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34 卷第 6 期
2 (X 巧 年 1 1 月
吉 林 林 业 科 技
IB J N 王笼) RET Y S S RCI EN C A EN Dir EC HN O以犯Y
V o l
.
3 4 N O
.
6
N ov
.
2的 5
文章编号 : l(X) 5 一 7 12 ( 92 (X 万 )肠 一 仪刃 5 一 3 0中图分类号 :5 43 才 . 8文献标识码 :A
水土保持优 良牧草— 无芒雀麦
赵云鹏 ’ , 齐宝林 2 , 高国巨 2 , 朴庆林 2 , 张 影 ’ , 桑 健 2
( 1
. 大安市牧业管理局 , 吉林 白城 1 3 130 ; 2 . 吉林省农科院 ,吉林 四平 136 10 )
摘要 :概述了无芒雀麦作为优良牧草的生物学特性及利用价值 , 总结了栽培与管理中的技术要点 。
关健词 :无芒雀麦 ;生物学特性 ;饲用价值 ;栽培技术
A h i gh q
u al iyt p a sut ar g
e i n 5 0 11
a n d w a t e r e o n s e vr at i o n 一 B or m琳 i n e r刀嗯is
ZA o uY
n 一 pe n g l
,
, ,
P IA o Qi飞 一 11矛
Ql B
o 一 l扩 ,
,
z拟 N G Y i耐 , s^ N G J ian ,
( 1
. 儿 d功 a l Hus b a n甸 A山` ` 目 r a t io n of aD ’ an ic yt , Biac be gn 13 13 0 , C h ian ; 2 . cA a da ln y of A幼 c ul恤 cS ie cen of
aJ 访 P m石 cn e , is 砰gn 136 10 , C h in a )
A b蛇n 蛇 t : hT is aP pe r ig ve o a su m m aj yr on ib o lo ig司 ch ~ et ir 拓 cs an d fo n e如 n of 501 1 an d w a t e r c~
如 on for B or -
~
奋记功山 as w e l l as i st u se v al ue s . 肠 e t二俪e al e se 浦als o n e ul t iv a ` o n an d m a n ag e m e nt t o th is h igh 甲 alI i ty
p as tur ag e aer er
c o n 业刀 e n d e d aft e r 比山冠5 .
K e y , or r ds
: 刀m刀翻“ 众记用山 ; b iol o ig e al
is 晚 y s s
; fe汕gn v al ue ; c己 t u耐 cet h垃卿 e
无芒雀麦 ( B or ~ 乙犷记刀 n钻
.
)又名光雀
麦 、 无芒草 、 禾 营草 。 为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
物 。
1发展历史与现状
无芒雀麦原产欧洲 、 西伯利亚及 中国 。 在
美国 、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也有广泛种植 。 在
我国的东北 、华北和西北的草甸暗栗钙土地带 ,
形成以无芒雀麦为优势的 自然群落 。 在青海 、
内蒙古 、 河北坝上 、 吉林等省区大面积栽培已有
50 多年的历史 。 目前在亚洲 、 欧洲和北美洲的
干早寒冷地区 , 都被作为营建人工割草地或混
播放牧地的重要牧草品种 。
收稿 日期 ; 2X() 5 一 08 ` or
本文由陈自胜研究员审定 , 在此表示感谢 。
作者简介 :赵云鹏 ( 1% l 一 ) , 男 ,吉林大安人 , 高级畜牧
师 ,从事草业经营中的生产与管理工作 .
2 形态特征与生物学特性
2
.
1 形态特征
根系发达 , 具短 根茎 , 茎直 立 , 高 50 一 30
c m
,叶片淡黄色 , 长而宽 ( 6 一 8 ~ )
, 一般 5 一 6
片叶 ,表面光滑 , 叶缘有短刺毛 。 无叶耳 , 叶舌
膜质 ,短而钝 。 圆椎花序 , 长 20 一 30 。 m 。 穗轴
每节轮生 2 一 8个枝梗 , 每枝着生 1 一 2 个小穗 ,
小穗近圆柱形 , 由 4 一 8 花组成 。 种子扁平 , 暗
DOI : 10. 16115 /j . cnki . i ssn. 1005 -7129. 2005. 06. 002
褐色 。
2
,
2 生物学特性
无芒雀麦地下部生长较快 ,播种 当年根人
土可达 Zo cm 。 生长第 2 年根系产量可达 1 . 2
万 纯 · hm 一 2 。 根系多分布在 5 一 15 , 土层里 。
根茎约占根量的 20 % , 耐牲畜踩踏 , 无性更新
能力强 。 无芒雀麦属中早生植物 , 寿命较长 , 一
般利用 8 一 10 a , 是栽 培牧草 中寿命较长的牧
草 。 适宜生长在年降水量 4X() 一 50 ~ 的地
区 ,在海拔 3 仪】) m , 冬季最低气温在 一 28 ℃ -
一
30 ℃的地方安全越冬 。 如有雪覆盖的东北区
的北部 ,在 一 40 ℃低温下 , 越冬率仍达 83 % , 是
北方高寒地区耐寒性较强的牧草 。
无芒雀麦对土坡要求不严格 ,适于在排水
良好而又肥沃的壤土或粘坡土上生长 ,轻沙质
土壤也能生长 , 但不耐盐碱和酸性 土城 。 耐水
淹 ,持续时间可达 50 d 。
3 营养成分与饲用价值
营养成分 : 无芒雀麦不同时期的营养成分
含量有很大差别 , 幼嫩时含量较 高 (见表 1 、 2 、
3 )
。
裹 1 无芒雀麦不同时期化学成分《% )
生育期 千物质 占 干 物 质
粗灰分
营养期
抽德期
成熟期
25
.
