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大鸨的巢位选择研究



全 文 :大 鸨 的 巢 位 选 择 研 究 3
万冬梅1 ,2 3 3  高 玮1  赵 匠1 ,3  王海涛1  程瑾瑞1
(1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长春 130024 ;2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系 ,沈阳 110036 ;3 吉林师范大学生物系 ,四平 136000)
【摘要】 2000 年和 2001 年的 4~7 月连续两年 ,在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草原上采用野外
直接观测和样方法对繁殖期大鸨 ( Otis tarda)的巢位选择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大鸨是一种营地面松散
型群巢的大型鸟类 ,最近巢间距为 9m. 大鸨在繁殖期对巢位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首先表现在景观尺度上的
选择 ,大鸨巢多筑在海拔 190~230m 的草原岗坡的坡腰上 ,以偏南向的朝阳缓坡的坡腰上为多 ,最大坡度
不超过 8°,而且巢均筑在距车道不远的地方 ;其次表现在植被结构上的选择 ,大鸨倾向于选择枯草较厚、植
被密度较高且多数植物高度在 15~35cm 的地方营巢 ,但植被密度过高处却并不选择.
关键词  大鸨  巢位选择  草原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2) 11 - 1445 - 04  中图分类号  Q958. 11  文献标识码  A
On nest2site selection of Otic ta rda . WAN Dongmei1 ,2 , GAO Wei1 , ZHAO Jiang1 ,3 ,WAN G Haitao1 ,CHEN G
Jinrui1 (1 College of L if e Science , Northeast Norm al U niversity , Changchun 130024 ;2 Depart ment of L if e Sci2
ence, L iaoning U niversity , S henyang 110036 ;3 Depart ment of Biology , Jilin Norm al U niversity , S iping
136000)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2 ,13 (11) :1445~1448.
During April to J uly in 2000 and 2001 ,the nest2site selection of Otis tarda was studied by direct observation and
sampling method in the southeast grassland of Keyouqianqi in Inner Mongoli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tis tar2
da was one kind of big2sized bird built nests on the ground in sparse cluster , and the smallest distance between
nests was 9m. Otis tarda had a significant tendency in nest2site selection. Firstly ,this tendency was represented
under the scale of landscape. Most nests of Otis tarda were built on the mid2hill of grassland ,the elevation range
was from 190m to 230m ,most nests built on the slopes faced to sun , and the biggest gradient was not more than
8 degree. Moreover ,the nests were near to roads. Secondly , Otis tarda selected its nest2site according to vegeta2
tion structure. It tended to select nest2site with thick hay ,high vegetation density and grass height from 15cm to
35cm ,but would not select the place with over high vegetation density no nest .
Key words  Otis tarda , Nest2site selectioin , Grassland.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170141) .3 3 通讯联系人. 现联系地址 :辽宁大学生命科学系 ,沈阳 110036.
2002 - 01 - 07 收稿 ,2002 - 04 - 20 接受.
1  引   言
巢位选择是鸟类栖息地选择的一个组成部
分[6 ] ,巢位质量的好坏可直接影响鸟类的繁殖成功
率、雏鸟成活率 ,还可间接影响种群动态和群落组
成.鸟类的巢位选择是研究巢及巢周围一小块地方
的生态因子在鸟类选择巢位中的作用和地位 ,从而
揭示鸟类为什么在这个地方筑巢 ,在诸因素中哪些
因素起主导作用[10 ] . 因此 ,研究鸟类的巢位选择 ,不
仅有助于了解鸟类繁殖地的特征 ,而且将解释影响
鸟类繁殖地选择的主导因素 ,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而
言 ,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
都有着重要意义.
