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金佛山方竹竹笋幼竹生长节律



全 文 :第 1 7卷
1 9 9 8
第1期
年 1 月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JO URN A L O F B A M B O O R ES EA R CH
V ol
.
1 7
,
N o
.
J a n
.
1 9 9 8
金佛山方竹竹笋幼竹生长节律 `
张 喜 张佐玉 徐来富 茶山丁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贵阳 5 5 0 0 1 1 ) (贵州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 贵阳 5 5 0 0 0 5)
摘 要 笔者在不同立地条件下和竹林类型中选择 30 株竹笋观测其生长节律发现 ,金佛山方竹
高生长开始与出笋期同步 ,始于九月上中旬 ,结束于十一月中下旬 ,历时 6。一 70 天 ;地径生长与高
生长同步 ,结束于十月上旬 。 分析表明 ,高生长受竹笋出土期 、竹笋径级 ,林分密度的制约 ,是制订年
度经营措施的重要影响依据 。
关 键 词 金佛山方竹 ;幼竹生长 ;径级 ; 出土期 ;立竹度
金 佛 山 方 竹 ( hC im o n obe m b u s a u t i l i s
K o n g
.
f
.
)主要分布于黔北大娄山系 , 与地带
性非地带性常绿落叶阔叶林组成复层混 交
林 , 在逆 向演替的次生林中 , 也出现松杉等针
叶 树种 , 甚 至 为纯 林等 , 垂 直分布 下 限 在
1 4 0 0m 左右 。 金佛 山方竹 为混 生型灌木竹
种 ,根系发达 ,对当地山区的水源涵养和水土
保持功效显著 。 方竹纤维适中 ,是造纸 、 纤维
板 、 竹器编织的上好原料 ;方竹笋味鲜美 ,蛋
白质含量为 3 . 02 % 、 脂肪含量为 0 . 34 % 、 总
糖含量为 0 . 89 % , 可溶糖含量为 0 . 53 % , 热
量 为 18 . 70 千 卡 / 1 0 0 9 , 粗 纤 维 含 量 为
0
.
6 8%
, 灰分为 1 . 05 % , 被 已故林学家陈嵘
先生誉为竹类之冠 。 金佛山方竹相对集中成
片分布 , 对当地生态环境保护及再造 、农村经
济发展 , 是一项重要资源 。
金佛 山方竹林是典型的异龄林生态 系
统 , 竹笋幼竹生长是秆材生产力衡量的主要
指标和林分年龄结构更替的基础 。 对了解方
竹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
1 试验区基本概况及研究方法
收稿日期 : 19 9 7一 0 3一 2 4
, 本项目研究受《方竹笋用林改造及竹笋保鲜加工技
术 》资助 。 合同编号为〔1 9 9 5〕林业部 “ 中 ”字第 21 号 。 外业调
查工作还有本院戴晓勇 ,桐梓县林业局傅文举参加 , 得到黄
连 乡政府的大力支持 ,谨此致谢 。
试验区位处金佛山方竹中心分布区桐梓
县 。 桐 梓 位 于 2 7 0一 2 5 0 5 1 `N , 1 0 6 0 2 1`一 1 0 7 0
16
` E , 是云贵高原东部 向四川盆地过渡的大
斜坡地带 。 基带气候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
候区 , 年平均气温 14 . 7℃ , 极端气温变幅为
一 6 . 9一 3 7 . s oC , ) 1 0℃的积温为 4 2 8 3 . 1℃ ,
年降水量 1 0 5 7 . l m m ,秋冬季降水量占 29 写 ;
太阳总辐射 3 4 4 9 兆焦耳 /m Z ,光能生产总潜
力 1 6 o o k g / 0 . 0 6 7 h a 。 海拔高度是垂直气候分
异的主导因素 , 同一地域内亚热带 、 暖温带至
温带气候共存 (表 1 ) , 为方竹在当地的大量
繁殖营造了生态环境 。 据不完全统计 , 全县有
金佛山方竹资源 17 万亩 , 年耗竹笋 . 2 0 0 0一
2 50 0 吨 、 竹材 50 0 0一 8 0 0 0 吨 , 竹农户均年收
入 3 0 0 一 1 5 0 0 0 元之间 , 合理地经营方竹资
源有利于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
试验地选择在桐梓县黄连金佛山方竹次
生林区 ,基本情况见表 2 。 在试验区林班测绘
基础上 ,选择不同的立竹结构及立地条件林
班 , 设置 3 0 3m 2 控制样 方 , 在样方内选择不
同地径级 , 出土期竹笋标号 30 株 , 用木桩固
定基部测定位置 , 每日定时观测笋竹的径高
54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17 卷
表 1桐梓县不同海拔区气候特征值表
T a b l e 1l Cima
t e eo
nd i ti
o n o s fT o 吃 2Co u n ty a td i ff e r en t a l ti tu d s e
(单位 : m , ℃ )
Q口叮
2782 2 0 0
2 0 0 0
1 9 0 6
1 8 0 0
1 6 0 0
1 4 0 0
97 2
一 4。 2
一 2 . 9
一 2 . 3
一 1 . 6
一 O。 4
0

9
3
.
9
1 6
.
0
1 7
.
3
6
.
4
7

7
8

3 29

2
一 1 6 . 7
一 15 。 2
一 14 . 5
一 1 3 。 7
一 1 2 . 3
一 1 0 . 8
一 6 . 9
Q自一O月任亡」nù1八Jl了八jdg,QOJ
2 9 / 5
1 9 / 5
1 5 / 5
1 0 / 5
1 / 5
2 1 / 4
5 / 4
1 8 / 9
2 6 / 9
3 0 / 9
4 / 1 0
1 3 / 1 0
2 1 / 1 0
7 / 1 1
1 1 3
1 3 1
1 3 8
1 4 8
1 6 6
1 8 4
2 1 6
1 5 0 3
1 9 6 7
2 1 8 5
2 4 3 0
2 8 9 4
3 3 5 7
4 2 8 3
nUnoōb月I
.…Oénù,l左二. .上1人1孟
OJtl
11卜月I
.…乃娜noùU1)任1二,白,曰
表 2 试验区基本情况调查表 (单位 : m , e m , 0 . o 6 7an ,株 )
T a b le 2 S i t e e o n d i t io n s o f e x p e r i m e n t a l b lo e k s
立地条件
海拔
1 4 5 0
1 4 9 0
1 5 0 0
1 6 0 0
15 40
土厚
4 0
坡向

