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 药 研 究
山西大同草麻黄挥发油的 GC - MS分析
王艳宏,王秋红,夏永刚,匡海学*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北药基础与应用研究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黑龙江省中药及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摘 要:目的:阐明山西大同草麻黄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开展麻黄的性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水
蒸汽蒸馏法提取麻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 -质谱(GC - MS)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的成分分析。结果:
通过计算机检索、图谱解析共鉴定了 53 个化合物,己鉴定化合物占总馏出组分的 90%,其中含量较大
的组分有 α - 松油醇(萜品烯)醋酸酯(Terpineol acetate ) (17. 05%)、萜山西大同品烯(Terpinen)
(4. 04%)、蓝桉醇(Globulol) (3. 68%)、芳樟醇(Linalool) (3. 26%)。结论:山西大同麻黄挥发油组分主
要为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
关键词:山西大同草麻黄;挥发油;GC - MS
中图分类号:R284.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2392(2011)06 - 0058 - 02
收稿日期:2011 - 06 - 15 修回日期:2011 - 09 - 2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973 计划课题(2006CB504708) ;
十二五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课题“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
(2011ZX09102 - 006 - 01) ;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资助课题
(LBH - Z09014)
作者简介:王艳宏(1972 -) ,女,教授,研究方向:中药性味理论研究、外
用制剂及中药新药开发研究。
* 通讯作者:匡海学(1955 -) ,男,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中
药性味理论研究、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麻黄是一味具有近二千年广泛应用历史的我国特
产药材[1]。然历代本草著作对麻黄性味的记载存在
较大的不一致性,致使后世医家对其性味的认识产生
疑惑,并质疑其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为进一步用现
代科学方法合理诠释麻黄性味的科学内涵,并为正确
指导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组对
麻黄开展了性味研究。由于药材的品种、产地的不同
有可能对开展性味理论研究产生较大影响,通过对麻
黄品种、产地的文献研究[2],最终确定以山西大同产
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为研究对象。为阐明其
物质基础,本文采用气相 -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山西
大同草麻黄挥发油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
1 仪器与材料
1. 1 仪器 GCMS - QP5050,日本 SHIMADZU公司。
1. 2 材料 麻黄药材购自山西大同药材公司,经黑龙
江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学教研室王振月教授鉴定为麻
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 Stapf)的干燥草质茎,
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2 方法与结果
2. 1 麻黄挥发油的制备 取麻黄适当粉碎后用挥发
油提取器按《中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附录 XD 挥发
油测定法项下操作提取挥发油,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后
得挥发油。挥发油为淡黄色透明油状液体,具有特殊
浓烈香味,得油率 0. 05%。
2. 2 GC - MS条件 GC 条件:DB - 1701 石英毛细管
柱(30m × 0. 25mm) ;程序升温:初始温度 50℃,以
5℃ /min的速度升至 250℃,运行 60min,载气 He,流速
1mL /min ,分流比 10∶ 1。
MS条件:EI离子源,电子能量 70eV,质量扫描范
围 80 ~ 500,离子源温度 260℃,接口温度 280℃,进样
量 1μL。
2. 3 GC - MS检测及结果 按上述实验条件进行分
析,根据 GC - MS联用所得信息,进行联机检索与标准
图谱对照,鉴别出挥发性成分中主要化学成分,并用面
积归一法确定各组分相对含量。麻黄挥发油组分化学
成分 GC - MS总离子流图见图 1,挥发油组分化学成
分 GC - MS检测结果见表 1。
图 1 麻黄挥发油组分化学成分 GC - MS总离子流图
·85·
中 医 药 学 报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2011 年第 39 卷第 6 期
Vol. 39,No. 6,2011
表 1 麻黄挥发油组分 GC - MS检测结果
峰号 相对含量% Compound 峰号 相对含量% Compound
1 1. 06 枞油烯(+)Sylvestrene 28 0. 54 Nonahexacontanic acid ,methyl ester
2 0. 76 百里烯(Thymene) 29 1. 47 Trans - 2 - Methyl - 4 - n - butylthiane
3 4. 04 萜品烯(Terpinen) 30 0. 64 甘 -烷(Heneicosane)
4 2. 07 萜品油烯(Terpinolene) 31 1. 91 沉香螺旋醇(Agarospirol)
5 0. 56 1 -萜品烯醇(1 - Terpinenol) 32 1. 52 桉叶油醇(Eudesmol)
6 2. 40 萜品醋酸酯(β - Terpinyl acetate) 33 1. 21 苍术醇(Hinesol)
7 1. 62
1 -甲基 - 4 -异丙基环己烯醇 2 - Cyclohexen - 1,1 -
methyl - 4 -[1 - methylethyl])
34 0. 55 桉叶烯(Eudesmene)
8 17. 05 α -松油醇(萜品烯)醋酸酯(Terpineol acetate ) 35 2. 49
Cholestan - 3 - ol,2 - methylene -,[3. beta.,5. al-
pha.]
