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丛枝菌根 (AM)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体系
中的生态意义 3
张 勇 曾 明 3 3 熊丙全 杨晓红
(西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 ,重庆 400716)
【摘要】 菌根是植物根系与特定的土壤真菌形成的共生体 ,有利于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 ,协助植物抵御不
良环境胁迫. 自然条件下 ,大多数植物表现一定的菌根依赖性 ,在植株根系发育过程中如能与适宜的菌根
真菌形成良好的菌根结构 ,可提高产量 ,改善品质 ,其中丛枝菌根是最普遍的类型. 丛枝菌根帮助植物抵御
不良环境胁迫及病虫害 ,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可减少化学肥料、杀虫剂施用量 ,以减少对环境、生态不利的
化学物质施用量. 丛枝菌根共生体可加速根系生长 ,提高对移动性低的无机离子吸收 ,加速养分循环利用 ,
增强植物对不良胁迫 (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耐受力 ,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 ,提高植物群体的多样性. 文章
综述了丛枝菌根真菌生态特征 ,丛枝菌根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丛枝菌根生物技术应用于农业体系的生态意
义及其应用潜力.
关键词 丛枝菌根 生物技术 农业 生态学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3) 04 - 0613 - 05 中图分类号 Q938. 1 文献标识码 A
Ecological signif icance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 biotechnology in modern agricultural system. ZHAN G Yong ,
ZEN G Ming ,XION G Bingquan , YAN G Xiaohong (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 Southwest A gricultural U niversi2
ty , Chongqing 400716 , China)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3 ,14 (4) :613~617.
Mycorrhiza plays a key role in nutrient cycling in ecosystem , and protects host plant against environmental
stress. Under natural condition , plant’s mycorrhizal structure is a normal phenomenon , and arbuscular mycor2
rhiza (AM) association is the commonest mycorrhizal type. If well mycorrhizal structure can be formed during
plant root system developing process ,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plant production will be improved in large. Be2
cause of its effects on plant growth and health , it is accepted that AM symbiosis can reduce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pesticide inputs. Consequently , this will lead to a reduction in harmful chemical substance impact on envi2
ronment . The key effects of AM symbiosi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 ⑴improving rooting and plant estab2
lishment ; ⑵improving uptake of low mobile ions ; ⑶improving nutrient cycling ; ⑷enhancing plant tolerance to
(biotic and abiotic) stress ; ⑸improving quality of soil structure ; and ⑹enhancing plant community diversity. In
this paper , the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 (AMF) , effects of AM on host plant , and
ecologic significance of AM biotechnology in agricultural system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Arbuscular mycorrhiza (AM) , Biotechnology , Agriculture , Ecology.3 重庆市科委应用基础研究资助项目 (20001095) 和国家科技部“三
峡库区生态环境及生态经济系统重建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资助项
目 (2001BA604A05) .3 3 通讯联系人.
2002 - 01 - 28 收稿 ,2002 - 06 - 24 接受.
1 引 言
大多数植物的根系可以与特定的土壤真菌形成菌根共
生体 (Mycorrhiza symbiosis) ,能与植物形成菌根的真菌称为
菌根真菌. 真菌专化性寄生植物根系外皮层 ,形成外源菌丝
体 ,帮助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矿质养分 ,同时真菌从寄主光合
产物中获得碳水化合物 [3 ] . 目前已经确知 ,菌根在生态系统
养分循环及保护植物抵御不良环境胁迫中起关键作用 [8 ] . 自
然条件下 ,绝大多数植物种类都可形成菌根 ,农业系统中丛
枝菌根 (Arbuscular mycorrhiza ,AM)是最普遍的类型. 因为丛
枝菌根对植物健康生长有利 ,人们对丛枝菌根生物技术在生
产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渐感兴趣. 有证据表明 ,丛枝菌根
真菌 (Arbuscular mycorrhiza fungi ,AMF) 活性的强弱与多种
植物生产系统的产出密切相关 [5 ] . 更重要的是 ,由于 AM 共
生体可以帮助植物抵御不良环境胁迫及病虫害 ,从而使植物
健康生长 ,这就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既可减少化学肥料和杀虫
剂施用量 ,又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新技术. 本文旨
在介绍 AM 生态意义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讨论今后大
规模应用 AM 技术的潜力.