大鸨 ( Otis tarda) 又名地  、老  ,也有地方称
其为石  (雌性) 、羊须  (雄性) ,是典型的草原鸟
类 ,栖息在开阔的草原上 ,是干旱草原和稀树草原的
代表种类 ,在冬季和迁徙季节也常出现在河流、湖泊
沿岸和邻近的干湿草地. 其体态健美、羽毛华丽 ,又
不善飞翔 ,一度曾是人们非常喜欢的狩猎动物. 由于
草原的过度开发利用 ,使大鸨的可栖息生境日益减
少 ,再加上人类活动的干扰及滥捕滥猎活动的日趋
严重 ,大鸨已濒于灭绝. 目前大鸨已被国际自然与自
然资源保护联盟 ( IUCN) 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
书 ,还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附录 Ⅱ
中 ,我国亦将其列为国家 Ⅰ级保护动物. 大鸨只产于
古北区 ,分为 2 个亚种 ,指名亚种 ( Otis tarda tar2
da)主要分布于欧洲和亚洲西部 (德国、波兰、匈牙
利、印度、俄罗斯、中国等) ;东方亚种 ( O . tarda dy2
bowskil) 主要分布于东亚 (俄罗斯、蒙古、中国、韩
国、朝鲜等) . 俄罗斯的图瓦、蒙古西部、新疆东部似
乎是这两个亚种的分界线. 在我国境内 ,这两个亚种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2 年 11 月  第 13 卷  第 11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Nov. 2002 ,13 (11)∶1445~1448
均有分布 ,而且它们的分布区并不重叠 ,指名亚种主
要分布在新疆西部喀什、天山和中部吐鲁番盆地的
部分地区[23 ] ,数量为 2000~3000 只 ;东方亚种主要
在我国东北的中、西部及内蒙的中、东部地区繁殖 ,
繁殖种群数量约有 500~800 只[21 ] . 国外对大鸨的
研究绝大多数都是针对在农田或农田草地交错区中
繁殖的大鸨指名亚种 ,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栖息地
现状 和 种 群 数 量 变 动[1 ,2 ,9 ,11 ,16 ,19 ,20 ] 、繁 殖 生
态[3~5 ,7 ,17 ] 、食性[18 ] 、行为生态[8 ]等方面 ;国内对大
鸨的研究多集中在分布与数量调查[14 ] 、结构及生理
生化研究[21 ] 、简单的生态生物学观察[12 ,13 ,15 ,21 ]及
人工饲养[21 ]等方面 ,对栖息地选择尤其是巢位选择
研究至今仍是空白. 为此 ,我们于 2000 年和 2001 年
的 4~7 月连续两年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
翼前期东南部的草原对繁殖期大鸨的巢位选择作了
较系统的研究.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1  研究地区概况
研究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南部的
波状平原草甸草原上 ,119°31′~ 122°54′E ,45°39′~ 47°
42′N ,年均气温 4. 0 ℃,最大风力 9 级 ,地形波状起伏 ,坡度
3°~10°. 植物群落以小灌木山杏 ( A rmerniaca sibi rica) 为建
群种 ,散生在草原上 ,高 35~70cm ,盖度 13 %左右. 植株矮小
而稀疏分布 ,因此有利于大鸨的隐蔽和起飞时的助跑. 草本
植物则以线叶菊 ( Filif olium sibi ricum ) 、贝加尔针茅 ( S tipa
baicalensis) 、羊草 ( A neurolepidium chinense) 、隐子草 ( Cleisto2
genes sp . ) 等 为 建 群 种 和 优 势 种 , 另 外 还 有 野 古 草
( A rundinella hi rf araddi) 、大油芒 ( S podiopogon sibi ricus) 、火
绒草 ( Leontonpodium leontopodioides) 、委陵菜 ( Potentilla chi2
nensis) 、达乌里芯芭 ( Cymbaria dahurica) 、狼毒 ( S tellaria
cham aejasme) 、狼毒大戟 ( Euphorbia f ischeriana steud)及防风
( S aposhnikovia divaricata) 、远志 ( Polygaka tenuif olia)等.
212  研究方法
  根据雌鸨繁殖期的活动规律 ,找到大鸨巢 ,测定巢径、巢
深、巢处坡度、坡向、坡位、海拔高度. 然后以巢为中心 ,作 2m
×2m 样方为巢位样方 ,再在巢周围 30m 外随机选择 4 个
1m×1m 非巢样点作对照样方. 对巢位和对照样方分别观
测 :植物种类数、植物平均高度 cm、最高植物高度 cm、植物
密度、植被盖度、高度为 0~10cm、10~20cm、20~30cm 和
30cm 以上植物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裸地比例、枯草厚
度、枯草比例、羊草数量、隐子草数量、贝加尔针茅数量、线叶
菊数量 ,共计 16 个变量. 共选择巢位样方 20 个 ,对照样方 80
个 ,将 4 个 1m ×1m 对照样方合并为一个 2m ×2m 样方 ,然
后与巢位样方进行比较分析 ,用 T 检验检验样方间的差异
程度.