9 1. 22 [2 - Methyl - cyclohex - 2 - enylidene]- acetaldehyde 36 0. 58 伊鲁醇(Illudol)
10 1. 92
2[1H]- Naphthalenone,3,4,4a,5,6,7 - hexahydro -
1,1,4a - trimethyl
37 0. 56 甘七碳烷(Hepta cosane)
11 3. 26 芳樟醇(Linalool) 38 3. 09 邻苯二甲酸四乙酯(Diethyl Phthalate)
12 0. 54 枯醛(Cumaldehyde) 39 0. 82 维生素 A醛(Alpha. - Retinene)
13 1. 40
4 -异丙基环己烯甲醛 1 - Cyclohexene - 1 - carboxal-
dehyde,4 -[1 - methylethyl]
40 0. 50
1 -[2,2,6 - 三甲基 - 二环[4. 1. 0]庚烷]甲醇
( [2,2,6 - Trimethyl - bicyclo[4. 1. 0]hept - 1 - yl]
- methanol)
14 0. 53 4 -[2 -丁基]苯酚(4 -[2 - Butyl]phenol) 41 2. 65 喇叭醇(Ledene alcohol)
15 0. 38 金合欢烯环氧化物(Farnesene epoxide) 42 0. 51 长叶烯氯化物(Longifolene chloride)
16 3. 68 蓝桉醇(Globulol) 43 0. 72 二十八碳烷(Octacosane)
17 1. 19 罗汉柏烯(Thujopsene) 44 5. 04
醋酸 - 1 - (7 - 甲基 - 8 - 十四碳烯醇)酯(7 -
Methyl - 2 - tetradecen - 1 - ol acetate)
18 1. 51 蛇床烯(Selinene) 45 0. 77
2 -羟基 - 环十五烷酮(Cyclopentadecanone,2 - hy-
droxy)
19 0. 30 反,反 -金合欢醇(Trans,trans - farnesol) 46 0. 72 邻苯二甲酸单 - 2 -乙基己酯(Mehp)
20 0. 43 长叶烯(Longifolene) 47 0. 66
2,2 - Dimethyl - 6 - methylidene - 1 -[3,5 - di-
hydroxy - 1 - pentenyl]cyclohexan - 1 - perhydro
21 0. 42 榄香烯(Elemene) 48 0. 42
2,4,7 - Trioxabicyclo[4. 4. 0]9 - decene,8 -[4 -
[4 - pentylcyclohexyl]cyclohexyloxy]- 3 - phenyl
22 0. 43 雪松烯(Cedrene) 49 1. 83
邻苯二甲酸丁基环己基酯(Phthalic acid,butyl cy-
clohexyl ester)
23 1. 04 律草烯(β - Humulene) 50 1. 54
2 -羟基 - 环十五烷酮(Cyclopentadecanone,2 - hy-
droxy)
24 0. 64 紫罗酮(β - Ionone) 51 1. 90 十八碳二烯酸(9,12 - Octadecadienoic acid,[2])
25 0. 58 α -古香油烯,古芸烯(Gurjunene) 52 1. 52
二十碳三烯酸(8,11,14 - Eicosatrieoic acid,[2,2,
2])
26 0. 47 十七烷(Heptadecane) 53 0. 60 三十四烷(Tetratriacontane)
27 0. 48 卡拉烯(Calamenene)
·95·
2011 年第 39 卷第 6 期
Vol. 39,No. 6,2011
中 医 药 学 报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3 讨论
以 GC - MS 法对麻黄挥发油组分进行测定,通过
计算机检索、图谱解析共鉴定了 53 个化合物,己鉴定
化合物占总馏出组分的 90%,其中含量较大的组分有
α - 松油醇(萜品烯)醋酸酯(Terpineol acetate )
(17. 05%)、萜品烯 (Terpinen) (4. 04%)、蓝桉醇
(Globulol) (3. 68%)、芳樟醇(Linalool) (3. 26%)。在
已鉴定的组分中包括文献已有报道的萜品烯(Terpin-
en)、反,反 -金合欢醇(Trans,trans - farnesol)、芳樟醇
(Linalool)、紫罗酮(β - Ionone)、桉叶油醇(Eu-
desmol)、甘 - 烷(Heneicosane)、喇叭醇(Ledene alco-
hol)等化合物[3 - 5]。由此可见,山西大同草麻黄挥发
油化学成分主要为萜类和芳香族化合物。
参考文献:
[1] 王艳宏,王秋红,夏永刚,等. 麻黄化学拆分组分的性味药理学评
价———化学拆分组分的制备及其解热作用的研究[J]. 中医药信
息,2011,28(5) :7 - 10.