2 丛枝菌根真菌生态特征
几乎可以在任何类型土壤中发现菌根的存在 ,除少数显
花植物 (主要属于十字花科、莎草科、藜科、石蒜科、灯草科)
外 ,绝大部分植物都可形成菌根 ,真菌共生体的建立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这些植物的生理表现 [3 ,28 ] . 菌根形成过程中 ,寄
主植物对真菌的侵染毫无排斥反应 ,经过根系与真菌间一系
列相互作用 ,最终形成二者的统一整体. 尽管目前缺少试验
证据 ,但多数学者认为 ,菌根共生体的建立是由于植物与真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3 年 4 月 第 14 卷 第 4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Apr. 2003 ,14 (4)∶613~617
菌间连续相互“交流”、“识别”并最终“接受”分子信号 ,从而
引发双方基因表达的结果 [11 ,28 ] .
根据菌根真菌组织是否形成菌鞘、是否进入寄主根皮层
细胞 ,传统上将菌根分为三大类型 : 外生菌根 ( Ectomycor2
rhiza) 、内生菌根 ( Endomycorrhiza) 和内外兼生菌根 ( Ectoen2
domycorrhiza) . 外生菌根主要是由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半知
菌纲等一些真菌侵染松科、杨柳科、壳斗科和桦木科等植物
的根系所形成的一类菌根 ,其特征是菌根具有菌丝套 (Man2
tle) ,部分菌丝进入根系皮层细胞间隙形成相互联结的网络
结构 ,即哈氏网 ( Hatig net) ,真菌组织不进入寄主根细胞内
部 ,根系表面附着菌丝 ;内生菌根中 ,真菌组织可进入寄主根
系皮层细胞内部 ,根系表面也附着菌丝 ;内外兼生菌根介于
二者之间 ,同时具有内生和外生菌根的特点 ,即真菌组织既
可在皮层细胞内部、又可在细胞间隙和根系表面形成一定结
构[20 ,32 ] .
内生菌根又可分为丛枝菌根 (AM) 、杜鹃类菌根 ( Erica2
ceous mycorrhiza) 和兰科菌根 (Orchidaceous mycorrhiza) . 其
中 ,AM 的胞间菌丝无隔膜 ,胞内菌丝呈丛枝状 (Arbuscular)
典型结构. AMF 属于结合菌纲 ,毛霉目 ,内囊霉科 ,可以和
85 %以上陆生植物形成共生体 ,具极其重要的生态及经济价
值.
AMF 有 3 种不同类型的根外菌丝 ,匍匐菌丝 ( Runner
hyphae) 、分布菌丝 (Distributive hyphae) 和吸收菌丝 (Absorp2
tive hyphae) . 匍匐菌丝壁厚、粗大 (直径 > 26μm) ,以明显的
角度朝着土壤中根系生长 ,或通过土壤内的简单生长后再寻
求根系. 穿入根系的菌丝起源于匍匐菌丝 ;吸收菌丝也发源
于匍匐菌丝 ,并形成二叉状分支菌丝网络进入土壤 ,它们将
从土壤中吸收的营养和水分通过根内菌丝运达寄主 [32 ] . 吸
收菌丝的直径一般较草本植物根毛细小的多 (直径分别为
2. 5μm、10~20μm) ,这种大小允许真菌共生体延伸至除最细
小的土孔隙外的所有土壤 ,尤其是那些高粘性或有机土
壤[27 ] .
3 AM 对植物的有益作用
311 扩大寄主植物根吸收面积
由于 AM 表面具许多外延菌丝 ,是主要的吸收器官 ,特
别是它们可穿过根际范围的贫磷区 ,深达贫磷区以外的其他
土壤中吸收养分 ,供植物吸收利用. 外生菌丝不仅在数量上
远远超过根毛 ,而且其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也大大增加 ,这
就使寄主植物根系的吸收面积大幅度增加 [12 ] . 发育良好的
菌根 ,增加了与土壤接触的表面积 ,使原来在空间上对植物
无效的养分变为有效养分. AM 能从距离根系 8cm ,甚至更
远处吸收运载磷[20 ] . Hattingh 等[14 ]发现 ,AM 根外菌丝能吸
收离根表 27cm 远处的32 P ,当32 P 施在洋葱根系不能到达的
土壤部分时 ,菌根植物体内含有放射性32 P ,而对照检测不
到放射性32 P.
