅均最高,这是由于全膜覆土穴播莜麦
土壤水热条件好,促进了土壤养分的吸收,使得单位
施肥量的增产量较露地条播莜麦显著增加。同时,
由于磷肥移动性差,全膜覆土穴播莜麦技术土壤水
分含量高、增温效果明显,使得莜麦地上部植株生长
旺盛、地下部根系发达,使磷肥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全膜覆土穴播技术能够有效抑制莜麦土壤水分蒸
发,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在水肥耦合效应的作用下,
大幅度提高了旱地莜麦肥料利用率和肥料利用效
率,在旱地莜麦肥料高效利用方面值得采用。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全膜覆土穴播莜麦氮、磷、钾
肥料利用率分别为 36. 0%、20. 0%、31. 8%,较露地
条播分别增加 8. 2、5. 7、6. 4 百分点,分别增长了
29. 5%、39. 9%、25. 2%,能明显提高莜麦氮、磷、钾
肥料的利用率;氮、磷、钾肥料利用效率分别为 12.
0、20. 0、11. 0 kg·kg -1,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 2. 7、
5. 7、2. 2 kg·kg -1,分别增长了29. 0%、39. 9%、25.
0%,能明显提高莜麦氮、磷、钾肥料利用效率;缺氮、
磷、钾区相对产量分别为 65. 4%、59. 6%、90. 5%,
较露地条播分别增加11. 6、9. 6、3. 6 百分点,分别增
长了 21. 6%、19. 2%、4. 2%,能明显提高氮、磷、钾
缺素区莜麦相对产量;氮、磷、钾肥依从度分别为
34. 6%、40. 4%、9. 5%,较露地条播分别减少11. 6、
9. 6、3. 6 百分点,分别降低了 25. 1%、19. 2%、27.
6%,明显降低了莜麦的氮、磷、钾施肥依从度。全膜
覆土穴播莜麦产值为 14 632. 9 元·hm -2,纯收入为
8 296. 9元·hm -2,产投比为 2. 31;较露地条播莜麦
产值增加6 150. 1元·hm -2,明显提高了旱地莜麦的
经济效益。
7002
PRATACULTURAL SCIENCE(Vol. 31,No. 10) 10 /2014
参考文献
[1] 刘建新,田兴旺,邱建红. 旱地裸燕麦丰产栽培技术[J]. 山西农业科学,2002(12) :39-40.
[2] 刘广才,李福,王凤山,段禳全,石仓吉. 旱地莜麦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J]. 中国农业杂志,2012,5(9) :54-55.
[3] 李福,李城德,刘广才,李来祥,周德录,单秀章,朱永永. 甘肃发展旱地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重要意义[J]. 农业科技与信
息,2010(23) :3-4,27.
[4] 李福,李城德,刘广才,金亮,李来祥,单秀章,朱永永. 旱地全膜覆土穴播免耕多茬种植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11,
27(2):24-25,19.
[5] 李福,刘广才. 甘肃省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增产效果[J]. 农业科技与信息,2011(23) :3-4.
[6] 袁伟,薛福元. 泾川县旱塬区全膜覆土穴播冬小麦“3414”施肥试验[J]. 甘肃农业科技,2013(2) :27-29.
[7] 张平良,郭天文,侯慧芝,吕军峰,谭雪莲. 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高产施肥技术研究[J]. 作物杂志,2011(6) :99-
101.
[8] 许婷,张平良,郭天文,谭雪莲.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养分积累规律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研究[J].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
46(3) :22-27.
[9] 张金瑞. 旱地莜麦吸肥规律的研究[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84(2) :24-27.
[10] 张金瑞,安玉麟. 旱地莜麦化肥适宜用量和氮磷配比问题的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1988(2) :24-28.
[11] 王春珍. 晋北旱地莜麦氮肥合理施用量初探[J]. 内蒙古农业科技,1993(3) :17-18.
[12] 刘俊喜. 冀西北莜麦高产优质施肥与除草技术研究[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8.
[13] 张文明. 甘肃半干旱地区裸燕麦吸肥特性及施肥效应的研究[D]. 兰州:甘肃农业大学,2007.
(责任编辑 王芳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农业期刊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征订启事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农
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来源期刊(核心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
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又被《中国生物学文摘》和中国生物学
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据中信所 2014 年期刊学术影响
因子年报统计,《植物遗传资源学报》影响因子为 1. 146(综合影响因子
1. 396),在全国农艺和园艺类期刊中排名第 5,在全国 1998 种科技核心
期刊中排名 157 位。
报道内容为大田、园艺作物,观赏、药用植物,林用植物、草类植物及
其一切经济植物的有关植物遗传资源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面的研究成果、创新性学术论文和高水平综
述或评论。诸如,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保存、评价、利用、创新,信息学、管理学等;起源、演化、分类等系统
学;基因发掘、鉴定、克隆、基因文库建立、遗传多样性研究。
双月刊,大 16 开本,196 页。定价 20 元,全年 120 元。各地邮局发行。
邮发代号:82 - 643。国内刊号 CN11-4996 /S,国际统一刊号 ISSN1672-1810。
本刊编辑部常年办理订阅手续,如需邮挂每期另加 3 元。
地址: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 12 号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遗传资源学报》编辑部
邮编:100081 电话:010-82105794 010-82105796(兼传真)
网址:www. zwyczy. cn E-mail:zwyczyxb2003@ 163. com zwyczyxb2003@ sina. com
8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