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hosphorus in different media at upper reaches of Shandian River basin of north Hebei plateau

冀北高原闪电河流域上游不同介质体中总P分布特征



全 文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年月 第!卷 第∀期
# ∃ %& ∋ ( ∋ )∗ + , & − . ∗/ − 00.%∋ 1 ∋ # ∗ .∗ 2 3 , )4 5 6    , ! 7 8 9 : ; < :
冀北高原闪电河流域上游不同介质体
中总 0 分布特征 ‘
盛学斌 孙建中 戴昭华 冲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北京 ‘= => ?8
【摘要】 对冀北高原闪电河水库上游:= ≅ Α Β 长的河段的多介质体中总 0 含量及其动态变
化分析表 明 , 同源水体的总 0 含量各段不一 , 其 中最高量 7= 6 = > : Χ Α Δ’ . 一 ’ 8为最低量
7= 6 = : : > Α Δ ·. 一 ’8的; 6 倍 Ε 不同介质体总 Φ 含量 以土壤 7; Χ = : Α Δ ·≅ Δ 一 ’ 8Γ 淤泥 7   : Α Δ
·≅ Δ 一 ’8Γ 岩石 7? Χ : Α Δ ·≅ Δ 一 ’8Γ 水体 7= 6 = ? ? ? Α Δ ·. 一 ’ 8的排序递减 , 并随温度升高而增高 6
关键词 0 含量 闪电河流域上游 冀北高原
1 ΗΙϑΚ ΗΛΜ ϑΗΝ 5 Ο Π4 Κ4 Ο ϑΟ Κ ΗΙ ϑΗΟ Ι Ν Θ 0Π Ν Ι 0ΠΝ Κ Μ Ι Η5 Ρ ΗΘΘΟ Κ Ο 5 ϑ Α Ο Ρ Η4 4 ϑ Μ 00Ο Κ Κ Ο 4 Ο Π ΟΙ Ν Θ (Π 4 5 Ρ Η45, ΗΣ Ο Κ Λ4Ι Η5 Ν Θ 5 Ν Κ ϑΠ ∃ Ο Λ Ο Η 0∀4 ϑΟ4 Μ 6 ( ΠΟ 5 Δ Τ Μ Ο Λ Η5 , ( Μ 5 )Η4 5 Υ ΠΝ 5 Δ 4 5 Ρ 1 4 Η ς Π 4 Ν ΠΜ 4 7, Ο Ω
ΙΟ4 ΚΞ Π #触5 ϑΚΟ ΘΝ Κ ∋Ξ Ν 一∋ 5 Σ ΗΚΝ 5 Α Ο 5 之4 ∀ ( Ο ΗΟ 5 ΞΟΙ , − Ξ 4 ΡΟ Α Η4 ( Η5 ΗΞ4 , Ψ Ο ΗΖ 5 Δ  = = = >? 8一#Π Η二 6
) 6 助户 6 ∋ ΞΝ ∀6 ,    , ! 7∀ 8 9 : ;< : 6
[ Π Ο 4 5 4 ∀”? Ν 5 ϑΠ Ο Ρ ΗΙ ϑ ΚΗΛΜ ϑΗΝ 5 Ν Θ Φ ΠΝ Ι Φ Π Ν Κ Μ Ι Η5 ∴ 4 ϑΟ Κ , Ι Ο Ρ ΗΑ Ο 5 ϑ , Κ Ν Ο ≅ 4 5 Ρ ? =  4 ϑ ϑΠ Ο
Μ Φ Φ Ο Κ Κ Ο 4 Ο Π Ο Ι Ν Θ ( Π4 5 ΡΗ4 5 , ΗΣ Ο Κ Λ 4 Ι Η5 Ι Π Ν ∴ Ι ϑΠ 4 ϑ ϑΠΟ ϑΝ ϑ 4 ∀ 0 Ο Ν 5 ϑΟ 5 ϑ Η5 ∴ 4 ϑΟ Κ Ι ΘΚ Ν Α Ι 4 Α Ο
Ι Ν Μ Κ ΟΟ ? Ρ ΗΘΘΟ Κ Ο 5 ϑ ΘΚ Ν Α Ι ΗϑΟ ϑ Ν Ι ΗϑΟ , ϑΠ Ο Α 4 ] ΗΑ Μ Α 4 Α Ν Μ 5 ϑ ΛΟ Η5 Δ ; 6 ϑΗΑ Ο Ι Π ΗΔ Π Ο Κ ϑΠ 4 5 ϑ ΠΟ
