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omparative study 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hilly latored soils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in south subtropics

南亚热带不同植被下丘陵赤红壤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全 文 :南亚热带不同植被下丘陵赤红壤结构
特征比较研究*
钟继洪  谭  军  郭庆荣  骆伯胜  卓慕宁  黄湘兰
(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广州 510650)
摘要  比较研究了南亚热带几种植被下丘陵赤红壤结构特征. 结果表明, 丘陵赤红壤的
结构随着植被的演退而退化.表现在表土砂化,即砂粒含量相对增加, 粘粒含量相对减少;
土壤结构稳定性下降,主要体现在较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减少;土壤孔隙性变差, 主要体
现在容重增加和较大孔径的孔隙减少. 自然赤红壤容重增加、较大孔隙减少更为明显; 耕
型赤红壤结构稳定性下降,表土砂化更为突出. 研究结果揭示, 由植被演退引起的土壤有
机质减少,是丘陵赤红壤结构退化的主要内在因素.
关键词  丘陵赤红壤  结构特征  南亚热带
Comparative study on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hilly latored soils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in south subtropics. Zhong Jihong , Tan Jun, Guo Q ing rong , Luo Bosheng, Zhou Muning,
and Huang Xianglan ( Guangdong Institute of Ecological Env ir onmental and Soil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 Chin. J . A pp l . Ecol. , 1998, 9(4) : 359~ 364.
The study shows t hat wit h the backward succession of vegetation, the lator ed soils suffer ed
structur al degradation, w hich was characterized by the sandification of surface layer with rela
tively incr easing content of sand grains and decreasing content of clay gr ains, the lowering ag
g regate stabilit y w ith decreasing waterstable agg regates and the deteriorating soil porosity w ith
increasing bulk densit y and low er ing lar ge pore content. For natural latored so il, the increasing
bulk density and the decreasing lar ge pore content were more obvious, but fo r cultivated one,
the lowering str uctural stability and sandification of surface layer were more serious. It i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decrease of soil org anic matter content caused by vegetation deter ioration w as
the main interior factor causing the structural deg radation o f lator ed soils.
Key words Hilly latored soils, Structur al characteristics, South subtropics.
  * 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广东省科学院院长基金、国
家留学回国人员择优支持基金资助项目.
  1998- 02- 09收稿, 1998- 05- 19接受.
1  引   言
  在我国南亚热带地区, 广泛分布着丘
陵赤红壤资源, 其中在广东境内就有 6. 58
! 106hm2,占全省土壤总面积 44. 67% [ 1] .
丘陵赤红壤在原生自然植被(季风常绿阔
叶林)条件下,由于土壤与植被相互促进作
用,肥力较高. 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丘
陵赤红壤的原生植被已多被破坏而为次生
或人工栽培植被所代替, 因此其理化性质
退化严重.关于不同植被下赤红壤的物理
性质已有一些研究, 并已注意到不同林型
下的土壤在物理性质方面存在差异[ 4] .在
原有研究基础上,我们对广东几种植被(自
然植被常绿阔叶林; 次生植被马尾松针叶
林、马尾松稀树草坡;人工栽培植被柑桔、
荔枝、旱作等)下赤红壤物理性质特征作了
测定比较,以揭示在南亚热带的土壤气候
环境条件下, 植被演替对土壤物理性质的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998 年 8 月  第 9 卷  第 4 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Aug. 1998, 9( 4)∀359~ 364
影响.本文对不同植被下赤红壤结构特征
的差异及其成因加以探讨, 为这一地区进
行土壤物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材料与方法
2. 1  样品采集
  在广东省南亚热带的鼎湖山 (中国科学院森
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样地)、广州五山(华南农业
大学赤红壤利用长期定位试验样地 )、博罗县下
村农场(本所的东江缓坡台地综合试验基点)等
地区采集了一批不同植被类型(包括自然植被常
绿阔叶林、次生植被马尾松针叶林、马尾松稀树
草坡、人工栽培植被柑桔、荔枝、旱作等 )和不同
母质(包括花岗岩、砂页岩类)丘陵赤红壤样品.