J匕
东南
东北
西北
坡度
1 5
0
坡位





地形





竹木 比例 林分特征
9 . 1
8
: 2
9
: 1
9
.
5 : 0

5
8
.
2
地径
0
.
9 9 9 1
0
.
90 2 0
0

9 4 6 7
l

0 3 4 0
1

0 6 0 3
株数
9 8 9 4
7 5 5 9
8 8 5 6
6 0 0 3
1 8 1 6
0亡口0OJQC月性0工JO亡」4
J任少曰住d
生长 。 分径阶 、林分密度统计 。
2 结果分析
2
.
1 金佛山方竹的竹笋幼竹生长节律
将观测材料汇总列表 3 。 金佛山方竹幼
竹高生长与出笋期同步 ,始于九月上 、 中旬 ,
结束于十一月 中下旬 , 历时 6 0一 70 天 ;地径
生长开始期与高生长同步 ,结束于十月上旬 ,
历时 25 一 30 天 。 幼竹 日最高生长量可达 1.8
OcZ m
,地径生长量可达 0 . 1c1 m 。 成竹平均高
可达 S O c0 m ,地径可达 2 . 23 c m 。 将观测材料
散点图同多种模型拟合 ,发现 L o gl st ic 曲线
更能准确地描述金佛山方竹的幼竹生长节
律 :
表 3 (单位 : e m , % )
T a b l e 3
金佛山方竹笋竹生长 日进程表
aD i ly g
r o w t h o f S h o o t

C u l m o f hC
.
u t i l is
日期 2 0 / 9
2 4 25 26 2 7 28 3 0 1 / 10 2 3 4
46l
地径
生长量
百分 比
生长量
百分 比
2 2
23
.
0 0 2 7
.
4
.
6 0 5
.
1
.
6 6 1
.
6 9
.
1 7 7 3
.
6 3 3 1 0 7
5 3 6

2 1
7 7 1
.
8 7
7 5 7 7 9 2
3 5
.
7 2 4 0
.
5 4 57
.
81 6 9
.
5 9
1 1
.
56 1 3
.
9 2
2
.
0 7 2 1 0
8 6
.
25 87
.
5 0
2 8 9 3
.
2 8 1 0 5
.
7 9 1 1 9

8 5 1 3 7
.
8 7
7

1 4 8 1 1
8
;
`
::
4 9

6 3
9

9 3
2
.
0 4
18
.
6 6 2 1
.
1 6 2 3
.
9 7 2 7
.
5 7
2

1 6 2
.
2 6 2
.
3 0 2
.
3 2
7 5 85
.
0 0 1 7 9 0
.
0 0 9 4
.
1 7 9 5
.
82 9 6
.
6 7
.…,曰ōhn乙OUO`.立Q.2.83
。一ó.391ōéùat l口J巴」八己亡J月I
.…门子J1,J1ùb
高 生长量百分比
生长量
百分比
1 5 4
.
4 5 1 6 1
.
6 2 1 6 5 5 9 1 7 0
.
52 1 7 7 1 4 1 8 5
.
1 2
3 0
.
8 9 3 2 3 2 3 3
.
1 2 3 4
.
1 0 3 5
.
4 3 37
.
0 2
2
.
3 3 2
.
3 8
9 7
.
0 8 9 9
.
1 7
1 9 4
.
6 6 2 0 6
.
33 2 1 9
.
0 6 2 3 1
.
3 5 2 6 4
.
7 3 259
.
0 1 2 7 0
.
2 9 2 7 5
.
29 2 8 3
.
4 1
3 8
.
9 3 4 1
.
2 8 4 3
`
8 1 4 6

2 7 4 R
.
9 5 R l
.
RO 5 4
.
0 6 5 5
_
0 召 只右 _ 6 R
地径
51 期 张 喜等 金佛山方竹竹笋幼竹生长节律
H -
*、 , , 、 5 0 0八八工十 “ ’ 一 ’ 一 , 一西蔺而丽不而 1 R ~ 一 0 .
9 8 4 2…
D

= D / ( 1 + e
A+ Bt )
0
.
9 5 8 7
份 苍 .
2
.
4 0
1+
e o
· “ 8 , o一 “ · 2` 7 0 , R -
-
y
,
-
y

-
由上式可求得生长率及变率曲线
一 K B t A+ B t
( l + e
A+ ” , ) 2
K B Z e A + B
,
( 一 1+ e A + Bt )
( 1 + e
A + B , )
3
. 、 , _ , 一 _ 一 A白 y’ 一 U 目丁刀 y’ 乙欲大但 , 1 一 1 歹 。』J

令 C 一 y ` -
期 的 相
3%为高径生长进入结束速
对 生 长 率 , lt, 2 -
L N (
一 ZC一 K B土 丫4 K B C+ K ZB ,
)一 A— , t - t 2
高生长模型的相应值 : T H一 30 ( 1 4 / 1 0 ) ,
t H一 2 7 ( 1 1 / 1 0 )一 2 4 ( 8 / 1 0 ) = 3 ( 日 )
径生长模型的相应值 : T D 一 5 ( 1 9 9/ ) , tn
= 1 2 ( 2 6 / 9 ) 一 3 ( 1 7 / 9 ) = 9 ( 日 )
2
.
2 不同出土期竹笋幼竹高生长节律
将不同出土期竹笋幼竹生长资料汇总列
表 4 。 早期出土竹笋地径大 , 生长量高 ,终值
生长量大 。 以出土先后顺序的地径比值为 H :
:
H
: :
H
; :
H
3
= 1 3 5
: 1 3 3 : 1 2 0
: 1 0 0 ;终高
相应比值为 1 2 1 : 1 2 0 : 1 1 2 : 1 0 0 。 不同出土
期竹笋的生长量随出土时间提前而增大 。 如
九月二十五 日旧 生长量相应比值为 40 , 13
:
8
: 1
, 总生长量 比值为 5 : 2 : 1 : 1 ;十月
一 日的日生长量 比值为 12 : 10 : 7 : 1 , 总生
长量 比值为 8 , 4 , 3 , 1 。
一 t ; 为速生期 。
表 4 不同出土期竹笋幼竹生长资料对比表
aT b l
e 4 C o m p a r i s o n o f s h o o t
一 e u lm g r o w t h a t d i f f e r e n t s h o t i
n g s t a g e s
(单位 : c m , % )
日 期 20 / 9 2 1 22 2 3 2 4 2 5 2 6 2 7 2 8 2 9 30 1 / 10 2
,1CJ浦七O曰
出土期
H l (D o 二 2 . 4 4 em
H ~ 5 2 0 e m
n = 4 )
生长量
百分比
生长量
百分比
生长量
百分比
生长量
百分比
3 4
.
1 3 2 6