0
30
.
0
5 3
.
0
粗蛋白
20
.
4
16
.
0
5
.
3
粗脂肪
4
.
0 9
.
6
6
.
3 7
.
0
2
.
3
粗纤维
2 3
.
2
30
.
0
36 4
无氮浸出物
42
.
50
4
.
70
49
,
2 6
.
8
由表 1 看出 ,营养期粗蛋 白含量 占千物质
的 20 . 4% ,是放牧的最佳时期 。 抽穗期是收割
干草的适宜时期 , 粗蛋 白含量达 16 . 0 % , 在禾
本科牧草中也是较高的 。
衰 2 无芒雀安可消化养分及化学成分 《% )
种类 干物质 可消化蛋白质
总消化
养分 占 干 物 质
鲜草
干草
前期干草
25
.
0
8 8
.
1 0
8 9
.
0
3
.
7
5
.
0
巧 . 5
4 8
.
9
53
.
8
粗蛋白 粗脂肪
2 0
.
8 0 3
.以 )
1 1
.
24 2
.
3 9
1 6
.
29 2
.
5 8
粗纤维
2 2
.
8 0
3 2
.
2 4
27
.
64
无氮浸出物 粗灰分 钙 磷
礴0 . 礴0 12 .礴0 0 . 12 0 . 0 8
4
.
8 2 9
.
3 ! 0
.
20 0
.
28
42
.
! 9 10
.
0
一 ~
裹 3 无芒雀麦不同时期妞基吸含 t
生育期 占干物质的 ( % )
粗蛋白质 天门冬氛酸 苏奴酸 丝氮酸 谷氮酸 脯氛酸 甘氮酸 丙红徽
拔节期 16 . 67 1 . 7 5 0 . 5 3 0 59 1 . 6 1 1 . 3 7 0 . 59 0 . 7 7
抽稼期 15 . 5 5 1 . 26 0 . 4 2 0 . 4 1 . 2 1 0 . 9 1 0 . 47 0 . 58
开花期 8 . 87 0 . 82 0 . 34 0 . 35 0 . 92 0 .印 0 . 37 0 . , l
成熟期 8 . 47 0 . 47 0 . 25 0 . 27 0 . 86 0 . 68 0 . 28 0 . 37
耽氮酸 绷氨酸 蛋氮酸 异亮氮酸 酪氮酸 苯丙氮酸 赖氛酸 组氮酸 精氛酸
0
,的 0 . 9 3 0 . 2 0 . 59 0 . 37 0 . 70 0 . 55 0 . 23 0 . 57
0
.
1 6 0
.
64 0
,
1 6 0
.
4 2 0
.
2 8 0
.
46 0
.
4 5 0
.
15 0
.
46
0
.
1 1 0
.
50 0
.
14 0
.
33 0
.
2 5 0
.
34 0
.
38 0
.
12 0
.
3 8
0
.
10 0
.
34 0
.
1 2 0
.
24 0
.
1 9 0
.
3 0 0
.
28 0
.
08 0
.