Α Η5 ΗΑ Μ Α Ν 5 Ο 6 %5 Σ 4 ΚΗΝ Μ Ι Α Ο Ρ Η4 , ϑΠΟ Ο Ν 5 ϑΟ 5 ϑ Ν Θ ϑΝ ϑ4 ∀ 0 ? Ρ Ο Ο Κ Ο 4 Ι Ο Ρ Η5 ϑΠ Ο Ν Κ Ρ Ο Κ Ν Θ ? = Γ
Ι Ο ΡΗΑ Ο 5 ϑ Γ Κ Ν Ο ≅ Γ ∴ 4 ϑΟ Κ , 4 5 Ρ Η5 Ο Κ Ο 4 ΙΟ Ρ ∴ ΗϑΠ Η5 Ο Κ Ο 4 Ι Η5 Δ ϑΟ Α Φ Ο Κ 4 ϑΜ Κ Ο 6
⊥ Ο _ ∴ Ν ΚΡ Ι 0Π Ν Ι Φ ΠΝ Κ Μ Ι Ο Ν 5 ϑΟ 5 ϑ , + Φ Φ Ο Κ Κ Ο 4 ΟΠ Ο Ι Ν Θ ( Π 4 5 Ρ Η4 5 , ΗΣ Ο Κ Λ4 Ι Η5 , & Ν Κ ϑΠ ∃ Ο Λ Ο Η
Φ ∀4 ϑΟ 4 Μ ·
 引 言
0 是地球系统维系生命的重要元素之
一 , 亦是构成生物肌体并参与代谢过 程的
必不可少元素 6 0 的丰缺将直接关系到 0
环境的优劣 、含量与其动态变化 , 对于有效
调控 0 元素 、优化 0 环境等将有重要的理
论与实际意义 6
目前国 内外对 0 元素的研究 ⎯Χ6 ? ·剑 主
要 集中于 不同土壤 中无机 0 的形 态 、分
级 、有效性等机理性的研究 Ε 不同肥力水平
土壤 0 与生物产量相关性等应 用性 的研
究和单一介质体中 0 含量与传输规律的
研究 ;个方面 , 而在同一地 区同时对多介质
体总 0 含量及 其动态变化 的研 究则报道
不多 6 为此 , 笔者进行了尝试 6
: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6  自然概况
闪电河流域今为滦河水系上游 , 源于冀北高
原东南的东猴岭下 , 为数支水流清澈 、 常年不涸
的山泉组成 6 自丰宁县黑 山咀入沽源县境后 , 沿
东北向经洋桥唐出境 , 境内长近?= ≅ Α , 其中闪电
河上游段长 约 := ≅ Α 6 该流域因河水长期侧向侵
蚀 、堆积 , 河曲发育 Ε 也因河流屡屡下切 , 两岸形
成了冲积阶地 Ε 再上则为疏缓山丘 6 岸旁有带状
展布的全新统冲积地层 6 开阔平坦的河漫滩下湿
地上发育着轻度盐化草甸土和沼泽化草甸土 , 其
中:级河漫滩的低洼地上 生长着羊草 、寸草 、 苔
草、马蔺 , 同时伴有蒲公英 、萎陵菜 、车前子 、报春
花等杂草 Ε 级河漫滩与沼泽滩上生长着以莎草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6
   ?年Χ 月Χ 日收到 , Ι月 : ; 日改回 6
: Χ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卷
科为优势种的沼泽型植被6
该区属温带半干早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 年均
气温  6 Χ ℃ , 极端气温均差 != 6 ? ℃ Ε 年均降雨量
Χ : Α Α ,年均蒸发量 ! > > Α Α ,蒸降比为Χ 6 : 9 Η ,
其中降雨量的!= 写左右集中于 < 月 ,年均风速
Χ 6 Α · 9 一 ’ ,年均大风 日数 : 6 ; Ρ , 以 Χ 卜 ?月多 , 风