7 8 3 3
.
4 3 4 2

7 1 5 1
-
6 3

6 4 7 5

7 9 9 7

4 9 82 139
.
1 9 1 5 7
.
8 7 1 7 4
.
4 5 1 9 1
.
2 8 2 1 0
.
86 2 3 5
.
2 9
.12.6
H Z ( D o ~ 2
.
4 0 em
H二 5 1 5 e m
n = 6 )
4
. 石4 5 . 1 5 6 . 4 3 8 . 2 1
1 2
.
50 13 27 15 5 7 1 9
.
27
2 4 1 4
.
58 1 8
.
7 5
3 0 3 1
.
1 3 4 0
.
4 8
1 1 3
.
2 1
-
89 26
.
7 6 3 0
2 2
.
27 4 9

7 1 6 3
-
.
3 6 3 3
.
5 5 3 6
.
7 8 4 0
.
55 4 5
.
2 5
.
6 7 9 3
.
10 10 8 6 3 1 26
.
3 8 1 4 8
.
85
.18.2
.4
56
2

4 3 2

5 8 3

0 2 3

7 4 4
.
3 2 5
.
1 1 6
.
0 4 7
.
86 9
.
6 5 1 2
-
1 9 7 9
2 7 1 5 4 7 0 8 2 1
.
0 7 2 4
.
54 2 8
.
9 0
H Z ( D o一 1 . 8 1 e m
H = 4 30C m
n = 5 )
8

7 7 9

3 0 9
.
6 0 1 1
.
7 0 1 2
.
3 0 1 2
.
6 0 1 3
.
0 0 1 4
.
1 0 1 5
.
20 1 7 0 3 1 9

7 3 3 0
.
5 7
2 0 4 2
.
1 6
6

1 1
2
.
2 3 2
.
7 2 2
.
86 2
.
9 3 3

0 2 3
.
2 8 3
.
5 3 3
.
9 6 4
.
5 9
1 0 2 5
.
4 3 3 0
.
2 5
9 1 5
.
9 2 7
.
0 3 8
.
2 7
H Z ( D o . 2
.
17 e m
H = 4 80C m
n = 1 0 )
7
.
7 1 1 0
.
8 9 1 2
.
7 4 1 5
.
2 1 1 7
.
7 2 2 2
.
7 9 2 8
.
4 5 3 5
.
9 0
1
.
2 7 1
.
6 1 2
.
26 2

6 5 3

1 7 3

6 9 4

7 5 5

9 3 7
.
4 8
4 6
.
7 2
4
.
7 3
8 4 6 9

1 5 83
.
1 6 1 0 2
.
4 9
84 1 4
.
4 0 1 7
.
3 7 2 1
.
3 5
日期 5 / 1 0 6 l 0 l l l 2 1 3 1 4 l 5 1 6 1 7 1 8 1 9土
H 1
H 2
H 3
H 4
生长量 25 4 . 0 4 2 6 1 . 0 4 2 6 4 . 5今 2 7 1 . 2 9 2 7 8 . 0 4 2 8 6 . 0 5 2 9 8 . 2 9 3 11 . 5 4 3 2 5 . 7 9 3 2 6 . 0 4 3 5 1 . 2 8 3 6 2 . 7 9 3 7 3 . 7 9 3 7 9 . 54 3 8 9 . 0 4
百分比 4 8 . 85 50 . 2 0 5 0 . 8 7 5 2 . 17 5 3 . 4 7 5 5 . 1 0 5 7 . 1 6 5 9 . 9 1 6 2 . 6 5 6 4 . 6 2 6 7 . 56 6 9 . 77 7 1 . 88 7 2 . 9 9 7 4 . 80
生长量 1 6 7 . 30 1 7 6 . 0 5 1 8 1 . 1 8 18 6 . 0 8 1 9 3 0 6 2 0 1 . 8 3 21 1 . 3 0 2 24 . 0 5 23 5 . 37 24 7 . 7 6 2 5 9 . 2 0 2 7 1 . 9 5 2 78 . 20 2 80 . 3 7 28 7 . 87
百分 比 32 . 4 9 3 4 . 1 8 3 5 . 1 8 3 6 . 1 3 3 7 . 4 9 3 9 . 1 9 4 1 . 0 3 4 3 . 5 0 4 5 . 7 0 4 8 . 1 0 5 0 . 3 3 52 . 81 54 . 0 2 54 . 4 4 5 5 . 9 0
生长量 4 2 . 9 7 4 6 4 7 4 7 8 7 5 1 . 1 2 5 5 . 4 4 6 2 . 1 6 6 7 . 6 8 7 6 . 7 8 8 9 . 3 8 1 0 0 9 8 1 1 2 . 5 8 1 3 7 . 5 8 1 4 0 . 5 8 1 4 7 . 5 8 1 5 7 . 5 8
百分 比 9 . 9 9 1 0 . 8 1 1 1 . 1 3 1 1 . 89 1 2 . 8 9 1 3 . 9 9 1 5 . 7 4 1 7 . 8 6 2 0 . 7 9 2 3 . 4 8 2 6 . 1 8 3 0 . 6 0 3 2 . 69 3 4 . 3 2 3 6 . 65
生长量 1 2 1 . 6 7 1 3 0 . 7 7 1 3 5 . 4 4 1 4 0 . 6 8 1 4 8 . 5 6 1 5 7 . 2 8 1 6 7 . 1 7 1 7 9 . 0 5 1 9 1 . 1 6 2 0 3 . 8 9 2 1 8 . 5 4 2 32 . 0 4 24 0 . 4 9 24 5 . 7 9 252 . 4 9
百分 比 2 5 . 3 5 2 7 . 2 7 2 8 . 2 2 2 9 . 3 3 3 0 . 9 5 5 4 . 7 7 3 4 . 83 3 7 . 3 0 3 9 . 8 3 4 0 . 4 8 4 5 . 54 4 8 . 3 4 5 0 . 1 0 5 1 . 2 1 5 2 . 6 0
不同出土期竹笋幼竹生长的 L o gl s it 。 曲
线模型相关达显著 、极显著水平 (表 5 ) 。 分析
表明 , 早期出土竹笋日最大生长量时间提前 ,
相对于后期出土幼竹 , 可提前 16 天 , 日最大
生 长量变幅为 1 2 . 90 一 19 . 0 c9 m / D , 随出土
时间的提前而增大 ;进入速生期的时间随出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1 7卷56
土期的提前而提前 ,变幅 5一 20 天 , 日生长量
变幅为 12 . 79 一 15 . Zk m / D ,相对生长 量变
幅为 2 4 . 1 7一 3 1 . 9 3% ;速生期历时 1 1 一 1 4
日 , 生长量变幅为 1 8 8 . 1 2 一 2 4 3 . 8 5 e m , 占总
生长量的 36 . 18 一 50 . 69 % ,速生期开始于十
月上旬 ,结束于十月中下旬 。
幼一430表 5 不同出土期竹笋幼竹高生长模型特征值表 (单位 : 日 , c m’
T a b l e 5 F e a t u r e d v a lu e o f o h o o t
一 e u lm g r o w t h m o d e l a t d i ff e r e n t s h o o t in g s t a g e s
模 型 H l H 2 H 4 H a目
K 1 0 0 5 20 1 0 0 5 15 1 0 0 4 80 1 0 0
3
.
3 75 1 3
.
3 7 5 2 4
.
2 6 3 3 4