3  结果与分析
311  巢址选择
  大鸨是营地面巢的大型鸟类 ,巢非常简陋 ,只是
由雌鸨在开阔草原的坡地上刨一浅凹性的圆形坑
穴 ,多数巢中看不到任何巢材和内垫物 ,巢底土质较
细密、松软 ,也有部分巢中散在少许枯草茎、碎石子.
在总计 25 个巢中 ,无巢材的巢共有 18 个 ,占总巢数
的 72 % ,巢中有少许细、短枯草茎的巢有 5 个 ,占总
巢数的 20 % ,巢底铺有少量碎石子的有 2 巢 ,占总
巢数的 8 %. 巢径为 29~35cm ×30~38cm ,平均巢
径为 34. 05 ±2. 20cm ×31. 05 ±1. 78cm ,巢深为
3. 35 ±1. 45cm ,其中最深的巢为 6. 5cm ,最浅的只
有0. 3cm (n = 20) .
312  坡向、坡度、坡位及海拔高度的选择
  我们在野外共记录了 25 个大鸨巢 ,详细测量了
巢的各项指标. 结果表明 ,巢址所在地以偏南方向的
山坡上分布较多 ,共 19 巢 ,占总巢数的 76 % ,而在
西北及东北坡上则没有发现 (表 1) . 对坡度统计结
果表明 ,大鸨巢均筑在斜坡上 ,但斜坡的坡度都不大 ,
表 1  大鸨巢在不同坡向上的分布
Table 1 Distribution of Otis ta rda nests on different slope orientations
( n = 25)
坡向
Slope orientation
巢数
Number of nests 占总巢数的百分比Percentage of nests( %)
正南 South 9 36
正北 North 6 24
东南 Southeast 5 20
西南 Southwest 5 20
总计 Total 25 100
最大坡度不超过 8°,其中 ≤5°的斜坡上共有 17 个 ,
占总巢数的 68 % ;坡度为 5°~ 8°的巢有 8 个 ,占总
巢数的 32 %. 对坡位选择统计后发现 ,大鸨全部将
巢建在坡腰 ,其中以中坡腰和上坡腰为多 ,占总巢数
的 88 %.
  营巢处的海拔高度均值为 216. 35 ±13. 79m ( n
= 22) ,最高海拔高度为 232m ,最低海拔高度为
190m ,其中以海拔 210~230m 处营巢最多 ,占总巢
数的 68. 2 %.
313  巢位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
  巢位样方和非巢位对照样方的各栖息地变量的
平均值和标准差见表 2. 由表 2 可见 ,巢位处的植被
密度和高度小于 10cm 的植物数量极显著低于对
照. 对巢位的 16 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 (表 3) ,结
果表明 ,特征值大于 1 的主分量共有 6 个 ,其累计贡
献率达到 90. 9 % ,说明这前 6 个主成分几乎包含了
644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
表 2  大鸨的巢位与非巢位对照样方的栖息地变量比较
Table 2 Comparison of habitat variables bet ween Otis ta rda nests and
control sample plots( n = 20)
变量
Variable
巢位
Nest site
对照
Control site
F值
F value
植物种数 Plant species richness 18. 64 ±6. 62 21. 18 ±4. 87 1. 78
植物均高 Average height of plant (cm) 9. 65 ±1. 30 8. 64 ±1. 29 0. 28
植被密度 Vegetative density(plant·m - 2) 1922. 55 ±954. 24 3745. 73±1797. 60 2. 74 3 3
植被盖度 Vegetative cover score( %) 14. 45 ±6. 06 11. 81 ±6. 42 0. 01
0~10百分比 Percentage of 0~10 38. 73 ±10. 86 57. 07 ±15. 75 1. 40
10~20百分比 Percentage of 10~20 48. 05 ±14. 72 37. 50 ±13. 04 0. 26
20~30百分比 Percentage of 20~30 12. 91 ±12. 29 5. 24 ±5. 79 2. 16