常伴沙尘暴 6年均无霜期 = Ρ , 最长 : Ρ , 最短
仅 = Ρ , 初箱始于 月上旬 , 终霜止于 ?月下旬 , 为
年 熟耕作制 6
:6 : 样品采集
样品采集始于    ;年 ?月中旬 , 止于 = 月上
旬 6 在此期间 , 共采集水样 ?次 , 平均每月 次 6土 、
淤泥 、岩石样各采集 :次 , 采集时间为    ;年 月
: 日和 = 月: 日6 水与淤泥样均采自闪电河中 ,
土样采 自闪电河岸的河漫滩湿地 , 按土壤发生层
次采 , 采样深度 ?= 6 ; Ξ Α , 岩石样采 自河旁低缓山
丘的中生代侏罗纪火山岩 7图8 6
= 东道沟
全、 “前石头坑 Β 丫器攫 Ω 6ΝΑ 。西“嘴 。留” 十6 = 东沟门
∗双脑包 ∗黑山嘴牧场 猛 Ν 北庙
= 扭铁炉 = 赵家营子
6
= 沙梁庙
后老羊圈 扎拉营子
吠宏山 ∀ 小
。 三道沟 8 大滩
Φ  !“Α
图  冀北 高原 闪电河流域上游不同介质体样品采集位
且图
/ ΗΔ 6  Ι≅ Ο ϑ ΟΠ Ν Θ , 4 Α Φ ∀Η5 Δ , Ηϑ。 。 ϑ 。 Φ ΦΟ 9 9 Ο 4 Ο Π应? Ν Θ Ι Π 4 5 Ω
Ρ Η4 5 , ΗΣ Ο Κ Λ 4 Ι Η5 Ν Θ 5 Ν Κ ϑΠ ∃ Ο Λ Ο Η Φ ∀4 ϑΟ 4 Μ 6
: 6 ; 样品分析
水样经硝酸 一高氯酸消解后待分析 0⎯ :」6 土壤
与沉积物经 自然风干 , 用木棒压碎 , 过筛以去除
砾石 , 并混匀 6 取混匀样用硫酸一高氯酸溶解 , 收集
滤液并定容 , 待测川 6 岩石样经粉碎 , 过  = = 目筛 ,
用碳酸钠进行高温碱熔 , 再经浸取 、过滤 、定容后
待测 6 待测样中 0 的含量均用铝锑抗比色法测
定 6
; 结果与讨论
; 6  不同河段同源水体总 0 含量的差异
由表 得知 , 同属 闪电河水库上游段的
河 中缓流水体 , 在 := ≅Α 长的 个取样点
中 , ?次来样分析结果均显示 , 各段总 0 含
量不一 , 以三旗村最高 7= 6 = > : Χ Α Δ · . 一 ’8 ,
沙梁庙次之 7= 6 = ! : ; Α Δ · . 一 ’8 , 其它 依次
为黑山咀 7= 6 = Χ = Χ Α Δ · . 一 ’8 、水库 7= 6 = :  =
Α Δ · . 一 ’8 、东沟门 7= 6 = :  Α Δ · . 一 ’8和北庙
7Ν , = : : > Α Δ · . 一 ‘8 6 其中最高值为最低值
的; 6 倍 6
表  闪电河流域上游不 同河段水中总 0 的平均含最
介 Λ∀Ο  #Ν 5 ϑΟ 5 ϑ Ν Θ ϑ Ν ϑ 4 ∀0 Η5 ∴ 4 ϑΟ Κ 4 ϑ Μ 0 0Ο Κ Κ Ο 4 Ο Π Ο Ι Ν Θ
( Π 4 Ν Ρ Η4 5 , ΗΣ Ο Κ Λ 4 Ι Η5
样点 采样次数 总 0 含量7源头向 Ι Μ 5 、Φ ∀9 5 Δ # Ν 5 ϑΟ 5 ϑ Ν Θ
下游方向 8 ϑ ΗΚ5 Ο Ι ϑ Ν ϑ 4 ∀ 0
? ΗϑΟ 7Α Δ · . 一  8
沙梁庙 ( Π4 ∀Η4 5 Δ Α Η4 Ν Ι , = 6 = ! : ;
北 庙 ΨΟ ΗΑ Η4 Ν ? = 6 = : : >
东沟门 1Ν 5 Δ Δ Ν Μ Α Ο 5 ? = 6 = : ‘∀
黑山咀 ∃ Ο ΗΙ Π 4 5 Υ Μ Η ? = 6 = Χ = Χ
三旗村 ( 4 5 α ΗΟ Μ 5 ? = 6 = > : Χ