根据需要,对其中 19 个代表样品的结构性质测
定结果进行了比较.
2. 2  土壤结构的测定
  颗粒组成用吸管法、孔隙及其分布用当量孔
隙测定仪测定.团聚体用 H.  .萨维诺夫湿筛法、
土壤容重用室内环刀法、有机质用油浴加热
K 2Cr2O7容重法参见文献[ 2, 3] .
3  结果与分析
3. 1  土壤颗粒组成比较
  土壤颗粒组成是构成土壤结构的物质
基础.在亚热带地区,由于降雨量多且强度
大,土壤一般因水的动力学作用而呈现出
粘粒在剖面下位含量较高的现象. 图 1 显
示,丘陵赤红壤颗粒组成主要受成土母质
的影响,而植被对其也有很大影响.在自然
植被演替成为次生植被, 或为人工开垦利
用种植豆类等旱作或种植果树后, 丘陵赤
红土壤往往出现表土砂化, 即表土砂粒含
量相对增多、粘粒含量相对减少的现象:鼎
湖山次生马尾松针叶林下赤红壤( #) , 表
土的< 0. 01mm 物理性粘粒含量和 <
0. 001mm 粘粒含量,分别比季风常绿阔叶
林下赤红壤( ∃ )的低95. 5和 17. 0g%kg- 1,
而 3~ 0. 05mm 的砂粒含量则高 49. 1g%
kg- 1;经开垦利用后, 由于人类活动的影
响加强,丘陵赤红壤表土砂化现象更加明
显,如广州五山种植鱼藤、豆科作物 30多
年的赤红壤( &、∋) , 表土的< 0. 01mm 物
理性粘粒含量和< 0. 001mm 粘粒含量分
别比稀树草坡下的自然赤红壤( ()低95. 5
和17. 0g%kg- 1, 而 3~ 0. 05mm 的砂粒含
量则高 127. 4g%kg- 1. 对博罗下村农场赤
红壤颗粒组成测定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
耕型赤红壤( ) )表土< 0. 01mm 物理性粘
粒或是< 0. 001mm 粘粒含量,均显著地低
于其下伏土层; 而自然赤红壤( ∗ )上下层
之间的这种差异未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水平
图 1  不同植被下丘陵赤壤颗粒组成比较
Fig. 1 Comparison of part ical size dist ribution of hilly la
tored soils under dif ferent vegetat ion.
∃ .季风常绿阔叶林(鼎湖山,砂页岩) Monsoonal broad
leaved evergreen forest (Dinghu mountain, Sandy laminat
ed rock) , # . 马尾松针叶林 (鼎湖山, 砂页岩) Pinus
massonia na needle forest ( Dinghu mountain, Sandy lami
nated rock) , ( . 马尾松稀树草坡( 广州五山, 花岗岩 )
Sparse of Pinus massoniana + herbceous plant ( Wushan,
Guangzhou city, Granite) , &.鱼滕(广州五山, 花岗岩)
Fishdead vine, a green manure plant ( Wushan, Guangzhou
city, Granite) , ∋ . 豆类 ( 广州五山, 花岗岩 ) , Beans
( Wushan, Guangzhou city, Granite) . 下同 T he same be
low .
360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9 卷
(表 1) . 我们此前进行的定位试验结果也
证明了这一特点[ 8] .
表 1  不同植被下丘陵赤红壤颗粒组成剖面分异
Table 1 Variance of partical size distribution of hilly la
tored soil s wi th profile under different vegetation
土样编号
S ample
No.
