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莜麦同化产物的积累与养分吸收、分配、转移规律的研究



全 文 :20 4 第七卷 第六期
V o l

7

N o

6
内 蒙 古 农 牧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I u n e r M
o n g o l i a C o l l e g e
0 f A g r i e u l t u r e & A n i m a l H u s b a n d r y
19 8 6年 1 2月
D e e

1 9 8 6
筱麦同化产物的积累与养
分吸收 、 分配 、 转移规律的研究
温学缓
筱麦是我区重要粮食作物 , 为了获得高产必须满足其对养分的要求 , 但是 , 筱麦一
生需要什么营养 , 名生育时期植株体内及各器官 中养分又是怎样被吸收 , 积累与转移等
规律尚不清楚 , 为此 , 我们于 1 9 8 1一 1 9 8 2两年 , 在院教学农场及室内进行了该项试验研
究与分析 , 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
材朴与方法
材料及设 ! : 供试品种为永4 9 2 , 共设六个处理 , 即每亩播量 40 万粒 (1 8斤 ) , 50
万粒 ( 2 3斤) 6 0万粒 ( 2 7斤 ) 7 0万粒 ( 3 1斤) 、 8 0万粒 (3 6斤) 、 1 0 0万粒 ( 4 5斤 ) 、 随
机排列 、 重复三次 , 小区面积 3 0 尺 2 ( 5 厘地 ) , 试验地肥力上等 , o ~ 3 0 C m土壤 有
机质含量 2 . 3 5 , 全氮 %为 0 . 13 8 , 有效磷 93 . 7 7 p p M , 有效 钾 4 . 4 7 m g / 10 土 , 于 4 月
10 日播种 , 锹铲 , 幅宽 5 寸 , 行距 5 寸 , 前在马铃薯 , 没施基肥及追肥 , 生育期共灌水
三次 、 中耕二次 。
测定方法 :
l
、 在六个处理中 , 于不同生育时期 、 各取样 30 株 , 烘干 、 测定其干物质含量 。
2
、 将称重后干样本 , 分别磨碎 、 测其整株氮 、 磷 、 的含量 。
3
、 不同生育时期 , 名处理取样 30 株 , 之后按其根 、 茎 、 叶 、穗分开 , 烘干后称重 ,
测得各器官千物质含量 , 之后再分别磨碎 、 测其氮 、 磷含量 。
在氮 、 磷的测定中 , 先将烘干磨碎的样本称出一定量后 , 用硫酸一过氯酸消化法进
行消化 , 得到的消化液 , 分别进行氮 , 磷测定 , 其 中 , 氮用奈氏比色法 , 磷用定磷试剂
比色法 , 均用 7 21 型分光光 度计测 之 。
结果 与分析
一 、 筱麦体内干物质积累过程
据两年的资料表明 , 筱麦 干物质积累规律是 随生育时期推进呈 S型曲线上升 。 即在
第六期 筱麦同化产物的积累与养分吸收、 分配 、 转移规律的研究 2 0 5
整个生育期呈现出指数增长阶段 ,直线增长阶段 、 和缓慢生长三个过程 , 见图 1 。 直到成
熟期 , 干物质重达最大值 , 平均单株为
充/ 株千物重侧l一。l别0`.2卜.I小
l 尸。翁藻 一被、 一 . ~ .节有一哪咭 - -属弃-
图 1 筱麦体内干物质积累过程
拨节以后至灌浆期 , 由于作物机体迅速增大 ,
故千物质积累呈直线上升 , 特别是群体
稀者 。 因为个体发育好 , 叶片之间遮荫
少 , 净光合强度大 , 干物质积累更多比
群体密者单株干重显著增大 。
进人灌浆阶段后 , 植株接近成熟 ,
有机体及各器宫也逐渐衰老 , 不但光合
面积 , 光合能力有所下降 , 生理功能也
明显衰退 , 因此 , 导致干物质积累速 度
缓慢增加 , 并维持在一定水平上 。
1
.
9 6克 。
不同群体间 、 干物质的积累规律基
本一致 。 但群体大者其单株干重小于群
体稀者 , 图 2 。 亩 4 0万粒者成熟期干重
达2 . 81 克 / 株 , 而 60 万粒 , 80 万粒者于
成熟期 , 分别为 1 . 83 克 / 株和 1 . 2 5克 /
株 。 前期。 不同密度间 , 个体干重差异
J/
、 。
筱麦干物质的积累 , 拨节前之所以
呈指数上升 , 是因为该时期植株个体较
小 , 光合面积不大 , 所以干物质积累缓
慢 。 可是随着作物的生长 , 光合面积不
断再生 , 扩大 , 因此干物质积累不断增大
光合面积 、 光合强度均处 于最高时期 ,