水 库 , Ο Ι Ο Κ Σ Ν ΗΚ ? = 6 = :  =
不同取样点 同源水体总 0 含量差异
的原因 , 一是可能与取样点所在点位的沉
积物 7或土壤 8本底 0 含量不同有关 , 本底
含量高者 , 释入水 中的 0 量则多 Ε而低者 ,
进入河水的 0 量就少 6 二是可能与不同河
段 沉积物 7或土壤 8的理化性质不同有关 6
若某段河底沉积物 7或土壤 8的粘粒 比例
高 , 则对 0 的吸附力表现强 , 河水携带的 0
相应被该段截 留的就多 , 而残留于河水中
的 0 量就少 Ε 反之 , 若粘粒 比例低 , 则吸附
06 的能力就弱 , 因而河水在该段被截 留的
0 量就少 , 相应 河水中所残 留的 0 量就
多〔, Ε 6
; 6 : 不同河段不同介质体总 0 含量特征
比较表 :后可看出 , 同一取样点或不同
取样点 , 不同介质体的总 0 含量 不一 各
点总 0 含量均以土壤 Γ 淤泥 Γ 岩石 Γ 水
体的顺序递减 6 若把蒋高明等 ⎯Ζ 对同一地
区 Χ 种植物 7小麦 、筱麦 、亚麻 、 豌豆 、蚕豆 、
∀期 盛学斌等 9冀北高原闪电河流域上游不同介质体中总 0分布特征
马铃薯 、玉米 、青杨 、滨篙 、冷篙 、寸草苔 、萎
陵菜 、小红柳 、马兰 8总 0 含量的研究结果
作一 比较 , 则该 区 ?种介质体的总 0 含量
排 序 , 为 土 壤 7 ; Χ = : Α Δ · ≅Δ 一 ‘ 8 Γ 淤泥
7   : Α Δ · ≅Δ 一 ‘8Γ 植物 7  = Α Δ · ≅ Δ 一 ’8
8 岩石 7? Χ : Α Δ · ≅ Δ 一 ‘8Γ 水体 7= 6 = ? ? ; Α Δ
· . 一 ‘8 6 土壤总 0 量最高 , 水体 最低 , 且高
者往往为低者的万倍以上 6
表 : 闪电河流城各河段区不 同介质中总 0 的含6
[ 4 Λ ∀Ο : # Ν 5 ϑΟ毗 Ν Θ ϑΝ ϑ4 ∀ 0 Η5 6 =  , 加Ρ Κ ΝΞ ≅ , ∴ 4 ϑΟ Κ 二Ρ
Ι Ο Ρ ΗΑ Ο5 ϑ 4 ϑ Μ 00 Ο Κ ΚΟ 4 Ο 卜璐 Ν Θ Ι七4 5 Ρ Η4 5 , ΗΣ ΟΚ Λ 4Ι Η5
样点
7源头向
下游方向 8
( Ηϑ Ο
土壤类型
( 〕ϑ ∀
%_ 0Ο
总 0平均含量
β Ο 4 5 Ο Ν 5 ϑ Ο 5 ϑ Ν Θ Κ Ν ϑ4 ∀ 0
淤泥
Ι Ο Ρ 卜
分析结果 , 亦大体与上述结论相吻合 6 对同
点不 同期 的水样总 0 分析结果表明 7表
; 8 , 从 ?月中至 月初 的= ∗ Ρ 里 , 随着温度
的幅度性升高 , 水体总 0 量亦不同程度地
增高 Ε 月份该区温度 陡降 , 水体总 0 量亦
大幅度下降 6 以黑山咀点为例 , ?月! 日第
次样品总 0 分析结果为 = 6 = = > ; Α Δ’ . 一 ’ ,
而此期的气温为 5 ℃ 7表Χ 8 , 月: 日第 :
次样 品总 0 分析 结果为 = 6 = = = ! Α Δ · . 一 ‘
时 ,此期的气温为 ? 6 Χ ℃ , 与第 次相 比略
表 ; 不同采样时 问闪电河流城上游不同河段水中总 0
的含ϑ
[4 Λ ∀Ο ; # Ν 5 ϑΟ5 ϑ Ν Θ Φ ΠΝΙ Φ Π Ν Κ Μ Ι Η5 , 4ϑΟ Κ 4 ϑ Μ 0讲Κ Κ Ο 4Ο ΠΟΙ
7Α Δ ·
≅ Δ 一 ∀ 8
邺Ε 心Κ ( Π
6 5 Ρ Η自5
采样点 7源
