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资源与利用·
收稿日期:2008-05-25
基金项目:国家 “十一五 ”科技支撑项目和农业部 948项目(2003-Z98)。
作者简介:田秀民(1980-), 男 ,硕士 ,研究方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
防治。
通讯作者:汪 季(1957-),男 ,教授 ,研究方向:荒漠化防治。
无芒雀麦栽培技术研究
田秀民 1 , 尹瑞平 1 , 张 欣1 , 汪 季 2
(1.内蒙古牧区水利科学研究所 , 呼和浩特 010010; 2.内蒙古农业大学 , 呼和浩特 010019)
StudyonCultivationTechniqueofBromusinermis
TIANXiu-min1 , YINRui-ping1 , ZHANGXin1 , WANGJi2
摘要: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无芒雀麦 (Bromusinermis), 采用
田间试验对比设计方法 ,研究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其生
长指标的影响;利用方差分析 , 确定了无芒雀麦的合理播种方
式和播种密度。结果表明:(1)撒播时 , 无芒雀麦在播种密度
为 549粒 /m2时出苗率最高 , 鲜重最大;在播种密度为 412粒 /
m2时单株最高 ,种子产量最高 ,生长速度最快 , 密度为 549粒 /
m2时稍次之 ,结合方差分析可以初步确定 , 撒播的最适播种密
度为 412 ~ 549粒 /m2;(2)条播时 , 无芒雀麦在行距为 20cm、
播种密度为 549粒 /m2时单位面积的分蘖数最多 , 鲜重最大;
在行距为 25cm、播种密度为 412粒 /m2处理下单位面积的单
株最高 , 生长速度最快;在行距为 25cm、播种密度为 206粒 /m2
时出苗率最高;而且在这几个处理中的生长指标顺序均为:条
播 >撒播;结合方差分析 , 可以初步确定本地种的适宜播种方
式为条播 , 行距为 20 ~ 25cm, 播种密度为 412 ~ 549粒 /m2。
关键词: 播种方式;播种密度;生长指标
中图分类号: S543+.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4705(2008)10-0068-05
无芒雀麦 (Bromusinermis)适口性好 ,有较强的
耐旱 、抗旱性能 ,是优良的防风固沙植物和优良饲草 ,
适种于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另外 ,该品种繁殖力
强 ,具有发达的地下横走根茎 ,植株成疏丛状 ,分蘖力
强;播种第 2年进行无性和有性繁殖 ,第 3年后易形成
大面积纯无芒雀麦群落 [ 1] 。通过田间试验来研究其
植物学和生物学特性是开发利用中的一个重要环
节 [ 2] ,因此 ,探索其栽培技术就成了这个环节中的基
础工作 。针对当前的生态建设和退耕还草的迫切需
要 ,本试验采用田间试验对比设计方法 ,研究该品种在
不同的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下生长指标的差异性;利
用方差分析 ,确定其合理的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呼和浩特市东南郊内蒙古农业大学科
技园区内 ,属于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 6.8℃,最热
月平均气温 22.1℃,最冷月平均气温 -12.2℃,年极
端高温 37.3 ℃,年极端低温 -30.5℃, ≥10℃积温
2 847.9℃, ≥10℃的天数为 132d。年平均蒸发量为
1 692.0mm,年平均降水量为 400.2 mm,降雨主要集
中在 7、8月份 。无霜期为 130d左右。年 8级以上大
风日数 60d左右 ,平均风速 2.6m/s。根据实验室的
测定 ,试验地 0 ~ 60cm深的土壤中总离子含量为 25.9
mol/kg, pH为 9.1,质地为中壤土。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 料
无芒雀麦 (Bromusinermis)种子于 2004年 10月
采于锡林郭勒盟多伦县 ,于 2005年 4月中旬种于内蒙
古巴彦淖尔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苗圃地;供试种子是
2006年 10月从巴彦淖尔市采回的 ,其千粒重为(1.99
±0.10)g。 2007年 3月在 25℃的恒温箱中对其进行
了发芽试验 , 测得它的发芽率为 88.4%,发芽势为
57.7%,发芽指数为 24.5。
2.2 试验设计
本试验中小区规格为 3m×3m,每个处理进行对
比设计 ,顺序排列 ,总计 72个小区。
对引进无芒雀麦设计两种播种方式:条播 、撒播;
条播设置了 3种规格的行距 ,分别是 15、20、25cm;每