30以上百分比 Percentage of > 30 0. 41 ±0. 66 0. 19 ±0. 45 2. 42
裸地比例 Percentage of bare ground( %) 54. 82 ±20. 84 67. 64 ±18. 40 0. 00
枯草厚度 Thickness of hay(cm) 0. 44 ±0. 22 0. 29 ±0. 19 0. 41
枯草比例 Percentage of hay( %) 44. 82 ±19. 24 43. 94 ±24. 77 0. 39
植物最高高度 Highest height of plant (cm) 41. 91 ±14. 97 2. 09 ±10. 58 0. 53
羊草密度 Hay A neurolepidium chinense (plant·m - 2) 173. 73 ±417. 12 165. 50 ±274. 61 0. 32
隐子草密度 Hay Cleistogenes sp. (plant·m - 2) 78. 91 ±78. 46 164. 20 ±187. 81 9. 80
贝加尔针茅密度 Hay Stipa baicalensis (plant·m - 2) 173. 55 ±239. 76 393. 70 ±439. 38 4. 88
线叶菊密度 Hay Filif olium sibiricum (plant·m - 2) 23. 09 ±60. 63 106. 80 ±164. 50 8. 653 3差异极显著 Fair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0~10百分比 :高度为 0~10cm植物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 ;
10~20百分比、20~30百分比、30以上百分比同理解释 Percenta ge of 0~10 :the percentage of the quantity
of plant whose height from 0 to 10cm in total quantity ;percentage of 10~20 ,percentage of 20~30 ,percentage
of > 30 can be explained as the explanation of the percentage of 0~10.数据为均值±标准差Data is mean±SD.
表 3  大鸨巢位选择的主成分分析结果
Table 3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result of Otis ta rda nest2site se2
lection( n = 20)
变量
Variables
主分量 Principal components
1 2 3 4 5 6
植物种数 Plant species richness 0. 41 0. 78 0. 30 0. 08 0. 04 - 0. 27
植物均高 Average height of plant 0. 90 0. 18 0. 19 - 0. 20 0. 16 0. 22
植被密度 Vegetative density 0. 21 0. 10 0. 11 0. 91 0. 16 - 0. 11
植被盖度 Vegetative cover score 0. 35 0. 74 0. 04 - 0. 19 0. 38 - 0. 24
0~10百分比 Percentage of 0~10 0. 05 0. 08 0. 83 - 0. 24 0. 19 - 0. 36
10~20百分比 Percentage of 10~20 - 0. 15 - 0. 01 - 0. 66 0. 23 - 0. 30 - 0. 54
20~30百分比 Percentage of 20~30 0. 13 - 0. 06 0. 01 - 0. 09 0. 19 0. 95
30以上百分比 percentage of > 30 - 0. 07 0. 04 0. 91 0. 17 0. 03 0. 22
裸地比例 Percentage of bare ground 0. 17 0. 09 0. 26 - 0. 62 - 0. 52 0. 17
枯草厚度 Thickness of hay - 0. 04 - 0. 44 0. 25 0. 14 0. 78 0. 32