30
由表 3看出 , 无芒雀麦氨基酸含量 ,随着生
育期的延迟而有规律的下降 。 因此 ,适时收割
利用 , 十分重要 。
饲用价值 :无芒雀麦茎秆脆嫩 ,叶片宽长柔
软 ,且茎少叶多 ,适 口性强 , 是草食家畜最喜食
的牧草之一 。 由于根系发达 ,并具有短根茎 , 较
耐踩踏 ,是建立人工放牧场的理想牧草 。 特别
是无芒雀麦与首蓓混播 ,建立混播放牧地 ,二者
生长较协调 。 试验证明 : 首稽 + 野大麦 、 首楷 +
老芒麦 、 首蓓 + 披碱草 、 首楷 + 冰草 、 首稽 + 肥
披碱草等混播组合中 , 均低于首蓓 + 无芒雀麦
混播组合的生物产量及二者的协调性和持久稳
产性 。 无芒雀麦又是较长寿的牧草 , 无论单独
播种或混播 ,在科学利用与管理条件下 , 可利用
10 a 左右 ,为许多禾本科牧草所不及 。 无芒雀
麦的再生性也很强 , 收割干草后的再生草可以
放牧利用 ,混播草地 l a 可利用 3 一 4 次 。
表 4 无芒雀麦与首猎不 同混播比例的干草 , . 比例
混播比例 首楷 (% ) 无芒雀麦 备 注
首 10 + 无 9() 33 . 9
1
.播种第二年结果 。 2 . 首楷与无芒雀麦单播的播量均为 20
k g’ hm 一 ’ 。 3 .混播比例中 , 首 10 + 无 卯 为首箱单播量的 10 %
十 无芒雀麦单播量的 o % ,余类推 。
首 20 + 无 8 0 4 3 . 9
首 30 + 无 70 53 . 7 46 . 3
首 40 十 无 60 56 . 7 4 3 . 3
作为混播放牧地 ,应 以禾本科牧草为主 ,豆
科牧草为辅 , 以防反当家畜发生服胀病 。 从上
表数据中 ,认为以首 10 + 无 90 组合为好 ,其次
是首 20 + 无 80 组合 。 后两个组合豆科牧草 比
例过大 , 不宜采用 。
4 栽培与管理
4
.
1 选地与整地
无芒雀麦适应 区域广泛 , 在东北地 区南 自
锦州 , 北至三江平原皆可种植 。 但对于强酸 ,强
碱和低湿地则不宜种植 。 最好选用土层深厚 、
排水 良好 、 中等肥力 以上 的沙质壤土 。 无芒雀
麦根系发达 , 要求土壤疏松 以蓄水保墒 。 最好
是秋季翻地 , 随之耙碎土块 , 拖平地面 , 以减少
水分蒸发 。 如无秋翻地 ,春翻时应在播种前翻
耙整地 。
4
.
2 施肥
无芒雀麦利用年限较长 , 为 了持续高产和
稳产 ,施足底肥十分重要 。 可在翻地同时施人
农家肥 20 一 30 t · hm 一 ’ , 或磷酸二按 2 0 k g’
hm
一 2 。 播种时施尿素 l o k g · hm 一 ’ 。 生长 3 一 4 a
后 ,可结合松土切根追施复合肥 2 0 一 2 50 kg’
hm
一 ’ 。 据青海试验 , 在缺磷的土壤上施磷肥有
特殊效果 ,可促进根系生长和分雍 ,增加叶片数
量 ,扩大叶面积 ,增强光合作用 ,使干物质积累
和光能作用率成倍增长 。 播种时施磷肥 (几仇 )
巧o kg · h m 一 2作种肥 , 播种当年产草量比对照提
高 1 . 7 倍 ,第 2 年仍可提高 1倍 ,两年合计增产
干草 4 9 56 k g · hm 一 ’ 。
4
.
3 播种
无芒雀麦既可春播也可夏播 , 主要根据 当
地土壤墒性和降水情况而定 。 在吉林省中 、 东
部地区 , 土壤墒情较好 ,且在 4 月末至 5 月初多
有一次透雨 ,可在雨后播种 。 如有灌概设施 ,也
可在 4 月末播种 。 吉林省西部地 区 “ 十年九
早 ” ,春早有时持续到 6 月中下旬 。 利用 自然降
水时 ,要在降透雨后 (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 )方
可播种 ,绝不可干播等雨 。 播种量的确定 ,则依
据种植 目的而定 。 单播采草地 , 每公 顷播 种 18
一
20 k g
、种子 田 10 k g ,混播草地按单播草地播
种量的 80 % 一 90 % 。
播种方法用条播机播种为宜 。 采草地行距
30
。 m ,播深 2 。 m , 采种 田行距 60 c m ,混播草地
行距 30 。m ,也可用机械撒播 。 (下转第 12 页 )
低于 1 . 38 , 而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 、 盐浓度的
增加 ,变化的幅度更大 ,说明盐碱对光合作用的
抑制与植物叶片中色素平衡失调有关 ,盐碱破
坏细胞中的色素 、 蛋白质一脂类复合物 ,并降低
叶绿素和其 它色素 (主要是指 叶绿素 a) 的含
量 。 也有研究表明 ,盐胁迫可以使叶绿体片层
结构受到严重损伤 ,质膜破裂 ,从而使光合作用
下降 ,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
本试验研究表明 , 随盐浓度的增加 , 白林 2
号 、 白林 3 号 、银中杨 、小 x 黑 、拟青山海关均 比
对照明显下降 , 其中叶绿素 a 比叶绿素 b 下降
的幅度更明显 ,表明这 5个品种叶绿素 a 对 NaC
l 的敏感程度比叶绿素 b 大 ;中绥 12 、小黑 14 的
变化趋势是先上升后下降 , 晚花杨则相反 , 说明
不同的品种在不 同的胁迫范围内 , 叶绿素 a 和
叶绿素 b 对 N aC I 的敏感程度不 同 。 在不同的
碱性复合盐条件下 , 随 p H 值的递增 、 胁迫时间
的延长 ,叶绿素 a 、 叶绿素 b 和叶绿素总量均呈
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
参考文献
川马焕成 , 王沙生 ,蒋湘宁 .盐胁迫下 胡杨的光合和生
长响应【J〕. 西南林学院学报 , 19 8 , 18 ( l ) : 3 一 41 .