种行距下又设置了 3种播种密度 ,分别是每行 206粒 、
412粒 、618粒;因此 ,行距为 15cm的每个小区共播种
18行 ,播种密度分别为 412粒 /m2 、824粒 /m2 、1 236
粒 /m2;行距为 20cm的每个小区播种 12行 ,每个小区
的播种密度分别为 275粒 /m2 、549粒 /m2 、824粒 /m2;
行距 25cm的每个小区播种 9行 ,每个小区播种密度
为 206粒 /m2 、412粒 /m2、618粒 /m2。每个处理都有 4
个重复;在条播下共有 9个处理 , 36个重复 。条播深
度为 1cm,覆土厚度为 1cm。
·68·
第 27卷 第 10期 2008年 10月 种 子 (Seed) Vol.27 No.10 Oct. 2008
撒播时的所有处理都与条播时不同行距和播种密
度下的播种量一一对应 ,这样撒播时也有 9个处理 , 36
个重复;两种播种方式总计 18个处理 , 72个重复。
2.3 生长指标的测定方法
(1)出苗率的测定:播种 15天后 ,在每个小区进
行实地确认 ,出苗率 =实际苗数 ÷播种粒数 ×100%。
(2)分蘖数的测定:播种 70天后 ,测定分蘖数;方
法是在每个小区中取代表性的样段 3行 ,每行长 100
cm;测定各样段的分蘖数 ,取其平均值 。
(3)地上生物量的测定:每个小区中选择 1m2的
面积进行全部刈割 ,进行称重。
(4)株高的测定:在每个小区中选定 10株 ,并做
上标签 ,采用定株观测的方法 ,用卷尺分别测定这 10
株的高度 ,取其平均值 。
(5)生长速度的测定:从 4月 20日开始 ,每隔 6d
测定 1次株高 ,总共测 7次 ,生长速度(cm/d)=相邻
两次株高之差 ÷6。
(6)种子产量的测定:由于每个小区都测定了其
它的生长指标 ,使得小区的植株不能完全结种 ,所以种
子产量的测定是先在每个小区中选择 1m2的面积进
行采种 ,取其平均值;将每个小区收获的种子分成 4
份 ,取其中的 1份采用千粒法测定其千粒重。
3 结果与分析
3.1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出苗率的影响
出苗率是较早反应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无芒雀
麦生长影响的指标 ,不同播种方式一般对出苗率也有
一定的影响 [ 3] 。从图 1可以看出 ,无芒雀麦在两种播
种方式下的出苗率顺序为:条播 >撒播;撒播 ,播种密
度为 549粒 /m2 时出苗率达到最大值 , 最大值为
85.4%,在密度为 1 236粒 /m2时出苗率最低 ,最小值
为 70.2%;在与行距 15cm条播对应的 3个密度下 ,撒
播的出苗率是随着密度的增加而降低 ,在与行距 20
cm和 25cm的条播对应密度的出苗率变化都是先增
加后降低;条播时 ,在播种密度一定时 ,不同行距下的
出苗率顺序为:25 cm>20 cm>15 cm,在行距为 25
cm、播种密度为 206粒 /m2时出苗率最大 ,最大值为
90%,在行距为 15cm、播种密度为 1 236粒 /m2时出苗
率最小 ,最小值为 80.3%;同一行距 ,不同的播种密度下
出苗率的顺序为:206粒 /行 >412粒 /行 >618粒 /行。
3.2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分蘖数的影响
无芒雀麦为根茎型丛生性多年生牧草 ,适应性强 、
分蘖力强 ,可一年种植 ,多年受益 [ 4] ;播种密度对牧草
的分蘖数量也有一定影响 ,低密度种群中植株的分蘖
数目较多[ 5] ;平均个体的分蘖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不同密度的单播种群单株分蘖数存在极显著差异 [ 6] 。
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 ,无芒雀麦在不同的播种方式和
播种密度下 ,分蘖数明显出现了拐点 。
图 1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出苗率的影响
从图 2可以看出 ,在行距为 15cm时不同播种密
度下分蘖数顺序为:撒播 >条播;条播行距为 15cm和
20cm时 ,在不同的播种密度下分蘖数顺序为:412粒 /
行 >206粒 /行 >618粒 /行;在行距为 25cm时 ,在不
同播种密度下分蘖数的顺序为:412粒 /行 >618粒 /行
>206粒 /行;在行距为 20 cm、播种密度为 549粒 /m2
时的分蘖数最大 ,最大值为 1 705.7个 /m2 ,在行距为
25cm、播种密度为 206粒 /m2时的分蘖数最小 ,最小
值为 741.6个 /m2。撒播时 ,不同播种密度下分蘖数
顺序为:824粒 /m2 >1 236粒 /m2 >618粒 /m2 >
549粒 /m2 >412粒 /m2 >275粒 /m2 >206粒 /m2 ,最大
分蘖数为 2 210.4个 /m2 ,最小分蘖数为 496.3个 /m2。
图 2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分蘖数的影响