312 提高植物根系间矿质养分的循环
自然界中 ,菌根真菌菌丝体相互交错 ,连成一体 ,形成一
个庞大的菌丝网. 植物形成的碳水化合物借助于地下菌丝网
得以在植物之间重新分配 ,而吸收的养分也是通过土中的菌
丝在植物间进行分配 [12 ] . AM 形成后 ,寄主植物获得了另一
条有效的养分传递途径 ,即寄主植物间可依靠相连的菌丝体
传递养分. 其中包括 :植株通过菌丝直接传递养分 ;由菌根植
株的菌丝释放出养分 ,再为另一植株的菌丝吸收等 [35 ] . Read
等[26 ]认为植物幼苗在有 AMF 菌丝网络土壤中生长时 ,菌丝
网络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和碳水化合物 ,促进植物成活和健
康生长.
由于 AMF 外延菌丝极细 ,特别是薄壁菌丝 ,其直径仅 2
~7μm ,因此对那些根毛 (直径 10~20μm)不能抵达的土壤
缝隙 ,菌丝却能轻易进入和穿过. 另一方面 ,在适宜的环境
下 ,菌丝生长量很大 ,1 cm3 的土壤中 ,菌丝的总长度可以达
50m[2 ] . 因此 ,AMF 对土壤中扩散率低的离子如 P、Zn、Cu 等
的吸收运转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AMF 外延菌丝由于扩大了吸收表面积能吸收较多的土
壤 N 并转运给植物 ,此外 ,菌根真菌含有分解有机 N 的酶 ,
从而改变土壤中的 N 形式. 就象菌根能促进水分在植物体
中流动一样 ,有一种潜在势去提高 N 向根中的迁移 [31 ] . Fery
等[9 ]研究证明 ,一种共生关系中所固定的 N ,能够通过菌根
菌丝体向邻近的非固氮植物运输.
313 增强寄主植物光合作用及水分循环运转
赵士杰[37 ] 、杨兴洪等[33 ]在研究 AMF 对韭菜、西瓜等作
物生长影响时报道 AMF 通过促进 P 的吸收 ,提高了植株光
合速率并进而提高了品质. 姜德锋等 [1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
玉米接种 AMF 效应时发现 ,AMF 提高了玉米根系活力 ,显
著提高了叶片 CO2 的同化速率 ,特别是接种 Glom us versi2
f orme 的作用最为显著. 在干旱胁迫下 ,接种 AMF 处理还降
低了叶片水势、显著提高了蒸腾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光
合速率.
Graham 等[13 ]认为在干旱胁迫下 ,AMF 的菌丝可能起
有桥梁的作用 ,把根系与干旱状况下根系难于吸收的土壤水
分连接起来 ,因此菌根植株在干旱条件下也能维持较高的蒸
腾速率 ,从而降低了叶面温度 ,最终较非菌根植株有较高的
光合强度.
George 等[10 ]发现 ,菌根真菌可以促进从土壤到寄主植
物的水分运输 ,菌根对水流经土壤2植物2大气连续 ( Soil2
Plant2Atmosphere Continiuum , SPAC) 有正效应. Sylvia 等[29 ]
研究认为 ,菌根能够提高干旱和半干旱生境中的水分吸收 ,
且一般含有高水平的 P ,有时土壤干旱情况下 P 变得不可
利用 ,表明菌根提高了植物根系水分导度 ( Hydraulic conduc2
tivity) ,这是增强植物抗旱性或耐旱性的重要原因.
314 增强寄主植物的抗病性
菌根对某些植物病害有防治或减轻危害的作用 ,早在
20 世纪 40 年代就为人们发现 ,近年来 ,已不断被越来越多
的事实所证实[12 ,18 ] . 胡正嘉等[32 ]用 AMF 接种棉花 ,明显减
轻了棉花枯萎病的发生 ,病情指数下降 20 %左右 ,同时棉花
枯萎菌的存在不影响菌根菌的侵染. 刘润进等 [19 ]证明 ,AMF
41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 卷
接种棉花也可降低棉花黄萎病的病情指数 ,同时认为 ,AMF
与棉花黄萎病菌在植物根系上的侵染点具有相互竞争的作
用 :AMF 侵染点多 ,病原菌入侵就少 ;病原菌入侵点多 ,AMF
的感染就下降.