土层
Soil
layer
颗粒组成( g%kg- 1)
(粒径: mm)
Part icle size distribut ion
3~ 0. 05
砂粒
Sand
0. 05~
0. 001粉粒
S ilt
< 0. 001
粘粒
Clay
< 0. 01mm物理性粘粒
Physical
clay
( g%kg- 1)
∗ 表土1) 581. 2 + 357. 9 + 60. 9 + 276. 9 +
( n= 5) 64. 1 48. 4 20. 0* 50. 3*
亚表土2) 501. 5 + 399. 3 + 99. 2 + 335. 5 +
55. 4 70. 8 34. 9 49. 1
) 表土 654. 3 + 135. 1 + 210. 7 + 291. 7 +
( n= 2) 26. 4 23. 7 2. 8 17. 8
亚表土 527. 4 + 165. 9 + 306. 7 + 409. 9 +
33. 8 46. 5 12. 7 13. 2
1) Surface soil, 2) Subsurface soil. * 与其亚表土的比
较, t 值> t 0. 05, 差异显著 Compared with subsurface soil,
Lsd, P< 0. 05. ∗ .马尾松稀树草坡(博罗下村农场,花岗
岩) Sparse of Pinus massoniana + herbceous plant ( Xien
cun farm, Boluo county, Granite) , ) .荔枝、柑桔等果树
(博罗下村农场, 花岗岩 ) Lichee, orange ect . ( Xiacun
farm, Boluo county,Granite) .下同 The same below .
  丘陵赤红壤颗粒组成的剖面分异之所
以在一定程度上受植被类型的制约, 与不
同植被的生态功能存在差异有关. 据测定,
以山间谷边气象站为 100%, 鼎湖山阔叶
林下、针叶林下的降雨量分别只有气象站
测得的 80%和 90%左右, 阔叶林、针叶林
的林冠分别截留了 17%和 10%,阔叶林林
冠的截留量比针叶林的大; 鼎湖山阔叶林
0~ 50cm 土层 1988年贮水量为 1957mm ,
比马尾松针叶林下土壤的高 259mm[ 4] .显
然,植被演退必然导致其截留降雨、增加土
壤贮水量的作用减弱, 从而使地表径流增
加、降雨对地表打击力增大,导致水土流失
加剧,并因此导致表土粘粒更多的流失.
3. 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比较
  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在形成和保持良
好的土壤结构上极端重要. 不同植被下丘
陵赤红壤团聚体稳定性亦有一定差异.由
表 2可看出, 丘陵赤红壤在开垦利用种植
农作物后,其团聚体的水稳性较之于次生
植被下的明显下降, 主要反映在表土较大
粒径的水稳性团聚体减少, 较小粒径的水
稳性团聚体增加. 统计分析表明, 广州五
山、博罗下村农场的耕型赤红壤表土>
0. 25mm 水稳性团聚体总量和反映团聚体
组成的几何平均直径( GMD)分别为 610. 8
+ 155. 7g%kg- 1和 1. 4 + 0. 6mm ( n= 4) ,而
同区域、同母质的自然赤红壤的分别为
801. 1 + 79. 4g%kg- 1和 3. 1 + 1. 3mm ( n=
9) . 两者差异达显著水平( t 值> t0. 05) . 这
种现象在其他文献中也有报导[ 7] ,表明耕
型赤红壤较大粒径的团聚体可能已遭到破
表 2  丘陵赤红壤水稳性团聚体状况
Table 2 Water stable aggregates of hilly latored soi ls under di fferent vegetation
土样编号
S ample
No.