3.3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地上生物量的形成及其变化规律 ,不仅反映植物
本身的生产性能 ,而且还反映植物的生长发育节律和
生物量积累与非生物因子之间的联系 [ 7] ;随着植物的
生长 ,密度对个体的生物量的制约作用越来越大 [ 8] ;
采用不同的播种方法 ,其植株的地上长势有差异[ 9] 。
·69·
资源与利用 田秀民 等:无芒雀麦栽培技术研究
由图 3可以看出 ,条播时 ,行距一定时不同的播种
密度下地上生物量顺序为:412粒 /行 >206粒 /行 >
618粒 /行;当播种密度一定时 ,不同行距下的地上生
物量顺序为:20cm>15cm>25 cm;在行距为 20cm、
播种密度为 549粒 /m2时地上生物量最大 ,最大值为
1 023.3g/m2 ,行距为 25cm、播种密度为 618粒 /m2时
地上生物量最小 ,最小值为 442.6 g/m2;撒播时 ,在与
条播行距为 15cm对应的 3个播种密度下的地上生物
量顺序基本是撒播大于条播 ,在与条播行距为 20cm
对应的 3个播种密度下 ,地上生物量顺序基本是条播
大于撒播 ,在与行距 20cm和 25cm对应的播种密度
下 ,地上生物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播种密度为
824粒 /m2时 ,地上生物量最大 ,最大值为 770.2 g/
m2 ,在播种密度为 206粒 /m2时 ,地上生物量最小 ,最
小值为 243.2g/m2。
图 3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3.4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株高的影响
单株的高度有随着密度的增加而提高的现象[ 10] ,
但是从本试验的结果来看 ,无芒雀麦在不同的播种方式
和播种密度下的株高数值出现了一些波动(见图 4)。
图 4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株高的影响
在不同的播种密度下的株高顺序为:条播 >撒播 ,
条播行距为 15cm时 ,不同播种密度下的株高顺序为:
618粒 /行 >412粒 /行 >206粒 /行 , 行距为 20 cm和
25cm时 ,不同播种密度下的株高顺序为:412粒 /行 >
206粒 /行 >618粒 /行;在播种密度为 206粒 /行和
412粒 /行时 ,不同行距下的株高顺序为:25cm>20cm
>15cm,播种密度为 618粒 /行时 ,不同行距下的株高
顺序为:15cm>20cm>25 cm;在行距为 25cm、播种
密度 412粒 /m2时株高最高 ,最高值为 43cm,行距为
25cm、播种密度为 618粒 /m2时株高最矮 ,最矮值为
33.3cm。撒播时 ,在与行距为 15cm对应播种密度下
的株高是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升高 ,与行距为 20 cm和
25cm对应的播种密度下的株高是先增加后降低 ,在
播种密度为 412粒 /m2时株高最高 ,最高值为 39.4
cm,在播种密度为 824粒 /m2时株高最矮 ,最矮值为
30.7cm。
3.5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植株生长速度的影响
生长速度是评价牧草再生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之
一 [ 11] ,同时在合理的播种条件下 , 牧草会迅速生
长 [ 12] 。从图 5可以看出 ,它在不同播种密度下每一次
生长速度顺序是:条播 >撒播。条播时生长速度的顺
序为:第 2次 >第 1次 >第 4次 >第 3次 >第 5次 >
第 6次 ,条播行距为 25cm、播种密度为 412粒 /m2时 ,
每次生长速度最快 ,测定的最快值分别为:第 1次 1.1
cm/d、第 2次 1.2cm/d、第 3次 0.9cm/d、第 4次 1.0
cm/d、第 5次 0.7cm/d、第 6次 0.5cm/d;条播行距为
25cm、播种密度为 618粒 /m2时生长速度最慢 ,测定
的最慢值分别为:第 1次 0.8cm/d、第 2次 0.8cm/d、
第 3次 0.6cm/d、第 4次 0.7cm/d、第 5次 0.5cm/d、
第 6次 0.4cm/d。撒播时 ,播种密度为 412粒 /m2时
每次生长速度最快 ,测定的最快值分别为:第 1次 1.0
cm/d、第 2次 1.1cm/d、第 3次 1.8cm/d、第 4次 0.9
cm/d、第 5次 0.7cm/d、第 6次 0.5cm/d;播种密度为
824粒 /m2时生长速度最慢 ,测定的最慢值分别为:第
1次 0.7cm/d、第 2次 0.7cm/d、第 3次 0.6cm/d、第 4
次 0.6cm/d、第 5次 0.5cm/d、第 6次 0.3cm/d。
图 5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生长速度的影响
·70·
第 27卷 第 10期 2008年 10月 种 子 (Seed) Vol.27 No.10 Oct. 2008