2 6 3 2 4
.
9 73 9 4
.
0 7 3 1 4
.
82 3 8 4
.
8 23 2
一 0 . 1 3 7 8 一 0 . 13 78 一 0。 1 4 3 4 一 0 1 4 3 4 一 0 . 1 5 9 6 一 0 . 10 9 6 一 0 . 1 2 0 2 一 0 . 1 2 0 2
一 0 . 9 7 3 1 . . . 一 0 . 9 73 1 . . . 一 0 . 97 22 . . . 一 0 . 97 2 2 . . . 一 0 . 9 7 6 2 . . . 一 0 . 9 76 2 . . . 一 0 . 9 9 4 1 . . . 一 0 . 9 9 4 1二 ,
8
.
4 7 0 2 8
.
4 7 1 2 8
.
9 7 3 1 8
.
9 7 3 8 8
.
6 14 4 8
.
6 0 9 1 3
.
4 0 1 1 3
.
4 0 9 9
4 9 9
.
6 6 5 6… 4 9 9 . 5 6 6 5二 奋 4 8 2 . 1 0 4 5… 4 8 2. 0 30 0 份 二 54 5 . 85 2 , 二 5 4 6 . 3 0 8 6… 2 3 58 . 4 9 ` 二 23 53 . 8 828二 ,
ABRaF模型系数
日最大生长
量及时间
速生始期
特征值
速 生末期
特征值
速生期
特征值
T .
H /D
t l
tH 1
H t Z
H t l / D
t 2
H t Z
H , t Z
H t Z / D
t Z一 t l
H 、 2一 H t -
H ` r Z一 H , t-
24
.
4 9 ( 8 / 1 0 )
17
.
82
1 9 ( 3 / 1 0 )
1 6 6
.
0 5
3 1
.
9 3
1 5

1 7
3 0 ( 1 4 / 1 0 )
3 5 4
.
1 7
6 8
.
1 1
1 5

9 2
1 1
188 1 2
3 6

1 8
29
.
7 3 ( 1 4 / 1 0 )
1 8
.
4 4
2 4 (8 / 10 )
15 7
.
28
3 0 54
1 5
.
2 1
3 6 ( 2 0 / 1 0 )
3 6 6 0 5
7 1

0 8
1 5
.
63
l 2
2 0 8
.
7 7
4 0
.
5 4
31
.
1 6 ( 15 / 10 )
1 9

0 9
24 ( 8 / 10 )
1 1 6
.
0 1
2 4
.
1 7
13
.
4 6
3 8 (2 2 / 1 0 )
3 5 9
.
3 0
7 4
.
8 6
1 4 9 8
l 4
2 4 3
.
8 5
5 0
.
6 9
4 0
.
13 ( 2 4 / 10 )
12
.
9 0
39 ( 23八 0 )
20 0 4 0
4 6

6 1
12
.
7 9
4 1 ( 2 5 / 1 0 )
2 2 6
.
2 1
52
.
6 1
12 9 1
2
2 5
.
8 1
6
.
0 0
注 , : H ` 、 1 . H , : 2为生长量相对值 . , H t l , H t l 为生长量 , t 一 , t Z , T 为 时间 , H目 / D , H t Z / D 为 日生长量 ,下同 .
2
.
3 不同径级竹笋幼竹高生长节律
将不同径级竹笋幼竹高生长节律资料汇
D 4一 1 : 1 . 2 5 : 1 . 5 3 : l
1 : 1
.
1 3 : 1
.
3 0 : 1
.
5 8

.
92
,幼竹终高比例为
随竹笋径级增大 , 同
总列表 6 。 四类竹笋径级比例 D l : D : : D : , 一时间断面幼竹高比例增大 , 占各径级终高
表 6 不同径级竹笋幼竹高生长资料汇总表 (单位 : c m , % )
T a b l e 6 T h e s h o o t
一 e u lm h e ig h t g r o w t h a t d i f f e r e n t d i a m e t e r e la s s
日 期
2 1
209/一川ō叭.3
D l (

》o = 1 4 6 e m
H = 3 8侃爪
n ~ 2 )
D Z (巧。 = 1 . 82 e m
H ~ 4 30C m
n = 7 )
D 3 ( U o = 2
.
2 4 e m
H 二 4 9 5 e m
n 二 10 )
4D (巧。 二 2 . 8 (k m
H 二 6 0 0 e m
生长量
百分 比
生长量
百分 比
生长量
百分 比
生长量
百分比
1 4

6
3
.
4 0
1 8
.
4
3
.
7 2
2 3
.
3 0 2 5
.
3 0
3
.
88 4
.
2 2
期 52 1 0
2 2 2 3 2 4
13
.
1 0 1 6
.
70 1 8
.
10
3
.
4 5 4
.
3 9 4
.
76
1 6
.
4 2 0
.
0 22
.
4
3
.
8 1 4 6 5 5
.
2 1
2 3
.
0 2 7

0 3 0
.
1 0
4
.
6 5 5
.
4 5 6
.
0 8
3 0
.
0 3 7
.
3 4 3
.
9
5

0 0 6
.
2 2 7

3 2
9 10
2 5
2 0

2 0
5
.
32
2 6
.
0
6

0 5
3 4
.
2
6
.
9 1
5 2
.
5
8
.
7 5

1 1
2 6 2 7 2 8 2 9 3 0 1 / 1 0 2 3 4
2 1
.
80 2 6
.
1 0 3 0
.
50 3 7
.
1 0 4 4
.
1 0 5 0
.
7 5 7
.
0 6 5 80 7 1
.
1 0
5
.
74 6 8 7 8
.
0 3 9
.
7 6 1 1
.
6 1 13
.
3 4 1 5
.
0 0 1 7
.
3 2 1 8
.
7 1
2 9
.
4 3 7
.
9 4 6
.
0 5 5
.
70 6 8
.
10 7 7
.
7 0 8 8
.
5 1 0 0
.
5 1 1 6
.
2
6
.
8 4 8
.
8 1 1 0 70 1 2
.
9 5 1 5 , 8 4 1 8
.
0 7 2 0
.
58 2 3
.
37 27
.
0 2
3 8
.
70 4 6
.
7 5 3
.
8 6 5
.
0 7 8
.
8 9 0
.
4 10 4 8 1 20
.
3 1 3 9
.
6
7
.
8 2 9
.
4 3 1 0
.
87 1 3
.
1 3 1 5
.
92 18
.
2 6 21
.
1 7 2 4
.
3 0 28
.
2 0
6 1
.
4 7 6
.
0 8 8
.
70 10 7
.
2 1 2 0
.
2 1 3 3

