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多油辣木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观测



全 文 :热带农业科技 2006,29(4)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4 -
- 4 -
多油辣木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观测
刘昌芬,杨 焱,龙继明,蒋桂芝,黄 菁,伍 英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 景洪 666100)
摘要:通过对云南西双版纳州在生产性栽培条件下多油辣木为期4年的试验观测,对多油辣木树型、叶、花、果等植物学
性状及生长量、分枝、抽梢、开花及坐果等农艺性状作了详细描述。
关 键 词:多油辣木;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
中 图 分 类 号:S58 文 献 标 识 码:B 文 章 编 号:1672-450X(2006)04-0004-02
—————————————— 
Botany Character and Agriculture Character of Moringa oleifera Lam
LIU Chang-fen, YANG Yan,LONG Ji-ming, JIANG Gui-zhi, HUANG-Jing, WU Ying,
(Yunnan Institute of Tropical Crops, Jinghong 666100, China)
Abstract: The observation and trial has been conducted with Moringa oleifera Lam. for botany character and agriculture character during 2003
between 2006 in Jinghong, Xishuangbanna of Yunnan province. It is described the characters that include the shape of tree and leaf,the
structure of slower and fruit, the growth, the branching, the flushing, the flowering, the fruiting and so on.
Key words: Moringa oleifera Lam; botany character; agriculture character
——————————————————
收稿日期:2006-10-23
多油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原产于印度北
部亚喜马拉雅区域,属辣木亚目(Moringineae)辣木
科(Moringaceae)辣木属(Moringa Adans.)植物,为
单科单属植物,本科共13个种。Moringa oleifera Lam.
的中文名是辣木,但为了区别于该属的其它种,根据
种的拉丁文意义称之为多油辣木。
辣木是目前已发现的最好的植物蛋白、维生素
A、叶酸、泛酸、钙、铁、硒等多种营养素来源,是
一种有独特经济价值的热带植物,在国外有“奇迹
树”、“母亲最好的朋友”和“医药百宝箱”等美称。早
在古罗马、古希腊和古埃及就有用辣木油保护皮肤的
传统。辣木的根、茎、叶、花和果均有不同的医疗功
效,印度草医学认为辣木可预防约300种疾病[1]。近
年来,国内外加速了对辣木的开发利用和研究。为了
系统研究这一宝贵资源,2002年在云南省科技厅的支
持下,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开展了该项工作。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年平均气
温21℃,最冷月(1月)均温15.6℃,最热月(7月)
平均气温25.2℃,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
2℃;年平均降雨量1 200mm,其中90 %左右的雨量
集中在5~10月;土壤pH4.5左右,土层深厚的缓坡
地。
1.2 材料
参试植物分别于2003年和2004年定植,观测试
验时间为2003~2006年。
1.3 方法
植物学性状用两年生植株作参试材料,对其叶、
花、果等形态进行观测、解剖、比较。生长量和分枝
习性用当年定植的植株为参试植物,每月观测一次株
高、离地5cm处的茎粗及分枝习性;在生产栽培条件
下,观测一年生或两年生植株的抽梢、开花及坐果等
农艺性状。
2 结果与讨论
2.1 植物形态学
多油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属落叶乔木或
灌木,高3~12m,树干直径可达20~40cm;主枝的
延伸无一定的规律,其树冠伞状;树皮软木质,富含
树脂;材质柔软,树枝表皮有明显的皮孔和叶痕,小
枝有短柔毛;根系粗大,无明显的主根,分布较深,
主要分布在20~70cm的土层之间;根系横向扩展不
大,约120~160cm宽;根皮辛辣、刺激。
叶一般为3回羽状复叶,羽片4~10对,长25~
75cm;小叶对生,3~9片,薄纸质,无毛,全缘,绿
DOI:10.16005/j.cnki.tast.2006.04.002
热带农业科技 2006,29(4)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5 -
- 5 -
色,叶面颜色比背面深,叶脉不明显,卵形、椭圆形
或长圆形,长1~2cm,宽0.5~1.6cm,通常顶生叶片
较大;小叶柄纤弱,长1.5~5mm,基部腺体线状,有
毛。
腋生圆锥花序扩展,长10~30cm;花两性,两侧
对称,花有梗,白色或奶黄色,有的花带紫红色,气
味芳香;花萼5片,线状披针形,有短柔毛,覆瓦状
排列,开花时外弯;匙形花瓣5片,覆瓦状排列,分
离,不等,远轴的1片较大,直立,其它外弯;雄蕊
10枚,2轮着生于花盘边缘,5枚发育的与5枚退化
的正生,花丝分离,花药背着,纵裂;雌蕊1枚,子
房上位,有柄,常弯曲,被长柔毛,1室而具3个侧
膜胎座胚珠多数,2列,下垂倒生,花柱1个,柱头
小。
果实为长而具喙的蒴果,初期为紫红色,1室,
3瓣裂,每瓣有肋纹3条,长14.7~45cm,直径1~3cm;
种子近球形,褐色,有3棱,每棱有膜质白翼,胚直,
无胚乳,种子2~30粒。
2.2 农艺性状
2.2.1 生长量
多油辣木原种和PKM1是典型的速生树种,生长
高峰期在雨季5~9月。在景洪,一年生树离地5cm处
的茎粗(直径)分别为4.82和3.98cm,平均每月增粗
0.40和 .33cm;株高324和267cm,平均每月增长26.