3.6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种子产量的影响
牧草种子是合理利用草地 、改良退化草地 、培植人
工草地所必需的物质基础 ,同时也是水土保持 、生态建
设的基础 , 密度可能成为限制种子产量的重要因
素 [ 13] ;行距 、株距对牧草种子的产量 、单位面积上的枝
条数具有显著的影响 [ 14] ,但行距与株距之间的交互作
用对牧草种子的产量影响不显著[ 15] 。
除了行距为 20cm、播种密度为 275粒 /m2和 549
粒 /m2的处理外 ,其它的播种密度下种子产量顺序为:
撒播 >条播;条播行距为 15cm和 25cm时 ,不同播种
密度下种子产量顺序是:412粒 /行 >206粒 /行 >618
粒 /行 ,行距为 20cm时不同播种密度下种子产量顺序
为:206粒 /行 >412粒 /行 >618粒 /行;行距为 20cm、
播种密度为 275粒 /m2 时种子产量最高 ,最高值为
38.2g/m2 ,在行距为 15cm、播种密度为 1 236粒 /m2
时种子产量最低 ,最低值为 8.6g/m2。撒播时 ,在与条
播行距为 15cm和 20cm对应的播种密度下的种子产
量都是先增加后降低 ,与行距 25cm对应的播种密度
下的种子产量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播种密度为
824粒 /m2时 ,种子产量最高 ,最高值为 35.4g/m2 ,在
播种密度为 206粒 /m2时 ,种子产量最低 ,最低值为
11.9g/m2。
表 1 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种子产量和千粒重的影响
行距
(cm)
播种密度
(粒 /m2)
条 播 撒 播
种子产量
(g/m2)
千粒重
(g)
种子产量
(g/m2)
千粒重
(g)
412 15.991 3.232 18.19 3.352
15 824 22.017 2.950 35.37 3.142
1 236 8.582 2.428 18.22 2.535
275 38.177 3.438 22.90 3.886
20 549 37.525 3.066 30.96 3.235
824 10.979 2.468 22.00 2.448
206 14.832 3.413 11.91 4.106
25 412 19.411 3.879 18.55 4.152
618 12.392 3.212 27.76 3.414
千粒重是衡量种子产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单播种
群内千粒重的变化不大 ,没有随着不同的处理而发生
相应的变化;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播种方式 、行距 、播种
密度 、播种方式与播种密度的互作 、行距与播种密度的
互作对引进无芒雀麦千粒重的影响不显著 (p>
0.05);但是各个处理对引进无芒雀麦种子的千粒重
的影响产生了一些波动 。撒播时 ,在播种密度为 412
粒 /m2时千粒重最大 ,最大值为 4.152g,播种密度为
824粒 /m2时千粒重最小 ,最小值为 2.448g;条播时 ,
行距为 25cm、播种密度为 412粒 /m2时千粒重最大 ,
最大值为 3.879g,在行距为 15cm、播种密度为 1 236
粒 /m2时千粒重最小 ,最小值为 2.428g。
4 结 论
不同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对无芒雀麦的 7个生长
指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同时应用方差分析可知 ,
这 7个指标也反映了播种方式 、播种密度对其生长的
制约作用。综合以上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撒播时 ,无芒雀麦在播种密度为 549粒 /m2
时单位面积出苗率最高 ,鲜重最大;在播种密度为 412
粒 /m2时单株最高 ,种子产量最大 ,生长速度最快 ,密
度为 549粒 /m2时稍次之 ,结合方差分析可以初步确
定它在撒播时的播种密度为 412 ~ 549粒 /m2。
(2)条播时 ,无芒雀麦在行距为 20cm、播种密度
为 549粒 /m2时单位面积的分蘖数最多 ,鲜重最大;在
行距为 25cm、播种密度为 412粒 /m2时单位面积的单
株最高 ,生长速度最快;在行距为 25cm、播种密度为
206粒 /m2时单位面积的出苗率最高;而且在这几个
处理中的生长指标顺序均为:条播 >撒播;结合方差分
析 ,可以初步确定本地种的适宜播种方式为条播 ,行距
为 20 ~ 25cm,播种密度为 412 ~ 549粒 /m2。
参考文献:
[ 1] LaudeHMchauguleBA, Efectofseedlingdevelopmentupon
heattoleranceinbromegrasses.JournalofRangeManagement,
1953, 6:320-324.