深度
Depth
( cm)
团聚体组成( g%kg- 1) (粒径: mm)
Aggregate size dist ribution
10~ 5 5~ 2 2~ 1 1~ 0. 5 0. 5~ 0. 25
> 0. 25mm团聚体
Aggregate
( g%kg- 1)
GMD
( mm)
∃ ( n= 2) 0~ 10 366. 6 + 60. 7 160. 5 + 11. 1 80. 9 + 8. 6 111. 2 + 22. 9 56. 6 + 10. 7 748. 0 + 13. 9 3. 1 + 0. 4
10~ 20 159. 3 + 45. 9 131. 3 + 5. 8 119. 3+ 7. 4 229. 1 + 32. 0 103. 4 + 8. 8 742. 3 + 3. 5 1. 7 + 0. 2# 0~ 10 340. 1 160. 1 74. 5 89. 1 64. 7 728. 5 3. 9
10~ 20 205. 1 178. 5 95. 7 153. 3 106. 6 739. 2 2. 0( 0~ 10 176. 0 108. 9 83. 7 153. 7 123. 1 645. 4 1. 8
10~ 20  7. 2 33. 8 53. 6 168. 5 241. 5 504. 6 0. 7& 0~ 10 16. 2 60. 8 52. 9 257. 9 156. 7 544. 5 0. 8
10~ 20 15. 4 514  56. 8 303. 9 151. 6 579. 1 1. 1∋ 0~ 10  8. 6 28. 8 38. 8 124. 1 190. 6 390. 9 0. 8
10~ 20  5. 4 18. 1 38. 5 175. 1 183. 2 425. 7 0. 7
∗ ( n= 5) 表土1) 476. 3 + 160. 8 130. 8 + 20. 0 65. 1 + 28. 0 110. 0 + 55. 4 55. 1 + 23. 5 837. 3 + 52. 5 3. 7 + 1. 2
亚表土2) 270. 8 + 183. 4 144. 3 + 41. 6 81. 3 + 23. 0 196. 5 + 92. 8 71. 5 + 24. 2 764. 8 + 88. 0 2. 4 + 1. 2
) ( n= 2) 表土 223. 8 + 30. 4 126. 0 + 1. 8 127. 2 + 21. 5 190. 2 + 26. 9 86. 9 + 20. 0 754. 0 + 39. 9 2. 0 + 0. 3
亚表土 16. 1 + 12. 4 78. 9 + 15. 7 197. 0 + 44. 3 35. 1 + 11. 8 100. 7 + 16. 5 749. 6 + 12. 7 1. 0 + 0. 1
注:土壤团聚体含量不包括> 0. 25mm 的砂粒.
3614 期       钟继洪等:南亚热带不同植被下丘陵赤红壤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坏.从表 2还可见,自然植被与次生植被下
赤红壤之间土壤团聚体组成也有一定差
异,但规律性不很明显.如鼎湖山季风常绿
阔叶林下赤红壤( ∃ )与次生马尾松针叶林
下赤红壤( #)比较, 表土的> 0. 25mm 团
聚体含量要高一些, 但反映团聚体组成几
何平均直径( GMD)却相反. 这种情况可能
与红壤中含有较多无定形铁铝三二氧化物
有关, 因为铁铝三二氧化物 , , , 腐殖质反
应与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直接相关[ 9] .
  为了进一步比较不同植被对丘陵赤红
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将若干土壤样品
用 C- D 试剂进行了处理 ( 50g 土置于
100ml三角瓶中,加 0. 3mol%L - 1柠檬酸钠
100ml, 1mol%L- 1碳酸氢钠 2. 5ml, 连二硫
酸钠 1g, 在水浴中保持 80 − 30min) , 然后
再按 H. . 萨维诺夫湿筛法步骤测定其
团聚体.从表 3可知, 在用 C- D试剂浸提
土壤样品30min 还原络合土壤中的游离氧
化铁铝后,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季风常绿阔
叶林下赤红壤( ∃ ) 10~ 0. 25mm 团聚体的
含量,要比有机质含量较低的马尾松针叶
林下赤红壤( #)的高, 与未用 C- D试剂
处理的土壤样品比较,前者减幅较小,而后
者减幅较大; 其它有机质含量较低的次生
稀树草坡赤红壤的10~ 0. 25mm 团聚体的
含量降幅也较大.相关分析表明,有机质含
量( X )与用 C- D试剂处理后的土壤样品
的 10~ 0. 25mm 团聚体含量( Y )的正相关
性达显著水平: Y = 167. 32+ 4. 83X ( n =
9, r= 0. 789
*
) . 显示只有较少有机质参与
形成的次生植被下赤红壤的团聚体稳定
性,要低于有较多有机质参与形成的自然
植被下赤红壤团聚体.