, ΗΣΟ Κ Λ 口, Η5 Η5 Ρ ΗΘΘΟ Κ Ο 5 ϑ ϑΗΑ Ο
头 采样次数 采样时间
沙梁庙( Π4 χΗ4 5 Δ Ω
 ∀∀ 4 Ν
东沟门1 Ν 5 Δ Δ Ν Μ Ω
了5 Ο 5
黑 山咀
∃ Ο ΗΙ Π 4 5 Υ Μ Η
盐化草甸土 一  ;(4 ∀Η5 Ο Α Ο 4 Ω
Ρ Ν ∴ _ ? = 
Χ ! : = 6 = ! : ;
向下游方 向8
( ΗϑΟ (4 Α
0∀Η5 Δ
ϑ%5 ∀Ο Ι
( 4 Α Φ ∀Η5 Δ
Ρ 4 ϑΟ
0 含量0 Ο Ν 5 ϑ Ο 5 ϑ
7Α Δ · . 一  8
水∴4ϑ7Α∀创
 ! 曰,七∀#门∃ %&∋山(屯∋#
, )∃∗壤+,−#
创./汤一召
沙梁庙
. 0 1 −,1 & # 2 ,1 / 3 43
盐化草甸土 56 7 (. 1 −,& 8 2 8 1 9
: / ; < = % 55
6 > 7 ? % ≅ ( 5
% % 6 % 6
5沂()+>7−&扮
三旗村. 1 & Α ,8 Β &
沼泽化草甸土 6 % 6 (ΧΔ # # < 2 8 1 9: / ; < = % 55
沼泽化草甸土 ( % 7 > Ε 5Ε % % 7 ≅ 6
: :访< = % 55滁几
由表 ≅还可看出 , 上述 6种介质体间的
总 Φ 含量似 呈一 定相关 性 , 且 相关 度较
好 大体是岩石 与土壤 )或沉积物 +的总 Φ
含量高者 , 水体的总 Φ 含量亦 相应高 , 反
之则 低 除水体的总 Φ 含量非 常小之外 ,
其它 6种介质体的总 Φ 含量大致比为 () 土
壤 + 3 6) 淤泥 + 3 >) 植物 + 3 −) 岩石 + 其原因可
能与介质体 自身的 Φ 含量差异有关 , 亦可
能与其岸的土壤发育程度不一 、培肥条件
不等有关 , 或者可能与成土过程 中的生物
累积和淋滤的相对强弱有关
> > 不同介质体的总 Φ 含量与采集期温
度的关系
据报道∃‘·’· ’“ , ’‘三, 增温利于土壤等介质
体对 Φ 的吸附 , 且增温越高 , 吸附量越大
作者对不 同温度 季节所采各 介质体总 Φ
黑 山咀 、
Γ 8 ,Η 0 1 & Ι Β ,
北 庙
玖, ,2 ,1 /
三旗村
. 1 & Α ,8 Β &
% % % = 5
% % % 5 6
% 5 6 5 %
% ≅ % % %
% % 5 6 %
% % % 7 >
% % % % Ε
% % Ε Ε %
% 5 % % %
% % 5 (%
% 。 %% ( ≅
% % % 5 5
% % 5 (%
% %ϑ % %
% % % % ϑ
% % % ( Ε
% % % 5>
% > Ε ≅ %
% % ≅ % %
% % 5 ≅ %
东沟门
Κ/ & # # / Β 2 8 &
Ε ≅ =
ϑ 5
5 % 5 ≅
= 5 Ε
( ≅ 5
Ε ≅ =
ϑ 5
5 % 5 ≅
= 5 Ε
( ≅ 5
Ε ≅ =
ϑ 5
5 % 5 ≅
= 5 Ε
( 。 ≅ 5
Ε ≅=
ϑ 5
Λ ? 5≅
= 5Ε % % % ( Ε
水 库
Μ 8 Η 8 ∋ Ν / , ∋
( ≅ 5
Ε ≅ =
ϑ 5
5% 5 ≅
= 5 Ε
( ≅ 5
Ε ≅ =
ϑ 5
5 % 5 ≅
% % % 6 %
% 。 ) +6 6 %
% % ( % %
% % 5 ( %
% % % > ≅
% % % % 7
% % % 67
% % ϑ (%
% % 6 % %