[ 2]杨自辉 , 赵翠莲.中黄麻的适应性及其抗逆性栽培 [ J] .干旱
区资源与环境 , 2003, 17(1):119-121.
[ 3]马尧 , 庄云 ,李永海.不同处理和播种方式对黄芪种子发芽
率的影响 [ J] .种子 , 2007, 26(9):58-59.
[ 4]石凡涛 ,拉夫旦 , 王金山 , 等.无芒雀麦引进适应性的观察
[ J] .牧草科学 , 2004, 10(6):20-21.
[ 5]王海洋 , 杜国祯 , 任金吉.种群密度与施肥对垂穗披碱草刈
割后补尝作用 [ J] .植物生态学报 , 2003, 27(4):477-483.
[ 6]乔有明.不同播种密度对燕麦几个数量性状的影响 [ J] .草
业科学 , 2002, 19(1):31-32.
[ 7]邢福 , 祝廷成.内蒙古东部线叶菊草地生物量与净第一性生
产力的初步研究 [ J]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92, 16
(2):149-153.
[ 8]田红 , 邓勇 ,张明 , 等.新引进早熟优质油菜新品种云油杂二
号高产栽培技术 [ J] .种子 , 2007, 26(7):102-103.
[ 9]李跃进 , 张伟华.碱化土壤紫花苜蓿不同种植方法与生长关
系的研究初探 [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3, 17(1):115 -
118.
(下转第 74页)
·71·
资源与利用 田秀民 等:无芒雀麦栽培技术研究
36号 、优引 3号 、96D10等 。三类属于产量较低类型
(有 36个品种),占参试材料的 41.4%。其特点是产
量变幅大 ,变异系数也大。与其他两类型相比较 ,其性
状均处于低值。因此 ,第一类属于稳产类型 ,该类型品
种产量年纪间变化小 ,稳产性好;第二类属于高产类
型 ,该类型品种产量高 ,但稳产性较第一类稍差;第三
类属于低产 、稳产性差的类型 ,该类型品种不仅产量
低 ,而且不稳定 ,年纪间变化大 。
3 讨 论
(1)水稻产量由单位面积的穗数 、每穗粒数 、成穗
率和千粒重构成 ,通常情况下 ,任何一项的增加或减少
都会造成最终产量的增减 。研究表明 ,要获得高产必
须在有高的生物产量的同时具有较高的收获指数 ,生
物产量高是高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 2] 。从聚类分析可
以看出 ,所分三类型中 ,产量与株高呈明显的正相关;
进一步说明了生物产量与产量的关系 。水稻产量由单
位面积的穗数 、每穗粒数和千粒重三要素构成 ,而产量
三要素对于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通常影响水稻产量
的因素为每穗实粒数 >千粒重 >每株穗数 ,认为每穗
粒数对产量的作用最大 ,而千粒重是相对稳定的 ,每株
穗数也可以通过栽培调节 [ 2] 。所以 ,要获得高产 ,必
须达到一定的穗数;在一定的范围内 ,增加穗数可以有
效提高产量;但随着穗数的增加 ,穗重将逐渐下降 ,只
有穗数和穗重处于适宜的水平;即二者乘积最大时 ,才
能得到产量的最大值 。从本试验的聚类分析可以看
出 ,第二类属于高产类型 ,其性状值均大 , 进一步说明
了这一点。因此 ,在育种实践中 ,要有一定株高 ,保证
高的生物产量 ,在此基础上 ,重点增加每穗实粒数 ,协
调好千粒重和每株穗数的关系 ,实现高产的育种目标。
必须遵循如下原则:在较大穗型的基础上 ,保持源库平
衡 ,最大限度地利用光能。
(2)水稻育种实践证明 ,每次突破均有赖于有利
基因的发现和利用。因此 ,水稻品种的改良 ,关键是种
质资源的利用[ 2] 。宁夏水稻品种亲缘关系较近 ,遗传
基础狭窄。根据系谱来源 ,大部分具有东北和日本品
种的亲缘 ,其传递途径是日本 -东北 -宁夏 ,当地农家
品种少;由于籼粳交的结实差和不易稳定 ,籼稻基因利
用非常有限 。因此 ,广泛搜集 、筛选 ,不断创制优异资
源 ,拓宽遗传背景 ,扩大遗传基础 ,聚合优良基因 ,是水
稻品种改良的基础。