z尸一
z
/ `口万
二 、 筱麦体内氮、 磷的积累过程
同干物质积累规律一样 , 氮 、 磷 、
在筱麦一生中积累过程也是随生育时期
的推进而 不断增加 , 只不过含量较小 。
,
/
_
/ / 一而厉厂 一 /
/ /
. -一一仁一一二_丫了/ 80 万
.一一 J - ~ 介
成熟
图 2 不同群体结构 、 干物质积累过程
成熟期氮的最高值 17 . 7 m g / 株而磷最高值为 3 . g m g / 株 。 见图 3 。 不同群体间 , 氮 、 磷
在各生育期 间内的积累趋势基本相同 , 但其斜率不一 。 群体小者斜率大 , 见图 4 、 5 。
反之 , 群体大者 , 单株增长量小 , 即斜率小 。 从图 4 . 5 中尚可看到 , 拨节前 , 各群体间
其氮磷含量差异量小 , 而后随生育期的推移 , 其氮 、 磷含量差异较大。 群体大者如 80 万
苗 / 亩 , 成 熟 期 氮 、 磷 含量 分别为 10 . 2 m g / 株 , 1 . 03 m g / 株 , 而 40 万苗 /亩 , 其
氮 、 磷含量分别各为 2 4 m g / 株 , 和 3 . g m g / 株 , 是它们的 2 一 4 倍。
2 0行 内 蒙 古 农 牧 学 院 学 报 1 9 8 6年
-
`一 -一 , -一一一一 一 “一/ 峭口少了
6 0 万
滚装一刃万-
a`,J播
三 、 筱麦各器官中千物质 , 氮 、 磷 、 的吸收分配规律
筱麦从出苗至成熟 , 一生都在不断地对养分进行吸收 , 合成与积累。 但是 , 不同生
育阶段 , 因为其生长中心不同 , 所以其养分吸收分配重点也不是不同的 。 见表 1 、 2 、
3

由表 1 、 : 、 3 、 可 见 , 筱麦生育前期 , 即拨节前 , 不论是千物质 、 或 氮 、 磷元
素 , 其分配重点都是叶片。 此时 , 叶片的干物质含量占全株干重的 6 1 . 2 % 。 氮素占全株
总氮量的 76 % , 磷占总磷量的 58 . 5 % 。 这就是因为该阶段为营养体旺盛生长时期 , 故生
长中心亦是养分运输的中心 。
进入拨节以后至抽穗期 , 是筱
了 . ~’
1.酬徐 ,
心O万
.
,`弃厂 -矛价 一 “
乡口互
吕 O 乍
“幼肠0z
拐豁 分菜嗽节 抽码 难泉
图 5 不同群体结 构氮素积累过程
抽穗至灌浆期 , 是筱麦 的生殖生长旺盛阶段 ,
至灌浆期 , 穗部的千物质 , 氮 、 磷含量都比较多 ,
麦并进生长旺盛阶段 , 此时 , 除穗
部进行分化 , 茎 、 叶继续大量生长
, 这时从表 1 、 2 、 3 、 ` 中可见 ,
养分绝大部分存在于茎 、 叶中、 特
别茎中更 多些 , 但磷在穗部含量也
不少 , 仅次于茎的含量 。
抽穗期茎 、 叶千物质含量分别
占干物质总重的 5 4 . 3 %和 1 7 . 9% ,
其含氮量分别占总氮量的 3 3 . 6%和
3 9
.
5%
。 其磷量 占总 量 的 57 %和
20
.
2%
, 穗部含磷量占21 % 。
为此 , 作物的生长中心转移至穗部 ,
氮的绝对含量为 8 . 83 m g / 株 , 磷为
2 0行 内 蒙 古 农 牧 学 院 学 报 1 9 8 6年
-
`一- 一 , -一一一一 一 “一/ 峭口少了
6 0 万
滚装一刃万-
a`,J播
三 、 筱麦各器官中千物质 , 氮 、 磷 、 的吸收分配规律
筱麦从出苗至成熟 , 一生都在不断地对养分进行吸收 , 合成与积累。 但是 , 不同生
育阶段 , 因为其生长中心不同 , 所以其养分吸收分配重点也不是不同的 。 见表 1 、 2 、
3