枯草比例 Percentage of hay 0. 10 - 0. 57 - 0. 02 0. 67 0. 01 0. 23
植物最高高度 Highest height of plant - 0. 19 0. 90 - 0. 03 - 0. 12 - 0. 22 0. 29
隐子草密度 Hay Cleistogenes sp. - 0. 04 0. 20 0. 16 0. 08 0. 88 0. 13
线叶菊密度 Hay Filif olium sibiricum 0. 93 0. 03 - 0. 15 0. 16 - 0. 10 - 0. 20
贝加尔针茅密度 Hay Stipa baicalensis 0. 85 0. 04 0. 06 0. 07 - 0. 12 0. 30
羊草密度 Hay A neurolepidium chinense - 0. 35 - 0. 37 - 0. 30 0. 62 - 0. 12 - 0. 27
特征值 Total ( %) 4. 28 3. 14 2. 57 2. 10 1. 41 1. 05
贡献率 Percentage of variance( %) 26. 74 19. 62 16. 05 13. 11 8. 80 6. 58
累计贡献率 Cumulative( %) 26. 74 46. 36 62. 41 75. 53 84. 33 90. 90
16 个变量的所有信息. 其中线叶菊密度、植物均高、
贝加尔针茅密度对第 1 主分量的负荷量均较大 ,反
映大鸨喜在线叶菊和贝加尔针茅密度较大及植被较
高处营巢 ;植物最高高度对第 2 主分量的负荷量最
大 ,仍说明大鸨喜在有高草处营巢 ;植物高度大于
30cm 和小于 10cm 的数量占总数量的百分比对第 3
主分量的负荷量较大 ,同样也是反映了大鸨对巢周
围植被高度的一种选择 ;植被密度对第 4 主分量的
负荷量最大 ,表明大鸨喜在植被较密处营巢 ;隐子草
密度和枯草厚度对第 5 主分量的负荷量最大 ,反映
大鸨选择有隐子草及枯草较厚的地方营巢 ,之所以
选择隐子草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枯隐子草的高度都
较高 ,而较高的隐子草会给孵卵雌鸨提供较好的遮
蔽 ,在实际观察中也确曾发现有的大鸨巢周围有较
高的隐子草环绕 ;高度为 20~30cm 植物数量占总
数量的百分比对第 6 主分量的负荷量最大 ,它与第
1、2、3 主分量一样 ,都是反映大鸨对巢周植被高度
的一种选择. 综合 1、2、3、6 这 4 个主分量 ,说明大鸨
喜在植物高度大多在 20cm 以上的地方营巢 ,这个
高度对孵卵雌鸨来说 ,具有很好的遮蔽效果. 大鸨是
一种体型很大的鹤形目鸟类 ,雄鸨体重可达 11~
16kg ,雌鸨虽比雄鸨小 ,但体重也有 5~6kg ,所以当
雌鸨趴在巢上孵卵时 ,会将整个身体尽量贴近地面 ,
长颈缩回紧贴身体时 ,高度为 20cm 以上的植物恰
好可以很好地将其遮掩住 ,当感觉有什么异常动静
而伸长脖子四下环顾时 ,这一高度的植物又不会遮
挡视线 ,可以让它及时发现危险 ,便于采取相应对
策. 在两年的实际观测中 ,发现除了极个别的大鸨巢
外 ,绝大多数的圆形浅坑状巢周围都有高度为 15~
35cm 左右的植株或者位于巢的一侧 ,或者环绕在巢
的 3 面 ,只留 1 个出入口 ;少数则是将巢建在山杏树
的根部 ,依靠高度为 50~70cm 的山杏来隐蔽自己
或遮阳 ,遇有动静时 ,可从山杏灌木的缝隙间观望.
我们将以上 6 个主分量综合进行考虑 ,在植被结构
方面 ,可以将大鸨的巢位选择综合为 3 个因子 :植物
高度、密度因子和枯草厚度因子. 大鸨将选择枯草相
对较厚 ,多数植物在 15~35cm 高且植物分布相对
较密的地方营巢 ,但植被密度过高的地方却并不选
择.对巢位和对照样方的各项因子作逐步判别分析
(表 4) . 结果表明 ,植被密度、枯草厚度和高度为 10
~20cm植物数量是巢位选择的主要因子判别结果
表 4  大鸨巢位变量逐步判别分析结果
Table 4 Stepe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results of nest2site variables
步骤
Step
变量名
Variables
耐受系数
Tolerance
F值变化
F to remove
Wilks’λ值
Wilks’λ
显著性
Signific.