(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
于水稻品种的选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水稻育
种要求高产 、优质 、多抗 、适应性强相结合 ,而不是某一
性状的突出 ,这就大大增加了育种的难度 。研究表明 ,
各性状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一般来讲 ,粳稻直立穗型
品种往往生物产量大 ,直穗型品种产量高于散穗型品
种;但库源矛盾也大 , 造成籽粒充实度差 , 不实率
高 [ 8] 。在育种实践中 ,可通过改善穗型 ,增加穗粒数 ,
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但随着二次枝梗数量 、粒数
的增加 ,品种的单株穗重 、结实率下降 ,而且穗部不同
部位籽粒品质差异加大 ,出现品质变劣的趋势 [ 5] 。因
此 ,在品质和产量的改良方面 ,通过增加一次枝梗长度
和数量 ,提高二次枝梗的结实率 ,改善穗下部籽粒充实
度 ,增加粒重 ,塑造合理的穗型结构 ,是品质和产量结
合的有效途径。从我区的实际情况来看 ,水稻育种上
应在加强优质 、丰产性的同时 ,根据我区的区域特点 、
种植方式以及市场需求 ,在抗逆性方面重点加强抗病 、
抗倒伏 ,并注重抗盐 、低温发芽好 、适宜直播栽培的优
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的选育 。
参考文献:
[ 1]殷延勃.宁夏水稻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 J] .宁夏农林科技 ,
1997(增刊):8-12.
[ 2]孙宏伟.水稻超高产育种的可能途径 [ J] .垦殖与稻作 , 2006
(1):3-4.
[ 3]吕艳东 , 郭晓红.水稻理想株型的研究进展 [ J] .垦殖与稻
作 , 2006(2):3-7.
[ 4]马洪文.粳稻穗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 J] .西北农业学报 ,
2006, 15(4):206-209.
[ 5]赵一洲 , 吴芷君 ,雷云翘 , 等.辽宁粳稻品种品质性状的相关
及聚类分析 [ J] .垦殖与稻作 , 2006(6):3-6.
(上接第 71页)
[ 10]朴顺姬 ,杨持 , 黄绍峰 , 等.羊草种群密度与生长动态研究
[ J] .植物生态学报 , 1997, 21(1):61-66.
[ 11]顾明德 ,程海卫 , 赵书珍 ,等.不同苜蓿品种再生草特性研
究 [ J] .水土保持通报 , 2005, 25(1):18-19.
[ 12]陈艳瑞 ,尹林克 , 孟林 , 等.塔里木河中下游地区苏丹草生
态适应性研究 [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5, 19(1):
183-187.
[ 13]杨允菲 ,祝廷成.羊草种群种子生产力的初步研究 [ J] .植
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学报 , 1989, 13(1):73-76.
[ 14]陈宏旭 ,高义富 , 李戈莲 ,等.柴胡种子处理及高产栽培技
术研究 [ J] .种子 , 2003, 22(6):96-97.
[ 15]王显国.密度调控、施肥 、刈割等措施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和
质量的影响[ D]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2005:42-72.
·74·
第 27卷 第 10期 2008年 10月 种 子 (Seed) Vol.27 No.10 Oct.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