表 3  用 C- D试剂处理后丘陵赤红壤表土团聚体变化
Table 3 Changes of aggregate of hilly latored soil s after treament with C- D agent
土样编号
S ample
No.
采样深度
Depth
( cm)
团聚体组成( g%kg- 1) (粒径: mm)
Aggregate size dist ribution
10~ 5 5~ 2 2~ 1 1~ 0. 5 0. 5~ 0. 25< 0. 25
> 0. 25mm团聚体
Aggregate
( g%kg- 1)
比未处理下降
Decrease
( % )
有机质
O. M.
(g%kg- 1)
∃ 0~ 10 246. 0 75. 4 41. 8 32. 4 31. 6 572. 8 427. 2 41. 5 54. 1# 0~ 10 262. 3 42. 6 36. 9 32. 0 21. 7 604. 5 395. 5 45. 7 30. 3∗ ( T 9) 18~ 15 37. 2 33. 2 34. 7 55. 3 61. 3 778. 3 221. 7 68. 5 7. 6( 0~ 10 56. 8 14. 7 17. 3 20. 9 48. 3 842. 0 158. 0 75. 5 13. 1
T 9:田间号, ∗ 代表样品之一.
  参照 Russell等[ 10]的做法, 将丘陵赤
红壤若干代表土样用水浸泡 30m in(水土
比为 5: 1) , 再按不同周期时间, 将盛装土
壤样品的三角瓶置于振荡机 ( 150 次%
min- 1)振荡后再按 H. . 萨维诺夫湿筛
法步骤进行分筛.结果同样表明较少有机
质参与形成的次生植被下赤红壤的团聚体
稳定性较低. 如对测定结果的数理统计分
析表明, 丘陵赤红壤团聚体含量 ( W, g%
kg- 1)与振荡时间( T , min)呈指数方程关
系(表 4) . 显然, 从方程可见, 较少有机质
参与形成的次生植被下赤红壤的 ( ∗ )的
.原始稳定性( a) /较低, .崩解速率( b) [ 10]/
则较高.
表 4  丘陵赤红壤团聚体( g%kg- 1)与振荡时间( T, min)
的回归分析
Tab 4 Regression analysis of aggregate of hilly latored soi ls
wi th shaking time
土样编号
Sam pe
No.
采样深度
Depth
( cm)
关系式
LogW = a- blogT
a b
相关系数
r
∃ 0~ 10 2. 506 0. 244 - 0. 985* *
T9( ∗ ) 0~ 10 2. 263 0. 268 - 0. 993* *
T11( ∗ ) 0~ 16 2. 487 0. 330 - 0. 986* *
T9、T 11:田间号, ∗ 的代表样品. * * : r 值> r0. 01, 达
极显著水平.
3. 3  土壤孔隙性比较
  土壤孔隙性反映在土壤的孔隙度、大
小孔隙分配及其在各层中分布情况等方
面,从农学意义上来说,直接影响根系生长
和水分、养分运输的是土壤中大小孔隙的
分配及其连续性稳定性[ 6] .从图2可知,不
同植被下丘陵赤红壤孔隙性也有差异. 总
362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9 卷
孔隙度、> 0. 05mm 孔隙度一般地是原生
植被下> 人工植被下> 次生植被下的, 而
容重则是原生植被下< 人工植被下< 次生
植被下的.如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下赤
红壤( ∃ )表土的总孔隙度、> 0. 05mm 孔
隙度分别为 64. 6 + 0. 6%和 25. 3 + 0. 8%
(n= 2) , 比次生马尾松针叶林下赤红壤
( #)的 40. 6%和 9. 7%高得多; 对广州五
山、博罗下村农场赤红壤的研究表明,耕型
赤红壤( &、∋、) ) 表土的总孔隙度和>
0. 05mm 孔隙度要较之自然赤红壤 ( (、
∗ )的高.