近年来 ,国内外不少研究人员发现 ,AM 还有减轻线虫
危害的作用. 如番茄接种 AMF Gigaspora gigantea 后 ,对
Globodera solancearum 的危害有较强的抗虫力 ,若用多种
AMF 的混合孢子接种 ,其效果更好 ,在烟草、燕麦、胡萝卜、
大豆等作物上也有同样的现象 [12 ,18 ] . 刘杏忠等[21 ]发现 ,大
豆 Heteroderaglyoines lohinohe 的孢囊内 ,除了有 AMF 外 ,还
有其他真菌同时定殖于同一个孢囊内. 许多研究结果表明 ,
具有 AM 的植物 ,特别是易感病品种 ,对线虫危害的确具有
一定的防治效果 ,但对已感染线虫病的植物再接种 AMF 则
意义不大.
4 AM 与农业生态系统
411 AM 对土壤及植物群落的生态效果
菌根关系对植物的一个重要意义是菌丝延伸到根围以
远土壤 ,直接吸收养分并运输给植物. AMF 趋向于形成一
个扇形菌丝体 ,高度分支的细小菌丝进入土壤 ,吸收从邻近
土壤或有机基质中释放出的养分. 有些情况下 ,菌丝也分泌
一些酶 ,能够分解复杂的有机物质.
生长在土壤母岩 (matrix) 中的菌根真菌 ,可以获得耗竭
区以外由植物根系创造的大量土壤磷 ,灌木树下的土壤磷浓
度在连续灌木沙漠中随时间而提高 ,但是在 AM 占据的相关
地区间磷浓度降低 ,看来菌根可能参与了这些代表干旱地区
特征的“肥沃之岛”的发育[ 24 ,32 ] .
Quintero2Ramos 等[25 ]发现 , Gigaspora 属的种类有利于
碳水化合物从植物向土壤生物群的流动 ,极大地促进了土壤
的聚集 ,而 Glom us 属的种类通过矿质营养的改善 ,有利于
根的侵染及植物的生长和生产. 真菌对土壤有机物的贡献在
根围生物学及营养供给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AMF 不仅直
接通过对矿质养分的吸收或排除影响植物营养 ,而且间接地
通过对土壤结构的改良影响植物营养 [30 ] .
菌丝桥 (link)能将植物群落内相同或不相同种的植物联
系起来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流 [1 ] ,也可将不协调环境中植物群
落或群丛间联系起来进行资源的再分配 ,高营养地块中的植
物被菌根菌丝与低营养地块中的植物相互联系起来 ,以减轻
物种间竟争而共同存在 [29 ] . 菌根通过对资源分配的调节而
调节着植物群落的组成、功能和相互作用的生长特征 [24 ] .
412 AMF 与土壤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
通过生态及生物技术方法可以提高土壤2植物双元系统
的稳定性 ,其中包括 AMF 在内的微生物间相互作用体现了
极其重要的生态意义. 根圈微生物 ( Rhizosphere microorgan2
ism)可通过多种方式影响 AM 的形成 [5 ] ,如作用于 AM 繁殖
体的萌发及 (或) AMF 与根系侵入点的建立. 国外有研究表
明 ,一些根圈微生物如芽孢杆菌或它们的细胞培养过滤物能
促进 AMF 中的 Glom us mosseae 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 ,大大
增加了根系上侵染点的数目 [22 ] . AMF 侵染根系包括从侵入
到丛枝、泡囊形成 ,直到与作物建立起共生关系的一系列过
程.目前为止 ,国内外很多学者都认为根圈微生物有促进
AMF 根部定殖的效果 ,并认为其机理有 :对底物的解毒作
用 ;去除 AMF 自己产生的有害物质 ;直接产生一些活性物
质如氨基酸、植物生长激素、维生素、有机酸等作为 AMF 的
营养物质 ;通过促进作物生长来简接促进 AMF 的繁殖和生
长 ;产生一些增加作物细胞膜渗透性物质 ,增加细胞分泌物
的数量 , 增加 AMF 的侵入点 , 从而提高 AMF 的感染
率[4 ,22 ] .