2 1 4 6
.
3 1 6 2
.
1 1 8 3
.
4
1 0
.
23 1 2
.
6 7 1 4
.
7 8 1 7
.
8 7 2 0

0 3 2 2
.
2 0 24
.
3 8 2 7
.
0 2 3 0 5 7
1 2 1 3 1 4 15 1 6 17 1 8 1 9
D -

D 3
4D
生长量 82 . 2 85 . 4 8 8 . 20 9 1 . 1 0 9 6 . 9 0 1 0 1 . 9 0 1 0 7 . 8 0 1 1 5 . 6 1 2 4 . 3 0 1 29 . 8 0 1 3 9 . 1 0 1 4 9 . 9 0 15 5 . 90 1 6 0 . 4 0 1 6 5 . 4
百分 比 2 1 . 6 3 2 2 . 4 7 2 3 . 2 1 2 3 . 9 7 2 5 . 5 0 2 6 . 82 2 8 . 3 7 3 0 . 4 2 3 2 . 7 1 3 4 . 16 3 6 . 6 1 3 9 4 5 4 1. 0 3 4 2 . 2 1 4 3 . 5 3
生长量 12 9 . 5 134 . 7 13 7 . 7 14 0 . 9 14 5 . 6 1 51 . 5 1 60 . 7 172 . 0 1 84 . 8 1 9 8 . 9 21 2 . 9 2 30 . 6 2 4 0 . 6 24 5 . 9 255 . 20
百分 比 3 0 . 12 3 1 . 3 3 3 1 . 9 1 3 2 . 77 3 3 . 86 35 . 3 4 3 7 . 4 0 4 0 . 0 0 4 0 9 8 4 6 . 2 6 4 9 . 5 1 53 . 69 55 . 95 5 7 . 19 59 . 3 5
生长量 1 5 7 . 1 1 6 6 . 5 1 7 0 . 8 1 7 5 . 8 18 2 . 9 1 9 1 . 9 2 0 2 . 0 2 1 4 . 9 2 2 6 . 8 2 4 0 . 2 25 2 . 9 2 64 . 9 2 71 . 3 2 7 5 . 8 2 81 . 8
百分比 3 1 . 74 3 3 . 64 3 4 . 5 1 3 5 . 52 36 . 95 38 . 7 7 4 0 . 8 1 4 3 . 4 1 4 5 . 8 2 4 8 . 52 5 1 . 0 9 53 . 52 54 . 81 5 5 . 7 2 56 . 9 3
生长量 2 0 4 . 2 2 1 2 . 8 21 8 . 4 2 2 5 . 3 2 3 3 . 8 2 4 3 . 4 2 5 3. 7 2 6 5 . 2 2 80 . 4 2 9 1 . 0 3 0 6 . 3 3 21 6 3 3 2 . 9 3 3 8 . 6 3 4 9 . 4 0
百分 比 3 4 . 0 3 3 5 . 4 7 3 6 . 4 0 3 7 . 5 5 3 8 . 9 7 4 0 . 5 7 4 2 . 28 4 4 . 20 4 6 . 7 3 4 8 . 50 5 1 . 0 5 54 . 4 3 55 . 4 8 5 6 . 4 3 58 23
1 期 张 喜等 金佛山方竹竹笋幼竹生长节律
生长量的比例增大 。 如生长初期的九月二十
五 日旧 总生长 量的相应比例为 1 : 1 . 2 9:
1
.
6 9, 2
.
6 0
,竹高相对生长量比例为 1 : .1
14
,
1
.
3 0
,
1
.
6 4旧 净生长量相应 比例为 1
, L 71
, 1
.
95
, 4
.
10
;速生期的十月十五日 ,
日净生长量的相应比例为 1 : 5 . 1 : 1 . 37 :
1
.
65
, 总生长量相应比例为 1 : 1 . 53 : 1 . 82
, 2
.
2。 , 各径级生长量占终高生长量的相对
比例为 1 : 1 . 5 5 : 1 . 4 0 : 1 . 4 1 。
不同径级竹笋幼竹高生长的 L o gl st ic 曲
线模拟都达显著 ,极显著水平 (表 7 ) 。 模型分
析表明 ,最大高生长量出现时间随径级
表 7 不同径级竹笋幼竹高生长模型特征值表
T a b le 7 F e a t u r e d v a l u e s o f s h o o t
一 e u lm g r o w t h a t d i f fe r e n t d ia m e t e r s
(单位 : 日 , c m , % )
模 型 = 1 . 4 6 Cm D Z ~ 1 . 82 e m D a = 2 . 2 4 e m D一二 2 . 80C m
1 0 0 4 3 0 10 0 4 9 5 1 0 0 6 0 0
3
.
9 53 7
一 0 . 1 1 2 3
一 0 . 9 84 4…4 . 5 3 8 9
8 14
.
14…
3
.
9 57 5
一 0 . 1 1 2 6
一 0. 9 84 6…4 . 5 2 8 9
8 22
.
1 8 怪 赞 .
4
.
0 4 3 3
一 0 . 1 3 3 7
一 0 . 9 84 5…6。 1 7 6 8
884
.
4 6…
4
.
0 3 8 9
一 0 . 13 3 7
一 0 . 9 82 9…6 . 5 0 8 1
7 9 7
.
0 4…
3
.
8 9 0 7
一 0 . 13 0 0
一 0. 9 83 6…6 . 1 81 7
8 3 5
.
2 23 …
3
.
8 9 0 5
一 0 . 1 30 0
一 0 9 83 6 - 二
6
.
1 8 1 7
83 5
.
1 3 怪 肠 .
3
.
5 82 4
一 0 . 1 2 1 6
3
.
6 6 0 5
一 0 . 1 226
一 0 9 7 7 1 . , . 一 0 . 9 5 2 6 , “ 带
6
.
8 7 0 9 1 0
.
1 6 6 1
5 9 1
.
1 5 8… 2 7 4 3 8 1 4二 侣
ARBSF模型系数
日最大生长
量及时间
速生始期
特征值
速生末期
特征值
速生期
特征值
T
H / D
t 1
H t l
H尸 t -
H t l / D
t 2
H t Z
H , t Z
H t Z / D
t Z一 t l
H t Z一 H t -
H` t Z一 H , t -
3 5
.
2 0 6 ( 1 4 / 1 0 )
1 0