〔2 ]朱广廉 .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南〔M l . 北京 : 北京大学
出版社 , 19 3 .
〔3] 赵可夫 , 王韶唐 . 作物抗性生 理〔M〕 , 北京 : 农业出
版社 , 19喇) .
(贵任编辑 孙镜明 )
(上接第 7 页 )播种后及时重镇压 。
试验证明 ,无芒雀麦与紫花首楷是最佳混
播组合 ,在播种量搭配比例适当时 ,可保持多年
的稳产高产 。
4
.
4 田间管理
秋翻地第 Z a 播种时 ,应进行播前除草 ,这
是最简便易行 的办法 。 牧草生育期间 , 单播草
地可用除草剂防治 。 混播草地一些可食的低矮
杂草不必防除 ,如有高大杂草 (如苍耳 、 灰菜 )可
人工拔除 。
无芒雀麦草地生长第 4 一 s a 时 ,根茎积累
盘结 ,有碍土壤蓄水透气 ,需进行耙地松土 ,切
破草皮 ,改善土壤的通透性 ,促进牧草生长 。
5 利用方法
5
.
1 防止水土流失
无芒雀麦由于其根系发达 、 再生能力强 、枝
叶茂盛 、具有较强的固土能力 , 因此 , 现多用在
坡度较大的公路和水库的护坡 、 沙地固沙 。
5
.
2 调制千草
无芒雀麦在抽穗期收割 , 可调制 出优质干
草 。 选天气晴朗 s a 以上的时间 , 突击抢收 , 以
免雨淋 。 机械收割时 ,根据茎叶水分蒸发情况 ,
及时翻晒积堆 , 防止曝晒过久而失去绿色 。 当
茎叶含水量 17 % 一 18 % 时 ,就可以积大堆码垛
或打捆 ,经 自然风干后 , 含水量达 14 % 时 , 即可
人库储存 。 在东北地区 l a 可收割 2 茬 。 第 2
茬可在 8月末至 9 月初收割 。
5
.
3 放牧利用
利用 4 一 s a 以上的老龄割草地 , 产草量将
有所下降 ,可在第 1茬草收割后 ,再生草用作放
牧 。 这类草地较耐踩踏。 但要掌握放牧强度 ,
鲜草采食率应控制在 50 % 一 60 % 。 新 建的混
播草地用作放牧时 , 应从第 Z a 开始 , 只能晴天
利用 。 为保持草地的持久生产力 , 要实施划区
轮牧 , 利用率控制在 印% 。 春天第 1 个放牧周
期始牧时 ,草高应在 20 。 m 。 3 a 生以内的草地 ,
禁止雨天放牧 , 可到老龄 ( s a 生以上 )草地上放
牧 。 当再生草达到 20 c m 以上 ,可再次放牧 。
5
.
4 采收种子
无芒雀麦种子成熟后 ,颖壳呈赤揭色 ,子实
开始硬固 , 即可立即收割 ,风干后及时脱粒 。 若
种子成熟后不适时收割 ,一旦遇到狂风暴雨 ,将
会造成自然落粒而减产 。
参考文献
〔l] 史德宽 , 等 . 中国饲用植物志 〔M J . 北京 :农业出版
社 , 198 7 .
脸」陈 自胜 , 等 . 牧草混播试验报告 〔lJ . 农垦科技 ,
19 8 0
.
2
.
【3〕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 . 中国饲用植物化学成份
及营养价值表〔M」. 北京 :农业出版社 , 1夕以〕年 .
(资任编辑 周 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