同时 ,在 AMF 与植物形成和发展菌根共生关系过程
中 ,帮助寄主植物从土壤吸收矿质养分和水分 ,同时可提高
植物对土壤胁迫条件的耐受性及植物激素的产生 ,并能影响
植物体内光合产物的分布. 之后 ,植物细胞尤其是根细胞膜
透性、根系分泌物和渗出物的组成与分布发生改变 ,进而影
响菌根系统周围土壤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分布类型及活性 ,
表现出一定的选择性 ,这就是所谓的菌根根圈效应 (Mycor2
rhizosphere effection) [5 ] . 国外学者研究资料表明 ,菌根根圈
既有促进效应也有抑制效应 ,视不同 AMF 和根圈微生物组
合而异. 当然 ,这与土壤营养及其他相关因素也有密切关系 ,
特异性根圈微生物能与不同 AMF 及土壤选择性建立互作
关系[7 ] .
413 环境因子及农业措施对 AMF 活性的调节
AMF 是土壤习居菌 ,它们的生长发育和生理功能除取
决于菌根真菌和寄主植物自身特性外 ,各种与其相关的生态
环境因子及农业措施都会影响到菌根真菌与寄主植株建立
共生关系的有效性. 土壤基质的一些特性会影响农作物菌根
结构的形成和 (或) 有效性. 一般来说 ,除极个别 AMF 较适
应高 P、N 土壤外 ,低到中等的土壤肥力有利于 AM 的形成
和功能的发挥. 特别是应用容器育苗菌根化技术时 ,育苗基
质的肥力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 (1) 选择有利于 AM 形成
及发挥作用的混合基质 ; (2) AMF 与有益根圈微生物的相互
作用[5 ] .
许多资料表明 ,随可溶磷肥施用量的增加 ,AMF 总体侵
染率下降. 并且 ,外延菌丝数量、丛枝密度以及侵入点数目都
与可溶磷肥施用量呈负相关 [6 ] . 从农业系统观点出发 ,可以
得出一些重要结论 : (1)土壤肥力水平低时 ,磷肥对 AM 活性
有促进效果 ; (2)达到相同产量时 ,菌根植株较非菌根植株所
需 P 素水平低 ; (3)存在一 P 素施用量上限 ,高于此水平 ,菌
根植株相对于非菌根植株不再表现生长优势 [6 ] . 所以 ,施用
缓效态磷肥及选择对 P 素营养高抗性基因型的真菌 ,有利于
更好地在农业实践中应用菌根技术.
也有研究资料证明 ,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 AMF 的生
长. 一般而言 ,寄主植株根系生长良好 ,发根多有利于菌根真
菌生长和菌根发育 ;而菌根真菌生长反馈促进了根系生长 ,
二者有相互促进的增益效应. 而且 ,菌根真菌孢子发芽及菌
丝的生长也要求质地疏松、通气良好的土壤条件 [16 ] ,故一般
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理化性质更有利于菌根的发育. 张美
5164 期 张 勇等 :丛枝菌根 (AM)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体系中的生态意义
庆[36 ]的试验表明 ,从土壤有机质 11. 25 %到 1. 04 %的土壤
中都有 AMF 的分布. 进一步研究发现 ,土壤中有机质是乙
烯的主要来源. Ishii[15 ]研究认为 ,土壤中低浓度乙烯 (0. 01~
0. 1mmol·L - 1 ) 促进 AMF 生长 ,高浓度乙烯 ( > 0. 2 mmol·
L - 1)抑制菌根真菌菌丝的延伸. 曾明[34 ]研究施肥对 AMF
的影响时认为 ,土壤中施入未腐熟有机物时 ,可产生大量乙
烯 ,从而抑制土壤中的 AMF ;而当土壤中施入腐熟有机物
时 ,释放低浓度乙烯 ,又可改良土壤结构 ,这时的土壤有机质
能够促进土壤菌根真菌的生长和菌根形成.