98和22.2cm;冠幅218和143cm,平均每月增长18.16
和11.91cm。
A. Beaulah、E. Vadivel 和K.R.Rajadurai报道,在
印度PKM1平均株高312cm,最高336cm,最低214cm
[2]。景洪的平均株高不如印度,但最高的比印度高出
40cm,树冠比印度的平均小27cm,但最高的高出
28cm。
2.2.2 抽梢与分枝习性
多油辣木原种和PKM1的顶端优势明显,而且梢
的萌发力强,打项后每枝可萌发3~5个嫩梢,反复多
次摘除顶端优势后,每株每年可抽发100~160个嫩
梢;雨季抽梢多于旱季,旱季抽梢比雨季抽梢慢20~
25d;雨季的梢比旱季的粗壮;木栓化时间旱季比雨
季长,旱季需25~30d,雨季需11~15d;嫩梢颜色因
品种而异,改良种PKM1不带红色,而多油辣木带红
色。
PKM1的抽梢量比多油辣木原种多而早。原种定
植后3个月开始分枝,平均一级分枝数为9枝,最高
为21枝,最低为0;而PKM1分枝比原种提前1个月,
平均一级分枝数为11枝,最高的为22枝,最低为0,
而印度报道的只有6枝[2]。
2.2.3 开花及座果习性
PKM1定植当年就开花结果,而原种第二年开始
开花结果;PKM1开花比原种早30d左右,在景洪周
年均可开花,春、夏两季为盛花期,特别在春季,辣
木树上全是花,几乎见不到叶片。辣木在景洪的花期
比印度南部的长,据S. K. Mathew 和L. Rajamony 2004
年报道,在印度南部11~12月辣木不开花[3]。
吐蕾到谢花约30d,吐穗至现蕾约15d,现蕾期约
8d,开花至谢花约6d;坐果到豆荚成熟约需92d;从
吐穗到豆荚成熟约需125d;平均成花率78.18%,稔
实率50.42% [4]。
辣木开花量大,但座果率极低,生理落果严重,
座果率只有2.93%,但R. Rajeswari等报道,印度的平
均座果率为3.04%[5],这可能与土壤、气候条件及栽培
措施有关。
2.2.4 种子性状
多油辣木原种及其改良种PKM1的种子呈三棱
状,有3个翼。PK M1 的种子比原种的大。种子
大小因土壤肥力和树体生势而异,PKM1种子千粒
重在 292.3~446.67g,种仁重占 71.14%,种壳重
占 28.8 5%;原种种子千粒重为 22 3.4 g左右,种
仁重占 6 9. 0 8%,种壳重占 3 0. 9 2%。
2.2.5 生物产量
在试验生产条件下,一年生多油辣木原种平均产
复叶鲜重1 249.90g/株,最高2 160.00g/株,最低180.
00g/株;其中叶片占42.52%,大叶柄占20.76%,小
叶柄占36.71%。PKM1平均复叶鲜重为882.25g/株,最
高为1 500.00g/株,最低为500.00g/株;其中叶片占
55.46%,大叶柄占28.74%,小叶柄占15.8%;枝叶比
较大,平均为枝占地上部分总量的77.23%,叶只占22.