: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卷
有下降Ε 当 !月:? 日气温升至  > 6 ℃时 , 第;
次 样 品 总 0 含 量 则骤 升 为 = 6 = ! ! = Α Δ ·
. 一‘ , 为第 次的  6 ;倍 , 第 :次的  = 倍 6 而
同期的气温则分别增加 ! 6  ℃与 : 6 ! ℃ Ε
进入 > 、 月气温仍维持较高 7∀ 6 Χ ℃ 8时 ,
第 Χ次样品总 0 含量 仍继 续升高 7= 6  = = =
Α Δ’ . 一 ‘8 Ε 而当气温 由月的 = 6 ; ℃降至
 =月的; 6  ℃时 , 第?次水样的总 0 含量则
降至 = 6 =  = Α Δ · . 一 ’ ,  、  =月相 比 , 后者 比
前者降低了 6 ;倍 6 其它各点也有相似规
律 6
表Χ 不 同时问闪电河上游各河段水中总 0 的含最与月
均气温 、降水量 问的关系
[ 4 Λ ∀Ο Χ , Ο∀4 ϑΗΝ 5 Ι Π ΗΦ Ι ΛΟ ϑ∴ Ο Ο 5 Ξ Ν 5 ϑ Ο 5 ϑ Ν Κ ϑΝ ϑ 4∀0 Η5 ∴ 4ϑ Ο Κ
4 5 Ρ ϑ ΟΑ 钾 Κ 4 ϑ Μ Κ Ο 4 5 Ρ Φ Κ Ο ΟΗ0Ηϑ 4 ϑΗΝ 5 4 ϑ Μ 00Ο Κ Κ Ο 4 ΟΠ ΟΙ Ν Θ
( Π 4 5 Ρ Η4 5 , ΗΣ ΟΚ Λ 蟹 Η5
月 份 降水量 气 温 0 含量β Ν 5 ϑΠ 0 Κ Ο Ο Η0Ηϑ 4 ϑ ΗΝ 5 [ Ο Α Φ Ο Κ 王∀ϑ Μ Κ Ο 0 Ο Ν 5 ϑΟ 5 ϑ7Α Α 8 7亡 8 7Α Δ ·. 一 ∀ 8
= 6 = = =
= 6 = = 
= 6 = ? ; ;
Χ 结 论
Χ 6  闪电河水库上游近 := ≅ Α 长河段的
同源水体 , 0 的总含量在各段不一 , 其中最
高含量为最低含量的 ; 6 倍 , 说明各段河底
沉积物 7或土壤 8的性质和对 0 的截留程
度不同 6
Χ 6 : 该河段不 同介质体总 0 含量具一定
的差异性 , 土壤最高 , 水体最低 6 总 0 含量
的排序为土壤Γ 淤泥 Γ 岩石Γ 水体 6
Χ 6 ; 土壤对 0 的吸附与温度呈正相关 ,
温度 升高 时 , 利于 0 吸 附反应进行 , 使 0
吸附量增大 , 总 0 含 量高 Ε 温度降低 则反
之 6 掌握这一规律 , 在作物施肥时 , 除抓住
因土看苗等基本环节外 , 同时需把握 0月巴
施入时的季节温度 , 以充分发挥 0 的有效
性 , 提高生物产量 6
参考文献
  6 =
= 6 = Χ ;
= 6 =  ?
巧> =东
6
6⋯==曰月了 5ΖΟΠΔΘ6
表= 不同采样时期闪电河流域上游各河段区不同介质
中总 Φ 的含孟
Ρ 1 Π −8 = ∀ / & Σ 8 & Σ / Τ Σ/ Σ 1 − Φ ,& = % 55 , ; 1 Σ 8 ∋ 1 & : Η 8 : , 2 8 & Σ 1 Σ
Β −, 讲 ∋ ∋ 8 1 Υ 0 8 Η / Τ . 0 1 & : ,1 & Μ ,Ν 8 ∋ Π 1 Η ,& ,& : ,Τ∋8 ∋ 8 & Σ Σ, 2 8
含量水Φ泥量
Φ
淤含采祥时间
.1 2 ς −,& #: 1 Σ 8
样点数
Ω Β 2 Π8 ∋
/ Τ Η ,Σ 8 .8 : ,2 8 & Σ
) 2 # ·
! # 一 − +
Ξ 1 Σ8 ∋
) 2 冬
∃ 一 ’
3# ΨΦΔ叫一3
卜.们#上Ζ当矛、
几!