6 5
3 0
.
2 4 1 6 ( 14 / 10 )
1 4
.
3 4
2 5 ( 9 / 1 0 )
1 4 2
.
60
3 3

1 6
12
.
4 4
3 5 ( 19八 0 )
2 8 1
.
17
65
.
3 9
1 3
.
2 6
l 0
1 3 8 5 7
3 2
.
2 3
2 9
.
9 2 69 ( 1 4 / 10 )
1 6
.
0 7
2 6 ( 1 0八 0 )
1 85
.
6 4
3 7

5 0
1 4

8 2
34 ( 18 / 10 )
3 11
.
5 1
62
.
9 3
1 5 2 3
8
1 2 5
.
8 7
2 5

4 3
29
.
8 87 3 ( 1 4 / 1 0 )
1 8
.
3 8
28 ( 1 2 / 10 )
27 3
.
4 3
4 5

5 7
1 7

9 8
3 1 ( 1 5 / 1 0 )
3 2 8
.
0 0
5 4

6 7
1 8
.
1 6
3
5 4
.
57
9

1 0
~
.
_
.
~ 4 C 二 ~ ~ 一 ` ,势 囚 }匕 }多几下~ ,此恨型尤解 。里、
增大 而提前 , 出现在十月中旬 , 变幅 5 天左
右 , 日最大生长量为 10 . 6 5一 1 8 . 3 8e m / D , 随
径级的增大而增大 。速生期始于十月上中旬 ,
日生长量变幅 12 . 4 一 1 7 . 98 o m , 竹高高度变
幅为 1 4 2 . 6 0一 2 7 3 . 4 3 e m , 占总高度的 3 3 . 1 6
一 4 5 . 5 7% ;速生期结束于十月中下旬 , 日生
长量变幅为 1 3 . 2 6一 8 . 1 6 e m / 日 , 竹高变幅
为 2 8 1 . 1 7 一 3 2 s e m , 占竹终 高 的相对值为
5 4
.
6 7一 6 5 . 3 9% ; 速生期历时 3一 1 0 天 , 占总
生长量的 9 . 1一 3 2 . 2 3% 。
2
.
4 不同密度级竹林竹笋幼竹高生长节律
将不同密度级竹林的竹笋幼竹高生长资
料汇总列表 8 。 立竹度对竹笋幼竹高生长影
响具明显的区段性 。 金佛山方竹笋在地径 1 .
o 3 4 e m
, 6 0 0 3 株 / 0 . o 6 7h a 的区段时 , 幼竹地
径可达 2 . 5 1 4 e m ,竹高可达 5 3 o e m ;立竹度在
7 5 5 9一 8 8 5 6 株 / 0 . o 6 7 h a 时 , 幼竹地径为 1 .
9 9 4 一 2 . 1 9 4 e m ,竹高可达 4 6 0一 4 9 o e m ;立竹
度在 1 8 1 6 株 / 0 . o 6 7h a 时 , 幼竹地径右达 2 .
1 c3 m
, 竹高可达 4 8 c0 m 。 同一时间断面上三
个密度级竹林幼竹高生长呈规律性变化 。 生
长初期 ( 2 5 / 9) 三个密度级相应日净生长量比
例为 1 : ( 0 . 3 1一 0 . 5 6 ) : 0 . 1 6 , 竹高生长量
比例为 1 : ( 0 . 3 8一 0 . 6 4 ) : 0 . 2 7 , 竹高相对
生长量比例为 1 : (0 . 4 一 0 . 7 3) : 0 . 3 0 ;生
长盛期 ( 1 5 / 1 0) 三个密度级相应 日净生长量
比例为 l : ( 0 . 7 4一 0 . 8 1 ) : 1 . 0 6 , 竹高生长
量比例为 1 : (0 . 64 一 0 . 7 5) : 0 . 52 , 相对生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1 7 卷85
表 8 不同密充级竹林的竹笋幼竹生长 日进程表 (单位 : c m , % ,株 )
T a b le 5 D a ily s h o o t
一 e u l m g r o w t h p r o g r e s s o f hC
. “
ilt
s a t d if fe r e n t d e n s i t i e s
日 期 2 0 / 9 2 1 22 23 2 4 25 2 6 2 7 2 8 2 9 3 0 1 / 1 0 2
密度级
N o 4 (N = 88 56
石。二 1 . g g 4 e m
H = 4 6 0
e m )
1 4
.
0 9 1 5
.
60 1 8
.
0 7 23
.
14 2 6
.
3 7 3 1
.
4 2 3 6
.
4 2 4 7

0 7 5 4
.
3 0 6 9
.
8 3 85
.
1 3 9 5

91 1 0 9
.
2 4 1 2 2
.
1 4 1 3 6
.
86
3
.
0 6 3
.
3 9 3 93 5
.
0 3 5
.
7 3 6
.
8 3 7
.
9 2 1 0 23 11
.
80 1 5
.
18 1 8
.
5 1 20
.
8 5 2 3
.
7 5 26
.
5 5 29
.
7 5
.1432
N o 3 ( N = 6 0 0 3
石。 = 2 . 51 4 e m
R = 530
e
m )
20
.
10 21
.
88 2 6
.
7 8 3 3
.
6 8 4 0
.
4 8 4 9
.
48 58
.
4 6 7 5
.
2 2 8 9
.
56 1 0 8
.
56 1 24
.
86 1 39
.
96 15 6
.
66 1 7 6
.
0 4 2 0 0
.
2 0
3
.
79 4
.
1 3 5

0 5 6 7
.
6 4 9

3 4 11
.
0 3 1 9 16

90 2 0
.
4 8 2 3
.
5 6 26
.
4 1 2 9
.
5 6 3 3
.
2 2 3 7
.
7 7
N o 1 0 ( N = 9 8 9 4
石。~ 2 . 1 9 4 e m
R一 4 9 0 e m )
生长量
百分比
生长量
百分比
生长量
百分 比
生长量
百分比
生长量
百分比
9
.
2 3
1 8 8
1 1
.
6 5 1 5 1 8
.
0 1 2 1
.
4 1 26
.
2 4 7 4 4 0
.
9 4 5 1
.
5 2 6 4
.
2 4 7 5
.
2 4 88
.
3 2 1 0 4
.
6 6 1 2 7 6 8
2
.
38 3
.
1 7 3
.
6 8 4
.
3 7 5
.
3 6 6
.
6 8 8
.
3 6 1 0
.
5 1 1 3
.
1 1 3 6 1 8
.
0 2 2 1
.
3 6 2 6
.
0 6
N 0 2 (N = 75 59
氏 = 2 . 0 2 e m
R = 4 60
e m )
1 1
.
0 7 1 4
.
0 9 1 6

