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2006 , 23(6):647 ~ 650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文章编号:1000-5692(2006)06-0647-04
收稿日期:2006-07-11;修回日期:2006-09-05
基金项目:浙江省人才基金资助项目(R303420);浙江省科学技术厅重点项目(2003C22025)
作者简介:陈双林 , 副研究员 , 从事竹林生态等研究。 E-mail:cslbamboo@126.com。
小佛肚竹出笋及竹笋-幼竹高生长规律
陈双林1 , 杨清平1 , 汤定钦2
(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 浙江 富阳 311400;2.浙江林学院
浙江省现代森林培育技术重点实验室 , 浙江 临安 311300)
摘要:小佛肚竹 Bambusa ventricosa 多用于盆景制作和园林绿化 。研究结果表明:小佛肚竹出
笋能力强 , 无大小年之分 , 笋期 7 ~ 10月 , 达116 d , 8月上旬至 9月上旬的盛期出笋数占总
出笋数的 70%以上 , 而末期历时占笋期的 44.8%;竹笋-幼竹高生长时序变化呈 “慢—快—
慢” 的节律 , 以历时 20 d , 平均生长量 2.60 cm·d-1的高生长盛期最快 , 阶段高生长量占新
竹高度的 65.4%;各出笋期的竹笋-幼竹高生长期无显著差异 , 平均高生长期为 62 d , 明显
少于其他中大型丛生竹种 。图 1表 2参 11
关键词:植物学;小佛肚竹;出笋期;幼竹;高生长
中图分类号:S718.3 文献标识码:A
小佛肚竹 Bambusa ventricosa是我国著名的观赏竹种 , 自然分布于福建 、广东和广西 , 现全国各地
乃至世界多国有引种[ 1] , 合轴丛生型 , 具正常秆形和畸形秆形 2种秆形 , 后者常用于植物盆景制作和
庭院观赏栽培。在人工栽培中常常会出现秆形的变化 , 即畸形秆变为正常秆 , 影响观赏价值 。目前 ,
国内外就小佛肚竹生物学 、生态学的研究少有涉及 , 为了给小佛肚竹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 结合浙
江省人才基金项目 “特形竹秆形变异分子机理及人工调控技术研究” , 笔者开展了小佛肚竹出笋及竹
笋-幼竹高生长规律研究 。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浙江省富阳市渌渚镇罗桥村 , 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 , 为亚热带季风性气
候。年平均气温为 16.1 ℃, 最热月平均气温 28.7 ℃, 最冷月平均温度 3.6 ℃, 极端高温 41.2 ℃, 极
端低温-17.4 ℃, 10 ~ 20 ℃的持续天数 182 d , 年均无霜期230 d。年平均降水量为1 426mm , 降水量
随季节变化 , 7 ~ 8月为季节性干旱期。年平均蒸发量 1 392 mm , 年平均相对湿度 79%。全年日照时
数为 1 995 h , 总辐射量460 kJ·cm-2 。试验地原为种植水稻 Oryza sativa , 油菜 Brassica campestris等农业
经济作物的耕作地。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砂质黄壤 , 土层厚度 80 cm以上 , pH 5.5 , 有机质质量分数
为43.0 g·kg-1 , 水解氮 176.5 mg·kg-1 , 速效磷 30.1 mg·kg-1 , 速效钾307.5 mg·kg-1 。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竹林
试验竹林为 2003年 3月移小佛肚竹畸形秆母竹分单株营造 , 母竹地径 1.0 cm 以上 , 截顶 , 留枝
3 ~ 4盘枝 , 高度 20 cm 左右 。初植密度为 4 500丛·hm-2 , 面积 0.1 hm2 。主要抚育措施为幼林期每年
春天和初夏各中耕除草 1次;出笋期间每隔1月共3次环状沟法施入氮磷钾养分含量各占 15%的复合
肥 , 每次丛施 0.2 kg;除退笋外 , 其他竹笋均留笋长竹 。2004年笋期后成林 , 分出笋前 、 笋期 2次环
状沟法按丛每次施入 0.4 kg 复合肥;及时挖除退笋和地径小于 0.5 cm 的弱小笋;新竹抽枝长叶前 ,
剪除正常秆形新竹 , 立竹不截顶。初冬盖 2层间隔的塑料膜 , 以防低温冻害 , 翌年 3月揭去塑料膜。