农业生态系统中 ,各种农业措施极大地影响菌根真菌的
密度与分布. 菌根真菌的孢子数目和种类构成都被不同的农
业措施所改变. 不同寄主可选择相对有效的菌根真菌基因
型 ,肥料的施用情况也对菌根产生影响. 除此而外 ,其他的农
业生产措施对 AM 的活性同样有影响 ,如耕作强度、移栽方
式、有机物施用、覆盖物有无、轮耕制度 (特别是包括非菌根
作物和休耕) 、灌溉措施、杂草管理、杀虫剂应用以及土壤重
金属含量等[5 ] .
5 AM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大多数农作物表现一定的菌根依赖性 ,在植株根系发育
过程中如能与适宜的菌根真菌形成良好的菌根结构 ,可提高
产量 ,改善品质. 实际应用中 ,应首先选择对菌根的依赖性较
大的、经济价值高的作物来进行 AM 生物技术的应用推广.
其次 ,对于通常需要苗床育苗或用营养钵育苗的经济作物 ,
接种 AMF 是非常方便而有效的. 特别是园艺作物中 ,应用
AM 生物技术提高作物产量更具优势.
一般认为 ,两种情况下接种 AMF 接种剂效果最明显 :
土壤中原有 AMF 对目标植株有益作用不明显 ;土壤中不存
在土著 AMF 或含量极低. 应用时还要注意 AMF 的有效性 ,
寄主植物的菌根依赖性 ,适宜接种处理的基质条件 ,有效的
接种技术及其他良好配套技术等一系列技术环节.
园艺作物通常是经济价值比较高的作物 ,习惯于苗圃或
营养钵育苗. 在苗圃或营养钵育苗的同时加入菌根接种剂 ,
经过培育形成菌根后 ,即为菌根化苗木 [20 ] . 将菌根苗移至大
田 ,可以提高苗木移栽成活率 ,促进生长 ,增加产量 ,改善品
质 ,这就可以用相对少的投入取得较高的回报率. 在果树及
花卉作物生产中 ,将 AMF 作为生物防护剂、生物促进剂、生
物肥料进行商业化生产已成为事实 [23 ] .
毫无疑问 ,AMF 应用于农业生产可以减少化学物质的
施用. 目前市场上已有商业化的 AMF 接种剂出售 ,且该技
术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也得到了证实 [5 ] . 相信当 AMF 接种剂
效能进一步得到提高后 ,AM 生物技术的应用将会成为农业
生产的一部分. AM 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缩短植物生育
周期 ,减少能量及化学物质的消耗 ,这不仅有利于经济价值
的增加 ,也有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
6 结 语
AM 共生体的关键作用可总结如下 : (1) 加速根系生长 ;
(2)提高对移动性低的无机离子吸收 ; (3) 加速养分循环利
用 ; (4)增强植物对不良胁迫 (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耐受力 ;
(5)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 ; ⑹提高植物群体的多样性 [5 ] .
我们应该认识到 ,AM 共生体是促进植物健康生长 ,提
高产量的一类基本因素. 通过筛选优势 AMF 接种剂 ,组配
适宜的寄主2真菌2栽培基质 ,可取得最佳收益. 特别是面对
当今一系列严重的资源、环境和生态问题 ,AMF 作为生物防
护剂、生物促进剂、生物肥料应用于农业生产 ,可以减少对环
境、生态不利的化学物质施用量 ;形成良好的土壤结构 ,保持
水土 ;促进寄主植物健康生长 ,利用生物因素防治病虫害.
尽管 AM 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体系中至今还没有得到
普遍的应用 ,但 AM 生物技术的有效性及其在生态环境和生
物资源保护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不容质疑的 ,由此所产生
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不可估量. 相信 ,AM 生物技术今后
会有大发展 ,在可持续生态农业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Ai W2D (艾为党) , Zhang J2L (张俊伶) , et al . 1999. Phosphorus
transfer via mycorrhizal hyphal links from red clover to rye grass.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10 (5) :615~618 (in Chinese)
2 Allen ,MF ,Boosalios M G. 1983. Effects of VA mycorrhizal fungi on
drought tolerance of winter wheat . New Phytol ,93 :67~76
3 Azcon2Aguilar C ,Bago B. 1994.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ost plant promoting an undisturbed functioning of the mycorrhizal
symbiosis. In : Gianinazzi S , Schuepp H eds. Impac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e 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and Natural Ecosystems.