1 7 1 8 9 4 2 1
.
2 4 2 6
.
17 31
.
8 4 3 8
.
0 4 4 9
.
1 2 6 7 72 3 7 84
.
5 9 1 0 3
.
4 5
.15.9
.10.34
6
`
9 2 8
.
2 7
N o 6 ( N = 1 8 16
氏~ 2 . 1 3 e m
R二 4 80 em )
2
.
4 1 3
.
0 6 3
.
52 4
.
12 4
.
62 5
.
6 9
9
.
8 5 12
.
0 8 1 3
.
4 6 1 3

56 1 4 9 1 1 8
.
53
1 5
.
7 3 1 8
`
3 9 2 2
.
4 9
2 1
.
8 3 27
.
2 3
6 8 1 2
.
9 7
1 8 4 0
.
9 6 4 1 3 0 50
.
7 8 6 0
.
1 0
2
.
0 5 2
.
5 2 2
.
80 2
.
83 3
.
1 1 3
.
8 6 4 5 5 5
.
0 7 7
.
1 6 8
.
5 3 8
.
6 0 1 0
.
5 8 1 2
.
52
日 期 5 / 10 6 1 0 1 l 12 1 3 1 4 15 1 6 1 7 1 8 19
度级
N o4
N o 3
N o 1 0
N o Z
N o 6
生长量 1 4 8 . 6 6 1 5 6 . 3 4 15 7 . 9 8 16 1 . 4 6 1 6 5 . 3 6 1 7 2 . 8 8 18 1 . 8 2 19 4 . 5 4 2 0 4 . 9 8 21 6 . 24 2 28 . 4 4 2 4 4 . 4 4 2 54 24 2 5 8 . 0 4 26 7 . 6 4
百分 比 3 2 . 3 2 3 3 . 9 9 3 4 . 3 4 3 5 . 1 0 3 5 . 9 5 3 7 . 5 8 3 9 . 53 4 2 . 2 9 4 4 . 5 6 4 7 . 6 1 4 9 . 6 6 83 . 1 4 5 5 . 2 7 5 6 . 10 5 8 . 19
生长量 2 21 . 7 2 2 8 . 6 2 3 3 . 6 2 4 0 . 魂4 2 4 8 . 0 6 2 5 6 . 5 26 6 . 80 2 7 9 . 0 0 4 3 . 6 0 3 0 6 . 0 0 3 21 . 2 0 3 3 3 . 6 0 3 4 2 . 8 0 3 4 7 . 80 3 58 . 0 0
百分 比 4一 8 3 4 3 . 1 3 4 4 . 0 8 4 5 . 3 7 4 6 . 80 4 8 . 4 0 5 0 . 峨0 5 2 . 6 4 5 5 . 4 0 5 7 . 74 6 0 . 6 0 6 2 . 9 4 6 4 . 6 8 6 5 . 62 67 . 55
生长量 1 4 5 . 3 8 153 . 2 8 1 5 8 . 6 6 1 63 . 0 8 1 7 1 , 6 0 1 8 0 . 1 2 1 9 0 . 9 4 20 3 . 3 6 2 1 7 . 4 8 2 3 0 . 5 8 2 4 1 . 7 8 2 55 . 8 8 2 6 4 . 88 2 6 7 . 9 8 2 7 4 . 1 8
百分比 2 9 . 6 7 3 1 . 28 3 2 . 3 8 3 3 . 28 3 5 . 0 2 3 6 . 7 6 3 8 . 9 7 4 1 . 5 0 4 4 . 3 9 4 7 . 0 6 4 9 . 3 4 5 2 . 2 2 5 3 . 9 6 54 . 69 55 . 9 6
生长量 1 19 . 魂5 1 2 7 . 8 5 1 3 2 . 1 1 1 3 7 . 1 1 1 4 3 . 81 1 51 . 9 5 1 6 0 , 2 9 1 7 0 . 3 7 1 8 1 . 6 7 19 3 . 9 7 2 0 6 . 2 7 2 1 8 . 9 8 22 6 . 3 7 2 3 1 . 57 2 3 6 . 5 7
百分比 2 5 . 9 7 27 . 7 9 2 8 . 7 2 29 . 8 1 3 1 . 2 6 3 3 . 0 3 3 4 . 85 3 7 . 0 4 3 9 . 峨9 4 2 . 1 7 4 4 . 8 4 4 7 . 60 4 9 2 1 5 0 . 3 4 5 1 . 4 3
生长量 7 6 . 0 0 82 . 7 8 8 6 . 3 4 9 1 . 2 6 9 7 . 6 4 1 0 4 9 2 1 1 4 . 2 0 1 25 . 3 8 1 3 8 . 3 4 1 5 0 . 7 4 1 6 6 . 7 4 18 2 . 9 4 1 9 0 . 7 4 1 9 8 . 1 4 2 0 7 . 1 4
百分 比 1 5 . 8 3 1 7 . 2 5 1 7 . 0 9 1 9 . 0 9 2 0 . 3 5 2 1 . 86 2 3 . 7 9 2 6 . 1 2 2 8 . 82 3 1 . 4 0 3 4 . 7 4 3 8 . 1 1 3 9 . 7 4 4 1 . 28 4 3 . 2 8
表 9 不同径级竹笋幼竹高生长模型特征值表 (单位 : 日 , c m , % )
T a b l e 9 F e a t u r e d v a l u e s o f s h o o t
一 e u lm g r o wt h m
o d e l s a t d i f f e r e n t d i a m e t
e r s
密度级 N o 4 N o 3 N o 1 0 N o Z N o 6

1 0 0 4 6 0 1 0 0 5 3 0 1 0 0 4 9 0 1 0 0 4 80 1 0 0 4 80
3
.
9 0 3 5
一 0
.
1 3 0 8
一 0
.
9 7 4 3二
7
.
8 6 2 0
5 22
.
91
, 二
3 8 8 5 4
一 0
.
1 3 0 2
一 0

9 7 5 0

.
7 12 3
9 8…
3
.
6 4 6 7 3
.
6 4 6 6 4
.
4 87 0 4
.
5 0 6 8
一 0
.
1 3 6 4 一 0
.
1 3 6 4 一 0
.
1 4 8 8 一 0
.
1 4 9 5
一 0
.
8 7 4 6 , 一 0 . 9 7 4 6 . 一 0 . 9 7 5 5 . , 一 0 . 9 7 50二
8
.
1 4 2 4 8 1 4 0 7 8
.
1 8 6 1 8
.
26 7 8
5 2 9
.
95… 5 29 . 14… 5 3 0. 39 0 赞 二 51 9. 4 5…
4
.
4 8 9 8
一 0
.
1 4 1 `
一 0