2.2 调查与统计方法
2.2.1 出笋期 2004年和 2005年在试验竹林中各选取 15丛立竹数相近的竹丛为样丛 , 逐丛挂牌标
记。为便于观测 , 春季剪除地径小于 1.0 cm的立竹 , 保留样丛立竹数 5 ~ 6株 , 立竹分布均匀 。笋期
每隔 3 d调查样丛出笋数 , 调查过的笋用红漆标点作记号。笋期结束后统计样丛的总出笋数 , 按时段
出笋数占总出笋数的 15%, 70%和 15%划分出笋初期 、盛期和末期。
2.2.2 竹笋-幼竹高生长 2005年出笋初期(7月15日)、 盛期(8月14日)和末期(9月 18日)各选取
2样丛 , 并在各样丛中分别选取生长健壮的样笋 2株(共12株样笋), 插上用红漆写上初 、盛 、末的竹
签作为标记 , 每间隔 5 d调查样笋高度。高生长期为各出笋期样笋的高生长停止时间和始出笋时间的
差的平均值 , 以各时段的竹笋-幼竹高度来分析高生长的时序变化规律。
3 结果与分析
3.1 出笋规律
小佛肚竹与其他丛生竹种一样是从秆基芽眼萌发成笋长出新竹的。据调查 , 小佛肚竹每一立竹有
4对芽眼 , 交互排列成2列 , 秆基中下部位的芽眼萌发能力强 , 萌发较早。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笋芽2 a
内萌发完 , 3年生及以上立竹失去出笋能力 。但据笔者对 2001年室内盆栽的小佛肚竹出笋情况观察
(盆栽的瓷质容器为圆柱形 , 口径 60 cm , 高度 30 cm , 每盆栽植 1年生 , 平均地径 1.4 cm的小佛肚竹
5株 , 5盆), 由于生长空间的限制或受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影响 , 室内盆栽往往不出笋 , 然而盆栽 2 a
以上且未出笋的小佛肚竹移栽至田间(2004年春季移栽), 当年又会重新出笋成竹 , 说明其笋芽在较
长时间盆栽时并未退掉 , 且保持良好的生理性状 。这也说明在人工栽培小佛肚竹时 , 为达到多出笋 、
出好笋的效果 , 与绿竹 Dendrocalamopsis oldhami[ 2] , 麻竹 Dendrocalamus latitlorus[ 3] , 勃氏甜龙竹
Dendrocalamus brandisii
[ 4] 等丛生型竹种一样 , 必须对以丛立竹数为主要因子指标的林分结构进行调控 。
从表 1可知 , 2004年和 2005年小佛肚竹单株立竹出笋数无显著差异 , 分别为 5.2个·株-1和 4.9
个·株-1 (包括剪除立竹蔸部萌发的竹笋), 表明小佛肚竹出笋能力强 , 无大小年之分 。小佛肚竹出笋
期为 7 ~ 10月份 , 笋期达 116 d , 其中 , 7月上旬为始出笋期 , 7月上旬至 8月上旬为出笋初期 , 平均
历时31.5d;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出笋盛期 ,平均历时33.0d ;9月上旬至10月下旬为出笋末期 ,平
表 1 小佛肚竹出笋规律
Table 1 Shooting rule of Bambusa ventricosa
年份 样丛平均立竹数 株
样丛平均立
竹地径 cm
样丛平均
出笋数 个
单株立竹平均
出笋数 个
始出笋时
间 (月-日)
终出笋时
间 (月-日)
出笋持续
期 d
出笋初期
(月-日)
出笋盛期
(月-日)
出笋末期
(月-日)
2004 5.3 1.1 27.5 5.2 07-12 10-28 119 07-02~
08-04
08-05~
09-04
09-05~
10-28
2005 7.8 1.4 37.9 4.9 07-06 10-26 113 07-06~
08-03
08-04~
09-07
09-08~
10-26
648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2006 年 12月
均历时51.5 d , 10月底笋终见 。出笋初期与出笋盛期持续时间相近 , 而出笋末期持续时间长 , 分别为
出笋初期 、盛期的 1.58倍和1.68倍 , 而出笋数仅为盛期的 21.4%。
3.2 竹笋-幼竹高生长节律
丛生竹竹笋出土后 , 竹笋-幼竹的高生长与散生竹有着共同的规律 , 可以划分为初期 、 上升期 、
盛期和末期[ 5] 。小佛肚竹竹笋-幼竹高生长与时间的关系呈 “慢—快—慢” 的节律(图 1)。以日平均高
生长量(h)、观测时间的竹笋高度(H)为因变量 ,以阶段时间 t(每隔5 d , t =1 ,2 ,3 , …,13)为自变量 ,用
SPSS统计软件拟合 h ,H 与 t 之间的数学模型 ,得如下方程式:
h =2.287 0-2.447 6t +0.841 3t 2 -0.090 25t 3 +0.002 994t 4 , R =0.893 4; (1)
H =82.553 8/(1+e4.863 7-0.700 7 t) , R =0.998 6。 (2)
从偏相关系数分析 , 上述方程式能较好地体现小佛肚竹日平均高生长量 、 阶段竹笋高度与时间的
变化规律 。
以各出笋期样笋的 5 d间隔时间的高度平均值和日平均生长量分析 , 初期高生长极为缓慢 , 日平
均生长量为0.42 cm , 历时 15 d , 最大日平均生长量仅 0.64 cm;上升期竹笋的高生长逐渐加快 , 日平
均生长量为0.70 cm , 历时 10 d , 最大日平均生长量 1.22 cm;盛期竹笋高生长最快 , 日平均生长量为
2.60 cm , 历时 20 d , 最大日平均生长量 3.02 cm , 盛期高生长量占新竹高生长停止时高度的 65.4%;
末期高生长速度变缓 , 直至停止 , 日平均生长量为 0.59 cm , 历时 17 d , 最大日平均生长量 1.44 cm 。
图 1 小佛肚竹竹笋-幼竹高生长变化节律
Figure 1 Change rhythm of height growth of bamboo shoot and young seedling
3.3 竹笋-幼竹高生长期
从小佛肚竹各出笋期的竹笋-幼
竹高生长期比较 , 出笋初期 、 盛期和
末期间无显著差异 , 平均高生长期为
62 d(表 2)。这与散生的毛竹有所不
同 , 毛竹初期出土的竹笋完成高生长
需60 d左右 , 末期出土竹笋需 40 ~
50 d , 各出笋期出土竹笋几乎同时完
成高生长 。相比其他中大型丛生竹种
高生长期 , 小佛肚竹完成竹笋-幼竹
高生长相对较快 , 明显少于撑篙竹
Bambusa pervariabilis(90 ~ 115 d), 青
皮竹 Bambusa textiles(85 ~ 100 d), 粉单竹 Bambusa chungii(约 85 d)[ 6] 。
表 2 小佛肚竹各出笋期竹笋高生长期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to height growth periods of bamboo shooting
样笋出笋期 出笋时间 (月-日) 高生长停止时间 (月-日) 高生长期 d
初期 07-15 09-19 67
盛期 08-14 10-12 60
末期 09-18 11-14 58
4 结论与讨论
小佛肚竹笋期达 4 个月左
右 , 可明显分为初期 、盛期和末
期 , 其中 , 以末期历时最长 , 占
笋期持续时间的 44.8%, 而出
笋数仅为盛期的 21.4%。小佛肚竹笋芽萌发能力强 , 田间母竹移栽 2 a后即可成林 , 但经常会同时出
现两种秆形(畸形秆和正常秆)的立竹[ 7] , 如何利用竹子以无性系为单元 , 无性系分株间进行物质和能
量交流的强烈生理整合功能特点[ 8 ~ 10] , 通过人工栽培措施来促进径级大 、秆形畸状的新竹形成 , 是一
项值得研究的内容 , 尤其是占总出笋数 70%的出笋盛期(8月上旬至 9月上旬)竹丛林分结构调控和土
壤水肥管理技术 。
小佛肚竹竹笋-幼竹的时序高生长表现为 “慢—快—慢” 的节律 , 可分为初期 、 上升期 、 盛期和末
期4个阶段 , 其中 , 以历时20 d , 日平均高生长量2.60 cm , 时段高生长量占新竹全高65%以上的盛期生
长最为迅速。竹笋 、幼竹的高生长是居间分生组织逐节分裂伸长的过程 , 高生长快往往就意味着竹秆节
间长度的增大 , 对小佛肚竹而言 , 就会导致正常秆形立竹的产生 , 而影响竹笋-幼竹高生长的主要因子
649第 23卷第6 期 陈双林等:小佛肚竹出笋及竹笋-幼竹高生长规律
是营养条件和气候条件[ 11] , 营养条件中的养分和气候条件中的水分较易通过人工来控制 。小佛肚竹各出
笋期的竹笋-幼竹高生长期无显著差异 , 平均高生长期为 62 d , 显著少于其他中大型丛生竹种 。
小佛肚竹目前多用于盆景观赏 。盆栽容器过小或栽植密度过大 , 往往会出现少发笋或不发笋的现
象 , 但盆栽多年的小佛肚竹移栽大田 , “储存” 的笋芽又会表现出旺盛的萌发能力 。其笋芽到底能
“储存” 多长时间 , 其他经济竹种有无该现象 ? 不仅是个有趣的 , 也是很有应用价值的问题。需通过
多竹种竹林林分密度调控试验来验证该现象 , 旨在为笋期的人工控制 , 特别是出笋盛期的推迟提供科
学依据。
参考文献:
[ 1] 朱石麟.中国竹类植物图志[ J]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4:38.