图 2  不同植被下丘陵赤红壤孔隙状况
Fig. 2 Porosity of hilly latored soils under dif ferent vegeta
t ion.
  由图 3可看出, 即使是总孔隙度较高
的耕型赤红壤( &) , 其孔隙大小分布也与
自然林下赤红壤( ∃)的有明显差异, 前者
较大孔径的孔隙度要比后者的明显少.
  Greenland[ 6]提出,对于热带亚热带地
区而言,一般需要 10%直径大于 0. 05mm
孔径的孔隙作为通气透水孔隙,图 2表明,
次生植被赤红壤表土 ( #、(、&) 的
图 3  坡地赤红壤表土大于某孔径当量孔隙的累积曲线
Fig. 3 Accumulation curve of equivalent porosity in hilly la
tored soils.
> 0. 05mm一般要少于 10% , 不利于植物
生长.由此可知, 丘陵赤红壤在植被演退过
程中孔隙性确实变差. 而目前人类进行的
生产活动(耕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丘陵
赤红壤总孔隙度增加, 但难以恢复到原生
植被下的水平.
  土壤孔隙状况与土壤颗粒组成、有机
质、团聚体等因子有关.对丘陵赤红壤这些
因子之间的通径分析结果 (表 5)表明: 1)
土壤粉粒、粘粒和有机质含量均与丘陵赤
红壤总孔隙度呈正相关, 相关程度大小次
序为有机质含量> 粉粒含量> 粘粒含量,
三者对总孔隙度的效应均以直接效应为
主,大小依次为有机质含量> 粉粒含量>
粘粒含量,粉粒含量通过有机质含量对总
孔隙度的间接效应是正效应,而土壤团聚
体状况对总孔隙度的影响较小; 2)土壤有
机质含量与丘陵赤红壤> 0. 05mm 孔隙度
呈较显著正相关, 其对土壤> 0. 05mm 孔
隙度的影响以直接效应为主.各变量对>
0. 05mm 孔隙度的直接效应大小次序是有
机质含量> 粉粒含量> 粘粒含量> 0. 25
mm 团聚体含量, 但粉粒、粘粒含量的效应
是负效应; 3)土壤粉粒、粘粒含量与土壤<
0. 005mm孔隙度呈较明显正相关; 各变量
对土壤< 0. 005mm 孔隙度均以直接效应
为主,效应大小次序为粘粒含量> 粉粒含
量> 大团聚体含量> 有机质含量, 后两者
3634 期       钟继洪等:南亚热带不同植被下丘陵赤红壤结构特征比较研究    
表 5  丘陵赤红壤孔隙度与各变量通径分析
Table 5 Path analysis of porosi ty and various variables in hi lly latored soils
依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
自变量
Variable
粉粒含量
S ilt ( X1)
粘粒含量
Clay( X 2)
有机质
O. M . ( X 3)
> 0. 25mm团聚体
Aggregate( X4)
团聚体 GMD
(X 5)
总 和
Total
总孔隙度 X 1 0. 2821* - 0. 0958 0. 2486 - 0. 0633 - 0. 0556 0. 3160
T otal X 2 - 0. 1102 0. 2452* - 0. 0652 0. 0378 0. 0492 0. 1568
porosity X 3 0. 1053 - 0. 024 0. 6660* - 0. 0284 - 0. 0716 0. 6473
X 4 0. 1097 - 0. 0571 0. 1162 - 0. 1627
* - 0. 1366 - 0. 1305
X 5 0. 0934 - 0. 0718 0. 2837 - 0. 1323 - 0. 1679
* 0. 0051
> 0. 05mm X 1 - 0. 2653
* 0. 1118 0. 3486 0. 0977 - 0. 2289 0. 0640
孔隙度 X 2 0. 1037 - 0. 2860* - 0. 0914 - 0. 0584 0. 2025 - 0. 1300
Porosity X 3 - 0. 099 0. 028 0. 9339* 0. 0438 - 0. 2945 0. 6120
X 4 - 0. 1033 0. 0665 0. 1629 0. 2511
* - 0. 5623 - 0. 1850
X 5 - 0. 0879 0. 0838 0. 3978 0. 2043 - 0. 6912
* - 0. 0930
< 0. 005mm X 1 0. 6126* - 0. 262 - 0. 1033 - 0. 1794 0. 1485 0. 2164孔隙度 X 2 - 0. 2498 0. 6427* 0. 0369 0. 1001 - 0. 1373 0. 3926
Porosity X 3 0. 239 - 0. 0895 - 0. 2649
* - 0. 0765 0. 1899 - 0. 0018
X 4 0. 2279 - 0. 1336 - 0. 042 - 0. 4820
* 0. 3371 - 0. 0920
X 5 0. 2129 - 0. 2065 - 0. 1177 - 0. 3803 0. 4273* - 0. 0640
* 直接通径系数.