由表 1 、 : 、 3 、 可 见 , 筱麦生育前期 , 即拨节前 , 不论是千物质 、 或 氮 、 磷元
素 , 其分配重点都是叶片。 此时 , 叶片的干物质含量占全株干重的 6 1 . 2 % 。 氮素占全株
总氮量的 76 % , 磷占总磷量的 58 . 5 % 。 这就是因为该阶段为营养体旺盛生长时期 , 故生
长中心亦是养分运输的中心 。
进入拨节以后至抽穗期 , 是筱
了 . ~’
1.酬徐 ,
心O万
.
,`弃厂 -矛价 一 “
乡口互
吕 O 乍
“幼肠0z
拐豁 分菜嗽节 抽码 难泉
图 5 不同群体结 构氮素积累过程
抽穗至灌浆期 , 是筱麦 的生殖生长旺盛阶段 ,
至灌浆期 , 穗部的千物质 , 氮 、 磷含量都比较多 ,
麦并进生长旺盛阶段 , 此时 , 除穗
部进行分化 , 茎 、 叶继续大量生长
, 这时从表 1 、 2 、 3 、 ` 中可见 ,
养分绝大部分存在于茎 、 叶中、 特
别茎中更 多些 , 但磷在穗部含量也
不少 , 仅次于茎的含量 。
抽穗期茎 、 叶千物质含量分别
占干物质总重的 5 4 . 3 %和 1 7 . 9% ,
其含氮量分别占总氮量的 3 3 . 6%和
3 9
.
5%
。 其磷量 占总 量 的 57 %和
20
.
2%
, 穗部含磷量占21 % 。
为此 , 作物的生长中心转移至穗部 ,
氮的绝对含量为 8 . 83 m g / 株 , 磷为
2 0 8 内 蒙 古 农 牧 学 院 学 报 1 9 8 6年
1
.
7 m g / 株 , 分别占总氮、 磷量的 5 2 . 8~ 56 % 。其次为茎 , 约占总氮 , 磷量 的3 2 ~ 34 %
干物质含量由于灌浆开始不久 , 除部分已转入穗子 , 大部光合产物尚暂贮存于茎 , 鞘中
逐渐向穗转移 , 因而从表 1可见 , 灌浆始期 , 茎的千物质 含 量 还 很 高 , 占总 量 的
5 3