( 。 ≅ 5
5 % 5≅
> ≅ 7 >
> 6 % ϑ
(竺[ )+ Ε叹+ %
% % 5 7 6
% % 5= > >
由表=可知 , 虽然介质体是土壤与淤泥
等 , 但总 Φ 量 同样随温度升高而递增 , 总
趋势与水体大体一致 , 这是因为土壤等介
质体 Φ 吸附的温度效应为吸热反应 , 温度
升高易促进 Φ 吸附反应 进行 据杜建军 Λ(
研究计算 , 土温每升高 5 ℃ , Φ 的最大吸附
量可增加 % 57 ∴ 4 再者 , 对雨 、温同步 )表6 +
的闪电河流域上游此时正值作物和天然植
被的生长旺期 , 利于生物累积 Φ
5 土壤农业化学 常规分析方法编写委 员会 5ϑ 7> 土
壤农业化学常规分析方法 土壤确的分析 北京 3 科
学 出版社 , ϑ =一 5% 7 · 。
≅ 水和废水监 测分析方法编 写委员会 5 ϑ 7 ϑ 水和废
水监测分析方法 ) 第 >版 + 、 北京 3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
社 , ≅7 % ] ≅ 7 (
> 尹没清 、兰 智文 、晏维金 5 ϑ ϑ = 白洋淀水陆交错带
对陆源营养物质的截留作用初步研究 应用生态学
报 ,‘) 5 + 3 Ε( ] 7 %
6 刘宗衡 、周晓芬 5 ϑ ϑ ≅ 河北省土壤碑家和磷肥施用
技术 土壤 , ≅ 6 ) ≅ + 3 ΕΕ ] Ε ϑ
= 沈仁芳 、蒋柏落 5 ϑ ϑ ≅ 石灰性土壤无机礴的形 态
分布及其有效性 土壤学报 , ≅ ϑ) − + 3 7% ] 7=
‘ 杜建军 、张一平 、白锦 鳞 、尹志鹅 5ϑ ϑ > 陕西几种土
壤 磷吸 附特 征及 温度 效 应的研究 土壤通报 , ≅6
) ≅ + 3 ≅ 6 5 ] ≅6 >
, 曹志洪 、李庆建 5 ϑ 7 7 黄 土性土壤对确的吸附与
解吸 土壤学报 , ≅ = ) > + 3 ≅ 57 ] ≅ ≅ (
7 蒋柏藩 、顾益初 5 ϑ 7 ϑ 石灰性 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
的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 , ≅ ≅ ) > + 3 =7 一 ((
, 蒋高明 、韩荣庄 5 ϑ ϑ = 闪电河流域 (种农作物磷元
素含量动态变化及其在植物体内的迁移规律 植物
生态学 报 , 5 ϑ ) 6 + 3 > ≅ϑ ] > > (
5 % Χ1 ∋ ∋ / ; Ω  5ϑ Ε 7 Ρ 0 8 : 8 Η 8 ∋ ,ς Σ ,/ & / Τ ς 0 / Η ς 0 1 Σ8
1 : Η / ∋ ΦΣ ,/ & 8 Β ∋ Ν 8 Η  = % 该5 . Υ , , ≅ ϑ 3 6 6 Ε ] 6 ( ≅ ·
5 5 . ς / Η ,∋ / , ⊥ 5 ϑ 7≅ Δ & Σ 0 8 Β Η 8 / Τ Σ 0 8 ∃ 1 & # ∋& Β ,∋ _ 9
Α Β 1 Σ ,/ & ,& Σ卜8 ,& Σ8 ∋ ς ∋ 8 Σ1 Σ ,/ & / Τ “ ⎯ : Η / ∋ ς Σ ,/ & α ς 0 8 9
& / 2 8 & 1 3 5 Ρ 0 8 “ Σ ; / 一Η Β ∋ Τ1 8 8 ” ∃ 1 & # 2 Β ,∋ 助Β 1 9
Σ ,/ & = %了5 . Υ , . / 8 ⎯ , &  , 6‘3 5 5 6 Ε一 5 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