[2] 楼之岑,秦波.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M]. 北京:北京
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50 - 80.
[3] 许爱霞,葛斌,宋平顺.甘肃麻黄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J].中国医
院药学杂志,2006,26(7) :804 - 807.
[4] 徐必达,陈康,林文津.麻黄超临界 CO2 萃取物的 GC - M S 分析
[J].中药材,2003,26(10) :722 - 723.
[5] 陈康,许晓峰,林文津.麻黄蜜炙前后挥发性化学成分的气相 -质
谱联用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5,16(6) :465 - 466.
藏药渣驯炮制前后 X -射线衍射仪分析
童丽1,索南邓登1,程会云1,陈湘宏1,袁冬平2,杨芳1
(1.青海大学医学院中藏药研究中心,青海 西宁 810001;2.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目的:建立渣驯的 X -射线衍射仪分析共有模式,从而对渣驯进行鉴定、分析。方法:应用 X -
射线衍射技术,对不同产地炮制前后的渣驯进行测定。结果:三种不同产地渣驯生品及其制品的 X -射
线衍射图谱的拓扑规律与衍射特征标记峰值不一致。结论:首次建立了渣驯的 X -射线衍射图谱,X -
射线衍射技术鉴别渣驯药材是可行的。
关键词:渣驯;炮制;X -射线衍射
中图分类号:R283.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 2392(2011)06 - 0060 - 02
收稿日期:2011 - 06 - 10 修回日期:2011 - 07 - 2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0860392)
作者简介:童丽(1972 -) ,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藏医药研究。
藏药渣驯是具有 1300 多年应用历史的药物,为向
阳高山岩石缝中流出的汁液干涸的硬膏,意为“岩
精”,功能清热,用于痛风等多种疾病的治疗[1]。传统
藏药渣驯(brag - zhun)为藏医治疗热性疾病的常用药
物,尤为治疗肝、肾、胃等热性疾病及痛风症的要药,在
藏医学典籍《月王药诊》中记载:“岩精能干枯脓血,主
治肝病,清诸热,诱发寒症”[2]。藏医古籍《四部医典》
中记载:“炮制好的渣驯,即金精、银精、铜精、铁精等,
置于铁皿内,逐渐服用,会防病延年。”[3]
传统藏药渣驯是含金、银、铜、铁、锌、锡等的单一
矿或复含矿岩渗出的汁液,凝结成块状物的藏医滋补
类药物,但目前有用红耳鼠兔粪便、飞鼠粪和鼯鼠粪便
即中药“五灵脂”作传统藏药渣驯的替代品使用,这样
会直接影响到藏药的质量。对常用藏药进行系统的品
种整理和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保证和提高藏药质量,
促进藏药标准化、规范化,有着重大的意义。为此,本
文采用 X -射线衍射仪对青海地区 3 种不同渣驯的品
种开展了炮制前后的差异性比较研究与探讨。
1 材料
1. 1 样品 1、2、3 号样品生品分别采于四川甘孜、内
蒙阿拉善、玉树囊谦,1、2、3 号样品炮制品炮制方法为
取渣驯生品 1500g,用 1000mL开水数次溶化,过滤,放
入锅内,加水约高出药面 6 ~ 10cm,以温火加热煎熬,
保持 2 ~ 3h后,倾出煮液,残渣弃去,静置 12h,使杂质
沉淀。反复筛去上浮杂物及下沉脏物后滤除药汁,残
渣再以少量水煎煮,煮液合并两次滤液。保持微沸,不
断搅拌,应慎重注意火候的控制,防止焦化,浓缩至膏
状,以挑起成丝或不渗纸为度,膏冷不粘手时即可。
1. 2 仪器 D /maX - RA 型转靶 X -射线衍射仪(日
本理学 Rigaku 公司) ,条件:Cu 靶 Ka 辐射,管压:
40kV,管流:20mA,光阑系统:DS = SS = 1°,RS =
0. 3mm。采用Θ - 2Θ连续扫描方式,4° /min。衍射实
验获得 3 个渣驯样品的 X -射线衍射 Fourier图谱。
·06·
中 医 药 学 报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2011 年第 39 卷第 6 期
Vol. 39,No. 6,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