9 7 7 7 畏
.泥赞
4
.
4 9 0 3
一 0
.
1 4 1 9
一0 . 9 7 7 7二
6

8 8 1 4
5 63
.
7 6…
4
.
8 6 4 2
一 0
.
1 3 7 6

0
.
9 9 21 .
3

78 76
175 4
.
6 4 县 .
4
.
8 6 4 3
一 0
.
13 7 6
一 0 . 9 9 2 7一
3
.
7 9 1 9
. 17 50
.
7 9 24
. 苍 .
ABRFS模型系数
5 37 564
速生期 特征值
T
H / D
t 1
H t l
H , t l
H t l / D
t 2
H t Z
H , t Z
tH Z / D
t Z一 t l
tH Z一 tH -
H , t Z一 H , t l
30 ( 1 4 / 1 0 )
1 4
.
9 6
2 5 ( 9 / 1 0 )
1 5 9
.
4 9
3 4
.
6 7
1 3

3 4
3 4 ( 18 / 1 0 )
2 9 1
.
0 3
6 3 27
1 4
.
2 1
9
2 7 ( 1 1 / 1 0 )
18
.
0 6
2 1 ( 5八 0 )
1 6 6

3 3
3 1

3 8
15
.
1 6
3 2 ( 1 6 / 1 0 )
3 5 6
.
2 6
3 0 ( 1 4 / 1 0 )
18
.
2 6
2 4 ( 8 / 10 )
1 4 0

0 5
生时大及最量日长间
::{::
长 期征特生型速模值
1 3 1 54
2 8
.
6 0
6 7
.
2 2
1 6

2 7
l l
1 89
.
9 3
3 5
.
84
3 7 ( 2 1 / 1 0 )
3 6 0
.
5 8
7 3
.
59
1 4

7 3
l 3
2 2 0
.
53
4 5
.
0 1
3 2 ( 1 6 / 10 )
1 6
.
3 1
26 ( 10 / 1 0 )
1 4 2 5 7
3 0

9 9
13
.
57
37 ( 2 1 / 1 0 )
3 1 3
,
4 2
6 8
.
14
1 4

5 2
1 1
17 0
.
8 5
3 7

1 5
3 5 ( 1 9八 0 )
1 6
.
4 5
3 0 ( 1 4 / 1 0 )
1 5 5
.
4 0
3 2
.
3 8
1 4 1 0
4 1 ( 2 5 / 1 0 )
3 28
.
8 5
6 8
.
51
1 4

6 0
l 1
1 7 3 4 5
3 6 1 3 0
1 期 张 喜等 金佛山方竹竹笋幼竹生长节律
长量比例为 l : (0 . 74 一 0 . 8 2 ):0 . 57。
不同立竹度竹笋幼竹高生长的 L o gl t i。
曲线模型表明 (表 9 ), 相关达显著 、 极显著水
平 。模型分析表明 ,幼竹日最大生长量出现时
间为十月中旬 , 变幅 8 天 , 生长量变幅为 1 .4
9 6一 1 8 . 2 6c m / D ;速生始期出现在十月上中
旬 , 变幅为 9 天 。 日生长量变幅为 13 . 34 一
1 5
.
i 6e m / D
,竹高占终高生长量的 2 8 . 5 8 一
3 4
.
67 % ;速生末期出现于十月中下旬 ,变幅
为 9天 , 日净生长量为 14 . 21 一 1 6 . 2 c7 m / D ,
竹高达 2 9 1 . 0 3 一 3 6 0 . 5 8 e m / D , 占终高生 长
量的 63 . 27 一 68 . 51 % ;速生期 历 时 9 一 13
天 , 竹高生长量 131 . 54 一 2 20 . 53 c m , 占总生
长量的 2 8 . 0 0 一 4 5 . 0 1纬 。
3 讨论与建议
3
.
1 金佛山方竹的幼竹生长同出笋始期同
步 ,较出笋末期推迟 30 一 40 天结束高生长 。
在年度经营措施制订和生产实践中 , 采笋季
节一结束 ,需立即封山护养幼竹 ,有利于更替
林分结构 。
3
.
2 分析表明 ,竹笋幼竹的高生长受竹笋出
土期 、竹笋径级和立竹度影响 。在金佛山方竹
林定 向培育利用中 ,严格限制采早期笋 、大径
级笋 , 林分密度 宜控制在 6 0 0 0 株 0/ . o 6 7 ha
以下 , 有利于竹林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及生产
力提高 。
S T U D I E S O N G R O W T H R H Y T H M O F
C H I M O N B A
.
M B U S A U T I L I S F R O M
S H O O T T O Y O U N G C U L M
Z h a n g X i Zh a n g Zh u o y u
( G u i z h o u F o r e s t r y eR
s e a r e h I n s t i t u t e
,
G u iy a n g
,
5 5 0 0 1 1 )
X u L a i f u J i S h a n d i n g
( T h e G u i z h o u G e n e r a l S t a t i o n o f T e e h n i e a l E x t e n s i o n o f OF
r e s t r y , G u iy a n g 55 00 0 5 )
A b s t r a c t I t h a s b e e n f o u n d b y o b s e r v in g t h e g r o w h t r h y t h m o f 3 0 p ie e e s o f b a m b o o
s h o o t s g r o w n i n d i f f e r e n t 5 0 11 s i t e s a n d f o r e s t t y p e s t h a t t h e h e i g h t g r o w t h s t a r t
一 u p 15 s y n
-
e h r o n o u s w i t h i t s s h o o t i n g
,
i e
.
b e g i n i n g f r o m e a r l y

m id d l e s e p t e m b e r
, a n d e n d i n g i n m idd l e
-
l a t e N o v e m b e r
, o r t o t a l l y 6 0

7 0 d a y s
.
T h e h e i g h t g r o w t h 15 s o m e w h a t s u b je e t t o s u c h f a e t o r s
a s s h o o t i n g p e o r id
, s h o o t d i a m e t e r e l a s s
, s t a n d d e n s i t y
, e t e
. ,
w h i e h 15 o n e im p o r t a n t b a s is f o r
d r a f t i n g o u t m a n a g m e n t m e a s u r e s
.
K e y w o r d s hC im
o m ba m b u s a u t i l i s ; Y o u n g b a m b o o g r o w t h ; C l a s s g r a d e ; S h o o t i n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