5%

到成熟期 , 各器官已进入衰老阶段 , 光合面积不再增大 , 生理机能逐渐减退 , 从而
各种营养物质合成速度缓慢 , 但是该期的特点是 , 名器官的养分均向穗部转 移 。 成 熟
期 、 就氮素在名器官所占的百分率看 , 根部仅有 4 . 8% , 穗中占7 2 . 5% 。
四 、 筱麦千物质 、 及氮、 磷在各器官中动态变化规律。
根据两年的试验与测定结果 , 筱麦一生养分在各器官中的形成积累与转移 , 是随生
育时期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 。 从图 6 可见 ,
在叶 中干物质的动态变化规律是 , 从
)
一 出苗至抽穗不断增大 。 抽 穗期达最大值 ,
_
_
/ 一一止长目 -
抢种
图 6
了夕 . 叶_
分艾 技节 抽铭 灌桨 成熟
干物质在筱麦体内动态变化
平 均每株叶重约 0 . 26 克 , 以后下降 。
茎中的干物质 , 拨节前增长缓慢 , 但
拨节后至灌浆期 , 速度大大加快 , 灌浆期
达最大值平均每株茎重 0 . 98 克 , 随后又开
始下降 。
穗部的干物质 , 从抽穗至成熟呈直线
上升 。 干物质在各器官所以呈现各种动态
变化 , 主要是与生长中心转移有关 。
氮在各器官中的变化 , 就整生育个期
来说 , 见表 2 , 抽穗前主要集 中在 叶 片
中 , 而后集中在穗部 。
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 , 氮的含量 动态
变化见图 7 、 随生育期的推移 而 不 断 上
升 , 抽穗期单株叶 氮 的 含量达最 高值 , 为 5 。 7 m g抽穗后下降 。
在茎中 , 从 出苗至分羹 , 氮的增长很慢 , 分羹后增长很快 , 直 到灌浆期达最大值 ,
每株茎的含量约 5 . 4 m g左右 , 以后转为下降 。
茎 、 叶中氮素的转移 , 从图 7 见 , 是叶片先于茎部 , 且转移的强度大 。
穗部的含氮量 , 从 出现穗子以后几呼是直线上升 。
致于根部氮素 , 随生育期而增多 , 到抽穗灌浆后有所下降 , 至成熟 , 又有回升。 这是
由于抽穗后生长重心是穗子 , 氮素有了转移 ,而后氮素运转受到阻碍 ,及其它器官氮素倒
流 , 使根部含氮又有回升 。
磷无素在各器官中的动态变化与氮素基本相同 , 抽穗前主要在茎 、 叶中 , 以后在穗
部 , 但其差异点是 , 磷元素的转移不论那个部位都是比较早 , 见图 8 。
第六期 筱麦 同化产物的积累与养分吸收 、 分配 、 转移规律的研究 2 0 9一 ,一一~ .一一~ ~一一一. 命才株 、 几亩爪l.te`!l`·月.洛喊,山ōrùJ O 份8 冬 //~ \乒决弃未事箕一、
图 7 N在筱麦体内各器官中的动态变化
磷在叶及根中从苗期后逐渐增加至拨节
期 最 高 , 其 绝 对值分别 达 o . 86 m g / 株 。
, -一泌 o . l m g / 株以后降低 ,在茎中抽穗期磷的含量最高为 .l s m g / 株。 以后逐渐降低 。
穗部磷的含量呈直线上升 , 到成熟期达
屯:. 8
份 6
) 刁
3 宕
、 叶
最高值 , 其含量为 1 . 8 5 m g / 株 。
茎中磷含量的转移较叶大 。
根据以上研究结果 , 现将结论概括为以
下几点 。
小 结
t一一一~ 二 `一播种 分草 拔节如 8 卫在技天朴内名称 日中动态交化
二 、 筱麦体内氮、 磷的积累过程 。
一 、筱麦体内干物质的积累 。是随生育期
的推进呈 S型曲线上升。 不同群体间的 差异
是 , 群体大者其单株增长量小 , 即其斜率小 。
随生育期而增大 , 与干物质积积累不同的是 , 其
含量少 。
氮在体内从出苗至灌浆 , 增长速度呈直线上升 , 以后缓慢上升 , 并稳定在一定水平
上 。
磷在体内 、 分奠前增长缓慢 , 分孽后至拨节期速度加大 , 以后又缓慢上升 , 并维持
在一定水平 。
三 、 筱麦体内各器官中干物质 、 氮 、 及磷的分配规律 。
是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不同 , 即生长中心也是其营养分配中心 。
从出苗一拨节期前 , 干物质 、 氮 、 或磷 , 其分配重点都是叶片。
2 0 1内 蒙 古 农 牧 学 院 学 报 19 8 6年
拨节一抽穗期 , 养分重点分配是茎 , 叶次之 。
抽穗一灌浆期 , 干物质 、 氛、 磷 , 主要分配于穗部和茎部 。
灌浆一成熟期 , 养分绝大部分转移至穗中。
四 、 干物质及氮素在筱麦体内的转移 , 叶片和根部 , 于抽穗期开始 。 而茎部灌浆期
开始。
磷素的转移各器官均较早 , 叶片及根系 , 从拨节以后即开始转移 , 而茎部从抽穗期
后即开始 。
五 、 根据上述吸肥特点及各器官养分吸收转移规律 , 我们认为筱麦一生中 需 肥 很
多 , 其中氮量大于磷 。
为了满足氮素在筱麦体内的需要 , 应以基肥为主 , 追肥以分孽 、 抽穗前为适期 。
关于磷肥 , 因作物前期吸收较慢 , 高峰来的早 , 故磷肥应在基肥中施足 , 以后就不
一定再追施磷肥了 。
参考文献
1

R

P

W
a d r e n A

B F l o w
e r d a y
: 冬小麦生育阶段及干物质 , N 、 P 、 K 。
在体内的分布 。 贵州农业科学 19 8 。第 4 期
2
、 吴建国 : 冬小麦地上部分不同器官干物质 , N 、 P 、 积累分配特点的初步研究 。
河南农学报 1 9 8 1第 2 期
3
、 郑广华 : 植物栽培生理 山东科技 出版社 19 8 0年
4
、 潘瑞炽 董愚得 植物生理学 人民出版社 19 7 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