Basel ,Boston :Birkhauser. 47~60
4 Azcon2Aguilar C ,Barea J M. 1995. Saprophytic growth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n :Varma A ,Hock B eds. Mycorrhiza Structure ,
Function ,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technoligy. Heidelberg :
Springer2Verlag. 391~407
5 Azcon2Aguilar C ,Barea J M. 1997. Applying mycorrhiza biotechnol2
ogy to horticulture :significance and potentials. Sci Hort ,68 :1~24
6 Barea J M. 1991. Vesicular2arbuscular mycorrhizae as modifiers of
soil fertility. In : Stewart BA ed. Advances in Soil Science. New
York : Springer2Verlag. 1~40
7 Barea J M ,Azcon R ,Azcon2Aguilar C. 1996. Interactions between
mycorrhizal fungi and rhizosphere microorganisms within the con2
text of sustainable soil2plant systems. In : Gange AC , Brown V K
eds. Multitrophic Interactions in Terrestrial Systems. Osney Mead
Oxford ;Malden ,Mass :Blackwell Science. 1~56
8 Barea J M ,Jeffries P. 1995. Arbuscular mycorrhizae in sustainable
soil plant systems. In :Varma A ,Hock B eds. Mycorrhiza Structure ,
Function , Molecular Biology and Biotechnoligy. Heidelberg :
Springer2Verlag. 521~560
9 Fery B ,Schuepp H. 1993. Transfer of symbiotically fixed nitrogen
from berseem( Trif oli um alexandrinum L . ) to maize via vesicular2
arbuscular mycorrhizal hyphae. New Phytol ,122 :447~454
10 George E ,Marschner H ,Jakobsen I. 1995. Role of arbuscular myc2
orrhizal fungi in uptake of phosphorus and nitrogen from soil. Spe2
cial issue on arbuscular mycorrhizae : bio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
an environmental sustainable biological agent . Crit Rev Biotechnol ,
15 : (324) : 257~270
11 Gianinazzi2Pearson V , Gollott A , et al . 1994. Gene expression and
molecular modif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plant responses to infection
by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In : Daniels MJ ed. Advances in
Molecular Genetics of Plant2Microbe Interaction. Vol 3. Dordrecht :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79~186
12 Gong M2Q (弓明钦) ,Chen Y2L (陈应龙) ,Zhong C2L (仲崇禄) .
1997. Mycorrhiz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Beijing : China
Forestry Press. 1~ 216 (in Chinese)
13 Graham J H , et al . 1987. Water relations of mycorrhizal and phos2
phorus fertilized non2mycorrhizal citrus under drought stress. New
61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4 卷
Phytol ,105 :411~419
14 Hattingh MJ , Gray L E , Gerdemann J W. 1973. Uptake and translo2
cation of 32 P2labelled phosphate to onion roots by endomycorrhizal
fungi. Soil Sci ,116 :383~387
15 Ishii T. 1996. Effect of several chemical compounds and Bahia grass
root extracts applied to soil on vesicular2arbuscular mycorrhizae for2
mation of citrus trees. J Jap Soc Hort Sci ,65 :68~69
16 Ishii T , Shrestha YH , Kadoya K. 1992. VA mycorrhizal fungi in
citrus soil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factors and number of the
spores. J Jap Soc Hort ,61 :166~167
17 Jiang D2F(姜德锋) ,Jiang J2H(蒋家慧) , et al . 1998. Effect of ar2
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on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rain
yield of maize. Sci A gric S in (中国农业科学) ,31 (1) :15~20 (in
Chinese)
18 Linderman RG. 1994. Role of VAM fungi in biocontrol. In : Pflrger
FL ,Linderman GR eds. Mycorrhizae and Plant Health. St . Paul ,
USA :Americn Phytopathological Society (APS) Press. 1~26
19 Liu R2J (刘润进) . 1996. The induc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sub2
stances of cotton by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dvances in Bio2
logical Control of Plant Diseases. Beijing : China Agricultural Uni2
versity Press. (in Chinese)
20 Liu R2J (刘润进) ,Li X2L (李晓林) . 2000. Arbuscular Mycorrhizae
and Application. Beijing :Science Press. 1~45 (in Chinese)