[ 2] 陈双林 , 萧江华 , 邹跃国.勃氏甜龙竹笋苗兼用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式初步研究[ J] .林业科学研究 , 2003 , 16(6):
677-683.
[ 3] 陈双林 , 杨清平 , 陈长远 , 等.绿竹笋用林林分结构与经济性状关系研究[ 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 23(1):
75-80.
[ 4] 陈双林 , 陈长远 , 杨清平 , 等.麻竹笋用林林分结构优化模式研究[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5 , 27(2):191-
194.
[ 5] 周芳纯.竹林培育学[ 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8.
[ 6] 江泽慧 , 萧江华 , 许煌灿 , 等.世界竹藤[ M] .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2002.
[ 7] 陈双林 , 杨希.观赏竹种小佛肚竹栽培及形态控制[ J] .福建林业科技 , 2001 , 28(1):79-80.
[ 8] 李睿 , 钟章成.毛竹的无性系生长与立竹密度和叶龄结构的关系[ J] .植物生态学报 , 1997 , 21(6):545-550.
[ 9] MARSHALL C.Source-sink relations of interconnected ramets[ M] .VAN GROENEDAEL J , DEKROOM H.Clonal Growth in
Plants:Regulation and Function.The Hague:SPB Scientific Publishing , 1990:23-41.
[ 10] STUEFER J F , DURING H J , DE.KROOM H.High benefits of clonal integration in two stolonniferous species in response to
heterogeneous light environments[ J] .Ecol , 1994 , 82:511-518.
[ 11] 汪阳东.毛竹秆形生长和变异规律研究[ J] .林业科学研究 , 2001 , 14(2):45-49.
Growth regularity of Bambusa ventricosa in shooting period
CHEN Shuang-lin1 , YANG Qing-ping1 , TANG Ding-qin2
(1.The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 The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 Fuyang 311400 , Zhejiang ,
China;2.Key Laboratory for Modern Silvicultural Technology of Zhejiang Province ,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
Linan 311300 , Zhejiang , China)
Abstract:Bambusa ventricosa is an excellent bamboo species which is used for garden landscape and potted
landscape.The shooting capacity of B.ventricosa is strong and no off-year of shooting.The shooting period lasts
116 d ranging from July to October.More than 70% shoots emerge at high emergencing shoot stage ranging from the
first ten days of August to the last ten days of September.The latest stage takes the percentages 44.8% of the
emergencing shoot stage.The height growth of shoots and seedlings presented the “S” type curve with “rapid-slow-
rapid” rhythm.Speedy growth stage lasts 20 d with 2.6 cm height growth per day.The biomass of this period takes
the percentages 65.4% of seedlings height.There are no differences on height growth of shoots and seedlings
among all shoot stages.The average of height growth time is 62 d , which is shorter than that of other sympodial
bamboos.[Ch , 1 fig.2 tab.11 ref.]
Key words:botany;Bambusa ventricosa;shooting period;bamboo seedling;height growth
650 浙 江 林 学 院 学 报 2006 年 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