77%。一年生PKM1平均产嫩梢量为230.84g/株,最
高为654g/株,最低仅22.5g/株。
一年生PKM1蒴果平均38.12条/株,最多达138
条,最低2条;平均纵长39.72cm,最长的达71cm,有
种子21粒;最短的仅10cm,种子2粒;平均每个蒴
果有种子14.26粒;长度在30cm以上、50cm以下的
蒴果占总蒴果数的73.22%,种子数占(下转第24页)
热带农业科技 2006,29(4)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 4 -
- 2 4 -
5 彩叶植物研究应用的发展方向
罗马人早在公元前就发现斑叶长春藤的存在,但
直到19世纪初发现叶绿体并对之进行起源研究之后,
人们才开始对彩叶植物进行调查和研究。目前国内对
彩叶植物的研究和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社会经
济和生活水平的发展提高,对彩叶植物的应用要求也
在不断的提高。今后国内将主要在丰富彩叶植物的种
类、扩大彩叶植物的应用范围、彩色的保持和景观创
建等方面进一步开展研究。
5.1 加强育种研究,增加植物多样性
目前我国彩叶植物有400多种,涉及62科108属,
相对较少,色彩较单一,且灌木种类较少,乔木种类
更少。应进一步加强引种驯化和诱变育种工作,开展
种内品种间和种间的杂交,加强转基因技术和分子标
记的应用,锁定以丰富植物的叶色和增强彩叶植物耐
寒、耐湿、抗病虫的能力,用更多实用的园林彩叶植
物来丰富园林植物的生态多样性,为城市的园林景观
建设服务。
5.2 深入研究彩叶机理,加强养护
彩叶形成多为遗传或病毒所致,其形成机理还需
继续深入研究。彩叶的呈色要求其种植和配置符合其
生物学特性和环境相适宜,而且栽后要养护得当,否
则会导致美丽的色彩不能得到体现,降低观赏价值,
甚至死亡。同时,定期修剪可以促进植物枝条生长紧
密整齐,并保持较多、较长时间的顶梢新叶,延长观
赏期。
5.3 扩大应用范围,配置方式多样化
目前我国彩叶植物应用主要集中在风景园林中,
如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南京栖霞丹枫;在北京、浙
江、上海等城市的绿化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
目前国内应用彩叶植物美化环境的城市仍相对较少,
特别是北方更少。即使在同一城市里,应用分布不均,
方式单调。今后应加快推广彩叶植物的应用,扩大其
应用的范围,多层次、多形式和其他植物配合应用,
以创造更加精致的景观。
彩叶植物与草本花卉相比,在绿化中栽培简单,
管理方便,一次栽培可以多年观赏。同时,由于色彩
丰富,适合不同季节的景观布置,可以丰富构图,调
整色彩,形成绚丽的图案和不同的季相效果。彩叶植
物在城市美化中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参 考 文 献 :
[1] 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2] 袁涛.彩叶植物漫谈[J].植物杂志,2001,(5):12-13.
[3] 王少平,赵兰枝,侯富荣,等.彩叶植物在城市园林中的
应用初探[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31(1):
37-39.
[4] 于晓南,张启翔.彩叶植物多彩形成的研究进展[J].园
艺学报,2000,27(增刊):533-538.
[5] 冯宜冰,赵选红.彩叶植物的应用技术[J].山东林业科
技,2006,(l):60-61.
(上接第5页)总数的75.93%。多油辣木蒴果平均纵
长27.49cm,最长达41.2cm,有种子29粒;最短的14.
7cm,种子10粒;平均每个蒴果有种子20.4粒;长度
在20~40cm的蒴果占90%以上,种子数占总数的
95%。
辣木生物产量株间差异较大,主要由植株的长势
所控制,病虫害对其有重要影响,严重时可能导致绝
收。
致谢:本文承蒙杨雄飞研究员审阅并提出宝贵
的修改意见,谨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SANFORD H.Moringa:Nature Medicine Cabinet[M].
California:Sierra Sunrise,2000:1 -33.
[2] Beaulah A,Vadivel E,Rajadurai K R.Effect of Organic
and Inorganic Fertilizers on Growth Characters of Moringa
(Moringa oleiferaLam.)[J].South Indian Hort,52(1-6):183-
193.
[3] MATHEW S K,RAJAMONYL.Flowering Biology and
Palynolgy in Drumstick(Moringa oleifera Lam.)[J].The
Planter,2004,80(939):357-368.
[4] 杨焱,龙继明,刘昌芬.西双版纳辣木生长发育及物候观
测初报[J].热带农业科技,2006,29(3):6-7.
[5] Rajeswari R,Kade M.Effect of Integrated Nutrient Manage-
ment Practices on Growth,Flowering and Yield of Annual Drum-
stick cv.PKM1,South Indian Hort,52(1-6):19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