21 Liu X2Z(刘杏忠) , Liu W2M (刘文民) , Zhang D2S (张东生) .
1995.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ecilomyces lilacinus associated
with soybean cyst2nematode. Chin J Biol Cont rol (中国生物防
治) ,11 (2) :70~74 (in Chinese)
22 Long W2W (龙伟文) , Wang P (王 平) , et al . 2000. Research
progress on PGPR/ AMF interaction.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
学报) ,11 (2) :311~314 (in Chinese)
23 Lovato PE , Ginaninazzi2Pearson V , et al . 1996. The state of art of
mycorrhizas and micropropation. A dv Hort Sci ,10 :46~52
24 Marcel GA ,van der Heijden , et al . 1998. Mycorrhizal fungal diver2
sity determines plant biodiversity ,ecosystem variability and produc2
tivity. Nat ure ,396 :69~72
25 Quintero2Ramos M ,Espinoza2Victoria D , et al . 1993. Fitting plants
to soil through mycorrhizal fungi : mycorrhiza effects on plant
growth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Biol Fertil Soils ,15 :103~106
26 Read DJ ,Francis R ,Finlay RD. 1985. Mycorrhizal mycelia and nu2
trient cycling in plant communities. In : Fitter AH ed. Ecological In2
teractions in Soils. Oxford :Blackwell. 193~217
27 Sieverding E. 1990. Ecology of VAM fungi in tropical agrosystems.
A gric Ecosyst Envi ron ,29 :269~290
28 Smith SE , Gianinazzi2Pearson V. 1988. Physiological interactions
between symbionts in vesicular2arbuscular mycorrhizal plants. A nn
Rev Plant Physiol Plant Mol Biol ,39 :221~224
29 Sylvia DM , Williams SE. 1992. Vesicular2arbuscular mycorrhizae
and environmental stress. A SA S pecial Publication ,54 :101~124
30 van der Heijden ,Boller M GA , et al . Different arbuscular mycor2
rhizal fungal species are potential determinants of plant community
structure. Ecology ,79 :2082~2091
31 Varma A , Hock B. 1995. Mycorrhiza Structure , Function ,Molecu2
lar ,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 Berlin ,New York :Springer2Verlag.
1~28
32 Yang X2H (杨晓红) . 2001. Study in growth and bearing effect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on citrus tree and in their traits i n vit2
ro culture (Doctor Dissertation) . Chongqing : Southwest Agricultur2
al University. (in Chinese)
33 Yang X2H(杨兴洪) ,Luo X2S(罗新书) ,Liu R2J (刘润进) . 1994.
Influence of vesicular2arbuscular mycorrhizae on growth , yield and
quality of watermelon. J Fruit Sci (果树科学) ,11 (2) :117~119
(in Chinese)
34 Zeng M (曾 明) . 1999. Study of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 of arbus2
cular mycorrhizae on the citrus plants and their application (Doctor
Dissertation) . Chongqing :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in
Chinese)
35 Zhang J2L (张俊伶) . Li X2L (李晓林) , et al . 1996. Phosphorus
transfer via VA mycorrhizal hyphae link between roots of red
clover. J Chin A gric U niv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 (3) :9~14 (in
Chinese)
36 Zhang M2Q (张美庆) , Wang Y2S (王幼珊) , et al . 1996. The VA
mycorrhizal fungi of southeast coastal area of China Ⅱ. Four species
of Glom us . Acta Mycol S in (真菌学报) ,15 (4) :241~246 (in Chi2
nese)
37 Zhao S2J (赵士杰) ,Li S2L (李树林) . 1994. A physiological study
on VA mycorrhizal in promoting sweet pepper growth. Acta A gric
Boreali2Sin (华北农学报) ,9 (1) :81~86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张 勇 ,男 ,1977 年生 ,在读硕士 ,主要从事菌根
生物学研究 ,发表论文 5 篇. E2mail : zhangyong 916 @xin2
huanet . com
7164 期 张 勇等 :丛枝菌根 (AM)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体系中的生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