1 植被密度 Vegetative density 1. 000 13. 047 0. 002
2 植被密度 Vegetative density 0. 834 17. 969 0. 911
枯草厚度 Thickness of hay 0. 834 5. 414 0. 593 0. 001
3 植被密度 Vegetative density 0. 765 19. 276 0. 720
枯草厚度 Thickness of hay 0. 659 9. 633 0. 528
10~20百分比 Percentage of 10~20 0. 784 5. 979 0. 456 0. 000
表 5  判别函数系数
Table 5 Classif ication function coeff icients
因子
Component
费雪系数 Fisherh’s
NS CS
植被密度 Vegetative density - 6. 286 E - 04 1. 432 E - 03
10~20 百分比 Percentage of 10~20 0. 362 0. 229
枯草厚度 Thickness of hay 22. 500 10. 346
常数 Constant - 13. 711 - 9. 545
NS :巢位样方 Nest site sample ;CS :对照样方 Control site sample ,
744111 期                   万冬梅等 :大鸨的巢位选择研究  
表 6  逐步判别回代结果
Table 6 Classif ication results of stepwise discriminant analysis
样方
Sample
巢位样方
Nest site ( %)
对照样方
Control site ( %)
总计
Total ( %)
巢位样方 Nest site ( %) 100 0 100. 0
对照样方 Control site ( %) 0 100 100. 0
原始类型的准确率为 100. 0 %100. 0 % of original grouped cases correctly classi2
fied.
的准确率达 100 %. 逐步判别分析结果与主成分分
析结果基本一致. Fisher 线性判别函数见表 5 ,判别
结果的准确率达 100 %(表 6) .
4  讨   论
  巢位是鸟类繁殖行为的环境载体 ,是鸟类繁殖
期的栖息地 ,通过巢位选择 ,鸟类能找到一个相对适
宜的繁殖地点 ,以保证繁殖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这种
选择中 ,许多鸟类都倾向于选择那些能使其繁殖成
效最大而存活代价最小的营巢生境[22 ] . 从本研究结
果来看 ,大鸨是一种营地面松散型群巢的大型鸟类 ,
最大群巢区面积为 50. 4hm2 ,最小为 15. 4hm2 ,巢间
距最近的仅相隔 9m ,最多时曾在一个群巢区中发现
了 7 个巢. 而且我们发现大鸨在繁殖期对巢位具有
明显的选择性. 这种选择行为首先表现在景观尺度
上对营巢生境的选择 ,如它的巢大多筑在海拔 190
~230m 的草原岗坡的坡腰上 ,且以偏南向的朝阳缓
坡坡腰上为多 ,最大坡度不超过 8°,此种选择可令
它在孵卵期接受更多的阳光热量 ,而且缓坡令它视
野开阔 ,可随时发现危险的降临 ,便于及时采取对
策. 另外大鸨不选择东北和西北坡营巢 ,可能与当地
春季多刮西北和东北风 ,且风力较大有关. 其次表现
在对营巢的植被结构的选择上 ,多选择在枯草较厚、
植被密度较高且多数植物高度在 15~35cm 的地方
营巢 ,植物很高且很密处未发现过大鸨巢.
  在研究过程中 ,我们还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
就是大鸨均将巢筑在距车道不远的地方 ,对 25 个巢
的统计显示 ,巢最远距路 420m ,最近距路 13m ,其中
小于 100m 的占 40 % ,100~200m 之间的占 45 %.
多数研究显示 ,鸟类一般在选择巢址时是极重视安
全性的[10 ] . 为何大鸨偏偏将巢筑在看似不太安全的
道边呢 ? 通过两年的观察 ,我们认为 ,这是一种边缘
效应在起作用. 道边看似不安全 ,但对于草原小路来
说 ,往来的人或车很少 ,也极少有人在道上逗留 ,况
且大鸨视力极佳 ,孵卵时的警惕性非常高 ,时时将头
高高扬起环顾四周 ,发现危险时 ,迅速将头低下 ,颈
缩回 ,头紧贴地面 ,身体尽量下俯 ,借体羽的保护色 ,
很难被发现 ,因此 ,小路对它来说危险性并不大 ,相
反因为边缘地带的环境异质性及自然因子 (光照、温
度、通风等)的作用 ,使道边昆虫种类增多 ,植物生长
良好 ,增加了巢区附近的食物丰盛度 ,使孵卵期的雌
鸨觅食时间缩短 ,而将更多时间花在孵卵及警戒上 ,
从而可更好地保护卵和雏鸟 ,提高繁殖成功率.