的效应是负效应.
  土壤与植被之间是相互作用的. 这种
相互作用的重要方面表现在植被与土壤之
间有物质交流. 对于未受破坏的天然植被,
一般是植被向土壤输送的物质多一些, 土
壤因物质.收入/增加而肥力提高, 进而促
进植被的发展, 整个土壤植被系统处于良
性循环之中, 系统得到均衡的发展. 然而,
天然植被一旦被人为破坏, 植被向土壤输
送的物质就会减少, 从而导致土壤养分贫
瘠化.天然植被变为农田植被(农作物)时,
土壤与植被之间物流通量也将发生变化,
即由植被向土壤输送的物质逐渐减少, 如
果不增加人为投入或投入不足, 土壤贫瘠
化也将不可避免.与自然土壤比较,广东东
江流域耕作土壤(旱丘陵)有机质的下降幅
度达 45~ 78% [ 5] .由通径分析揭示的结果
来看,由植被演退导致的土壤有机质含量
的减少,可能是丘陵赤红壤孔隙性变差的
一个重要内在因素.
4  结   语
  综上所述,与地带性自然植被下丘陵
赤红壤比较, 次生植被或人工植被下丘陵
赤红壤结构退化现象明显. 砂粒含量相对
增加,粘粒含量相对减少;土壤结构稳定性
下降,较大粒径水稳性团聚体减少;土壤孔
隙性变差,容重增加和较大孔径孔隙减少.
对自然赤红壤而言,容重增加、较大孔隙减
少更为明显;对耕型赤红壤而言,土壤结构
稳定性下降,表土砂化更为突出.植被演退
引起的有机质减少, 可能是丘陵赤红壤结
构退化的主要内在因素.因此,提高土壤有
机质含量,是防治丘陵赤红壤结构退化的
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 1993.广东土壤. 北
京:科学出版社.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 1978.土壤理化分
析.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物理室编. 1978.土壤
物理性质测定法.北京:科学出版社, 26~ 95.
4  张秉刚、卓慕宁、骆伯胜等著. 1994.广东丘陵土壤
水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
社.
5  林美莹. 1994. 东江流域低产耕地的低产原因及改
良利用对策.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 3( 1) : 48~ 52.
6  姚贤良. 1986. 热带亚热带土壤的物理问题及其管
理.土壤, ( 1) : 1~ 9.
7  姚贤良、于德芬. 1982.红壤的物理性质及其意义.
土壤学报, 19( 3) : 224~ 236.
8  唐淑英、钟继洪、杨兴邦等. 1995.新垦赤红壤结构
特性的演化.土壤学报, 32( 3) : 253~ 265.
9 L. D.贝弗尔、W. H. 加德纳著. 1983. 土壤物理学
(周传槐译) .北京:农业出版社.
10  Russell, M . B. and Feng, C. L. 1947. Characteriza
tion of the stabil it y of soil aggregates. Soi l Sci . , 63:
299~ 304.
364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9 卷