参考文献
1  Alonso CJ ,Lane J S ,Dawson R , et al . 2000. Great Bustard otis tar2
da in Morocco :Status in spring 1999 and evidence of a decline in re2
cent decades. Oryx ,34 (2) :141~145
2  Alonso J C , Alonso JA. 1992. Male2biased dispersal in the Great
Bustard ( Otis tarda) . Ornis Scandinavica ,23 (11) :81~88
3  Alonso J C ,Alonso JA. 1996. The Great Bustard ( Otis tarda) in
spain : Present status , recent trends and an evaluation of earlier cen2
suses. Biol Cons ,77 (1) :79~86
4  Alonso J C , Morales MB ,Alonso JA. 2000. Partial migration , and
lek and nesting area fidelity in female Great Bustard. Condor ,102
(1) :127~136
5  Carranza J ,Hidalgo de Trucios SJ . 1993. Condition2dependence and
sex traits in the male Great Bustard. Ethology ,94 (3) :187~200
6  Cody ML. 1985. Habitat Selection in Birds. Fla :Academic Press ,INC.
7 Ena V , Martinez A , Thomas DH. 1987. Breeding success of the
Great Bustard ( Otis tarda) in Zamora Province , Spain ,in 1984.
Ibis ,129 (3) :364~370
8 Goriup PD. 1982. Distraxtion behaviour of Great Bustard. B r
Bi rds ,75 (6) :288~289
9  Hidalgo de Trucios SJ . 1990. World status of the Great Bustard
( Otis tarda) with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Iberion peninsula popu2
lations. Mis Zool ,14 (0) :167~180
10  Johnsgard PA. 1986. Pheasants of the World. Oxford :Oxford Uni2
versity Press.
11  Lane SJ ,Alonso JC ,Martin CA. 2001. Habitat preferences of Great Bustard
( Otis tarda) flocks in the arable steppes of central Spain :Are potentially
suitable areas unoccupied ? J Appl Ecol ,38(1) :193~203
12  Li L (李 林) , Wang J2H (王俊红) , Wang Y2L (王永礼) . 1993.
The Study of great bustard’s behavior , Chin Wildlif e (野生动
物) , (1) :29~31 (in Chinese)
13  Li L ( 李  林 ) . 1989. Endangering bird —Otis tarda. Chin
Wildlif e (野生动物) , (5) :40~42 (in Chinese)
14  Liu B2W(刘伯文) . 1997. The status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Great
Bustard in Northeast China. Ter Nat Resour S t udy (国土与自然资
源研究) , (4) :61~63 (in Chinese)
15  Liu B2W(刘伯文) , Guo Y2M (郭玉民) . 1999. Great Bustard ( Otis
tarda) . Chin Wildlif e (野生动物) ,20 (5) :23 (in Chinese)
16  Martinez C. 1992. Variation in flock size and flock type of Great Bustard
( Otis tarda) according to habitat . Misc Zool ,14 :161~170
17  Morales MB ,Alonso J C ,Alonso JA , et al . 2000. Migration patterns
in male Great Bustard ( Otis tarda) . A uk ,117 (2) :493~498
18  Lane SJ ,Alonso J C ,Alonso JA , et al . 1999. Seasonal changes in site
and diet selection of Great Bustard ( Otis tarda ) in north2west
Spain. J Zool ,247 (2) :201~214
19  Peris SJ ,Corrales L , Gonzalez N , et al . 1992. Surveys of wintering
Great Bustard Otis tarda in west2central Spain. Biol Cons ,60 (2) :
109~114
20  Redondo A , Tortosa FS. 1994. Status and hebitat use of a popula2
tion of Great Bustard in southern Spain. A vocetta ,18 (1) : 81~84
21  Tian X2H(田秀华) ,Wang J2J (王进军) . 2002. Chinese Great Bus2
tard. Harb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Press. (in Chinese)
22  Valkama J , Korpimaki E , Tolonen P. 1995. Habitat utilization ,diet
and reproductive success in the kestrel in a temporally and spatially
heterogeneous environment . Ornis Fennica ,72 (2) :49~61
23  Zheng Z2X(郑作新) . 1987. The Compendium of Chinese Avifau2
na. Beijing :Science Press. 195~196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万冬梅 ,女 ,1969 年 11 月生 ,博士 ,副教授. 主要
从事动物生态学研究 ,已发表论文 8 篇 ,参编著作 3 部. 联系
电话 : (024) 25825465
844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